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0388538U - 一种汽车发动机装配工装 - Google Patents

一种汽车发动机装配工装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20388538U
CN220388538U CN202322196779.6U CN202322196779U CN220388538U CN 220388538 U CN220388538 U CN 220388538U CN 202322196779 U CN202322196779 U CN 202322196779U CN 220388538 U CN220388538 U CN 22038853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rame
assembly
carriage
automobile engine
gea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2196779.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陈烽
林振
朱志峰
欧明玉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Anhui Karot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Anhui Karot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Anhui Karot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Anhui Karot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2196779.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2038853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2038853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20388538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Automobile Manufacture Line, Endless Track Vehicle, Trailer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装配工装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汽车发动机装配工装,包括装配台,所述装配台的右侧安装有转运台,所述转运台的正面安装有第一输送架,所述装配台正面的左侧安装有第二输送架,所述转运台的前后两侧均设有装配工位;所述转运台的顶部安装有承接框,所述装配台的顶部且位于承接框的左侧安装有限位框,所述承接框的内侧与限位框内侧的前端均安装有多组移动轨,所述承接框的内侧且位于移动轨的左侧安装有多组托板,所述托板的顶部安装有移动板,与现有的汽车发动机的装配方式相比较,本实用新型通过设计能够提升汽车发动机的装配效率,降低人工的劳动强度,同时通过减少人工装配的工位,进而降低了人工成本。

