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0314011U - 一种注塑机及其射嘴 - Google Patents

一种注塑机及其射嘴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20314011U
CN220314011U CN202320395324.4U CN202320395324U CN220314011U CN 220314011 U CN220314011 U CN 220314011U CN 202320395324 U CN202320395324 U CN 202320395324U CN 220314011 U CN220314011 U CN 22031401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eturn
injection
molding machine
injection molding
block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0395324.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沈君斌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aizhou Julong New Material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Taizhou Julong New Material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aizhou Julong New Material Co ltd filed Critical Taizhou Julong New Material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0395324.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2031401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2031401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20314011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注塑机及其射嘴,射嘴包括外壳体,其一端与注塑机的射出油缸相连接,另一端用于插入注塑机的合模装置的模腔;送料通道,其沿着外壳体轴线方向贯穿外壳体,用于注塑机的加工材料在外壳体内的喷射穿行;送料通道包括防回部,防回部包括靠近射出油缸的进料口与靠近合模装置的出料口,防回部的直径从进料口至出料口逐渐增大;防回部内活动设置有防回块,防回块的形状与所述防护部的进料口所在的一端的形状相适配;当模腔内的加工材料回流时,加工材料推动防回块向着进料口移动,防回块封闭进料口。从而当模腔内的加工材料回流时,加工材料能够推动防回块向着进料口移动,防回块封闭进料口,有效防止加工材料回流进入活塞腔。

Description

一种注塑机及其射嘴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注塑机技术领域,特别地,涉及一种注塑机及其射嘴。
背景技术
注塑机又名注射成型机或注射机。它是将热塑性塑料或热固性塑料利用塑料成型模具制成各种形状的塑料制品的主要成型设备。分为立式、卧式、全电式。注塑机能加热塑料,对熔融塑料施加高压,使其射出而充满合模装置的模腔。但是常规的注塑机在注塑完成后融化后的加工材料可能回流,从而可能影响射嘴、射出油缸甚至注塑机的使用。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目的是提供一种注塑机及其射嘴,通过防回部与防回块的配合作用解决注塑机的回流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注塑机的射嘴,包括:
外壳体,其一端与所述注塑机的射出油缸相连接,另一端用于插入注塑机的合模装置的模腔;以及
送料通道,其沿着外壳体轴线方向贯穿外壳体,用于注塑机的加工材料在外壳体内的喷射穿行;
其中,所述送料通道包括防回部,所述防回部包括靠近射出油缸的进料口与靠近合模装置的出料口,防回部的直径从进料口至出料口逐渐增大;
