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0275062U - 一种用于输送链带的传输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用于输送链带的传输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20275062U
CN220275062U CN202321551202.6U CN202321551202U CN220275062U CN 220275062 U CN220275062 U CN 220275062U CN 202321551202 U CN202321551202 U CN 202321551202U CN 220275062 U CN220275062 U CN 22027506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lamping plate
driving
clamping
block
convey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1551202.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刘金龙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Wenzhou Jinlong Zipper Machiner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Wenzhou Jinlong Zipper Machiner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Wenzhou Jinlong Zipper Machinery Co ltd filed Critical Wenzhou Jinlong Zipper Machiner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1551202.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2027506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2027506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20275062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Slide Fastene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用于输送链带的传输装置,包括支撑架,还包括旋转臂、用于夹持链带的夹持装置以及驱动旋转臂转动的驱动组件,所述驱动组件安装于支撑架上,所述旋转臂与驱动组件传动连接,所述夹持装置包括第一夹持板、第二夹持板、限位块以及控制组件,所述第二夹持板与第一夹持板相对设置,所述第二夹持板上设有穿过第一夹持板与限位块相连的连接件,所述第一夹持板上贯穿有与第二夹持板相连的限位件,所述限位件上套设有一端抵于限位件端部,另一端与第一夹持板相抵的限位弹簧,所述控制组件驱动限位块带动第二夹持板相对第一夹持板往复位移,实现对链带的夹持或松开。本实用新型生产效率高且结构紧凑,占用空间小。

Description

一种用于输送链带的传输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拉链制造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输送链带的传输装置。
背景技术
拉链包括两条拉链带、拉头以及拉链带上相对应的链牙。拉链按材料分,分为金属拉链、尼龙拉链、树脂拉链等。其中,尼龙拉链在生产过程中包括切割工序,穿头工序、上止工序,现有设备,各个工序基本都是分开由不同的设备进行,操作比较麻烦,生产效率低。
现有的专利申请号为:CN201810743334.6;专利名称为《尼龙拉链切割穿头上止设备》,其公开了“尼龙拉链切割穿头上止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机架(1),其上设有安装面板(11);进料导链机构(2),安装在安装面板(11)的最前端,包括支架(21)以及支架(21)上的若干导链轮(22),用于拉链进料导向;钩针定位机构(3),安装在安装面板(11)上,并位于进料导链机构(2)后方,包括导链板(31)、能够感应拉链无齿段的感应组件(32)、钩住拉链无齿段的钩针组件(33),用于感应拉链位置以及定位,导链板包括对应设置的下导链板和上导链板,下导链板前后两端通过安装固定板固定安装在安装面