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0278831U - 一种超薄吸顶灯组装设备 - Google Patents

一种超薄吸顶灯组装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20278831U
CN220278831U CN202321168605.2U CN202321168605U CN220278831U CN 220278831 U CN220278831 U CN 220278831U CN 202321168605 U CN202321168605 U CN 202321168605U CN 220278831 U CN220278831 U CN 22027883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amp panel
processing device
conveying device
rack
power suppl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1168605.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张勇
朱武良
苏大明
徐应德
许问津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Foshan Electrical and Light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Foshan Electrical and Light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Foshan Electrical and Light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Foshan Electrical and Light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1168605.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2027883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2027883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20278831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灯具制造的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超薄吸顶灯组装设备,其技术方案要点是:包括沿传送装置的运输方向依次设置的灯盘上料装置、胶粒加工装置、光源加工装置、电源加工装置、地线座加工装置和透镜加工装置;其中,所述灯盘上料装置用于将待加工的灯盘转移至所述传送装置上;所述胶粒加工装置用于将胶粒装设于灯盘上;所述光源加工装置用于将光源板装设于灯盘上;所述电源加工装置用于将驱动电源装设于灯盘上;所述地线座加工装置用于将地线座装设于灯盘上;所述透镜加工装置用于将透镜装设于灯盘上。本实用新型具有生产效率高的优点。

Description

一种超薄吸顶灯组装设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灯具制造的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超薄吸顶灯组装设备。
背景技术
吸顶灯外观设计上较为扁平,一般安装在房间的内部,安装时紧靠屋顶,像吸附在屋顶上,故称“吸顶灯”。由于其美观性较高,且随着科技的发展与生活水平的提高,吸顶灯在居家装修中应用的越来越广泛。
而吸顶灯的厚度相对较薄,其内部等零部件也较为精密,因此在安装时要轻微、小心,现阶段吸顶灯的生产主要采用人工进行组装,常见的做法是在加工区内设置一条用于运输待加工灯盘的传送装置,然后依照组装工序在传送装置的两侧分别设置组装工位,以完成吸顶灯的生产。
但上述技术方案存在以下缺陷:其一、生产效率较低,人工成本高;其二、人工组装时易导致零部件受损,从而使不良品增加。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超薄吸顶灯组装设备,具有生产效率高的优点。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超薄吸顶灯组装设备,包括沿传送装置的运输方向依次设置的灯盘上料装置、胶粒加工装置、光源加工装置、电源加工装置、地线座加工装置和透镜加工装置;
