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4630572U - 一种电吹风 - Google Patents

一种电吹风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4630572U
CN214630572U CN202023005940.XU CN202023005940U CN214630572U CN 214630572 U CN214630572 U CN 214630572U CN 202023005940 U CN202023005940 U CN 202023005940U CN 214630572 U CN214630572 U CN 21463057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ir
air inlet
shell
handle
hous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3005940.X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飞勇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2023005940.X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463057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463057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4630572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leaning And Drying Hair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家用电器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电吹风,其包括壳体和手柄,所述壳体设有相对设置的第一侧和第二侧,所述壳体的第一侧和第二侧分别设有进风口和出风口,所述壳体内自靠近其第一侧的位置处依次设有进风装置和发热装置;所述手柄设于所述壳体的下部,所述手柄内设有控制器,所述手柄的下部设有冷却风道进风口。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电吹风,通过内部冷却风道,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电吹风的手柄过热和控制器所产生的热量无法散去的问题。

Description

一种电吹风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家用电器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电吹风。
背景技术
目前,电吹风是一种人们生活中常用的电器,其不仅可用于头发的干燥成型,而且可用于实验室、工业生产和美工等方面的局部干燥、加热和理疗,因此,电吹风的应用非常广泛。
根据发明人了解到的相关技术,现有的电吹风包括壳体、手柄、控制器、发热装置和进风装置,手柄设于壳体的下方,发热装置和进风装置设于壳体内,控制器设于手柄内,从而便于壳体和手柄的内部空间的有效利用。专利号为CN201520091265.7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公开了一种无刷电吹风,其包括壳体、手柄、电动机、电热体和控制器,电动机和电热体设于壳体内,控制器设于手柄内,壳体的两侧分别设有进风口和出风口,当电动机转动带动风叶转动时,外界的空气依次经过壳体的进风口、扇叶、电动机和电热体后,从壳体的出风口排出,从而实现对外界空气的加热,但是,由于外界的空气只能经过电动机和电热体,外界的空气只能将电动机所产生的热量带走,但是外界的空气无法将控制器所产生的热量带走,由此,手柄的体积只能变大,防止手柄的体积过小,造成热量过于集中于手柄内。然而,上述现有技术存在如下问题:
(1)手柄的体积和壳体的体积过大,降低使用者的体验感;
(2)虽然手柄的体积变大后,可防止控制器所产生的热量过于集中于控制器周围,但是,控制器所产生的热量还是手柄内,热量不能及时散去,在长时间使用后,控制器的使用寿命会变短。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电吹风,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电吹风的手柄过热和控制器所产生的热量无法散去的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电吹风,其包括:
壳体,所述壳体设有相对设置的第一侧和第二侧,所述壳体的第一侧和第二侧分别设有进风口和出风口,所述壳体内自靠近其第一侧的位置处依次设有进风装置和发热装置;
手柄,所述手柄设于所述壳体的下部,所述手柄内设有控制器,所述手柄的下部设有冷却风道进风口。
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进风装置通过减震装置设于所述壳体内,所述减震装置靠近所述壳体的进风口的一侧覆盖于所述壳体的进风口;
所述壳体的第一侧设有冷却风道出风口,所述冷却风道出风口位于所述减震装置的外侧,且所述手柄的冷却风道进风口与所述壳体的冷却风道出风口连通。
