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0374346U - 座椅底座和作业机械 - Google Patents

座椅底座和作业机械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20374346U
CN220374346U CN202321696634.6U CN202321696634U CN220374346U CN 220374346 U CN220374346 U CN 220374346U CN 202321696634 U CN202321696634 U CN 202321696634U CN 220374346 U CN220374346 U CN 22037434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eat base
seat
supporting
connection
mount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1696634.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公见文
刘鑫
杨震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any Heavy Machinery Ltd
Original Assignee
Sany Heavy Machinery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any Heavy Machinery Ltd filed Critical Sany Heavy Machinery Ltd
Priority to CN202321696634.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2037434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2037434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20374346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Seats For Vehicl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座椅领域,提供一种座椅底座和作业机械。座椅底座用于与作业机械的车架连接,座椅底座包括用于安装座椅的主体,主体包括支撑部、前围部和后围部;支撑部用于连接并支撑座椅,前围部连接于支撑部靠近座椅的前部的一端,前围部设置在支撑部的底部,后围部连接于支撑部靠近座椅的后部的一端,后围部设置在支撑部的顶部,支撑部、前围部和后围部设置为塑料一体成型结构,前围部和后围部均与车架连接。将支撑部、前围部和后围部设置为塑料一体成型结构,能够减小座椅底座的质量以及成本,并且使得座椅底座的导热性降低,从而减少热量经座椅底座传递,进而减少座椅底座导热导致的驾驶室温度波动的问题,提高驾驶者的驾驶舒适性。

Description

座椅底座和作业机械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座椅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座椅底座和作业机械。
背景技术
挖掘机等作业机械的驾驶室内通常设有座椅,座椅设置在座椅底座上,座椅底座通常为金属板材焊接成型,因此座椅底座的导热性高,在高温的工作场合,座椅底座的温度容易升高,进而导致座椅的温度升高,从而影响驾驶者的驾驶感受。另外,金属材质的座椅底座的重量较大,导致作业机械的重量增大,不利于作业机械的节能减排。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座椅底座和作业机械,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座椅底座易于导热而影响驾驶者的驾驶感受,并且座椅底座的重量大而不利于作业机械节能减排的缺陷,实现降低座椅底座的导热性以及重量的效果。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座椅底座,用于安装座椅,所述座椅底座包括用于与作业机械的车架连接的主体,所述主体包括支撑部、前围部和后围部;
其中,所述支撑部用于连接并支撑所述座椅,所述前围部连接于所述支撑部靠近所述座椅的前部的一端,并且所述前围部设置在支撑部的底部,所述后围部连接于所述支撑部靠近所述座椅的后部的一端,并且所述后围部设置在所述支撑部的顶部,所述支撑部、所述前围部和所述后围部设置为塑料一体成型结构,所述前围部和所述后围部均用于与所述车架连接。
根据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座椅底座,所述主体还包括第一连接部,所述第一连接部设置在所述支撑部的第一侧,并且所述第一连接部连接所述后围部和所述支撑部,所述第一连接部、所述后围部和所述支撑部设置为塑料一体成型结构。
根据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座椅底座,所述主体还包括第二连接部,所述第二连接部设置在所述支撑部的第二侧,并且所述第二连接部连接所述后围部和所述支撑部,所述第二连接部、所述后围部和所述支撑部设置为塑料一体成型结构。
