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0395920U - 液力端总成及液压式注水泵 - Google Patents

液力端总成及液压式注水泵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20395920U
CN220395920U CN202321654006.1U CN202321654006U CN220395920U CN 220395920 U CN220395920 U CN 220395920U CN 202321654006 U CN202321654006 U CN 202321654006U CN 220395920 U CN220395920 U CN 22039592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ydraulic
oil
assembly
box
hydraulic cylind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1654006.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佳琦
张浩谦
宫兆玲
田光明
张桂昌
徐淑彬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Dezhou United Petroleum Technology Corp
Original Assignee
Dezhou United Petroleum Technology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Dezhou United Petroleum Technology Corp filed Critical Dezhou United Petroleum Technology Corp
Priority to CN202321654006.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2039592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2039592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20395920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Details Of Reciprocating Pump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注水泵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液力端总成及液压式注水泵,该液力端总成包括液压缸总成、两个连接总成和两个阀箱总成,液压缸总成包括液压缸筒、滑动设置于液压缸筒内的液压活塞以及设置于液压活塞两侧的活塞杆;两个连接总成分别与液压缸总成的两端连接,连接总成包括与液压缸筒连接的连接筒以及与活塞杆连接的连接杆;两个阀箱总成分别与两个连接总成的远离液压缸总成的一端连接,阀箱总成包括与连接筒连接的液力箱以及与连接杆连接的液力活塞,液力箱的内部设置有液力缸筒,液力活塞滑动设置于液力缸筒内,液力箱具有进浆口和出浆口,进浆口和出浆口处分别设置有进浆阀和出浆阀,该液力端总成结构简单,降低故障率。

Description

液力端总成及液压式注水泵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注水泵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液力端总成及液压式注水泵。
背景技术
目前煤矿采煤工作面为液压支架提供乳化液、水力压裂采用的设备均为乳化液泵,该泵依靠曲轴的旋转带动柱塞做往复运动,实现吸液和排液。乳化液泵内安装有连杆、曲轴、轴瓦、主动轴、半球头、柱塞等,结构复杂,故障率较高。
实用新型内容
本申请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液力端总成及液压式注水泵,该液力端总成结构简单,降低故障率。
为此,第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液力端总成,包括:液压缸总成,液压缸总成包括液压缸筒、滑动设置于液压缸筒内的液压活塞以及设置于液压活塞两侧的活塞杆;两个连接总成,分别与液压缸总成的两端连接,连接总成包括与液压缸筒连接的连接筒以及与活塞杆连接的连接杆;以及两个阀箱总成,分别与两个连接总成的远离液压缸总成的一端连接,阀箱总成包括与连接筒连接的液力箱以及与连接杆连接的液力活塞,液力箱的内部设置有液力缸筒,液力活塞滑动设置于液力缸筒内,液力箱具有进浆口和出浆口,进浆口和出浆口处分别设置有进浆阀和出浆阀。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连接筒的两端分别设置有连接卡瓦,连接筒的两端分别通过连接卡瓦与液力箱和液压缸筒连接,连接筒上设置有维修口,维修口用于更换液力活塞,维修口处设置有盖板。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连接杆的两端分别与活塞杆和液力活塞可拆卸连接。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液力端总成还包括:进浆管汇总成,与两个液力箱的进浆口连通,进浆管汇总成上设置有进浆缓冲器;以及出浆管汇总成,与两个液力箱的出浆口连通,出浆管汇总成上设置有出浆缓冲器。