板上;切断机构(4),安装在安装面板(11)上,并位于钩针定位机构(3)后方,包括安装支架(41)以及切割动作组件(42),用于将拉链切断;第一拉带轮组(5),位于切断机构(4)后方,包括第一主动轮(51)以及与其相对应的第一从动轮(52),用于牵引拉链持续进料输送;穿拉头机构(6),安装在安装面板(11)上,并位于第一拉带轮组(5)后方,用于拉头进料定位;第二拉带轮组(7)安装在安装面板(11)上,并位于穿拉头机构(6)后方,包括第二主动轮以及与其相对应的第二从动轮,用于牵引拉链持续进料输送;上止机构(8),安装在安装面板(11)上,并位于第二拉带轮组(7)后方,用于上止进料定位;夹持动作机构(9),安装在安装面板(11)上,并沿前后方向动作布置,能夹持拉链端部从切断机构(4)前端向上止机构(8)后端动作;所述夹持动作机构(9)包括前后布置的第一夹持装置(91)与第二夹持装置(92),所述第一夹持装置(91)能够夹持拉链端部从切断机构(4)前方移动至第一拉带轮组(5)后方,所述第二夹持装置(92)能够夹持拉链端部从穿拉头机构(6)前方移动至上止机构(8)后方,依次完成穿拉头套上止的穿拉动作;所述第一夹持装置(91)包括滑轨(911)、滑块(912)、Z型连杆(913)、第一夹持机械手(914)、第一无杆气缸(915);所述滑轨(911)设置在下导链板下方位置,所述滑块(912)滑移设置在滑轨(911)上,所述Z型连杆(913)分别设置在钩针定位机构(3)的左右两侧,且Z型连杆(913)前端与滑块(912)固定连接,后端安装第一夹持机械手(914),所述第一无杆气缸(915)固定安装在安装面板(11)上,位于钩针定位机构(3)的其中一侧,并驱动连接其中一个Z型连杆(913)。”其链带传输速度慢,导致其一分钟仅能处理12条拉链带,生产效率低。
实用新型内容
基于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生产效率高且结构紧凑,占用空间小的用于输送链带的传输装置。
针对以上问题,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用于输送链带的传输装置,包括支撑架,还包括旋转臂、用于夹持链带的夹持装置以及驱动旋转臂转动的驱动组件,所述驱动组件安装于支撑架上,所述旋转臂与驱动组件传动连接,所述夹持装置至少设有两组分别位于旋转臂的两端。
上述结构中,尼龙拉链的生产设备包括机架、设在机架上的链带切断机构、位于机架上朝向链带切断机构输送方向设置的夹持机构、位于机架上朝向链带输送方向一侧的拉头供料装置、与拉头供料装置相对设置的穿头装置以及位于机架上与穿头装置相对且朝向链带输送方向设置的上止成型机构。链带进入链带切断机构的输送槽内通过输送组件进行输送,从输送槽的输出端输出后,驱动器驱动刀头位移,配合抵接块将链带切断,切断的链带通过第一组夹持装置夹持住后,驱动组件驱动旋转臂进行转动,使得第一组夹持装置夹持的链带输送至夹持机构处,夹持机构将第一组夹持装置夹持的链带夹持住的同时,切断机构将下一个链带切断后,通过第二组夹持装置进行夹持,驱动组件驱动旋转臂再次转动的同时,夹持机构将第一次的链带输送至穿头装置后进行复位,进行第二次链带的夹持,连带通过穿头装置进行穿头后,通过上止成型机构对链带进行上止闭口的注塑,注塑完成后,形成拉链带,实现拉链带的生产。旋转臂通过驱动组件控制旋转,通过两组夹持装置控制切断后链带的输送,实现切断机构与夹持机构之间连带的输送,相比于现有拉链带生产设备通过各种滑移机构实现输送,本实用新型缩短了切断机构与夹持机构之间链带输送的行程,提高了链带的输送效率,从而提高了本实用新型的生产效率,能够实现一分钟22条拉链带的生产。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夹持装置包括第一夹持板、第二夹持板、限位块以及控制组件,所述第二夹持板与第一夹持板相对设置,所述第二夹持板上设有穿过第一夹持板与限位块相连的连接件,所述第一夹持板上贯穿有与第二夹持板相连的限位件,所述限位件上套设有一端抵于限位件端部,另一端与第一夹持板相抵的限位弹簧,所述旋转臂端部设有穿过限位块与第一夹持板相连的固定件,所述控制组件驱动限位块带动第二夹持板相对第一夹持板往复位移,实现对链带的夹持或松开。
上述结构中,第二夹持板与第一夹持板通过限位弹簧的弹性力使得两者呈夹紧状态,控制组件驱动限位块朝向第一夹持板向下位移,带动第二夹持板相对固定件轴向方向向下位移,限位弹簧通过限位件与第一夹持板相抵配合呈压缩状态,实现第二夹持板与第一夹持板的张开,从而能够便于链带进入;链带进入后,控制组件复位,第二夹持板通过限位件端部与第一夹持板的配合,使得限位弹簧释放压缩力,带动第二夹持板朝向第一夹持板位移,第二夹持板位移的同时,限位块进行复位,第二夹持板与第一夹持板通过限位弹簧的限位呈夹紧状态,从而能够将链带夹紧后进行输送,提高了本实用新型链带输送的稳定性。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控制组件包括驱动块、驱动杆以及复位弹簧,所述限位块上相对第一夹持板的一侧开设有底面呈斜面的导向槽,所述驱动块位于导向槽内且其底面开设有与导向槽相配合的导向面,所述驱动杆穿过旋转臂与驱动块相连,所述复位弹簧套设于驱动杆上,一端与驱动杆外端相抵,另一端与旋转臂相抵,所述传输装置还包括操控组件,所述操控组件控制驱动杆带动驱动块相对导向槽轴向位移,实现限位块带动第二夹持板相对第一夹持板反向位移。