根据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座椅底座,还包括固定件,所述固定件用于与所述作业机械的驾驶室连接,所述第二连接部与所述固定件连接。
根据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座椅底座,所述前围部通过底板与所述车架连接。
根据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座椅底座,还包括连接板,所述第二连接部通过所述连接板与所述底板连接,所述底板用于设置在所述作业机械的驾驶室的底部。
根据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座椅底座,还包括驾驶室侧板,所述驾驶室侧板分别与所述底板和所述连接板连接。
根据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座椅底座,还包括第一安装架,所述第一安装架设置在所述支撑部的第一侧,所述第一安装架通过紧固件与所述支撑部连接,所述第一安装架用于安装扶手箱;
和/或,所述座椅底座还包括第二安装架,所述第二安装架设置在所述支撑部的第二侧,所述第二安装架通过紧固件与所述支撑部连接,所述第二安装架用于安装扶手箱。
根据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座椅底座,所述第一安装架设置为槽形板,所述第一安装架的槽口朝下设置;
和/或,所述第二安装架设置为槽形板,所述第二安装架的槽口朝下设置。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作业机械,包括如上所述的座椅底座。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座椅底座,通过支撑部能够与座椅连接并起到支撑座椅的作用,通过前围部和后围部与车架连接,能够将座椅底座安装固定在车架上。通过将支撑部、前围部和后围部设置为塑料一体成型结构,能够减小座椅底座的质量以及成本,并且使得座椅底座的导热性降低,从而减少热量经座椅底座传递,进而减少座椅底座导热导致的驾驶室温度波动的问题,提高驾驶者的驾驶舒适性。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作业机械,由于包含了本实用新型中的座椅底座,因此同时包含了座椅底座的上述所有优点。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些实施例中提供的第一种座椅底座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一些实施例中提供的图1所示视图的其他角度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一些实施例中提供的第二种座椅底座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一些实施例中提供的图3所示视图的其他角度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一些实施例中提供的图4所示视图的其他角度示意图。
附图标记:
1、主体;101、支撑部;102、前围部;103、后围部;104、第一连接部;105、第二连接部;106、凸缘;2、固定件;3、过渡件;4、底板;5、连接板;6、驾驶室侧板;7、第一安装架;8、第二安装架;9、第三安装架。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下面结合图1至图5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提供的座椅底座。
具体而言,座椅底座用于安装座椅。作业机械包括但不限于挖掘机和装载机。座椅底座包括用于与作业机械的车架连接的主体1,主体1包括支撑部101、前围部102和后围部103。
其中,支撑部101用于连接并支撑座椅,例如,支撑部101设有安装孔,座椅可以通过紧固件与支撑部101连接。前围部102连接于支撑部101靠近座椅的前部的一端,并且前围部102设置在支撑部101的底部。需要说明的是,支撑部101靠近座椅的前部的一端即为支撑部101靠近驾驶室的前部的一端,例如,参考图1中所示,支撑部101的前部与图1中L坐标的朝向相同。支撑部101的底部是指支撑部101的下方,例如参考图1所示,支撑部101的底部与图中H坐标的朝向相反。后围部103连接于支撑部101靠近座椅的后部的一端,并且后围部103设置在支撑部101的顶部。需要说明的是,支撑部101靠近座椅的后部的一端即为支撑部101靠近驾驶室的后部的一端,例如,参考图1所示,支撑部101的后部与图1中的L方向的朝向相反。支撑部101的顶部是指支撑部101的上方,例如参考图1所示,支撑部101的顶部与图中H坐标的朝向相同。前围部102和后围部103均用于与车架连接。
