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057029U - 电池极卷收纳箱 - Google Patents

电池极卷收纳箱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9057029U
CN219057029U CN202223093109.3U CN202223093109U CN219057029U CN 219057029 U CN219057029 U CN 219057029U CN 202223093109 U CN202223093109 U CN 202223093109U CN 219057029 U CN219057029 U CN 21905702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groove
shell
lower shell
upper shell
join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3093109.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刘易烜
吕海洋
李恒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Fugang Electronics Xuzhou Co ltd
Cheng Uei Precision Industr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Fugang Electronics Xuzhou Co ltd
Cheng Uei Precision Industr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Fugang Electronics Xuzhou Co ltd, Cheng Uei Precision Industry Co Ltd filed Critical Fugang Electronics Xuzhou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3093109.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905702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905702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9057029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6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or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E60/10Energy storage using batteries

Landscapes

  • Packaging Of Machine Parts And Wound Product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用以保护极卷的电池极卷收纳箱,其包含:一下壳体,具有一下壳接合面、一凸伸于下壳接合面的对接部、一设置于对接部内侧的第一凹槽、一对设置于下壳接合面相对两侧的下支撑槽;以及一接合于下壳体的上壳体,具有一上壳接合面、一形成于上壳接合面并与对接部相互对接的对接槽、一由对接槽进一步内凹的第二凹槽、一对设置于上壳接合面相对两侧的上支撑槽、分别设置于上支撑槽内且接合于下支撑槽的凸块;其中,第一凹槽与第二凹槽共同界定为一卷料筒收纳空间、两下支撑槽与两上支撑槽共同界定为两轴杆容置空间。

Description

电池极卷收纳箱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收纳箱,尤其是涉及一种用于电池极卷的收纳箱。
背景技术
锂电池(Lithiumlon Battery)具有能量密度高、使用寿命长、能够重复充放电、操作温度范围广等优点,被广泛应用于电动车产业,以及手机、平板、笔记型计算机等电子产品。
锂电池内部的主要结构是由正极箔片、负极箔片以及夹于所述正极箔片与负极箔片之间的隔离膜所卷绕构成的极卷。在所述极卷的制造的过程中会卷绕于支撑轴上并以卷料筒的形式存放或运输,且一卷电池极卷的卷料的重量能够高达200公斤不易于搬运。
