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0382032U - 灭弧系统及断路器 - Google Patents
灭弧系统及断路器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20382032U CN220382032U CN202321543935.5U CN202321543935U CN220382032U CN 220382032 U CN220382032 U CN 220382032U CN 202321543935 U CN202321543935 U CN 202321543935U CN 220382032 U CN220382032 U CN 220382032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arc
- grid
- extinguishing
- arc extinguishing
- inlet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 230000007246 mechanism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7
- 238000007664 blowing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5
- 230000000712 assembly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3
- 238000000429 assembly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3
- 238000004519 manufactu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4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9
- 238000010891 electric arc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1
- 238000004880 explos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8
- 230000003068 static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8
- 238000007599 discharg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4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8569 proces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8033 biological extin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7547 de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5389 magnetism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9471 a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3247 decreas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12530 fluid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6872 improvemen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6467 substitution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Landscapes
- Arc-Extinguishing Devices That Are Switches (AREA)
Abstract
灭弧系统及断路器,其灭弧系统包括灭弧室,所述灭弧室包括灭弧腔和设置于灭弧腔内的两个栅片系统,两个栅片系统在第二方向间隔相对并形成与入弧口连通的沿第一方向延伸的跑弧通道,第一方向与第二方向相垂直,两个栅片系统远离入弧口的尾端串联,每个栅片系统包括至少两个沿第一方向设置的栅片组,同一栅片系统的相邻两个栅片组之间设置有一个引弧件。本实用新型在灭弧腔内设置两个间隔相对的栅片系统,每个栅片系统包括至少两个栅片组,使灭弧室在有限的空间内具备更多的灭弧栅片,同时,两个栅片系统远离入弧口的尾端串联,提高了栅片系统的利用率和灭弧效果。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低压电器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灭弧系统及断路器。
背景技术
断路器是一种在电路中起到电气保护作用的设备,在分断过程中,动、静触点间的空气介质在电压的作用下进行放电,进而产生电弧,并且在分断过程中会产生高热气体。在断路器中通常配置用于熄灭电弧的灭弧室,灭弧室作为断路器重要的组成部分,其灭弧的能力直接决定整个断路器的分断过载和短路电流的性能。
在现有产品中,灭弧室通常只是简单的由若干个灭弧栅片和将所有灭弧栅片包裹住的灭弧罩构成,电弧从动触头与静触头接触的位置进入灭弧室内,在灭弧室的磁场和流体效应共同推动下,电弧被多个灭弧栅片分割成多个短弧以达到灭弧的效果,但随着断路器逐渐向小型化、高性能的方向发展,现有灭弧室存在以下缺陷:其一,灭弧室受限于断路器的内部空间,仅通过增加灭弧栅片的数量,导致灭弧栅片的厚度、间距得不到保证;其二,部分栅片在分断过程中容易发生短接或得不到充分利用,使其灭弧效果不佳;其三,受限于触头机构与灭弧室的入弧口结构,使电弧被引入灭弧室的效率较低。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至少一种缺陷,提供一种结构简单、灭弧栅片数目多且引弧、熄弧效果好的灭弧系统及断路器。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灭弧系统,包括灭弧室,所述灭弧室包括灭弧腔和设置于灭弧腔内的两个栅片系统,两个栅片系统在第二方向间隔相对并形成与入弧口连通的沿第一方向延伸的跑弧通道,第一方向与第二方向相垂直,两个栅片系统远离入弧口的尾端串联,每个栅片系统包括至少两个沿第一方向设置的栅片组,同一栅片系统的相邻两个栅片组之间设置有一个引弧件。
进一步的,同一栅片系统中,靠近入弧口的栅片组为第一栅片组,远离入弧口的栅片组为第二栅片组,由第二栅片组远离入弧口的一端作为栅片系统的尾端。
进一步的,所述第二栅片组包括多个沿第一方向间隔排列的第二灭弧栅片,远离入弧口的一个第二灭弧栅片为栅片系统的尾端。
进一步的,所述第二栅片组包括多个沿第二方向间隔排列的第二灭弧栅片,所有第二灭弧栅片远离入弧口的一端作为栅片系统的尾端。
进一步的,每个栅片系统还包括至少一个中间栅片组,所述中间栅片组位于第一栅片组与第二栅片组之间,每个中间栅片组包括多个中间灭弧栅片,同一中间栅片组的多个中间灭弧栅片沿第一方向或第二方向间隔设置。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栅片组包括多个间隔排列的第一灭弧栅片,所述第一灭弧栅片沿着第一方向或沿着第二方向间隔排列。
进一步的,每个引弧件包括两个衔接端,每个衔接端与相邻栅片组间隔相对。
进一步的,还包括引弧连接件,所述引弧连接件设置于跑弧通道远离入弧口的一端,由引弧连接件将两个栅片系统远离入弧口的尾端串联。
进一步的,同一栅片系统中,每个栅片系统的尾端与引弧连接件的一个引弧端在第一方向上间隔相对,且两个第二栅片组在第二方向上的最小间距大于引弧端与尾端之间的间距。
进一步的,还包括设置于入弧口的磁吹组件,所述磁吹组件包括导磁板和一对反射板,所述导磁板与其中一个栅片系统在第二方向上位于同一侧,一对导磁板分别与导磁板连接,在第三方向上,入弧口位于一对反射板之间,第三方向与第一方向、第二方向分别垂直。
进一步的,还包括两个增磁产气组件,在第三方向上,所述跑弧通道位于两个增磁产气组件之间。
进一步的,还包括两个引弧板,两个引弧板在第二方向上间隔设置,每个引弧板设置于入弧口的一侧并延伸至每个栅片系统的首端。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断路器,包括触头机构,所述触头机构包括动触头组件和一对静触头组件,还包括如上所述的灭弧系统,所述灭弧系统包括两个灭弧室,两个灭弧室配合设置于动触头组件的两侧,在第二方向上,动触头组件的一个动接触部与一个静触头组件的静接触部间隔相对且对应设置于一个灭弧室的入弧口。
优选的,所述动触头组件转动设置于一对静触头组件之间,动触头组件包括转轴和一对动接触部,一对动接触部分别设置于转轴的相对两侧。
