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0300173U - 座椅吊装夹具及起吊组件 - Google Patents

座椅吊装夹具及起吊组件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20300173U
CN220300173U CN202321815762.8U CN202321815762U CN220300173U CN 220300173 U CN220300173 U CN 220300173U CN 202321815762 U CN202321815762 U CN 202321815762U CN 220300173 U CN220300173 U CN 22030017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ifting
handle
seat
extending direction
hook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1815762.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明才
王启祥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Xiamen Sanyouhe Machiner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Xiamen Sanyouhe Machiner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Xiamen Sanyouhe Machinery Co ltd filed Critical Xiamen Sanyouhe Machiner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1815762.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2030017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2030017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20300173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Load-Engaging Elements For Crane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座椅吊装夹具及起吊组件,涉及汽车座椅用吊装设备技术领域。座椅吊装夹具包括夹取装置、外延把手和操控手柄;夹取装置用于夹取汽车座椅;外延把手的固定端与夹取装置连接;操控手柄设置于外延把手的手把端且用于控制夹取装置;其中,夹取装置具有相互垂直的高度延伸方向、第一延伸方向和第二延伸方向;外延把手的手把端沿第一延伸方向与夹取装置间隔设置。本申请能便于工作人员对夹取装置夹住的汽车座椅的位姿进行调整,故而能够提高生产效率。

Description

座椅吊装夹具及起吊组件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汽车座椅用吊装设备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座椅吊装夹具及起吊组件。
背景技术
汽车座椅的吊装是汽车主机厂的装配、汽车座椅制造商的生产制造、以及汽车座椅物流过程中都会涉及到的工艺过程。如图1所示,由于汽车座椅300的自身重量较重,需要配备吊装设备100,以满足汽车座椅300的转运吊装作业。
一般地,如图1所示,用于汽车座椅300转运吊装作业的吊装设备100包括悬空设置的转运轨道110、转运吊具120和起吊组件130。其中,转运轨道110经过多个生产工位140的上方。转运吊具120活动设置于转运轨道110,以能够沿转运轨道110移动。起吊组件130对应于生产工位140设置,用于将生产工位140上的汽车座椅300起吊至经过该生产工位140的转运吊具120上或将经过该生产工位140的转运吊具120上的汽车座椅300吊放至该生产工位140上。现有的起吊组件130一般包括座椅吊装夹具131和起吊驱动装置132,起吊驱动装置132通过起吊绳133连接座椅吊装夹具131,现有的座椅吊装夹具131一般为吊勾,吊勾用于勾住汽车座椅300,起吊驱动装置132用于驱动起吊绳133回缩或伸出。其中,在起吊绳133回缩时,吊勾上勾住的汽车座椅300能够起吊至转运吊具120上;在起吊绳133伸出时,吊勾上勾住的汽车座椅300能够下放至生产工位140。
