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0282034U - 电池壳体托盘 - Google Patents

电池壳体托盘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20282034U
CN220282034U CN202321644236.XU CN202321644236U CN220282034U CN 220282034 U CN220282034 U CN 220282034U CN 202321644236 U CN202321644236 U CN 202321644236U CN 220282034 U CN220282034 U CN 22028203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all
side wall
battery case
end wall
batter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1644236.X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涂易
涂锐
何鹏
龚永权
胡恒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anchang Xinwangda New Ener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Nanchang Xinwangda New Ener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anchang Xinwangda New Ener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Nanchang Xinwangda New Ener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1644236.X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2028203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2028203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20282034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6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or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E60/10Energy storage using batteries

Landscapes

  • Battery Mounting, Suspending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电池壳体托盘,侧壁、第一端壁与第二端壁共同限定出容纳腔,侧壁连接于第一端壁一端的最低点低于侧壁连接于第二端壁的一端的最低点,定位部凸出设置于第一端壁与侧壁,用于对电池壳体定位,放入容纳腔后的电池壳体受到侧壁与第一端壁上的定位部的限位而保持位置稳定,在重力作用下,电池壳体的底面始终与第一端壁上的定位部抵接,电池壳体的壳口与第二端壁之间以及与侧壁之间具有间隙,向托盘取放电池壳体时,第二端壁与侧壁均避让电池壳体的壳口,可避免托盘与壳口剐蹭而形成异物引入电池壳体内,从而降低了电池顶盖焊接工序中的爆点不良,提高了电池的生产良率。

Description

电池壳体托盘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池制造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电池壳体托盘。
背景技术
电池生产过程中,电芯入壳以及铝壳储存工序均需通过托盘对铝壳上料,托盘内设有定位结构,定位结构通过与铝壳接触形成对铝壳的定位,由于铝壳的壳口比较锋利,铝壳向托盘取放时,定位结构与壳口剐蹭,导致定位结构掉落碎屑并残留在壳口上,碎屑静电吸附于壳口,铝壳除尘时难以将异物彻底清除,电芯入壳后,异物存在于电芯顶盖与铝壳之间,影响顶盖的焊接质量与电池的生产良率,容易造成电池报废。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电池壳体托盘,能够防止电池壳体取放时与托盘剐蹭,避免异物引入电池壳体内,提高电池的生产良率。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一方面实施例的电池壳体托盘,包括:
容纳腔,设置有至少一个,所述容纳腔用于放置电池壳体;
侧壁;
第一端壁;