本实用新型的灭弧系统及断路器,在灭弧腔内设置两个间隔相对的栅片系统,每个栅片系统包括至少两个栅片组,使灭弧室在有限的空间内具备更多的灭弧栅片,同时,两个栅片系统远离入弧口的尾端串联,提高了栅片系统的利用率和灭弧效果。
此外,同一栅片系统中每个栅片组的灭弧栅片沿第一方向或第二方向间隔排列,使栅片系统具备更多形态,可以满足不同产品需求,适用范围广。
此外,引弧件的衔接端与相邻栅片组间隔相对,方便电弧在两个相邻的栅片组之间流动,利于熄弧。
此外,在入弧口配合设置有磁吹组件,既加快了电弧进入灭弧腔的速度,快速进行回路限流,又可以冷却和拉长电弧,降低电弧的电导率,提升了灭弧栅片的利用率以及引弧、灭弧效果。
此外,通过设置一对引弧板,方便将动触头组件与静触头组件分断时产生的电弧引入灭弧腔内,从而提高引弧效率。
附图说明
图1-2是本实用新型中断路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中灭弧室的方向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断路器在分闸时的结构示意图(灭弧系统的第一实施例);
图5是图4中A部放大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断路器在分闸时的结构示意图(灭弧系统的第二实施例);
图7是图6中B部放大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断路器在分闸时的结构示意图(灭弧系统的第三实施例);
图9是图8中C部放大图;
图10是本实用新型中增磁产气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11是本实用新型中磁吹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
1-灭弧室,101-入弧口,102-排气口,103-跑弧通道,11-第一栅片组,12-第二栅片组,13-引弧连接件,14-磁吹组件,141-导磁板,142-反射板,15-增磁产气组件,151-产气件,1511-安装槽,152-磁吹板,16-引弧板,17-中间栅片组,18-引弧件,19-侧板,2-动触头组件,3-静触头组件,4-操作机构。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给出的实施例,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灭弧系统及断路器的具体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的灭弧系统及断路器不限于以下实施例的描述。
如图1所示,断路器包括外壳,在所述外壳内设置有操作机构4以及至少一个由操作机构4驱动的断路器极,每个断路器极包括一个导电单元,每个导电单元包括接线组件、触头机构以及灭弧系统,其中接线组件分别设置于断路器极的两端,触头机构包括动触头组件2和一对静触头组件3,动触头组件2转动设置于一对静触头组件3之间,每个静触头组件3分别与一个接线组件连接,操作机构4驱动动触头组件2在一对静触头组件3之间转动,使动触头组件2的一对动接触部分别与一对静触头组件3的静接触部接触或分离,断路器极的数目多于一个时,相邻两个断路器极并排装配,且相邻两个断路器极的动触头组件2联动连接;每个断路器极的灭弧系统包括两个灭弧室1,每个灭弧室1分别设置于触头机构的一侧,也就是两个灭弧室1分别位于触头机构的相对两侧,且两个灭弧室1关于触头机构形成旋转对称结构,由灭弧室1熄灭触头机构分断时产生的电弧。
具体的,两个灭弧室1分别位于动触头组件2的两侧,每个灭弧室1包括罩壳(未示出),由罩壳的内部空间形成灭弧腔,灭弧腔的两端分别设置有入弧口101和排气口102,其中入弧口101与触头机构配合,排气口102远离触头机构用于排出熄弧后产生的高温尾气,在灭弧腔内设置有两个间隔相对的栅片系统,位于两个栅片系统之间的灭弧腔空间为跑弧通道103,跑弧通道103分别与排气口102、入弧口101相互连通,每个栅片系统用于切割进入灭弧腔内的电弧。
如图3所示,以灭弧腔内由入弧口101到排气口102的连线方向为第一方向,也就是图3中左右方向为第一方向,第一方向以X方向表示,以灭弧腔内垂直于第一方向的两个方向为第二方向和第三方向,图3中以上下方向为第二方向,图中以Y方向表示第二方向,两个栅片系统在第二方向上间隔相对并形成与入弧口101连通的跑弧通道103,跑弧通道103基本沿第一方向延伸,连通入弧口101和排气口102,第三方向分别垂直于第一方向、第二方向,也就是图3中垂直于纸面的方向为第三方向。当然,如图1所示灭弧室1整体在断路器中可以略微倾斜设置或者水平设置均可。
