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0275120U - 毛发干燥设备 - Google Patents

毛发干燥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20275120U
CN220275120U CN202321367768.3U CN202321367768U CN220275120U CN 220275120 U CN220275120 U CN 220275120U CN 202321367768 U CN202321367768 U CN 202321367768U CN 220275120 U CN220275120 U CN 22027512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ir
fluid channel
hair
heater
handl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1367768.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朱超
钱忠
章明顺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uzhou Simple Youwei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uzhou Simple Youwei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uzhou Simple Youwei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uzhou Simple Youwei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1367768.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2027512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2027512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20275120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Cleaning And Drying Hair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毛发干燥设备。毛发干燥设备包括主体和手柄。手柄内限定有第二流体通道。风机组件设置于手柄内,用于产生沿第二流体通道流动的抽吸气流。主体包括限定有容纳腔的主体外壳,主体外壳内设置有加热器和导风件,加热器和导风件之间限定有至少部分第一流体通道;气流从第二流体通道流出后进入第一流体通道,导风件用于改变从第二流体通道的流进第一流体通道的气流的流动方向。加热器包括加热丝和设置于加热丝外周的外管体,外管体的一端与导风件相接触,两者配合以形成部分第一流体通道。将加热器与导风件相连,两者共同限定第一流体通道的一部分,可以有效降低流体在第一流体通道内流动所产生的风噪。

Description

毛发干燥设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清洁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毛发干燥设备。
背景技术
高速吹风机等毛发干燥设备由于其能产生更大的风量,更加快速的吹干头发,所以越来越受到用户的青睐。高速毛发干燥设备的电机一般比传统的电机更小,其设置于手柄中,电机产生的气流从手柄下端进入手柄内部,然后在进入主体内,从主体的出风口排出。
但是,由于高速毛发干燥设备产生的风量较大,伴随其发生的是毛发干燥设备产生的噪音也相对较大,而用户使用毛发干燥设备在吹干头发的时候,毛发干燥设备离耳朵比较近,较大的噪音会引起用户的不适,因此,如果有效降低风噪,成了各厂家研发的重点。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上述技术中存在的不足之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毛发干燥设备,可有效降低毛发干燥设备产生的噪音。
一方面,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毛发干燥设备,包括
手柄,其内限定有第二流体通道;
风机组件,设置于所述手柄内,用于产生沿所述第二流体通道流动的抽吸气流;
主体,其包括限定有容纳腔的主体外壳,所述主体外壳内设置有加热器和导风件,所述加热器和所述导风件之间限定有至少部分第一流体通道;气流从第二流体通道流出后进入所述第一流体通道,所述导风件用于改变从所述第二流体通道的流进所述第一流体通道的气流的流动方向;
其中,所述加热器包括加热丝和设置于所述加热丝外周的外管体,所述外管体的一端与所述导风件相接触,两者配合以形成部分所述第一流体通道。
可选地,所述外管体和所述导风件共同限定所述第一流体通道的进气口。
可选地,所述导风件包括管状的连接部和设置于所述连接部外周的导风板。