第二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液压式注水泵,包括:上述的液力端总成;底座;油箱,设置于底座上;驱动总成,设置于油箱上,驱动总成的输入端与油箱连通;主阀连接板总成,设置于驱动总成的输出端,用于向液力端总成的液压缸筒内注入液压油;以及散热总成,设置于底座上,散热总成包括散热箱以及与散热箱连通的进油管汇和出油管汇,进油管汇与液压缸筒连通,出油管汇与油箱连通。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散热箱的内部设置有供液压油流通的散热油管,散热箱的两侧分别设置有通风口,散热总成还包括散热风箱,散热风箱设置于散热箱一侧的通风口处。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油箱包括第一箱体以及设置于第一箱体顶部的第二箱体,第一箱体内竖向间隔设置有两个隔板,两个隔板将第一箱体的内部分隔成进油腔室以及位于进油腔室两侧的出油腔室,进油腔室与两个出油腔室在第一箱体的远离第二箱体的一端连通,第二箱体与进油腔室连通;出油管汇与第二箱体连通,驱动总成包括两个液压油泵,两个液压油泵的输入端分别与两个出油腔室连通。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液压缸筒上设置有两个相对的进油口,主阀连接板总成包括电液换向阀,两个进油口通过电液换向阀分别与两个液压油泵的输出端连通,液压缸筒的两侧端盖上分别设置有接近开关,接近开关与电液换向阀电连接。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进油管汇连通设置有囊式蓄能器和进油缓冲管汇,进油缓冲管汇远离进油管汇的一端与第二箱体连通,进油缓冲管汇上设置有单向压力阀。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出油管汇上设置有过滤器。
根据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液力端总成及液压式注水泵,该液力端总成通过液压活塞在液压缸筒内往复移动,液压活塞两侧的活塞杆通过连接杆带动液力活塞在液力缸筒内往复移动,通过进浆阀和出浆阀交替开启关闭实现液力的输送,省去了复杂的连杆、曲轴、轴瓦、主动轴、半球头等结构,结构简单,降低故障率。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一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另外,在附图中,相同的部件使用相同的附图标记,且附图并未按照实际的比例绘制。
图1示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液力端总成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2示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液力端总成与主阀连接板总成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3示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液压式注水泵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4示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液压式注水泵的正视结构示意图;
图5示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液压式注水泵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6示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液压式注水泵的左视结构示意图;
图7示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液压式注水泵另一角度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8示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水箱俯视角度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液力端总成;11、液压缸总成;111、液压缸筒;1111、进油口;112、液压活塞;113、活塞杆;114、接近开关;12、连接总成;121、连接筒;122、连接杆;123、连接卡瓦;124、盖板;13、阀箱总成;131、液力箱;132、液力活塞;133、液力缸筒;134、进浆阀;135、出浆阀;14、进浆管汇总成;141、进浆缓冲器;15、出浆管汇总成;151、出浆缓冲器;
2、底座;
3、油箱;31、第一箱体;311、隔板;312、进油腔室;313、出油腔室;32、第二箱体;
4、驱动总成;41、液压油泵;
5、主阀连接板总成;51、电液换向阀;
6、散热总成;61、散热箱;62、进油管汇;63、出油管汇;64、散热风箱;65、囊式蓄能器;66、进油缓冲管汇;67、单向压力阀;68、过滤器。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申请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申请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如图1至图2所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液力端总成1,包括:液压缸总成11、两个连接总成12和两个阀箱总成13。
