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0410719U - 一种车辆翼子板遮缝结构 - Google Patents

一种车辆翼子板遮缝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20410719U
CN220410719U CN202321868316.3U CN202321868316U CN220410719U CN 220410719 U CN220410719 U CN 220410719U CN 202321868316 U CN202321868316 U CN 202321868316U CN 220410719 U CN220410719 U CN 22041071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ender
side wall
shielding piece
seam
vehicl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1868316.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余婷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Wuhan Alte Automotive Technology Co.,Ltd.
Original Assignee
Wuhan Luchi Automobile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Wuhan Luchi Automobile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Wuhan Luchi Automobile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1868316.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2041071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2041071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20410719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Body Structure For Vehicl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车辆翼子板遮缝结构,包括翼子板体和侧围板,还包括遮缝件,所述遮缝件位于所述翼子板体与所述侧围板之间,所述翼子板体靠近所述遮缝件的前端设置有翼子板支架,所述遮缝件的后端设置有多个双边卡扣,遮缝件通过多个双边卡扣与翼子板支架卡接,所述侧围板的侧部设置有与所述遮缝件连接的侧围加强板,所述遮缝件的侧部与所述翼子板支架及所述侧围加强板之间过盈配合连接。有益效果:遮缝件能有效遮挡翼子板体与侧围板之间会留有较大的间隙,以及翼子板体与侧围板及车身支架上的内部结构及连接缝隙,使前车车门打开后,达到简洁美观的效果,持久保持车辆精致感知,提高了车辆使用可靠性。