其中,灯盘上料装置用于将待加工的灯盘转移至传送装置上;胶粒加工装置用于将胶粒装设于灯盘上;光源加工装置用于将光源板装设于灯盘上;电源加工装置用于将驱动电源装设于灯盘上;地线座加工装置用于将地线座装设于灯盘上;透镜加工装置用于将透镜装设于灯盘上。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灯盘上料装置包括:
灯盘储存机构,设置于传送装置的进料端;
第一机架,设置于传送装置的一侧;
第一转移机构,包括设置于第一机架上的第一驱动件、与第一驱动件传动连接的第一手臂、设置于第一手臂的第一吸盘。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胶粒加工装置包括:
第二机架,设置于传送装置的一侧;
胶粒储存机构,设置于第二机架上;
第二转移机构,包括第二驱动件、与第二驱动件传动连接的第二手臂、设置于第二手臂的第二吸盘;
其中,第二驱动件设置于第二机架上,且位于胶粒储存机构的一侧。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光源加工装置包括:
第三机架,设置于传送装置的一侧;
光源板储存机构,设置于第三机架上;
第三转移机构,包括第三驱动件、与第三驱动件传动连接的第三手臂、设置于第三手臂的第三吸盘;
第一螺丝锁付机构,设置于传送装置上;
其中,第三驱动件设置于第三机架上,且位于光源板储存机构的一侧;当第三转移机构将光源板装设于灯盘上时,第一螺丝锁付机构通过锁入螺丝的方式将光源板固定在灯盘内。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电源加工装置包括:
第四机架,设置于传送装置的一侧;
驱动电源储存机构,设置于第四机架上;
第四转移机构,包括第四驱动件、与第四驱动件传动连接的第四手臂、设置于第四手臂的第四夹具;
第一点焊机构,设置于传送装置上;
其中,第四驱动件设置于第四机架上,且位于驱动电源储存机构的一侧;当第四转移机构将驱动电源装设于灯盘上时,第一点焊机构对其进行焊接,以将驱动电源与光源板连接。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地线座加工装置包括:
第五机架,设置于传送装置的一侧;
地线座储存机构,设置于第五机架上;
第五转移机构,包括第五驱动件、与第五驱动件传动连接的第五手臂、设置于第五手臂的第五吸盘;
第二螺丝锁付机构,设置于传送装置上;
其中,第五驱动件设置于第五机架上,且位于地线座储存机构的一侧;当第五转移机构将地线座装设于灯盘上时,第二螺丝锁付机构通过锁入螺丝的方式将地线座固定于灯盘内。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透镜加工装置包括:
第六机架,架设于传送装置上;
横向移动机构,可滑动地设置于第六机架上;
竖向移动机构,可滑动地设置于横向移动机构上;
透镜安置部,设置于竖向移动机构上,用于放置透镜。
第三螺丝锁付机构,设置于传送装置上。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还包括:灯盘下料装置,设置于传送装置的出料端,用于将加工完成的灯盘从传送装置上转移至非加工区。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还包括:通电检测机构,设置于传送装置的一侧,且位于电源加工装置与地线座加工装置之间,用于复光及功率检测。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还包括:产品打标装置,设置于传送装置的一侧,用于对驱动电源打上标签。
上述一种超薄吸顶灯组装设备,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在传送装置的两侧依次设置完成各工序组装的执行部件,使得吸顶灯可以有序完成机械化组装,达到自动化批量生产的目的,不仅可以提高生产效率,也可以减少由于工作人员疲劳组装产生的不良品数量,进而提高产品质量。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施例中组装设备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施例中灯盘上料装置与传送装置衔接的示意图;
图3是本实施例中灯盘上料装置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4是图3中A处的放大图;
图5是本实施例中胶粒加工装置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6是图5中B处的放大图;
图7是本实施例中光源加工装置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8是本实施例中第三机架上的结构组成示意图;
