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1392398U - 电池极片收纳装置以及电池极片输送设备 - Google Patents

电池极片收纳装置以及电池极片输送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1392398U
CN211392398U CN201922498323.9U CN201922498323U CN211392398U CN 211392398 U CN211392398 U CN 211392398U CN 201922498323 U CN201922498323 U CN 201922498323U CN 211392398 U CN211392398 U CN 21139239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ole piece
battery pole
wall
bottom wall
receiving devic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2498323.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梁明岗
刘道淦
刘德昌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volt Energy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volt Energy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volt Energy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volt Energy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2498323.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139239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139239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1392398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Battery Mounting, Suspending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动力电池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电池极片收纳装置以及电池极片输送设备,所述电池极片收纳装置包括收纳盒,所述收纳盒具有能够收纳电池极片的收纳腔室,所述收纳腔室的底壁设置为倾斜面。该电池极片收纳装置使得电池极片在输送过程中不易发生晃动,降低了碰撞率,使得电池极片能够被安全输送。通过在所述电池极片输送设备中设置上述电池极片收纳装置,可提高电池极片的输送安全性,同时提高了电池极片的输送效率。

Description

电池极片收纳装置以及电池极片输送设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动力电池技术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电池极片收纳装置以及电池极片输送设备。
背景技术
随着新能源市场的快速发展,电动汽车对锂离子电池的能量密度要求越来越高。在制备电芯的过程中,需要将正负极片以及隔膜卷绕成电芯。为了提升电芯的能量密度,对电芯的制作方式做出了改进,即由传统的卷绕方式改为叠片方式。在以叠片的方式制备电芯的过程中,需要将剪裁好的极片输送到叠片工序。
目前,以半自动生产线为例,通常选用将数片极片为一组形成极片组并将数组极片组放置在物料盒或托盘内,之后输送到叠片工序。为了方便取放极片组,需要在极片组之间留设间隙,这样,在输送的过程中,由于操作人员的操作不当或是物流车的振动等均极易造成物料盒或托盘中的极片组发生晃动,进而引发碰撞,极易造成极片变形或边缘破损,影响了极片的正常使用。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收纳电池极片的物料盒或是托盘使得电池极片在输送过程中极易发生晃动从而发生碰撞以致电池极片被损坏的问题,提供电池极片收纳装置,该电池极片收纳装置使得电池极片在输送过程中不易发生晃动,降低了碰撞率,使得电池极片能够被安全输送。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一方面提供一种电池极片收纳装置,所述电池极片收纳装置包括收纳盒,所述收纳盒具有能够收纳电池极片的收纳腔室,所述收纳腔室的底壁设置为倾斜面。
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将所述收纳腔室的底壁设置为倾斜面,从而使得收纳在所述收纳盒内的电池极片能够抵靠在所述收纳腔室的侧壁上,这样使得收纳在所述收纳腔室内的电池极片不易发生晃动,降低了电池极片被碰撞的几率,由此降低了电池极片的破损率。
优选地,所述收纳盒包括设置在所述底壁上的围合壁,所述围合壁和所述底壁共同围合形成所述收纳腔室,所述围合壁上设置有供所述电池极片进出的缺口;
所述底壁在从所述缺口到所述围合壁的与所述缺口相对的第一壁面的方向上逐渐远离所述收纳盒的顶端。
优选地,所述第一壁面与所述底壁之间形成的夹角为大于等于90°且小于180°。
优选地,所述底壁上设置供颗粒物漏出的底壁漏孔;和/或
所述第一壁面上设置供颗粒物漏出的侧壁漏孔。
优选地,所述围合壁包括分别设置在所述第一壁面的两侧的一对第二直壁面,一对所述第二直壁面相对设置,所述第一壁面、一对所述第二直壁面和所述底壁共同围合形成所述收纳腔室;一对所述第二直壁面的彼此相对的端部限定形成所述缺口。
优选地,所述收纳盒形成为一体件。
优选地,所述电池极片收纳装置包括能够支撑容纳所述收纳盒的托盘。
优选地,所述电池极片收纳装置包括多个所述收纳盒,多个所述收纳盒呈阵列式分布在所述托盘内。
优选地,所述托盘包括能够支撑容纳所述收纳盒的托盘本体以及设置在所述托盘本体上的把手。
