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0306695U - 一种电连接器弹性接触件a序装配的装配工装 - Google Patents

一种电连接器弹性接触件a序装配的装配工装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20306695U
CN220306695U CN202321979829.1U CN202321979829U CN220306695U CN 220306695 U CN220306695 U CN 220306695U CN 202321979829 U CN202321979829 U CN 202321979829U CN 220306695 U CN220306695 U CN 22030669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ssembly
rod
block
sliding
mounting block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1979829.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陈旭浦
王芳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Mianyang Huayongsheng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Mianyang Huayongsheng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Mianyang Huayongsheng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Mianyang Huayongsheng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1979829.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2030669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2030669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20306695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Details Of Connecting Devices For Male And Female Coupling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的一种电连接器弹性接触件A序装配的装配工装,包括:底板、滑动导向装置、安装块和拉钩组件,所述滑动导向装置的固定端固定在所述底板上,所述滑动导向装置的移动端可沿平行于所述穿丝棒中轴线的方向移动;安装块与所述滑动导向装置的移动端连接,拉钩组件包括连接板和拉板,所述拉板位于所述分丝头与所述穿丝棒之间,且所述拉板上设置有通槽,所述通槽的宽度大于所述套管的外径,且所述通槽的宽度小于所述外套的外径;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拉钩组件,使拉钩组件与分丝头同步移动,从而实现了当分丝头远离穿丝棒时,拉钩组件可以将A序产品从穿丝棒上拆卸,简化操作步骤,减少人为失误,同时提升了装配效率。

Description

一种电连接器弹性接触件A序装配的装配工装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连接器生产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电连接器弹性接触件A序装配的装配工装。
背景技术
电连接器接触件是连接器中的关键组成部分,其形式主要有片簧插孔、普通线簧插孔、密绕线簧插孔以及冠簧插孔等。其中,由于普通线簧插孔具有温和的插拔力以及稳定的可靠性,因此在众多形式中应用广泛。
普通线簧插孔的装配工艺主要分为两个步骤:A序和B序。在A序阶段,外套、套管以及铜丝被一起组装,这是一个非常关键的环节。在这个步骤中,操作工人需要使用特定的工具将这些部件稳固地连接在一起,确保铜丝在套管和外套之间均匀分布,并呈现出放射状的排列。
在A序阶段的实施中,通常是首先利用穿丝棒将套管固定在适当的位置,然后使用分丝头将外套固定好。之后,铜丝被穿过穿丝棒,最后通过分丝头与穿丝棒的配合,实现外套、套管和铜丝的铆接。然而,采用这种方式会在铆接完成后需要手动将A序产品从穿丝棒上拆除,这不仅增加了操作人员的操作步骤,也相应提高了工作的复杂性和可能的操作失误。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进行A序装配时有额外的操作,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连接器弹性接触件A序装配的装配工装,减少了操作人员的操作步骤。