图9是图8中C处的放大图;
图10是本实施例中光源加工装置另一侧面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11是本实施例中第一螺丝锁付机构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12是本实施例中电源加工装置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13是本实施例中第四机架上的结构组成示意图;
图14是本实施例中第一点焊机构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15是本实施例中地线座加工装置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16是本实施例中第五机架上的结构组成示意图;
图17是本实施例中第二螺丝锁付机构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18是本实施例中透镜加工装置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19是本实施例中横向移动机构与竖向移动机构的组装示意图;
图20是本实施例中配合部的背面结构示意图;
图21是本实施例中第三螺丝锁付机构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2是本实施例中灯盘下料装置与产品打标装置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中:1、传送装置;2、灯盘上料装置;21、灯盘储存机构;22、第一机架;23、第一转移机构;211、第一传送带;212、托盘架;213、定位架;214、定位相机;231、第一驱动件;232、第一手臂;233、第一吸盘;2321、第一横移部;2322、第一转动部;2323、第一伸缩气缸;2331、第一安装部;2332、第一支杆;2333、第一弹簧;2334、第一真空吸嘴;3、胶粒加工装置;31、第二机架;32、胶粒储存机构;33、第二转移机构;321、胶粒振动盘;322、容纳盒;331、第二驱动件;332、第二横移部;333、第二吸盘;334、第二伸缩气缸;335、第二转动部;4、光源加工装置;41、第三机架;42、光源板储存机构;43、第三转移机构;44、第一螺丝锁付机构;421、底座;422、旋转盘;423、插装部;431、第三横移部;432、第三转动部;433、第三伸缩气缸;434、支撑部;435、翻转板;436、第三驱动件;437、安装耳;438、齿条;439、第三吸盘;441、第一架体;442、第一自动锁螺丝机;5、电源加工装置;51、第四机架;52、第四转移机构;53、驱动电源储存机构;54、第一点焊机构;521、第四驱动件;522、第四夹具;523、第四横移部;524、第四转动部;525、第四伸缩气缸;531、驱动电机;532、减速机;533、分割器;534、旋转台;535、放置部;541、第二架体;542、自动点焊机;6、通电检测机构;7、地线座加工装置;71、第五机架;72、地线座储存机构;73、第五转移机构;74、第二螺丝锁付机构;721、地线座振动盘;731、第五驱动件;732、第五吸盘;733、第五横移部;734、第五转动部;735、第五伸缩气缸;741、第三架体;742、第二自动锁螺丝机;8、透镜加工装置;81、第六机架;82、横向移动机构;83、竖向移动机构;84、透镜安置部;85、第三螺丝锁付机构;821、同步带;822、配合部;823、轨道;824、配合槽;825、夹紧部;826、卡接齿;831、安装块;832、第六伸缩气缸;851、第四架体;852、第三自动锁螺丝机;9、产品打标装置;10、灯盘下料装置;101、第七机架;102、第七驱动件;103、第七横移部;104、第七转动部;105、第七伸缩气缸;106、第七吸盘。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描述。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至少两个,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或彼此可通讯;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上”或“下”可以是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或第一和第二特征通过中间媒介间接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可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或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可以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或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如图1所示,一种超薄吸顶灯组装设备,包括沿传送装置1的运输方向依次设置的灯盘上料装置2、胶粒加工装置3、光源加工装置4、电源加工装置5、地线座加工装置7和透镜加工装置8;