本实用新型第二方面提供一种电池极片输送设备,所述电池极片输送设备包括输送装置以及设置在所述输送装置上的电池极片收纳装置,所述电池极片收纳装置为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电池极片收纳装置。通过在所述电池极片输送设备中设置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电池极片收纳装置,可提高电池极片的输送安全性,同时提高了电池极片的输送效率。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方式的电池极片收纳装置的收纳盒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方式的电池极片收纳装置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另一优选实施方式的电池极片收纳装置的收纳盒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4是图1所示的收纳盒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方式的电池极片收纳装置的托盘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0-电池极片收纳装置;12-收纳盒;120-底壁;122-围合壁;110-第一壁面;112-第二直壁面;126-底壁漏孔;128-侧壁漏孔;14-托盘;140-托盘本体;142-把手。
具体实施方式
在本实用新型中,在未作相反说明的情况下,使用的方位词如“上、下、左、右”通常是指结合附图和实际应用中所示的方位理解,“内、外”是指部件的轮廓的内、外。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电池极片收纳装置,电池极片收纳装置10包括收纳盒12,收纳盒12具有能够收纳电池极片的收纳腔室,所述收纳腔室的底壁120设置为倾斜面。通过将所述收纳腔室的底壁120设置为倾斜面,从而使得收纳在收纳盒12内的电池极片能够抵靠在所述收纳腔室的侧壁上,这样使得收纳在所述收纳腔室内的电池极片不易发生晃动,降低了电池极片被碰撞的几率,由此降低了电池极片的破损率。需要说明的是,数片所述电池极片彼此相互堆叠形成极片组,多个所述极片组可堆叠放置在所述收纳腔室内,在所述倾斜面的作用下,堆叠的极片组可抵靠于收纳盒12的侧壁,这样,堆叠的极片组在受到外力撞击后也不易于晃动。
结合图1和图4中所示,收纳盒12可包括设置在底壁120上的围合壁122,围合壁122和底壁120共同围合形成所述收纳腔室,围合壁122上设置有供所述电池极片进出的缺口,设置缺口,可便于所述电池极片的进出,提高了输送所述电池极片的效率;底壁120在从缺口到围合壁122的与缺口相对的第一壁面110的方向上逐渐远离收纳盒12的顶端,这样,在通过缺口将所述电池极片放置到底壁120后,所述电池极片能够抵靠于围合壁122的与缺口相对的第一壁面110。
为了进一步降低所述电池极片在所述收纳腔室内的晃动率,可使得第一壁面110与底壁120之间形成的夹角大于等于90°且小于180°,这样,所述电池极片能够更好的抵靠于第一壁面110。第一壁面110可优选为直壁面。当第一壁面110呈弧面时,第一壁面110的切面与底壁120之间形成的夹角可大于等于90°且小于180°。
优选地,围合壁122可包括分别设置在第一壁面110的两侧的一对第二直壁面112,一对第二直壁面112可相对设置,第一壁面110、一对第二直壁面112和底壁120可共同围合形成所述收纳腔室,其中,第二直壁面112可垂直于水平面设置;一对第二直壁面112的彼此相对的端部限定形成缺口。收纳盒12可形成为一体件,这样,不仅便于收纳盒12的制备,而且使得收纳盒12的整体结构更加稳固。
为了排出从所述电池极片上掉落的颗粒物等异物,可在底壁120上设置供颗粒物漏出的底壁漏孔126,优选地,可在底壁120上设置多个底壁漏孔126,多个底壁漏孔126可均匀分布于底壁120;此外,可在第一壁面110上设置供颗粒物漏出的侧壁漏孔128,以更加便于从所述电池极片掉落的颗粒物等异物的排出,优选地,可在第一壁面110上设置多个侧壁漏孔128,多个侧壁漏孔128可均匀分布于第一壁面110。
如图2中所示,电池极片收纳装置10可包括能够支撑容纳收纳盒12的托盘14。通过设置托盘14,可便于收纳盒12的输送转运,例如可将收纳有收纳盒12的托盘14放置于输送装置如推车等物流车上,由输送装置将电池极片输送转到目的地。
为了提高所述电池极片的输送效率,如图3中所示,电池极片收纳装置10可包括多个收纳盒12,多个收纳盒12可呈阵列式分布在托盘14内。
如图5中所示,托盘14可包括能够支撑容纳收纳盒12的托盘本体140以及设置在托盘本体140上的把手142,优选地,可设置一对把手142,一对把手142可相对设置在托盘本体140的两侧。其中,为了更好的支撑容纳收纳盒12,托盘本体140可呈盒体状。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电池极片输送设备,所述电池极片输送设备包括输送装置以及设置在所述输送装置上的电池极片收纳装置10,所述输送装置可包括推车等物流车,可根据实际需求进行选择,只要能够起到输送作用即可,电池极片收纳装置10为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电池极片收纳装置10。通过在所述电池极片输送设备中设置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电池极片收纳装置10,可提高电池极片的输送安全性,同时提高了电池极片的输送效率。
以上结合附图详细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但是,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此。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构思范围内,可以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多种简单变型,包括各个具体技术特征以任何合适的方式进行组合。为了避免不必要的重复,本实用新型对各种可能的组合方式不再另行说明。但这些简单变型和组合同样应当视为本实用新型所公开的内容,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Claims (10)

