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0365445U - 一种发动机罩支撑组件 - Google Patents

一种发动机罩支撑组件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20365445U
CN220365445U CN202321834699.2U CN202321834699U CN220365445U CN 220365445 U CN220365445 U CN 220365445U CN 202321834699 U CN202321834699 U CN 202321834699U CN 220365445 U CN220365445 U CN 22036544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ain body
support
supporting
rod
hoo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1834699.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双明
张小华
余英能
梁高新
徐柱坚
樊庭勇
余文兴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AC Honda Automobil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AC Honda Automobil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AC Honda Automobile Co Ltd filed Critical GAC Honda Automobil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1834699.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2036544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2036544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20365445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Superstructure Of Vehicle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发动机罩支撑组件,涉及车辆零部件安装辅助工具技术领域,以解决目前安排专人在岗位对应打开发动机罩,浪费人力资源的同时存在安全隐患且发动机罩易掉落、工作效率低的问题,该装置包括包括用于对发动机罩的左、右两侧分别进行支撑的第一支撑结构和第二支撑结构,其中,第一支撑结构的两端分别与发动机罩上的第一孔位和车头机舱内的第三孔位连接;第二支撑结构的两端分别与发动机罩上的第二孔位和车头机舱内的第四孔位连接;第二支撑结构上设置用于承托发动机罩撑杆的承托结构,沿承托结构的端部向上弯折形成止挡部,本实用新型用于支撑发动机罩,便于在车头机舱内作业的同时对车辆自身的发动机罩撑杆进行有效的保护。