为了更容易搬运所述极卷,如中国实用新型专利第215711508号中便公开一种物料搬运装置,包含车体、升降机构、升降架、以及承载机构,其中,升降机构设置于车体上,且升降架连接于升降机构的执行端,升降机构用以控制升降架上升或下降,承载机构设置在升降架上,当极卷放置于承载机构时,通过升降机构能够驱动升降架相对车体升降,从而带动承载机构升降,如此,极卷位置能够对应于上料/卸料的相对高度,使得极卷搬运更为方便。然而,所述装置在搬运过程中极卷会直接与外界接触, 显然对极卷的保护性并不足够,当极卷与外界空气接触而导致受潮,或是在搬运过程中发生碰撞,除了会影响电池生产程序以及产品良率之外,并直接影响电池的性能与使用寿命,且若受损过于严重时更需报废大批量的极卷,造成巨额损失。且搬运距离受限于车体能够移动的范围内,故仅适于短行程的搬运。
随着全球于电动车与电子产业的普及发展,制造电池时往往会面临跨国运输原料的情况,因此,实有需要提供一种能够有效防止卷料筒在长途搬运、包装过程中受到刮伤或碰撞,并提升电池极卷保护能力的密封包装结构。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具密封性与保护性的电池极卷收纳箱,能够有效防止极卷在搬运途中遭受碰撞或受潮。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电池极卷收纳箱,包含:一下壳体与一上壳体,所述上壳体能够拆卸地接合于所述下壳体的上方,所述下壳体与所述上壳体的接合处分别设有一下壳接合面与一上壳接合面,所述下壳体与所述上壳体的内部共同界定一卷料筒收纳空间以及二分别连通于所述卷料筒收纳空间前、后两侧的轴杆容置空间;其中,所述下壳体具有一由所述下壳接合面凸伸的对接部;一由所述下壳接合面内凹的第一凹槽,且所述第一凹槽的槽口朝向所述下壳接合面,所述对接部环绕于所述第一凹槽的槽口周围;两下支撑槽,凹设于所述下壳接合面的前、后两端,且连通地设置于所述第一凹槽的前、后两侧,两所述下支撑槽上方分别设有贯穿所述对接部顶面的开口,所述开口连通所述下支撑槽;其中,所述上壳体具有一由所述上壳接合面内凹的对接槽,且所述对接槽设置与所述对接部配合对接;一由所述对接槽内凹的第二凹槽,所述第二凹槽的槽口朝向所述对接槽,且所述第二凹槽与所述第一凹槽共同界定形成所述卷料筒收纳空间;两上支撑槽,凹设于所述上壳接合面的前、后两端,并连通地设置于所述第二凹槽的前、后两侧,且两所述上支撑槽与两所述下支撑槽共同界定形成两所述轴杆容置空间;两凸块,分别设置于两所述上支撑槽中且凸伸出两所述上支撑槽,两所述凸块配合对接于所述下壳体的两所述下支撑槽。
进一步,其中所述对接部设置为环绕于所述下壳接合面外缘的框状隆起,且具有一朝向外侧的对接外壁,所述对接槽设置为环绕于所述上壳接合面外缘且向内凹的框状凹槽,且其内部具有一平行于所述上壳接合面的上壳端面以及朝向内侧的对接内壁;其中所述对接内壁包覆地贴合于所述对接外壁,所述上壳接合面贴合于所述下壳接合面,所述上壳端面抵持于所述对接部的顶面。
进一步,其中所述第一凹槽设置于所述对接部之内且呈半圆筒状,所述第一凹槽的圆筒轴心贴平于所述下壳接合面,使所述第一凹槽的前端与后端分别形成一半圆形且平行于所述下壳体的前、后两侧面的下壳内壁,所述第二凹槽沿所述上壳端面向内凹且呈半圆筒状,所述第二凹槽的圆筒轴心贴平于所述上壳端面,使所述第二凹槽的前端与后端分别形成一半圆形且平行于所述上壳体的前、后两侧面的上壳内壁。
进一步,其中所述下支撑槽设为半圆筒形,所述下支撑槽的圆筒轴心与所述第一凹槽的圆筒轴心同轴;所述下支撑槽向内延伸至所述下壳内壁且其另一端向外延伸至所述下壳体的前、后两侧面。
进一步,其中所述上支撑槽设为半圆筒形且其圆筒轴心贴平于所述上壳接合面,所述上支撑槽向内延伸至所述上壳内壁且其另一端朝向所述上壳体的前、后两侧面延伸,所述凸块设置为配合所述下支撑槽密合的形状并设置于接近所述上壳体的前、后两侧的位置。
进一步,其中所述凸块卡合于所述下支撑槽使所述凸块挡设于所述下壳体的前、后两侧;所述轴杆容置空间向内连通至所述卷料筒收纳空间且向外延伸至所述凸块。
进一步,其中所述下壳体设有一平行于所述下壳接合面的下壳底面,其中所述下壳底面设有若干个沿所述下壳底面向下凸伸的底柱,以及设置于所述相邻底柱之间的若干沟槽;所述底柱与所述沟槽的两端沿所述下壳底面的侧面延伸。
进一步,其中所述凸块设为圆形。
