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0405246U - 一种玻璃钢酸雾净化塔 - Google Patents

一种玻璃钢酸雾净化塔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20405246U
CN220405246U CN202321889894.5U CN202321889894U CN220405246U CN 220405246 U CN220405246 U CN 220405246U CN 202321889894 U CN202321889894 U CN 202321889894U CN 220405246 U CN220405246 U CN 22040524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ipe
acid mist
tower
spherical crown
tower bod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1889894.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陈修仙
陈红生
陈两和
牛素花
靳玉发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Jiaozuo Dingchang Chemical Equip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Jiaozuo Dingchang Chemical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Jiaozuo Dingchang Chemical Equip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Jiaozuo Dingchang Chemical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1889894.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2040524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2040524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20405246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Gas Separation By Absorption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玻璃钢酸雾净化塔,包括塔体,还包括喷淋管,所述塔体的上下部内均设有喷淋管,所述喷淋管包括L型管、套筒和球冠体,L型管内端位于塔体内、外端贯穿塔体右端周壁,所述L型管的内端朝下,所述套筒的周壁上均布有出液孔,套筒的上端转动连接L型管的内端,所述球冠体的球形面凸起朝上,球冠体的球形面上阵列有凹槽,两个喷淋管上的L型管的外端共同连通有供液结构,每个喷淋管下侧的塔体内均设有填料结构。本实用新型为解决酸雾净化塔中酸雾和碱液接触时间短,接触面积小导致净化效率低的问题,提供一种玻璃钢酸雾净化塔,能够提高酸雾的净化效率,和提高碱液的利用率。

Description

一种玻璃钢酸雾净化塔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废气处理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玻璃钢酸雾净化塔。
背景技术
工业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大量酸性气体,如硫酸、硝酸、氢氟酸等排放到大气中会形成酸雨,造成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玻璃钢酸雾净化塔能够对含硫化合物的酸雾进行有效的治理和回收利用,酸雾从下方进气口进入净化塔,在净化塔中气相中酸性物质与液相中碱性物质发生化学反应,经过处理后的洁净空气从净化塔上端排气口放入大气,玻璃钢材料制成的净化塔具有耐酸性腐蚀的特点。