可选地,所述加热器还包括管状的内管体,所述加热丝围设于所述内管体和所述外管体之间。
可选地,所述内管体的直径大于所述连接部的直径;或
沿气体流动的方向所述内管体和外管体之间的距离逐渐减少。
可选地,所述导风板设置有与所述外管体基本平行的连接壁,所述外管体与所述导风板接触后,部分所述外管体与所述连接壁重叠。
可选地,所述导风件的内部设置有等离子发射器。
可选地,还包括支撑件,所述支撑件用于支撑所述内管体,所述支撑件远离所述毛发干燥设备的出风口的一端与所述连接部相连。
可选地,所述第二流体通道的出气口的面积小于所述第一流体通道的进气口的面积,且所述第二流体通道的出气口沿手柄方向的投影完全落入所述第一流体通道的进气口内。
可选地,还包括出风构件,所述出风构件设置于所述加热器远离所述导风件的一端,所述出风构件、所述加热器和所述导风件共同限定所述第一流体通道。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毛发干燥设备。毛发干燥设备包括主体和手柄。手柄内限定有第二流体通道。风机组件设置于手柄内,用于产生沿第二流体通道流动的抽吸气流。主体包括限定有容纳腔的主体外壳,主体外壳内设置有加热器和导风件,加热器和导风件之间限定有至少部分第一流体通道;气流从第二流体通道流出后进入第一流体通道,导风件用于改变从第二流体通道的流进第一流体通道的气流的流动方向。加热器包括加热丝和设置于加热丝外周的外管体,外管体的一端与导风件相接触,两者配合以形成部分第一流体通道。将加热器与导风件相连,两者共同限定第一流体通道的一部分,可以有效降低流体在第一流体通道内流动所产生的风噪。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的毛发干燥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一实施例中一个角度下毛发干燥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一实施例中另一角度下毛发干燥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一实施例中毛发干燥设备的剖视图;
图5为一实施例中毛发干燥设备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6为一实施例中主体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7为一实施例中手柄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8为沿图2中A-A方向的剖视图;
图9为图8中Z区域的结构放大图;
图10为沿图3中B-B方向的剖视图;
图11为一实施例中导风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12为导风板、加热器和出风构件的相对位置关系图;
图13为导风板、支撑件和出风构件的相对位置关系图;
图14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毛发干燥设备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15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毛发干燥设备整体结构的拆解示意图一;
图16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毛发干燥设备手柄内壳和主体结构的拆解示意图;
图17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毛发干燥设备手柄内壳和主体连接结构的剖视示意图;
图18为图17中B部分结构的放大示意图;
图19为用于展示第一壳体和进风端的连接结构示意图;
图20为用于展示第一壳体安装过程中的某一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图21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毛发干燥设备第一壳体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图22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毛发干燥设备进风端的结构示意图;
图23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毛发干燥设备第二壳体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图24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毛发干燥设备整体结构的剖视示意图;
图25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容纳腔内部结构的示意图;
图26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用于展示pcb板和中心管的位置关系的示意图;
图27为图26中结构的剖视示意图;
图28为图26中结构的爆炸示意图一;