支撑部101、前围部102和后围部103设置为塑料一体成型结构,例如,所述塑料一体成型结构可以通过注塑成型、模压成型、浇注成型或3D打印形成。塑料一体成型结构的材质可以是聚双环戊二烯。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提供的座椅底座,通过支撑部101能够与座椅连接并起到支撑座椅的作用,通过前围部102和后围部103与车架连接,能够将座椅底座安装固定在车架上。通过将支撑部101、前围部102和后围部103设置为塑料一体成型结构,能够减小座椅底座的质量以及成本,并且使得座椅底座的导热性降低,从而减少热量经座椅底座传递,进而减少座椅底座导热导致的驾驶室温度波动的问题,提高驾驶者的驾驶舒适性。
参考图1-图2所示,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些实施例中,主体1还包括第一连接部104。第一连接部104设置在支撑部101的第一侧,并且第一连接部104连接后围部103和支撑部101。第一连接部104、后围部103和支撑部101设置为塑料一体成型结构。需要说明的是,支撑部101的第一侧可以是指支撑部101靠近座椅的左侧的一侧,座椅的左侧即是指驾驶者坐在座椅时驾驶者的左手侧。例如,参考图1所示,支撑部101的第一侧与图中W坐标的朝向相反。
通过第一连接部104连接后围部103和支撑部101,使后围部103和支撑部101的之间的连接强度更高,从而能够提高座椅底座整体的结构强度,以使座椅底座满足强度要求。
当然为了进一步提高座椅的结构强度,进一步地,参考图1-图2所示,第一连接部104还与前围部102连接,即第一连接部104与后围部103、前围部102和支撑部101设置为塑料一体成型结构。
参考图1-图2所示,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些实施例中,主体1还包括第二连接部105。第二连接部105设置在支撑部101的第二侧,并且第二连接部105连接后围部103和支撑部101。第二连接部105、后围部103和支撑部101设置为塑料一体成型结构。需要说明的是,支撑部101的第二侧可以是指支撑部101靠近座椅的右侧的一侧,座椅的右侧即是指驾驶者坐在座椅时驾驶者的右手侧。例如,参考图1所示,支撑部101的第二侧与图中W坐标的朝向相同。
通过第二连接部105连接后围部103和支撑部101,使后围部103和支撑部101之间的连接强度更高,从而能够提高座椅底座整体的结构强度,以使座椅底座满足强度要求。
当然为了进一步提高座椅底座的结构强度,进一步地,参考图1-图2所示,第二连接部105还与前围部102连接,即第二连接部105与后围部103、前围部102和支撑部101设置为塑料一体成型结构。
可选地,支撑部101的两侧分别设置有上述的第一连接部104和上述的第二连接部105,从而使座椅底座的整体结构强度更高。
当然,除了通过上述设置第一连接部104和第二连接部105的形式增强座椅底座的结构强度,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其他实施例中还采用了增加加强筋的形式增强座椅底座的结构强度,具体地,参考图5所示,支撑部101、前围部102和后围部103三者均设置有加强筋。
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些实施例中,座椅底座还包括固定件2。固定件2用于与作业机械的驾驶室连接,例如固定件2与驾驶室的骨架连接。第二连接部105与固定件2连接。
如此设置,固定件2与驾驶室连接,主体1的第二连接部105与固定件2连接,即主体1的第二连接部105通过固定件2与驾驶室连接,进而使主体1既与车架连接,又与驾驶室连接,如此通过双重固定能够提高座椅底座安装的稳定性。
可选地,固定件2可以是固定板,固定件2可以与驾驶室焊接连接或者通过紧固件与驾驶室连接。
可选地,第二连接部105通过紧固件与固定件2连接。例如,第二连接部105通过螺纹紧固件与固定件2连接,如此以便于对座椅底座进行安装和拆卸。
参考图3所示,进一步地,座椅底座还包括过渡件3,例如,过渡件3可以是过渡板。第二连接部105通过过渡件3与固定件2连接。具体地,过渡件3通过螺纹紧固件与固定件2连接,第一连接部104通过螺纹紧固件与过渡件3连接。如此设置,在第二连接部105不便于直接与固定件2对接连接时,能够通过过渡件3将第一连接部104和固定件2过渡连接,从而降低安装难度。
参考图3-图5所示,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些实施例中,前围部102通过底板4与车架连接。其中,底板4设置在驾驶室的底部,底板4能够支撑驾驶室的地板。由于前围部102距离底板4较近,因此通过底板4连接前围部102与车架,更便于对座椅底座进行安装和拆卸。
具体地,底板4与车架通过螺纹紧固件连接或者焊接连接,前围部102通过螺纹紧固件与底板4连接。底板4设置为金属板。
参考图4-图5所示,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些实施例中,座椅底座还包括连接板5。第二连接部105通过连接板5与底板4连接。如此设置,通过连接板5连接第二连接部105和底板4,提高主体1与底板4的连接强度,从而能够进一步提高座椅底座安装的稳固性。
具体地,参考图4和图5所示,连接板5设置在第二连接部105远离第一连接部104的一侧,并且连接板5沿座椅底座的高度方向延伸。连接板5的下端朝第一连接部104所在的方向折弯形成折弯部。其中,连接板5通过螺纹紧固件与第二连接部105连接,连接板5的折弯部通过螺纹紧固件与底板4连接。
进一步地,连接板5远离折弯部的一端通过螺纹紧固件与过渡件3连接。如此设置,连接板5的一端与底板4连接,连接板5的另一端通过过渡件3与固定件2连接,即连接板5的两端均固定设置,因此连接板5的稳固性更高,从而能够对与连接板5连接的主体1提供更好的固定效果。
