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0407330U - 一种可定位的钣金件攻丝机 - Google Patents

一种可定位的钣金件攻丝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20407330U
CN220407330U CN202321734116.9U CN202321734116U CN220407330U CN 220407330 U CN220407330 U CN 220407330U CN 202321734116 U CN202321734116 U CN 202321734116U CN 220407330 U CN220407330 U CN 22040733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heet metal
fixedly connected
plate
tapping machine
metal par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1734116.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姜天政
姜天红
张继东
姜天福
王发鹏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Dalian Jinzhou Tengda Metal Component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Dalian Jinzhou Tengda Metal Component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Dalian Jinzhou Tengda Metal Components Co ltd filed Critical Dalian Jinzhou Tengda Metal Component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1734116.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2040733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2040733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20407330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P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OR PROCESSING OF GOODS
    • Y02P70/00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process for final industrial or consumer products
    • Y02P70/10Greenhouse gas [GHG] capture, material saving, heat recovery or other energy efficient measures, e.g. motor control, characterised by manufacturing processes, e.g. for rolling metal or metal working

Landscapes

  • Straightening Metal Sheet-Like Bodi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属于钣金件加工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可定位的钣金件攻丝机,包括支撑腿和工作台,所述工作台固定连接于支撑腿的上端,所述工作台的上侧中间位置固定连接有支撑架。该可定位的钣金件攻丝机,在使用时,将钣金件的前后两端放置于底板与压板之间后,将钣金件沿着水平方向移动,同时上移定位杆,直至定位杆的上端穿过钣金件内部的待攻丝孔内后,转动第一把手带动第一螺纹杆转动,带动第一螺纹杆相对于顶板移动,直至带动下端的压板一同移动至钣金件的上端后,将钣金件夹持固定至压板与底板之间,接着启动液压缸和攻丝机,使得丝锥转动的同时,攻丝机被液压缸带动下移,带动丝锥移动至钣金件内的孔中进行攻丝。