第二端壁,与所述第一端壁相对设置,所述侧壁、所述第一端壁与所述第二端壁共同限定出所述容纳腔,所述第一端壁与所述第二端壁分别连接于所述侧壁相对的两端,所述侧壁连接于所述第一端壁一端的最低点低于所述侧壁连接于所述第二端壁的一端最低点,以使所述电池壳体置入容纳腔后,所述电池壳体的底壁与所述第一端壁抵接,所述电池壳体的壳口与所述第二端壁之间具有间隙;
定位部,凸出设置于所述第一端壁与所述侧壁,用于对所述电池壳体定位,并受电池壳体的壳口与所述侧壁之间具有间隙。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电池壳体托盘,至少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中,放入容纳腔后的电池壳体受到侧壁与第一端壁上的定位部的限位而保持位置稳定,在重力作用下,电池壳体的底面始终与第一端壁上的定位部抵接,电池壳体的壳口与第二端壁之间具有间隙,由于定位部凸出,电池壳体的壳口与侧壁之间存在间隙,向托盘取放电池壳体时,第二端壁与侧壁避让电池壳体的壳口,可避免托盘与电池壳体的壳口剐蹭而形成异物引入电池壳体内,从而降低了电池顶盖焊接工序中的爆点不良,提高了电池的生产良率。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侧壁包括第一侧壁、第二侧壁与第三侧壁,所述第一侧壁与所述第二侧壁分别连接于所述第三侧壁相对的两侧,所述第三侧壁的两端分别连接于所述第一端壁与所述第二端壁的底部,沿所述第一端壁朝向所述第二端壁的方向,所述第三侧壁向上倾斜。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第一侧壁、所述第二侧壁与所述第三侧壁均设置有所述定位部,且所述定位部避让所述电池壳体的壳口。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设置于所述第一侧壁的所述定位部相较于所述第一侧壁的凸出高度为2-5mm,设置于所述第二侧壁的所述定位部相较于所述第二侧壁的凸出高度为2-5mm,设置于所述第三侧壁的所述定位部相较于所述第三侧壁的凸出高度为1-5mm。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设置于所述第三侧壁的所述定位部的上表面光滑。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第三侧壁与所述第一端壁垂直,所述第三侧壁的倾斜角度为a,3°<a<15°。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电池壳体托盘包括围壁,所述围壁围设于所述容纳腔的外部,部分所述围壁向内侧凹陷,于所述围壁的内侧凸出形成第一凸壁,于所述围壁的外侧凹陷形成第一凹壁,不同的所述电池壳体托盘能够沿竖直方向堆叠,且相邻所述电池壳体托盘的第一凸壁插入所述第一凹壁内,并沿水平方向抵接。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电池壳体托盘包括围壁,所述围壁围设于所述容纳腔的外部,部分所述围壁向下凹陷,于所述围壁的内侧凸出形成第二凸壁,于所述围壁的外侧凹陷形成第二凹壁,不同的所述电池壳体托盘能够沿竖直方向堆叠,且相邻所述电池壳体托盘的第二凸壁插入所述第二凹壁内,并沿竖直方向抵接。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电池壳体托盘包括围壁,所述围壁围设于所述容纳腔的外部,所述围壁的外侧设有防呆部,不同的所述电池壳体托盘能够沿竖直方向堆叠,且相邻层的所述电池壳体托盘内的所述防呆部沿竖直方向对齐。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第一端壁设有第一凹口,所述第二端壁设有第二凹口,所述第一凹口和所述第二凹口均与所述容纳腔连通,以供检测信号穿过。
本实用新型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实用新型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说明,其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电池壳体托盘一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电池壳体托盘内装入电池壳体状态下的示意图;
图3为图2中电池壳体托盘的剖视图;
图4为电池壳体一个实施例的示意图;
图5为第三侧壁一个实施例的示意图;
图6为电池壳体托盘另一方向的示意图。
附图标记:
电池壳体100,底面110,侧面120,壳口130;
