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0412086U - 上料机构及传送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上料机构及传送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20412086U
CN220412086U CN202322027589.1U CN202322027589U CN220412086U CN 220412086 U CN220412086 U CN 220412086U CN 202322027589 U CN202322027589 U CN 202322027589U CN 220412086 U CN220412086 U CN 22041208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ssembly
supporting
feeding mechanism
positioning
fix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2027589.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杨传龙
张志军
李培绪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oertek Inc
Original Assignee
Goertek In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oertek Inc filed Critical Goertek Inc
Priority to CN202322027589.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2041208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2041208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20412086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Sheets, Magazines, And Separation Thereof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属于物料传送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上料机构及传送装置。本实用新型中的上料机构包括基座、料仓单元、搬运单元和取料单元,基座,料仓单元设于基座上,且料仓单元内具有容纳空间,容纳空间用于容纳片状物料,搬运单元包括固定件和搬运组件,固定件设于基座上,搬运组件设于固定件上且能够沿第一方向进行移动,搬运组件的搬运端用于托起位于容纳空间内的片状物料,取料单元包括支撑座和吸盘组件,支撑座设于基座上,吸盘组件设于支撑座上且能够沿第一方向进行移动,吸盘组件用于吸取搬运组件上的片状物料。通过使用本技术方案中的上料机构,自动化程度较高,且结构简单,能够提升作业效率和产品的品质率。

Description

上料机构及传送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物料传送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上料机构及传送装置。
背景技术
硅胶按键是以硅胶为原料所制作而成的按键产品,硅胶按键属于硅胶制品的一个产品种类。硅胶按键作为消费电子产品主板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其高度较高且背面带胶,故对设备的自动化上料方式有较高要求。现有的硅胶按键的上料方式结构较为复杂,且自动化程度较低,进而导致现有硅胶按键的作业效率较低。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至少解决现有硅胶按键的自动化程度较低导致作业效率较低的问题。该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本实用新型的第一方面提出了一种上料机构,包括:
基座;
料仓单元,所述料仓单元设于所述基座上,且所述料仓单元内具有容纳空间,所述容纳空间用于容纳片状物料;
搬运单元,所述搬运单元包括固定件和搬运组件,所述固定件设于所述基座上,所述搬运组件设于所述固定件上且能够沿第一方向进行移动,所述搬运组件的搬运端用于托起位于所述容纳空间内的所述片状物料;
取料单元,所述取料单元包括支撑座和吸盘组件,所述支撑座设于所述基座上,所述吸盘组件设于所述支撑座上且能够沿所述第一方向进行移动,所述吸盘组件用于吸取所述搬运组件上的所述片状物料。