1.一种电池极片收纳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极片收纳装置(10)包括收纳盒(12),所述收纳盒(12)具有能够收纳电池极片的收纳腔室,所述收纳腔室的底壁(120)设置为倾斜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极片收纳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收纳盒(12)包括设置在所述底壁(120)上的围合壁(122),所述围合壁(122)和所述底壁(120)共同围合形成所述收纳腔室,所述围合壁(122)上设置有供所述电池极片进出的缺口;
所述底壁(120)在从所述缺口到所述围合壁(122)的与所述缺口相对的第一壁面(110)的方向上逐渐远离所述收纳盒(12)的顶端。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池极片收纳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壁面(110)与所述底壁(120)之间形成的夹角为大于等于90°且小于180°。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池极片收纳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壁(120)上设置供颗粒物漏出的底壁漏孔(126);和/或
所述第一壁面(110)上设置供颗粒物漏出的侧壁漏孔(128)。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池极片收纳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围合壁(122)包括分别设置在所述第一壁面(110)的两侧的一对第二直壁面(112),一对所述第二直壁面(112)相对设置,所述第一壁面(110)、一对所述第二直壁面(112)和所述底壁(120)共同围合形成所述收纳腔室;一对所述第二直壁面(112)的彼此相对的端部限定形成所述缺口。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极片收纳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收纳盒(12)形成为一体件。
7.根据权利要求1-6中任意一项所述的电池极片收纳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极片收纳装置(10)包括能够支撑容纳所述收纳盒(12)的托盘(14)。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电池极片收纳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极片收纳装置(10)包括多个所述收纳盒(12),多个所述收纳盒(12)呈阵列式分布在所述托盘(14)内。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电池极片收纳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托盘(14)包括能够支撑容纳所述收纳盒(12)的托盘本体(140)以及设置在所述托盘本体(140)上的把手(142)。
10.一种电池极片输送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极片输送设备包括输送装置以及设置在所述输送装置上的电池极片收纳装置(10),所述电池极片收纳装置(10)为权利要求1-9中任意一项所述的电池极片收纳装置(10)。
CN201922498323.9U 2019-12-31 2019-12-31 电池极片收纳装置以及电池极片输送设备 Active CN21139239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2498323.9U CN211392398U (zh) 2019-12-31 2019-12-31 电池极片收纳装置以及电池极片输送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2498323.9U CN211392398U (zh) 2019-12-31 2019-12-31 电池极片收纳装置以及电池极片输送设备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1392398U true CN211392398U (zh) 2020-09-01

Family

ID=7221485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2498323.9U Active CN211392398U (zh) 2019-12-31 2019-12-31 电池极片收纳装置以及电池极片输送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1392398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KR102670099B1 (ko) 배터리 팩 및 전기 차량
EP3171448B1 (en) Battery module comprising cooling structure having minimized bending of refrigerant channel
US9673495B2 (en) Battery module assembly having coolant flow channel
US8783462B2 (en) Packaging construction
EP3076455B1 (en) Battery pack
KR101778666B1 (ko) 통합 냉각 방식의 전력 저장 장치
KR101528006B1 (ko) 이차전지 셀의 이송 캐리어
US20190044109A1 (en) Battery storage tray and battery package
US20150295212A1 (en) Rechargeable battery packing container
US20230395869A1 (en) Electrode assembly and manufacturing method and device, battery cell, battery, electric device
EP2348557B1 (en) Secondary battery
CN102427114A (zh) 电池及其中的电池壳
CN211392398U (zh) 电池极片收纳装置以及电池极片输送设备
KR101464820B1 (ko) 전지 이송용 트레이
WO2024021068A1 (zh) 电池箱体、电池以及用电装置
KR101654800B1 (ko) 냉각구조가 형성된 이차전지모듈
KR101764493B1 (ko) 전기자동차 베터리에 사용되는 롤 타입 전극판 이송 파레트
CN214493863U (zh) 电池片包装盒
CN208315638U (zh) 电池托盘及具有该电池托盘的电池运输装置
WO2024145754A1 (zh) 入箱装置
KR102684909B1 (ko) 파우치형 이차전지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배터리 모듈
CN101799484B (zh) 一种锂电池检测分选托盘
KR20160109350A (ko) 오버랩 구조를 포함하고 있는 전지셀 트레이
EP4095970A1 (en) Electrode assembly and related battery, apparatus, manufacturing method, and manufacturing apparatus
CN221563788U (zh) 吸塑托盘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