托盘200,容纳腔210,侧壁221,第一侧壁2211,第二侧壁2212,第三侧壁2213,第一端壁222,第一凹口2221,第二端壁223,第二凹口2231,定位部230,围壁240,第一凹壁241,第一凸壁242,第二凸壁243,第二凹壁244,防呆部245。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涉及到方位描述,例如上、下、前、后、左、右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若干的含义是一个以上,多个的含义是两个以上,大于、小于、超过等理解为不包括本数,以上、以下、以内等理解为包括本数。如果有描述到第一、第二只是用于区分技术特征为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先后关系。
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设置、安装、连接等词语应做广义理解,所属技术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结合技术方案的具体内容合理确定上述词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意性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参照图1至图3,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电池壳体托盘(以下简称托盘),用于承载电芯的外壳,如方形锂离子电池的铝壳,便于在电池制造加工过程中,对电芯外壳进行集中上下料。托盘200包括至少一个容纳腔210,每一容纳腔210内均可放入一个电池壳体100,托盘200包括至少一个容纳结构220,每一容纳结构220内部均具有容纳腔210,容纳结构220包括侧壁221、第一端壁222与第二端壁223,第一端壁222与第二端壁223相对设置,侧壁221、第一端壁222与第二端壁223共同限定出容纳腔210,第一端壁222与第二端壁223分别连接于侧壁221相对的两端,侧壁221连接于第一端壁222的最低点低于侧壁221连接于第二端壁223的最低点;托盘200还包括定位部230,定位部230凸出设置于第一端壁222与侧壁221,并用于对电池壳体100进行定位。
定义第一端壁222与第二端壁223的排布方向为第一方向,侧壁221沿第一方向延伸,并能够在第二方向上包裹电池壳体100的侧面120,第一方向、第二方向与竖直方向两两垂直。将电池壳体100的底面110朝向第一端壁222、电池壳体100的壳口130朝向第二端壁223放入容纳腔210,由于侧壁221两端的高度不同,在重力作用下,电池壳体100的底面110自动与位于第一端壁222上的定位部230抵接,使电池壳体100在第一方向上得到定位,电池壳体100的侧面120在第二方向被侧壁221包裹,侧壁221在竖直方向上承接并支撑电池壳体100,电池壳体100受到位于侧壁221上的定位部230的抵持,使电池壳体100在第二方向上得到定位,因此,放入容纳腔210后的电池壳体100能够保持位置稳定;并且,在重力作用下,电池壳体100的底面110始终与第一端壁222上的定位部230抵接,电池壳体100的壳口130与第二端壁223之间具有间隙,向托盘200取放电池壳体100时,第二端壁223避让电池壳体100,电池壳体100的壳口130不会与第二端壁223接触,并且,由于定位部230相对于侧壁221凸出,向托盘200取放电池壳体100时,电池壳体100的壳口130与侧壁221之间存在间隙,电池壳体100的壳口130不会与侧壁221接触,侧壁221与第二端壁223均可避让电池壳体100的壳口130,可避免托盘200与电池壳体100剐蹭而形成异物引入电池壳体100内,从而降低了电池顶盖焊接工序中的爆点不良,提高了电池的生产良率。
可以理解的,本实施例中的托盘200适用于具有底面110与侧面120的电池壳体100,且侧面120围合形成两端开口的筒状结构,底面110封闭一端的开口,另一端开口开放形成壳口130。电池壳体100不限于是圆柱电池、方形电池的外壳。
参照图4,以方形电池为例,电池壳体100包括底面110与周面,周面具有首尾依次连接的四个侧面120,底面110连接于周面的一端,电池壳体100的另一端形成壳口130。相应的,参照图1与图3,侧壁221包括第一侧壁2211、第二侧壁2212与第三侧壁2213,第一侧壁2211与第二侧壁2212沿第二方向分别连接于第三侧壁2213相对的两侧,第三侧壁2213的两端分别连接于第一端壁222与第二端壁223的底部,第一端壁222、第二端壁223与侧壁221共同限定出方形的容纳腔210,容纳腔210的顶部开放,以供电池壳体100向容纳腔210取放,第三侧壁2213位于容纳腔210的底部,用于承接电池壳体100底部的侧面120,第一侧壁2211与第二侧壁2212用于在第二方向上对电池壳体100的两个侧面120限位,第一端壁222用于对电池壳体100的底面110限位,沿第一端壁222朝向第二端壁223的方向,第三侧壁2213向上倾斜;从而,电池壳体100放入容纳腔210后,在重力作用下,电池壳体100的底面110与第一端壁222抵接,并受到第一端壁222向上的支撑,第三端壁与电池壳体100底部的侧面120匹配,并同时向上支撑电池壳体100,电池壳体100的壳口130与第二端壁223之间具有间隙,保证第二端壁223能够在电池壳体100取放时避让壳口130。
