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0886714U - 一种转移工装 - Google Patents

一种转移工装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20886714U
CN220886714U CN202322509593.1U CN202322509593U CN220886714U CN 220886714 U CN220886714 U CN 220886714U CN 202322509593 U CN202322509593 U CN 202322509593U CN 220886714 U CN220886714 U CN 22088671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od
clamping
arm
rod body
transfer too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2509593.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张中华
彭磊
彭勇
黄河
陆亚洲
张超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ubei Xinshan New Material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ubei Xinshan New Materia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ubei Xinshan New Material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Hubei Xinshan New Materia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2509593.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2088671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2088671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20886714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Load-Engaging Elements For Cran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转移工装,包括平行设置的第一杆体和两个第二杆体,所述第一杆体高于两个所述第二杆体,且两个所述第二杆体对称分布于所述第一杆体的两侧;所述夹持组设置有两个,两个所述夹持组分别连接于所述第一杆体和所述第二杆体的两端,所述夹持组包括有两个第一臂体和两个第二臂体,所述第一臂体的顶部均与所述第一杆体铰接,底部分别与两个所述第二杆体铰接,两个所述第二臂体的中部相互铰接,顶部分别与两个所述第二杆体铰接,所述第二臂体底部的内侧弯折设置有用于夹紧工件的夹紧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转移工装能够使得操作便捷度更高。

Description

一种转移工装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吊装工装技术领域,涉及一种转移工装。
背景技术
吊装是指吊车或者起升机构对设备的安装、就位的统称,在检修或维修过程中利用各种吊装机具将设备、工件、器具、材料等吊起,使其发生位置变化。
其中在起吊物体的时候,主要包括有用于固定物体的夹具工装以及用于升高和平移夹具工装的行车、电葫芦等;在转移物体的时候,首先将夹具工装转移到物体处,之后使用夹具工装将物体夹紧,之后升高并移动到合适的位置后松开物体,从而完成物体的转移。目前市面上具有一款X型的工装,其包括有两个X形状的夹臂,夹臂的中部具有一个水平的杆,同时在夹臂的顶部都具有绳索;在转移物体时,将夹臂移动后,使得夹臂底部两端位于待夹物体的两侧,之后夹臂顶部的绳索升高,夹臂顶部相互靠近,同时使得夹臂底部相互靠近,并夹紧在物体的两侧,最后便可以将物体升高后转移到合适的位置,最后工人将夹臂分离即可。但是该夹具工装无论是在固定物体上还是从物体松开上,都有可能需要人工介入,操作便捷度较低。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转移工装,旨在解决操作便捷度低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转移工装,包括:
平行设置的第一杆体和两个第二杆体,所述第一杆体高于两个所述第二杆体,且两个所述第二杆体对称分布于所述第一杆体的两侧;
