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0412682U - 起升装置及门式起重机 - Google Patents

起升装置及门式起重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20412682U
CN220412682U CN202321968037.4U CN202321968037U CN220412682U CN 220412682 U CN220412682 U CN 220412682U CN 202321968037 U CN202321968037 U CN 202321968037U CN 220412682 U CN220412682 U CN 22041268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ire rope
steel wire
motor
speed reducer
winding drum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1968037.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明华
袁旭潞
杨世忠
胡晓飞
吴雪涛
苗莉颖
勾通
王文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eijing Materials Handling Research Institut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eijing Materials Handling Research Institut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eijing Materials Handling Research Institute Co ltd filed Critical Beijing Materials Handling Research Institut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1968037.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2041268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2041268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20412682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Carriers, Traveling Bodies, And Overhead Traveling Cran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起重设备领域,提供一种起升装置及门式起重机,用于门式起重机,门式起重机具有顶结构和两对立柱,每对立柱之间的底部均设置有承重梁,包括:电机和减速机,设置于同一根承重梁上,且减速机的高速端与电机的输出端连接;卷筒,与减速机的低速端连接;钢丝绳,一端压紧于卷筒;滑轮组,钢丝绳的另一端多次缠绕卷筒后,绕过滑轮组并固定于顶结构的底部;吊具,与钢丝绳连接,且吊具能够随卷筒的转动而升降。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起升装置,可较大程度地节省外部空间,节省了整机的外形尺寸,结构紧凑稳定,相对于吊具的起升高度来说,起升装置处于较低位置,有效地解决了超高、超宽的空间限制问题。

Description

起升装置及门式起重机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起重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起升装置及门式起重机。
背景技术
起重设备是指用于搬运或移动重物的机电设备,广泛应用于物料搬运领域,其中,门式起重机是桥式起重机的一种变形,又叫龙门吊,主要用于室外的货场、料场货、散货的装卸作业。门式起重机具有场地利用率高、作业范围大、适应面广、通用性强等特点,在港口货场得到广泛应用。
对应的,门式起重机的起升装置形式也是多种多样,目前,门式起重机的起重装置通常是布置在门架顶部或者上部横梁之上,这种布置形式的门式起重机,占用空间较大,结构较为松散,对于作业空间有较大限制的场所,使用起来有较大的不便。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起升装置及门式起重机,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门式起重机的起升装置占用空间较大、结构较为松散的缺陷,实现起升装置相对处于较低的位置,结构稳定紧凑。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起升装置,用于门式起重机,所述门式起重机具有顶结构和两对立柱,每对所述立柱之间的底部均设置有承重梁,包括:
电机和减速机,设置于同一根所述承重梁上,且所述减速机的高速端与所述电机的输出端连接;
卷筒,与所述减速机的低速端连接;
钢丝绳,一端压紧于所述卷筒;
滑轮组,所述钢丝绳的另一端多次缠绕所述卷筒后,绕过所述滑轮组并固定于所述顶结构的底部;
吊具,与所述钢丝绳连接,且所述吊具能够随所述卷筒的转动而升降。
根据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起升装置,所述滑轮组包括定滑轮和动滑轮,所述定滑轮设置于所述顶的底部,所述动滑轮设置于所述吊具上,所述钢丝绳的一端依次绕过所述定滑轮和所述动滑轮后并与所述顶结构连接。
根据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起升装置,所述钢丝绳具有多根,所述定滑轮和所述动滑轮均设置有多个,且所述钢丝绳、所述定滑轮和所述动滑轮一一对应设置。
根据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起升装置,还包括制动器,所述制动器与所述减速机的高速端连接,且所述制动器位于所述减速机远离所述电机的一侧。