进一步的,第一端壁222、第一侧壁2211、第二侧壁2212与第三侧壁2213上均设置有定位部230,定位部230朝向容纳腔210凸出,定位部230用以与电池壳体100抵持,实现对电池壳体100的限位,并减小电池壳体100向容纳腔210取放时与托盘200的摩擦,提高取放的便利度。由于第一侧壁2211、第二侧壁2212与第三侧壁2213上均设置有定位部230,并且定位部230避让电池壳体100的壳口130,定位部230与第一侧壁2211之间、定位部230与第二侧壁2212之间以及定位部230与第三侧壁2213之间均具有间隙,从而,整个侧壁221与第三端壁223均能够在电池壳体100取放过程中避让壳口130。
以第一端壁222、第一侧壁2211、第二侧壁2212上的定位部230为例,定位部230沿竖直方向延伸,使得定位部230的延伸方向与电池壳体100的取放方向相同,因此,电池壳体100能够在整个取放过程中均受到定位部230的限位,避免电池壳体100在容纳腔210内晃动、偏移,造成壳口130与托盘200剐蹭;第一端壁222、第一侧壁2211与第二侧壁2212上均间隔设置有多个定位部230,多个定位部230共同抵接于电池壳体100某一侧面120或底面110的不同位置,使电池壳体100在容纳腔210内具有较高的定位精度。
另外,参照图1与图5,以设置于第三侧壁2213上的定位部230为例,第三侧壁2213定位部230围设于定位部230的外周,定位部230相对于第三侧壁2213向上凸出,放置于容纳腔210内的电池壳体100的底部的侧面120与定位部230接触,因此,电池壳体100底部的侧面120与第三侧壁2213之间具有一定间隙,电池壳体100相对于本体部2214被抬高,电池壳体100的壳口130与第三侧壁2213不接触,可进一步避免电池壳体100在取放过程中与托盘200剐蹭而向电池壳体100内引入异物。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用新型中,第一端壁222、第一侧壁2211与第二侧壁2212上均设置有定位部230,电池壳体100的侧面120与第一侧壁2211之间、电池壳体100的侧面120与第二侧壁2212之间以及电池壳体100的侧面120与第三侧壁2213之间均具有间隙,电池壳体100的壳口130在容纳腔210内处于悬空状态,同时受到第一侧壁2211、第二侧壁2212、第三侧壁2213与第二端壁223的避让,保证电池壳体100取放过程中,壳口130不会发生剐蹭。
进一步的,定位部230位于第三侧壁2213的中心区域,以使电池壳体100底部侧面120的边缘区域与第三侧壁2213之间形成间隙;第三侧壁2213可设置为闭环形,以增大定位部230与电池壳体100底部侧面120的接触面积,保证第三侧壁2213对电池壳体100进行稳定支撑。可以理解的,定位部230可以设置多个,并沿第一方向和/或第二方向间隔排布,多个定位部230分布于第三侧壁2213的中心区域,并共同支撑电池壳体100底部的侧面120。
另外,在一个实施例中,定位部230的上表面光滑,可减小定位部230与电池壳体100底部侧面120的摩擦,电池壳体100置入容纳腔210后,能够沿相对定位部230的表面朝向第一端壁222滑动,便于电池壳体100快速与第一端壁222上的定位部230抵接,完成电池壳体100向容纳腔210的置入操作。需要说明的是,定位部230上表面光滑,可通过对定位部230的上表面打磨、涂覆光滑涂料、贴附光滑膜层等方式实现,以达到定位部230的上表面为光面的效果。
在一个实施例中,第三侧壁2213与第一端壁222垂直,以匹配方形电池壳体100底面110与侧面120垂直的情形,并且设置于第一端壁222上的定位部230同样与第三侧壁2213垂直,因此,电池壳体100放入容纳腔210后,第三侧壁2213能够支撑电池壳体100底部的整个侧面120,并且第一端壁222上的定位部230能够同时抵持电池壳体100的底面110,使容纳结构220与电池壳体100更为契合。
由于第三侧壁2213倾斜,使电池壳体100的壳口130的高度高于电池壳体100的底面110的高度,参照图3,定义第三侧壁2213的倾斜角度为a,3°<a<15°;一方面,使第三侧壁2213具有一定的倾斜度,保证电池壳体100在重力作用下具有向下滑动的趋势,并始终与第一端壁222抵接,另一方面,避免第三侧壁2213过度倾斜,导致电池壳体100在容纳腔210内位置不稳,而在转运过程中翻转。需要说明的是,第三侧壁2213的倾斜角度a是指第三侧壁2213与水平面之间形成的夹角。
进一步的,定义第三侧壁2213在第一方向上的长度为L,在第二方向上的宽度为W,在竖直方向上的高度为H,则100mm<L<300mm,100mm<W<250mm,10mm<H<150mm,电池壳体100在第一方向上的长度为长,在第二方向上的长度为宽,在竖直方向上的长度为高,容纳结构220能够适用于长为100mm-280mm,宽为100mm-240mm,高为10mm-140mm的方形电池。从而,电池壳体100放置于容纳腔210内后,电池壳体100壳口130第一方向上的端部与第二端壁223之间的距离为5mm-25mm,保证壳口130与第二端壁223之间具有足够的间隙,避免壳口130与第二端壁223剐蹭,并尽量减小托盘200的体积及空间浪费;电池壳体100壳口130顶部与容纳结构220顶部之间的距离为1mm-10mm,保证电池壳体100完全置入容纳腔210内。