本实用新型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电连接器弹性接触件A序装配的装配工装,包括:
底板以及水平安装在所述底板上的穿丝棒,所述穿丝棒用于放置套管;
滑动导向装置,其具有固定端和移动端,所述滑动导向装置的固定端固定在所述底板上,所述滑动导向装置的移动端可沿平行于所述穿丝棒中轴线的方向移动;
安装块,其与所述滑动导向装置的移动端连接,所述安装块上设置有与所述穿丝棒同轴的分丝头,所述分丝头用于放置外套;
拉钩组件,其包括连接板和拉板,所述连接板与所述分丝头平行设置,且所述连接板的第一端与所述安装块连接,所述拉板与所述连接板的第二端垂直固定连接,所述拉板位于所述分丝头与所述穿丝棒之间,且所述拉板上设置有通槽,所述通槽的宽度大于所述套管的外径,且所述通槽的宽度小于所述外套的外径。
具体地,所述穿丝棒通过支撑块与所述底板连接,所述穿丝棒上设置有多个呈环形分布且贯穿所述穿丝棒的穿丝孔,使用时,铜丝从所述穿丝棒的第一端穿入,并从所述穿丝棒的第二端穿出,所述穿丝棒的第二端为靠近所述分丝头的一端;
所述分丝头的第一端设置有多个与所述穿丝孔对应的分丝槽,使用时,所述外套套装在所述分丝头上,所述铜丝沿所述分丝槽移动,所述分丝头的第一端为靠近所述穿丝棒的一端。
可选地,所述安装块上设置有与所述分丝头同轴的圆孔,所述圆孔内设置有可轴向滑动的分丝座,所述分丝头安装在所述分丝座的外端,所述分丝座的内端端面设置有盲孔,所述盲孔内放置有弹簧柱塞,所述弹簧柱塞的两端分别抵靠在所述盲孔的底面和所述圆孔的底面;
所述弹簧柱塞处于原长状态时,所述分丝座的内端端面与所述圆孔的底面之间设置有间隙。
具体地,所述滑动导向装置包括直线滑轨和滑块,所述直线滑轨与所述底板固定连接,且所述直线滑轨与所述穿丝棒的中轴线平行设置,所述滑块与所述直线滑轨滑动连接,所述安装块与所述滑块固定连接。
可选地,所述装配工装还包括驱动组件,所述驱动组件与所述底板固定连接,且所述驱动组件的驱动端与所述安装块连接,并驱动所述安装块沿所述滑动导向装置移动。
具体地,所述驱动组件包括:
连接块,其与所述底板固定连接;
操作手柄,其一端通过转轴与所述连接块可转动连接,所述操作手柄的转动平面与所述滑动导向装置的移动方向平行;
力臂连接杆,其第一端通过转轴与所述操作手柄的中部转动连接,所述力臂连接杆的第二端通过关节轴承与所述安装块可转动连接。
可选地,所述力臂连接杆包括:
第一连接杆,其第一端通过转轴与所述操作手柄的中部转动连接,所述第一连接杆的第二端设置有第一外螺纹;
第二连接杆,其第一端通过所述关节轴承与所述安装块可转动连接,所述第二连接杆的第二端设置有第二外螺纹;
调节螺套,其内部设置有与所述第一外螺纹适配的第一内螺纹和与所述第二外螺纹适配的第二内螺纹;
所述第一外螺纹和所述第二外螺纹的旋向相反。
具体地,所述拉钩组件还包括弹性连接件,所述安装块上设置有滑槽,所述连接板设置在所述滑槽内并可沿所述滑槽滑动,所述弹性连接件的两端分别于所述连接板和所述安装块固定连接。
进一步,所述装配工装还包括定位组件和定位板,所述定位板与所述底板固定连接,所述定位组件与所述定位板和所述安装块连接,且所述定位组件用于限定所述安装块与所述定位板之间的距离。
具体地,所述定位组件包括:
定位螺钉,其与所述穿丝棒的中轴线平行设置,且所述定位板上设置有与所述定位螺钉对应的螺孔,所述定位螺钉螺接在所述螺孔内,且定位螺钉的端部抵靠所述安装块用于限制所述安装块的位移。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的优点和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拉钩组件,并将拉钩组件与安装块连接,使得拉钩组件与分丝头同步移动,从而实现了当分丝头远离穿丝棒时,拉钩组件可以将A序产品从穿丝棒上拆卸,简化操作步骤,减少人为失误,同时提升了装配效率;
本实用新型还通过设置可以调节的驱动组件,通过调节力臂连接杆的长度即可以实现对驱动组件的力矩改变,减少装配难度。
附图说明
附图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示例性实施方式,并与其说明一起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其中包括了这些附图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并且附图包括在本说明书中并构成本说明书的一部分,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限定。
图1是根据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电连接器弹性接触件A序装配的装配工装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根据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拉钩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根据本实用新型所述的驱动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根据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分丝头的安装示意图。