Description

一种可定位的钣金件攻丝机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钣金件加工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可定位的钣金件攻丝机。
背景技术
钣金件就是钣金工艺加工出来的产品,我们生活到处都离不开钣金件。随着钣金的应用越来越广泛,钣金件的设计变成了产品开发过程中很重要的一环,机械工程师必须熟练掌握钣金件的设计技巧,使得设计的钣金既满足产品的功能和外观等要求,又能使得冲压模具制造简单、成本低;攻丝,指的是用一定的扭矩将丝锥旋入要钻的底孔中加工出内螺纹。
现有的攻丝机无法调节攻丝的位置,在钣金件需要进行多处攻丝时,还需要将钣金件重新拆卸在安装,费时费力。
如中国专利CN216656620U所公开的一种钣金件攻丝机装置,通过工作台、支撑架、夹持组件、安装架、攻丝组件、第一驱动电机、攻丝轴、丝锥之间的配合,在攻丝过程中可以通过支撑架的滑动以及攻丝组件的滑动,可以对钣金件不同的位置进行攻丝,无需将钣金件重新拆卸后在安装,提高该钣金件攻丝机装置的实用性。
但该装置对孔进行攻丝时,不便于将待攻丝的孔精准移动至丝锥的下端,从而不便于定位。
为此我们亟需提供一种可定位的钣金件攻丝机。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定位的钣金件攻丝机,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该装置对孔进行攻丝时,不便于将待攻丝的孔精准移动至丝锥的下端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可定位的钣金件攻丝机,包括支撑腿和工作台,所述工作台固定连接于支撑腿的上端,所述工作台的上侧中间位置固定连接有支撑架,所述支撑架的内侧顶端中间位置固定连接有液压缸,所述液压缸的输出轴下端固定连接有攻丝机,所述攻丝机的下端固定连接有丝锥,所述工作台的上下两端连接有攻丝机构,所述攻丝机构包括固定单元和调节单元,所述固定单元设置于工作台的上端,所述调节单元设置于工作台的下端。
所述固定单元包括支撑板、顶板、底板、限位杆、压板、第一轴承、第一螺纹杆、第一把手、钣金件、定位杆和挡环,所述支撑板连接于工作台内部前后两端,所述顶板固定连接于两个支撑板相邻一侧的上端,所述底板固定连接于两个支撑板相邻一侧位于顶板下端的位置,所述限位杆固定连接于顶板下侧左右两端,所述压板连接于限位杆的外侧,所述第一轴承固定连接于压板的内部中间位置,所述第一螺纹杆固定连接于第一轴承的内侧,所述第一把手固定连接于第一螺纹杆的上端,所述钣金件抵接于压板与底板相邻的一侧,所述定位杆连接于工作台内部中间位置,所述挡环固定连接于定位杆外侧上端。
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压板内部左右两端开设有限位孔,所述限位杆的下端与底板的上侧左右两端固定连接,所述限位杆的外侧与限位孔的内侧滑动连接,从而对压板的移动起到了限位的作用。
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顶板内部中间位置开设有第一螺纹孔,所述第一螺纹杆的外侧与第一螺纹孔的内侧螺纹连接,从而通过转动第一把手带动第一螺纹杆转动时,可带动第一螺纹杆相对于顶板移动。
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工作台内部位于丝锥正下方的位置开设有定位孔,所述定位杆的外侧与定位孔的内侧滑动连接,所述挡环的下端与工作台的上侧抵接,所述定位杆的上端外侧与钣金件内部待攻丝的孔内侧滑动连接,从而在对钣金件进行安装时,通过上推定位杆,使得定位杆的上端位于钣金件内部待攻丝的孔中后,可使得钣金件内部待攻丝的孔精准的位于丝锥的下端。
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调节单元包括固定板、第二轴承、第二螺纹杆、第二把手和移动板,所述固定板固定连接于工作台的下侧左右两端,所述第二轴承固定连接于固定板的内部中间位置,所述第二螺纹杆固定连接于第二轴承的内侧,所述第二把手固定连接于第二螺纹杆的右端,所述移动板连接于第二螺纹杆的外侧。
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移动板内部开始有第二螺纹孔,所述移动板的上侧与工作台的下侧滑动连接,所述第二螺纹杆的外侧与第二螺纹孔的内侧螺纹连接,从而在转动第二把手时,可带动移动板沿着工作台的下侧滑动。
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支撑腿内部前后两端开设有通槽,所述支撑板的外侧与通槽的内侧滑动连接,所述移动板的前后两端与支撑板相邻的一侧下端固定连接,从而在移动板移动时,可带动支撑板沿着滑槽的内侧滑动。
综上所述,本申请公开了一种可定位的钣金件攻丝机。
本技术方案通过在对钣金件进行安装时,通过上推定位杆,使得定位杆的上端位于钣金件内部待攻丝的孔中后,可使得钣金件内部待攻丝的孔精准的位于丝锥的下端,起到对钣金件内部待攻丝的孔起到定位的作用,使得丝锥可精准的对钣金件内的孔进行攻丝。
更进一步地,通过转动第二把手,带动移动板沿着工作台的下侧滑动,可带动支撑板沿着滑槽的内侧滑动,从而可带动被夹持固定钣金件一同移动,可以对钣金件不同的位置进行攻丝,无需将钣金件重新拆卸后在安装,提高该设备的实用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主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台上端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固定单元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台下端结构示意图。
图中:1、支撑腿;2、工作台;3、支撑架;4、液压缸;5、攻丝机;6、丝锥;701、支撑板;702、顶板;703、底板;704、限位杆;705、压板;706、第一轴承;707、第一螺纹杆;708、第一把手;709、钣金件;710、定位杆;711、挡环;801、固定板;802、第二轴承;803、第二螺纹杆;804、第二把手;805、移动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图4,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
实施例一:
一种可定位的钣金件攻丝机,包括支撑腿1和工作台2,工作台2固定连接于支撑腿1的上端,工作台2的上侧中间位置固定连接有支撑架3,支撑架3的内侧顶端中间位置固定连接有液压缸4,液压缸4的输出轴下端固定连接有攻丝机5,攻丝机5的下端固定连接有丝锥6,工作台2的上下两端连接有攻丝机构,攻丝机构包括固定单元和调节单元,固定单元设置于工作台2的上端,调节单元设置于工作台2的下端。
固定单元包括支撑板701、顶板702、底板703、限位杆704、压板705、第一轴承706、第一螺纹杆707、第一把手708、钣金件709、定位杆710和挡环711,支撑板701连接于工作台2内部前后两端,顶板702固定连接于两个支撑板701相邻一侧的上端,底板703固定连接于两个支撑板701相邻一侧位于顶板702下端的位置,限位杆704固定连接于顶板702下侧左右两端,压板705连接于限位杆704的外侧,压板705内部左右两端开设有限位孔,限位杆704的下端与底板703的上侧左右两端固定连接,限位杆704的外侧与限位孔的内侧滑动连接。从而在压板705移动时,仅可沿着限位杆704的外侧滑动,从而对压板705的移动起到了限位的作用。
第一轴承706固定连接于压板705的内部中间位置,第一螺纹杆707固定连接于第一轴承706的内侧,第一把手708固定连接于第一螺纹杆707的上端,钣金件709抵接于压板705与底板703相邻的一侧,顶板702内部中间位置开设有第一螺纹孔,第一螺纹杆707的外侧与第一螺纹孔的内侧螺纹连接。从而通过转动第一把手708带动第一螺纹杆707转动时,可带动第一螺纹杆707相对于顶板702移动,从而带动压板705一同移动,以便于将钣金件709夹持固定至压板705与底板703之间。
定位杆710连接于工作台2内部中间位置,挡环711固定连接于定位杆710外侧上端。工作台2内部位于丝锥6正下方的位置开设有定位孔,定位杆710的外侧与定位孔的内侧滑动连接,挡环711的下端与工作台2的上侧抵接,定位杆710的上端外侧与钣金件709内部待攻丝的孔内侧滑动连接。从而在对钣金件709进行安装时,通过上推定位杆710,使得定位杆710的上端位于钣金件709内部待攻丝的孔中后,可使得钣金件709内部待攻丝的孔精准的位于丝锥6的下端,起到对钣金件709内部待攻丝的孔起到定位的作用。
实施例二:
在实施例一的基础上:调节单元包括固定板801、第二轴承802、第二螺纹杆803、第二把手804和移动板805,固定板801固定连接于工作台2的下侧左右两端,第二轴承802固定连接于固定板801的内部中间位置,第二螺纹杆803固定连接于第二轴承802的内侧,第二把手804固定连接于第二螺纹杆803的右端,移动板805连接于第二螺纹杆803的外侧。移动板805内部开始有第二螺纹孔,移动板805的上侧与工作台2的下侧滑动连接,第二螺纹杆803的外侧与第二螺纹孔的内侧螺纹连接。从而在转动第二把手804时,可带动移动板805沿着工作台2的下侧滑动。
支撑腿1内部前后两端开设有通槽,支撑板701的外侧与通槽的内侧滑动连接,移动板805的前后两端与支撑板701相邻的一侧下端固定连接。从而在移动板805移动时,可带动支撑板701沿着滑槽的内侧滑动,从而可带动被夹持固定钣金件709一同移动,可以对钣金件709不同的位置进行攻丝,无需将钣金件709重新拆卸后在安装,提高该设备的实用性。
工作原理:在使用时,将钣金件709的前后两端放置于底板703与压板705之间后,将钣金件709沿着水平方向移动,同时上移定位杆710,直至定位杆710的上端穿过钣金件709内部的待攻丝孔内后,转动第一把手708带动第一螺纹杆707转动,带动第一螺纹杆707相对于顶板702移动,直至带动下端的压板705一同移动至钣金件709的上端后,将钣金件709夹持固定至压板705与底板703之间,接着启动液压缸4和攻丝机5,使得丝锥6转动的同时,攻丝机5被液压缸4带动下移,带动丝锥6移动至钣金件709内的孔中进行攻丝。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所述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Claims (7)