夹持组,所述夹持组设置有两个,两个所述夹持组分别连接于所述第一杆体和所述第二杆体的两端,所述夹持组包括有两个第一臂体和两个第二臂体,所述第一臂体的顶部均与所述第一杆体铰接,底部分别与两个所述第二杆体铰接,两个所述第二臂体的中部相互铰接,顶部分别与两个所述第二杆体铰接,所述第二臂体底部的内侧弯折设置有用于夹紧工件的夹紧部。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夹紧部呈C字形,所述夹紧部的自由端水平设置有夹紧板,所述夹紧板的内侧设置有柔性增阻件。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夹紧板的外侧设置有U字形的铰接部,所述夹紧部的端部两侧贴合于所述铰接部的内壁,所述铰接部与所述夹紧部转动连接,且所述铰接部与所述夹紧部之间具有设定压力,所述夹紧部上设置有用于固定所述铰接部角度的固定机构。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还包括有倒U字形的起吊部,所述起吊部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一杆体的两端固定连接,中部开始有起吊孔,所述第一臂体和所述第二臂体的顶部均位于所述起吊部的两端之间。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第一杆体的外壁上固定设置有限位筒,所述限位筒位于两个所述夹持组之间。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还包括有第三杆体,所述第二臂体的中部均与所述第三杆体铰接。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还包括有解锁缆,所述解锁缆的一端与所述第三杆体的中部连接,中部活动绕设于所述限位筒的外壁,自由端设置有解锁筒,位于所述第三杆体与所述第一杆体之间的所述解锁缆活动穿过所述解锁筒。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限位筒的外壁上转动设置有减阻轮,所述解锁缆活动绕设于所述减阻轮,所述限位筒的外壁上还设置有倒U字形的防脱件,所述减阻轮的顶部以及所述解锁缆的顶部均位于所述防脱件的开口中。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解锁筒的外壁开设有防滑槽,上下两端的外壁均设置有防滑圈,还包括有呈U字形的操作件,所述操作件的两端连接于位于同一侧的两个所述第二臂体底部的外侧,所述第一杆体所在的直线在竖直方向上的投影与所述操作件在竖直方向上的投影呈错位状。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固定机构包括固定设置于所述夹紧部外侧的固定部以及穿过所述固定部,且与所述固定部螺纹连接的终止杆,所述铰接部的自由端位于所述夹紧部的外侧,两个所述铰接部的自由端之间设置有抵触部,所述终止杆的底部抵触于所述抵触部。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转移工装,在进行物体转移的时候,首先整个转移工装都是通过电葫芦或行车等常规结构实现移动;然后移动在待转移物体处后,将第二臂体分离后,使得第二臂体位于待转移物体的两侧,之后升高第一杆体的高度,此时在两个第一臂体和两个第二臂体的重力的作用下,使得第二臂体的底部相互靠近,直到夹紧部抵触在待转移物体的两侧,之后继续升高转移工装的高度。其中待转移物体越重,则两个第二臂体对待转移物体的夹持力也就越大,这样便可以将物体转移到合适的位置;将物体放下后,第一杆体和第二杆体的高度都降低,此时第一杆体和第二杆体的重量能向下压第一臂体和第二臂体,第一臂体相互朝向开口更大的方向转动,此时第二臂体自身受到第二杆体的压力作用而张开,同时第一臂体也驱动第二杆体相互张开,这样便可以较好的与物体分离,分离后即可再次移动并对其他物体进行转移。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转移工装实施例一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固定机构未示出);
图2是图1中A部分的放大图;
图3是图1中B部分的放大图;
图4是图1中C部分的放大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一种转移工装实施例一一实施例的剖视图(固定机构未示出);
图6是图5中D部分的放大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一种转移工装实施例一中固定部部分一实施例的示意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一种转移工装实施例二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固定机构未示出)。