Description

一种汽车发动机装配工装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装配工装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汽车发动机装配工装。
背景技术
目前,各汽车生产厂家在装配发动机时,都是在专用的托架上进行的,即:将发动机曲轴箱放置于托架上,再在曲轴箱上装配缸盖、活塞环、缸盖罩等部件,然后装配发动机前后零部件如皮带、皮带轮等,由于在装配的过程中托架及发动机曲轴箱是不动的,工人在一个工位安装好特定的部件后,必须借助吊机手动将曲轴箱带到下一个工位的装配。
现有的汽车发动机装配工装使用时的上下料与装配操作都为多工位操作,在汽车发动机装配时,需要先将零部件放到工位旁边预备或直接通过人工先将零部件拿着,当发动机曲轴箱到达工位后再将零部件装配固定到发动机曲轴箱上,不同工位的工作人员负责装配发动机的不同组件,由于汽车行业市场的需求量是逐年增大,提高生产线体效率与降低人员成本是行业发展的成了关键性要素,但这种多工位的人工操作不仅需要将发动机曲轴箱搬来搬去,导致人工劳动强度高,而且转运过程中耗时长,从而会大大降低装配的效率。
因此,亟需设计一种汽车发动机装配工装以解决上述缺陷,显得尤为重要。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设计了一种汽车发动机装配工装,该汽车发动机装配工装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下多工位的人工操作人工劳动强度高,转运过程耗时长,装配效率大大降低的技术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汽车发动机装配工装,包括装配台,所述装配台的右侧安装有转运台,所述转运台的正面安装有第一输送架,所述装配台正面的左侧安装有第二输送架,所述转运台的前后两侧均设有装配工位;
所述转运台的顶部安装有承接框,所述装配台的顶部且位于承接框的左侧安装有限位框,所述承接框的内侧与限位框内侧的前端均安装有多组移动轨,所述承接框的内侧且位于移动轨的左侧安装有多组托板,所述托板的顶部安装有移动板,所述移动板的顶部放置有曲轴箱。
作为本实用新型优选的方案,所述装配台正面与第二输送架相对应的位置处开设有对接槽,所述对接槽与第二输送架相适配使用,所述装配台的顶部且位于第二输送架的背面安装有辅助机械臂,所述辅助机械臂远离装配台的一端安装有夹爪。
作为本实用新型优选的方案,所述第一输送架的内侧转动连接有多组输送辊,所述第一输送架右端的内部转动连接有传动杆,所述传动杆的外侧安装有多组第一传动轮,多组所述输送辊的右端均通过第二传动轮与第一传动轮啮合连接,所述第一输送架的底部安装有第一电机,所述第一电机的输出轴上安装有第一齿轮,所述传动杆上与第一齿轮相对应的位置处安装有第二齿轮,所述第一齿轮与第二齿轮的外侧套设有链条。
作为本实用新型优选的方案,所述第二输送架的内侧安装有输送带,所述第二输送架右侧的前端安装有第二电机,苏所述第二电机与输送带相适配使用。
作为本实用新型优选的方案,多组所述移动轨均等间距分布在承接框与限位框的内侧,所述移动轨的内侧均转动连接有多组滚轮。
作为本实用新型优选的方案,所述移动板的正面安装有操作把手,所述移动板顶部的左端安装有挡板。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在对汽车发动机进行装配时,先将移动板移动至承接框的内侧,随后通过第一输送架将曲轴箱输送至转运台与第一输送架的连接处,曲轴箱通过第一输送架的输送移动到移动板的顶部,在曲轴箱移动到移动板的顶部后再将移动板推送进限位框的内侧,随后利用第二输送架将发动机零部件输送至装配台位置处,而工作人员分别在装配台前后两侧的装配工位内进行发动机的装配,通过第一输送架与第二输送架分别将曲轴箱和发动机零部件输送至装配台处,随后再配合转运台对将曲轴箱转运至装配台上,而对发动机进行装配时,人工只需要在装配台前后两侧的装配工位内配合辅助机械臂即可完成发动机的装配操作,大大提升了汽车发动机的装配效率,降低人工的劳动强度,同时通过减少人工装配的工位,进而降低了人工成本。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装配台与转运台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第一输送架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中:1、装配台;101、对接槽;102、辅助机械臂;103、夹爪;2、转运台;3、第一输送架;301、输送辊;302、传动杆;303、第一传动轮;304、第二传动轮;305、第一电机;306、第一齿轮;307、第二齿轮;308、链条;4、第二输送架;401、输送带;402、第二电机;5、装配工位;6、承接框;7、限位框;8、移动轨;801、滚轮;9、托板;10、移动板;1001、操作把手;1002、挡板;11、曲轴箱。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
请参阅图1-图3,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
一种汽车发动机装配工装,包括装配台1,装配台1的右侧安装有转运台2,转运台2的正面安装有第一输送架3,装配台1正面的左侧安装有第二输送架4,转运台2的前后两侧均设有装配工位5。
首先,转运台2的顶部安装有承接框6,装配台1的顶部且位于承接框6的左侧安装有限位框7,承接框6的内侧与限位框7内侧的前端均安装有多组移动轨8,承接框6的内侧且位于移动轨8的左侧安装有多组托板9,托板9的顶部安装有移动板10,移动板10的顶部放置有曲轴箱11,在对汽车发动机进行装配时,先将移动板10移动至承接框6的内侧,随后通过第一输送架3将曲轴箱11输送至转运台2与第一输送架3的连接处,曲轴箱11通过第一输送架3的输送移动到移动板10的顶部,在曲轴箱11移动到移动板10的顶部后再将移动板10推送进限位框7的内侧,随后利用第二输送架4将发动机零部件输送至装配台1位置处,而工作人员分别在装配台1前后两侧的装配工位5内进行发动机的装配。
进一步的,装配台1正面与第二输送架4相对应的位置处开设有对接槽101,对接槽101与第二输送架4相适配使用,装配台1的顶部且位于第二输送架4的背面安装有辅助机械臂102,辅助机械臂102远离装配台1的一端安装有夹爪103,第二输送架4通过对接槽101与装配台1进行对接,将发动机零部件输送至装配台1位置处后,利用辅助机械臂102上的夹爪103对零部件进行辅助夹装,辅助人工进行发动机的组装,不仅有效降低人工的劳动,装配也相应得到提高。
然后,第一输送架3的内侧转动连接有多组输送辊301,第一输送架3右端的内部转动连接有传动杆302,传动杆302的外侧安装有多组第一传动轮303,多组输送辊301的右端均通过第二传动轮304与第一传动轮303啮合连接,第一输送架3的底部安装有第一电机305,第一电机305的输出轴上安装有第一齿轮306,传动杆302上与第一齿轮306相对应的位置处安装有第二齿轮307,第一齿轮306与第二齿轮307的外侧套设有链条308,通过第一电机305带动第一齿轮306进行转动,在链条308的传动下带动第二齿轮307进行转动,进而带动传动杆302进行转动,进一步在第一传动轮304与第二传动轮303的传动下带动多组输送辊301进行转动,进而保证承接强度的同时,稳定的对曲轴箱11进行输送。
更进一步的,第二输送架4的内侧安装有输送带401,第二输送架4右侧的前端安装有第二电机402,苏第二电机402与输送带401相适配使用,通过第二电机402带动输送带401对发动机零部件进行输送,从而不需要提前将发动机零部件放到工位旁边预备或直接通过人工先将零部件拿着,进而通过降低人工的劳动强度,进一步提高了发动机的装配效率。
其次,多组移动轨8均等间距分布在承接框6与限位框7的内侧,移动轨8的内侧均转动连接有多组滚轮801,在对移动板10进行移动时,通过滚轮801带动移动板10进行移动,使得曲轴箱11的转运方便快捷,进而通过减少转运过程的耗时,进一步提高了发动机的装配效率。
最后,移动板10的正面安装有操作把手1001,移动板10顶部的左端安装有挡板1002,通过移动板10正面的操作把手1001推动移动板10进行操作,对曲轴箱11进行转运,而在曲轴箱11位于移动板10上时,通过挡板1002对曲轴箱11的的左侧进行限位,再进行发动机的装配操作。
在本实施例中,实施场景具体为:在对汽车发动机进行装配时,先将移动板10移动至承接框6的内侧,随后通过第一输送架3将曲轴箱11输送至转运台2与第一输送架3的连接处,曲轴箱11通过第一输送架3的输送移动到移动板10的顶部,在曲轴箱11移动到移动板10的顶部后再将移动板10推送进限位框7的内侧,随后利用第二输送架4将发动机零部件输送至装配台1位置处,而工作人员分别在装配台1前后两侧的装配工位5内进行发动机的装配,通过第一输送架3与第二输送架4分别将曲轴箱11和发动机零部件输送至装配台1处,随后再配合转运台2对将曲轴箱11转运至装配台1上,而对发动机进行装配时,人工只需要在装配台1前后两侧的装配工位5内配合辅助机械臂102即可完成发动机的装配操作,进而大大减少了装配的工位,整个操作流程简单便捷,与现有的汽车发动机的装配方式相比较,本实用新型通过设计能够提升汽车发动机的装配效率,降低人工的劳动强度,同时通过减少人工装配的工位,进而降低了人工成本。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Claims (6)