目前使用的酸雾净化塔,碱液和酸雾在净化塔中相对流动时,酸雾在净化塔中滞留时间短、以及碱液喷淋时喷淋方向较为固定,导致酸雾和碱液接触时间短,接触面积小,进而导致酸雾的净化效率低,碱液得不到充分利用。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为解决酸雾净化塔中酸雾和碱液接触时间短,接触面积小导致净化效率低的问题,提供一种玻璃钢酸雾净化塔,能够提高酸雾的净化效率,和提高碱液的利用率。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玻璃钢酸雾净化塔,包括塔体,所述塔体的下部连通有进气管、上部连通出气管,还包括喷淋管,所述塔体的上下部内均设有喷淋管,所述喷淋管包括L型管、套筒和球冠体, L型管内端位于塔体内、外端贯穿塔体右端周壁,所述L型管的内端朝下,所述套筒的周壁上均布有出液孔,套筒的上端转动连接L型管的内端,所述球冠体的球形面凸起朝上,球冠体的球形面上阵列有凹槽,每个所述凹槽一端靠近球冠体的球形面上端、另一端贯穿球冠体的球形面边缘,多个凹槽贯穿球冠体球形面边缘一端均朝同一方向倾斜,球冠体位于套筒上部内、且底面经连杆固定连接套筒的底板,两个喷淋管上的L型管的外端共同连通有供液结构,每个喷淋管下侧的塔体内均设有填料结构。
进一步地,每个所述喷淋管上的L型管的内端位于塔体的中轴线上。
进一步地,所述球冠体的底面直径小于所在套筒的内径、且和套筒同轴设置。
进一步地,所述喷淋管上的连杆上部经横杆固定连接套筒内壁。
进一步地,所述供液结构包括储液箱和泵体,所述储液箱内经注液口注有碱液,所述泵体输入端经管体一连通储液箱,泵体输出端连通有自由端朝上的管体二,所述管体二的自由端封闭,两个所述喷淋管上的L型管的外端均连通管体二内部。
进一步地,所述填料结构包括承载筒和导向件,所述承载筒外壁固定连接塔体内壁,所述承载筒内自上向下设有多个导向件,所述导向件包括导向筒和圆锥,所述导向筒是内孔为上大下小圆台孔的、外壁连接承载筒的圆筒体,所述圆锥位于导向筒的内孔内、且底面经多个立杆连接导向筒的内孔下部,圆锥的底面边缘和导向筒的内孔之间有间距。
进一步地,所述塔体的上部内设有低于出气管的脱水层和活性炭吸附板,塔体的下部内设有低于进气管的过滤,过滤网下侧的塔体上设有排液孔,排液孔上设有孔塞。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1.本实用新型的喷淋管在喷出碱液时,L型管内的碱液冲击球冠体,能够使球冠体带动套筒转动,套筒内的碱液能够在塔体内覆盖更大的范围,提高碱液对酸雾液滴的捕获能力,能够使更多的碱液和液滴接触中和,提高中和效率。
2.本实用新型的填料结构能够提高酸雾和碱液的流通路径,酸雾和碱液在填料结构中对流,酸雾和碱液能够更多的发生中和,提高碱液的利用率,进一步提高中和效率。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剖视主视图;
图2是图1中A处放大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球冠体和连杆连接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球冠体的俯视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圆锥连接立杆的结构示意图(放大图)。
附图中标号为:1、塔体,2、进气管,3、出气管,4、L型管,5、套筒,6、球冠体,7、凹槽,8、横杆,9、储液箱,10、泵体,11、注液口,12、管体一,13、管体二,14、承载筒,15、导向筒,16、圆锥,17、立杆,18、脱水层,19、活性炭吸附板,20、过滤网,21、孔塞,22、连杆,23、出液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如图1~图5所示,一种玻璃钢酸雾净化塔,包括塔体1,所述塔体1为上端开口由顶板封堵的、下端封闭的圆筒体,所述塔体1的下部连通有进气管2、上部连通出气管3,出气管3贯穿塔体1的顶板连通塔体内,还包括喷淋管,所述塔体1的上下部内均设有喷淋管,所述喷淋管包括L型管4、套筒5和球冠体6,所述L型管4为聚乙烯材料制成的管体,L型管4内端位于塔体1内、外端贯穿塔体1右端周壁位于塔体1外,所述L型管4的内端朝下,所述套筒5为上端开口、下端封闭的圆筒体,所述套筒5的周壁上均布有出液孔23,所述出液孔23为贯穿套筒5内外壁的圆形孔,套筒5的上端转动连接L型管4的内端,所述球冠体6的球形面凸起朝上,球冠体6的球形面上阵列有凹槽7,每个所述凹槽7一端靠近球冠体6的球形面上端、另一端贯穿球冠体6的球形面边缘,多个凹槽7贯穿球冠体6球形面边缘一端均朝同一方向倾斜,球冠体6位于套筒5上部内、且底面中部经连杆22固定连接套筒5的底板,所述连杆22为直径小于球冠体6底面直径的圆杆体,两个喷淋管上的L型管4的外端共同连通有供液结构,每个喷淋管下侧的塔体1内均设有填料结构。
每个所述喷淋管上的L型管4的内端位于塔体1的中轴线上。
所述球冠体6的底面直径小于所在套筒5的内径、且和套筒5同轴设置。
所述喷淋管上的连杆22上部经横杆8固定连接套筒5内壁,所述横杆8为圆杆体。
所述供液结构包括储液箱9和泵体10,所述储液箱9内经注液口11注有碱液,所述泵体10输入端经管体一12连通储液箱9,泵体10输出端连通有自由端朝上的管体二13,所述管体二13的自由端封闭,两个所述喷淋管上的L型管4的外端均连通管体二13内部。