上述结构中,操控组件控制驱动杆推动驱动块相对导向槽轴向位移,通过导向面与导向槽配合,使得驱动块挤入旋转臂端部与限位块之间时,驱动块推动限位块带动第二夹持板相对第一夹持板向下位移,实现第二夹持板与第一夹持板的松开,复位弹簧呈压缩状态;当拉链带进入第一夹持板与第二夹持板之后,操控组件复位,复位弹簧通过驱动杆与旋转臂端部的抵接,释放其弹性力,使得驱动杆带动驱动块进行复位,进而能够便于限位弹簧控制限位块进行复位。通过采用驱动块底部的导向面与限位块的导向槽相配合实现第一夹持板与第二夹持板的夹持与松开,能够使得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便于本实用新型操作与装配,且两者配合行程短,从而使得夹持装置夹持效率高,提高了本实用新型的生产效率。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操控组件包括控制器以及与控制器相传动连接的驱动件,所述控制器驱动控制件朝向驱动杆往复位移,所述旋转臂一侧设有固定架,所述旋转臂倾斜设置,其一端位于导链板下方,另一端与夹持机构相对应,所述操控组件设置有两组,两组所述操控组件的驱动件与两组夹持装置相对应设置。
上述结构中,控制器推动驱动件朝向驱动杆位移,使得驱动件推动驱动杆带动驱动块进行位移,实现第一夹持板与第二夹持板的夹持或松开。通过将旋转臂倾斜设置能够便于两组夹持装置与切断机构和夹持机构相配合,提高夹持装置夹持输送的效率。将固定架设置与旋转臂一侧,能够避免固定架及控制器影响到链带的夹持,从而提高了本实用新型的可靠性。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驱动组件包括固定于支撑架上的连接板、固定于连接板一端的驱动电机、固定于连接板另一端的固定轴套、传动连接于固定轴套内的传动轴以及连接驱动电机与传动轴的皮带轮组,所述旋转臂固定于传动轴相对皮带轮组的一端。
上述结构中,驱动电机通过皮带轮组控制传动轴带动旋转臂进行转动,从而实现了链带的输送。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第一夹持板与第二夹持板均设有延伸段,所述延伸段上开设有贯通的且用于链牙输送通过的传输槽。
采用上述结构,能够提高链带输送的稳定性,提高了本实用新型的生产效率。通过设置传输槽能够避免链牙的磨损,从而提高了本实用新型的生产质量。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旋转臂包括摆臂以及固定于摆臂端部的连接块,所述连接块位于限位块上方,所述连接块上与导向槽相对应的位置处开设有滑槽,所述滑槽与导向槽相配合形成用于安装驱动块的容置腔,所述连接块通过所述固定件与第一夹持板相连固定。
采用上述结构,能够便于夹持装置的拆装,从而提高了本实用新型操作、维修的便捷性。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连接件与固定件均采用半牙螺栓。
采用上述结构,能够便于其进行安装,且能够便于限位块与第二夹持板的位移,提高了夹持装置的可靠性。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连接件与固定件上均套设有套筒。
采用上述结构,能够进一步便于限位块与第二夹持板的的位移,且能够提高各个零部件之间的紧密性,提高了夹持装置的牢固性及稳定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安装于拉链带生产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与链带切断机构相配合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拆分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中连接块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标号含义:1-机架;2-链带切断机构;3-夹持机构;4-拉头供料装置;5-穿头装置;6-上止成型机构;11-支撑架;71-旋转臂;72-夹持装置;73-驱动组件;721-第一夹持板;722-第二夹持板;723-限位块;724-控制组件;7221-连接件;7211-限位件;7212-限位弹簧;711-固定件;7241-驱动块;7242-驱动杆;7243-复位弹簧;7231-导向槽;72411-导向面;74-操控组件;741-控制器;742-驱动件;12-固定架;731-连接板;732-驱动电机;733-固定轴套;734-传动轴;735-皮带轮组;725-延伸段;7251-传输槽;712-摆臂;713-连接块;7131-滑槽;8-套筒。