其中,灯盘上料装置2用于将待加工的灯盘转移至传送装置1上;胶粒加工装置3用于将胶粒装设于灯盘上;光源加工装置4用于将光源板装设于灯盘上;电源加工装置5用于将驱动电源装设于灯盘上;地线座加工装置7用于将地线座装设于灯盘上;透镜加工装置8用于将透镜装设于灯盘上。
传送装置1用于装载、运输待加工的灯盘,为常见的现有技术,在此不做赘述。在传送装置1的两侧依次安装完成吸顶灯各工序组装的执行部件,使得吸顶灯可以有序完成机械化组装,达到自动化批量生产的目的,不仅可以提高生产效率,也可以减少由于工作人员疲劳组装产生的不良品数量,从而提高产品质量。
具体的,结合图2、图3和图4,对灯盘上料装置2展开说明。灯盘上料装置2包括灯盘储存机构21、第一机架22和第一转移机构23。
灯盘储存机构21设置于传送装置1的一侧,并靠近传送装置1的进料端口处;第一机架22设置于传送装置1的一侧;第一转移机构23包括设置于第一机架22上的第一驱动件231、与第一驱动件231传动连接的第一手臂232、设置于第一手臂232的第一吸盘233。
在本实施例中,灯盘储存机构21包括第一传送带211、托盘架212、定位架213和定位相机214。第一传送带211设置于传送装置1一侧,并靠近传送装置1的进料端口处。托盘架212架设于第一传送带211的两侧侧面,以供灯盘储存。定位架213亦架设于第一传送带211的两侧侧面,位于第一传送带211的出料端一处,定位相机214设置于定位架213上,且位于第一传送带211的上方,以对位于第一传送带211上的灯盘进行定位识别,保证下一步工序的顺利进行,在本实施例中,定位相机214为300W像素相机。
第一传送带211用于运输待加工的灯盘,可以由人工将托盘架212上的灯盘放置在第一传送带211上,也可以通过在第一传送带211上设置夹具等方式,以将待加工的灯盘夹取至第一传送带211上,然后再由第一转移机构23将灯盘转移至传送装置1上。
第一手臂232包括第一横移部2321、第一转动部2322和第一伸缩气缸2323。第一横移部2321与第一驱动件231传动连接,第一驱动件231驱动第一横移部2321能够在水平面内往复摆动,第一转动部2322内置有电机,电机的输出轴与第一横移部2321远离第一驱动件231的一端传动连接,因此得以驱动第一转动部2322可在水平面内往复摆动。第一伸缩气缸2323竖直设置于第一转动部2322上,第一吸盘233传动连接于第一伸缩气缸2323的伸缩轴上。
第一横移部2321可在水平面内往复摆动,第一转动部2322亦可在水平面内往复摆动,因此第一转移机构23具有多个自由度,可以更好的执行上料工序;
请参阅图4,第一吸盘233包括第一安装部,2331、第一支杆2332、第一弹簧2333、若干螺母和第一真空吸嘴2334。第一安装部2331传动连接于第一伸缩气缸2323的伸缩轴上,第一支杆2332穿设于第一安装部2331的表面,并且第一支杆2332的首尾两端均通过螺母锁紧,第一弹簧2333套设于第一支杆2332上,其一端抵接于位于第一支杆2332首端的螺母,另一端抵接于位于第一支杆2332末端的螺母。而第一真空吸嘴2334设置于位于第一支杆2332末端的螺母上。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吸盘233设置有四个,其中三个第一吸盘233均匀布置在第一安装部2331的底面边缘处,其中一个第一吸盘233则布置在第一安装部2331的底面中心处。四个第一吸盘233同时吸附灯盘,结构更为可靠,并且具有较大的吸附力,将灯盘牢牢吸附于其上。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驱动件231为第一回转气缸;第一真空吸嘴2334通过连接外部气源以具有真空吸附力。
作为进一步的说明,请参阅图5和图6,吸顶灯上的胶粒是由硅胶、橡胶、塑胶等材质制成的、供电线穿设而过的部件,亦称之为护线套胶粒,将其安装于吸顶灯内,可以防止电线直接与灯壳相接触,保护电线,延长吸顶灯的使用寿命。
在此前提下,本技术方案应用胶粒加工装置3,以将胶粒装设于灯盘的电线通过孔上。胶粒加工装置3包括第二机架31、胶粒储存机构32和第二转移机构33。第二驱动件331设置于第二机架31上,且位于胶粒储存机构32的一侧。