液压缸总成11包括液压缸筒111、滑动设置于液压缸筒内的液压活塞112以及设置于液压活塞112两侧的活塞杆113。
两个连接总成12分别与液压缸总成11的两端连接,连接总成12包括与液压缸筒111连接的连接筒121以及与活塞杆113连接的连接杆122。
两个阀箱总成13,分别与两个连接总成12的远离液压缸总成11的一端连接,阀箱总成13包括与连接筒121连接的液力箱131以及与连接杆122连接的液力活塞132,液力箱131的内部设置有液力缸筒133,液力活塞132滑动设置于液力缸筒133内,液力箱131具有进浆口和出浆口,进浆口和出浆口处分别设置有进浆阀134和出浆阀135。
本申请中,通过液压活塞112在液压缸筒111内往复移动,液压活塞112两侧的活塞杆113通过连接杆122带动液力活塞132在液力缸筒133内往复移动,通过进浆阀134和出浆阀135交替开启关闭实现液力的输送,省去了复杂的连杆、曲轴、轴瓦、主动轴、半球头等结构,结构简单,降低故障率。
具体的,进浆阀134和出浆阀135分别为单向阀,当液力活塞132朝向一个方向移动时,进浆阀134开启出浆阀135关闭,使得浆液通过进浆口进入液力箱131内,当液力活塞132朝向另一个方向移动时,进浆阀134关闭出浆阀135开启,将液力箱131内的浆液通过出浆口排出,进而实现浆液的泵送。两个阀箱总成13胶体工作,其中一个阀箱总成13处于进浆状态时,另一个阀箱总成13处于出浆状态。
现有的乳化液泵依靠曲轴的旋转带动柱塞做往复运动,实现吸液和排液,该泵的冲程较短,换向次数多,柱塞动作频繁,易损件的寿命短。首先,这种曲轴式的乳化液泵的输出压力以及流量的覆盖范围比较窄,如果要提高压力及流量,需要更换不同缸径的液力端。其次,柱塞在频繁换向的过程中,乳化液未充分吸入到腔内即刻排出,造成吸入效率低。而本申请实施例中通过液力活塞132在液力缸筒133内往复移动实现液力的输送,具有更大的冲程,进而减少液力活塞132的换向次数,提高对液力活塞132的保护,延长液力活塞132的使用寿命。
在一些实施例中,连接筒121的两端分别设置有连接卡瓦123,连接筒121的两端分别通过连接卡瓦123与液力箱131和液压缸筒111连接,连接筒121上设置有维修口,维修口用于更换液力活塞132,维修口处设置有盖板124。
相关技术中,由于液力活塞132直接与浆液接触,属于易损件,在液力活塞132失效后需要进行更换,现有的更换方式为对拆卸液压缸总成11进行拆卸,然后完成液力活塞132的更换,操作比较繁琐,维修和保养的时间较长。
本申请中,连接筒121的两端通过连接卡瓦123与液力箱131和液压缸筒111连接,
在一些实施例中,连接杆122的两端分别与活塞杆113和液力活塞132可拆卸连接,该种结构实现了不用任何设备辅助,只需人工拆卸连接卡瓦123和盖板124即可实现对液力活塞132及相关配件的更换维护,维修更加方便,节省了设备的维护成本,提高维护和保养的效率。
具体的,连接杆122的两端与活塞杆113和液力活塞132通过卡箍连接,方便对连接杆122进行拆装,当连接杆122移动时可以刚好停留在维修口处,打开盖板124即可对连接杆122进行拆卸,进而完成对液力活塞132的更换。
在一些实施例中,液力端总成1还包括:进浆管汇总成14,与两个液力箱131的进浆口连通,进浆管汇总成14上设置有进浆缓冲器141;以及出浆管汇总成15,与两个液力箱131的出浆口连通,出浆管汇总成上设置有出浆缓冲器151。
本申请中,浆液通过进浆管汇进入两个液力箱131内,两个液力箱131内的浆液通过出浆口输送到出浆管汇中,完成浆液的输送,通过进浆缓冲器141可以吸液的过程中吸收浆液对进浆管汇的冲击,出浆缓冲器151可以出浆的过程中吸收浆液对出浆管汇的冲击,保证浆液输送对管汇的冲击。
该液力端总成1通过液压活塞112在液压缸筒111内往复移动,液压活塞112两侧的活塞杆113通过连接杆122带动液力活塞132在液力缸筒133内往复移动,通过进浆阀134和出浆阀135交替开启关闭实现液力的输送,省去了复杂的连杆、曲轴、轴瓦、主动轴、半球头等结构,结构简单,降低故障率。
如图3-8所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液压式注水泵,包括:上述的液力端总成1;底座2;油箱3,设置于底座2上;驱动总成4,设置于油箱3上,驱动总成4的输入端与油箱3连通;主阀连接板总成5,设置于驱动总成4的输出端,用于向液力端总成1的液压缸筒111内注入液压油;以及散热总成6,设置于底座2上,散热总成6包括散热箱61以及与散热箱61连通的进油管汇62和出油管汇63,进油管汇62与液压缸筒111连通,出油管汇63与油箱3连通。
本申请中,驱动总成4将油箱3内的液压油泵41通过主阀连接板总成5泵送给液压缸筒111内,驱动液压缸筒111内的活塞阀往复移动,液压缸筒111内的液压油通过进油管汇62输送到散热箱61中进行散热,经过散热的液压油通过出油管汇63返回油箱3内,整体结构紧凑,减少占用空间。
在一些实施例中,散热箱61的内部设置有供液压油流通的散热油管,散热箱61的两侧分别设置有通风口,散热总成6还包括散热风箱64,散热风箱64设置于散热箱61一侧的通风口处。
本申请中,在散热风箱64的作用下使得外部的低温空气穿过散热箱61,对散热箱61内的散热油管进行冷却降温,提高对液压油的冷却效果,使得液压油可以保持在适宜的温度范围内,保证设备在适宜的温度范围内作业。
在一些实施例中,油箱3包括第一箱体31以及设置于第一箱体31顶部的第二箱体32,第一箱体31内竖向间隔设置有两个隔板311,两个隔板311将第一箱体31的内部分隔成进油腔室312以及位于进油腔室312两侧的出油腔室313,进油腔室312与两个出油腔室313在第一箱体31的远离第二箱体32的一端连通,第二箱体32与进油腔室312连通;出油管汇63与第二箱体32连通,驱动总成4包括两个液压油泵41,两个液压油泵41的输入端分别与两个出油腔室313连通。