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冷却风道出风口设为多个,多个所述冷却风道出风口呈圆形阵列于所述进风口的外围,且所述冷却风道出风口通过所述壳体的第一侧与所述进风口连通。
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壳体的第一侧的外侧设有过滤网。
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壳体的第一侧的外侧设有至少一个卡条,所述过滤网卡设于所述卡条内。
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壳体的第一侧的内侧设有进风筒,所述进风筒设有若干进风通道,所述减震装置覆盖于所述进风筒,所述进风筒覆盖于所述壳体的进风口。
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进风筒设为蜂窝状结构。
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该电吹风还包括进风盖,所述进风盖盖合于所述壳体的第一侧的外侧,所述进风盖设有多个导风筋,所述导风筋呈圆形发散阵列分布于所述进风盖内,相邻的所述导风筋之间形成导风槽。
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导风筋呈流线型设置。
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该电吹风还包括扁状风嘴,所述扁状风嘴可拆卸连接于所述壳体的出风口。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电吹风,其与现有技术相比,其有益效果在于:
当进风装置处于工作状态时,进风装置在靠近壳体的出风口的一侧处形成负压,由此会迫使空气依次从手柄的冷却风道进风口、手柄的内腔、进风装置和发热装置排出至壳体的出风口,换言之,从冷却风道进风口进入手柄内的空气将控制器所产生的热量带走,由此,上述设置具有如下优点:
(1)该电吹风通过设置冷却风道进风口对控制器进行散热,由此,手柄的体积可以大大缩小,从而便于使用者对该电吹风的携带,进而使得该电吹风的使用范围扩大;
(2)外界的空气将控制器所产生的热量带出至壳体的出风口,由此,控制器所产生的热量能及时地散去,从而提高控制器的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电吹风的结构示意图一。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电吹风的结构示意图二。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电吹风的剖视图一。
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电吹风的剖视图二。
图5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进风盖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壳体;11、第一侧;12、第二侧;13、进风口;14、出风口;15、冷却风道出风口;2、进风装置;3、发热装置;4、手柄;41、冷却风道进风口;5、控制器;6、减震装置;7、过滤网;8、卡条;9、进风筒;10、进风盖;101、导风筋;102、导风槽;20、扁状风嘴。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但不用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左”、“右”、“顶”、“底”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如图1-4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电吹风,其包括壳体1和手柄4,壳体1设有相对设置的第一侧11和第二侧12,壳体1的第一侧11和第二侧12分别设有进风口13和出风口14,壳体1内自靠近其第一侧11的位置处依次设有进风装置2和发热装置3;手柄4设于壳体1的下部,手柄4内设有控制器5,手柄4的下部设有冷却风道进风口41。
基于上述设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电吹风,当进风装置2处于工作状态时,进风装置2在靠近壳体1的出风口14的一侧处形成负压,由此会迫使空气依次从手柄4的冷却风道进风口41、手柄4的内腔、进风装置2和发热装置3排出至壳体1的出风口,换言之,从冷却风道进风口41进入手柄4内的空气将控制器5所产生的热量带走,由此,上述设置具有如下优点:
(1)该电吹风通过设置冷却风道进风口41对控制器5进行散热,由此,手柄4的体积可以大大缩小,从而便于使用者对该电吹风的携带,进而使得该电吹风的使用范围扩大;
(2)外界的空气将控制器5所产生的热量带出至壳体1的出风口,由此,控制器5所产生的热量能及时地散去,从而提高控制器5的使用寿命。
在一些实施例中,可选的,如图1-4所示,进风装置2通过减震装置6设于壳体1内,减震装置6靠近壳体1的进风口13的一侧覆盖于壳体1的进风口13;
