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0310438U - 贝壳粉消化反应装置 - Google Patents

贝壳粉消化反应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20310438U
CN220310438U CN202321819832.7U CN202321819832U CN220310438U CN 220310438 U CN220310438 U CN 220310438U CN 202321819832 U CN202321819832 U CN 202321819832U CN 220310438 U CN220310438 U CN 22031043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ixed
carbonization
shell powder
rod
kettl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1819832.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陈洋
陈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Fujian Tianning Jindao Shell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Fujian Tianning Jindao Shel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Fujian Tianning Jindao Shell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Fujian Tianning Jindao Shel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1819832.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2031043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2031043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20310438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Mixers With Rotating Receptacles And Mixers With Vibration Mechanism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贝壳粉消化反应装置,属于贝壳粉消化技术领域,针对了单向搅拌效果不理想的问题,包括碳化釜,碳化釜的顶部可拆卸连接有釜盖,还包括氢氧化钙乳液进料管口,氢氧化钙乳液进料管口设置在碳化釜外壁一侧表面,釜盖的顶端中部固定有驱动电机,驱动电机的驱动端固定有转动杆,转动杆外部上下两端均固定有十字杆,十字杆的四角均固定有连接杆;本实用新型通过驱动电机、转动杆、十字杆、连接杆、第一搅拌杆、主动齿轮、从动齿轮、齿轮圈、安装杆、第二搅拌杆之间的相互配合作业,进而能够实现搅拌机构能够同时进行顺时针以及逆时针进行双向转动,从而能够将氢氧化钙乳液以及碳酸进行充分的混合搅拌,使其混合效果更为出色。