本申请的改进点在于,两个栅片系统远离入弧口101的尾端串联,每个栅片系统包括至少两个栅片组,同一栅片系统的相邻两个栅片组之间设置有一个引弧件18。如此,在灭弧腔内设置两个间隔相对的栅片系统,每个栅片系统包括至少两个栅片组,使灭弧室1在有限的空间内具备更多的灭弧栅片,同时,两个栅片系统远离入弧口101的尾端串联,提高了栅片系统的利用率和灭弧效果。
进一步的,同一栅片系统中每个栅片组的灭弧栅片可以沿着第一方向或者沿着第二方向间隔排列,使栅片系统具备更多形态,可以满足不同产品需求,适用范围广。
结合图1-5、10和11提供灭弧系统的第一实施例。
如图4、5所示,灭弧系统包括两个灭弧室1,每个灭弧室1包括罩壳,罩壳的内部形成灭弧腔,灭弧腔的一端开设有入弧口101,与入弧口101相对的灭弧腔一端开设有排气口102,在灭弧腔内设置有两个在第二方向上间隔相对的栅片系统,每个栅片系统整体沿第一方向设置于入弧口101的一侧,每个栅片系统的首端靠近入弧口101,尾端靠近排气口102,两个栅片系统在第二方向上的间隔作为跑弧通道103,跑弧通道103分别与入弧口101、排气口102相连通。
在本实施例中,每个栅片系统包括两个栅片组,分别为第一栅片组11和第二栅片组12,其中,第一栅片组11位于靠近入弧口101的一端,由每个第一栅片组11靠近入弧口101的一端为栅片系统的首端,第一栅片组11包括多个沿第二方向间隔排列的第一灭弧栅片,也就是第一灭弧栅片所在平面基本平行于第一方向,垂直于第二方向,所有靠近入弧口101的第一灭弧栅片一端为栅片系统的首端,相邻两个第一灭弧栅片之间形成第一灭弧间隙,每个第一灭弧栅片的一端开设有第一灭弧缺口,所有第一灭弧缺口在第二方向上连通形成第一灭弧槽,且第一灭弧槽朝向入弧口101。
第二栅片组12位于远离入弧口101的一端,由每个第二栅片组12远离入弧口101的一端作为栅片系统的尾端,具体的,每个第二栅片组12包括多个沿第一方向间隔排列的第二灭弧栅片,也就是,第二灭弧栅片所在平面基本垂直于第一方向,平行于第二方向,远离入弧口101的一个第二灭弧栅片为栅片系统的尾端,相邻两个第二灭弧栅片之间形成第二灭弧间隙,每个第二灭弧栅片的一端开设有第二灭弧缺口,所有灭弧缺口在第一方向上连通形成第二灭弧槽,且第二灭弧槽朝向跑弧通道103。
在本实施例中,同一栅片系统中,第一栅片组11与第二栅片组12在第二方向上的高度相等,如此,两个栅片系统在第二方向上的间距大致相等,也就是,跑弧通道103靠近入弧口101一端的间距与远离入弧口101一端的间距大致相等。
每个栅片系统中还设有一个引弧件18,每个引弧件18包括两个衔接端,每个引弧件18的两个衔接端与相邻栅片组的灭弧栅片平行且间隔相对,在本实施例中,如图5所示,引弧件18呈U形板状结构,U形板状结构的一个侧壁作为一个衔接端,该衔接端与靠近第一栅片组11件的第二灭弧栅片平行相对,U形板状结构的另一个侧壁端部向外弯折延伸形成另一个衔接端,该衔接端与第一栅片组11靠近跑弧通道103的第一灭弧栅片间隔相对,此时,引弧件18的两个衔接端近似垂直。
如图4、5和11所示,在入弧口101设置有磁吹组件14,由磁吹组件14在入弧口101形成第三方向的引弧磁场,利于电弧被吹入灭弧腔内,具体的,磁吹组件14包括导磁板141和一对反射板142,图4、11中导磁板141整体呈U形体,优选的,在第二方向上,导磁板141与一个栅片系统位于同一侧,导磁板141包括两个在第三方向上间隔相对的连接臂,每个连接臂上连接有一个反射板142,在第三方向上,入弧口101位于两个连接臂以及一对反射板142之间,且由反射板142完全覆盖于入弧口101,用于反射电弧,提高引弧效果。
优选的,在入弧口101还设置有两个引弧板16,两个引弧板16在第二方向上间隔相对,且分别沿入弧口101的两侧延伸至灭弧腔内,每个引弧板16的一端分别延伸至一个栅片系统的首端,优选的,每个引弧板16的一端弯折并与栅片系统的首端平行相对,一个引弧板16的另一端弯折并与处于分断位置的动触头组件2衔接,另一个引弧板16的另一端与静触头组件3连接。
灭弧腔内还设置有一对侧板19,一对侧板19在第三方向上间隔相对,两个栅片系统的栅片组装配于一对侧板19之间,其中一个引弧板16与一个侧板19焊接,每个侧板19与罩壳的内侧壁配合,在本实施例中,用于与动触头组件2配合的引弧板16与侧板19焊接;如图10所示,灭弧腔内还设置有两个增磁产气组件15,在第三方向上,跑弧通道103位于两个增磁产气组件15之间,由增磁产气组件15产生推动电弧移动的气体和磁场,增磁产气组件15包括一对产气件151,图10中每个产气件151沿第一方向贴合设置于一个侧板19,每个产气件151对应于跑弧通道103,优选的,在产气件151的边缘开设有多个插槽,该插槽用于插接第一灭弧栅片、第二灭弧栅片,每个产气件151还设置有安装槽1511,在每个安装槽1511内装配有一个磁吹板152,当电弧进入灭弧腔内,产气件151可以产生推动电弧移动的气体,一对磁吹板152在跑弧空间形成第三方向的磁场,以推动电弧进入两个栅片系统中,本实施例的增磁产气组件15可以采用现有技术。