Description

一种发动机罩支撑组件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车辆零部件安装辅助工具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发动机罩支撑组件。
背景技术
在装配汽车零件时会使用工装夹具和辅具进行配合类装配,一般采用发动机罩撑杆进行打开发动机罩固定,以便于车头机舱内作业。
新的车型导入由于设计与之前的车型结构不同,基于品质要求,在零件未完全装好前不能用车辆自身的发动机罩撑杆进行固定发动机罩。目前采用安排专人在岗位对应打开发动机罩,等岗位安装完成后再关回发动机罩。
本申请人发现现有技术至少存在以下技术问题:浪费人力资源的同时存在安全隐患,且存在发动机罩掉落的风险,工作效率低。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发动机罩支撑组件,以解决现有技术采用安排专人在岗位对应打开发动机罩,浪费人力资源的同时存在安全隐患,且存在发动机罩掉落的风险,工作效率低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诸多技术方案中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能产生的诸多技术效果详见下文阐述。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以下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发动机罩支撑组件,包括用于对发动机罩的左、右两侧分别进行支撑的第一支撑结构和第二支撑结构,其中:
所述第一支撑结构的两端分别与发动机罩上的第一孔位和车头机舱内的第三孔位连接;
所述第二支撑结构的两端分别与发动机罩上的第二孔位和车头机舱内的第四孔位连接;
所述第二支撑结构上设置用于承托发动机罩撑杆的承托结构,沿所述承托结构的端部向上弯折形成止挡部。
优选地,所述第一支撑结构包括第一主体,其中:
沿所述第一主体的两端弯折形成第一支撑杆和第二支撑杆;
所述第一支撑杆与所述第二支撑杆分别向所述第一主体的两侧弯折,所述第一支撑杆与所述第一主体之间形成第一夹角,所述第二支撑杆与所述第一主体之间形成第二夹角。
优选地,所述第二支撑结构包括第二主体,其中:
沿所述第二主体的两端弯折形成第三支撑杆和第四支撑杆;
所述第三支撑杆与所述第二主体之间形成第三夹角,所述第三夹角的角度不大于所述第一夹角的角度,所述第四支撑杆与所述第二主体之间形成第四夹角,所述第四夹角的角度不大于所述第二夹角的角度。
优选地,所述第一主体与所述第二主体采用直径相同的杆件,其中:
所述第一支撑杆、所述第二支撑杆、所述第三支撑杆与所述第四支撑杆的端部均设置支撑端,所述支撑端的直径小于所述第一主体与所述第二主体的直径。
优选地,所述支撑端上套设缓冲结构,所述缓冲结构的截面长度不小于所述第一主体、所述第二主体的直径。
优选地,所述缓冲结构采用柱状的胶块,所述胶块的外径大于所述第一主体、所述第二主体的直径。
优选地,所述承托结构的表面设置防护结构。
优选地,所述防护结构采用热缩成型的喷漆涂层。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发动机罩支撑组件,包括用于对发动机罩的左、右两侧分别进行支撑的第一支撑结构和第二支撑结构,第一支撑结构、第二支撑结构的两端分别与发动机罩、车头机舱内孔位连接,通过此发动机罩支撑组件支撑起发动机罩,便于在车头机舱内作业。配合在第二支撑结构上设置用于承托发动机罩撑杆的承托结构,沿承托结构的端部向上弯折形成止挡部,使用时,将车辆自身的发动机罩撑杆搭设于承托结构上,并通过止挡部进行止挡,避免车辆自身的发动机罩撑杆由承托结构的端部脱落,对车辆自身的发动机罩撑杆进行有效的保护,避免在零件未完全装好前采用车辆自身的发动机罩撑杆进行支撑,防止车辆自身的发动机罩撑杆出现外伤、变形等不良影响,提升零件装配品质,消除作业过程中的安全隐患与发动机罩掉落的风险,提升作业的安全性和作业人员操作的便利性。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发动机罩支撑组件中第一支撑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发动机罩支撑组件中第二支撑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1另一角度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图2另一角度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发动机罩支撑组件中承托结构的截面图。
图中:1、第一支撑结构;10、第一主体;11、第一支撑杆;12、第二支撑杆;2、第二支撑结构;20、第二主体;21、第三支撑杆;22、第四支撑杆;100、支撑端;3、承托结构;30、防护结构;31、止挡部;4、缓冲结构。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详细的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得到的所有其它实施方式,都属于本实用新型所保护的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侧向”、“长度”、“宽度”、“高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侧”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设备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还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视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发动机罩支撑组件,包括用于对发动机罩的左、右两侧分别进行支撑的第一支撑结构1和第二支撑结构2。
图1是本实施例中第一支撑结构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第一支撑结构1的两端分别与发动机罩上的第一孔位和车头机舱内的第三孔位连接,第一孔位和第三孔位均位于车身的左侧,用于使第一支撑结构1的两端部插入,以便于在车头机舱内作业时,支撑起左侧的发动机罩。
图2是本实施例中第二支撑结构的结构示意图,如图2所示,第二支撑结构2的两端分别与发动机罩上的第二孔位和车头机舱内的第四孔位连接,第二孔位和第四孔位均位于车身的右侧,用于使第二支撑结构2的两端部插入,以便于在车头机舱内作业时,支撑起右侧的发动机罩。
第二支撑结构2上设置用于承托发动机罩撑杆的承托结构3,本实施例中,承托结构3采用杆件,焊接连接于第二支撑结构2上。沿承托结构3的端部向上弯折形成止挡部31,通过在第二支撑结构2上设置承托结构3,将车辆自身的发动机罩撑杆搭设于承托结构3上,并通过止挡部31进行止挡,避免车辆自身的发动机罩撑杆由承托结构3的端部脱落。通过此发动机罩支撑组件支撑起发动机罩,便于在车头机舱内作业的同时对车辆自身的发动机罩撑杆进行有效的保护,避免在零件未完全装好前采用车辆自身的发动机罩撑杆进行支撑,防止车辆自身的发动机罩撑杆出现外伤、变形等不良影响。
作为可选的实施方式,图3是图1另一角度的结构示意图,如图2所示,第一支撑结构1包括第一主体10。
其中,沿第一主体10的两端弯折形成第一支撑杆11和第二支撑杆12。第一支撑杆11与第二支撑杆12分别向第一主体10的两侧弯折,使第一支撑结构1的整体呈“Z”型,用于使第一支撑结构1的两端更加与发动机罩上的第一孔位和车头机舱内的第三孔位适配。
第一支撑杆11与第一主体10之间形成第一夹角,第二支撑杆12与第一主体10之间形成第二夹角,第一夹角与第二夹角处均倒圆角处理,避免尖端对车辆造成损伤。
作为可选的实施方式,图4是图2另一角度的结构示意图,如图4所示,第二支撑结构2包括第二主体20。
其中,沿第二主体20的两端弯折形成第三支撑杆21和第四支撑杆22;第三支撑杆21与第二主体20之间形成第三夹角,第三夹角的角度不大于第一夹角的角度,第四支撑杆22与第二主体20之间形成第四夹角,第四夹角的角度不大于第二夹角的角度,使第二支撑结构2的整体呈“Z”型,用于使第二支撑结构2的两端更加与发动机罩上的第二孔位和车头机舱内的第四孔位适配。
由于第二支撑结构2上设置承托结构3,配合设置第二主体20两端的弯折角度略小,以使受力更加平衡,确保整体结构使用时的稳定性更好。
作为可选的实施方式,第一主体10与第二主体20采用直径相同的杆件。第一支撑杆11、第二支撑杆12、第三支撑杆21与第四支撑杆22的端部均设置支撑端100,支撑端100的直径小于第一主体10与第二主体20的直径。
本实施例中,第一主体10、第二主体20的直径为11.8mm,支撑端100的直径为8.2mm,设置第一主体10、第二主体20的直径较大,能够提供足够的强度,满足支撑需求。设置位于端部的支撑端100的直径较小,便于使此发动机罩支撑组件的端部顺利的插入至对应的发动机罩、车头机舱上设置的孔位内。
作为可选的实施方式,支撑端100上套设缓冲结构4,缓冲结构4的截面长度不小于第一主体10、第二主体20的直径。具体地,本实施例中,缓冲结构4采用柱状的胶块,胶块的外径大于第一主体10、第二主体20的直径。通过设置胶块,对此发动机罩支撑组件与发动机罩、车头机舱的连接处起到缓冲作用,避免发动机罩、车头机舱受损的同时,能够增加发动机罩支撑组件与发动机罩、车头机舱之间的摩擦力,起到对发动机罩支撑组件有效固定的作用。
作为可选的实施方式,图5是本实施例中承托结构的截面图,如图5所示,承托结构3的表面设置防护结构30。具体地,本实施例中,防护结构采用热缩成型的喷漆涂层,用于放置车辆自身的发动机罩撑杆,起到防止车辆自身的发动机罩撑杆出现外伤、变形等不良影响。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以所述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Claims (8)