1.一种汽车发动机装配工装,包括装配台(1),其特征在于:所述装配台(1)的右侧安装有转运台(2),所述转运台(2)的正面安装有第一输送架(3),所述装配台(1)正面的左侧安装有第二输送架(4),所述转运台(2)的前后两侧均设有装配工位(5);
所述转运台(2)的顶部安装有承接框(6),所述装配台(1)的顶部且位于承接框(6)的左侧安装有限位框(7),所述承接框(6)的内侧与限位框(7)内侧的前端均安装有多组移动轨(8),所述承接框(6)的内侧且位于移动轨(8)的左侧安装有多组托板(9),所述托板(9)的顶部安装有移动板(10),所述移动板(10)的顶部放置有曲轴箱(1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汽车发动机装配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装配台(1)正面与第二输送架(4)相对应的位置处开设有对接槽(101),所述对接槽(101)与第二输送架(4)相适配使用,所述装配台(1)的顶部且位于第二输送架(4)的背面安装有辅助机械臂(102),所述辅助机械臂(102)远离装配台(1)的一端安装有夹爪(103)。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汽车发动机装配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输送架(3)的内侧转动连接有多组输送辊(301),所述第一输送架(3)右端的内部转动连接有传动杆(302),所述传动杆(302)的外侧安装有多组第一传动轮(303),多组所述输送辊(301)的右端均通过第二传动轮(304)与第一传动轮(303)啮合连接,所述第一输送架(3)的底部安装有第一电机(305),所述第一电机(305)的输出轴上安装有第一齿轮(306),所述传动杆(302)上与第一齿轮(306)相对应的位置处安装有第二齿轮(307),所述第一齿轮(306)与第二齿轮(307)的外侧套设有链条(308)。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汽车发动机装配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输送架(4)的内侧安装有输送带(401),所述第二输送架(4)右侧的前端安装有第二电机(402),苏所述第二电机(402)与输送带(401)相适配使用。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汽车发动机装配工装,其特征在于:多组所述移动轨(8)均等间距分布在承接框(6)与限位框(7)的内侧,所述移动轨(8)的内侧均转动连接有多组滚轮(801)。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汽车发动机装配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板(10)的正面安装有操作把手(1001),所述移动板(10)顶部的左端安装有挡板(1002)。
CN202322196779.6U 2023-08-16 2023-08-16 一种汽车发动机装配工装 Active CN22038853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2196779.6U CN220388538U (zh) 2023-08-16 2023-08-16 一种汽车发动机装配工装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2196779.6U CN220388538U (zh) 2023-08-16 2023-08-16 一种汽车发动机装配工装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20388538U true CN220388538U (zh) 2024-01-26

Family

ID=8961451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2196779.6U Active CN220388538U (zh) 2023-08-16 2023-08-16 一种汽车发动机装配工装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20388538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1098111A (zh) 一种真空轮胎轮毂自动装配系统
CN211939730U (zh) 一种真空轮胎轮毂自动装配系统
CN220388538U (zh) 一种汽车发动机装配工装
CN216036708U (zh) 一种辊道输送机器人
CN113548453A (zh) 多个产品的夹紧平移搬运机构
CN112278712A (zh) 一种层压机上料装载机
CN213444913U (zh) 用于车架焊接的翻转输送装置
CN114643526A (zh) 一种矩形金属壳体抛光装置及其抛光方法
CN208814035U (zh) 一种履带式循环运送生产线
CN112794035A (zh) 一种浇铸站旋转咬合装置
CN219156115U (zh) 一种电机连接线加工设备的连接线上料装置
CN214003240U (zh) 一种ctp制版机双层循环输送平台
CN111634603B (zh) 一种用于汽车凸轮轴及凸轮轴盖在生产线上转运的装置
CN216482082U (zh) 一种高稳定性烘道
CN214827015U (zh) 一种轮式载具输送装置
CN219078388U (zh) 一种电路板暂存装置
CN214933219U (zh) 一种物流用装卸系统
CN217126033U (zh) 一种用于电动三轮车整车组装的输送带
CN219278725U (zh) 一种汽车供油轨检测工装台
CN214933044U (zh) 一种凸轮轴成品搬运装置
CN216661292U (zh) 生产线过渡输送机构
CN214398924U (zh) 一种瓷砖生产用辅助夹持装置
CN216736297U (zh) 一种回转输送装置
CN208802491U (zh) 装配输送生产线转移小车
CN220998173U (zh) 汽车轮胎输送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