如图2、4所示,远离入弧口101的跑弧通道103还设置有引弧连接件13,其中,每个栅片系统的尾端与引弧连接件13的一个引弧端在第一方向上间隔相对,且两个第二栅片组12在第二方向上的最小间距大于引弧端与尾端之间的间距。
在本实施例中,引弧连接件13为板形结构,引弧连接件13沿第二方向设置,引弧连接件13靠近两个栅片系统的区域作为引弧端,每个引弧端与一个栅片系统的尾端之间的间距最小。同一灭弧系统的两个灭弧室1可以采用结构不完全相同的引弧连接件13。
如图4所示,引弧连接件13为直板结构,靠近引弧连接件13两端的板面分别作为两个引弧端,每个引弧端分别与一个栅片系统的尾端间隔相对,且每个引弧端与一个栅片系统的尾端的间距优选小于等于第二灭弧间隙。
当然,引弧连接件13为直板结构,引弧连接件13的中部弯折,使引弧连接件13的两端分别位于相互平行的平面,引弧连接件13的一端作为引弧端与一个栅片系统的尾端间隔相对,引弧连接件13的中部弯折部作为另一个引弧端,该引弧端与另一个栅片系统的尾端间隔相对,每个引弧端与一个栅片系统的尾端的间距优选小于等于第二灭弧间隙,此时,引弧连接件13的另一端与栅片系统的尾端的距离较远。
结合图1、2、6、7、10和11提供灭弧系统的第二实施例。
本实施例的灭弧系统包括两个灭弧室1,每个灭弧室1包括与第一实施例相同的罩壳、引弧板16、磁吹组件14以及增磁产气组件15,灭弧腔内的两个栅片系统沿第二方向间隔相对并分别沿入弧口101的一侧设置,与第一实施例不同的是,每个栅片系统包括三个栅片组和两个引弧件18,为方便描述,三个栅片组分别为第一栅片组11、第二栅片组12和中间栅片组17。
如图6、7所示,第一栅片组11位于靠近入弧口101的一端,由每个第一栅片组11靠近入弧口101的一端为栅片系统的首端,第一栅片组11包括多个沿第二方向间隔排列的第一灭弧栅片,也就是第一灭弧栅片所在平面基本平行于第一方向,垂直于第二方向,所有靠近入弧口101的第一灭弧栅片一端为栅片系统的首端,每个第一灭弧栅片的一端开设有第一灭弧缺口,所有第一灭弧缺口在第二方向上连通形成第一灭弧槽。
第二栅片组12位于远离入弧口101的一端,由每个第二栅片组12远离入弧口101的一端作为栅片系统的尾端,引弧连接件13的一个引弧端在第一方向上与栅片系统的尾端间隔相对,且两个第二栅片组12在第二方向上的最小间距大于引弧端与尾端之间的间距,具体的,每个第二栅片组12包括多个沿第二方向间隔排列的第二灭弧栅片,也就是第二灭弧栅片所在平面基本平行于第一方向,垂直于第二方向,所有第二灭弧栅片远离入弧口101的一端为栅片系统的尾端,每个第二灭弧栅片的一端开设有第二灭弧缺口,所有灭弧缺口在第二方向上连通形成第二灭弧槽。
如图6、7所示,中间栅片组17位于第一栅片组11与第二栅片组12之间,中间栅片组17包括多个中间灭弧栅片,同一中间栅片组17的多个中间灭弧栅片沿第二方向间隔设置,也就是中间灭弧栅片所在平面基本平行于第一方向,垂直于第二方向,每个中间灭弧栅片的一端开设有中间灭弧缺口,所有中间灭弧缺口沿第二方向连通形成中间灭弧槽。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灭弧槽、第二灭弧槽以及第三灭弧槽均朝向入弧口101,同一栅片系统中,第一栅片组11、第二栅片组12以及中间栅片组17在第二方向上的高度相等,如此,两个栅片系统在第二方向上的间距大致相等,也就是,跑弧通道103靠近入弧口101一端的间距与远离入弧口101一端的间距大致相等,当然,也可以通过改变第一灭弧间隙、第二灭弧间隙或中间灭弧间隙,使第一栅片组11、第二栅片组12以及中间栅片组17在第二方向上的高度不完全相等,当然,通过增减第一灭弧栅片、第二灭弧栅片或者中间灭弧栅片,或者调整第一灭弧栅片、第二灭弧栅片以及中间灭弧栅片的设置角度也同样适用,当然,第一灭弧栅片、第二灭弧栅片以及中间灭弧栅片与第一方向或第二方向之间的夹角最大为30°。
如图7所示,每个栅片系统中还设有两个引弧件18,其中一个引弧件18位于第一栅片组11与中间栅片组17之间,另一个引弧件18位于中间栅片组17与第二栅片组12之间,每个引弧件18包括两个衔接端,每个衔接端用于与相邻栅片组的灭弧栅片衔接。
在本实施例中,以位于第一栅片组11与中间栅片组17之间的引弧件18为第一引弧件,位于中间栅片组17与第二栅片组12之间的引弧件18为第二引弧件。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引弧件整体呈板形,第一引弧件的两端分别弯折形成两个衔接端,使第一引弧件整体呈“ㄣ”形,其中一个衔接端与最靠近跑弧通道103的一个第一灭弧栅片间隔相对,另一个衔接端与远离跑弧通道103的中间灭弧栅片间隔相对;第二引弧件整体呈板形结构,第二引弧件的两端分别弯折形成两个衔接端,使第二引弧件呈“√”形,其中一个衔接端与远离跑弧通道103的第二灭弧栅片间隔相对,另一衔接端与中间栅片组17靠近第二栅片组12的一端衔接。