但是,在利用起吊组件130将汽车座椅300起吊至转运吊具120的过程中,一般需要对汽车座椅300的位姿进行调整,以使汽车座椅300能够对准转运吊具120,此调整过程一般由人工调整,但生产工位140处一般具有相应设备或工作台,由于生产工位140处相应设备或工作台的阻隔,进行人工调整的工作人员难以在汽车座椅300的起吊过程中对汽车座椅300的位姿进行调整,在此过程中费时费力,导致生产效率低。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申请提供座椅吊装夹具及起吊组件。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申请提供一种座椅吊装夹具,该座椅吊装夹具包括夹取装置、外延把手和操控手柄。所述夹取装置用于夹取汽车座椅;所述外延把手的固定端与所述夹取装置连接。所述操控手柄设置于所述外延把手的手把端且用于控制所述夹取装置。其中,夹取装置具有相互垂直的高度延伸方向、第一延伸方向和第二延伸方向。所述外延把手的手把端沿所述第一延伸方向与所述夹取装置间隔设置。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申请采用的另一个技术方案是提供了一种起吊组件,该起吊组件包括起吊驱动装置、起吊绳和座椅吊装夹具;起吊驱动装置通过起吊绳连接座椅吊装夹具;座椅吊装夹具为上述的座椅吊装夹具。
有益效果:区别于现有技术,本申请中,由于夹取装置具有相互垂直的高度延伸方向、第一延伸方向和第二延伸方向,且外延把手的手把端沿第一延伸方向与夹取装置间隔设置。从而在起吊组件起吊汽车座椅时,即使工作人员所处的位置前方的生产工位具有相应设备或工作台阻隔,工作人员手部也可以握持外延把手的手把端,进而能够通过对手把端施加人力以带动夹取装置。如此能够便于工作人员对夹取装置夹住的汽车座椅的位姿进行调整,故而能够提高生产效率。
附图说明
图1是背景技术中提及的吊装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起吊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起吊组件中座椅吊装夹具的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起吊组件中座椅吊装夹具的另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起吊组件中座椅吊装夹具的又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00-吊装设备;110-转运轨道;120-转运吊具;130-起吊组件;131-座椅吊装夹具;132-起吊驱动装置;133-起吊绳;140-生产工位;300-汽车座椅;
200-起吊组件;210-座椅吊装夹具;220-起吊驱动装置;230-起吊绳;H1-升降方向;
211-夹取装置;212-外延把手;212a-第一外延把手;212b-第二外延把手;213-操控手柄;213a-气缸操控手柄;213b-升降操控手柄;H2-高度延伸方向;L-第一延伸方向;W-第二延伸方向;
21-吊具架;22-起吊连接结构;23-吊勾;23a-后吊勾;23b-前吊勾;24-下压气缸;25-连接段;26-弯折段;27-控制阀;28-综合转接杆;29-后吊勾转接杆;30-前吊勾转接杆;31-侧方止挡件;32-碰撞防护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更好地理解本申请的技术方案,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申请做进一步详细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方式仅仅是本申请的一部分实施方式,而不是全部的实施方式。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方式,均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参阅图2,本申请的起吊组件200包括座椅吊装夹具210和起吊驱动装置220,起吊驱动装置220通过起吊绳230连接座椅吊装夹具210。座椅吊装夹具210用于夹取汽车座椅,起吊驱动装置220用于驱动起吊绳230回缩或伸出,以沿升降方向H1带动汽车座椅移动。
示例性的,起吊驱动装置220驱动起吊绳230回缩时,沿升降方向H1带动汽车座椅上升。起吊驱动装置220驱动起吊绳230伸出时,沿升降方向H1带动汽车座椅下降。
结合图2参阅图3-图5,座椅吊装夹具210包括夹取装置211、外延把手212和操控手柄213。夹取装置211用于夹取汽车座椅,外延把手212的固定端与夹取装置211连接,操控手柄213设置于外延把手212的手把端且用于控制夹取装置211。其中,夹取装置211具有相互垂直的高度延伸方向H2、第一延伸方向L和第二延伸方向W。外延把手212的手把端沿第一延伸方向L与夹取装置211间隔设置。