图29为图26中结构的爆炸示意图二。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需要说明,若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有涉及方向性指示,则该方向性指示仅用于解释在某一特定姿态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运动情况等,如果该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则该方向性指示也相应地随之改变。
另外,若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有涉及“第一”、“第二”等的描述,则该“第一”、“第二”等的描述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另外,全文中出现的“和/或”的含义,包括三个并列的方案,以“A和/或B”为例,包括A方案、或B方案、或A和B同时满足的方案。另外,各个实施例之间的技术方案可以相互结合,但是必须是以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基础,当技术方案的结合出现相互矛盾或无法实现时应当认为这种技术方案的结合不存在,也不在本实用新型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通过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申请中的具体含义。
参考图1-13,特别地参考图1-4,毛发干燥设备100(吹风机)包括主体1和手柄2,主体1和手柄2基本都被设计成为圆筒状。主体1包括限定有容纳腔的主体外壳,主体1内还包括第一流体通道31,第一流体通道31的出气口为毛发干燥设备100的出风口172。手柄2内限定有第二流体通道32,第二流体通道32的进气口为毛发干燥设备100的进风口171,第二流体通道的出气口322与第一流体通道的进气口311流体连通。风机组件25设置于手柄2内,用于产生沿第二流体通道32流动的抽吸气流。
参考图1,主体1的轴线和手柄2的轴线基本相互垂直,且当主体1水平放置时(图1所示放置位置),手柄外壳的外径最前端到主体外壳的最前端之间的水平距离为前端距离L2,手柄外壳的外径最后端到主体外壳的最后端之间的水平距离为后端距离L3,前端距离L2与后端距离L3之比在范围1.45-1.6之间。采用上述比例的结构设置,可以使毛发干燥设备100主体1相对于手柄2的比例更加合理,用起来更加省力,从而在用户长时间使用毛发干燥设备100时,可以有效缓解疲劳。
进一步地,为了使毛发干燥设备100的整体更加整洁,主体1的长度L4与手柄2的外径L1之比在范围2.32-2.42之间。在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L2为32.77mm,L3为20.27mm,手柄2的外径为20.8mm,主体1的长度为73.84mm。
参考图4,由于主体1和手柄2之间基本相互垂直,也即是第一流体通道31和第二流体通道32之间相互垂直,因此,为了保证气流能够以比较小损耗进行转向,主体1还包括设置于主体外壳内的导风件14,导风件14配置成用于改变从第二流体通道32流进第一流体通道31的气流的流动方向。导风件14包括但不限于导风板144,导风板144用于改变从第二流体通道32的流进第一流体通道31的气流的流动方向。其中,导风板144包括靠近手柄2的近端144和远离手柄2的远端147,沿主体1的轴向方向,远端147离出风口172所在平面的垂直距离为第一距离M1,近端144离出风口172所在平面的垂直距离为第二距离M2,第二流体通道的出气口322远离出风口172的一端到出风口172所在平面的垂直距离为第三距离M3,第三距离M3大于第一距离M1且小于第二距离M2。将导风板144的前端和后端分别设置于第二流体通道的出气口322的边缘两侧,这样可以保证出气口吹出的气流直接吹到导风板144上,可以有效实现气流的转向,同时降低气流产生的噪音。
进一步地,第二流体通道的出气口322靠近出风口172的一端到出风口172所在平面的垂直距离为第四距离M4,第四距离M4小于第一距离M1。这样,可以保证出风口172的高速气流有足够的面积通过,有效降低噪音。
参考图5-13,也即是,第二流体通道的出气口322的面积小于第一流体通道的进气口311的面积,且第二流体通道的出气口322沿手柄2方向的投影完全落入第一流体通道的进气口311内。参考图11,导风件14包括管状的连接部141和设置于连接部141外周的导风板144。导风板144的远端147和导风板144的近端144之间平滑过渡。可以有效地引导气流。参考图4及图11,导风板144构造成朝向出风口172所在方向凸起。这样向前凸出的造型,可以使气流更加快速的实现从竖直方向转向水平方向。如果是向后凸起的造型,那么需要一个非常大的弯曲曲率,才能实现气流的顺滑转向,为了使毛发干燥设备100的内部结构更加紧凑,明显,毛发干燥设备100的内部结构不适合采用此种形状的导风板144。