Description

一种车辆翼子板遮缝结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车身技术领域,具体来说,涉及一种车辆翼子板遮缝结构。
背景技术
随着汽车在日常生活中的不断普及,人们对整车精致感知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其中整车间隙面差是影响其精致感知的一项重要因素,间隙和面差越小,其精致程度越高,同时对前期造型、工程和工艺等技术水平的要求也就越高,这样会造成大量的成本和周期投入。
在车辆翼子板的设计中,为了今后更换或者维修的方便,一般都设计成可拆卸的结构,即在翼子板的合适位置上设置安装点,通过安装点用螺栓将翼子板与其他部件固定,如翼子板和侧围板的固定。由于翼子板和侧围板各自外形结构的原因,按照上述方法安装后的的翼子板和侧围板之间会留有较大的间隙,十分影响美观,尤其是在前车门开启后,翼子板与侧围板之间的车身缝隙展露出车身支架和紧固螺栓等结构件,使得整车精致感不佳;
根据中国公开的专利号CN201220251812.X,提供了一种翼子板安装加强板结构,该专利采用的遮缝方式是翼子板安装加强板直接固定在翼子板和侧围外板之间,但是其安装点(定位孔)及翼子板翻边结构或车身支架均外露可视,产生紧固件成本费用,且美观效果差,针对上述现有生产技术中, 安装结构可视外露,紧固件成本费用高缺点,需提供一种结构合理,制作方便,成本较低的遮缝结构,从而有效的提升翼子板与车身间感知视觉效果。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相关技术中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车辆翼子板遮缝结构,以克服现有相关技术所存在的上述技术问题。
为此,本实用新型采用的具体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车辆翼子板遮缝结构,包括翼子板体和侧围板,所述翼子板体和所述侧围板与车辆的车身本体连接,还包括遮缝件,所述遮缝件位于所述翼子板体与所述侧围板之间,所述翼子板体靠近所述遮缝件的前端设置有翼子板支架,所述遮缝件的后端设置有多个双边卡扣,遮缝件通过多个双边卡扣与翼子板支架卡接,所述侧围板的侧部设置有与所述遮缝件连接的侧围加强板,所述遮缝件的侧部与所述翼子板支架及所述侧围加强板之间过盈配合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遮缝件的前端且对应所述双边卡扣位置处设置有安装标记点。
进一步的,所述侧围加强板的侧壁设置有侧围板支架,所述侧围板支架延伸至所述翼子板支架的侧部,所述翼子板支架与所述侧围板支架之间通过多个安装螺栓固定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遮缝件包括硬塑结构和软胶结构,所述软胶结构位于硬塑结构的侧部,所述硬塑结构通过软胶结构与翼子板支架以及侧围加强板过盈搭接配合。
进一步的,所述双边卡扣包括连接架和双边卡块,所述双边卡块通过所述连接架与所述硬塑结构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双边卡扣与所述遮缝件为一体成型结构,所述双边卡扣与硬塑结构为同一结构材料。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车辆翼子板遮缝结构,有益效果如下:本实用新型通过遮缝件的设置,双边卡扣通过安装标记点显示位置的隐藏式结构,在双边卡扣的连接下,使遮缝件能有效遮挡翼子板体与侧围板之间会留有较大的间隙,以及翼子板体与侧围板及车身支架上的内部结构及连接缝隙,使前车车门打开后,达到简洁美观的效果,进而进一步的起到美观、简洁的内外饰造型风格,很好地遮掩了车身缝隙处,且随着汽车使用年限的增加,一些汽车的匹配缝隙问题也不会被暴露出来,持久保持车辆精致感知,提高了车辆使用可靠性。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种车辆翼子板遮缝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种车辆翼子板遮缝结构的遮缝件的背部结构示意图;
图3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种车辆翼子板遮缝结构的图2中A的局部放大图;
图4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种车辆翼子板遮缝结构的遮缝件的前端结构示意图;
图5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种车辆翼子板遮缝结构的图1中B-B的局部放大图;
图6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种车辆翼子板遮缝结构的图1中C-C的局部放大图。
图中:
1、翼子板体;2、侧围板;3、遮缝件;4、翼子板支架;5、双边卡扣;6、安装标记点;7、侧围加强板;8、侧围板支架;9、安装螺栓;10、硬塑结构;11、软胶结构。
具体实施方式
为进一步说明各实施例,本实用新型提供有附图,这些附图为本实用新型揭露内容的一部分,其主要用以说明实施例,并可配合说明书的相关描述来解释实施例的运作原理,配合参考这些内容,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应能理解其他可能的实施方式以及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图中的组件并未按比例绘制,而类似的组件符号通常用来表示类似的组件。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车辆翼子板遮缝结构。
实施例一:
如图1-6所示,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车辆翼子板遮缝结构,包括翼子板体1和侧围板2,所述翼子板体1和所述侧围板2与车辆的车身本体连接,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遮缝件3,所述遮缝件3位于所述翼子板体1与所述侧围板2之间,所述翼子板体1靠近所述遮缝件3的前端设置有翼子板支架4,所述遮缝件3的后端设置有多个双边卡扣5,遮缝件3通过多个双边卡扣5与翼子板支架4卡接,所述侧围板2的侧部设置有与所述遮缝件3连接的侧围加强板7,所述遮缝件3的侧部与所述翼子板支架4及所述侧围加强板7之间过盈配合连接。
实施例二:
如图1-6所示,所述遮缝件3的前端且对应所述双边卡扣5位置处设置有安装标记点6。所述侧围加强板7的侧壁设置有侧围板支架8,所述侧围板支架8延伸至所述翼子板支架4的侧部,所述翼子板支架4与所述侧围板支架8之间通过多个安装螺栓9固定连接。
安装标记点6为显示双边卡扣5位置的警示点,面积较小,其对遮缝件3整体的美观影响较小。
如图1-6所示,所述遮缝件3包括硬塑结构10和软胶结构11,所述软胶结构11位于硬塑结构10的侧部,所述硬塑结构10通过软胶结构11与翼子板支架4以及侧围加强板7过盈搭接配合。所述双边卡扣5包括连接架和双边卡块,所述双边卡块通过所述连接架与所述硬塑结构10连接。所述双边卡扣5与所述遮缝件3为一体成型结构,所述双边卡扣5与硬塑结构10为同一结构材料。
该双边卡扣5采用中部滑块抽芯方式,注塑一体成型,结构简单,整体强度好,软胶结构11与遮缝件3本体双色注塑一体成型,不仅能解决配合间隙不均和内部结构外露的问题,还能适用于新车型开发设计。
在实际应用时,遮缝件3结构是由硬塑结构10、软胶结构11和双边卡扣5组成,其硬塑结构10、软胶结构11采用双色注塑工艺形式,硬塑结构10上的双边卡扣5背面中心对应位置有凸出本体高度一定厚度的安装标记点6,安装标记点6具有显示双边卡扣5的位置,其作用是正装盲装的情况下,可避免双边卡扣5虚卡或对安装位置不确定,该双边卡扣5通过模具与遮缝件3一体成型,避免单独紧固件的使用,提高了连接性,翼子板支架4与侧围板支架8通过多个安装螺栓9固定连接,增加了翼子板与侧围板2之间的连接性;
通过将遮缝件3后端的多个双边卡扣5卡接在翼子板支架4上,遮缝件3的软胶结构11与翼子板支架4及侧围加强板7过盈搭接配合连接,能有效遮挡翼子板体1与侧围板2之间会留有较大的间隙,以及翼子板体1与侧围板2及车身支架上的内部结构及连接缝隙,使前车车门打开后,达到简洁美观的效果,进而进一步的起到美观、简洁的内外饰造型风格,自身安装点隐藏式的结构。
综上所述,借助于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方案,通过遮缝件3的设置,双边卡扣5通过安装标记点6显示位置的隐藏式结构,在双边卡扣5的连接下,方便安装和更换,使遮缝件3能有效遮挡翼子板体1与侧围板2之间会留有较大的间隙,以及翼子板体1与侧围板2及车身支架上的内部结构及连接缝隙,使前车车门打开后,达到简洁美观的效果,进而进一步的起到美观、简洁的内外饰造型风格,很好地遮掩了车身缝隙处,且随着汽车使用年限的增加,一些汽车的匹配缝隙问题也不会被暴露出来,持久保持车辆精致感知,提高了车辆使用可靠性。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6)