其中,1、第一杆体;2、第二杆体;3、第一臂体;4、第二臂体;5、夹紧部;6、夹紧板;7、柔性增阻件;8、铰接部;9、起吊部;10、起吊孔;11、限位筒;12、第三杆体;13、解锁缆;14、解锁筒;15、减阻轮;16、防脱件;17、防滑槽;18、防滑圈;19、操作件;20、固定部;21、终止杆;22、抵触部。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转移工装作进一步详细说明。根据下面的说明,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和特征将更清楚。需说明的是,附图均采用非常简化的形式且均使用非精准的比例,仅用以方便、明晰地辅助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附图中相同或相似的附图标记代表相同或相似的部件。
实施例1
一种转移工装,如图1至图7所示,包括:
平行设置的第一杆体1和两个第二杆体2,所述第一杆体1高于两个所述第二杆体2,且两个所述第二杆体2对称分布于所述第一杆体1的两侧;
夹持组,所述夹持组设置有两个,两个所述夹持组分别连接于所述第一杆体1和所述第二杆体2的两端,所述夹持组包括有两个第一臂体3和两个第二臂体4,所述第一臂体3的顶部均与所述第一杆体1铰接,底部分别与两个所述第二杆体2铰接,两个所述第二臂体4的中部相互铰接,顶部分别与两个所述第二杆体2铰接,所述第二臂体4底部的内侧弯折设置有用于夹紧工件的夹紧部5。
所述夹紧部5呈C字形,所述夹紧部5的自由端水平设置有夹紧板6,所述夹紧板6的内侧设置有柔性增阻件7。所述夹紧板6的外侧设置有U字形的铰接部8,所述夹紧部5的端部两侧贴合于所述铰接部8的内壁,所述铰接部8与所述夹紧部5转动连接,且所述铰接部8与所述夹紧部5之间具有设定压力,所述夹紧部上设置有用于固定所述铰接部角度的固定机构。
还包括有倒U字形的起吊部9,所述起吊部9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一杆体1的两端固定连接,中部开始有起吊孔10,所述第一臂体3和所述第二臂体4的顶部均位于所述起吊部9的两端之间。所述第一杆体1的外壁上固定设置有限位筒11,所述限位筒11位于两个所述夹持组之间。
还包括有第三杆体12,所述第二臂体4的中部均与所述第三杆体12铰接。还包括有解锁缆13,所述解锁缆13的一端与所述第三杆体12的中部连接,中部活动绕设于所述限位筒11的外壁,自由端设置有解锁筒14,位于所述第三杆体12与所述第一杆体1之间的所述解锁缆13活动穿过所述解锁筒14。所述限位筒11的外壁上转动设置有减阻轮15,所述解锁缆13活动绕设于所述减阻轮15,所述限位筒11的外壁上还设置有倒U字形的防脱件16,所述减阻轮15的顶部以及所述解锁缆13的顶部均位于所述防脱件16的开口中。所述解锁筒14的外壁开设有防滑槽17,上下两端的外壁均设置有防滑圈18。
所述固定机构包括固定设置于所述夹紧部5外侧的固定部20以及穿过所述固定部20,且与所述固定部20螺纹连接的终止杆21,所述铰接部8的自由端位于所述夹紧部5的外侧,两个所述铰接部8的自由端之间设置有抵触部22,所述终止杆21的底部抵触于所述抵触部22。在使用过程中,终止杆21能够抵触在抵触部22的顶部,从而能够防止抵触部22向上转动,同时也能防止夹紧板6向下转动,这样便可以稳定的对物体起到支撑的作用。其中抵触部22具有一定的宽度,即使其铰接部8转动了一定的角度,适用不用物体时,终止杆21也可较好的抵触于抵触部22。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转移工装,在进行物体转移的时候,首先整个转移工装都是通过电葫芦或行车等常规结构实现移动;然后移动在待转移物体处后,将第二臂体4分离后,使得第二臂体4位于待转移物体的两侧,之后升高第一杆体1的高度,此时在两个第一臂体3和两个第二臂体4的重力的作用下,使得第二臂体4的底部相互靠近,直到夹紧部5抵触在待转移物体的两侧,之后继续升高转移工装的高度。其中待转移物体越重,则两个第二臂体4对待转移物体的夹持力也就越大,这样便可以将物体转移到合适的位置;将物体放下后,第一杆体1和第二杆体2的高度都降低,此时第一杆体1和第二杆体2的重量能向下压第一臂体3和第二臂体4,第一臂体3相互朝向开口更大的方向转动,此时第二臂体4自身受到第二杆体2的压力作用而张开,同时第一臂体3也驱动第二杆体2相互张开,这样便可以较好的与物体分离,分离后即可再次移动并对其他物体进行转移。
不仅如此,两个夹持组之间具有第一杆体1、两个第二杆体2和一个第三杆体12进行支撑,因此整个转移工装是呈现为框架的结构,具备更大的强度以及转移物体的更大负担。其次本申请能够转移部分物体,但并不是所有的物体,其中优选为质量较轻,且边缘具有较大静摩擦系数的。不仅如此也可以用于转移板状的物体,在转移板状物体的时候,板状的物体既可以直接扣接在四个夹紧部5的顶部(即夹紧部5的底部扣在板状物的下侧),也可以是转动了夹紧板6后,通过柔性增阻件7抵触在板状物的下侧,增大摩擦系数,同时也起到缓冲的作用。
在实际夹持物体的时候,柔性的柔性增阻件7能够加大与物体之间的最大静摩擦力,防止物体掉落的同时,还能够对物体起到一个保护作用。其次由于铰接部8与夹紧部5之间是相对可以转动的,这样夹持不同形状的物体的时候,夹紧板6可以发生一定的转动后,使得柔性增阻件7更好的贴合在物体的表面上。
