CN220430017U - 行李架和车辆 - Google Patents

行李架和车辆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20430017U
CN220430017U CN202321790226.7U CN202321790226U CN220430017U CN 220430017 U CN220430017 U CN 220430017U CN 202321790226 U CN202321790226 U CN 202321790226U CN 220430017 U CN220430017 U CN 22043001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ixedly connected
connecting piece
framework
channel
air outle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1790226.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田国平
李健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ongming Taobo Technology Beijing Co ltd
Shanghai Shenlong Bu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Zhongming Taobo Technology Beijing Co ltd
Shanghai Shenlong Bu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ongming Taobo Technology Beijing Co ltd, Shanghai Shenlong Bus Co Ltd filed Critical Zhongming Taobo Technology Beij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1790226.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2043001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2043001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20430017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Fittings On The Vehicle Exterior For Carrying Loads, And Devices For Holding Or Mounting Articles (AREA)

Abstract

本公开涉及一种行李架和车辆,该行李架包括:置物组件,包括沿第一方向延伸且用于放置物品的容纳空间;以及第一风道组件,设于所述置物组件的上表面且包括第一出风口,所述第一风道组件与所述置物组件围成沿所述第一方向延伸的第一通道,所述第一出风口与所述第一通道连通。如此,可以将用于放置物品的置物组件固定连接在第一风道组件的下方,避免置物组件与第一风道组件沿车内通道的宽度方向并列排布,尽可能地增大车内通道的上部空间的宽度,便于乘客在通道内走动。