继续参考图4-13,毛发干燥设备100一般都具有热风功能,因此,需要在毛发干燥设备100内设置加热器15,以对气流进行加热。主体外壳内设置有加热器15,加热器15和导风件14共同限定第一流体通道的进气口311。在一个实施例中,加热器15包括加热丝155和设置于加热丝155外周的外管体153,加热丝155可以没有内管体152。外管体153的一端与导风件14相接触,两者配合以形成部分第一流体通道31。为了保证气流能够顺利的进入第一流体通道31,且在第一流体通道31内流动,第二流体通道的出气口322正对第一流体通道的进气口311,且第二流体通道的出气口322在垂直方向上的投影全部落入第一流体通道的进气口311所在范围内。导风板144设置有与外管体153基本平行的连接壁146,外管体153与导风板144接触后,部分外管体153与连接壁146重叠。这样,气流就会沿着外管体153流向毛发干燥设备100的吹风口,使气流的流动性更好,同时还能降低气流在毛发干燥设备100内部流动所产生的噪音。
在另一个实施例中,加热器15包括内管体152,设置于内管体152外周的加热丝155和设置于加热丝155外周的外管体153,内管体152、外管体153和导风件14一起限定部分第一流体通道31。加热器15还还包括管状的支撑件151,内管体152设置于支撑件151的外周。可以有效保证加热丝155的支撑。支撑件151的一端与导风件相连,支撑件151的另一端与出风构件相连。导风件通过螺栓或卡扣等连接方式连接到支撑件151。导风板、加热器和出风构件构成第一流体通道。
参考图11-13及图4,导风件14包括管状的连接部141和设置于连接部141外周的导风板144。连接部141的另一端与内管体152相连。管状连接部141与内管体152直接或者间接相连,以形成第一流体通道31的部分内壁。导风板144设置有与外管体153基本平行的连接壁146,外管体153与导风板144接触后,部分外管体153与连接壁146重叠。外管体153形成第一流体通道31的部分外壁。将外管体153延伸到导风板144处,可以有效避免从第二流体通道32流出的气流吹向主体外壳,造成动能损失,同时,外管体153和导风板144之间的重叠还能降低风噪。
在一个实施例中,内管体152的外径大于连接部141的外径。这样,沿气流的方向,可以使第一流体通道31的面积减小,有效降低噪音。如果沿气流方向,流体通道的截面积到出风口172处才突然减小,那么此处会产生较大的噪音。在另一个实施例中,沿气体流动的方向所述内管体152和外管体153之间的距离逐渐减少,这样设置,同样是为了减小气体在第一流体通道31内流动时产生的风噪。
导风板144设置有与外管体153基本平行的连接壁146,外管体153与导风板144接触后,部分外管体153与连接壁146重叠。这样,可以保证绝大部分气流在第一流体通道31内流通,有效减少导风板144和外管体153之间有气体流出到第一流体通道31外,降低噪音。
主体1内还设置有等离子发射器12,部分等离子发生器设置于连接部141内。等离子发射器12包括正离子释放端和负离子释放端,正离子释放端和负离子释放端设置在外管体153的内侧。
参考图12-13,毛发干燥设备还包括出风构件16,出风构件16设置于加热器15远离导风件14的一端,出风构件16、加热器15和导风件14共同限定第一流体通道31。
导风板144上设置有开口149,开口149位于临近第一流体通道的进气口311的位置。部分从第二流体通道32进入第一流体通道31的气流可以通过开口149进入到导风件14后面的空间内,导风件14后面的空间能用于放置PCB板13,进入该空间的部分气流可以对PCB板13进行散热。
参考图10,导风件14的内部设置有等离子发射器12。
如图14-图16所示,下面详细介绍一下毛发干燥设备的手柄和主体之间的安装结构。手柄2远离主体1的一端设置有进风口171,手柄2和主体1中限定有用于在进风口171和出风口172之间传输流体的流体通道。主体1包括主体外壳11,主体外壳11的侧壁上还设置有进风端112,手柄2包括手柄壳体,进风端112朝向手柄2方向凸出于主体外壳11的侧壁,从而形成与手柄壳体连接的连接部。手柄壳体与进风端112固定连接,从而实现与主体1进行连接,且使得手柄2中的流体通道和主体1中的流体通道相互连通。
本实施例中,手柄壳体为手柄内壳22,手柄2还包括套设在手柄内壳22外部的手柄外壳21,其中手柄内壳22与进风端112连接。手柄外壳21固定在手柄内壳22上,具体地可以采用螺栓连接、卡接、胶粘或焊接等方式。进风端112和手柄内壳22大体呈圆柱形,当然还可以是其它非圆柱形,进风端112包括第一连接部33和第二连接部34,第一连接部33和第二连接部34围合形成进风端112,进风端112可以与主体外壳11一体成型,第一连接部33和第二连接部34只是进风端112壳体的两个部分。手柄内壳22包括第一壳体221和第二壳体222,第一壳体221和第二壳体222可拆卸连接并且围合形成具有流体通道的手柄内壳22。
如图15和图17-图21所示,第一壳体221与第一连接部33连接,第二壳体222与第二连接部34连接。第一壳体221的端部37伸入到进风端112内部与第一连接部33的内壁卡接,具体地,第一壳体221的端部37外壁上设置有第一卡块371,第一连接部33的内壁上设置有第二卡块35,通过第一卡块371和第二卡块35的卡接,实现将第一壳体221在轴向上卡接到第一连接部33上。第一壳体221的端部37靠近第二壳体222的一侧与进风端112抵接(如图19中侧壁372与进风端112抵接),在安装时,从下方将第一壳体221的端部37推入到进风端112中,由于第二卡块35的阻挡,直接顺着手柄2轴向推动无法将第一卡块371推动到第二卡块35的上方。此时,装配者只需将第一壳体221向手柄2中心旋转(参照图20),使得第一卡块371和第二卡块35在手柄2轴向上错位,然后再继续推动第一壳体221使得第一卡块371到达第二卡块35的上方,最后再转动第一壳体221复位即可。此时第一壳体221即被卡接到第一连接部33上,即第一壳体221已经连接到进风端112上。由于第一卡块371和第二卡块35在手柄2轴向上的卡接、侧壁372与进风端112抵接,因此第一壳体221被卡接进进风端112中而不会掉落,只有当再次旋转第一壳体221时,使得第一卡块371和第二卡块35错位然后下拉第一壳体221,才可以将第一壳体221从进风端112中拆出。