本实用新型公开另一种电池极卷收纳箱,包含:一下壳体,具有一下壳接合面,设置于所述下壳体顶部;一对接部,凸伸于所述下壳接合面;一第一凹槽,由所述下壳接合面向内凹陷而成,且所述第一凹槽设有一朝向所述下壳接合面的槽口,所述对接部环绕于所述第一凹槽的槽口周围;两下支撑槽,分别凹设于所述下壳接合面的前、后两端,且连通地设置于所述第一凹槽的前、后两侧,两所述下支撑槽上方分别设有贯穿所述对接部顶面的开口,所述开口连通所述下支撑槽;一上壳体,能够拆卸地接合于所述下壳体的上方,所述上壳体具有一上壳接合面,设置于所述上壳体底部,所述上壳接合面贴合于所述下壳接合面;一对接槽,由所述上壳接合面向内凹陷而成,且所述对接槽设置与所述对接部配合对接;一第二凹槽,由所述对接槽进一步向内凹陷而成,所述第二凹槽的槽口朝向所述对接槽,且所述第二凹槽与所述第一凹槽共同界定形成一卷料筒收纳空间;两上支撑槽,分别凹设于所述上壳接合面的前、后两端,并连通地设置于所述第二凹槽的前、后两侧,且两所述上支撑槽与两所述下支撑槽共同界定形成两轴杆容置空间;两凸块,分别设置于两所述上支撑槽中,且凸伸出两所述上支撑槽,两所述凸块配合对接于两所述下支撑槽。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电池极卷收纳箱,所述上壳体紧密地盖合于所述下壳体,使其内部形成密封性良好的所述卷料筒收纳空间与所述轴杆容置空间,将所述极卷置放于所述卷料筒收纳空间与所述轴杆容置空间,能够有效防止所述极卷在搬运、包装过程中受到刮伤或碰撞,进而提升电池极卷的保护能力。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电池极卷收纳箱的立体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电池极卷收纳箱未装入极卷的状态,且沿图1的A-A线的剖面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电池极卷收纳箱装入极卷的状态,且沿图1的A-A线的剖面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电池极卷收纳箱装入极卷的状态,且沿图1的B-B线的剖面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电池极卷收纳箱的分解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电池极卷收纳箱的下壳体沿图1的A-A线的剖面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电池极卷收纳箱的上壳体的立体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电池极卷收纳箱的上壳体沿图1的A-A线的剖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内容、构造特征、所实现的目的及技术效果,以下兹例举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予说明。
请参阅图1至图5,本实用新型电池极卷收纳箱100包含一下壳体1以及一配合所述下壳体1组合的上壳体2,所述上壳体2能够拆卸地盖合于所述下壳体1并共同形成一具有密封效果的内部空间3,所述内部空间3包含一卷料筒收纳空间31以及一连通于所述卷料筒收纳空间31前、后两侧的轴杆容置空间32。其中,所述内部空间3用以收容一极卷4。所述极卷4包含一卷料筒41以及一支撑轴42;所述卷料筒41是由若干层极卷材料沿所述支撑轴42层层卷绕而形成。其中所述卷料筒3置放于所述卷料筒收纳空间31,所述支撑轴42置放于所述轴杆容置空间32。
请参阅图5与图6,所述下壳体1大致设为一立方体,并设有一下壳接合面11以及一下壳底面14,所述下壳接合面11设置于所述下壳体1的顶部,所述下壳底面14设置于所述下壳体1的底部,所述下壳接合面11平行于所述下壳底面14,在所述下壳接合面11上进一步设有一内凹的第一凹槽12、一凸起的对接部111、两分别设置于所述下壳体1的前、后两端并连通所述第一凹槽12以及外部空间的下支撑槽13以及两设置于所述下支撑槽13上方的开口113。所述下壳接合面11中间向下凹陷形成所述第一凹槽12,所述下壳接合面11设有向上凸起且呈环状的对接部111,所述对接部111环绕于所述第一凹槽12周围,两所述开口113分别连通两所述下支撑槽13,两所述开口113分别贯穿所述对接部111的内表面、外表面与顶面。