通过使用本技术方案中的上料机构,采用基座、料仓单元、搬运单元和取料单元的组合结构,料仓单元的容纳空间能够对片状物料进行存放和容纳,搬运组件的搬运端能够对位于容纳空间的所述片状物料进行托起,并能够沿第一方向进行移动,实现对片状物料的托起和移动,吸盘组件能够与搬运组件进行对应并吸取搬运组件上的片状物料,同时由于吸盘组件能够沿第一方向进行移动,进而实现对片状物料(例如硅胶按键)的移动,进而实现下一工序的操作,本实用新型的上料机构的自动化程度较高,且结构简单,能够提升整体的作业效率。
另外,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上料机构,还可具有如下附加的技术特征: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料仓单元包括固定座、滑动件和定位组件,所述固定座沿第二方向的两端分别设有第一限位块和第二限位块,所述定位组件设于所述固定座的相对两侧,所述滑动件滑动设于所述固定座上,所述滑动件能够分别与所述第一限位块和所述第二限位块抵接,所述第一限位块、所述滑动件和所述定位组件之间形成所述容纳空间,所述第一方向和所述第二方向垂直设置。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定位组件包括第一定位件和第二定位件,所述第一定位件和所述第二定位件分别设于所述固定座沿所述第一方向的相对两侧,所述第一限位块、所述滑动件、所述第一定位件和所述第二定位件之间形成所述容纳空间。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固定座上设有滑轨结构、第一限位件和第二限位件,所述滑动件可滑动地设置于所述滑轨结构,所述第一限位件位于所述滑轨结构和所述第一定位件之间,并与所述滑轨结构之间形成第一间隙,所述第二限位件位于所述第二定位件和所述滑轨结构之间,并与所述滑轨结构之间形成第二间隙,所述搬运组件的搬运端能够穿入所述第一间隙和所述第二间隙,以对所述片状物料进行托起。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搬运组件包括支撑件、带动件和托起件,所述支撑件可沿所述第一方向滑动地设于所述固定件上,所述带动件设于所述支撑件上且能够沿竖直方向进行移动,所述托起件固设于所述带动件上,所述托起件能够对位于所述容纳空间的所述片状物料进行托起,所述第一方向和所述竖直方向垂直设置。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托起件包括连接部、第一叉体部和第二叉体部,所述连接部的一端与所述带动件相连,所述第一叉体部和所述第二叉体部分别设于所述连接部的另一端且间隔设置,所述第一叉体部和所述第二叉体部能够伸入所述容纳空间并对所述片状物料进行托起。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吸盘组件包括驱动件、支撑架和吸取件,所述支撑架可沿所述第一方向滑动地设于所述支撑座上,所述驱动件和所述吸取件均设于所述支撑架上,所述驱动件与所述吸取件连接,且能够驱动所述吸取件对所述片状物料进行吸取。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支撑架包括固定部、连接部和板体部,所述固定部与所述支撑座相连,所述连接部的一端与所述固定部相连接,所述连接部的另一端与所述板体部相连接,所述驱动件固设于所述固定部上,所述吸取件设于所述板体部上,所述吸取件的吸取端竖直朝下设置且能够对所述片状物料进行吸取。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吸取件设有多个,多个所述吸取件间隔设置于所述板体部上。
本实用新型第二方面提出了一种传送装置,具有上述的上料机构。
附图说明
通过阅读下文优选实施方式的详细描述,各种其他的优点和益处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将变得清楚明了。附图仅用于示出优选实施方式的目的,而并不认为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而且在整个附图中,用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相同的部件。在附图中:
图1示意性地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的传送装置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上料机构的料仓单元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1中上料机构的搬运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1中上料机构的料仓单元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中各标号表示如下:
100、传送装置;
10、料仓单元;11、固定座;111、第一限位块;112、第二限位块;12、滑动件;131、第一定位件;132、第二定位件;14、滑轨结构;15、第一限位件;151、第一间隙;16、第二限位件;
21、固定件;22、搬运组件;221、支撑件;222、带动件;2231、连接部;2232、第一叉体部;2233、第二叉体部;224、驱动部件;