所述防回部内活动设置有防回块,所述防回块的形状与所述防护部的进料口所在的一端的形状相适配;当模腔内的加工材料回流时,加工材料推动防回块向着进料口移动,防回块封闭进料口。
优选的,所述送料通道包括:
进料部,其设置在所述外壳体靠近射出油缸的一端,并与射出气缸的活塞腔相连通;
射料部,其设置在所述外壳体靠近合模装置的一端;当外壳体的外端插入合模装置时,所述射料部与合模装置的模腔相连通;
引导部,其设置在所述进料部与射料部之间,用于引导注塑机的加工材料从外壳体流到射料部射出;
所述防回部设置在所述射料部与引导部之间,所述进料口连通引导部,所述出料口连通射料部。
优选的,所述防回块的周面上开设有若干个通孔,当防回块移动至防回部靠近出料口的一侧时,若干个所述通孔的出口均朝向所述出料口,并且若干个通孔均与所述出料口相连通。
优选的,若干个所述通孔的开口均布在防回块的周面上,若干个通孔的出口均开设在所述防回块的外端面上,并且若干个所述通孔的出口交汇形成一个总出口。
优选的,所述防回块为圆台形块,所述防回部为相适配的圆台形腔,所述进料口开设在防回部的内端,通过防回块的内端面抵靠在进料口周侧的防回部内壁上实现对进料口的封闭。
优选的,所述防回部的外端直径大于所述射料部的直径,所述防回块外端的直径大小处于防回部外端直径大小与射料部直径之间;所述防回部内端的直径大于或等于所述引导部的直径,所述防回块内端的直径大于或等于所述引导部的直径,且小于或等于防回部内端的直径。
优选的,当所述防回块移动至防回部靠近出料口的一侧时,所述防回块与防回部的内壁之间存在用于加工材料穿行的过料区域。
一种注塑机,包括:
驱动源:
活塞杆,其与所述驱动源相连接;所述驱动源驱动活塞杆横向移动;
射出油缸,其设置在驱动源的一侧;所述射出油缸内成型有活塞腔,所述活塞杆穿设在活塞腔内;
进料通道,其与射出油缸相连接,并且与所述活塞腔相连通,用于活塞腔的进料;所述活塞杆横向移动挤压活塞腔内的加工材料实现射出油缸的出料;
合模装置,其设置在所述射出油缸的一侧;所述合模装置内设置有用于加工材料成型的模腔;
还包括如上所述的一种注塑机的射嘴,其设置在所述活塞腔的出口处,并连通模腔与活塞腔,所述活塞腔的加工材料经射嘴进入合模装置的模腔。
本实用新型相比现有技术突出且有益的技术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当模腔内的加工材料回流时,加工材料能够推动防回块向着进料口移动,防回块封闭进料口,进而实现穿行通道的封闭,有效防止加工材料回流进入活塞腔,使加工材料能够保持在模腔内的放置,能够稳定地在模腔内冷却成型。
同时,通过防回部与防回块的设计,在注塑完成,活塞杆往回缩的时候,防回块也能被压强作用带动往进料口移动而封闭进料口,进而封闭送料通道,防止模腔内的加工材料溢出或回流而导致加工材料在送料通道内的残留量增大,最终通过减少射嘴内送料通道的残留量减少模腔塑料成品的拉丝情况。
同时通过防回部与防回块的设计,在注塑完成,活塞杆往回缩的时候,防回块也能被压强作用带动往进料口移动而封闭进料口,进而封闭送料通道,防止模腔内的加工材料溢出或回流而导致加工材料在送料通道内的残留量增大,最终通过减少射嘴内送料通道的残留量减少模腔塑料成品的拉丝情况。
进一步地,通过活动设置的防回块也能搅动融化后的加工材料,防止加工材料在送料通道内部分结块,增加加工材料的活性。
2、本实用新型当防回块移动至抵靠在防回部靠近出料口的一侧时,加工材料能从防回块的通孔进入出料口,实现出料。而由于本实施例中防回块为用端面封闭进料口,从而防回块封闭进料口时,防回块周面上的通孔不与进料口相连通,进而实现防回块上的通孔的单向通行,即对进料口封闭,对出料口连通。
3、本实用新型若干个所述通孔的出口交汇形成一个总出口,从而便于加工材料汇总进入出料口排出。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剖视图;
图3为图2的A处放大图。
附图标记:1、驱动源;2、活塞杆;3、射出油缸;31、活塞腔;4、进料通道;5、合模装置;51、模腔;
6、射嘴;61、外壳体;62、送料通道;621、进料部;622、射料部;623、引导部;624、防回部;625、防回块;6251、通孔;6252、总出口;626、过料区域。
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述,以使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更易于理解和掌握。