1.一种发动机罩支撑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用于对发动机罩的左、右两侧分别进行支撑的第一支撑结构和第二支撑结构,其中:
所述第一支撑结构的两端分别与发动机罩上的第一孔位和车头机舱内的第三孔位连接;
所述第二支撑结构的两端分别与发动机罩上的第二孔位和车头机舱内的第四孔位连接;
所述第二支撑结构上设置用于承托发动机罩撑杆的承托结构,沿所述承托结构的端部向上弯折形成止挡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发动机罩支撑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撑结构包括第一主体,其中:
沿所述第一主体的两端弯折形成第一支撑杆和第二支撑杆;
所述第一支撑杆与所述第二支撑杆分别向所述第一主体的两侧弯折,所述第一支撑杆与所述第一主体之间形成第一夹角,所述第二支撑杆与所述第一主体之间形成第二夹角。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发动机罩支撑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支撑结构包括第二主体,其中:
沿所述第二主体的两端弯折形成第三支撑杆和第四支撑杆;
所述第三支撑杆与所述第二主体之间形成第三夹角,所述第三夹角的角度不大于所述第一夹角的角度,所述第四支撑杆与所述第二主体之间形成第四夹角,所述第四夹角的角度不大于所述第二夹角的角度。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发动机罩支撑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主体与所述第二主体采用直径相同的杆件,其中:
所述第一支撑杆、所述第二支撑杆、所述第三支撑杆与所述第四支撑杆的端部均设置支撑端,所述支撑端的直径小于所述第一主体与所述第二主体的直径。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发动机罩支撑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端上套设缓冲结构,所述缓冲结构的截面长度不小于所述第一主体、所述第二主体的直径。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发动机罩支撑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缓冲结构采用柱状的胶块,所述胶块的外径大于所述第一主体、所述第二主体的直径。
7.根据权利要求1-6任一所述的一种发动机罩支撑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承托结构的表面设置防护结构。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发动机罩支撑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护结构采用热缩成型的喷漆涂层。
CN202321834699.2U 2023-07-12 2023-07-12 一种发动机罩支撑组件 Active CN22036544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834699.2U CN220365445U (zh) 2023-07-12 2023-07-12 一种发动机罩支撑组件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834699.2U CN220365445U (zh) 2023-07-12 2023-07-12 一种发动机罩支撑组件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20365445U true CN220365445U (zh) 2024-01-19

Family

ID=8952027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1834699.2U Active CN220365445U (zh) 2023-07-12 2023-07-12 一种发动机罩支撑组件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20365445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20365445U (zh) 一种发动机罩支撑组件
CN106081810B (zh) 一种电梯装饰吊顶
CN213475354U (zh) 一种用于消防工程安装的操作平台
CN111799415B (zh) 一种侧入式储能电池布置结构
CN211391452U (zh) 汽车车身框架装置及汽车
CN204059249U (zh) 公路可导向蜂网状吸能防撞垫
CN213394296U (zh) 一种智能桥式起重机状态检测装置
CN215886282U (zh) 一种电驱剪叉式高空作业平台
CN209795611U (zh) 一种汽车前围内板
CN211739441U (zh) 一种空调挂机的外置导风组件
CN211898657U (zh) 一种驾驶室骨架、驾驶室及挖掘机
CN212836650U (zh) 一种脚手架跳板
CN206510973U (zh) 一种汽车车体
CN209192049U (zh) 一种沙滩车用车架护栏装置
CN212950869U (zh) 一种一体式半挂车侧面防护装置
CN201857745U (zh) 一种高速铁路h型钢柱登高作业装置
CN205311530U (zh) 一种汽车侧防护装置
CN201067591Y (zh) 刀闸检修防护装置架
CN206895137U (zh) 一种微耕机保护架及具有该保护架的微耕机
CN216102566U (zh) 一种新型电动三轮车架
CN211196406U (zh) 一种汽车货箱后防护支撑架
CN216301111U (zh) 一种车把固定装置及工具车
CN211225917U (zh) 一种具有后侧防护栏支撑的防护栏
CN214786198U (zh) 一种防护架
CN216516796U (zh) 一种新型电力铁塔休息平台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