31、支撑架;32、吸盘组件;321、驱动件;322、吸取件;3231、连接部;3232、固定部;3233、板体部;
40、片状物料;
50、基座。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参照附图更详细地描述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方式。虽然附图中显示了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方式,然而应当理解,可以以各种形式实现本公开而不应被这里阐述的实施方式所限制。相反,提供这些实施方式是为了能够更透彻地理解本公开,并且能够将本公开的范围完整的传达给本领域的技术人员。
应理解的是,文中使用的术语仅出于描述特定示例实施方式的目的,而无意于进行限制。除非上下文另外明确地指出,否则如文中使用的单数形式“一”、“一个”以及“所述”也可以表示包括复数形式。术语“包括”、“包含”、“含有”以及“具有”是包含性的,并且因此指明所陈述的特征、步骤、操作、元件和/或部件的存在,但并不排除存在或者添加一个或多个其它特征、步骤、操作、元件、部件、和/或它们的组合。文中描述的方法步骤、过程、以及操作不解释为必须要求它们以所描述或说明的特定顺序执行,除非明确指出执行顺序。还应当理解,可以使用另外或者替代的步骤。
尽管可以在文中使用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等来描述多个元件、部件、区域、层和/或部段,但是,这些元件、部件、区域、层和/或部段不应被这些术语所限制。这些术语可以仅用来将一个元件、部件、区域、层或部段与另一区域、层或部段区分开。除非上下文明确地指出,否则诸如“第一”、“第二”之类的术语以及其它数字术语在文中使用时并不暗示顺序或者次序。因此,以下讨论的第一元件、部件、区域、层或部段在不脱离示例实施方式的教导的情况下可以被称作第二元件、部件、区域、层或部段。
为了便于描述,可以在文中使用空间相对关系术语来描述如图中示出的一个元件或者特征相对于另一元件或者特征的关系,这些相对关系术语例如为“内部”、“外部”、“内侧”、“外侧”、“下面”、“下方”、“上面”、“上方”等。这种空间相对关系术语意于包括除图中描绘的方位之外的在使用或者操作中装置的不同方位。例如,如果在图中的装置翻转,那么描述为“在其它元件或者特征下面”或者“在其它元件或者特征下方”的元件将随后定向为“在其它元件或者特征上面”或者“在其它元件或者特征上方”。因此,示例术语“在……下方”可以包括在上和在下的方位。装置可以另外定向(旋转90度或者在其它方向)并且文中使用的空间相对关系描述符相应地进行解释。
图1示意性地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的传送装置100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上料机构及传送装置。本实用新型中的上料机构包括基座50、料仓单元10、搬运单元和取料单元,基座50,料仓单元10设于基座50上,且料仓单元10内具有容纳空间,容纳空间用于容纳片状物料40,搬运单元包括固定件21和搬运组件22,固定件21设于基座50上,搬运组件22设于固定件21上且能够沿第一方向进行移动,搬运组件22的搬运端用于托起位于容纳空间内的片状物料40,取料单元包括支撑座和吸盘组件32,支撑座设于基座50上,吸盘组件32设于支撑座上且能够沿第一方向进行移动,吸盘组件32用于吸取搬运组件22上的片状物料40。
通过使用本技术方案中的上料机构,采用基座50、料仓单元10、搬运单元和取料单元的组合结构,料仓单元10的容纳空间能够对片状物料40进行存放和容纳,搬运组件22的搬运端能够对位于容纳空间的片状物料40进行托起,并能够沿第一方向进行移动,实现对片状物料40的托起和移动,吸盘组件32能够与搬运组件22进行对应并吸取搬运组件22上的片状物料40,同时由于吸盘组件32能够沿第一方向进行移动,进而实现对片状物料40的移动,进而实现下一工序的操作,本实用新型的上料机构的自动化程度较高,且结构简单,能够提升物料的整体作业效率。
具体地,本实施方式中的片状物料40为硅胶按键。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方式中,如图2所示,料仓单元10包括固定座11、滑动件12和定位组件,固定座11沿第二方向的两端分别设有第一限位块111和第二限位块112,定位组件设于固定座11的相对两侧,滑动件12滑动设于固定座11上,滑动件12能够分别与第一限位块111和第二限位块112抵接,第一限位块111、滑动件12和定位组件之间形成容纳空间。在本实施方式中,固定座11用于对滑动件12和定位组件进行支撑和固定,滑动件12能够在固定座11上沿第二方向进行滑动,且第一限位块111和第二限位块112能够对滑动件12的两个限位位置进行限位,确保滑动件12不会滑出固定座11。
具体地,在本实施方式中,如图2所示,定位组件位于固定座11沿第一方向的相对两侧,能够分别与第一限位块111和滑动件12形成容纳空间,用于对片状物料40进行定位和固定。另外,当搬运组件22对片状物料40进行取出时,滑动件12与位于容纳空间的片状物料40进行抵接。当容纳空间的片状物料40被搬运组件22取出时,滑动件12会滑动并与第二限位块112进行抵接,以便作业人员对容纳空间进行物料补充的操作。