图5是根据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电连接器弹性接触件A序装配的装配工装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100-分丝头,200-穿丝棒,300-铜丝,1-底板,安装块,3-拉钩组件,4-驱动组件,5-直线导轨,6-滑块,7-定位板,8-定位螺钉,21-分丝座,22-弹簧柱塞,31-连接板,32-拉板,33-通槽,41-连接块,42-操作手柄,43-第一连接杆,44-第二连接杆,45-调节螺套。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可以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用于解释相关内容,而非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
另外还需要说明的是,为了便于描述,附图中仅示出了与本实用新型相关的部分。
在本申请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申请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申请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或之“下”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也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不是直接接触而是通过它们之间的另外的特征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和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和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方式及实施方式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方式来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
实施例一
如图1所示,一种电连接器弹性接触件A序装配的装配工装,包括:底板1、滑动导向装置、安装块2和拉钩组件3。
底板1以及水平安装在底板1上的穿丝棒200,穿丝棒200用于放置套管;穿丝棒200水平设置方便与其与,并且方便将铜丝300穿过并设置在套管内。
滑动导向装置具有固定端和移动端,滑动导向装置的固定端固定在底板1上,滑动导向装置的移动端可沿平行于穿丝棒200中轴线的方向移动;安装块2与滑动导向装置的移动端连接,安装块2上设置有与穿丝棒200同轴的分丝头100,分丝头100用于放置外套。
安装块2用于安装分丝头100和拉钩组件3,并通过将安装块2与滑动导向装置的移动端连接,可以实现分丝头100和穿丝棒200的靠近或分离,靠近时实现外套和套管的装配,完成装配后分离可以将A序产品从穿丝棒200上取下,然后将下一个外套安装至分丝头100,将下一个套管安装至穿丝棒200。
一般情况下,A序产品会遗留在穿丝棒200上,其原因是,当外套和套管装配时,外套会对套管施加一个向内的作用力,可能导致套管向内轻微变形,从而出现套管与穿丝棒200连接更稳的情况。而套管会对外套施加一个向外的作用力,可能导致外套向外形变,从而出现外套与分丝头100更松的情况。
如图2所示,拉钩组件3包括连接板31和拉板32,连接板31与分丝头100平行设置,且连接板31的第一端与安装块2连接,拉板32与连接板31的第二端垂直固定连接,拉板32位于分丝头100与穿丝棒200之间,且拉板32上设置有通槽33,通槽33的宽度大于套管的外径,且通槽33的宽度小于外套的外径。
为了将A序产品从穿丝棒200上取下,本实施例设置了一个拉钩组件3,拉板32上的通槽33的直径位于套管的外径和外套的外径之间,则可以有下述功能:当需要将外套与套管装配时,拉板32可以使整个套管均位于通槽33内,则此时套管与拉板32之间不会产生干涉。
而当完成装配后,分丝头100朝相反的方向移动,此时拉板32跟随安装块2移动,当拉板32继续移动至与外套接触时,此时因为通槽33的宽度小于外套的直径,则会使拉板32对外套施加一个远离穿丝棒200的作用力,而因为此时外套与套管已经完成了装配,则可以将A序产品从穿丝棒200上拉出,当完成拉出后,A组产品缺少支撑则掉落至底板1上。
操作人员完成对分丝头100的复位后,可以再继续安装外套至分丝头100,安装套管至穿丝棒200,进行下一个A序产品的装配。
另外,为了避免突然快速拉动拉钩组件3使拉板32对外套造成损伤,本实施例中的拉钩组件3还包括弹性连接件,安装块2上设置有滑槽,连接板31设置在滑槽内并可沿滑槽滑动,弹性连接件的两端分别于连接板31和安装块2固定连接。
通过设置弹性连接件,在发生快速移动时,弹性连接件可以实现缓冲,避免对外套造成损坏。
实施例二