本申请中,油箱3整体为L型结构,散热箱61内的液压油通过出油管汇63进入第二箱体32内,然后由第二箱体32进入第一箱体31的进油腔室312内,在进油腔室312内流动到第一箱体31的一端后折返进入两侧的出油腔室313,在出油腔室313内流动到邻近第二箱体32的一端时被液压油泵41吸走,使得液压油在油箱3内可以充分的降速、沉淀、消泡,保证液压油再次使用的品质。
在一些实施例中,液压缸筒111上设置有两个相对的进油口1111,主阀连接板总成5包括电液换向阀51,两个进油口1111通过电液换向阀51分别与两个液压油泵41的输出端连通,液压缸筒111的两侧端盖上分别设置有接近开关114,接近开关114与电液换向阀51电连接。
本申请中,接近开关114与连接杆122配合,当接近开关114检测到连接杆122时,控制电液换向阀51进行切换,电液换向阀51控制其中一个进油口1111开启,液压油泵41将液压油通过进油口1111通入液压缸筒111内,推动液压缸筒111内的液压活塞112移动,当另一个接近开关114检测到另外的连接杆122时,控制电液换向阀51再次切换,电液换向阀51控制另一个进油口1111开启,液压油泵41将液压油通过另一个进油口1111通入液压缸筒111内,推动液压活塞112反向移动,进而实现液压活塞112的往复移动。
在一些实施例中,进油管汇62连通设置有囊式蓄能器65和进油缓冲管汇66,进油缓冲管汇66远离进油管汇62的一端与第二箱体32连通,进油缓冲管汇66上设置有单向压力阀67。
本申请中,通过囊式蓄能器65可以有效吸收液压油对散热箱61内散热油管的冲击,进油缓冲管汇66上的单向压力阀67,在回油的压力超过设定值时,单向压力阀67开启,部分液压油直接通过进油缓冲管汇66进入油箱3,进而对散热箱61内的散热油管起到保护作用。
在一些实施例中,出油管汇63上设置有过滤器68。
本申请中,通过过滤器68可以对进入油箱3的液压油进行过滤,提高液压油的纯净度。
应当指出,在说明书中提到的“一个实施例”、“实施例”、“示例性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等表示所述的实施例可以包括特定特征、结构或特性,但未必每个实施例都包括该特定特征、结构或特性。此外,这样的短语未必是指同一实施例。此外,在结合实施例描述特定特征、结构或特性时,结合明确或未明确描述的其他实施例实现这样的特征、结构或特性处于本领域技术人员的知识范围之内。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申请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申请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申请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

Claims (10)

1.一种液力端总成,其特征在于,包括:
液压缸总成(11),所述液压缸总成(11)包括液压缸筒(111)、滑动设置于所述液压缸筒内的液压活塞(112)以及设置于所述液压活塞(112)两侧的活塞杆(113);
两个连接总成(12),分别与所述液压缸总成(11)的两端连接,所述连接总成(12)包括与所述液压缸筒(111)连接的连接筒(121)以及与所述活塞杆(113)连接的连接杆(122);以及
两个阀箱总成(13),分别与两个所述连接总成(12)的远离所述液压缸总成(11)的一端连接,所述阀箱总成(13)包括与所述连接筒(121)连接的液力箱(131)以及与所述连接杆(122)连接的液力活塞(132),所述液力箱(131)的内部设置有液力缸筒(133),所述液力活塞(132)滑动设置于所述液力缸筒(133)内,所述液力箱(131)具有进浆口和出浆口,所述进浆口和出浆口处分别设置有进浆阀(134)和出浆阀(13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力端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筒(121)的两端分别设置有连接卡瓦(123),所述连接筒(121)的两端分别通过连接卡瓦(123)与所述液力箱(131)和所述液压缸筒(111)连接,所述连接筒(121)上设置有维修口,所述维修口用于更换所述液力活塞(132),所述维修口处设置有盖板(124)。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液力端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杆(122)的两端分别与所述活塞杆(113)和所述液力活塞(132)可拆卸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液力端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液力端总成(1)还包括:
进浆管汇总成(14),与两个所述液力箱(131)的进浆口连通,所述进浆管汇总成(14)上设置有进浆缓冲器(141);以及
出浆管汇总成(15),与两个所述液力箱(131)的出浆口连通,所述出浆管汇总成上设置有出浆缓冲器(151)。
5.一种液压式注水泵,其特征在于,包括:
如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液力端总成(1);
底座(2);
油箱(3),设置于所述底座(2)上;
驱动总成(4),设置于所述油箱(3)上,所述驱动总成(4)的输入端与所述油箱(3)连通;
主阀连接板总成(5),设置于所述驱动总成(4)的输出端,用于向所述液力端总成(1)的液压缸筒(111)内注入液压油;以及