根据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起升装置,还包括浮动轴和联轴器,所述浮动轴的一端与所述电机连接,另一端与所述联轴器连接,且所述联轴器的另一端与所述减速机的高速端连接。
根据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起升装置,还包括防过卷开关和控制器,所述防过卷开关、所述电机和所述减速机均与所述控制器电连接,所述防过卷开关贯穿于所述钢丝绳上。
根据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起升装置,还包括高度限位器,设置于所述卷筒上,所述高度限位器与所述控制器连接,且所述高度限位器用于限制所述吊具的吊装高度。
根据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起升装置,还包括钢丝绳固定座,所述钢丝绳固定座的数量与所述钢丝绳的数量一致。
根据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起升装置,还包括电机底座,所述电机底座设置于所示承重梁上,所述电机设置于所述电机底座上。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门式起重机,包括如上所述的起升装置。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起升装置,通过电机和减速机传递动力,减速机带动卷筒转动,钢丝绳随卷筒的转动放卷和收卷,从而实现吊具的升降,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起升装置可较大程度地节省外部空间,节省了整机的外形尺寸,结构紧凑稳定,相对于吊具的起升高度来说,起升装置处于较低位置,有效地解决了超高、超宽的空间限制问题。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门式起重机,由于包括如上所述的起升装置,因此具备如上所述的各种优势。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起升装置的安装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门式起重机的主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门式起重机的左视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门式起重机的俯视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钢丝绳的缠绕原理示意图;
附图标记:
1、门式起重机;101、顶结构;102、立柱;103、承重梁;
2、电机;3、减速机;4、卷筒;5、钢丝绳;6、滑轮组;601、定滑轮;602、动滑轮;7、吊具;8、浮动轴;9、联轴器;10、防过卷开关;11、高度限位器;12、钢丝绳固定座;13、电机底座;14、制动器。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下面结合图1至图5描述本实用新型的起升装置。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起升装置,用于门式起重机1,门式起重机1具有顶结构101和两对立柱102,每对立柱102之间的底部均设置有承重梁103,起升装置用于门式起重机1的起重。
如图1、图2和图3所示,起升装置包括电机2、减速机3、卷筒4、钢丝绳5、滑轮组6和吊具7。电机2为提供动力的装置,减速机3用于将动力和扭矩传递给卷筒4。电机2和减速机3设置于同一根承重梁103上,即不占用门式起重机的额外空间,减少了整体的空间利用。且电机2和减速机3处于较低的起升位置,属于下沉式布置。减速机3的高速端与电机2的输出端连接,减速机3的低速端与卷筒4连接,电机2的动力首先传递到减速机3,经过减速机3的减速后将动力传递给卷筒4,也就是在电机2的作用下,卷筒4能随着电机2的转动而转动。钢丝绳5的一端压紧于卷筒4;钢丝绳5的另一端多次缠绕卷筒4后,绕过滑轮组6并固定于顶结构101的底部,滑轮组6对钢丝绳5起到导向的作用;吊具7与钢丝绳5连接,且吊具7能够随卷筒4的转动而升降。由于电机2、减速机3和卷筒4布置在相对于吊具7的较低的位置,因此,起升装置称为下沉式起升传动装置。
其中,卷筒4的一端连接到减速机3的低速端,另一端通过轴承座固定,以使卷筒4能够随减速机3的转动而转动。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起升装置,通过电机2和减速机3传递动力,减速机3带动卷筒4转动,钢丝绳5随卷筒4的转动放卷和收卷,从而实现吊具7的升降,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起升装置可较大程度地节省外部空间,节省了整机的外形尺寸,结构紧凑稳定,相对于吊具的起升高度来说,起升装置处于较低位置,有效地解决了超高、超宽的空间限制问题。
如图4和图5所示,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滑轮组6包括定滑轮601和动滑轮602,定滑轮601设置于顶结构101的底部,动滑轮602设置于吊具7上,钢丝绳5的一端依次绕过定滑轮601和动滑轮602后并与顶结构101连接,形成一个完整的起升传动系统。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钢丝绳5具有多根,定滑轮601和动滑轮602均设置有多个,且钢丝绳5、定滑轮601和动滑轮602一一对应设置。具体实施时,吊具7采用方形时,钢丝绳5采用四根,对应的,定滑轮601也采用四个,动滑轮602也采用四个,四个定滑轮601均匀分布于顶结构101的底部,四个动滑轮602均匀分布与吊具上,优选的,每个定滑轮601和对应的每个动滑轮602可以安装在同一竖直平面内,以实现更高的动力传递效率,可有效提高传动的同步性,确保吊具7的四个吊点始终处于水平状态,使设备运行过程中,结构稳定、受力均衡,牢固可靠。
需要说明的是,靠近卷筒4的两个定滑轮601可以采用双轮滑轮,其中一个定滑轮用于为对应的动滑轮602导向,另一个定滑轮用于为远离卷筒的动滑轮提供导向。