通过上述方式,由于夹取装置211具有相互垂直的高度延伸方向H2、第一延伸方向L和第二延伸方向W,且外延把手212的手把端沿第一延伸方向L与夹取装置211间隔设置。从而在起吊组件200起吊汽车座椅时,即使工作人员所处的位置前方的生产工位具有相应设备或工作台阻隔,工作人员手部也可以握持外延把手212的手把端,进而能够通过对手把端施加人力以带动夹取装置211。如此能够便于工作人员对夹取装置211夹住的汽车座椅的位姿进行调整,故而能够提高生产效率。
其中,升降方向H1可以为竖直方向。夹取装置211的位置包括夹取装置211的位置和姿态,例如,在一示例中,通过对手把端施加人力以使夹取装置211带动起吊绳230一起摆动。在另一示例中,通过对手把端施加人力以使夹取装置211自身相对于起吊绳230绕水平或竖直方向转动一定的角度。
在一示列中,参阅图2-图5,手把端沿第一延伸方向L朝背离所述夹取装置211的方向逐渐向下延伸,如此能够进一步方便工作人员在起吊组件200起吊汽车座椅时通过对外延把手212的手把端施加人力来调节汽车座椅的位姿。在另一示例中(图未示),手把端沿高度延伸方向竖直向下延伸。
进一步地,结合图参阅图2-图5,夹取装置211包括吊具架21、吊勾23和下压气缸24。
吊具架21设置有起吊连接结构22,所述起吊连接结构22与起吊绳230连接,所述起吊绳230连接起吊驱动装置220。所述吊勾23具有转接端和勾端,所述吊勾23的转接端设置于所述吊具架21。所述至少三个吊勾23在基准投影平面(图未示)上的正投影不共线分布,所述基准投影平面为垂直于所述高度延伸方向H2的平面。至少三个吊勾23用于向上勾住汽车座椅。下压气缸24设置于所述吊具架21,用于下压所述至少三个吊勾23勾住的汽车座椅,以与所述至少三个吊勾23配合夹紧所述汽车座椅。
其中,所述操控手柄213包括气缸操控手柄213a,所述气缸操控手柄213a设置于所述第一外延把手212a的手把端且用于控制所述下压气缸24。所述吊勾23的勾端位于所述吊勾23的转接端沿所述第一延伸方向L远离所述外延把手212的手把端的一侧。
通过上述方式,在通过外延把手212推动座椅吊装夹具210使至少三个吊勾23一同沿第一延伸方向L朝吊勾23背离外延把手212的手把端的一侧移动时,至少三个吊勾23能够向上勾住汽车座椅。如此,能够方便且快捷的利用吊勾23勾住汽车座椅。此外,通过气缸操控手柄213a控制下压气缸24下压,能够与至少三个吊勾23配合,夹紧汽车座椅。在座椅吊装夹具210将汽车座椅起吊至转运吊具后,可通过气缸操控手柄213a控制下压气缸24回缩,以解除夹取装置211对汽车座椅的夹紧,从而能够方便吊勾23脱离汽车座椅。
举例而非限制地,所述吊勾23包括连接段25以及弯折段26。所述转接端为所述连接段25的一端。弯折段26设置于所述连接段25的另一端且向所述连接段25沿所述第一延伸方向L远离所述外延把手212的手把端的一侧弯折,勾端为弯折段26远离连接段25的一端。如此,便于在吊勾23沿第一延伸方向L朝吊勾23背离外延把手212的手把端的一侧移动时向上勾住汽车座椅。
举例而非限制地,所述座椅吊装夹具210包括控制阀27,所述控制阀27设置于所述吊具架21且与所述下压气缸24连通。所述气缸操控手柄213a控制连接所述控制阀27,以通过控制所述控制阀27使所述下压气缸24充气下压或排气回缩。
可选地,外延把手212的手把端向下延伸至吊具架21的下方,但不限于此。如此能够进一步方便工作人员在起吊组件200起吊汽车座椅时通过对外延把手212的手把端施加人力来调节汽车座椅的位姿。
进一步地,参阅图2-图5,所述操控手柄213包括升降操控手柄213b,所述升降操控手柄213b设置于所述第二外延把手212b的手把端且控制连接起吊驱动装置220,以通过控制所述起吊驱动装置220来控制所述夹取装置211的上升或下降。
具体地,升降操控手柄213b控制起吊驱动装置220驱动起吊绳230回缩时使夹取装置211上升;升降操控手柄213b控制起吊驱动装置220驱动起吊绳230伸出时使夹取装置211下降。
进一步地,参阅图2-图5,所述吊具架21包括综合转接杆28、后吊勾转接杆29和前吊勾转接杆30。
综合转接杆28沿所述第一延伸方向L延伸且所述起吊连接结构22设置于所述综合转接杆28。后吊勾转接杆29设置于所述综合转接杆28且沿所述第二延伸方向W朝所述综合转接杆28的两侧延伸。前吊勾转接杆30设置于所述综合转接杆28且沿所述第二延伸方向W朝所述综合转接杆28的两侧延伸。所述前吊勾转接杆30设置于所述后吊勾转接杆29远离所述外延把手212的手把端的一侧,且与所述后吊勾转接杆29间隔设置。
其中,所述起吊连接结构22位于所述后吊勾转接杆29与所述前吊勾转接杆30之间。至少四个所述吊勾23包括两个后吊勾23a和两个前吊勾23b。所述两个后吊勾23a沿所述第二延伸方向W间隔设置于所述后吊勾转接杆29,所述两个前吊勾23b沿所述第二延伸方向W间隔设置于所述前吊勾转接杆30。
通过上述方式,利用两个后吊勾23a和两个前吊勾23b共同向上勾住汽车座椅,能够更稳定的支撑汽车座椅。