壳体1的第一侧11设有冷却风道出风口15,冷却风道出风口15位于减震装置6的外侧,且手柄4的冷却风道进风口41与壳体1的冷却风道出风口15连通。由此,通过设置减震装置6,减震装置6不仅对进风装置2进行固定,而且减小进风装置2所产生的振动;此外,由于冷却风道出风口15位于减震装置6的外侧,即减震装置6的外径小于壳体1的内径,减震装置6的外侧与壳体1的内侧之间存在间隙,从而便于外界的空气从减震装置6的外侧与壳体1的内侧之间的间隙流过;
在这里需要说明的是,外界的空气进入该电吹风内的路线有两路,分别为第一进风路线和第二进风路线,第一进风路线的路径依次为壳体1的进风口13、进风装置2、发热装置3和壳体1的出风口14,第二进风路线的路径依次为手柄4的冷却风道进风口41、手柄4内、壳体1内、冷却风道出风口15、壳体1的进风口13、进风装置2、发热装置3和壳体1的出风口14。
在一些实施例中,可选的,如图1-4所示,冷却风道出风口15设为多个,多个冷却风道出风口15呈圆形阵列于进风口13的外围,且冷却风道出风口15通过壳体1的第一侧11与进风口13连通,从而使得风在冷却风道出风口15处排出得更加均匀。
在一些实施例中,可选的,如图1-4所示,壳体1的第一侧11的外侧设有过滤网7。由此,过滤网7对该电吹风进行保护,防止异物和灰尘进入壳体1的内部,保证进风装置2和发热装置3的清洁度、加热后的风的清洁度。
在一些实施例中,可选的,如图1-4所示,壳体1的第一侧11的外侧设有至少一个卡条8,过滤网7卡设于卡条8内,易于实现过滤网7与壳体1的安装与拆卸。
在一些实施例中,可选的,如图1-4所示,壳体1的第一侧11的内侧设有进风筒9,进风筒9设有若干进风通道,减震装置6覆盖于进风筒9,进风筒9覆盖于壳体1的进风口13。由此,进风筒9的风道便于外界的风沿固定的路径进入进风装置2的内部,不仅对外界的风具有导风的作用,而且降低外界的风与减震装置6的内壁碰撞的几率,减少外界的风进入减震装置6后所产生的噪音,提高使用者在使用电吹风时的体验感。
在一些实施例中,可选的,如图1-4所示,进风筒9设为蜂窝状结构,由此,外界的风在经过进风筒9后,其分布更加均匀。
在一些实施例中,可选的,如图5所示,该电吹风还包括进风盖10,进风盖10盖合于壳体1的第一侧的外侧,进风盖10设有多个导风筋101,导风筋101呈圆形发散阵列分布于进风盖10内,相邻的导风筋101之间形成导风槽102,由此,进风盖10对外界的风具有导流的效果。
在一些实施例中,可选的,如图5所示,导风筋101呈流线型设置,从而降低外界的风在进入该电吹风时所产生的噪音,进而提高使用者对该电吹风的使用体验感。
在一些实施例中,可选的,如图1和2所示,该电吹风还包括扁状风嘴20,扁状风嘴20可拆卸连接于壳体1的出风口。由此,通过发热装置3加热后的风,在经过扁状风嘴20后,其风速会更快,从而使得该电吹风的加热效果更加明显。
综上,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电吹风,当进风装置2处于工作状态时,进风装置2在靠近壳体1的出风口14的一侧处形成负压,由此会迫使空气依次从手柄4的冷却风道进风口41、手柄4的内腔、进风装置2和发热装置3排出至壳体1的出风口,换言之,从冷却风道进风口41进入手柄4内的空气将控制器5所产生的热量带走,由此,上述设置具有如下优点:
(1)该电吹风通过设置冷却风道进风口41对控制器5进行散热,由此,手柄4的体积可以大大缩小,从而便于使用者对该电吹风的携带,进而使得该电吹风的使用范围扩大;
(2)外界的空气将控制器5所产生的热量带出至壳体1的出风口,由此,控制器5所产生的热量能及时地散去,从而提高控制器5的使用寿命。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替换,这些改进和替换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Claims (10)

1.一种电吹风,其特征在于,包括:
壳体,所述壳体设有相对设置的第一侧和第二侧,所述壳体的第一侧和第二侧分别设有进风口和出风口,所述壳体内自靠近其第一侧的位置处依次设有进风装置和发热装置;
手柄,所述手柄设于所述壳体的下部,所述手柄内设有控制器,所述手柄的下部设有冷却风道进风口。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吹风,其特征在于,所述进风装置通过减震装置设于所述壳体内,所述减震装置靠近所述壳体的进风口的一侧覆盖于所述壳体的进风口;
所述壳体的第一侧设有冷却风道出风口,所述冷却风道出风口位于所述减震装置的外侧,且所述手柄的冷却风道进风口与所述壳体的冷却风道出风口连通。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吹风,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却风道出风口设为多个,多个所述冷却风道出风口呈圆形阵列于所述进风口的外围,且所述冷却风道出风口通过所述壳体的第一侧与所述进风口连通。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吹风,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的第一侧的外侧设有过滤网。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吹风,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的第一侧的外侧设有至少一个卡条,所述过滤网卡设于所述卡条内。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吹风,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的第一侧的内侧设有进风筒,所述进风筒设有若干进风通道,所述减震装置覆盖于所述进风筒,所述进风筒覆盖于所述壳体的进风口。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吹风,其特征在于,所述进风筒设为蜂窝状结构。