具体地,在本实施方式中,料仓单元10还包括驱动部件224,驱动部件224可以为气缸或者其他能够驱动滑动件12移动的部件,能够对驱动件321进行驱动,进而沿第二方向进行移动。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方式中,如图2所示,定位组件包括第一定位件131和第二定位件132,第一定位件131和第二定位件132分别设于固定座11沿第一方向的相对两侧,第一限位块111、滑动件12、第一定位件131和第二定位件132之间形成容纳空间。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一定位件131设有两个,第二定位件132设有两个,两个第一定位件131设于固定座11沿第一方向的一侧且间隔设置,能够对片状物料40的一侧进行稳定的抵接,进而实现限位效果。两个第二定位件132设于固定座11沿第一方向的另一侧且间隔设置,能够对片状物料40的另一侧进行稳定的抵接,进而进一步地提升对片状物料40的限位效果。
具体地,在本实施方式中,两个第一定位件131、两个第二定位件132、第一限位块111和滑动件12之间形成容纳空间,能够对片状物料40进行稳定的限位和固定,提升了可靠性。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方式中,如图2所示,固定座11上设有滑轨结构14、第一限位件15和第二限位件16,滑轨结构14与滑动件12滑动配合,第一限位件15位于滑轨结构14和第一定位件131之间,并与滑轨结构14之间形成第一间隙151,第二限位件16位于第二定位件132和滑轨结构14之间,并与滑轨结构14之间形成第二间隙,搬运组件22的搬运端能够分别穿设第一间隙151和第二间隙,以对片状物料40进行托起。在本实施方式中,滑轨结构14与滑动件12滑动配合,能够便于滑动件12沿第二方向进行移动,第一限位件15和第二限位件16能够对搬运组件22的搬运端进行限位,进而实现搬运组件22准确的位于容纳空间内,并保证对片状物料40的稳定托起操作,提升了可靠性。
具体地,在本实施方式中,如图2所示,第一间隙151和第二间隙用于容纳搬运组件22的搬运端。在片状物料40补充过程中,滑动件12与第二限位块112抵接,然后将搬运端先移动至第一间隙151和第二间隙内,然后作业人员将片状物料40补充至容纳空间,之后再将滑动件12沿第二方向移动直至与片状物料40抵接,实现片状物料40的定位,然后搬运组件22将片状物料40托起,进而完全托起操作。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方式中,如图3所示,搬运组件22包括支撑件221、带动件222和托起件,支撑件221可沿第一方向滑动地设于固定件21上,带动件222设于支撑件221上且能够沿竖直方向进行移动,托起件固设于带动件222上,托起件能够对位于容纳空间的片状物料40进行托起。在本实施方式中,支撑件221用于对托起件和带动件222进行支撑和固定。带动件222用于带动托起件进行沿竖直方向的移动,进而实现对片状物料40的移动。托起件的托起端能够移动至第一间隙151和第二间隙内,实现对托起件的定位,以便对片状物料40进行稳定的托起操作。
具体地,如图3所示,搬运组件22还包括驱动部件224,驱动部件224为电机或者其他能够带动带动件222进行竖直移动的部件。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方式中,如图3所示,托起件包括连接部3231、第一叉体部2232和第二叉体部2233,连接部3231的一端与带动件222相连,第一叉体部2232和第二叉体部2233分别设于连接部3231的另一端且间隔设置,第一叉体部2232和第二叉体部2233能够伸入容纳空间并对片状物料40进行托起。在本实施方式中,连接部3231用于实现第一叉体部2232和带动件222之间、第二叉体部2233和带动件222之间的连接。在片状物料40补充过程中,第一叉体部2232会移动至第一间隙151内,第二叉体部2233会移动至第二间隙内,采用两个叉体部对片状物料40进行托起,能够实现对片状物料40进行稳定的托起操作。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方式中,如图4所示,吸盘组件32包括驱动件321、支撑架31和吸取件322,支撑架31可沿第一方向滑动地设于支撑座上,驱动件321和吸取件322均设于支撑架31上,驱动件321与吸取件322驱动连接,且能够驱动吸取件322对片状物料40进行吸取。在本实施方式中,支撑架31用于固定吸取件322和驱动件321,驱动件321为气缸或者其他能够驱动吸取件322进行吸取的部件。本实施方式中的吸取件322为吸盘结构。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方式中,如图4所示,支撑架31包括固定部3232、连接部3231和板体部3233,固定部3232与支撑座相连,连接部3231的一端与固定部3232相连接,连接部3231的另一端与板体部3233相连接,驱动件321固设于固定部3232上,吸取件322设于板体部3233上,吸取件322的吸取端竖直朝下设置且能够对片状物料40进行吸取。在本实施方式中,连接部3231为直角三角板型结构,直角三角板型结构的两个直角边分别与固定部3232和板体部3233相连接,即说明板体部3233和固定部3232垂直设置。且吸取件322的吸取端竖直设置,能够使得吸取件322的吸取端与搬运组件22上的片状物料40进行对应,并实现吸取操作。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方式中,如图4所示,吸取件322设有多个,多个吸取件322间隔设置于板体部3233上。在本实施方式中,多个吸取件322能够增大与片状物料40的吸取力,进而实现对片状物料40稳定的吸取操作,提升了可靠性。
