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0363413U - 一种安全平衡车 - Google Patents

一种安全平衡车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20363413U
CN220363413U CN202321684231.XU CN202321684231U CN220363413U CN 220363413 U CN220363413 U CN 220363413U CN 202321684231 U CN202321684231 U CN 202321684231U CN 220363413 U CN220363413 U CN 22036341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alance car
handle
safety
connecting frame
whee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1684231.X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刘明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uzhou Huisen Yunji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uzhou Huisen Yunji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uzhou Huisen Yunji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uzhou Huisen Yunji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1684231.X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2036341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2036341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20363413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Motorcycle And Bicycle Frame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安全平衡车。连接架,所述连接架的左右两侧连接有踏板,所述踏板上连接平衡轮,所述连接架的前后两侧均设置底盘,所述底盘上设置有安全轮。所述连接架的前端连接有前底盘,所述前底盘的顶部设置有把手,所述把手上设置有操作手柄或/和驾驶按钮,所述平衡车可通过手柄或或驾驶按钮进行控制。所述连接架的后端连接有后底盘,所述后底盘的顶部设置有坐垫,所述坐垫可用于乘骑,实现平衡车的多种使用方式。通过设置前后置的安全平衡轮,能够实现平衡车的安全使用,同时采用多种驾驶模式,能够提高平衡车的可玩性,降低学习成体,提高驾驶乐趣。