1.一种可定位的钣金件攻丝机,包括支撑腿(1)和工作台(2),所述工作台(2)固定连接于支撑腿(1)的上端,其特征在于:所述工作台(2)的上侧中间位置固定连接有支撑架(3),所述支撑架(3)的内侧顶端中间位置固定连接有液压缸(4),所述液压缸(4)的输出轴下端固定连接有攻丝机(5),所述攻丝机(5)的下端固定连接有丝锥(6),所述工作台(2)的上下两端连接有攻丝机构,所述攻丝机构包括固定单元和调节单元,所述固定单元设置于工作台(2)的上端,所述调节单元设置于工作台(2)的下端;
所述固定单元包括支撑板(701)、顶板(702)、底板(703)、限位杆(704)、压板(705)、第一轴承(706)、第一螺纹杆(707)、第一把手(708)、钣金件(709)、定位杆(710)和挡环(711),所述支撑板(701)连接于工作台(2)内部前后两端,所述顶板(702)固定连接于两个支撑板(701)相邻一侧的上端,所述底板(703)固定连接于两个支撑板(701)相邻一侧位于顶板(702)下端的位置,所述限位杆(704)固定连接于顶板(702)下侧左右两端,所述压板(705)连接于限位杆(704)的外侧,所述第一轴承(706)固定连接于压板(705)的内部中间位置,所述第一螺纹杆(707)固定连接于第一轴承(706)的内侧,所述第一把手(708)固定连接于第一螺纹杆(707)的上端,所述钣金件(709)抵接于压板(705)与底板(703)相邻的一侧,所述定位杆(710)连接于工作台(2)内部中间位置,所述挡环(711)固定连接于定位杆(710)外侧上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定位的钣金件攻丝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压板(705)内部左右两端开设有限位孔,所述限位杆(704)的下端与底板(703)的上侧左右两端固定连接,所述限位杆(704)的外侧与限位孔的内侧滑动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定位的钣金件攻丝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顶板(702)内部中间位置开设有第一螺纹孔,所述第一螺纹杆(707)的外侧与第一螺纹孔的内侧螺纹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定位的钣金件攻丝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工作台(2)内部位于丝锥(6)正下方的位置开设有定位孔,所述定位杆(710)的外侧与定位孔的内侧滑动连接,所述挡环(711)的下端与工作台(2)的上侧抵接,所述定位杆(710)的上端外侧与钣金件(709)内部待攻丝的孔内侧滑动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定位的钣金件攻丝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单元包括固定板(801)、第二轴承(802)、第二螺纹杆(803)、第二把手(804)和移动板(805),所述固定板(801)固定连接于工作台(2)的下侧左右两端,所述第二轴承(802)固定连接于固定板(801)的内部中间位置,所述第二螺纹杆(803)固定连接于第二轴承(802)的内侧,所述第二把手(804)固定连接于第二螺纹杆(803)的右端,所述移动板(805)连接于第二螺纹杆(803)的外侧。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可定位的钣金件攻丝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板(805)内部开设有第二螺纹孔,所述移动板(805)的上侧与工作台(2)的下侧滑动连接,所述第二螺纹杆(803)的外侧与第二螺纹孔的内侧螺纹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可定位的钣金件攻丝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腿(1)内部前后两端开设有通槽,所述支撑板(701)的外侧与通槽的内侧滑动连接,所述移动板(805)的前后两端与支撑板(701)相邻的一侧下端固定连接。
CN202321734116.9U 2023-07-04 2023-07-04 一种可定位的钣金件攻丝机 Active CN22040733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734116.9U CN220407330U (zh) 2023-07-04 2023-07-04 一种可定位的钣金件攻丝机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734116.9U CN220407330U (zh) 2023-07-04 2023-07-04 一种可定位的钣金件攻丝机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20407330U true CN220407330U (zh) 2024-01-30