如图15、图22和图23所示,第二壳体222与第二连接部34卡接,且第二壳体222连接到第二连接部34上时不可向手柄2中心旋转,从而使得第二壳体222与第一壳体221连接后,在第二壳体222的约束下,第一壳体221和手柄内壳22整体无法相对于进风端112转动,从而使得第一壳体221无法从第一连接部33上拆卸,因此使得手柄内壳22整体能够连接到进风端112上。
通过设置第一壳体221通过旋转卡接的形式进行安装和拆卸、设置第二壳体222能够阻止第一壳体221旋转,从而能够将手柄内壳22固定到进风端112,实现手柄内壳22与风机主体1的连接。此外,由于采用旋转卡接的形式,因此装配过程并不会对手柄2壳体和进风端112壳体施加较大的装配力,也无需开设螺孔,因此对壳体强度基本没有损伤。同时,采用旋转卡接的方式,对手柄2壳体和进风端112的壁厚要求较低,即使壁厚较厚,也能够完成装配。因此,可以使得手柄2和主体1的连接更加稳固,而整个结构并未采用螺栓。
如图18-图21所示,由于端部37靠近第二壳体222的侧壁372与进风端112抵接,因此在旋转时,第一壳体221以该端部侧壁372上的某点为旋转支点进行旋转。记该旋转支点为点A,点A一般为该侧壁372的顶端点,如本实施例中附图所示。优选设置,沿着手柄2轴线方向,第一卡块371位于点A的斜上方,即第一卡块371和点A的连线与水平面呈锐角α,这样设置可以缩小第一壳体221安装时的转角,使得第一壳体221只需转动很小的角度即可使得第一卡块371和第二卡块35在手柄2轴向上错位,从而便于快速安装。进一步的,为了便于安装,还可以将连接点A和第一卡块371之间的端部37侧壁设置成弧形,或者至少点A处呈弧形,这样可以便于平顺地快速转动第一壳体221。
如图15所示,本实施例中,第二壳体222连接在第二连接部34的外壁上,将第一壳体221和第二壳体222分别连接在进风管的内外两侧,从而既保证了连接强度,也降低了手柄2和主体1的连接对流体通道大小的影响。还可以设置第一连接部33的内径大于第二连接部34的内径,从而进一步扩大流体通道。
如图22和图23所示,具体地,第二壳体222内壁上设置有若干第二卡接块5,第二连接部34的外壁上设置有若干与第二卡接块5卡接配合的第二卡接槽36。优选设置,第二卡接块5和第二卡接槽36沿着垂直于手柄2轴线的方向延伸,这样可以有效阻止第二壳体222相对于第二连接部34转动,从而阻止第一壳体221转动。第一壳体221和第二壳体222之间还可以通过卡接的方式组装成手柄内壳22,当然,为了提高密封性,还可以借助螺栓对第一壳体221和第二壳体222的连接进行紧固。
本实施例的实施原理为:安装时,先将第一壳体221从进风端112下方伸入到进风端112内部靠近第一连接部33的一侧,向手柄2中心方向转动第一壳体221,使得第一壳体221外壁上的第一卡块371与进风端112内壁上的第二卡块35错位,然后继续推动第一壳体221,同时旋转复位第一壳体221,使得第一卡块371卡接到第二卡块35上即可,此时第一壳体221即连接到进风端112上。然后将第二壳体222具有第二卡接块5的一端贴合到第二连接部34的外壁上,使得第二卡接块5卡接到第二卡接槽36中,最后再将第一壳体221和第二壳体222相互卡接或螺栓连接,即可实现将整个手柄内壳22连接到风机主体1上,最后再将手柄外壳21连接到手柄内壳22上即可。
为了方便安装,还可以在进风端112上设置定位块51,定位块51位于第二壳体222和第一壳体221之间,第一壳体221和第二壳体222与定位块51抵接,从而使得第一壳体221和第二壳体222可以独立地进行安装。
参考图14,及图24-29,详细介绍等离子发生器的具体结构及安装方式等。如图24-图26所示,加热器15包括支撑件151、沿着支撑件151周向设置在支撑件151外壁上的翅片(图中未示出)和套设在翅片外周的外管体153,其中翅片上设置有加热丝155。支撑件151和外管体153之间形成流体通道,加热丝155位于流体通道中,气流经过加热丝155后可以被加热。导风件14包括导风板144和连接部141,其中连接部141与支撑件151固定连接,从而使得导风件14与加热器15固定连接。连接部141和支撑件151连接并形成大体位于主体外壳11中轴线上的中心管173,导风板144连接在连接部141远离支撑件151的一端,即导风板144位于中心管173远离出风口172的一端,从而可以将从手柄2中进入的气流向中心管173方向引导,气流环绕中心管173外壁流向出风口172。
如图25-图27所示,中心管173内部设置有等离子发生器12,中心管173的外壁上还设置有两个安装孔126,等离子发生器12的正离子释放端121和负离子释放端122分别从两个安装孔126中伸出到中心管173外部,以向流体中释放正离子和负离子。容纳腔111中在导风板144远离连接部141的一侧还设置有pcb板13,pcb板13和等离子发生器12之间通过导线电连接。具体地,为了方便安装,连接部141中设置有空腔143,空腔143沿着主体外壳11轴向贯通连接部141设置(图28和图29中示出),且空腔143延伸至导风板144处,以使得空腔143能够连通中心管173和导风板144靠近pcb板13的一侧。这样设置,使得pcb板13可以正对中心管173,从而可以面向等离子发生器12,从而便于排线连接pcb板13和等离子发生器12。