胶粒储存机构32包括胶粒振动盘321、容纳盒322。胶粒振动盘321设置于第二机架31的表面,用于储存胶粒;而容纳盒322则设置于传送装置1的表面边缘,且容纳盒322具有上部开口的容纳腔,胶粒振动盘321的出料口与容纳腔相对应设置,以使得胶粒振动盘321能将其内的胶粒输送至容纳腔。
第二转移机构33包括第二驱动件331、与第二驱动件331传动连接的第二手臂、设置于第二手臂的第二吸盘333。
第二手臂包括第二横移部332、第二转动部335和第二伸缩气缸334。第二横移部332与第二驱动件331传动连接,第二驱动件331驱动第二横移部332能够在水平面内往复摆动,第二转动部335内置有电机,电机的输出轴与第二横移部332远离第二驱动件331的一端传动连接,因此得以驱动第二转动部335可在水平面内往复摆动。第二伸缩气缸334竖直设置于第一转动部2322上,第二吸盘333设置于第二伸缩部的伸缩轴上。
在本实施例中,第二驱动件331为第二回转气缸,第二吸盘333为第二真空吸嘴。第二真空吸嘴通过连接外部气源以具有真空吸附力。
具体的,请参阅图7~图10,光源加工装置4包括第三机架41、光源板储存机构42、第三转移机构43和第一螺丝锁付机构44。第三机架41设置于传送装置1的一侧;光源板储存机构42设置于第三机架41上;第三转移机构43包括第三驱动件436、与第三驱动件436传动连接的第三手臂、设置于第三手臂的第三吸盘439;第一螺丝锁付机构44设置于传送装置1上;其中,第三驱动件436设置于第三机架41上,且位于光源板储存机构42的一侧;当第三转移机构43将光源板装设于灯盘上时,第一螺丝锁付机构44通过锁入螺丝的方式将光源板固定在灯盘内。
光源板储存机构42包括底座421和旋转盘422。底座421设置于第三机架41的表面,底座421内置有电机,电机的输出轴延伸出底座421的表面与旋转盘422传动连接;或者,底座421内置有回转气缸,回转气缸的输出轴延伸出底座421的表面与旋转盘422传动连接。只要底座421内置的驱动部件能够驱动旋转盘422转动即可,只有旋转盘422转动,第三转移机构43才得以逐一上料。旋转盘422的外侧面沿其圆周方向设置插装部423,插装部423的表面均匀开设有用于装载光源板的槽位。
第三手臂包括第三横移部431、第三转动部432、第三伸缩气缸433、支撑部434和翻转板435。第三横移部431与第三驱动件436传动连接,第三驱动件436驱动第三横移部431能够在水平面内往复摆动,第三转动部432内置有电机,电机的输出轴与第三横移部431远离第三驱动件436的一端传动连接,因此得以驱动第三转动部432可在水平面内往复摆动。第三伸缩气缸433竖直设置于第三转动部432上。第三伸缩气缸433背向第三转动部432的一侧端面设置中空的支撑部434,支撑部434的外侧面延伸设置有安装耳437,安装耳437上通过轴承可转动地连接翻转板435,第三伸缩气缸433的伸缩轴上连接有齿条438,齿条438位于支撑部434的内腔中,伸缩轴能够驱动齿条438在竖直面内往复运动,翻转板435的可动端部上设置有与齿条438相配合的齿纹。在第三伸缩气缸433的伸缩作用下,齿条438得以驱动翻转板435的往复翻转运动。第三吸盘439设置于翻转板435背向第三伸缩气缸433的一侧表面。
请参阅图11,第一螺丝锁付机构44包括第一架体441和第一自动锁螺丝机442,第一架体441架设于传送装置1上,第一自动锁螺丝机442设置于第一架体441上。第一螺丝锁付机构44设置有两个,两个第一螺丝锁付机构44间隔设置,光源加工装置4设置于两者之间。两个第一螺丝锁付机构44分别对光源板的表面两侧锁上对应的螺丝。
在本实施例中,第三吸盘439为第三真空吸嘴。第三真空吸嘴通过连接外部气源以具有真空吸附力。
具体的,请参阅图12和图13,电源加工装置5包括第四机架51、驱动电源储存机构53、第四转移机构52和第一点焊机构54。第四机架51设置于传送装置1的一侧;驱动电源储存机构53设置于第四机架51上;第四转移机构52包括第四驱动件521、与第四驱动件521传动连接的第四手臂、设置于第四手臂的第四夹具522;第一点焊机构54设置于传送装置1上。其中,第四驱动件521设置于第四机架51上,且位于驱动电源储存机构53的一侧;当第四转移机构52将驱动电源装设于灯盘上时,第一点焊机构54对其进行焊接,以将驱动电源与光源板电连接。
驱动电源储存机构53包括驱动电机531、减速机532、分割器533和旋转台534,驱动电机531设置于第四机架51的表面,驱动电机531传动连接减速机532,减速机532传动连接分割器533,分割器533的顶部传动连接旋转台534,旋转台534的表面沿其圆周方向设置有放置部535,放置部535的表面开设有用于放置驱动电源的凹槽。