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但不用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需要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有方向性指示(诸如上、下、左、右、前、后、正面、背面……)仅用于解释在某一特定姿态(如附图所示)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运动情况等,如果该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则该方向性指示也相应地随之改变。
如图1至图6所示的一种用于输送链带的传输装置,包括支撑架11,还包括旋转臂71、用于夹持链带的夹持装置72以及驱动旋转臂71转动的驱动组件73,所述驱动组件73安装于支撑架11上,所述旋转臂71与驱动组件73传动连接,所述夹持装置72至少设有两组,分别位于旋转臂71的两端。
上述结构中,尼龙拉链的生产设备包括机架1、设在机架上的链带切断机构2、位于机架上朝向链带切断机构2输送方向设置的夹持机构3、位于机架1上朝向链带输送方向一侧的拉头供料装置4、与拉头供料装置4相对设置的穿头装置5以及位于机架1上与穿头装置5相对且朝向链带输送方向设置的上止成型机构6。链带进入链带切断机构2的输送槽内通过输送组件进行输送,从输送槽的输出端输出后,驱动器驱动刀头位移,配合抵接块将链带切断,切断的链带通过第一组夹持装置72夹持住后,驱动组件73驱动旋转臂71进行转动,使得第一组夹持装置72夹持的链带输送至夹持机构3处,夹持机构3将第一组夹持装置72夹持的链带夹持住的同时,切断机构2将下一个链带切断后,通过第二组夹持装置72进行夹持,驱动组件73驱动旋转臂71再次转动的同时,夹持机构3将第一次的链带输送至穿头装置5后进行复位,进行第二次链带的夹持,连带通过穿头装置5进行穿头后,通过上止成型机构6对链带进行上止闭口的注塑,注塑完成后,形成拉链带,实现拉链带的生产。旋转臂71通过驱动组件73控制旋转,通过两组夹持装置72控制切断后链带的输送,实现切断机构2与夹持机构3之间连带的输送,相比于现有拉链带生产设备通过各种滑移机构实现输送,本实用新型缩短了切断机构2与夹持机构3之间链带输送的行程,提高了链带的输送效率,从而提高了本实用新型的生产效率,能够实现一分钟22条拉链带的生产。
本实施例中,所述夹持装置72包括第一夹持板721、第二夹持板722、限位块723以及控制组件724,所述第二夹持板722与第一夹持板721相对设置,所述第二夹持板722上设有穿过第一夹持板721与限位块723相连的连接件7221,所述第一夹持板721上贯穿有与第二夹持板722相连的限位件7211,所述限位件7211上套设有一端抵于限位件7211端部,另一端与第一夹持板721相抵的限位弹簧7212,所述旋转臂71端部设有穿过限位块723与第一夹持板721相连的固定件711,所述控制组件724驱动限位块723带动第二夹持板722相对第一夹持板721往复位移,实现对链带的夹持或松开。
上述结构中,第二夹持板722与第一夹持板721通过限位弹簧7212的弹性力使得两者呈夹紧状态,控制组件724驱动限位块723朝向第一夹持板721向下位移,带动第二夹持板722相对固定件711轴向方向向下位移,限位弹簧7212通过限位件7211与第一夹持板721相抵配合呈压缩状态,实现第二夹持板722与第一夹持板721的张开,从而能够便于链带进入;链带进入后,控制组件724复位,第二夹持板722通过限位件7211端部与第一夹持板721的配合,使得限位弹簧7212释放压缩力,带动第二夹持板722朝向第一夹持板721位移,第二夹持板722位移的同时,限位块723进行复位,第二夹持板722与第一夹持板721通过限位弹簧7212的限位呈夹紧状态,从而能够将链带夹紧后进行输送,提高了本实用新型链带输送的稳定性。
本实施例中,所述控制组件724包括驱动块7241、驱动杆7242以及复位弹簧7243,所述限位块723上相对第一夹持板721的一侧开设有底面呈斜面的导向槽7231,所述驱动块7241位于导向槽7231内且其底面开设有与导向槽7231相配合的导向面72411,所述驱动杆7242穿过旋转臂71与驱动块7241相连,所述复位弹簧7243套设于驱动杆7242上,一端与驱动杆7242外端相抵,另一端与旋转臂71相抵,所述传输装置还包括操控组件74,所述操控组件74控制驱动杆7242带动驱动块7241相对导向槽7231轴向位移,实现限位块723带动第二夹持板722相对第一夹持板721反向位移。