如图27-图29所示,导风板144和连接部141可以一体成型设置,等离子发生器12位于中心管173内部,具体地可以位于连接部141的空腔143中,也可以位于支撑件151中,可以设置在连接部141上,也可以设置在支撑件151上。本实施例中,优选设置等离子发生器12设置在支撑件151上,且等离子发生器12也位于连接部141的空腔143中,由于支撑件151的作用是支撑加热器15,而导风件14仅仅起到引导气流的作用,因此在设计时支撑件151强度大于连接部141,因此将等离子发生器12安装到支撑件151上可以更加稳固。此外,等离子发生器12位于空腔143中,由于空腔143距离pcb板13较近,因此可以便于安装等离子发生器12。
具体地,支撑件151内部设置有连接板158,沿着主体外壳11的轴向,连接板158将支撑件151内部空间分隔成前腔156和后腔157,其中前腔156靠近连接部141,后腔157靠近出风口172。连接部141部分伸入到前腔156中,并固定在连接板158上,这样可以使得前腔156和空腔143有部分重合。等离子发生器12安装到连接板158上,且位于前腔156中,从而使得等离子发生器12可以伸入到空腔143中,因此距离pcb板13较近,便于和pcb板13连接。
如图28和图29所示,连接板158上设置有用于安装等离子发生器12的安装槽123,安装槽123向前腔156中延伸,连接部141上设置有避让安装槽123的避让口,安装槽123伸入到空腔143中。安装槽123上还设置有弹性臂124,弹性臂124为弹性卡扣,通过弹性卡扣将等离子发生器12固定住,安装方便快捷。
如图25、图26和图27所示,安装孔126贯通设置在连接部141和支撑件151重叠部分的侧壁上,支撑件151的外壁上还设置有卡槽125,卡槽125沿着主体外壳11的轴向延伸至支撑件151靠近出风口172的一端。卡槽125与安装孔126相连通,正离子释放端121和负离子释放端122沿着卡槽125延伸至支撑件151靠近出风口172的一端,这样可以使得释放出的正负离子可以快速到达出风口172,从出风口172排出到头发上,这样可以减少正负离子在主体外壳11中的损耗。更进一步地,安装孔126之间和卡槽125之间在支撑件151外壁上沿着支撑件151的外周间隔设置,以使得正离子释放端121和负离子释放端122在支撑件151的周向上间隔开,从而可以进一步减少正负离子间的损耗,从而提高护理效果。在其它实施例中,卡槽125还可以同时在连接部141和支撑件151的外壁上,自连接部141向支撑件151靠近出风口172的一端延伸,这取决于安装孔126所开设的位置。
如图25所示,加热器15还包括套设在支撑件151外壁上的内管体152,内管体152的内壁与卡槽125顶部抵接,从而将两个卡槽125封闭成两个相对独立的空间,正离子释放端121和负离子释放端122分别沿着两个相对独立的空间延伸到支撑件151靠近出风口172的一端,这样可以提高安装的稳定性,使得正离子释放端121和负离子释放端122始终隔开,不会因为在使用环境中磕碰、摔落等原因而发生偏移。内管体152和外管体153之间形成了流体通道,加热丝155位于流体通道中,正离子释放端121和负离子释放端122伸出到流体通道中,从而可以对气流进行加热以及释放负离子。
本实施例的实施原理为:将导风件14的连接部141和加热器15的支撑件151连接形成中心管173,将等离子发生器12安装在中心管173中;将pcb板13设置在导风板144远离中心管173的一侧,并设置空腔143连通pcb板13一侧和中心管173,从而可以使得pcb板13能够面向等离子发生器12,从而便于安装走线。另外,设置等离子发生器12的正离子释放端121和负离子释放端122延伸至出风口172处,可以降低正负离子间的损耗,从而可以提高护理效果。通过在支撑件151上设置连接板158和卡槽125来安装等离子发生器12,可以提高等离子发生器12安装的稳定性。
尽管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案已公开如上,但其并不仅限于说明书和实施方式中所列运用,它完全可以被适用于各种适合本实用新型的领域,对于熟悉本领域的人员而言,可容易地实现另外的修改,因此在不背离权利要求及等同范围所限定的一般概念下,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特定的细节和这里示出与描述的图例。

Claims (10)

1.一种毛发干燥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手柄,其内限定有第二流体通道;
风机组件,设置于所述手柄内,用于产生沿所述第二流体通道流动的抽吸气流;
主体,其包括限定有容纳腔的主体外壳,所述主体外壳内设置有加热器和导风件,所述加热器和所述导风件之间限定有至少部分第一流体通道;气流从第二流体通道流出后进入所述第一流体通道,所述导风件用于改变从所述第二流体通道的流进所述第一流体通道的气流的流动方向;
其中,所述加热器包括加热丝和设置于所述加热丝外周的外管体,所述外管体的一端与所述导风件相接触,两者配合以形成部分所述第一流体通道。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毛发干燥设备,其特征在于,