在此一实施例中,所述对接部111设置为环绕于所述下壳接合面11外缘的框状隆起,并具有一朝向外侧的对接外壁112。所述第一凹槽12设置于所述对接部111之内并具有一朝向所述下壳接合面11的槽口,在此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凹槽12设置为半圆筒状以容纳所述卷料筒41,且所述第一凹槽12的圆筒轴心贴平于所述下壳接合面11,因而在所述第一凹槽12的前端与后端分别形成一半圆形且平行于所述下壳体1的前、后两侧面的下壳内壁121。所述下支撑槽13一端向内延伸至所述下壳内壁121且其另一端向外延伸至所述下壳体的前、后两侧面,所述下支撑槽13同样设为半圆筒形且所述下支撑槽13的圆筒轴心与所述第一凹槽12的圆筒轴心同轴,进而容纳所述支撑轴42。所述下支撑槽13的顶部向所述下壳接合面11的方向延伸并在所述对接部111的前后两端分别形成所述开口113。当所述极卷4装入所述第一凹槽12时,所述支撑轴42通过所述开口113装入所述下支撑槽13。
请参阅图3与图5,所述下壳底面14进一步设有若干个底柱141与设置于所述相邻底柱141之间的若干个沟槽142,所述底柱141及沟槽142设置以供堆高机的牙叉(图未标示)插设,进而使所述下壳体1固持于堆高机以利搬运。在此一实施例中,所述底柱141沿所述下壳底面14向下凸伸,并横向延伸于所述下壳体1的左右两侧之间,所述沟槽142设置于所述两相邻底柱141之间且同样延伸于所述下壳体1的左右两侧之间。且所述底柱141的数量设为三个,而所述沟槽142的数量配合所述牙叉的数量设为两个,但并不以此为限。当具体实施时,所述底柱141与所述沟槽142的数量、形状及位置能够进一步配合堆高机的牙叉设置。
请参阅图5、图7以及图8,所述上壳体2能够拆卸地紧密接合于所述下壳体1的上方,所述上壳体2大致设为一立方体,并设有一贴合于所述下壳接合面11的上壳接合面21,在所述上壳接合面21上进一步设有一内凹的对接槽211、一内凹的第二凹槽22、两分别设置于所述上壳体2前、后两端并连通所述第二凹槽22的上支撑槽23以及两设置于所述上支撑槽23且朝接合方向凸伸的凸块231。所述第二凹槽22的槽口对应于所述第一凹槽12的槽口,且所述第二凹槽22与所述第一凹槽12共同形成所述卷料筒收纳空间31。所述上支撑槽23的槽口对应于所述下支撑槽13的槽口,且所述上支撑槽23与所述下支撑槽13共同形成所述轴杆容置空间32。所述上壳接合面21中间向内凹陷形成所述对接槽211,所述对接槽211设有平行于所述上壳接合面21的一上壳端面212,所述上壳端面212中间向内凹陷形成所述所述第二凹槽22,因此所述上壳端面212环绕于所述第二凹槽22周围,所述所述对接槽211连通所述第二凹槽22,所述上壳端面212设置于所述上壳接合面21与所述第二凹槽22之间,两所述上支撑槽23分别贯穿所述上壳端面212与所述上壳接合面21,两所述上支撑槽23的内侧端连通所述第二凹槽22,两所述上支撑槽23的外侧端设有所述凸块231。
在此一实施例中,所述对接槽211设为环绕所述上壳接合面21外缘的凹槽,并具有所述上壳端面212以及一朝向内侧的对接内壁213,所述对接内壁213垂直于所述上壳端面212。所述第二凹槽22沿所述上壳端面212向内凹,且所述第二凹槽22的槽口朝向所述对接槽211。在此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凹槽22设置为半圆筒状以容纳所述卷料筒41,且所述第二凹槽22的圆筒轴心贴平于所述上壳端面212,因而在所述第二凹槽22的前端与后端分别形成一半圆形且平行于所述上壳体2的前、后两侧面的上壳内壁221。所述上支撑槽23向内延伸至所述上壳内壁221且其另一端朝向所述上壳体2的前、后两侧面延伸。所述上支撑槽23设为半圆筒状且其轴心贴平于所述上壳接合面21,进而容纳所述支撑轴42。而所述凸块231设置为配合所述下支撑槽13密合的形状并设置于接近所述上壳体2的前、后两侧的位置。在此一优选实施例中,所述凸块231设为圆形。
请参阅图2至图5,当所述下壳体1与所述上壳体2相互接合时,所述对接槽211扣合所述对接部111,使所述对接内壁213包覆地贴合于所述对接外壁112,同时所述上壳接合面21贴合于所述下壳接合面11,且所述上壳端面212抵接于所述对接部111的顶面。此时,所述下壳体1与所述上壳体2的内部形成一由所述卷料筒收纳空间31与所述轴杆容置空间32结合成的所述内部空间3,所述卷料筒收纳空间31由所述第一凹槽12与所述第二凹槽22共同界定而成,所述卷料筒收纳空间31用以置放所述卷料筒41。所述下支撑槽13与所述上支撑槽23共同界定形成所述轴杆容置空间32,所述轴杆容置空间32向内接通至所述卷料筒收纳空间31,且在所述上支撑槽23的前后两端分别设有闭锁所述轴杆容置空间32用的所述凸块231,所述凸块231卡合于所述下支撑槽13的前、后两侧以确保所述卷料筒收纳空间31与轴杆容置空间32的密封性。