如图1-图3所示,一种注塑机,包括安装架、驱动源1、活塞杆2、射出油缸3、进料通道4、合模装置5以及射嘴6。安装平台用于上述零部件的安装固定以及用于相互连接的一个平台。驱动源1固定设置在安装平台上。本实施例中驱动源1可以为气缸、液压缸、气缸等可以驱动零部件横向移动的装置。活塞杆2与所述驱动源1相连接;所述驱动源1驱动活塞杆2横向移动。射出油缸3设置在驱动源1的一侧,并且所述射出油缸3内成型有活塞腔31,所述活塞杆2穿设在活塞腔31内。进料通道4与射出油缸3相连接,并且与所述活塞腔31相连通,使用者可以将相应的加工材料从进料通道4注入活塞腔31,实现活塞腔31的进料。本实施例中的加工材料优选为加热融化后的塑料。从而所述活塞杆2横向移动后即可挤压活塞腔31内的加工材料实现射出油缸3的出料。合模装置5设置在所述射出油缸3的一侧;所述合模装置5内设置有用于加工材料成型的模腔51。射嘴6设置在所述活塞腔31的出口处,并连通模腔51与活塞腔31,从而活塞腔31的加工材料被挤压出料后能够经射嘴6引导喷射进入合模装置5的模腔51,结构与原理与针筒类似,之后加工材料在模腔51内冷却成型即可实现加工材料的成型。
结合图2与图3,所述射嘴6包括外壳体61与送料通道62。外壳体61的一端与所述注塑机的射出油缸3相连接,另一端用于插入注塑机的合模装置5的模腔51。从而实现射嘴6与射出油缸3以及合模装置5之间的连接。送料通道62沿着外壳体61轴线方向贯穿外壳体61,用于注塑机的加工材料在外壳体61内的喷射穿行。
其中,如图3所示,所述送料通道62包括防回部624,所述防回部624包括靠近射出油缸3的进料口与靠近合模装置5的出料口,防回部624的直径从进料口至出料口逐渐增大。所述防回部624内活动设置有防回块625,所述防回块625的形状与所述防护部的进料口所在的一端的形状相适配。从而当模腔51内的加工材料回流时,加工材料能够推动防回块625向着进料口移动,防回块625封闭进料口,进而实现穿行通道的封闭,有效防止加工材料回流进入活塞腔31,使加工材料能够保持在模腔51内的放置,能够稳定地在模腔51内冷却成型。而当射嘴6正常运送加工材料时,防回块625则会被加工材料推动到防回部624直径较大的一侧,进料口开放,加工材料能够经防回部624射出。
同时,通过防回部624与防回块625的设计,在注塑完成,活塞杆2往回缩的时候,防回块625也能被压强作用带动往进料口移动而封闭进料口,进而封闭送料通道62,防止模腔51内的加工材料溢出或回流而导致加工材料在送料通道62内的残留量增大,最终通过减少射嘴6内送料通道62的残留量减少模腔51塑料成品的拉丝情况。
进一步地,通过活动设置的防回块625也能搅动融化后的加工材料,防止加工材料在送料通道62内部分结块,增加加工材料的活性。
具体地,如图3所示,所述送料通道62包括进料部621、射料部622与引导部623。进料部621设置在所述外壳体61靠近射出油缸3的一端,并与射出气缸的活塞腔31相连通。射料部622设置在所述外壳体61靠近合模装置5的一端。当外壳体61的外端插入合模装置5时,所述射料部622与合模装置5的模腔51相连通。引导部623设置在所述进料部621与射料部622之间,用于引导注塑机的加工材料从外壳体61流到射料部622射出。所述防回部624设置在所述射料部622与引导部623之间,所述进料口连通引导部623,所述出料口连通射料部622。从而通过防回部624设置在所述射料部622与引导部623之间,使防回部624起到防止回流功能同时,也能将加工材料截流在射嘴6的外端,减少射嘴6内加工材料的残留量。
本实施例中所述防回块625的形状优选为圆台形块,所述防回部624为相适配的圆台形腔。所述进料口开设在防回部624的内端,通过防回块625的内端面抵靠在进料口周侧的防回部624内壁上实现对进料口的封闭。从而通过圆台形的设计保证防回块625与防回部624功能的同时,也能给予防回块625更自由的运动,如转动或者一定的径向偏移。
进一步地,如图3所示,所述防回块625的周面上开设有若干个通孔6251,当防回块625移动至防回部624靠近出料口的一侧时,若干个所述通孔6251的出口均朝向所述出料口,并且若干个通孔6251均与所述出料口相连通。从而当防回块625移动至抵靠在防回部624靠近出料口的一侧时,加工材料能从防回块625的通孔6251进入出料口,实现出料。而由于本实施例中防回块625为用端面封闭进料口,从而防回块625封闭进料口时,防回块625周面上的通孔6251不与进料口相连通,进而实现防回块625上的通孔6251的单向通行,即对进料口封闭,对出料口连通。
进一步地,如图3所示,若干个所述通孔6251的开口均布在防回块625的周面上,从而便于防回块625周侧的加工材料进入通孔6251。若干个通孔6251的出口均开设在所述防回块625的外端面上,并且若干个所述通孔6251的出口交汇形成一个总出口6252,从而便于加工材料汇总进入出料口排出。
其中,如图3所示,若干个所述通孔6251优选为呈圆周阵列设置在所述防回块625的周面。