第四手臂包括第四横移部523、第四转动部524、第四伸缩气缸525。第四横移部523与第四驱动件521传动连接,第四驱动件521驱动第四横移部523能够在水平面内往复摆动,第四转动部524内置有电机,电机的输出轴与第四横移部523远离第四驱动件521的一端传动连接,因此得以驱动第四转动部524可在水平面内往复摆动。第四伸缩气缸525设置于第四转动部524上。第四夹具522为气动手指,气动手指连接于第四伸缩气缸525的伸缩轴上,气动手指连接外部气源。
请参阅图14,第一点焊机构54包括第二架体541和自动点焊机542。第二架体541架设于传送装置1上,自动点焊机542装设于第二架体541上,以焊接驱动电源与光源板的接口。
在本实施例中,第四驱动件521为第四回转气缸。
具体的,请参阅图15和图16,地线座加工装置7包括第五机架71、地线座储存机构72、第五转移机构73和第二螺丝锁付机构74。第五机架71设置于传送装置1的一侧;地线座储存机构72设置于第五机架71上;第五转移机构73包括第五驱动件731、与第五驱动件731传动连接的第五手臂、设置于第五手臂的第五吸盘732;第二螺丝锁付机构74设置于传送装置1上;其中,第五驱动件731设置于第五机架71上,且位于地线座储存机构72的一侧;当第五转移机构73将地线座装设于灯盘上时,第二螺丝锁付机构74通过锁入螺丝的方式将地线座固定于灯盘内。
地线座储存机构72为地线座振动盘721。地线座振动盘721固设于第二机架31的表面,用于储存地线座。
第五手臂包括第五横移部733、第五转动部734、第五伸缩气缸735。第五横移部733与第五驱动件731传动连接,第五驱动件731驱动第五横移部733能够在水平面内往复摆动,第五转动部734内置有电机,电机的输出轴与第五横移部733远离第五驱动件731的一端传动连接,因此得以驱动第五转动部734可在水平面内往复摆动。第五伸缩气缸735设置于第五转动部734上。第五吸盘732为第五真空吸嘴,第五真空吸嘴连接于第五伸缩气缸735的伸缩轴上。
请参阅图17,第二螺丝锁付机构74包括第三架体741、第二自动锁螺丝机742。第三架体741架设于传送装置1上,第二自动锁螺丝机742装设于第三架体741上。第二螺丝锁付机构74设置有两个,两个第二螺丝锁付机构74间隔设置,地线座加工装置7设置于两者之间。两个第二螺丝锁付机构74分别对地线座的表面锁上对应的螺丝。
在本实施例中,第五驱动件731为第五回转气缸。
具体的,请参阅图18~图20,透镜加工装置8包括第六机架81、横向移动机构82、竖向移动机构83、透镜安置部84和第三螺丝锁付机构85。第六机架81架设于传送装置1上;横向移动机构82可滑动地设置于第六机架81上;竖向移动机构83可滑动地设置于横向移动机构82上;透镜安置部84设置于竖向移动机构83上,用于放置透镜。第三螺丝锁付机构85设置于传送装置1上。
横向移动机构82包括两个电机、同步带821和配合部822。两个电机间隔穿设于第六机架81的侧面,且两个电机的输出轴均延伸出外侧。同步带821套设于两个电机的输出轴,从而两个电机可以驱动同步带821转动。第六机架81的侧面还设置有轨道823,配合部822滑动设置于轨道823上,且配合部822朝向第六机架81的一侧侧面设置有配合槽824,配合槽824的槽底水平设置有两个夹紧部825,两个夹紧部825夹设在同步带821上。更进一步的,位于下方的夹紧部825设置有卡接齿826,卡接齿826与同步带821抵接,从而增大夹紧部825与同步带821的摩擦力。
竖向移动机构83包括安装块831和第六伸缩气缸832。安装块831固设于配合部822的另一侧侧面上。透镜安置部84呈L型结构,与安装块831滑动连接,并且透镜安置部84上开设有用于安放透镜的开孔。透镜安置部84亦可以通过滑槽滑轨的方式滑动连接。第六伸缩气缸832竖直设置于安装块831上,第六伸缩气缸832的伸缩轴与透镜安置部84传动连接,以驱动透镜安置部84在竖直面内的往复移动,进而将位于透镜安置部84上的透镜可以放置于灯盘内。
请参阅图21,第三螺丝锁付机构85包括第四架体851、第三自动锁螺丝机852。第四架体851架设于传送装置1上,第三自动锁螺丝机852装设于第四架体851上。
更进一步的,请参阅图22,在本实施方式中,一种超薄吸顶灯组装设备还包括灯盘下料装置10、通电检测机构6和产品打标装置9。
灯盘下料装置10设置于传送装置1的出料端,用于将加工完成的灯盘从传送装置1上转移至非加工区。
灯盘下料装置10包括第七机架101、第七横移部103、第七驱动件102、第七转动部104、第七伸缩气缸105和第七吸盘106。第七机架101设置于传送装置1的出料端,第七驱动件102设置于第七机架101的表面,且第七驱动件102传动连接第七横移部103,以驱动第七横移部103能够在水平面内往复摆动。第七转动部104内置有电机,电机的输出轴延伸至第七转动部104外侧,与第七横移部103远离第七驱动件102的一端传动连接。因此,第七转动部104亦能够在水平面内往复移动。第七伸缩气缸105竖直设置于第七转动部104上,第七吸盘106设置于第七伸缩气缸105的输出轴,在本实施例中,第七吸盘106为第七真空吸嘴,第七驱动件102为第七回转气缸。