Description

行李架和车辆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客车车体结构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行李架和车辆。
背景技术
经过多年的发展,空调已成为客车的标准配置,其中在旅游客运的车辆中,风道和车内行李架在空间结构上,均是沿水平方向并列排布,宽度一般为700mm左右,这无疑会导致车内通道的上部空间狭窄,当人员行走于通道时,头部的空间较小,如带有行李架舱门,开启时可能占用乘客的头部空间,不便于通道内乘客走动。
实用新型内容
本公开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行李架和车辆,该行李架可以适当增加车内通道上部空间的宽度,以至少部分地解决相关技术中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公开的第一方面提供一种行李架,包括:
置物组件,包括沿第一方向延伸且用于放置物品的容纳空间;以及
第一风道组件,设于所述置物组件的上表面且包括第一出风口,所述第一风道组件与所述置物组件围成沿所述第一方向延伸的第一通道,所述第一出风口与所述第一通道连通。
可选地,所述置物组件包括支撑骨架和内衬板;
所述支撑骨架的上表面固连所述第一风道组件,所述支撑骨架上设有安装位,所述内衬板铺设于所述安装位以形成具有放置口的所述容纳空间。
可选地,所述第一风道组件包括第一骨架、顶盖蒙皮和第一挡风板;
所述顶盖蒙皮铺设在所述第一骨架上表面,所述第一挡风板固连在所述第一骨架沿第二方向上的一侧且设有所述第一出风口,所述第一骨架固连所述支撑骨架;
所述第一挡风板、所述内衬板和所述顶盖蒙皮围成所述第一通道。
可选地,所述支撑骨架包括沿所述第一方向间隔设置的多个支撑架体;
所述支撑架体沿所述第二方向上的一侧设有用于固连部分所述内衬板的固定位,多个所述支撑架体的固定位之间形成所述安装位。
可选地,所述支撑骨架还包括连接板,所述连接板与所述支撑架体固连,所述连接板背离所述支撑架体的一侧用于与车体骨架的上纵梁连接,所述第一骨架背离所述第一挡风板的一端与所述上纵梁固连。
可选地,所述置物组件还包括第一连接件;
所述第一连接件设置在所述第一挡风板与所述支撑骨架之间,所述第一连接件的一端固连所述第一挡风板的外壁面,另一端固连所述支撑骨架。
可选地,所述第一连接件上设有用于固定所述内衬板的第一插槽;和/或
所述第一连接件上还设有用于安装灯具的安装槽。
可选地,还包括第二风道组件;所述第二风道组件设置于所述置物组件的下方且包括底板和第二出风口,所述底板一端与所述连接板的下表面固连,另一端通过第二连接组件与所述支撑骨架固连,所述底板与所述置物组件围成沿所述第一方向延伸的第二通道,所述第二出风口设置在所述底板背离所述第二连接组件一端的侧壁上,所述第二通道与所述第二出风口连通。
可选地,所述第二连接组件包括第三连接件和第四连接件;
所述第三连接件一端与所述底板固连,另一端与所述第四连接件固连,所述第四连接件背离所述第三连接件一端设有用于插接所述内衬板的第二插槽且所述第四连接件还设有与所述支撑架体固连的连接部;
所述第三连接件背离所述第四连接件的一端设有限位部。
本公开的第二方面还提供一种车辆,包括如上所述的行李架。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可以将用于放置物品的置物组件固定连接在第一风道组件的下方,避免置物组件与第一风道组件沿车内通道的宽度方向并列排布,尽可能地增大车内通道的上部空间的宽度,便于乘客在通道内走动。
本公开的其他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具体实施方式部分予以详细说明。
附图说明
附图是用来提供对本公开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下面的具体实施方式一起用于解释本公开,但并不构成对本公开的限制。在附图中:
图1是本公开示例性实施方式中提供的行李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公开示例性实施方式中提供的行李架另一角度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公开示例性实施方式中提供的行李架内部的结构示意图,其中,去除顶盖蒙皮以及部分第一骨架;
图4是本公开示例性实施方式中提供的行李架的正视结构示意图;