进一步地,如图3所示,所述防回部624的外端直径大于所述射料部622的直径,所述防回块625外端的直径大小处于防回部624外端直径大小与射料部622直径之间;所述防回部624内端的直径大于或等于所述引导部623的直径,所述防回块625内端的直径大于或等于所述引导部623的直径,且小于或等于防回部624内端的直径。从而使防回块625能够稳定设置在防回部624内,防止防回块625进入防回部624之外的进料通道4内而造成送料通道62堵塞。
进一步地,如图3所示,当所述防回块625移动至防回部624靠近出料口的一侧时,所述防回块625与防回部624的内壁之间存在用于加工材料穿行的过料区域626。从而当防回块625未抵靠在出料口周侧的防回部624内壁上时,加工材料能够从过料区域626进入出料口,进而通过过料区域626增加加工材料的传输渠道,进一步提高加工材料的传输速度。
当然,以上只是本实用新型的典型实例,除此之外,本实用新型还可以有其它多种具体实施方式,凡采用等同替换或等效变换形成的技术方案,均落在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的范围之内。

Claims (8)

1.一种注塑机的射嘴,其特征在于,包括
外壳体(61),其一端与所述注塑机的射出油缸(3)相连接,另一端用于插入注塑机的合模装置(5)的模腔(51);以及
送料通道(62),其沿着外壳体(61)轴线方向贯穿外壳体(61),用于注塑机的加工材料在外壳体(61)内的喷射穿行;
其中,所述送料通道(62)包括防回部(624),所述防回部(624)包括靠近射出油缸(3)的进料口与靠近合模装置(5)的出料口,防回部(624)的直径从进料口至出料口逐渐增大;
所述防回部(624)内活动设置有防回块(625),所述防回块(625)的形状与所述防回部(624)的进料口所在的一端的形状相适配;当模腔(51)内的加工材料回流时,加工材料推动防回块(625)向着进料口移动,防回块(625)封闭进料口。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注塑机的射嘴,其特征是:所述送料通道(62)包括:
进料部(621),其设置在所述外壳体(61)靠近射出油缸(3)的一端,并与射出气缸的活塞腔(31)相连通;
射料部(622),其设置在所述外壳体(61)靠近合模装置(5)的一端;当外壳体(61)的外端插入合模装置(5)时,所述射料部(622)与合模装置(5)的模腔(51)相连通;
引导部(623),其设置在所述进料部(621)与射料部(622)之间,用于引导注塑机的加工材料从外壳体(61)流到射料部(622)射出;
所述防回部(624)设置在所述射料部(622)与引导部(623)之间,所述进料口连通引导部(623),所述出料口连通射料部(622)。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注塑机的射嘴,其特征是:所述防回块(625)的周面上开设有若干个通孔(6251),当防回块(625)移动至防回部(624)靠近出料口的一侧时,若干个所述通孔(6251)的出口均朝向所述出料口,并且若干个通孔(6251)均与所述出料口相连通。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注塑机的射嘴,其特征是:若干个所述通孔(6251)的开口均布在防回块(625)的周面上,若干个通孔(6251)的出口均开设在所述防回块(625)的外端面上,并且若干个所述通孔(6251)的出口交汇形成一个总出口(6252)。
5.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注塑机的射嘴,其特征是:所述防回块(625)为圆台形块,所述防回部(624)为相适配的圆台形腔,所述进料口开设在防回部(624)的内端,通过防回块(625)的内端面抵靠在进料口周侧的防回部(624)内壁上实现对进料口的封闭。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注塑机的射嘴,其特征是:所述防回部(624)的外端直径大于所述射料部(622)的直径,所述防回块(625)外端的直径大小处于防回部(624)外端直径大小与射料部(622)直径之间;所述防回部(624)内端的直径大于或等于所述引导部(623)的直径,所述防回块(625)内端的直径大于或等于所述引导部(623)的直径,且小于或等于防回部(624)内端的直径。