另外设置于第一侧壁2211的定位部230相较于第一侧壁2211的凸出高度为2-5mm,设置于第二侧壁2212的定位部230相较于第二侧壁2212的凸出高度为2-5mm,设置于第三侧壁2213的定位部230相较于第三侧壁2213的凸出高度为1-5mm,以保证定位部230与侧壁221之间具有足够的间隙。并且,设置于第三侧壁2213上的定位部230在第一方向上的端部与电池壳口130在第一方向上的端部之间的距离为2-10mm,以保证定位部230将电池壳体100抬离第三侧壁2213,并使电池壳体100与第三侧壁2213在第一方向上具有足够的间隙,以避免电池壳体100在运输、转运过程中与侧壁221接触、剐蹭。
为便于托盘200储存、减小托盘200的占用空间,不同托盘200可以相互堆叠,以充分利用竖直方向上的空间,增大托盘200的存放量。参照图1与图6,在一个实施例中,托盘200上还设置有用于相互配合以实现堆叠的围壁240,围壁240围设于容纳结构220的外部,部分围壁240向内侧凹陷,从而在围壁240的内侧凸出形成第一凸壁242,在围壁240的外侧凹陷形成第一凹壁241,不同托盘200沿竖直方向堆叠时,上层托盘200的第一凸壁242插入下层托盘200的第一凹壁241内,第一凸壁242与第一凹壁241在水平面内相互限位,防止相邻层的托盘200在水平面内相对晃动,提高托盘200堆叠的稳定性。
具体的,同一托盘200内的第一凸壁242与第一凹壁241的位置对应,且第一凸壁242的凸出程度与凸出形状恰好对第一凹壁241的凹陷程度与凹陷形状相匹配,因此,托盘200堆叠时,相邻层的托盘200的第一凸壁242插入第一凹壁241内,且二者形状吻合,定位精度高。
进一步的,围壁240设置有多个第一凸壁242与第一凹壁241,使相邻托盘200能够于不同位置相互配合限位,进一步提高托盘200堆叠的稳定性。示例性的,围壁240具有多个壁面,多个壁面相互弯折并围合呈闭环形,第一壁面上均设置有至少一个第一凸壁242与第一凹壁241,从而,相邻托盘200能够沿水平面内的不同方向相互限位;或者,围壁240具有多个壁面,多个壁面相互弯折并围合呈闭环形,相邻壁面的拐角处均设有至少一个第一凸壁242与第一凹壁241,使相邻托盘200能够在水平面内的不同方向上相互限位。
可以理解的,围壁240的内壁与容纳结构220的外壁之间具有间隙,以供第一凸壁242能够向围壁240的内侧凸出;第一凹壁241延伸至围壁240的顶部,并在围壁240的顶部形成豁口,以供上层托盘200中的第一凸部从上至下插入第一凹壁241内。将第一凹壁241设置于围壁240的外侧,以及第一凸壁242设置于围壁240的内侧,可以减少托盘200外侧的凸出结构,使托盘200的外形更为平整,有利于减小托盘200的体积。
另外,部分围壁240向下凹陷,从而在围壁240的内侧凸出形成第二凸壁243,在围壁240的外侧凹陷形成第二凹壁244,第二凹壁244向下凹陷,第二凸壁243向下凸出;不同托盘200沿竖直方向堆叠时,上层托盘200的第二凸壁243插入下层托盘200的第二凹壁244内,第二凹壁244的底部壁面抵接第二凸壁243的底部壁面,下层托盘200对上层托盘200进行支撑,并限制上层托盘200向下侧托盘200的插入深度,避免相邻层的托盘200过度插接,导致托盘200挤压电池壳体100。
同样的,同一托盘200内的第二凸壁243与第二凹壁244的位置对应,且第二凸壁243的凸出程度与凸出形状恰好对第二凹壁244的凹陷程度与凹陷形状相匹配,因此,托盘200堆叠时,相邻层的托盘200的第二凸壁243插入第二凹壁244内,且二者形状吻合,配合更为稳定。第一凸壁242与第二凹壁244可以设置为柱状、阶梯状等,第二凹壁244上方开放,以供第二凸壁243插入,由于第二凹壁244与第二凸壁243形状吻合,第二凸壁243插入第二凹壁244后,二者能够在水平面内相互限位,同时实现相邻托盘200在水平面稳定配合。
另外,由于容纳结构220的第三侧壁2213沿竖直方向倾斜状,为避免托盘200堆叠时,相邻层的托盘200朝向不一致,导致上层托盘200内的第三侧壁2213较低的一端挤压下层托盘200内的第三侧壁2213较高的一端,造成电池壳体100变形,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在围壁240的外侧设置有防呆部245;托盘200堆叠时,只需将相邻层的托盘200内的防呆部245对齐,即可使相邻托盘200的朝向一致,实现防呆。
防呆部245可以是凸出设置于围壁240边角处的翻边;或者,围壁240外侧向内凹陷的凹槽;或者,刻制于围壁240外表面的纹路等。
可以理解的,托盘200内设有多个容纳结构220,每一容纳结构220内部均具有一个容纳腔210,容纳结构220可以沿第一方向和/或第二方向排布,以提高托盘200对电池壳体100的装载量。