Family

ID=8964291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1734116.9U Active CN220407330U (zh) 2023-07-04 2023-07-04 一种可定位的钣金件攻丝机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20407330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1761018A (zh) 全自动钻孔铆接机
CN104801953B (zh) 微型减速电机组装机的减速器换位机构
CN220407330U (zh) 一种可定位的钣金件攻丝机
CN220144510U (zh) 一种变速箱拨叉冲压冲孔装置
CN109108602B (zh) 钟表的表座与底盖的自动装配机及装配方法
CN219986442U (zh) 一种带有防护机构的钣金件攻丝机
CN220051470U (zh) 一种适用范围广的定位机构
CN219582078U (zh) 一种精密钣金件焊接工装
CN220699410U (zh) 一种安装法兰快速装夹夹具
CN215846135U (zh) 一种齿轮加工用攻丝装置
CN219665313U (zh) 一种自动转盘攻丝装置
CN216298021U (zh) 一种汽车扶手骨架加工用打孔装置
CN220970797U (zh) 一种金属板件开孔机
CN219819234U (zh) 一种方便调节的磨床
CN219925309U (zh) 一种异形工件装夹工装及机床加工设备
CN220178720U (zh) 一种机械加工用定位夹具
CN221159404U (zh) 一种便于限位固定的外圆弧锻件加工工装
CN220560265U (zh) 一种金属折弯机用工件定位组件
CN220161788U (zh) 一种用于弹夹管切割加工的定位器
CN220784204U (zh) 一种带有定位结构的打孔机
CN217224925U (zh) 一种金属制品用高效打磨装置
CN221270415U (zh) 一种cnc加工中心零件夹持固定装置
CN220296521U (zh) 一种加工中心用更换铣刀装置
CN215546945U (zh) 立式车床夹持机构
CN221066066U (zh) 一种芯轴工装夹具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