进一步地,参阅图2-图5,所述座椅吊装夹具210包括侧方止挡件31,所述侧方止挡件31设置于所述后吊勾转接杆29,且沿所述第一延伸方向L朝背离所述外延把手212的手把端的方向逐渐向下延伸。
其中,两个所述侧方止挡件31沿所述第二延伸方向W间隔设置于所述两个所述后吊勾23a相背设置的两侧,且所述侧方止挡件31与所述后吊勾23a沿所述第二延伸方向W间隔设置。所述侧方止挡件31用于止挡所述夹取装置211夹紧的所述汽车座椅,以限制所述汽车座椅相对于所述座椅吊装夹具210在所述第二延伸方向W上的移动。
通过上述方式,利用侧方止挡件31限制汽车座椅相对于座椅吊装夹具210在第二延伸方向W上的移动,能够抑制汽车座椅沿第二延伸方向W的晃动。
进一步地,参阅图2-图5,所述侧方止挡件31沿所述第二延伸方向W靠近所述后吊勾23a的一侧、所述综合转接杆28的底侧,和所述后吊勾转接杆29的底侧均对应设置有碰撞保护板。如此,通过碰撞保护板接触汽车座椅,能够避免刮伤汽车座椅。举例而非限制地,碰撞保护板包括但不限于为尼龙防护板或橡胶防护板或塑胶防护板。
以上仅为本申请的实施方式,并非因此限制本申请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申请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申请的专利保护范围。

Claims (10)

1.一种座椅吊装夹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座椅吊装夹具包括夹取装置、外延把手和操控手柄;所述夹取装置用于夹取汽车座椅;所述外延把手的固定端与所述夹取装置连接;所述操控手柄设置于所述外延把手的手把端且用于控制所述夹取装置;
其中,夹取装置具有相互垂直的高度延伸方向、第一延伸方向和第二延伸方向;所述外延把手的手把端沿所述第一延伸方向与所述夹取装置间隔设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座椅吊装夹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延把手包括第一外延把手和第二外延把手;所述第一外延把手与所述第二外延把手沿所述第二延伸方向相对间隔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座椅吊装夹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夹取装置包括:
吊具架,设置有起吊连接结构,所述起吊连接结构用于与起吊绳连接,所述起吊绳连接起吊驱动装置;
至少三个吊勾,所述吊勾具有转接端和勾端,所述吊勾的转接端设置于所述吊具架;所述至少三个吊勾在基准投影平面上的正投影不共线分布,所述基准投影平面为垂直于所述高度延伸方向的平面;所述至少三个吊勾用于向上勾住汽车座椅;
下压气缸,设置于所述吊具架,用于下压所述至少三个吊勾勾住的汽车座椅,以与所述至少三个吊勾配合夹紧所述汽车座椅;
其中,所述操控手柄包括气缸操控手柄,所述气缸操控手柄设置于所述第一外延把手的手把端且用于控制所述下压气缸;所述吊勾的勾端位于所述吊勾的转接端沿所述第一延伸方向远离所述外延把手的手把端的一侧。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座椅吊装夹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吊勾包括:
连接段,所述转接端为所述连接段的一端;
以及弯折段,设置于所述连接段的另一端且向所述连接段沿所述第一延伸方向远离所述外延把手的手把端的一侧弯折,所述勾端为所述弯折段远离所述连接段的一端。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座椅吊装夹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座椅吊装夹具包括控制阀,所述控制阀设置于所述吊具架且与所述下压气缸连通;所述气缸操控手柄控制连接所述控制阀,以通过控制所述控制阀使所述下压气缸充气下压或排气回缩。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座椅吊装夹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操控手柄包括升降操控手柄,所述升降操控手柄设置于所述第二外延把手的手把端且用于控制连接起吊驱动装置,以通过控制所述起吊驱动装置来实现所述夹取装置的上升或下降。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座椅吊装夹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吊具架包括:
综合转接杆,沿所述第一延伸方向延伸且所述起吊连接结构设置于所述综合转接杆;
后吊勾转接杆,设置于所述综合转接杆且沿所述第二延伸方向朝所述综合转接杆的两侧延伸;