在本实施例中,连接于两个栅片系统尾端的引弧连接件13可以采用第一实施例中的任意一种。
结合图1、2和8-11提供灭弧系统的第三实施例。
本实施例的灭弧系统包括两个灭弧室1,每个灭弧室1包括与第一实施例相同的罩壳、引弧板16、磁吹组件14以及增磁产气组件15,灭弧腔内的两个栅片系统在第二方向间隔相对并分别沿入弧口101的一侧设置,与第二实施例相同,每个栅片系统包括三个栅片组和两个引弧件18,为方便描述,三个栅片组分别为第一栅片组11、第二栅片组12和中间栅片组17,其中第一栅片组11、第二栅片组12与第二实施例的排列方式相同,中间栅片组17位于第一栅片组11与第二栅片组12之间。
如图8、9所示,与第二实施例不同的是,中间栅片组17包括多个沿第一方向间隔排列的中间灭弧栅片,也就是中间灭弧栅片所在平面基本平行于第二方向,垂直于第一方向,每个中间栅片组17的一端开设有中间灭弧缺口,所有中间灭弧缺口沿第一方向连通形成中间灭弧槽。
在本实施例中,同一栅片系统中,第一栅片组11、第二栅片组12以及中间栅片组17在第二方向上的高度相等,如此,两个栅片系统在第二方向上的间距大致相等,也就是,跑弧通道103靠近入弧口101一端的间距与远离入弧口101一端的间距大致相等,第一灭弧槽、第二灭弧槽均朝向入弧口101,中间灭弧槽朝向跑弧通道103。
在本实施例中,两个引弧件18采用相同的结构,每个引弧件18包括两个分别与相邻栅片组配合的衔接端,如图8、9所示,每个引弧件18呈U形板状结构,U形板状结构的一个侧壁作为一个衔接端,该衔接端为第一衔接端,U形板状结构的另一个侧壁端部向外弯折延伸形成另一个衔接端,也就是引弧件18的第二衔接端,第二衔接端与第一衔接端近似垂直,当引弧件18设置于相邻两个栅片组之间时,第一衔接端沿第二方向设置,此时第一衔接端可以与相邻的中间灭弧栅片间隔相对,第二衔接端位于跑弧通道103内且近似沿第一方向设置,其中一个引弧件18的第二衔接端与最靠近跑弧通道103的第一灭弧栅片间隔相对,另一个引弧件18的第二衔接端与最靠近跑弧通道103的第二灭弧栅片间隔相对。
在本实施例中,连接于两个栅片系统尾端的引弧连接件13可以采用第一实施例中的任意一种。
需要说明的是,在第二、三实施例中,中间栅片组17的数目可以多于一个,当中间栅片组17的数目为两个或两个以上时,相邻两个中间灭弧栅片之间也需要设置一个用于引弧的引弧件18。
需要说明的是,在上述实施例中,同一灭弧室内的两个栅片系统关于跑弧通道103形成对称结构。
在上述实施例中,灭弧系统适用于双断点的接触单元,也就是导电单元中的动触头组件2包括转轴以及设置于转轴上的一对动触接触部,一对动接触部分别设置于转轴的相对两侧,优选的,沿转轴的径向设置有一个动触桥,动触桥的两端分别作为两个动接触部,每个动接触部分别与一个静触头组件3的静接触部接触或分离,从而形成双断点的接触单元,灭弧系统的两个灭弧室1分别设置于动触头组件2的相对两侧,导电单元中的动触头组件2与静触头组件3在第二方向上间隔设置于一个灭弧室1的入弧口101,也就是每个动接触部与一个静触头组件3的静接触部在第二方向上间隔相对并在入弧口101处接触或分离,其中动触头组件2以及与静触头组件3连接的接线组件可以采用现有技术。
结合图1、2和11提供一种静触头组件3的结构,静触头组件3包括导电板,在第二方向上,导电板与导磁板141位于同一侧,所述导电板的一端设置有接线部用于与一个接线组件连接,导电板的另一端回折并设置有静接触部,设有静接触部的导电板一端穿过磁吹组件14延伸至入弧口101,也就是,在第三方向上,设有静接触部的导电板一端位于导磁板141的两个连接臂之间,设有静接触部的导电板与一个引弧板16连接。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术语“上”、“下”、“左”、“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或者是使用时惯常摆放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而不是指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等仅用于区分描述,而不能理解为指示相对重要性。