7.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注塑机的射嘴,其特征是:当所述防回块(625)移动至防回部(624)靠近出料口的一侧时,所述防回块(625)与防回部(624)的内壁之间存在用于加工材料穿行的过料区域(626)。
8.一种注塑机,包括:
驱动源(1):
活塞杆(2),其与所述驱动源(1)相连接;所述驱动源(1)驱动活塞杆(2)横向移动;
射出油缸(3),其设置在驱动源(1)的一侧;所述射出油缸(3)内成型有活塞腔(31),所述活塞杆(2)穿设在活塞腔(31)内;
进料通道(4),其与射出油缸(3)相连接,并且与所述活塞腔(31)相连通,用于活塞腔(31)的进料;所述活塞杆(2)横向移动挤压活塞腔(31)内的加工材料实现射出油缸(3)的出料;
合模装置(5),其设置在所述射出油缸(3)的一侧;所述合模装置(5)内设置有用于加工材料成型的模腔(51);
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如权利要求1-7任一项所述的一种注塑机的射嘴(6),其设置在所述活塞腔(31)的出口处,并连通模腔(51)与活塞腔(31),所述活塞腔(31)的加工材料经射嘴(6)进入合模装置(5)的模腔(51)。
CN202320395324.4U 2023-02-28 2023-02-28 一种注塑机及其射嘴 Active CN22031401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395324.4U CN220314011U (zh) 2023-02-28 2023-02-28 一种注塑机及其射嘴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395324.4U CN220314011U (zh) 2023-02-28 2023-02-28 一种注塑机及其射嘴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20314011U true CN220314011U (zh) 2024-01-09

Family

ID=8941172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0395324.4U Active CN220314011U (zh) 2023-02-28 2023-02-28 一种注塑机及其射嘴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20314011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2359840A (en) Injection molding machine
US3826477A (en) Injection molding machine with a venting device
CN220314011U (zh) 一种注塑机及其射嘴
CN211941835U (zh) 一种液态硅胶进胶机构
CN210820599U (zh) 一种定量给料的注塑机
CN217169486U (zh) 一种注塑机用防注气的注塑喷嘴
CN207120450U (zh) 一种注塑机止逆环
CN106564171B (zh) 一种螺杆炮筒
CN213618001U (zh) 射出成型机之不断纤注塑系统
CN214395271U (zh) 一种橡胶注射成型机注射机构
CN212860278U (zh) 一种模具注射装置
CN110900980B (zh) 一种自动软管注肩机及其吐塑机构
CN209478811U (zh) 一种便捷排气泡的注塑机
CN210126261U (zh) 一种注塑机螺杆注塑料筒
CN210453470U (zh) 一种注塑机
KR101210427B1 (ko) 사출용 노즐 및 사출장치
EP3496926B1 (en) Injector for injection molding
CN212124076U (zh) 二段式射出机
CN210705760U (zh) 一种密封件注塑模具顶出结构
EP0587574A1 (en) PLASTIFICATION MEMBER FOR A SCREW INJECTION MACHINE.
CN105459358A (zh) 塑化用螺杆头
CN220973150U (zh) 料口结构及注塑机
CN218701022U (zh) 一种防漏胶的立式注射机
CN104908257A (zh) 一种新型注塑机注射装置
CN110864137A (zh) 一种用于注塑机的三通阀结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