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0410650U - 一种吊具专用载具 - Google Patents

一种吊具专用载具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20410650U
CN220410650U CN202321918919.XU CN202321918919U CN220410650U CN 220410650 U CN220410650 U CN 220410650U CN 202321918919 U CN202321918919 U CN 202321918919U CN 220410650 U CN220410650 U CN 22041065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rame
lifting appliance
top frame
spreader
bottom fram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1918919.X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赵宇
申森
尚瑞杰
唐艳
袁胜智
张志斌
陈旭
刘延军
黎亮
王迎樑
付强
彭亮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aval University of Engineering PLA
Original Assignee
Naval University of Engineering PLA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aval University of Engineering PLA filed Critical Naval University of Engineering PLA
Priority to CN202321918919.X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2041065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2041065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20410650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吊具专用载具,涉及载具器械技术领域。吊具专用载具包括框架、限位架、置物板以及滑轮;框架包括依次连接的顶部框架、支撑杆以及底部框架;限位架设置于顶部框架,限位架呈通槽状;滑轮及置物板均与底部框架连接,顶部框架和置物板共同用于承载吊具。通过顶部框架承载吊具,并通过限位架将吊具限制在凹槽内,以避免吊具在移动过程中掉落,以此提高安全性;此外,吊具上的吊耳还可放置于设置于底部框架的置物板上,从而避免拆卸吊耳,以此提高工作效率;通过在底部框架上设置滑轮,以提高活动能力以及吊具的安装或拆卸效率。

Description

一种吊具专用载具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载具器械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吊具专用载具。
背景技术
大型的设备或器械通常需要使用吊具进行吊装,而在吊装之前,需要将吊具安装到起重机上,目前通常采用桁吊装置转移吊具。然而桁吊的吊装速度慢,且移动位置有限制,导致需要人工进行推拉吊具,不仅使得吊具的安装以及拆卸的速度慢,降低作业效率,还可能砸伤操作人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吊具专用载具,其能够避免吊具在移动过程中掉落,以此提高安全性;并且提高活动能力以及吊具的安装或拆卸效率。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是这样实现的:
第一方面,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吊具专用载具,包括框架、限位架、置物板以及滑轮;
所述框架包括依次连接的顶部框架、支撑杆以及底部框架;
所述限位架设置于所述顶部框架,所述限位架呈通槽状;
所述滑轮及所述置物板均与所述底部框架连接,所述顶部框架和所述置物板共同用于承载所述吊具。
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限位架的数量包括多个,所述多个限位架间隔设置于所述顶部框架,且所述多个限位架形成的通槽对应设置。
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顶部框架的水平投影对应所述底部框架的正中心。
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顶部框架所围成的平面面积小于所述底部框架所围成的平面面积。
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吊具专用载具还包括推拉件,所述推拉件与所述底部框架活动连接。
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吊具专用载具还包括安装板,所述安装板设置于所述底部框架,所述推拉件可拆卸地安装于所述安装板。