需要进一步说明的是,在本实施例中,通电检测机构6设置于传送装置1的一侧,且位于电源加工装置5与地线座加工装置7之间,用于复光及功率检测。产品打标装置9,设置于传送装置1的一侧,用于对驱动电源打上标签。通电检测机构6和产品打标装置9均为现有技术,再此不作赘述。
更进一步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中的一种超薄吸顶灯组装设备的各个组成装置之间,通过PLC或其它控制程序实现每个加工工序之间的衔接,达到吸顶灯批量、快速、自动化生产的技术效果。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实用新型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Claims (10)

1.一种超薄吸顶灯组装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沿传送装置的运输方向依次设置的灯盘上料装置、胶粒加工装置、光源加工装置、电源加工装置、地线座加工装置和透镜加工装置;
其中,所述灯盘上料装置用于将待加工的灯盘转移至所述传送装置上;所述胶粒加工装置用于将胶粒装设于灯盘上;所述光源加工装置用于将光源板装设于灯盘上;所述电源加工装置用于将驱动电源装设于灯盘上;所述地线座加工装置用于将地线座装设于灯盘上;所述透镜加工装置用于将透镜装设于灯盘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超薄吸顶灯组装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灯盘上料装置包括:
灯盘储存机构,设置于所述传送装置的进料端;
第一机架,设置于所述传送装置的一侧;
第一转移机构,包括设置于所述第一机架上的第一驱动件、与所述第一驱动件传动连接的第一手臂、设置于所述第一手臂的第一吸盘。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超薄吸顶灯组装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胶粒加工装置包括:
第二机架,设置于所述传送装置的一侧;
胶粒储存机构,设置于所述第二机架上;
第二转移机构,包括第二驱动件、与所述第二驱动件传动连接的第二手臂、设置于所述第二手臂的第二吸盘;
其中,所述第二驱动件设置于所述第二机架上,且位于所述胶粒储存机构的一侧。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超薄吸顶灯组装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光源加工装置包括:
第三机架,设置于所述传送装置的一侧;
光源板储存机构,设置于所述第三机架上;
第三转移机构,包括第三驱动件、与所述第三驱动件传动连接的第三手臂、设置于所述第三手臂的第三吸盘;
第一螺丝锁付机构,设置于所述传送装置上;
其中,所述第三驱动件设置于所述第三机架上,且位于所述光源板储存机构的一侧;当所述第三转移机构将光源板装设于灯盘上时,所述第一螺丝锁付机构通过锁入螺丝的方式将光源板固定在灯盘内。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超薄吸顶灯组装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源加工装置包括:
第四机架,设置于所述传送装置的一侧;
驱动电源储存机构,设置于所述第四机架上;
第四转移机构,包括第四驱动件、与所述第四驱动件传动连接的第四手臂、设置于所述第四手臂的第四夹具;
第一点焊机构,设置于所述传送装置上;
其中,所述第四驱动件设置于所述第四机架上,且位于所述驱动电源储存机构的一侧;当所述第四转移机构将驱动电源装设于灯盘上时,所述第一点焊机构对其进行焊接,以将驱动电源与光源板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超薄吸顶灯组装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地线座加工装置包括:
第五机架,设置于所述传送装置的一侧;
地线座储存机构,设置于所述第五机架上;
第五转移机构,包括第五驱动件、与所述第五驱动件传动连接的第五手臂、设置于所述第五手臂的第五吸盘;
第二螺丝锁付机构,设置于所述传送装置上;
其中,所述第五驱动件设置于所述第五机架上,且位于所述地线座储存机构的一侧;当所述第五转移机构将地线座装设于灯盘上时,所述第二螺丝锁付机构通过锁入螺丝的方式将地线座固定于灯盘内。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超薄吸顶灯组装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透镜加工装置包括:
第六机架,架设于传送装置上;
横向移动机构,可滑动地设置于所述第六机架上;
竖向移动机构,可滑动地设置于所述横向移动机构上;
透镜安置部,设置于所述竖向移动机构上,用于放置透镜;
第三螺丝锁付机构,设置于所述传送装置上。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超薄吸顶灯组装设备,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灯盘下料装置,设置于所述传送装置的出料端,用于将加工完成的灯盘从所述传送装置上转移至非加工区。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超薄吸顶灯组装设备,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通电检测机构,设置于所述传送装置的一侧,且位于所述电源加工装置与所述地线座加工装置之间,用于复光及功率检测。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超薄吸顶灯组装设备,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产品打标装置,设置于所述传送装置的一侧,用于对驱动电源打上标签。
CN202321168605.2U 2023-05-16 2023-05-16 一种超薄吸顶灯组装设备 Active CN22027883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168605.2U CN220278831U (zh) 2023-05-16 2023-05-16 一种超薄吸顶灯组装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168605.2U CN220278831U (zh) 2023-05-16 2023-05-16 一种超薄吸顶灯组装设备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20278831U true CN220278831U (zh) 2024-01-02

Family

ID=8932656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1168605.2U Active CN220278831U (zh) 2023-05-16 2023-05-16 一种超薄吸顶灯组装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20278831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2318085B (zh) 一种基于aa制程的半导体双滤光片切换器组装设备
CN108838644B (zh) 灯具自动装配装置
CN109940386B (zh) 一种适用于多种led灯具的柔性自动化装配系统
CN109773617B (zh) 一种用于镜片的全自动磨边设备及其磨边方法
CN210115760U (zh) 一种多工位自动扫光设备
CN213080194U (zh) 一种多工位铣面机
CN212007076U (zh) 检测装置
CN220278831U (zh) 一种超薄吸顶灯组装设备
CN111396760A (zh) 一种节能灯装配系统
CN116441921A (zh) 一种超薄吸顶灯组装设备
CN209868143U (zh) 一种多工位自动扫光机
CN109080924B (zh) 滤波器外壳贴标设备
CN114427069B (zh) 用于电路板喷锡的无边框夹持设备
CN116190493A (zh) 一种光伏组件层压工序用护角的自动装配设备
CN212096233U (zh) 多面体零件取料机构
CN213379911U (zh) 激光加工设备
CN219787280U (zh) 一种吸顶灯光源的安装装置
CN114260697B (zh) 一种物联网智能燃气表阀座装配系统
CN211429149U (zh) 盘式电机合装机的前定子上料机构
CN210081410U (zh) 一种多工位扫光机
CN214568758U (zh) 西林瓶标签检测输送装置
CN212550591U (zh) 多面体零件卸料机构
CN217060675U (zh) 一种液晶屏模组点亮外观检测装置
CN217071451U (zh) 一种双轨带旋转夹具锁螺丝设备
CN113335920B (zh) 一种用于安装传输皮带的机械手及工作站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