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些实施例中,座椅底座还包括驾驶室侧板6,驾驶室侧板6分别与底板4和连接板5连接。驾驶室侧板6能够设置在驾驶室的右侧,作为驾驶室右侧的内饰板,驾驶室侧板6的内侧可以布线,驾驶室侧板6可以起到遮挡作用和保护作用。
具体地,驾驶室侧板6通过第二连接部105的螺纹紧固件与连接板5连接,即用于连接第二连接部105与连接板5的螺纹紧固件穿过第二连接部105、驾驶室侧板6和连接板5从而将三者连接,如此能够使座椅底座的结构更紧凑,并减少螺纹紧固件的使用数量,降低座椅底座的成本。
参考图3和图4所示,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些实施例中,座椅底座还包括第一安装架7。第一安装架7设置在支撑部101的第一侧,第一安装架7通过紧固件与支撑部101连接。第一安装架7用于安装扶手箱。具体地,第一安装架7用于安装左扶手箱。如此设置,便于座椅底座安装左扶手箱。
具体地,第一安装架7设置为槽形板,第一安装架7的槽口朝下设置,左扶手箱通过螺纹紧固件安装在第一安装架7的顶部。进一步地,第一安装架7的两个侧板分别与支撑部101和第一连接部104连接,从而提高第一安装架7安装的稳固性。
参考图3和图4所示,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些实施例中,座椅底座还包括第二安装架8。第二安装架8设置在支撑部101的第二侧,第二安装架8通过紧固件与支撑部101连接。第二安装架8用于安装扶手箱。具体地,第二安装架8用于安装右扶手箱。如此设置,便于座椅底座安装右扶手箱。
具体地,第二安装架8设置为槽形板,第二安装架8的槽口朝下设置,右扶手箱通过螺纹紧固件安装在第二安装架8的顶部。进一步地,第二安装架8的两个侧板分别与支撑部101和第二连接部105连接,从而提高第二安装架8安装的稳固性。
参考图5所示,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些实施例中,座椅底座还包括第三安装架9,第三安装架9与后围部103连接,并且第三安装架9用于与车架连接。具体地,第三安装架9通过螺纹紧固件与后围部103连接,并且第三安装架9通过螺纹紧固件与车架连接。
进一步地,参考图5所示,后围部103的顶部设有朝远离座椅的方向延伸的凸缘106,第三安装架9通过螺纹紧固件安装在凸缘106的底部并用于支撑凸缘106,即凸缘106通过第三安装架9将重量传递至车架。通过将第三安装架9设置在凸缘106的底部,使得第三安装架9能够为凸缘106提供更好的支撑效果。
可选地,第三安装架9的数量为两个。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还提供一种作业机械。作业机械包括但不限于挖掘机和装载机。
具体而言,作业机械包括如上所述的座椅底座。
需要说明的是,作业机械包含了座椅底座同时也就包含了座椅底座的上述所有优点,此处不再赘述。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Claims (10)

1.一种座椅底座,其特征在于,用于安装座椅,所述座椅底座包括用于与作业机械的车架连接的主体(1),所述主体(1)包括支撑部(101)、前围部(102)和后围部(103);
其中,所述支撑部(101)用于连接并支撑所述座椅,所述前围部(102)连接于所述支撑部(101)靠近所述座椅的前部的一端,并且所述前围部(102)设置在支撑部(101)的底部,所述后围部(103)连接于所述支撑部(101)靠近所述座椅的后部的一端,并且所述后围部(103)设置在所述支撑部(101)的顶部,所述支撑部(101)、所述前围部(102)和所述后围部(103)设置为塑料一体成型结构,所述前围部(102)和所述后围部(103)均用于与所述车架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座椅底座,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1)还包括第一连接部(104),所述第一连接部(104)设置在所述支撑部(101)的第一侧,并且所述第一连接部(104)连接所述后围部(103)和所述支撑部(101),所述第一连接部(104)、所述后围部(103)和所述支撑部(101)设置为塑料一体成型结构。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座椅底座,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1)还包括第二连接部(105),所述第二连接部(105)设置在所述支撑部(101)的第二侧,并且所述第二连接部(105)连接所述后围部(103)和所述支撑部(101),所述第二连接部(105)、所述后围部(103)和所述支撑部(101)设置为塑料一体成型结构。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座椅底座,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固定件(2),所述固定件(2)用于与所述作业机械的驾驶室连接,所述第二连接部(105)与所述固定件(2)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座椅底座,其特征在于,所述前围部(102)通过底板(4)与所述车架连接,所述底板(4)用于设置在所述作业机械的驾驶室的底部。