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安装板开设有容置凹槽,所述容置凹槽用于容置推拉件。
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底部框架包括边框、多个第一连杆,所述多个第一连杆平行设置于所述边框内;
所述支撑杆包括多个呈竖直设置的立柱,所述立柱的一端与所述顶部框架连接,另一端与所述第一连杆连接。
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底部框架还包括多个第二连杆,所述多个第二连杆平行设置于所述边框内并与所述第一连杆垂直设置,其中一些所述立柱的端部连接于所述第一连杆和所述第二连杆的连接处。
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支撑杆还包括第一斜杆和第二斜杆,所述第一斜杆的一端与所述顶部框架连接,另一端与所述边框连接,所述第二斜杆的一端与所述顶部框架连接,另一端与所述第一连杆连接。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吊具专用载具的有益效果包括:通过顶部框架承载吊具,并通过限位架将吊具限制在凹槽内,以避免吊具在移动过程中掉落,以此提高安全性;此外,吊具上的吊耳还可放置于设置于底部框架的置物板上,从而避免拆卸吊耳,以此提高工作效率;通过在底部框架上设置滑轮,以提高活动能力以及吊具的安装或拆卸效率。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吊具专用载具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框架结构示意图。
图标:10-吊具专用载具;100-框架;110-顶部框架;120-支撑杆;121-立柱;122-第一斜杆;123-第二斜杆;130-底部框架;131-边框;132-第一连杆;133-第二连杆;200-限位架;300-置物板;400-滑轮;500-推拉件;600-安装板;610-容置凹槽。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通常在此处附图中描述和示出的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组件可以以各种不同的配置来布置和设计。
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实用新型的选定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定义和解释。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或者是该实用新型产品使用时惯常摆放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等仅用于区分描述,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此外,术语“水平”、“竖直”等术语并不表示要求部件绝对水平或悬垂,而是可以稍微倾斜。如“水平”仅仅是指其方向相对“竖直”而言更加水平,并不是表示该结构一定要完全水平,而是可以稍微倾斜。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还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设置”、“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大型的设备或器械通常需要使用吊具进行吊装,而在吊装之前,需要将吊具安装到起重机上,目前通常采用桁吊装置转移吊具,例如采用桥式起重机。然而桁吊的吊装速度慢,在每次落放吊具时主钩在下降到500mm左右时就进入下降高度的预限位,此时吊车只能使用一档速度0.25m/min进行下降,且在靠近端梁时也处于预限位,只能使用一档速度1m/min进行移动,用时相对较长,使得吊具的运送、安装以及拆卸的速度慢,降低作业效率。
此外,其移动位置有限制,例如在桥式起重机吊挂吊具,达到极限位置时,吊放吊具有时需要人力推动吊具,使其远离厂房的凹槽,避免与其他装备运行相干涉,推动时容易倾倒砸伤人员,同时还比较费力。
基于以上问题,请参阅图1和图2,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吊具专用载具10,用于载运吊具。
详细地,吊具专用载具10包括框架100、限位架200、置物板300以及滑轮400。
其中,框架100包括依次连接的顶部框架110、支撑杆120以及底部框架130;限位架200设置于顶部框架110,限位架200呈通槽状;滑轮400及置物板300均与底部框架130连接,顶部框架110和置物板300共同用于承载吊具。
在本实施例中,通过顶部框架110承载吊具,并通过限位架200将吊具限制在凹槽内,以避免吊具在移动过程中掉落,以此提高安全性;此外,吊具上的吊耳还可放置于设置于底部框架130的置物板300上,从而避免拆卸吊耳,以此提高工作效率;通过在底部框架130上设置滑轮400,以提高活动能力以及吊具的安装或拆卸效率。
可选地,滑轮400的数量可以是四个,滑轮400可以是万向轮,且滑轮400具有刹车功能,以方便固定吊具专用载具10。置物板300的数量为两个,且分别设置在底部框架130的两端的中心部位。
进一步地,限位架200的数量包括多个,多个限位架200间隔设置于顶部框架110,且多个限位架200形成的通槽对应设置。