Description

一种安全平衡车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平衡车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安全平衡车。
背景技术
电动平衡车,又叫体感车、思维车、摄位车等。市场上主要有独轮和双轮两类。其运作原理主要是建立在一种被称为“动态稳定”的基本原理上。
利用车体内部的陀螺仪和加速度传感器,来检测车体姿态的变化,并利用伺服控制系统,精确地驱动电机进行相应的调整,以保持系统的平衡。是现代人用来作为代步工具、休闲娱乐的一种新型的绿色环保的产物。
随着人们环保意识的加强,电动车的数量与日俱增。与此同时,科学家经过潜心的研究,终于开发出新款两轮电动平衡车。两轮电动平衡车是一种新型的交通工具,它与电动自行车和摩托车车轮前后排列方式不同,而是采用两轮并排固定的方式。两轮电动平衡车采用两个轮子支撑,蓄电池供电,无刷电机驱动,加上单片机控制,姿态传感器采集角速度和角度信号,共同协调控制车体的平衡,仅仅依靠人体重心的改变便可以实现车辆的启动、加速、减速、停止等动作。
现有的平衡车非常依赖平衡系统的正常工作,当不能正常工作时,就会发生危险。造成较大的安全隐患的问题;且现有的平衡车存在操作方式过于单一,上手慢学习成本大,学习风险高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申请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安全平衡车,以解决平衡车不安全的问题,解决了平衡车操作单一,学习成本高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安全平衡车。
根据本申请的一种安全平衡车包括:连接架,所述连接架的左右两侧连接有踏板,所述踏板上连接平衡轮,所述连接架的前后两侧均设置底盘,所述底盘上设置有安全轮。
进一步地,本申请公开了一种安全平衡车的优选结构,所述连接架的前端连接有前底盘,所述前底盘的顶部设置有把手,所述把手上设置有操作手柄或/和驾驶按钮,所述平衡车可通过手柄或或驾驶按钮进行控制。
进一步地,所述连接架的后端连接有后底盘,所述后底盘的顶部设置有坐垫,所述坐垫可用于乘骑,实现平衡车的多种使用方式。
进一步地,所述连接架通过转轴与踏板连接,所述踏板与连接架之间角度限位装置,所述踏板与连接架之间角度转动角度最大为正负30°,所述踏板与连接架平行时,转动角度为0°。
进一步地,所述前底盘的底部设置有前安全轮,所述后底盘的底部设置有后安全轮,所述前安全轮和后安全轮为万向轮或主动转向轮。
进一步地,所述连接架左边连接有左踏板,所述左踏板的末端设置有左轮电机,所述左轮电机的转轴动力连接有左平衡轮,所述左轮电机可带动所述左平衡轮前后转动。
进一步地,所述连接架右边连接有右踏板,所述右踏板的末端设置有右轮电机,所述右轮电机的转轴动力连接有右平衡轮,所述右轮电机可带动所述右平衡轮前后转动。
进一步地,所述把手上设置的操作手柄包括扭转控制把手,所述扭转控制把手包括左扭转把手和右扭转把手,当向后拧右扭转把手时,平衡车向右转,当向后拧左扭转把手时,平衡车向左转,左扭转把手和右扭转把手扭动的幅度相同时则直线前进。
进一步地,所述把手上设置的驾驶按钮包括灯光按钮、速度档位调节按钮、喇叭按钮。
进一步地,所述平衡车连接有无线控制系统,所述无线控制系统包括脑波采集装置,所述脑波采集装置可采集人的脑电波,无线控制系统通过脑波信号实现平衡车的控制;用户只需真实驾驶一段时间并在此期间采集并分析脑电波,无线控制系统即可自动识别出脑波信号实现大脑意念控制驾驶平衡车。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提供一种安全平衡车,通过设置前后置的安全平衡轮,能够实现平衡车的安全使用,同时采用多种驾驶模式,能够提高平衡车的可玩性,降低学习成体,提高驾驶乐趣。
附图说明
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申请的进一步理解,使得本申请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变得更明显。本申请的示意性实施例附图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申请,并不构成对本申请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是根据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安全平衡车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根据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安全平衡车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中标记:1是前底盘,2是前安全轮,3是后底盘,4是后安全轮,5是左踏板,6是左平衡轮,7是左轮电机,8是右踏板,9是右平衡轮,10是右轮电机,11是连接架,12是坐垫,13是把手。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技术领域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申请方案,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申请一部分的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应当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及上述附图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等是用于区别类似的对象,而不必用于描述特定的顺序或先后次序。应该理解这样使用的数据在适当情况下可以互换,以便这里描述的本申请的实施例。此外,术语“包括”和“具有”以及他们的任何变形,意图在于覆盖不排他的包含,例如,包含了一系列步骤或单元的过程、方法、系统、产品或设备不必限于清楚地列出的那些步骤或单元,而是可包括没有清楚地列出的或对于这些过程、方法、产品或设备固有的其它步骤或单元。
在本申请中,术语“上”、“下”、“左”、“右”、“前”、“后”、“顶”、“底”、“内”、“外”、“中”、“竖直”、“水平”、“横向”、“纵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这些术语主要是为了更好地描述本申请及其实施例,并非用于限定所指示的装置、元件或组成部分必须具有特定方位,或以特定方位进行构造和操作。
并且,上述部分术语除了可以用于表示方位或位置关系以外,还可能用于表示其他含义,例如术语“上”在某些情况下也可能用于表示某种依附关系或连接关系。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这些术语在本申请中的具体含义。
另外,术语“多个”的含义应为两个以及两个以上。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申请。
实施例1:
如图1和图2所示,本申请公开了一种安全平衡车的优选结构,包括连接架11,所述连接架11的左右两侧连接有踏板,所述踏板上连接平衡轮,所述连接架11的前后两侧均设置底盘,所述底盘上设置有安全轮。所述连接架11的前端连接有前底盘1,所述前底盘1的顶部设置有把手13,所述把手13上设置有操作手柄或/和驾驶按钮,所述平衡车可通过手柄或或驾驶按钮进行控制。
所述把手13上设置的操作手柄包括扭转控制把手,所述扭转控制把手包括左扭转把手和右扭转把手,当向后拧右扭转把手时,平衡车向右转,当向后拧左扭转把手时,平衡车向左转,左扭转把手和右扭转把手扭动的幅度相同时则直线前进。所述把手13上设置的驾驶按钮包括灯光按钮、速度档位调节按钮、喇叭按钮。
所述平衡车连接有无线控制系统,所述无线控制系统包括脑波采集装置,所述脑波采集装置可采集人的脑电波,无线控制系统通过脑波信号实现平衡车的控制;用户只需真实驾驶一段时间并在此期间采集并分析脑电波,无线控制系统即可自动识别出脑波信号实现大脑意念控制驾驶平衡车。
所述连接架11的后端连接有后底盘3,所述前底盘1的底部设置有前安全轮2,所述后底盘3的底部设置有后安全轮4,所述前安全轮2和后安全轮4为万向轮或主动转向轮。所述后底盘3的顶部设置有坐垫12,所述坐垫12可用于乘骑,实现平衡车的多种使用方式。所述连接架11通过转轴与踏板连接,所述踏板与连接架11之间角度限位装置,所述踏板与连接架11之间角度转动角度最大为正负30°,所述踏板与连接架11平行时,转动角度为0°。
所述连接架11左边连接有左踏板5,所述左踏板5的末端设置有左轮电机7,所述左轮电机7的转轴动力连接有左平衡轮6,所述左轮电机7可带动所述左平衡轮6前后转动。所述连接架11右边连接有右踏板8,所述右踏板8的末端设置有右轮电机10,所述右轮电机10的转轴动力连接有右平衡轮9,所述右轮电机10可带动所述右平衡轮9前后转动。
具体使用时,将本装置可以以传统的方式双脚站立在左平衡轮6和右踏板8上,通过前倾和后倾实现平衡车的前进、后退和转向,实现平衡车的控制。或者通过操作手柄和驾驶按钮实现控制,当向后拧右扭转把手时,平衡车向右转,当向后拧左扭转把手时,平衡车向左转,左扭转把手和右扭转把手扭动的幅度相同时则直线前进。或者通过脑波进行控制,但脑波机油复杂性,初期无法识别人脑的信号,需要人们真实驾驶一段时间并采集脑波信号,当能和操作指令和脑波信号识别相匹配时,就能实现脑波直接控制平衡车运动。
具体运行过程,在驾驶时,通过设置前安全轮2、后安全轮4实现安全的驾驶体验,同时设置多种驾驶方式,能够大大提高驾驶体验的多样性和降低学习成本,并提升驾驶乐趣。
这样,通过设置前后置的安全平衡轮,能够实现平衡车的安全使用,同时采用多种驾驶模式,能够提高平衡车的可玩性,降低学习成体,提高驾驶乐趣。
以上所述仅为本申请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申请,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申请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申请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安全平衡车,其特征在于:包括连接架(11),所述连接架(11)的左右两侧连接有踏板,所述踏板上连接平衡轮,所述连接架(11)的前后两侧均设置底盘,所述底盘上设置有安全轮。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安全平衡车,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架(11)的前端连接有前底盘(1),所述前底盘(1)的顶部设置有把手(13),所述把手(13)上设置有操作手柄或/和驾驶按钮,所述平衡车可通过手柄或或驾驶按钮进行控制。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安全平衡车,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架(11)的后端连接有后底盘(3),所述后底盘(3)的顶部设置有坐垫(12),所述坐垫(12)可用于乘骑,实现平衡车的多种使用方式。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安全平衡车,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架(11)通过转轴与踏板连接,所述踏板与连接架(11)之间角度限位装置,所述踏板与连接架(11)之间角度转动角度最大为正负30°,所述踏板与连接架(11)平行时,转动角度为0°。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安全平衡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前底盘(1)的底部设置有前安全轮(2),所述后底盘(3)的底部设置有后安全轮(4),所述前安全轮(2)和后安全轮(4)为万向轮或主动转向轮。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安全平衡车,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架(11)左边连接有左踏板(5),所述左踏板(5)的末端设置有左轮电机(7),所述左轮电机(7)的转轴动力连接有左平衡轮(6),所述左轮电机(7)可带动所述左平衡轮(6)前后转动。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安全平衡车,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架(11)右边连接有右踏板(8),所述右踏板(8)的末端设置有右轮电机(10),所述右轮电机(10)的转轴动力连接有右平衡轮(9),所述右轮电机(10)可带动所述右平衡轮(9)前后转动。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安全平衡车,其特征在于,所述把手(13)上设置的操作手柄包括扭转控制把手,所述扭转控制把手包括左扭转把手和右扭转把手,当向后拧右扭转把手时,平衡车向右转,当向后拧左扭转把手时,平衡车向左转,左扭转把手和右扭转把手扭动的幅度相同时则直线前进。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安全平衡车,其特征在于,所述把手(13)上设置的驾驶按钮包括灯光按钮、速度档位调节按钮、喇叭按钮。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一种安全平衡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平衡车连接有无线控制系统,所述无线控制系统包括脑波采集装置,所述脑波采集装置可采集人的脑电波,无线控制系统通过脑波信号实现平衡车的控制;用户只需真实驾驶一段时间并在此期间采集并分析脑电波,无线控制系统即可自动识别出脑波信号实现大脑意念控制驾驶平衡车。
CN202321684231.XU 2023-06-29 2023-06-29 一种安全平衡车 Active CN22036341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684231.XU CN220363413U (zh) 2023-06-29 2023-06-29 一种安全平衡车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684231.XU CN220363413U (zh) 2023-06-29 2023-06-29 一种安全平衡车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20363413U true CN220363413U (zh) 2024-01-19