以上内容是结合具体的优选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所作的进一步详细说明,不能认定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只局限于这些说明。对于本实用新型所属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简单推演或替换,都应当视为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Claims (14)
1.灭弧系统,包括灭弧室(1),所述灭弧室(1)包括灭弧腔和设置于灭弧腔内的两个栅片系统,两个栅片系统在第二方向间隔相对并形成与入弧口(101)连通的沿第一方向延伸的跑弧通道(103),第一方向与第二方向相垂直,其特征在于:两个栅片系统远离入弧口(101)的尾端串联,每个栅片系统包括至少两个沿第一方向设置的栅片组,同一栅片系统的相邻两个栅片组之间设置有一个引弧件(18)。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灭弧系统,其特征在于:同一栅片系统中,靠近入弧口(101)的栅片组为第一栅片组(11),远离入弧口(101)的栅片组为第二栅片组(12),由第二栅片组(12)远离入弧口(101)的一端作为栅片系统的尾端。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灭弧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栅片组(12)包括多个沿第一方向间隔排列的第二灭弧栅片,远离入弧口(101)的一个第二灭弧栅片为栅片系统的尾端。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灭弧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栅片组(12)包括多个沿第二方向间隔排列的第二灭弧栅片,所有第二灭弧栅片远离入弧口(101)的一端作为栅片系统的尾端。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灭弧系统,其特征在于:每个栅片系统还包括至少一个中间栅片组(17),所述中间栅片组(17)位于第一栅片组(11)与第二栅片组(12)之间,每个中间栅片组(17)包括多个中间灭弧栅片,同一中间栅片组(17)的多个中间灭弧栅片沿第一方向或第二方向间隔设置。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灭弧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栅片组(11)包括多个间隔排列的第一灭弧栅片,所述第一灭弧栅片沿着第一方向或沿着第二方向间隔排列。
7.根据权利要求1-6任一项所述的灭弧系统,其特征在于:每个引弧件(18)包括两个衔接端,每个衔接端与相邻栅片组间隔相对。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灭弧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引弧连接件(13),所述引弧连接件(13)设置于跑弧通道(103)远离入弧口(101)的一端,由引弧连接件(13)将两个栅片系统远离入弧口(101)的尾端串联。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灭弧系统,其特征在于:同一栅片系统中,每个栅片系统的尾端与引弧连接件(13)的一个引弧端在第一方向上间隔相对,且两个第二栅片组(12)在第二方向上的最小间距大于引弧端与尾端之间的间距。
10.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灭弧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设置于入弧口(101)的磁吹组件(14),所述磁吹组件(14)包括导磁板(141)和一对反射板(142),所述导磁板(141)与其中一个栅片系统在第二方向上位于同一侧,一对导磁板(141)分别与导磁板(141)连接,在第三方向上,入弧口(101)位于一对反射板(142)之间,第三方向与第一方向、第二方向分别垂直。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灭弧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两个增磁产气组件(15),在第三方向上,所述跑弧通道(103)位于两个增磁产气组件(15)之间。