当吊具采用圆形时,钢丝绳5则可以采用三根,对应的,定滑轮601采用三个,动滑轮602也采用三个,三个定滑轮601均匀分布于顶结构101上,三个动滑轮602均匀分布于吊具7上,每个定滑轮601和对应的每个动滑轮602可以安装在同一竖直平面内,以实现更高的动力传递效率,可有效提高传动的同步性,确保吊具7的四个吊点始终处于水平状态,使设备运行过程中,结构稳定、受力均衡,牢固可靠。当然,钢丝绳5的数量还可以为其他的数量,在此不做具体限定,只要能实现吊具7的水平即可。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还包括制动器14,制动器14与减速机3的高速端连接,且制动器14位于减速机3远离电机2的一侧,制动器14能够起到安全制动的作用,能够适时对电机2起到减速、停止或保持停止状态的作用。
如图2所示,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还包括浮动轴8和联轴器9,浮动轴8的一端与电机2连接,另一端与联轴器9连接,且联轴器9的另一端与减速机3的高速端连接,浮动轴8和联轴器9能够起到电机2和减速机3的连接作用,同时为卷筒4的安装提供了空间,浮动轴8和卷筒4平行设置。
如图3所示,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还包括防过卷开关10和控制器,防过卷开关10、电机2和减速机3均与控制器电连接,防过卷开关10贯穿于钢丝绳5上,且防过卷开关10的一端固定于顶结构101。吊具7在提升到高位后,会触碰到防过卷开关10,防过卷开关10将信号传递给控制器,控制器控制电机2和减速机3停止工作。
如图2所示,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还包括高度限位器11,设置于卷筒4上,高度限位器11与控制器连接,且高度限位器11用于限制吊具7的吊装起升的最高点和最低点。高度限位器11与卷筒4连接,高度限位器11能够随卷筒4旋转,当卷筒4转动到一定的圈数时,才会触碰到高度限位器11,高度限位器11将触碰信号传递给控制器,控制器接收到触碰信号后控制电机2和减速机3停止工作。
如图3所示,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还包括钢丝绳固定座12,钢丝绳固定座12的数量与钢丝绳5的数量一致,钢丝绳固定座12用于将钢丝绳5固定于顶结构101上,通常来说,钢丝绳固定座12可以为楔形固定座,结构简单,便于安装。将钢丝绳固定座12设置于顶结构101上,钢丝绳5的一端设置于钢丝绳固定座12上。
如图1所示,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还包括电机底座13,电机底座13设置于所示承重梁103上,电机2设置于电机底座13上,以使电机2的输出轴与减速机3的高速端同轴。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起升装置,通过电机2、减速机3传动动力,卷筒4上缠绕钢丝绳5,钢丝绳5通过定滑轮601到吊具7上的动滑轮602,最后钢丝绳5固定到顶结构101上,形成一个完整的起升装置,由于电机2、减速机3和卷筒4布置在相对于吊具7较低的位置,减少了整体空间占用,紧凑的布置形式,有效地解决了超高、超宽的空间限制问题。
下面对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门式起重机进行描述,下文描述的门式起重机与上文描述的起升装置可相互对应参照。
本实用新型的第二方面实施例还在于提供一种门式起重机,包括如上所述的起升装置。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门式起重机,由于包括如上所述的起升装置,因此,具备如上所述的各种优势。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方式”、“具体方式”、或“一些方式”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方式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方式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必须针对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方式。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方式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此外,在不相互矛盾的情况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将本说明书中描述的不同实施例或方式以及不同实施例或方式的特征进行结合和组合。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Claims (10)

1.一种起升装置,用于门式起重机(1),所述门式起重机(1)具有顶结构(101)和两对立柱(102),每对所述立柱(102)之间的底部均设置有承重梁(103),其特征在于,包括:
电机(2)和减速机(3),设置于同一根所述承重梁(103)上,且所述减速机(3)的高速端与所述电机(2)的输出端连接;
卷筒(4),与所述减速机(3)的低速端连接;
钢丝绳(5),一端压紧于所述卷筒(4);
滑轮组(6),所述钢丝绳(5)的另一端多次缠绕所述卷筒(4)后,绕过所述滑轮组(6)并固定于所述顶结构(101)的底部;