8.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吹风,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进风盖,所述进风盖盖合于所述壳体的第一侧的外侧,所述进风盖设有多个导风筋,所述导风筋呈圆形发散阵列分布于所述进风盖内,相邻的所述导风筋之间形成导风槽。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电吹风,其特征在于,所述导风筋呈流线型设置。
10.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吹风,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扁状风嘴,所述扁状风嘴可拆卸连接于所述壳体的出风口。
CN202023005940.XU 2020-12-11 2020-12-11 一种电吹风 Active CN21463057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3005940.XU CN214630572U (zh) 2020-12-11 2020-12-11 一种电吹风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3005940.XU CN214630572U (zh) 2020-12-11 2020-12-11 一种电吹风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4630572U true CN214630572U (zh) 2021-11-09

Family

ID=7849948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3005940.XU Active CN214630572U (zh) 2020-12-11 2020-12-11 一种电吹风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4630572U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869039A (zh) * 2022-05-31 2022-08-09 深圳盈特创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便携式吹风筒
CN114947339A (zh) * 2022-06-11 2022-08-30 深圳市杰创腾科技有限公司 高速电吹风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869039A (zh) * 2022-05-31 2022-08-09 深圳盈特创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便携式吹风筒
CN114947339A (zh) * 2022-06-11 2022-08-30 深圳市杰创腾科技有限公司 高速电吹风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4630572U (zh) 一种电吹风
JP2012501714A (ja) ヘアドライヤ、ヘアドライヤ用の付属品、及び斯様な付属品を備えたヘアドライヤ
CN115306766B (zh) 一种风道模组结构及呼吸机
RU2662383C1 (ru) Приспособление для ухода за волосами
CN113545587A (zh) 一种用于吹风机的双风道结构
CN110671746A (zh) 风道结构、室内机及空调器
CN113598507A (zh) 吹风机
CN217243025U (zh) 吹风机
CN213785875U (zh) 一种低噪电吹风
CN112336039A (zh) 一种便携式双层风道吹风机
US10376119B2 (en) Steam cleaner
CN210688636U (zh) 风道组件及具有其的空调器
CN211975528U (zh) 一种园林风机
CN211747563U (zh) 一种高速静音吹风机
CN214509934U (zh) 一种便携式双层风道吹风机
CN111990280A (zh) 一种烘干机的循环风结构及烘干机
CN111853944A (zh) 新风模块及空调室内机
CN220327011U (zh) 降噪吹风机
CN220369964U (zh) 一种洗碗机的送风装置及洗碗机
CN218527972U (zh) 一种风筒
CN220529970U (zh) 一种洗碗机的送风装置及洗碗机
CN215685424U (zh) 用于吹风设备的螺旋桨以及吹风设备
CN220024974U (zh) 一种洗碗机的送风装置及洗碗机
US20210298444A1 (en) Hair dryer
CN220024973U (zh) 一种风机保护罩及洗碗机的送风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