12.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灭弧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两个引弧板(16),两个引弧板(16)在第二方向上间隔设置,每个引弧板(16)设置于入弧口(101)的一侧并延伸至每个栅片系统的首端。
13.断路器,包括触头机构,所述触头机构包括动触头组件(2)和一对静触头组件(3),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如权利要求1-12任一项所述的灭弧系统,所述灭弧系统包括两个灭弧室(1),两个灭弧室(1)配合设置于动触头组件(2)的两侧,在第二方向上,动触头组件(2)的一个动接触部与一个静触头组件(3)的静接触部间隔相对且对应设置于一个灭弧室(1)的入弧口(101)。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断路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动触头组件(2)转动设置于一对静触头组件(3)之间,动触头组件(2)包括转轴和一对动接触部,一对动接触部分别设置于转轴的相对两侧。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321543935.5U CN220382032U (zh) | 2023-06-16 | 2023-06-16 | 灭弧系统及断路器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321543935.5U CN220382032U (zh) | 2023-06-16 | 2023-06-16 | 灭弧系统及断路器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20382032U true CN220382032U (zh) | 2024-01-23 |
Family
ID=8956271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321543935.5U Active CN220382032U (zh) | 2023-06-16 | 2023-06-16 | 灭弧系统及断路器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20382032U (zh) |
-
2023
- 2023-06-16 CN CN202321543935.5U patent/CN220382032U/zh active Active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220172050U (zh) | 灭弧室和断路器 | |
CN220382032U (zh) | 灭弧系统及断路器 | |
CN220172053U (zh) | 灭弧系统及断路器 | |
CN220172048U (zh) | 灭弧装置和断路器 | |
CN220382031U (zh) | 灭弧系统及断路器 | |
CN203553076U (zh) | 断路器的引弧灭弧装置 | |
CN203983210U (zh) | 一种小型断路器的灭弧装置 | |
CN211719469U (zh) | 隔离开关的灭弧结构 | |
CN220474559U (zh) | 灭弧室 | |
CN211828540U (zh) | 旋转式气吹灭弧装置 | |
CN213042861U (zh) | 断路器引弧装置 | |
CN220172049U (zh) | 灭弧室和断路器 | |
CN219696382U (zh) | 一种触头灭弧系统 | |
CN220873511U (zh) | 灭弧室 | |
CN202917419U (zh) | 一种具有双隔弧片的直流断路器 | |
CN217902934U (zh) | 一种开关的灭弧系统 | |
CN112017923B (zh) | 一种断路器的灭弧室 | |
CN219842909U (zh) | 灭弧室和断路器 | |
CN219958861U (zh) | 隔离开关 | |
CN218826930U (zh) | 内置消游离装置的断路器 | |
CN220171989U (zh) | 接触单元 | |
CN214898159U (zh) | 一种灭弧装置及其断路器 | |
CN219832547U (zh) | 灭弧室和断路器 | |
CN220873510U (zh) | 灭弧室 | |
CN221573849U (zh) | 一种高分断灭弧装置及断路器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