图5是图4中A位置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6是图4中B位置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7是本公开示例性实施方式中提供的行李架的爆炸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置物组件;101-支撑骨架;1011-安装位;1012-支撑架体;10121-固定位;1013-连接板;102-内衬板;1021-容纳空间;103-第一连接件;1031-第一插槽;1032-安装槽;2-第一风道组件;201-第一骨架;202-顶盖蒙皮;203-第一挡风板;204-第一出风口;205-第一通道;3-上纵梁;4-第二风道组件;401-底板;402-第二出风口;403-第二通道;5-第二连接组件;501-第三连接件;5011-限位部;502-第四连接件;5021-第二插槽;6-灯组;7-角铁。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公开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应当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公开,并不用于限制本公开。
在本公开中,在未作相反说明的情况下,使用的方位词如“上、下”通常是指相应部件处于使用状态时在重力方向上相对的“上、下”,可参考图1至图2中图面的上、下。“内、外”是指相对于部件或结构本身轮廓的内、外。此外,需要说明的是,所使用的术语如“第一、第二”等是为了区别一个要素和另一个要素,不具有顺序性和重要性。此外,在下面的描述中,当涉及到附图时,除非另有解释,不同的附图中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相同或相似的要素。上述定义仅用于解释和说明本公开,不应当理解为对本公开的限制。
相关技术中,设置在客车座椅上方的空调出风风道与行李架在空间排布上,可以是沿车内通道的宽度方向并列排布,这就会使得车内通道的上部空间狭窄,同时,若行李架带有舱门,当舱门处于打开状态时,可能会占用乘客的头部空间,不便于乘客在通道内走动。
基于此,本公开的第一方面提供一种行李架,包括:置物组件1,包括沿第一方向延伸且用于放置物品的容纳空间1021;以及第一风道组件2,设于置物组件1的上表面且包括第一出风口204,第一风道组件2与置物组件1围成沿第一方向延伸的第一通道205,第一出风口204与第一通道205连通。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可以将用于放置物品的置物组件1固定连接在第一风道组件2的下方,避免置物组件1与第一风道组件2沿车内通道的宽度方向并列排布,尽可能地增大车内通道的上部空间的宽度,便于乘客在通道内走动。
在本公开中,第一方向可以参考图1中的X向,第二方向可以参考图1中的Y向。
本公开的第一方面提供一种行李架,该行李架设有两个,两个行李架分别设置在客车顶盖的两侧,其中,空调机组可以是安装在客车顶盖的上表面,空调机组的出风管连通至第一通道205内,空调机组产生的冷风经过其出风管后,流至第一通道205内,并经第一出风口204喷至客车内部。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参考图1和图7所示,置物组件1可以包括支撑骨架101和内衬板102;其中,支撑骨架101的上表面固连第一风道组件2,并且在支撑骨架101上设有用于铺设内衬板102的安装位1011,当内衬板102通过安装位1011固定连接在支撑骨架101上时,即,形成具有放置口的容纳空间1021,乘客可通过放置口将行李放置在容纳空间1021内。
在本公开中,参考图4所示,支撑骨架101在正视观测时,支撑骨架101上的安装位1011边缘轮廓呈C形,其中,内衬板102可以通过铆钉固定或者螺钉固定的形式与支撑骨架101固连。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参考图1至图4所示,在本公开中,第一风道组件2包括第一骨架201、顶盖蒙皮202和第一挡风板203,其中,顶盖蒙皮202铺设在第一骨架201上表面,第一骨架201的一端可以通过焊接的形式连接客车顶盖,且客车顶盖的上表面同样铺设有顶盖蒙皮202,第一挡风板203固连在第一骨架201沿第二方向上的一侧且第一挡风板203上设有多个第一出风口204,第一骨架201固连支撑骨架101。
在本公开中,出于冷气直接吹至乘客头部可能对乘客造成不良感受,第一出风口204的出风方向可以是沿第二方向设置,其中,位于客车顶盖两侧的两个行李架可以是沿第二方向间隔设置,并且分别位于客车顶盖两侧的两个第一出风口204可以呈相对设置状态。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参考图1至图4所示,第一挡风板203、内衬板102和顶盖蒙皮202围成第一通道205,该第一通道205连接空调机组的出风管,冷风在第一通道205内流动,并通过设置在第一挡风板203上的第一出风口204喷至客车内部。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参考图3所示,支撑骨架101可以为沿第一方向间隔设置的多个支撑架体1012,其中,多个支撑架体1012的构造均一致,且多个支撑架体1012沿第一方向的投影的轮廓一致,每个支撑架体1012沿第二方向上的一侧均设有用于固连部分内衬板102的固定位10121,通过多个固定位10121对内衬板102进行固定,进而形成安装位1011。