散热总成(6),设置于所述底座(2)上,所述散热总成(6)包括散热箱(61)以及与所述散热箱(61)连通的进油管汇(62)和出油管汇(63),所述进油管汇(62)与所述液压缸筒(111)连通,所述出油管汇(63)与所述油箱(3)连通。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液压式注水泵,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箱(61)的内部设置有供所述液压油流通的散热油管,所述散热箱(61)的两侧分别设置有通风口,所述散热总成(6)还包括散热风箱(64),所述散热风箱(64)设置于所述散热箱(61)一侧的通风口处。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液压式注水泵,其特征在于,所述油箱(3)包括第一箱体(31)以及设置于所述第一箱体(31)顶部的第二箱体(32),所述第一箱体(31)内竖向间隔设置有两个隔板(311),两个隔板(311)将所述第一箱体(31)的内部分隔成进油腔室(312)以及位于所述进油腔室(312)两侧的出油腔室(313),所述进油腔室(312)与两个所述出油腔室(313)在所述第一箱体(31)的远离所述第二箱体(32)的一端连通,所述第二箱体(32)与所述进油腔室(312)连通;
所述出油管汇(63)与所述第二箱体(32)连通,所述驱动总成(4)包括两个液压油泵(41),两个液压油泵(41)的输入端分别与两个所述出油腔室(313)连通。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液压式注水泵,其特征在于,所述液压缸筒(111)上设置有两个相对的进油口(1111),所述主阀连接板总成(5)包括电液换向阀(51),两个所述进油口(1111)通过所述电液换向阀(51)分别与两个所述液压油泵(41)的输出端连通,所述液压缸筒(111)的两侧端盖上分别设置有接近开关(114),所述接近开关(114)与所述电液换向阀(51)电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液压式注水泵,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油管汇(62)连通设置有囊式蓄能器(65)和进油缓冲管汇(66),所述进油缓冲管汇(66)远离所述进油管汇(62)的一端与所述第二箱体(32)连通,所述进油缓冲管汇(66)上设置有单向压力阀(67)。
10.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液压式注水泵,其特征在于,所述出油管汇(63)上设置有过滤器(68)。
CN202321654006.1U 2023-06-27 2023-06-27 液力端总成及液压式注水泵 Active CN22039592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654006.1U CN220395920U (zh) 2023-06-27 2023-06-27 液力端总成及液压式注水泵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654006.1U CN220395920U (zh) 2023-06-27 2023-06-27 液力端总成及液压式注水泵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20395920U true CN220395920U (zh) 2024-01-26

Family

ID=8960845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1654006.1U Active CN220395920U (zh) 2023-06-27 2023-06-27 液力端总成及液压式注水泵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20395920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6625947U (zh) 一种双作用液压缸的泥浆泵
CN103742381A (zh) 压裂泵系统及压裂车
CN110242534A (zh) 一种新能源有油二级活塞式空压机
CN220395920U (zh) 液力端总成及液压式注水泵
CN219139281U (zh) 一种高效节能型空压机
CN201687678U (zh) 气动柱塞泵
CN110701027A (zh) 隔膜式压缩机
CN216111151U (zh) 一种电机直驱压裂装置
CN111075677A (zh) 一种径向柱塞泵
CN208858541U (zh) 一种换向阀式隔膜压缩机控制系统
CN203783832U (zh) 压裂泵系统及压裂车
CN208900329U (zh) 一种隔膜泵液压动力端
CN212003466U (zh) 一种高效轴向柱塞泵
CN115318072B (zh) 双筒干燥器、气体干燥方法及便携式气体压缩供应装置
CN218913071U (zh) 用液压系统驱动的压裂泵及作业机械
CN220599997U (zh) 一种单缸双作用往复活塞泵
CN219974711U (zh) 新型卧式往复泵
CN213331435U (zh) 一种往复丝杠式抽气装置
CN210686249U (zh) 隔膜式压缩机
CN221096801U (zh) 压缩机
CN218293777U (zh) 压裂泵和压裂设备
CN212202386U (zh) 一种能耗低活塞氮压机
CN219282152U (zh) 一种具有冷却效果的液压油缸
CN220378420U (zh) 一种串联式柱塞泵
CN219492520U (zh) 一种具有缓流活塞的压缩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