同时由于铰接部8的内壁与夹紧部5的外侧之间还是具有一定的压力,这样即使在放松状态下,夹紧板6也不会转动到朝下,即类似于铰接部8与夹紧板6之间存在有一定的阻尼作用,使得夹紧板6既可以转动,同时也可以在不受外力作用的时候,保持其角度,便于直接夹持在物体的侧部。
起吊部9上的起吊孔10用于行车等配合使用,其次起吊部9和限位筒11能够对夹持组起到限位的作用,提高整个转移工装的强度和使用稳定性。
其中在转移到物体处进行夹持物体的时候,此时在重力作用下,使得两个夹紧板6之间的距离较小,然后工人朝下驱动解锁筒14进行活动,解锁筒14通过解锁缆13能够升高第三杆体12,并使得第一杆体1和第三杆体12相互靠近,同时也使得两个第二臂体4分离开来,之后两个夹紧板6位于物体两侧后,放开解锁筒14后,能够自然的将物体夹紧,简单方便。
其中整个过程中只需要一个人向下拉动解锁筒14后即可张开第二臂体4,操作简单方便;其次解锁筒14受到了解锁缆13的限位作用,而不会晃动或缠绕,使用稳定性较高。其次在减阻轮15的作用下,能减小驱动解锁筒14的阻力,而防脱件16则能够进一步提高解锁缆13的稳定性。
实施例2
与实施例一的不同之处在于,如图8所示,还包括有呈U字形的操作件19,所述操作件19的两端连接于位于同一侧的两个所述第二臂体4底部的外侧,所述第一杆体1所在的直线在竖直方向上的投影与所述操作件19在竖直方向上的投影呈错位状。
在夹持物体的时候,两侧分别通过工人向外拉动操作件19,即可张开两侧的第二臂体4,并直接将物体夹紧。
需要说明的是,本说明书中各个实施例采用递进的方式描述,每个实施例重点说明的都是与其他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各个实施例之间相同相似部分互相参见即可。
上述描述仅是对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的描述,并非对本实用新型范围的任何限定,本实用新型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根据上述揭示内容做的任何变更、修饰,均属于权利要求书的保护范围。

Claims (10)

1.一种转移工装,其特征在于,包括:
平行设置的第一杆体(1)和两个第二杆体(2),所述第一杆体(1)高于两个所述第二杆体(2),且两个所述第二杆体(2)对称分布于所述第一杆体(1)的两侧;
夹持组,所述夹持组设置有两个,两个所述夹持组分别连接于所述第一杆体(1)和所述第二杆体(2)的两端,所述夹持组包括有两个第一臂体(3)和两个第二臂体(4),所述第一臂体(3)的顶部均与所述第一杆体(1)铰接,底部分别与两个所述第二杆体(2)铰接,两个所述第二臂体(4)的中部相互铰接,顶部分别与两个所述第二杆体(2)铰接,所述第二臂体(4)底部的内侧弯折设置有用于夹紧工件的夹紧部(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转移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夹紧部(5)呈C字形,所述夹紧部(5)的自由端水平设置有夹紧板(6),所述夹紧板(6)的内侧设置有柔性增阻件(7)。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转移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夹紧板(6)的外侧设置有U字形的铰接部(8),所述夹紧部(5)的端部两侧贴合于所述铰接部(8)的内壁,所述铰接部(8)与所述夹紧部(5)转动连接,且所述铰接部(8)与所述夹紧部(5)之间具有设定压力,所述夹紧部(5)上设置有用于固定所述铰接部(8)角度的固定机构。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转移工装,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有倒U字形的起吊部(9),所述起吊部(9)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一杆体(1)的两端固定连接,中部开始有起吊孔(10),所述第一臂体(3)和所述第二臂体(4)的顶部均位于所述起吊部(9)的两端之间。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转移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杆体(1)的外壁上固定设置有限位筒(11),所述限位筒(11)位于两个所述夹持组之间。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转移工装,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有第三杆体(12),所述第二臂体(4)的中部均与所述第三杆体(12)铰接。