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参考图3和图4所示,支撑骨架101还包括连接板1013,其中,连接板1013的一端与支撑架体1012固连,且为了确保连接板1013与支撑架体1012连接的牢固性,可以在其连接部位增设有加强筋板,该连接板1013背离支撑架体1012的一端与车体骨架的上纵梁3连接,为了确保连接板1013与上纵梁3能够更加牢固的连接,可以借助角铁7进行连接,其中,角铁7的其中一个侧边固接在连接板1013上表面,角铁7的另一侧边固接在上纵梁3侧壁上。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参考图4和图5所示,在第一挡风板203与支撑骨架101之间存在有缝隙,该缝隙会导致第一通道205内流动的冷气外溢,因此,可以在第一挡风板203与支撑骨架101之间设置有第一连接件103,该第一连接件103的构造可以为型材,其中,第一连接件103的一端可以通过铆接或焊接的形式固连第一挡风板203的外壁面,第一连接件103的另一端通过铆接或焊接的形式固连支撑骨架101。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参考图4和图5所示,第一连接件103上设有用于固定内衬板102的第一插槽1031,可以通过铆接的方式将内衬板102的其中一端固定在第一插槽1031内;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参考图4和图5所示,第一连接件103上还设有用于安装灯具的安装槽1032,其中,该灯具可以为照明用的照明灯。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参考图1至图4所示,行李架还包括第二风道组件4,第二风道组件4设置在置物组件1的下方且包括底板401和第二出风口402,底板401与置物组件1围成沿第一方向延伸的第二通道403,底板401上设有与第二通道403连通的第二出风口402且该第二出风口402设置在底板401背离第二连接组件5一端的侧壁上,其中,底板401一端与连接板1013的下表面固连,另一端通过第二连接组件5与支撑骨架101固连。
在本公开中,第一通道205与第二通道403之间可以内部连通,例如,空调机组产生的冷气经出风管流进第一通道205后,部分冷气可以通过第一出风口204喷出,还有一部分冷气可以自第一通道205经相邻两个支撑架体1012之间的空隙流至第二通道403,并最终从第二出风口402喷出。
在本公开中,为了避免出风口喷出的冷气直对乘客,第一出风口204与第二出风口402喷出冷气的方向均不会沿竖直方向向下喷出,参考图1至图3所示,第一出风口204喷出冷气的方向与第二出风口402喷出冷气的方向相反。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参考图4和图6所示,在本公开中,支撑骨架101与底板401之间存在有缝隙,进而会造成第二通道403内的冷气自该缝隙外溢,因此在支撑骨架101与底板401之间设置有第二连接组件5对该缝隙进行密封。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参考图4和图6所示,第二连接组件5可以分为两部分,分别为第三连接件501和第四连接件502,其中,第三连接件501和第四连接件502的构造均可以为型材,第三连接件501一端与底板401固连,另一端与第四连接件502固连,第四连接件502背离第三连接件501一端设有用于插接内衬板102的第二插槽5021且第四连接件502还设有与支撑架体1012固连的连接部,内衬板102的另一端插接至第二插槽5021后,可以通过铆接的形式固定在第二插槽5021内,同时,为了保证第四连接件502的稳定性,第四连接件502上还设有与支撑架体1012固连的连接部。
在本公开中,参考图4所示,第三连接件501背离第四连接件502的一端设有限位部5011,该限位部5011用以对放置在容纳空间1021内的行李进行限位,当客车行驶在路面状况不佳的道路上造成颠簸时,限位部5011能够有效地避免行李自容纳空间1021内脱离。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参考图2所示,底板401的底面上安装有灯组6,其中,安装在底板401上的灯组6可以包括用于供乘客阅读照明用的阅读灯,还可以包括服务灯。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本公开的第二方面还提供一种车辆,包括上述第一方面或者上述第一方面中任意实施例的行李架,该车辆包括但不限于客车,并具有上述行李架的所有有益效果,本公开在此不再赘述。
以上结合附图详细描述了本公开的优选实施方式,但是,本公开并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中的具体细节,在本公开的技术构思范围内,可以对本公开的技术方案进行多种简单变型,这些简单变型均属于本公开的保护范围。
另外需要说明的是,在上述具体实施方式中所描述的各个具体技术特征,在不矛盾的情况下,可以通过任何合适的方式进行组合,为了避免不必要的重复,本公开对各种可能的组合方式不再另行说明。
此外,本公开的各种不同的实施方式之间也可以进行任意组合,只要其不违背本公开的思想,其同样应当视为本公开所公开的内容。