Description

贝壳粉消化反应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贝壳粉消化技术领域,具体涉及贝壳粉消化反应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贝壳粉消化反应装置,都是采用领先的新型组合式碳化工艺非冷冻法纳米碳酸钙生产新工艺,通常都是氢氧化钙乳液经陈化、浓度调整和温度调整后泵入碳化釜,来自压缩工序的干净碳酸送入碳化釜内部,搅拌作用下气液两相充分分散接触,转化为碳酸钙,碳酸钙沉淀过程结束后停止通碳酸,然后碳酸钙悬浮液自釜底部出料进入浆料均化池,由泵压(caco3)送至压滤机脱水,泵压滤水进入回水池,循环用于消化。滤饼由皮带输送机送往闪蒸干燥器,与干净的热空气接触干燥,干粉经旋风分离和布袋收集,再经过打散处理后送至计量包装。
但现有的氢氧化钙乳液与碳酸气体进行混合搅拌时,搅拌结构都是采用单向搅拌杆进行搅拌,这种单向搅拌结构并不能使气液充分分散接触,使其混合效果不理想。
因此,需要贝壳粉消化反应装置,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单向搅拌效果不理想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贝壳粉消化反应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贝壳粉消化反应装置,包括碳化釜,所述碳化釜的顶部可拆卸连接有釜盖,还包括:
一氢氧化钙乳液进料管口,氢氧化钙乳液进料管口设置在碳化釜外壁一侧表面,所述釜盖的顶端中部固定有驱动电机,所述驱动电机的驱动端固定有转动杆,所述转动杆外部上下两端均固定有十字杆,所述十字杆的四角均固定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的外部固定有第一搅拌杆,所述碳化釜的内壁底端设置有限位盘:
一出料管口,出料管口与碳化釜以及限位盘的底面中心处呈连通设置,所述碳化釜的外壁一侧设置有碳酸管道,所述限位盘与碳化釜之间设置有反转机构。
方案中需要说明的是,所述反转机构包括:
一主动齿轮,主动齿轮转动连接在碳化釜的底端中心处,所述主动齿轮与转动杆同轴连接,所述主动齿轮的外侧啮合连接有从动齿轮,所述从动齿轮的外侧啮合连接有齿轮圈;
多安装杆,多个安装杆呈四角分布固定于所述齿轮圈的顶端表面,每个所述安装杆的外表面均固定有与第二搅拌杆。
进一步值得说明的是,所述碳化釜的内壁底端开设有限位槽,所述齿轮圈的外侧呈圆周分布固定有限位滑轮,所述限位滑轮滑动连接在限位槽的内壁。
更进一步需要说明的是,所述釜盖的底端开设有多个环形槽,所述连接杆以及安装杆的顶端均转动连接在环形槽的内壁。
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齿轮圈的直径大于限位盘,所述限位盘与齿轮圈的相贴合。
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限位盘的底面固定有两个固定柱,所述固定柱的底端共同固定连接在碳化釜的内壁底端。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贝壳粉消化反应装置,至少包括如下有益效果:
通过驱动电机、转动杆、十字杆、连接杆、第一搅拌杆、主动齿轮、从动齿轮、齿轮圈、安装杆、第二搅拌杆之间的相互配合作业,进而能够实现搅拌机构能够同时进行顺时针以及逆时针进行双向转动,从而能够将氢氧化钙乳液以及碳酸进行充分的混合搅拌,使其混合效果更为出色。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正视立体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碳化釜剖面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内部结构图。
图中:1、碳化釜;2、氢氧化钙乳液进料管口;3、转动杆;4、十字杆;5、连接杆;6、第一搅拌杆;7、限位盘;8、出料管口;9、碳酸管道;10、反转机构;101、主动齿轮;102、从动齿轮;103、齿轮圈;104、安装杆;105、第二搅拌杆;11、限位滑轮;12、限位槽;13、釜盖;14、环形槽;15、驱动电机;16、固定柱。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描述。
请参阅图1-3,本实用新型提供贝壳粉消化反应装置,包括碳化釜1,碳化釜1的顶部可拆卸连接有釜盖13,还包括氢氧化钙乳液进料管口2,氢氧化钙乳液进料管口2设置在碳化釜1外壁一侧表面,釜盖13的顶端中部固定有驱动电机15,驱动电机15的驱动端固定有转动杆3,转动杆3外部上下两端均固定有十字杆4,十字杆4的四角均固定有连接杆5,连接杆5的外部固定有第一搅拌杆6,碳化釜1的内壁底端设置有限位盘7:
一出料管口8,出料管口8与碳化釜1以及限位盘7的底面中心处呈连通设置,碳化釜1的外壁一侧设置有碳酸管道9,碳酸管道9主要与外接的碳酸输送设备进行连接,限位盘7与碳化釜1之间设置有反转机构10,齿轮圈103的直径大于限位盘7,限位盘7与齿轮圈103的相贴合,限位盘7的底面固定有两个固定柱16,固定柱16的底端共同固定连接在碳化釜1的内壁底端。
限位盘7主要能够将齿轮圈103进行密封,从而能够防止齿轮圈103被氢氧化钙乳液侵蚀,从而能够形成保护。
进一步地如图2、图3所示,值得具体说明的是,反转机构10包括主动齿轮101,主动齿轮101转动连接在碳化釜1的底端中心处,主动齿轮101与转动杆3同轴连接,主动齿轮101的外侧啮合连接有从动齿轮102,从动齿轮102的外侧啮合连接有齿轮圈103;
多安装杆104,多个安装杆104呈四角分布固定于齿轮圈103的顶端表面,每个安装杆104的外表面均固定有与第二搅拌杆105。
进一步地如图1、图2、图3所示,值得具体说明的是,碳化釜1的内壁底端开设有限位槽12,齿轮圈103的外侧呈圆周分布固定有限位滑轮11,限位滑轮11滑动连接在限位槽12的内壁。
本方案具备以下工作过程:首先将氢氧化钙乳液经陈化、浓度调整和温度调整后通过氢氧化钙乳液进料管口2泵入碳化釜1的内部,同时在通过碳酸管道9将压缩工序的干净碳酸放入碳化釜1的内部,使其与氢氧化钙乳液经进行混合,且在碳酸钙沉淀过程结束后停止通碳酸,进而通过启动驱动电机15,使其能够带动转动杆3进行转动,进而能带动十字杆4进行转动,使其能带动连接杆5进行旋转,使其能够同时带动多个第一搅拌6进行顺时针旋转搅拌,同时通过连接杆3与主动齿轮101进行转动,使其能够带动从动齿轮102反向转动,当从动齿轮102进行转动时,从而能带动齿轮圈103进行逆时针进行旋转,从而能够同时带动多个安装杆104进行转动,使其能够带动第二搅拌杆105逆时针进行旋转,从而能够实现第一搅拌杆6与第二搅拌杆105之间进行向着两个方向旋转,使其氢氧化钙乳液与碳酸气体能够充分混合,使其搅拌效果更加出色。
根据上述工作过程可知:通过驱动电机15,主要能够带动连接杆5以及第一搅拌杆6进行旋转,同时再带动与连接杆5同轴连接的主动齿轮101进行旋转,使其能够带动齿轮圈103进行逆时针旋转,进而实现带动第二搅拌杆105进行逆时针旋转。
进一步地如图1、图2和图3所示,值得具体说明的是,釜盖13的底端开设有多个环形槽14,连接杆5以及安装杆104的顶端均转动连接在环形槽14的内壁。
通过环形槽14的设置,能够实现安装杆104以及连接杆5在转动的过程中保持稳固,同时还能够将其进行限位。
综上:通过将氧化钙乳液经陈化以及干净碳酸输送至碳化釜1的内部,同时启动驱动电机15,使其第一搅拌杆6进行旋转,同时再通过连接杆3进行旋转,使其第二搅拌杆105进行逆时针反向旋转,从而能够实现将氧化钙乳液以及碳酸充分混合,使其效果更为出色。
驱动电机15可采用市场购置,驱动电机15配有电源,在本领域属于成熟技术,已充分公开,因此说明书中不重复赘述。