因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电池极卷收纳箱100,通过所述下壳体1与所述上壳体2紧密接合并使其内部形成具有密封效果的所述内部空间3,在搬运极卷材料时,将所述卷料筒41装设于所述卷料筒收纳空间31,且将所述支撑轴42固持于所述轴杆容置空间32,再进行搬运,能够避免极卷材料受潮或遭受碰撞,故此种密封包装结构能够实现保护极卷材料的目的,能够有效防止极卷4在搬运、包装过程中受到刮伤或碰撞,且亦适用于长途运输的情境。

Claims (9)

1.一种电池极卷收纳箱,其特征在于,包含:一下壳体与一上壳体,所述上壳体能够拆卸地接合于所述下壳体的上方,所述下壳体与所述上壳体的接合处分别设有一下壳接合面与一上壳接合面,所述下壳体与所述上壳体的内部共同界定一卷料筒收纳空间以及二分别连通于所述卷料筒收纳空间前、后两侧的轴杆容置空间;其中,所述下壳体具有一由所述下壳接合面凸伸的对接部;一由所述下壳接合面内凹的第一凹槽,且所述第一凹槽的槽口朝向所述下壳接合面,所述对接部环绕于所述第一凹槽的槽口周围;两下支撑槽,凹设于所述下壳接合面的前、后两端,且连通地设置于所述第一凹槽的前、后两侧,两所述下支撑槽上方分别设有贯穿所述对接部顶面的开口,所述开口连通所述下支撑槽;其中,所述上壳体具有一由所述上壳接合面内凹的对接槽,且所述对接槽设置与所述对接部配合对接;一由所述对接槽内凹的第二凹槽,所述第二凹槽的槽口朝向所述对接槽,且所述第二凹槽与所述第一凹槽共同界定形成所述卷料筒收纳空间;两上支撑槽,凹设于所述上壳接合面的前、后两端,并连通地设置于所述第二凹槽的前、后两侧,且两所述上支撑槽与两所述下支撑槽共同界定形成两所述轴杆容置空间;两凸块,分别设置于两所述上支撑槽中且凸伸出两所述上支撑槽,两所述凸块配合对接于所述下壳体的两所述下支撑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极卷收纳箱,其特征在于:所述对接部设置为环绕于所述下壳接合面外缘的框状隆起,且具有一朝向外侧的对接外壁,所述对接槽设置为环绕于所述上壳接合面外缘且向内凹的框状凹槽,且其内部具有一平行于所述上壳接合面的上壳端面以及朝向内侧的一对接内壁;其中所述对接内壁包覆地贴合于所述对接外壁,所述上壳接合面贴合于所述下壳接合面,所述上壳端面抵持于所述对接部的顶面。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池极卷收纳箱,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凹槽设置于所述对接部之内且呈半圆筒状,所述第一凹槽的圆筒轴心贴平于所述下壳接合面,使所述第一凹槽的前端与后端分别形成一半圆形且平行于所述下壳体的前、后两侧面的下壳内壁,所述第二凹槽沿所述上壳端面向内凹且呈半圆筒状,所述第二凹槽的圆筒轴心贴平于所述上壳端面,使所述第二凹槽的前端与后端分别形成一半圆形且平行于所述上壳体的前、后两侧面的上壳内壁。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池极卷收纳箱,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支撑槽设为半圆筒形,所述下支撑槽的圆筒轴心与所述第一凹槽的圆筒轴心同轴,所述下支撑槽向内延伸至所述下壳内壁且其另一端向外延伸至所述下壳体的前、后两侧面。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池极卷收纳箱,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支撑槽设为半圆筒形且其圆筒轴心贴平于所述上壳接合面,所述上支撑槽向内延伸至所述上壳内壁且其另一端朝向所述上壳体的前、后两侧面延伸,所述凸块设置为配合所述下支撑槽密合的形状并设置于接近所述上壳体的前、后两侧的位置。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池极卷收纳箱,其特征在于:所述凸块卡合于所述下支撑槽使所述凸块挡设于所述下壳体的前、后两侧,所述轴杆容置空间向内连通至所述卷料筒收纳空间且向外延伸至所述凸块。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极卷收纳箱,其特征在于:所述下壳体设有一平行于所述下壳接合面的下壳底面,所述下壳底面设有若干个沿所述下壳底面向下凸伸的底柱,以及设置于所述相邻底柱之间的若干沟槽,所述底柱与所述沟槽的两端沿所述下壳底面的侧面延伸。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极卷收纳箱,其特征在于:所述凸块设为圆形。