进一步地,在本实施方式中,如图1所示,上料机构的作业流程为:初始位置需要将搬运组件22托起件的第一叉体部2232和第二叉体部2233分别移动至第一间隙151和第二间隙内,此时的滑动件12与第二限位块112抵接,然后作业人员将片状物料40补充在容纳空间内并位于托起件的顶端。之后滑动件12沿第一方向进行移动并与片状物料40抵接,实现对片状物料40的定位。之后托起件对片状物料40进行托起操作,然后在沿第二方向进行移动,直至位于吸取组件的底端,之后吸取组件的吸盘会对托起件上的片状物料40进行吸取操作,并沿第二方向进行移动,以实现下一步工序的作业。
本实用新型还提出了一种传送装置100,如图1所示,具有上述的上料机构。
通过使用本技术方案中的上料机构,采用料仓单元10、搬运单元和取料单元的组合结构,料仓单元10的容纳空间能够对片状物料40进行存放和容纳,搬运组件22的搬运端能够对位于容纳空间的片状物料40进行托起,并能够沿第二方向进行移动,实现对片状物料40的托起和移动,吸盘组件32能够与搬运组件22进行对应并吸取搬运组件22上的片状物料40,同时由于吸盘组件32能够沿第二方向进行移动,进而实现对片状物料40的移动,进而实现下一工序的操作,本实用新型的上料机构的自动化程度较高,且结构简单,能够提升作业效率和产品的品质率。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的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以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Claims (10)

1.一种上料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基座;
料仓单元,所述料仓单元设于所述基座上,且所述料仓单元内具有容纳空间,所述容纳空间用于容纳片状物料;
搬运单元,所述搬运单元包括固定件和搬运组件,所述固定件设于所述基座上,所述搬运组件设于所述固定件上且能够沿第一方向进行移动,所述搬运组件的搬运端用于托起位于所述容纳空间内的所述片状物料;
取料单元,所述取料单元包括支撑座和吸盘组件,所述支撑座设于所述基座上,所述吸盘组件设于所述支撑座上且能够沿所述第一方向进行移动,所述吸盘组件用于吸取所述搬运组件上的所述片状物料。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上料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料仓单元包括固定座、滑动件和定位组件,所述固定座沿第二方向的两端分别设有第一限位块和第二限位块,所述定位组件设于所述固定座的相对两侧,所述滑动件滑动设于所述固定座上,所述滑动件能够分别与所述第一限位块和所述第二限位块抵接,所述第一限位块、所述滑动件和所述定位组件之间形成所述容纳空间,所述第一方向和所述第二方向垂直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上料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组件包括第一定位件和第二定位件,所述第一定位件和所述第二定位件分别设于所述固定座沿所述第一方向的相对两侧,所述第一限位块、所述滑动件、所述第一定位件和所述第二定位件之间形成所述容纳空间。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上料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座上设有滑轨结构、第一限位件和第二限位件,所述滑动件可滑动地设置于所述滑轨结构,所述第一限位件位于所述滑轨结构和所述第一定位件之间,并与所述滑轨结构之间形成第一间隙,所述第二限位件位于所述第二定位件和所述滑轨结构之间,并与所述滑轨结构之间形成第二间隙,所述搬运组件的搬运端能够穿入所述第一间隙和所述第二间隙,以对所述片状物料进行托起。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上料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搬运组件包括支撑件、带动件和托起件,所述支撑件可沿所述第一方向滑动地设于所述固定件上,所述带动件设于所述支撑件上且能够沿竖直方向进行移动,所述托起件固设于所述带动件上,所述托起件能够对位于所述容纳空间的所述片状物料进行托起,所述第一方向和所述竖直方向垂直设置。