在本实施例中,限位架200的数量为两个,两个限位架200分别设置在顶部框架110的两端。通过将吊具放置于顶部框架110的同时,将部分吊具放置于两个限位架200的凹槽内,进一步提高吊具专用载具10的稳定性,避免吊具掉落。
进一步地,顶部框架110的水平投影对应底部框架130的正中心,顶部框架110所围成的平面面积小于底部框架130所围成的平面面积。
在本实施例中,顶部框架110和底部框架130均呈平面状且相互平行,具体地,顶部框架110和底部框架130的轮廓均呈矩形,且顶部框架110所呈的矩形与底部框架130所呈的矩形相似;此外,顶部框架110的面积小于底部框架130的面积,可使得在吊具放置于顶部框架110的情况下,吊具的重心接近或位于底部框架130的中心,从而提高吊具专用载具10的稳定性,避免吊具专用载具10倾倒。
具体地,顶部框架110还设置有横杆,横杆的两端分别与顶部框架110的两个长边的中点连接,以增加顶部框架110的结构强度。
进一步地,吊具专用载具10还包括推拉件500,推拉件500与底部框架130活动连接。
在本实施例中,可转动地设置在底部框架130的一端,以方便人工推或拉动吊具专用载具10至合理的预设位置,从而保证吊具的起吊或落放用时相对较短,显著提高了工作效率。
进一步地,吊具专用载具10还包括安装板600,安装板600设置于底部框架130,推拉件500可拆卸地安装于安装板600。
在本实施例中,安装板600设置在置物板300的下方,推拉件500通过插销安装在安装板600上,以方便推拉件500安装或拆卸,操作方便简单。
具体地,安装板600开设有容置凹槽610,容置凹槽610用于容置推拉件500,从而在载具使用完成后,将推拉件500拆卸,并放置于容置凹槽610内,节省空间。
进一步地,底部框架130包括边框131、多个第一连杆132,多个第一连杆132平行设置于边框131内;支撑杆120包括多个呈竖直设置的立柱121,立柱121的一端与顶部框架110连接,另一端与第一连杆132连接。
在本实施例中,底部框架130由边框131和多个平行设置第一连杆132构成,可提高底部框架130的结构强度,从而提高吊具专用载具10的载荷能力。
具体地,第一连杆132的数量包括两个,两个第一连杆132平行且对称地设置在边框131内,并与边框131的长边平行。立柱121的数量包括六个,其中四个立柱121分别连接于顶部框架110的直角处,另外两个立柱121分别连接于顶部框架110的两个长边的中心处。
进一步地,底部框架130还包括多个第二连杆133,多个第二连杆133平行设置于边框131内并与第一连杆132垂直设置,其中一些立柱121的端部连接于第一连杆132和第二连杆133的连接处。
在本实施例中,第二连杆133的数量也为两个,两个第二连杆133平行且对称地设置在边框131内,并与边框131的短边平行;第二连杆133与第一连杆132垂直设置,以使底部框架130呈网状,以进一步提高底部框架130的结构强度。
具体地,与四个顶部框架110的直接变连接的立柱121的底端分别与两个第一连杆132和两个第二连杆133的四个交点处连接。
因此,顶部框架110在水平面上的投影与两个第一连杆132和两个第二连杆133形成的矩形在水平面上的重合。
进一步地,支撑杆120还包括第一斜杆122和第二斜杆123,第一斜杆122的一端与顶部框架110连接,另一端与边框131连接,第二斜杆123的一端与顶部框架110连接,另一端与第一连杆132连接。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斜杆122的数量包括八个,其中四个第一斜杆122的两端分别与顶部框架110的四个直角边以及底部框架130的四个直角边连接,另外四个第一斜杆122的一端分别顶部框架110的四个直角边连接,另一端分别与两个第二连杆133与边框131的两个长边的交点处连接。
第二斜杆123的数量为四个,第二斜杆123与顶部框架110的长边的中点处连接,另一端与第一连杆132和第二连杆133的交点处连接。
可以理解的是,通过设置倾斜的第一斜杆122和第二斜杆123,以进一步增强框架100的结构强度,从而增加吊具专用载具10的载荷能力。
另外需要说明的是,顶部框架110、支撑杆120以及顶部框架110中的多个连杆均可采用焊接的方式进行连接。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吊具专用载具10,通过顶部框架110承载吊具,并通过限位架200将吊具限制在凹槽内,以避免吊具在移动过程中掉落,以此提高安全性;此外,吊具上的吊耳还可放置于设置于底部框架130的置物板300上,从而避免拆卸吊耳,以此提高工作效率;通过在底部框架130上设置滑轮400,以提高活动能力以及吊具的安装或拆卸效率。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吊具专用载具,其特征在于,包括框架、限位架、置物板以及滑轮;
所述框架包括依次连接的顶部框架、支撑杆以及底部框架;
所述限位架设置于所述顶部框架,所述限位架呈通槽状;