容纳结构220的第一端壁222设有第一凹口2221,第二端壁223设有第二凹口2231,第一凹口2221和第二凹口2231均与容纳腔210连通,以供检测信号穿过;当检测信号能够穿过第一凹口2221、容纳腔210与第二凹口2231时,此时容纳腔210内没有遮挡物,表明该容纳腔210内还未放入电池壳体100,当检测信号不能从第一凹口2221或第二凹口2231穿过时,此时容纳腔210内有遮挡物遮挡检测信号,表明该容纳腔210内已放入电池壳体100。通过在容纳结构220内设置第一凹口2221与第二凹口2231,有利于电池壳体100向托盘200的自动化装载与卸载,即,判断检测信号有无被第一凹口2221或第二凹口2231遮挡,获取托盘200内是否存在空位,以供电池壳体100装载,或者获取托盘200内是否还存在未被卸载的电池壳体100。
可以理解的,容纳结构220沿第一方向排布有多个时,相邻的容纳腔210通过第一凹口2221与第二凹口2231相互连通,因此,检测信号能够同时穿过多个容纳腔210,当检测信号未被遮挡时,表明排列于该列上的所有容纳腔210均呈空置状态。
另外,第一侧壁2211与第二侧壁2212上以可设置凹陷的槽体,该槽体可对向容纳腔210取放电池壳体100的机械手进行避让;或者,供检测信号穿过,以判断当前容纳腔210是否空置;或者,减少托盘200用料。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用新型中的托盘200采用吸塑方式制作,容纳结构220一体成型于围壁240的内侧,并在围壁240上自动形成凹壁、凸壁及相应结构,无需额外装配,加工效率高。
上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作了详细说明,但是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实施例,在所属技术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所具备的知识范围内,还可以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宗旨的前提下作出各种变化。此外,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Claims (10)

1.电池壳体托盘,其特征在于,包括:
容纳腔,设置有至少一个,所述容纳腔用于放置电池壳体;
侧壁;
第一端壁;
第二端壁,与所述第一端壁相对设置,所述侧壁、所述第一端壁与所述第二端壁共同限定出所述容纳腔,所述第一端壁与所述第二端壁分别连接于所述侧壁相对的两端,所述侧壁连接于所述第一端壁一端的最低点低于所述侧壁连接于所述第二端壁的一端的最低点,以使所述电池壳体置入容纳腔后,所述电池壳体的底壁与所述第一端壁抵接,所述电池壳体的壳口与所述第二端壁之间具有间隙;
定位部,凸出设置于所述第一端壁与所述侧壁,用于对所述电池壳体定位,并使所述电池壳体的壳口与所述侧壁之间具有间隙。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壳体托盘,其特征在于,所述侧壁包括第一侧壁、第二侧壁与第三侧壁,所述第一侧壁与所述第二侧壁分别连接于所述第三侧壁相对的两侧,所述第三侧壁的两端分别连接于所述第一端壁与所述第二端壁的底部,沿所述第一端壁朝向所述第二端壁的方向,所述第三侧壁向上倾斜。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池壳体托盘,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侧壁、所述第二侧壁与所述第三侧壁均设置有所述定位部,且所述定位部避让所述电池壳体的壳口。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池壳体托盘,其特征在于,设置于所述第一侧壁的所述定位部相较于所述第一侧壁的凸出高度为2-5mm,设置于所述第二侧壁的所述定位部相较于所述第二侧壁的凸出高度为2-5mm,设置于所述第三侧壁的所述定位部相较于所述第三侧壁的凸出高度为1-5mm。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池壳体托盘,其特征在于,设置于所述第三侧壁的所述定位部的上表面光滑。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池壳体托盘,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侧壁与所述第一端壁垂直,所述第三侧壁的倾斜角度为a,3°<a<15°。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壳体托盘,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壳体托盘包括围壁,所述围壁围设于所述容纳腔的外部,部分所述围壁向内侧凹陷,于所述围壁的内侧凸出形成第一凸壁,于所述围壁的外侧凹陷形成第一凹壁,不同的所述电池壳体托盘能够沿竖直方向堆叠,且相邻所述电池壳体托盘的第一凸壁插入所述第一凹壁内,并沿水平方向抵接。