前吊勾转接杆,设置于所述综合转接杆且沿所述第二延伸方向朝所述综合转接杆的两侧延伸;所述前吊勾转接杆设置于所述后吊勾转接杆远离所述外延把手的手把端的一侧,且与所述后吊勾转接杆间隔设置;
其中,所述起吊连接结构位于所述后吊勾转接杆与所述前吊勾转接杆之间;至少四个所述吊勾包括两个后吊勾和两个前吊勾;所述两个后吊勾沿所述第二延伸方向间隔设置于所述后吊勾转接杆,所述两个前吊勾沿所述第二延伸方向间隔设置于所述前吊勾转接杆。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座椅吊装夹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座椅吊装夹具包括侧方止挡件,所述侧方止挡件设置于所述后吊勾转接杆,且沿所述第一延伸方向朝背离所述外延把手的手把端的方向逐渐向下延伸;
其中,两个所述侧方止挡件沿所述第二延伸方向间隔设置于两个所述后吊勾相背设置的两侧,且所述侧方止挡件与所述后吊勾沿所述第二延伸方向间隔设置;所述侧方止挡件用于止挡所述夹取装置夹紧的所述汽车座椅,以限制所述汽车座椅相对于所述座椅吊装夹具在所述第二延伸方向上的移动。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座椅吊装夹具,其特征在于,所述侧方止挡件沿所述第二延伸方向靠近所述后吊勾的一侧、所述综合转接杆的底侧,和所述后吊勾转接杆的底侧均对应设置有碰撞防护板。
10.一种起吊组件,所述起吊组件包括起吊驱动装置、起吊绳和座椅吊装夹具;所述起吊驱动装置通过起吊绳连接所述座椅吊装夹具;所述座椅吊装夹具为权利要求1-9任意一项所述的座椅吊装夹具。
CN202321815762.8U 2023-07-11 2023-07-11 座椅吊装夹具及起吊组件 Active CN22030017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815762.8U CN220300173U (zh) 2023-07-11 2023-07-11 座椅吊装夹具及起吊组件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815762.8U CN220300173U (zh) 2023-07-11 2023-07-11 座椅吊装夹具及起吊组件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20300173U true CN220300173U (zh) 2024-01-05

Family

ID=8934587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1815762.8U Active CN220300173U (zh) 2023-07-11 2023-07-11 座椅吊装夹具及起吊组件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20300173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2622794U (zh) 一种汽车生产用助力机械手
CN111674421B (zh) 一种用于轨道运输的全自动摘挂销-链系统及方法
CN220300173U (zh) 座椅吊装夹具及起吊组件
CN210825066U (zh) 夹取装置及吊装系统
CN111017693A (zh) 一种等长型钢吊装专用吊具
CN106703718A (zh) 抽油杆起下装置及抽油杆起下系统
CN110407077B (zh) 夹取装置及吊装系统
CN206928916U (zh) 码垛管柱机械手
CN216376545U (zh) 加气砖夹持吊运装置
CN215052164U (zh) 桥梁护栏模板拆装平台
JP2899146B2 (ja) 成形パネルの仕分装置
JP3074373B2 (ja) 挟持吊り上げ装置
CN110607913B (zh) 钢筋连接设备
CN111470063A (zh) 一种提高飞机挂装作业能力的新型转运设备
CN218950932U (zh) 一种钻石线母线的安装装置
TWI652219B (zh) 移載機改良機構
CN211254358U (zh) 搬运装置
CN215797944U (zh) 一种管桩吊装系统
CN216840470U (zh) 一种建筑工程用可折叠机械臂钢架结构
CN211768396U (zh) 一种钢轨运输工具
CN217458033U (zh) 一种多功能袋装货物卸车装置
CN214988617U (zh) 一种用于抓取通风管角铁法兰的机械手
CN212398631U (zh) 一种大型焊接变位器
CN219217053U (zh) 一种剪刀型夹持工装及移料设备
CN220886714U (zh) 一种转移工装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