1.一种车辆翼子板遮缝结构,包括翼子板体(1)和侧围板(2),所述翼子板体(1)和所述侧围板(2)与车辆的车身本体连接,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遮缝件(3),所述遮缝件(3)位于所述翼子板体(1)与所述侧围板(2)之间,所述翼子板体(1)靠近所述遮缝件(3)的前端设置有翼子板支架(4),所述遮缝件(3)的后端设置有多个双边卡扣(5),遮缝件(3)通过多个双边卡扣(5)与翼子板支架(4)卡接,所述侧围板(2)的侧部设置有与所述遮缝件(3)连接的侧围加强板(7),所述遮缝件(3)的侧部与所述翼子板支架(4)及所述侧围加强板(7)之间过盈配合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车辆翼子板遮缝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遮缝件(3)的前端且对应所述双边卡扣(5)位置处设置有安装标记点(6)。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车辆翼子板遮缝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侧围加强板(7)的侧壁设置有侧围板支架(8),所述侧围板支架(8)延伸至所述翼子板支架(4)的侧部,所述翼子板支架(4)与所述侧围板支架(8)之间通过多个安装螺栓(9)固定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车辆翼子板遮缝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遮缝件(3)包括硬塑结构(10)和软胶结构(11),所述软胶结构(11)位于硬塑结构(10)的侧部,所述硬塑结构(10)通过软胶结构(11)与翼子板支架(4)以及侧围加强板(7)过盈搭接配合。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车辆翼子板遮缝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双边卡扣(5)包括连接架和双边卡块,所述双边卡块通过所述连接架与所述硬塑结构(10)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车辆翼子板遮缝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双边卡扣(5)与所述遮缝件(3)为一体成型结构,所述双边卡扣(5)与硬塑结构(10)为同一结构材料。
CN202321868316.3U 2023-07-17 2023-07-17 一种车辆翼子板遮缝结构 Active CN22041071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868316.3U CN220410719U (zh) 2023-07-17 2023-07-17 一种车辆翼子板遮缝结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868316.3U CN220410719U (zh) 2023-07-17 2023-07-17 一种车辆翼子板遮缝结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20410719U true CN220410719U (zh) 2024-01-30

Family

ID=8964164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1868316.3U Active CN220410719U (zh) 2023-07-17 2023-07-17 一种车辆翼子板遮缝结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20410719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3902215U (zh) 汽车后三角窗以及汽车
CN204774508U (zh) 一种车门窗框结构
CN220410719U (zh) 一种车辆翼子板遮缝结构
CN210912319U (zh) 一种汽车前保险杠安装结构及其安装支架
CN108860002A (zh) 一种b柱外饰板总成及车辆
CN205311516U (zh) 汽车内饰板嵌饰板安装结构
CN107416034B (zh) 一种车顶部外装饰总成
CN200945831Y (zh) 汽车座椅侧扶手
CN211139463U (zh) 一种汽车侧窗集成d柱结构
CN221023232U (zh) 隐藏式外水切、隐藏式外水切的安装结构及车辆
CN218316540U (zh) 一种汽车顶棚固定结构
CN218228605U (zh) 一种前门密封条a柱接角结构及汽车
CN220963086U (zh) 一种双色注塑件配合结构
CN212373313U (zh) 一种非承载式车身保险杠的安装结构
CN217099835U (zh) 一种新型外后视镜安装结构
CN215595284U (zh) 带缓冲功能的限位结构
CN214492763U (zh) 一种背门外装饰板结构
CN218702993U (zh) 一种便于安装的汽车踏板
CN210062873U (zh) 一种蝴蝶门车门锁装饰盖
CN212386423U (zh) 一种车用后车门窗装饰板结构
CN219707199U (zh) 电动车头罩及电动车
CN215322357U (zh) 一种汽车外饰件总成
CN215322275U (zh) 一种新型门槛踏板装饰结构
CN217969418U (zh) 发动机罩与翼子板的装饰结构及车辆
CN219789987U (zh) 一种软饰立柱扶手位置的改造结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P03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
CP03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

Address after: 430058 room 8, 19 / F, building 1, Wuhan Design Industrial Park, plot 206M, Wuhan Economic and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 Zone, Hubei Province

Patentee after: Wuhan Alte Automotive Technology Co.,Ltd.

Country or region after: China

Address before: 430058 room 8, 19 / F, building 1, Wuhan Design Industrial Park, plot 206M, Wuhan Economic and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 Zone, Hubei Province

Patentee before: Wuhan Luchi Automobile Technology Co.,Ltd.

Country or region before: Chin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