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转移工装,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有解锁缆(13),所述解锁缆(13)的一端与所述第三杆体(12)的中部连接,中部活动绕设于所述限位筒(11)的外壁,自由端设置有解锁筒(14),位于所述第三杆体(12)与所述第一杆体(1)之间的所述解锁缆(13)活动穿过所述解锁筒(14)。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转移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筒(11)的外壁上转动设置有减阻轮(15),所述解锁缆(13)活动绕设于所述减阻轮(15),所述限位筒(11)的外壁上还设置有倒U字形的防脱件(16),所述减阻轮(15)的顶部以及所述解锁缆(13)的顶部均位于所述防脱件(16)的开口中,所述解锁筒(14)的外壁开设有防滑槽(17),上下两端的外壁均设置有防滑圈(18)。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转移工装,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有呈U字形的操作件(19),所述操作件(19)的两端连接于位于同一侧的两个所述第二臂体(4)底部的外侧,所述第一杆体(1)所在的直线在竖直方向上的投影与所述操作件(19)在竖直方向上的投影呈错位状。
10.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转移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机构包括固定设置于所述夹紧部(5)外侧的固定部(20)以及穿过所述固定部(20),且与所述固定部(20)螺纹连接的终止杆(21),所述铰接部(8)的自由端位于所述夹紧部(5)的外侧,两个所述铰接部(8)的自由端之间设置有抵触部(22),所述终止杆(21)的底部抵触于所述抵触部(22)。
CN202322509593.1U 2023-09-14 2023-09-14 一种转移工装 Active CN22088671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2509593.1U CN220886714U (zh) 2023-09-14 2023-09-14 一种转移工装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2509593.1U CN220886714U (zh) 2023-09-14 2023-09-14 一种转移工装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20886714U true CN220886714U (zh) 2024-05-03

Family

ID=9086968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2509593.1U Active CN220886714U (zh) 2023-09-14 2023-09-14 一种转移工装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20886714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0540450C (zh) 一种车轮外圆吊具及其吊装方法
CN107492837B (zh) 一种助力跟头滑车
CN220886714U (zh) 一种转移工装
CN210480625U (zh) 一种单绳悬挂式抓斗的锁扣装置
CN2117366U (zh) 改进的快装卸式高楼起重机
CN211078196U (zh) 一种吊装大轴承圈内孔用内孔吊具
CN218371276U (zh) 一种桥式起重机的抓取装置
CN104477757A (zh) 无吊耳大型箱型件的手动专用吊具
CN113896098B (zh) 一种具有自合释放功能的棒材缓冷材吊具
CN212740431U (zh) 一种四钩方钢吊爪
CN111017719A (zh) 一种电缆盖板安全提升装置
CN218025341U (zh) 一种钢轨夹持移动装置
CN215402580U (zh) 自动脱钩吊具
CN101537837B (zh) 一种索道牵引绳的卡紧装置
CN217497060U (zh) 一种塑料桶
CN217102672U (zh) 油桶吊钳
CN214935358U (zh) 一种新型吊装工具
CN211004213U (zh) 一种防滑脱轧辊吊具
CN112279165B (zh) 一种下弦加劲钢桁梁检查车升降平台
CN216913859U (zh) 一种铸造机器人取件机械臂夹爪
CN214298897U (zh) 一种管桩的起吊抓钩装置
CN218909492U (zh) 一种便于移动的电梯检测砝码
CN220223216U (zh) 一种具有限位结构的吊索具
CN217838074U (zh) 一种建筑施工用电梯防坠落安装装置
CN216403580U (zh) 一种砖块吊具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