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座椅底座,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连接板(5),所述第二连接部(105)通过所述连接板(5)与所述底板(4)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座椅底座,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驾驶室侧板(6),所述驾驶室侧板(6)分别与所述底板(4)和所述连接板(5)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1-7任一项所述的座椅底座,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一安装架(7),所述第一安装架(7)设置在所述支撑部(101)的第一侧,所述第一安装架(7)通过紧固件与所述支撑部(101)连接,所述第一安装架(7)用于安装扶手箱;
和/或,所述座椅底座还包括第二安装架(8),所述第二安装架(8)设置在所述支撑部(101)的第二侧,所述第二安装架(8)通过紧固件与所述支撑部(101)连接,所述第二安装架(8)用于安装扶手箱。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座椅底座,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安装架(7)设置为槽形板,所述第一安装架(7)的槽口朝下设置;
和/或,所述第二安装架(8)设置为槽形板,所述第二安装架(8)的槽口朝下设置。
10.一种作业机械,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的座椅底座。
CN202321696634.6U 2023-06-30 2023-06-30 座椅底座和作业机械 Active CN22037434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696634.6U CN220374346U (zh) 2023-06-30 2023-06-30 座椅底座和作业机械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696634.6U CN220374346U (zh) 2023-06-30 2023-06-30 座椅底座和作业机械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20374346U true CN220374346U (zh) 2024-01-23

Family

ID=8957225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1696634.6U Active CN220374346U (zh) 2023-06-30 2023-06-30 座椅底座和作业机械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20374346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2860992U (zh) 一种汽车及其前减震塔座连接结构
CN205706896U (zh) 一种汽车仪表板横梁总成
CN220374346U (zh) 座椅底座和作业机械
CN209505870U (zh) 一种新型轻质汽车仪表台横梁总成
CN115257500B (zh) 一种腿托安装结构及车辆
CN216034690U (zh) 一种用于安装翼子板的支架及汽车
CN217294426U (zh) 车门饰板总成及车辆
CN214057811U (zh) 电动车的车架及电动车
CN220842802U (zh) 一种电动自行车搁脚支架
CN204871193U (zh) 一种汽车前大梁下弯加强板组件
CN208867960U (zh) 一种新型纯电动轻型客车机舱平台支架安装结构
CN211809877U (zh) 一种支架总成及副仪表板总成
CN205971166U (zh) 一种车身控制器固定支架及汽车
CN212211568U (zh) 一种汽车电路安装板结构
CN218661738U (zh) 雨刮电机安装结构及车辆
JPH106887A (ja) 自動車のフロントバンパー構造
CN217435858U (zh) 机舱盖板的安装结构及车辆
CN221049624U (zh) 一种多媒体悬浮屏固定结构
CN207825916U (zh) 一种汽车发动机用前悬支架
CN210912632U (zh) 翼子板安装结构及具有其的车辆
CN215513369U (zh) 一种歇脚踏板安装结构
CN217145658U (zh) 一种电机控制器支架结构
CN211642443U (zh) 一种电动车上控制器的安装结构
CN220743173U (zh) 一种充电系统安装结构及车辆
CN217496304U (zh) 一种后背门骨架总成及汽车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