本实施例提供对穿丝棒200和分丝头100的说明。
穿丝棒200通过支撑块与底板1连接,穿丝棒200上设置有多个呈环形分布且贯穿穿丝棒200的穿丝孔,使用时,铜丝300从穿丝棒200的第一端穿入,并从穿丝棒200的第二端穿出,穿丝棒200的第二端为靠近分丝头100的一端;
分丝头100的第一端设置有多个与穿丝孔对应的分丝槽,使用时,外套套装在分丝头100上,铜丝300沿分丝槽移动,分丝头100的第一端为靠近穿丝棒200的一端。
在工作时,将多段铜丝300分别从穿丝棒200的第一端穿入,然后从穿丝棒200的第二端穿出,同时因为套管安装在穿丝棒200的第二端,使得铜丝300从套管穿出。
将外套安装在分丝头100上,并将分丝头100对准穿丝棒200,并向穿丝棒200靠近。
首先分丝头100的第一端与铜丝300接触,铜丝300在倾斜设置的坡口的引导下,铜丝300向外侧弯折,然后外套与套管接触,外套对铜丝300施加一个反向的作用力,使得铜丝300向后折叠。
当完成外套的安装后,折叠后的铜丝300位于外套与套管之间,实现了A序。
与实施例一相同,为了避免因速度过快而导致外套与套管发生撞击导致套管或外套产生损坏,本实施例在分丝头100与安装块2之间设置弹簧柱塞22,在速度过快时,通过弹簧柱塞22进行缓冲。
如图4所示,安装块2上设置有与分丝头100同轴的圆孔,圆孔内设置有可轴向滑动的分丝座21,分丝头100安装在分丝座21的外端,分丝座21的内端端面设置有盲孔,盲孔内放置有弹簧柱塞22,弹簧柱塞22的两端分别抵靠在盲孔的底面和圆孔的底面;
弹簧柱塞22处于原长状态时,分丝座21的内端端面与圆孔的底面之间设置有间隙。
实施例三
如图1和图2所示,滑动导向装置包括直线滑轨和滑块6,直线滑轨与底板1固定连接,且直线滑轨与穿丝棒200的中轴线平行设置,滑块6与直线滑轨滑动连接,安装块2与滑块6固定连接。
通过滑块6在直线滑轨上滑动实现滑动和导向的目的,并且为了驱动滑块6滑动,装配工装还包括驱动组件4,驱动组件4与底板1固定连接,且驱动组件4的驱动端与安装块2连接,并驱动安装块2沿滑动导向装置移动。
如图3所示,驱动组件4包括:连接块41、操作手柄42、力臂连接杆。连接块41与底板1固定连接;操作手柄42的一端通过转轴与连接块41可转动连接,操作手柄42的转动平面与滑动导向装置的移动方向平行;力臂连接杆的第一端通过转轴与操作手柄42的中部转动连接,力臂连接杆的第二端通过关节轴承与安装块2可转动连接。
通过转动操作手柄42的第二端,使力臂连接杆发生移动,从而对滑块6产生推力使滑块6移动。
根据杠杆原理减轻驱动用力,力臂连接杆包括:第一连接杆43、第二连接杆44和调节螺套45。
第一连接杆43的第一端通过转轴与操作手柄42的中部转动连接,第一连接杆43的第二端设置有第一外螺纹;第二连接杆44的第一端通过关节轴承与安装块2可转动连接,第二连接杆44的第二端设置有第二外螺纹;调节螺套45的内部设置有与第一外螺纹适配的第一内螺纹和与第二外螺纹适配的第二内螺纹;
第一外螺纹和第二外螺纹的旋向相反,通过设置旋向相反的两段螺纹,即实现了第一连接杆43和第二连接杆44的反向运动,从而实现了力臂连接杆的伸长或缩短。
最后,为了避免滑块6的移动距离过长而对整个装置造成损坏,本实施例中的装配工装还包括定位组件和定位板7,定位板7与底板1固定连接,定位组件与定位板7和安装块2连接,且定位组件用于限定安装块2与定位板7之间的距离。
定位组件包括定位螺钉8,其与穿丝棒200的中轴线平行设置,且定位板7上设置有与定位螺钉8对应的螺孔,定位螺钉8螺接在螺孔内,且定位螺钉8的端部抵靠安装块2用于限制安装块2的位移。
通过调节定位螺钉8的伸出长度,即可以控制安装块2的极限距离。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方式”、“一些实施例/方式”、“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方式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申请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方式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必须针对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方式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方式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此外,在不相互矛盾的情况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将本说明书中描述的不同实施例/方式或示例以及不同实施例/方式或示例的特征进行结合和组合。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在本申请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至少两个,例如两个,三个等,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当理解,上述实施方式仅仅是为了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而并非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范围进行限定。对于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而言,在上述实用新型的基础上还可以做出其它变化或变型,并且这些变化或变型仍处于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电连接器弹性接触件A序装配的装配工装,其特征在于,包括:
底板(1)以及水平安装在所述底板(1)上的穿丝棒(200),所述穿丝棒(200)用于放置套管;
滑动导向装置,其具有固定端和移动端,所述滑动导向装置的固定端固定在所述底板(1)上,所述滑动导向装置的移动端可沿平行于所述穿丝棒(200)中轴线的方向移动;
安装块(2),其与所述滑动导向装置的移动端连接,所述安装块(2)上设置有与所述穿丝棒(200)同轴的分丝头(100),所述分丝头(100)用于放置外套;
拉钩组件(3),其包括连接板(31)和拉板(32),所述连接板(31)与所述分丝头(100)平行设置,且所述连接板(31)的第一端与所述安装块(2)连接,所述拉板(32)与所述连接板(31)的第二端垂直固定连接,所述拉板(32)位于所述分丝头(100)与所述穿丝棒(200)之间,且所述拉板(32)上设置有通槽(33),所述通槽(33)的宽度大于所述套管的外径,且所述通槽(33)的宽度小于所述外套的外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连接器弹性接触件A序装配的装配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穿丝棒(200)通过支撑块与所述底板(1)连接,所述穿丝棒(200)上设置有多个呈环形分布且贯穿所述穿丝棒(200)的穿丝孔,使用时,铜丝(300)从所述穿丝棒(200)的第一端穿入,并从所述穿丝棒(200)的第二端穿出,所述穿丝棒(200)的第二端为靠近所述分丝头(100)的一端;
所述分丝头(100)的第一端设置有多个与所述穿丝孔对应的分丝槽,使用时,所述外套套装在所述分丝头(100)上,所述铜丝(300)沿所述分丝槽移动,所述分丝头(100)的第一端为靠近所述穿丝棒(200)的一端。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电连接器弹性接触件A序装配的装配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块(2)上设置有与所述分丝头(100)同轴的圆孔,所述圆孔内设置有可轴向滑动的分丝座(21),所述分丝头(100)安装在所述分丝座(21)的外端,所述分丝座(21)的内端端面设置有盲孔,所述盲孔内放置有弹簧柱塞(22),所述弹簧柱塞(22)的两端分别抵靠在所述盲孔的底面和所述圆孔的底面;
所述弹簧柱塞(22)处于原长状态时,所述分丝座(21)的内端端面与所述圆孔的底面之间设置有间隙。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连接器弹性接触件A序装配的装配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动导向装置包括直线滑轨和滑块(6),所述直线滑轨与所述底板(1)固定连接,且所述直线滑轨与所述穿丝棒(200)的中轴线平行设置,所述滑块(6)与所述直线滑轨滑动连接,所述安装块(2)与所述滑块(6)固定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连接器弹性接触件A序装配的装配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装配工装还包括驱动组件(4),所述驱动组件(4)与所述底板(1)固定连接,且所述驱动组件(4)的驱动端与所述安装块(2)连接,并驱动所述安装块(2)沿所述滑动导向装置移动。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电连接器弹性接触件A序装配的装配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组件(4)包括:
连接块(41),其与所述底板(1)固定连接;
操作手柄(42),其一端通过转轴与所述连接块(41)可转动连接,所述操作手柄(42)的转动平面与所述滑动导向装置的移动方向平行;
力臂连接杆,其第一端通过转轴与所述操作手柄(42)的中部转动连接,所述力臂连接杆的第二端通过关节轴承与所述安装块(2)可转动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电连接器弹性接触件A序装配的装配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力臂连接杆包括:
第一连接杆(43),其第一端通过转轴与所述操作手柄(42)的中部转动连接,所述第一连接杆(43)的第二端设置有第一外螺纹;