所述填料结构包括承载筒14和导向件,所述承载筒14为上下两端开口的、外径和塔体1内径配应的圆筒体,所述承载筒14外壁固定连接塔体1内壁,所述承载筒14内自上向下设有多个导向件,所述导向件包括导向筒15和圆锥16,所述导向筒15是内孔为上大下小圆台孔的、外壁连接承载筒的圆筒体,所述圆台孔的上下端贯穿导向筒15的上下端,所述圆锥16位于导向筒15的内孔内、且底面经多个立杆17连接导向筒15的内孔下部,圆锥16的底面边缘和导向筒15的内孔之间有间距,圆锥16的上端和导向筒15的上端平齐。
所述塔体1的上部内设有低于出气管的脱水层18和活性炭吸附板19,所述脱水层18和活性炭吸附板19均高于塔体上部内的喷淋管,塔体1的下部内设有低于进气管2的过滤网20,进气管低于塔体下部内的填料结构,过滤网20下侧的塔体1上设有排液孔,排液孔上设有孔塞21,过滤网能够过滤掉碱液中和酸雾后的杂质,打开孔塞能够将废液排出。
使用时,酸雾经进气管2进入塔体1内,塔体1内的酸雾在塔体1内自下向上流动,供液机构上的泵体10驱动碱液进入管体二13内,管体二13内的碱液进入每个喷淋管上的L型管4,L型管4内的碱液经L型管4的内端向下流动,冲击球冠体6的球形面,并经球冠体6和套筒5的间距流进套筒5内,套筒5内的碱液经出液孔流出,由于球冠体6的球形面上设有多个凹槽7,多个凹槽7贯穿球冠体6球形面边缘一端均朝同一方向倾斜,L型管4内的碱液向下冲击球冠体6上的凹槽7后,能够驱动球冠体6转动,球冠体6带动套筒5转动,因此,套筒5内的碱液在排出时,能够随着套筒5转动,套筒5内的碱液能够在塔体1内覆盖更大的范围,提高碱液对酸雾液滴的捕获能力,能够使更多的碱液和液滴接触,使其能够更好的中和,提高中和效率;
喷淋管喷出的碱液自上向下的流入喷淋管下侧的填料结构内,碱液自上向下流动时,碱液在承载筒内最上端的导向件内流动的过程中,碱液经圆锥16的周壁下端和导向筒15的内孔之间流动后,碱液经导向筒15的下端开口流出,碱液需要改变路径沿着下侧导向件的圆锥16周壁运动到圆锥16的周壁下端,才能经下侧导向件上的圆锥16的周壁下端和导向筒15的内孔之间流出,因此碱液在多个导向件自上向下流动的过程中多次折返,能够延长碱液的流通路径,酸雾自下向上的经过填料结构时,酸雾在多个导向件自上向下流动的过程中,能够延长酸雾的流通路径,在填料结构中酸雾和碱液对流,酸雾和碱液能够更多的发生中和,提高碱液的利用率,进一步提高中和效率,净化后的酸雾经过脱水层脱水和活性炭吸附板吸附后,经出气管排出。
以上结合附图详细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但是,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上述实施例,在不违背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即公开范围内,凡是对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多种等同或等效的变形或替换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Claims (7)

1.一种玻璃钢酸雾净化塔,包括塔体(1),所述塔体(1)的下部连通有进气管(2)、上部连通出气管(3),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喷淋管,所述塔体(1)的上下部内均设有喷淋管,所述喷淋管包括L型管(4)、套筒(5)和球冠体(6), L型管(4)内端位于塔体(1)内、外端贯穿塔体(1)右端周壁,所述L型管(4)的内端朝下,所述套筒(5)的周壁上均布有出液孔(23),套筒(5)的上端转动连接L型管(4)的内端,所述球冠体(6)的球形面凸起朝上,球冠体(6)的球形面上阵列有凹槽(7),每个所述凹槽(7)一端靠近球冠体(6)的球形面上端、另一端贯穿球冠体(6)的球形面边缘,多个凹槽(7)贯穿球冠体(6)球形面边缘一端均朝同一方向倾斜,球冠体(6)位于套筒(5)上部内、且底面经连杆(22)固定连接套筒(5)的底板,两个喷淋管上的L型管(4)的外端共同连通有供液结构,每个喷淋管下侧的塔体(1)内均设有填料结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玻璃钢酸雾净化塔,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喷淋管上的L型管(4)的内端位于塔体(1)的中轴线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玻璃钢酸雾净化塔,其特征在于,所述球冠体(6)的底面直径小于所在套筒(5)的内径、且和套筒(5)同轴设置。