Family

ID=8951955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1684231.XU Active CN220363413U (zh) 2023-06-29 2023-06-29 一种安全平衡车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20363413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2879694U (zh) 单轮自平衡电动车
CN203888957U (zh) 一种两轮自平衡电动车的车架总成
CN205273726U (zh) 一种自平衡和骑行两用的电动车
CN102815358B (zh) 智能平衡休闲车
CN103895770A (zh) 一种前后左右自平衡电动独轮车
CN205022785U (zh) 电动车
CN203854799U (zh) 一种自动转向两轮自平衡电动车
CN220363413U (zh) 一种安全平衡车
CN202765191U (zh) 智能平衡休闲车
CN203268122U (zh) 一种汽车四轮转向系统
CN107600262A (zh) 一种使电动童车具备驱动摇摆功能的机构
CN109987184B (zh) 滑板车
CN110550085A (zh) 一种卡丁车及其控制方法
CN201907608U (zh) 电动站立车
CN210821826U (zh) 一种卡丁车
CN208216902U (zh) 电动滑板车
CN204674731U (zh) 便捷式电动车
CN208233256U (zh) 一种双轮坐式体感平衡车
CN206528569U (zh) 一种滑板车
CN101100211A (zh) 跷板驱动式滑板车
CN205819400U (zh) 具有减震功能的平衡箱车
CN205891097U (zh) 一种两轮体感车
CN205345238U (zh) 一种新型便携式电动车
CN112389532A (zh) 智能助力婴儿车
CN210822432U (zh) 一种电子感应方向盘及卡丁车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