9.一种电池极卷收纳箱,其特征在于,包含:一下壳体,具有一下壳接合面,设置于所述下壳体顶部;一对接部,凸伸于所述下壳接合面;一第一凹槽,由所述下壳接合面向内凹陷而成,且所述第一凹槽设有一朝向所述下壳接合面的槽口,所述对接部环绕于所述第一凹槽的槽口周围;两下支撑槽,分别凹设于所述下壳接合面的前、后两端,且连通地设置于所述第一凹槽的前、后两侧,两所述下支撑槽上方分别设有贯穿所述对接部顶面的开口,所述开口连通所述下支撑槽;一上壳体,能够拆卸地接合于所述下壳体的上方,所述上壳体具有一上壳接合面,设置于所述上壳体底部,所述上壳接合面贴合于所述下壳接合面;一对接槽,由所述上壳接合面向内凹陷而成,且所述对接槽设置与所述对接部配合对接;一第二凹槽,由所述对接槽进一步向内凹陷而成,所述第二凹槽的槽口朝向所述对接槽,且所述第二凹槽与所述第一凹槽共同界定形成一卷料筒收纳空间;两上支撑槽,分别凹设于所述上壳接合面的前、后两端,并连通地设置于所述第二凹槽的前、后两侧,且两所述上支撑槽与两所述下支撑槽共同界定形成两轴杆容置空间;两凸块,分别设置于两所述上支撑槽中,且凸伸出两所述上支撑槽,两所述凸块配合对接于两所述下支撑槽。
CN202223093109.3U 2022-11-21 2022-11-21 电池极卷收纳箱 Active CN21905702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3093109.3U CN219057029U (zh) 2022-11-21 2022-11-21 电池极卷收纳箱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3093109.3U CN219057029U (zh) 2022-11-21 2022-11-21 电池极卷收纳箱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9057029U true CN219057029U (zh) 2023-05-23

Family

ID=8637652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3093109.3U Active CN219057029U (zh) 2022-11-21 2022-11-21 电池极卷收纳箱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9057029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WO2022156478A1 (zh) 电池单体、电池以及用电装置
KR102543769B1 (ko) 디컴프레션 기구, 배터리 박스, 배터리 셀, 배터리, 제조 방법 및 장치
EP4254620A1 (en) Battery cell, battery, and power consuming device
WO2023060519A1 (zh) 容纳装置、电池、用电设备、电池的制造设备及方法
CN219057029U (zh) 电池极卷收纳箱
CN214848800U (zh) 一种单体电池外壳、单体电池及电池模组
WO2022006901A1 (zh) 电池盒、电池单体、电池、制备电池盒的方法和装置
TWM638703U (zh) 電池極卷收納箱
WO2023004826A1 (zh) 电池单体、电池、用电设备及电池单体的制造方法和设备
CN115397742A (zh) 铅蓄电池用的缓冲体以及铅蓄电池的包装构造
WO2024145754A1 (zh) 入箱装置
CN218586135U (zh) 壳体、电芯、电池和用电设备
CN219278340U (zh) 锂电池隔膜包装结构
CN220282034U (zh) 电池壳体托盘
CN211392398U (zh) 电池极片收纳装置以及电池极片输送设备
WO2024087327A1 (zh) 壳体组件、电池单体、电池和用电设备
CN219728878U (zh) 一种用于放置电池壳体的吸塑盘及存取料设备
CN218113405U (zh) 运输包装箱和电池包
CN219340060U (zh) 电池顶盖用托盘
CN213800822U (zh) 包装结构及电池打包盒
CN221419188U (zh) 一种极卷包装箱
TWI699924B (zh) 電池封裝之方法及結構
EP4152498A1 (en) Battery housing and battery pack having same
EP4318700A1 (en) Electrode assembly and battery cell including same
CN115332690B (zh) 一种壳体、电池及电子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