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壳体托盘,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壳体托盘包括围壁,所述围壁围设于所述容纳腔的外部,部分所述围壁向下凹陷,于所述围壁的内侧凸出形成第二凸壁,于所述围壁的外侧凹陷形成第二凹壁,不同的所述电池壳体托盘能够沿竖直方向堆叠,且相邻所述电池壳体托盘的第二凸壁插入所述第二凹壁内,并沿竖直方向抵接。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壳体托盘,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壳体托盘包括围壁,所述围壁围设于所述容纳腔的外部,所述围壁的外侧设有防呆部,不同的所述电池壳体托盘能够沿竖直方向堆叠,且相邻层的所述电池壳体托盘内的所述防呆部沿竖直方向对齐。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壳体托盘,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端壁设有第一凹口,所述第二端壁设有第二凹口,所述第一凹口和所述第二凹口均与所述容纳腔连通,以供检测信号穿过。
CN202321644236.XU 2023-06-27 2023-06-27 电池壳体托盘 Active CN22028203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644236.XU CN220282034U (zh) 2023-06-27 2023-06-27 电池壳体托盘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644236.XU CN220282034U (zh) 2023-06-27 2023-06-27 电池壳体托盘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20282034U true CN220282034U (zh) 2024-01-02

Family

ID=8933497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1644236.XU Active CN220282034U (zh) 2023-06-27 2023-06-27 电池壳体托盘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20282034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5706946A (en) Thin-plate supporting container
US5782361A (en) Thin-plate supporting container
US20050087470A1 (en) Stackable container with removable holders
TW200402389A (en) Tray for electronic components
JP2007182237A (ja) 収納容器
CN220282034U (zh) 电池壳体托盘
US20140076774A1 (en) Automated Wafer Container with Equipment Interface
KR101738538B1 (ko) 단차 구조를 포함하고 있는 적층식 전지셀 트레이
JP5081658B2 (ja) 板状体の搬送容器
CN213229479U (zh) 电池托盘
CN213974882U (zh) 一种镜头包装盒
CN219340060U (zh) 电池顶盖用托盘
JP5448949B2 (ja) 配線基板用容器
CN218975603U (zh) 托盘及托盘组件
CN217146745U (zh) Tray盘
CN219728878U (zh) 一种用于放置电池壳体的吸塑盘及存取料设备
CN210681460U (zh) 一种托盘
CN213229353U (zh) 电池托盘
CN213229480U (zh) 电池托盘
KR20200087562A (ko) 전지 이송용 트레이
CN219057029U (zh) 电池极卷收纳箱
JP4105853B2 (ja) バッテリセル及びそのバッテリを搭載した車両
JP2014028624A (ja) ホイール用トレイ
CN213464095U (zh) 餐盒
CN220077033U (zh) 一种用于承载芯片的周转箱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