所述外管体和所述导风件共同限定所述第一流体通道的进气口。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毛发干燥设备,其特征在于,
所述导风件包括管状的连接部和设置于所述连接部外周的导风板。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毛发干燥设备,其特征在于,
所述加热器还包括管状的内管体,所述加热丝围设于所述内管体和所述外管体之间。
5. 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毛发干燥设备,其特征在于,
所述内管体的直径大于所述连接部的直径;或
沿气体流动的方向所述内管体和外管体之间的距离逐渐减少。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毛发干燥设备,其特征在于,
所述导风板设置有与所述外管体基本平行的连接壁,所述外管体与所述导风板接触后,部分所述外管体与所述连接壁重叠。
7.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毛发干燥设备,其特征在于,
所述导风件的内部设置有等离子发射器。
8.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毛发干燥设备,其特征在于,
还包括支撑件,所述支撑件用于支撑所述内管体,所述支撑件远离所述毛发干燥设备的出风口的一端与所述连接部相连。
9.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毛发干燥设备,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流体通道的出气口的面积小于所述第一流体通道的进气口的面积,且所述第二流体通道的出气口沿手柄方向的投影完全落入所述第一流体通道的进气口内。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毛发干燥设备,其特征在于,
还包括出风构件,所述出风构件设置于所述加热器远离所述导风件的一端,所述出风构件、所述加热器和所述导风件共同限定所述第一流体通道。
CN202321367768.3U 2023-05-31 2023-05-31 毛发干燥设备 Active CN22027512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367768.3U CN220275120U (zh) 2023-05-31 2023-05-31 毛发干燥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367768.3U CN220275120U (zh) 2023-05-31 2023-05-31 毛发干燥设备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20275120U true CN220275120U (zh) 2024-01-02

Family

ID=8933264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1367768.3U Active CN220275120U (zh) 2023-05-31 2023-05-31 毛发干燥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20275120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9259408B (zh) 一种手柄进风式吹风机
CN210688635U (zh) 风道组件及具有其的空调器
ES2297084T3 (es) Soplador electrico y aspiradora provista del mismo.
CN108708339B (zh) 吹风机
JP2002102122A (ja) 真空掃除機
CN220275120U (zh) 毛发干燥设备
CN214630572U (zh) 一种电吹风
CN116602492A (zh) 毛发干燥设备
CN113749375A (zh) 一种风道组件及电吹风
CN210861594U (zh) 风道组件及具有其的空调器
CN210688636U (zh) 风道组件及具有其的空调器
CN218495109U (zh) 新风组件及新风空调
CN210769402U (zh) 风轮装置以及吹风设备
WO2020087706A1 (zh) 毛发干燥装置
US20090165736A1 (en) Cooling unit
CN220275125U (zh) 吹风机
CN112484278A (zh) 风道组件及具有其的空调器
CN111219775B (zh) 取暖器
CN220001072U (zh) 手持式吹风机
CN220275119U (zh) 手持式吹风机
CN112484277A (zh) 风道组件及具有其的空调器
CN210861426U (zh) 空调器
CN220275122U (zh) 吹风机
CN210688637U (zh) 风道组件及具有其的空调器
CN218033323U (zh) 一种暖风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