第二连接杆(44),其第一端通过所述关节轴承与所述安装块(2)可转动连接,所述第二连接杆(44)的第二端设置有第二外螺纹;
调节螺套(45),其内部设置有与所述第一外螺纹适配的第一内螺纹和与所述第二外螺纹适配的第二内螺纹;
所述第一外螺纹和所述第二外螺纹的旋向相反。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连接器弹性接触件A序装配的装配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拉钩组件(3)还包括弹性连接件,所述安装块(2)上设置有滑槽,所述连接板(31)设置在所述滑槽内并可沿所述滑槽滑动,所述弹性连接件的两端分别于所述连接板(31)和所述安装块(2)固定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连接器弹性接触件A序装配的装配工装,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定位组件和定位板(7),所述定位板(7)与所述底板(1)固定连接,所述定位组件与所述定位板(7)和所述安装块(2)连接,且所述定位组件用于限定所述安装块(2)与所述定位板(7)之间的距离。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一种电连接器弹性接触件A序装配的装配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组件包括:
定位螺钉(8),其与所述穿丝棒(200)的中轴线平行设置,且所述定位板(7)上设置有与所述定位螺钉(8)对应的螺孔,所述定位螺钉(8)螺接在所述螺孔内,且定位螺钉(8)的端部抵靠所述安装块(2)用于限制所述安装块(2)的位移。
CN202321979829.1U 2023-07-26 2023-07-26 一种电连接器弹性接触件a序装配的装配工装 Active CN22030669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979829.1U CN220306695U (zh) 2023-07-26 2023-07-26 一种电连接器弹性接触件a序装配的装配工装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979829.1U CN220306695U (zh) 2023-07-26 2023-07-26 一种电连接器弹性接触件a序装配的装配工装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20306695U true CN220306695U (zh) 2024-01-05

Family

ID=8935038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1979829.1U Active CN220306695U (zh) 2023-07-26 2023-07-26 一种电连接器弹性接触件a序装配的装配工装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20306695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WO2020107568A1 (zh) 绕线芯及展线机构
CN215118467U (zh) 一种多级串联正反向绞合装置
CN220306695U (zh) 一种电连接器弹性接触件a序装配的装配工装
CN112850338A (zh) 一种丝线缠绕设备
CN201112128Y (zh) 全自动绕线机剪压线机构
CN218231310U (zh) 一种光纤自动导线收卷机构
CN212598536U (zh) 一种旋转平动抽芯机构
CN213142342U (zh) 一种针纺织品生产用的上蜡装置
CN220456864U (zh) 一种电连接器接触件的a序装配装置
CN115472423A (zh) 一种使用于网络变压器磁环线圈加工的扭线机
CN114520081A (zh) 一种可调节绞线盘数量的高效框绞机
CN110722075A (zh) 一种旋转平动抽芯装置
CN220401084U (zh) 一种电连接器弹性接触件a序装配的剪丝装置
CN219017452U (zh) 骨架绕线旋转驱动装置
CN215340427U (zh) 一种低色散单模光纤
CN220306691U (zh) 适用于电连接器线簧插孔装配的切丝组件及a序装配装置
CN219730171U (zh) 一种辐照电线收放线机的顶头拔销
CN221009373U (zh) 输变电工程用接线装置
CN219950077U (zh) 一种用于电缆加工的缠绕机
CN211578475U (zh) 一种铜箔绕带装置
CN219567129U (zh) 一种电线电缆收卷设备
CN113118343B (zh) 一种用于滑环刷丝裁剪计数工装
CN220131617U (zh) 一种组合式绕线组件
CN208790956U (zh) 一种电力光缆生产用收放转盘
CN220283176U (zh) 一种纱筒缓存支架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