Claims (10)

1.一种行李架,其特征在于,包括:
置物组件,包括沿第一方向延伸且用于放置物品的容纳空间;以及
第一风道组件,设于所述置物组件的上表面且包括第一出风口,所述第一风道组件与所述置物组件围成沿所述第一方向延伸的第一通道,所述第一出风口与所述第一通道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行李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置物组件包括支撑骨架和内衬板;
所述支撑骨架的上表面固连所述第一风道组件,所述支撑骨架上设有安装位,所述内衬板铺设于所述安装位以形成具有放置口的所述容纳空间。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行李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风道组件包括第一骨架、顶盖蒙皮和第一挡风板;
所述顶盖蒙皮铺设在所述第一骨架上表面,所述第一挡风板固连在所述第一骨架沿第二方向上的一侧且设有所述第一出风口,所述第一骨架固连所述支撑骨架;
所述第一挡风板、所述内衬板和所述顶盖蒙皮围成所述第一通道。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行李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骨架包括沿所述第一方向间隔设置的多个支撑架体;
所述支撑架体沿所述第二方向上的一侧设有用于固连部分所述内衬板的固定位,多个所述支撑架体的固定位之间形成所述安装位。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行李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骨架还包括连接板,所述连接板与所述支撑架体固连,所述连接板背离所述支撑架体的一侧用于与车体骨架的上纵梁连接,所述第一骨架背离所述第一挡风板的一端与所述上纵梁固连。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行李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置物组件还包括第一连接件;
所述第一连接件设置在所述第一挡风板与所述支撑骨架之间,所述第一连接件的一端固连所述第一挡风板的外壁面,另一端固连所述支撑骨架。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行李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件上设有用于固定所述内衬板的第一插槽;和/或
所述第一连接件上还设有用于安装灯具的安装槽。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行李架,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二风道组件;
所述第二风道组件设置于所述置物组件的下方且包括底板和第二出风口,所述底板一端与所述连接板的下表面固连,另一端通过第二连接组件与所述支撑骨架固连,所述底板与所述置物组件围成沿所述第一方向延伸的第二通道,所述第二出风口设置在所述底板背离所述第二连接组件一端的侧壁上,所述第二通道与所述第二出风口连通。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行李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连接组件包括第三连接件和第四连接件;
所述第三连接件一端与所述底板固连,另一端与所述第四连接件固连,所述第四连接件背离所述第三连接件一端设有用于插接所述内衬板的第二插槽且所述第四连接件还设有与所述支撑架体固连的连接部;
所述第三连接件背离所述第四连接件的一端设有限位部。
10.一种车辆,其特征在于,包括根据权利要求1-9中任意一项所述的行李架。
CN202321790226.7U 2023-07-07 2023-07-07 行李架和车辆 Active CN22043001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790226.7U CN220430017U (zh) 2023-07-07 2023-07-07 行李架和车辆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790226.7U CN220430017U (zh) 2023-07-07 2023-07-07 行李架和车辆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20430017U true CN220430017U (zh) 2024-02-02

Family

ID=8969896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1790226.7U Active CN220430017U (zh) 2023-07-07 2023-07-07 行李架和车辆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20430017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KR101621090B1 (ko) 차량 후방측 공기 가이드 장치
ES2745095T3 (es) Vehículo ferroviario
US20060207471A1 (en) Railway vehicle
RU2345924C1 (ru) Конструкция передней части кузова
US20120091759A1 (en) Rear floor structure for a motor vehicle
CN105752095A (zh) 一种轨道车辆跨坐式后端墙结构
EP3202613A1 (en) Seat mount for displaceable attachment to a railway vehicle floor
CN220430017U (zh) 行李架和车辆
CN216833939U (zh) 车身前端结构及汽车车身
CN110466552B (zh) 轨道车辆车顶结构及轨道车辆
CN210793177U (zh) 轨道车辆风道组件和轨道车辆
CN112849176B (zh) 车厢及轨道车辆
JP4212636B1 (ja) 車両用内装材
EP1900573A1 (en) Adjustable overhead luggage bin structure
JP2007030694A (ja) バスのダクト構造
CN210970748U (zh) 客车座椅安装组件和客车
KR100633910B1 (ko) 자동차의 밧데리 장착구조
JP2017140967A (ja) 鉄道車両
CN112389478A (zh) 车厢隔断、车厢及轨道车辆
CN220785746U (zh) 一种驾驶室结构及悬挂式轨道列车
JPH05270403A (ja) 鉄道車両のダクト構造
CN214606984U (zh) 一种车用空调
CN216783500U (zh) 一种列车无风道的供风结构
CN220842529U (zh) 一种具有挡风板结构的地铁车体结构
CN215553159U (zh) 轨道车辆空调安装平台、轨道车辆车顶结构及轨道车辆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