所述滑轮及所述置物板均与所述底部框架连接,所述顶部框架和所述置物板共同用于承载所述吊具。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吊具专用载具,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架的数量包括多个,所述多个限位架间隔设置于所述顶部框架,且所述多个限位架形成的通槽对应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吊具专用载具,其特征在于,所述顶部框架的水平投影对应所述底部框架的正中心。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吊具专用载具,其特征在于,所述顶部框架所围成的平面面积小于所述底部框架所围成的平面面积。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吊具专用载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吊具专用载具还包括推拉件,所述推拉件与所述底部框架活动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吊具专用载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吊具专用载具还包括安装板,所述安装板设置于所述底部框架,所述推拉件可拆卸地安装于所述安装板。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吊具专用载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板开设有容置凹槽,所述容置凹槽用于容置推拉件。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吊具专用载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底部框架包括边框、多个第一连杆,所述多个第一连杆平行设置于所述边框内;
所述支撑杆包括多个呈竖直设置的立柱,所述立柱的一端与所述顶部框架连接,另一端与所述第一连杆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吊具专用载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底部框架还包括多个第二连杆,所述多个第二连杆平行设置于所述边框内并与所述第一连杆垂直设置,其中一些所述立柱的端部连接于所述第一连杆和所述第二连杆的连接处。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吊具专用载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杆还包括第一斜杆和第二斜杆,所述第一斜杆的一端与所述顶部框架连接,另一端与所述边框连接,所述第二斜杆的一端与所述顶部框架连接,另一端与所述第一连杆连接。
CN202321918919.XU 2023-07-19 2023-07-19 一种吊具专用载具 Active CN22041065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918919.XU CN220410650U (zh) 2023-07-19 2023-07-19 一种吊具专用载具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918919.XU CN220410650U (zh) 2023-07-19 2023-07-19 一种吊具专用载具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20410650U true CN220410650U (zh) 2024-01-30

Family

ID=8965048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1918919.XU Active CN220410650U (zh) 2023-07-19 2023-07-19 一种吊具专用载具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20410650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KR102250517B1 (ko) 붐포스트 회동식 갠트리 크레인 조립체
CN220410650U (zh) 一种吊具专用载具
CN210457233U (zh) 大型设备安装龙门架
CN212559093U (zh) 一种建筑施工用板材吊运架
CN215439559U (zh) 一种电力检修用升降装置
CN214879531U (zh) 环形零件吊具
CN213234214U (zh) 一种升降脚手架挂吊装置
CN215711296U (zh) 一种高空作业吊架
CN211712442U (zh) 一种集装箱吊具
CN210825070U (zh) 方便脱模的联锁片起吊架
CN206665992U (zh) 一种机械设备吊装架
CN220317144U (zh) 一种起重行车的稳定保护装置及起重行车
CN207243277U (zh) 一种机组开关专用吊装工具
CN214935251U (zh) 一种海上风机塔上吊运装置
CN112343320A (zh) 一种组合式工作支架
CN219791022U (zh) 一种门框移动架
CN217498484U (zh) 一种小型多方位移动式龙门架
CN216997264U (zh) 一种立式电机吊运及翻转工装
CN205222430U (zh) 一种用于集装箱配重的大型试车吊架
CN213265477U (zh) 一种高强度塔机底座
CN216583852U (zh) 桥吊托架钢丝绳更换装置
CN205226226U (zh) 一种配重空间可调的大型试车吊架
CN110155887A (zh) 一种小型起吊装置
CN211394704U (zh) 一种单晶炉导流罩吊装装置
CN212403163U (zh) 一种起重机吊具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