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玻璃钢酸雾净化塔,其特征在于,所述喷淋管上的连杆(22)上部经横杆(8)固定连接套筒(5)内壁。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玻璃钢酸雾净化塔,其特征在于,所述供液结构包括储液箱(9)和泵体(10),所述储液箱(9)内经注液口(11)注有碱液,所述泵体(10)输入端经管体一(12)连通储液箱(9),泵体(10)输出端连通有自由端朝上的管体二(13),所述管体二(13)的自由端封闭,两个所述喷淋管上的L型管(4)的外端均连通管体二(13)内部。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玻璃钢酸雾净化塔,其特征在于,所述填料结构包括承载筒(14)和导向件,所述承载筒(14)外壁固定连接塔体(1)内壁,所述承载筒(14)内自上向下设有多个导向件,所述导向件包括导向筒(15)和圆锥(16),所述导向筒(15)是内孔为上大下小圆台孔的、外壁连接承载筒的圆筒体,所述圆锥(16)位于导向筒(15)的内孔内、且底面经多个立杆(17)连接导向筒(15)的内孔下部,圆锥(16)的底面边缘和导向筒(15)的内孔之间有间距。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玻璃钢酸雾净化塔,其特征在于,所述塔体(1)的上部内设有低于出气管的脱水层(18)和活性炭吸附板(19),塔体(1)的下部内设有低于进气管(2)的过滤网(20),过滤网(20)下侧的塔体(1)上设有排液孔,排液孔上设有孔塞(21)。
CN202321889894.5U 2023-07-18 2023-07-18 一种玻璃钢酸雾净化塔 Active CN22040524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889894.5U CN220405246U (zh) 2023-07-18 2023-07-18 一种玻璃钢酸雾净化塔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889894.5U CN220405246U (zh) 2023-07-18 2023-07-18 一种玻璃钢酸雾净化塔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20405246U true CN220405246U (zh) 2024-01-30

Family

ID=8964317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1889894.5U Active CN220405246U (zh) 2023-07-18 2023-07-18 一种玻璃钢酸雾净化塔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20405246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5269381U (zh) 氧化铕生产线上的洗气塔
CN208032249U (zh) 一种废气填料塔
CN220405246U (zh) 一种玻璃钢酸雾净化塔
CN213965976U (zh) 一种用于脱酸塔的喷淋装置
CN212283459U (zh) 一种化工废气喷淋洗涤处理塔
CN107519755A (zh) 多功能洗涤吸收装置
CN207221676U (zh) 一种反光膜生产废气回收塔
CN207307598U (zh) 多功能洗涤吸收装置
CN216572356U (zh) 一种带增效器的脱硫塔
CN202638199U (zh) 生物质燃气净化多级喷淋装置
CN205461763U (zh) 一种透明聚丙烯成核剂生产用多功能废气净化塔
CN213668601U (zh) 一种喷淋式玻璃钢氨吸收塔
CN212492327U (zh) 一种稳定塔尾气净化装置
CN201070573Y (zh) 双循环垂直筛板脱硫除尘塔
CN208959537U (zh) 一种减少卧式洗涤塔壁流量的喷淋系统
CN201783296U (zh) 一种酸雾净化塔
CN206837793U (zh) 智能可控的含氰废气处理系统
CN210409999U (zh) 一种玻璃钢洗涤塔
CN206621955U (zh) 一种旋转水淋塔
CN211274191U (zh) 硫磺制酸的尾气洗涤罐进料装置
CN213433831U (zh) 玻璃钢尾气洗涤旋流塔
CN219539836U (zh) 一种洗涤塔液相导流装置
CN215352927U (zh) 一种处理酸雾废气的新型玻璃钢净化塔
CN216062546U (zh) 一种整体式玻璃钢喷淋塔
CN212327856U (zh) 一种污水池废气处理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