Claims (6)

1.贝壳粉消化反应装置,包括碳化釜(1),所述碳化釜(1)的顶部可拆卸连接有釜盖(13),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一氢氧化钙乳液进料管口(2),氢氧化钙乳液进料管口(2)设置在碳化釜(1)外壁一侧表面,所述釜盖(13)的顶端中部固定有驱动电机(15),所述驱动电机(15)的驱动端固定有转动杆(3),所述转动杆(3)外部上下两端均固定有十字杆(4),所述十字杆(4)的四角均固定有连接杆(5),所述连接杆(5)的外部固定有第一搅拌杆(6),所述碳化釜(1)的内壁底端设置有限位盘(7):
一出料管口(8),出料管口(8)与碳化釜(1)以及限位盘(7)的底面中心处呈连通设置,所述碳化釜(1)的外壁一侧设置有碳酸管道(9),所述限位盘(7)与碳化釜(1)之间设置有反转机构(1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贝壳粉消化反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反转机构(10)包括:
一主动齿轮(101),主动齿轮(101)转动连接在碳化釜(1)的底端中心处,所述主动齿轮(101)与转动杆(3)同轴连接,所述主动齿轮(101)的外侧啮合连接有从动齿轮(102),所述从动齿轮(102)的外侧啮合连接有齿轮圈(103);
多安装杆(104),多个安装杆(104)呈四角分布固定于所述齿轮圈(103)的顶端表面,每个所述安装杆(104)的外表面均固定有与第二搅拌杆(105)。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贝壳粉消化反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碳化釜(1)的内壁底端开设有限位槽(12),所述齿轮圈(103)的外侧呈圆周分布固定有限位滑轮(11),所述限位滑轮(11)滑动连接在限位槽(12)的内壁。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贝壳粉消化反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釜盖(13)的底端开设有多个环形槽(14),所述连接杆(5)以及安装杆(104)的顶端均转动连接在环形槽(14)的内壁。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贝壳粉消化反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齿轮圈(103)的直径大于限位盘(7),所述限位盘(7)与齿轮圈(103)的相贴合。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贝壳粉消化反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盘(7)的底面固定有两个固定柱(16),所述固定柱(16)的底端共同固定连接在碳化釜(1)的内壁底端。
CN202321819832.7U 2023-07-12 2023-07-12 贝壳粉消化反应装置 Active CN22031043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819832.7U CN220310438U (zh) 2023-07-12 2023-07-12 贝壳粉消化反应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819832.7U CN220310438U (zh) 2023-07-12 2023-07-12 贝壳粉消化反应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20310438U true CN220310438U (zh) 2024-01-09

Family

ID=8941640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1819832.7U Active CN220310438U (zh) 2023-07-12 2023-07-12 贝壳粉消化反应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20310438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7413316U (zh) 一种混料均匀的软磁铁氧体磁芯制浆装置
CN101385962B (zh) 带压榨膜片的反应过滤干燥设备
CN220310438U (zh) 贝壳粉消化反应装置
CN111298744B (zh) 一种用于提高芳烃硝化效率的活性剂的制备方法
CN213493333U (zh) 一种带有清理装置的混料机
CN201275482Y (zh) 一种带压榨膜片的反应过滤干燥设备
CN114732733B (zh) 一种用于生产铝碳酸镁咀嚼片的系统
CN210410443U (zh) 一种高效节能的化工用搅拌釜
CN210875277U (zh) 一种化工反应釜用混合机构
CN212877552U (zh) 一种鸡饲料加工生产用颗粒成型装置
CN110774447A (zh) 一种定量配比的彩色混凝土搅拌装置
CN214076633U (zh) 一种倍半乙基铝反应釜
CN213286879U (zh) 一种改进型混凝土减水剂生产用反应釜
CN209721607U (zh) 用于制备硝酸钾的高效率混合生产装置
CN210030469U (zh) 一种碳酸钙生产用消化机
CN110393958A (zh) 一种隔膜压滤机滤饼洗涤装置及方法
CN208244515U (zh) 一种施肥用肥料混合搅拌装置
CN211800418U (zh) 一种用于制备氧化铝生产用絮凝剂的配液装置
CN210389662U (zh) 一种用于生产建筑外墙保温材料的搅拌装置
CN217795717U (zh) 一种洗发水生产搅拌机构
CN215428709U (zh) 一种农药悬浮剂生产用搅拌装置
CN206996609U (zh) 减水剂生产用转筒式反应釜
CN221016015U (zh) 一种化工固液反应釜
CN219003047U (zh) 一种工业级氢氧化锂过滤提纯设备
CN213314971U (zh) 谷氨酸反应釜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