吊具(7),与所述钢丝绳(5)连接,且所述吊具(7)能够随所述卷筒(4)的转动而升降。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起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滑轮组(6)包括定滑轮(601)和动滑轮(602),所述定滑轮(601)设置于所述顶结构(101)的底部,所述动滑轮(602)设置于所述吊具(7)上,所述钢丝绳(5)的一端依次绕过所述定滑轮(601)和所述动滑轮(602)后并与所述顶结构(101)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起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钢丝绳(5)具有多根,所述定滑轮(601)和所述动滑轮(602)均设置有多个,且所述钢丝绳(5)、所述定滑轮(601)和所述动滑轮(602)一一对应设置。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起升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制动器(14),所述制动器(14)与所述减速机(3)的高速端连接,且所述制动器(14)位于所述减速机(3)远离所述电机(2)的一侧。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起升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浮动轴(8)和联轴器(9),所述浮动轴(8)的一端与所述电机(2)连接,另一端与所述联轴器(9)连接,且所述联轴器(9)的另一端与所述减速机(3)的高速端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起升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防过卷开关(10)和控制器,所述防过卷开关(10)、所述电机(2)和所述减速机(3)均与所述控制器电连接,所述防过卷开关(10)贯穿于所述钢丝绳(5)上。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起升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高度限位器(11),设置于所述卷筒(4)上,所述高度限位器(11)与所述控制器连接,且所述高度限位器(11)用于限制所述吊具(7)的吊装高度。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起升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钢丝绳固定座(12),所述钢丝绳固定座(12)的数量与所述钢丝绳(5)的数量一致。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起升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电机底座(13),所述电机底座(13)设置于所示承重梁(103)上,所述电机(2)设置于所述电机底座(13)上。
10.一种门式起重机,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至9任一项所述的起升装置。
CN202321968037.4U 2023-07-25 2023-07-25 起升装置及门式起重机 Active CN22041268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968037.4U CN220412682U (zh) 2023-07-25 2023-07-25 起升装置及门式起重机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968037.4U CN220412682U (zh) 2023-07-25 2023-07-25 起升装置及门式起重机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20412682U true CN220412682U (zh) 2024-01-30

Family

ID=8964747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1968037.4U Active CN220412682U (zh) 2023-07-25 2023-07-25 起升装置及门式起重机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20412682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7381379B (zh) 一种浮式起重机稳货装置
CN205151582U (zh) 新型齿条变幅单臂架多用途固定起重机
CN206219060U (zh) 一种船用钢丝绳电动葫芦
CN203782777U (zh) 双轮铣槽机提升装置
CN205011258U (zh) 用于穿越式双小车岸桥的双小车驱动机构
CN213387490U (zh) 一种起重机吊具防摇摆装置
CN220412682U (zh) 起升装置及门式起重机
CN201338920Y (zh) 起重机起升机构
CN209038888U (zh) 一种高精度卷扬式电磁对接货架起重机
CN116477509A (zh) 一种防爆起重机用钢绳卷扬机及其使用方法
CN110723645A (zh) 一种一体式箱型轨道梁封闭链条驱动钢丝绳单梁吊机
CN202016810U (zh) 电动葫芦起重机
CN209411654U (zh) 双摇臂组塔抱杆起重动力设备
CN210286533U (zh) 一种液压拖曳起升式单梁钢丝绳吊机
KR20100023973A (ko) 멀티 리프트 포인트 크레인의 와이어 로프 공간 간섭 방지 배열
CN209758860U (zh) 一种小轨距起升卷扬载重小车
CN100448770C (zh) 集装箱岸桥双起升系统
CN210286532U (zh) 一种液压拖曳起升式双梁钢丝绳吊机
CN204057812U (zh) 双联双卷筒绕绳系统
CN104085811B (zh) 一种钢绞线伺服卷扬机
CN111005984B (zh) 一种起重机储能装置
CN210764053U (zh) 一种完成配重可组合可收放的装置
CN205034950U (zh) 一种共抬吊平衡机构
CN216638574U (zh) 一种电梯曳引系统的对重布置结构
CN220811679U (zh) 起重机变幅机构、起重机的上车和起重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