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上料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托起件包括连接部、第一叉体部和第二叉体部,所述连接部的一端与所述带动件相连,所述第一叉体部和所述第二叉体部分别设于所述连接部的另一端且间隔设置,所述第一叉体部和所述第二叉体部能够伸入所述容纳空间并对所述片状物料进行托起。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上料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吸盘组件包括驱动件、支撑架和吸取件,所述支撑架可沿所述第一方向滑动地设于所述支撑座上,所述驱动件和所述吸取件均设于所述支撑架上,所述驱动件与所述吸取件连接,且能够驱动所述吸取件对所述片状物料进行吸取。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上料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架包括固定部、连接部和板体部,所述固定部与所述支撑座相连,所述连接部的一端与所述固定部相连接,所述连接部的另一端与所述板体部相连接,所述驱动件固设于所述固定部上,所述吸取件设于所述板体部上,所述吸取件的吸取端竖直朝下设置且能够对所述片状物料进行吸取。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上料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吸取件设有多个,多个所述吸取件间隔设置于所述板体部上。
10.一种传送装置,其特征在于,具有根据权利要求1-9中任一项所述的上料机构。
CN202322027589.1U 2023-07-28 2023-07-28 上料机构及传送装置 Active CN22041208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2027589.1U CN220412086U (zh) 2023-07-28 2023-07-28 上料机构及传送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2027589.1U CN220412086U (zh) 2023-07-28 2023-07-28 上料机构及传送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20412086U true CN220412086U (zh) 2024-01-30

Family

ID=8965749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2027589.1U Active CN220412086U (zh) 2023-07-28 2023-07-28 上料机构及传送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20412086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0641980A (zh) 一种便于抬升载具的载台及含有载台的流水线
CN113044517A (zh) 一种上料及转移一体式上下料装置
CN108583112B (zh) 基于玻璃精雕机的自动化生产线
CN212711672U (zh) 一种基板上下料装置及电沉积设备
JP3792996B2 (ja) ダイ及び小物部品の移送装置
CN215158650U (zh) 一种上料及转移一体式上下料装置
CN113249774A (zh) 一种晶圆类产品电镀挂具的自动上下料机构
CN211846180U (zh) 磁性工件加垫片设备
CN220412086U (zh) 上料机构及传送装置
CN113636291A (zh) 用于3c产品的下料装置
CN111115215A (zh) 装卸装置
CN210633696U (zh) 一种机械手装置及运输系统
CN218841000U (zh) 一种全自动玻璃加工系统
CN212623568U (zh) 一种全自动双面曝光机
CN215828905U (zh) 一种晶圆类产品电镀挂具的自动上下料机构
CN210084456U (zh) 一种叠合镜板用分层搬离装置
CN110788615A (zh) 组装设备
CN220449084U (zh) 一种fpc磁性载具全自动下料机
CN211197867U (zh) 铜片搬运装置
CN216971312U (zh) 上下料装置及系统
CN211104426U (zh) 冲切装置
CN217562538U (zh) 一种芯片料盘搬运结构
CN215699606U (zh) Cpu模组装配装置和机箱组装系统
CN214843054U (zh) 空白大基板翘曲检测机
CN217534646U (zh) 一种硅片移载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