上述结构中,操控组件74控制驱动杆7242推动驱动块7241相对导向槽7231轴向位移,通过导向面72411与导向槽7231配合,使得驱动块7241挤入旋转臂71端部与限位块723之间时,驱动块7241推动限位块723带动第二夹持板722相对第一夹持板721向下位移,实现第二夹持板722与第一夹持板721的松开,复位弹簧7243呈压缩状态;当拉链带进入第一夹持板721与第二夹持板722之后,操控组件74复位,复位弹簧7243通过驱动杆7242与旋转臂71端部的抵接,释放其弹性力,使得驱动杆7242带动驱动块7241进行复位,进而能够便于限位弹簧7212控制限位块723进行复位。通过采用驱动块7241底部的导向面72411与限位块723的导向槽7231相配合实现第一夹持板721与第二夹持板722的夹持与松开,能够使得传输装置7结构简单,便于本实用新型操作与装配,且两者配合行程短,从而使得夹持装置72夹持效率高,提高了本实用新型的生产效率。
本实施例中,所述操控组件74包括控制器741以及与控制器741相传动连接的驱动件742,所述控制器741驱动控制件朝向驱动杆7242往复位移,所述旋转臂71一侧设有固定架12,所述旋转臂71倾斜设置,其一端位于导链板22下方,另一端与夹持机构3相对应,所述操控组件74设置有两组,两组所述操控组件74的驱动件742与两组夹持装置72相对应设置。
上述结构中,控制器741推动驱动件742朝向驱动杆7242位移,使得驱动件742推动驱动杆7242带动驱动块7241进行位移,实现第一夹持板721与第二夹持板722的夹持或松开。通过将旋转臂71倾斜设置能够便于两组夹持装置72与切断机构2和夹持机构3相配合,提高夹持装置72夹持输送的效率。将固定架12设置与旋转臂71一侧,能够避免固定架12及控制器741影响到链带的夹持,从而提高了本实用新型的可靠性。
本实施例中,所述驱动组件73包括固定于支撑架11上的连接板731、固定于连接板731一端的驱动电机732、固定于连接板731另一端的固定轴235套733、传动连接于固定轴235套733内的传动轴734以及连接驱动电机732与传动轴734的皮带轮组735,所述旋转臂71固定于传动轴734相对皮带轮组735的一端。
上述结构中,驱动电机732通过皮带轮组735控制传动轴734带动旋转臂71进行转动,从而实现了链带的输送。
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夹持板721与第二夹持板722均设有延伸段725,所述延伸段725上开设有贯通的且用于链牙输送通过的传输槽7251。
采用上述结构,能够提高链带输送的稳定性,提高了本实用新型的生产效率。通过设置传输槽7251能够避免链牙的磨损,从而提高了本实用新型的生产质量。
本实施例中,所述旋转臂71包括摆臂712以及固定于摆臂712端部的连接块713,所述连接块713位于限位块723上方,所述连接块713上与导向槽7231相对应的位置处开设有滑槽7131,所述滑槽7131与导向槽7231相配合形成用于安装驱动块7241的容置腔,所述连接块713通过所述固定件711与第一夹持板721相连固定。
采用上述结构,能够便于夹持装置72的拆装,从而提高了本实用新型操作、维修的便捷性。
本实施例中,所述连接件7221与固定件711均采用半牙螺栓。
采用上述结构,能够便于其进行安装,且能够便于限位块723与第二夹持板722的位移,提高了夹持装置的可靠性。
本实施例中,所述连接件7221与固定件711上均套设有套筒8。
采用上述结构,能够进一步便于限位块723与第二夹持板722的的位移,且能够提高各个零部件之间的紧密性,提高了夹持装置的牢固性及稳定性。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变型,上述假设的这些改进和变型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Claims (9)

1.一种用于输送链带的传输装置,包括支撑架,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旋转臂、用于夹持链带的夹持装置以及驱动旋转臂转动的驱动组件,所述驱动组件安装于支撑架上,所述旋转臂与驱动组件传动连接,所述夹持装置至少设有两组,分别位于旋转臂的两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输送链带的传输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夹持装置包括第一夹持板、第二夹持板、限位块以及控制组件,所述第二夹持板与第一夹持板相对设置,所述第二夹持板上设有穿过第一夹持板与限位块相连的连接件,所述第一夹持板上贯穿有与第二夹持板相连的限位件,所述限位件上套设有一端抵于限位件端部,另一端与第一夹持板相抵的限位弹簧,所述旋转臂端部设有穿过限位块与第一夹持板相连的固定件,所述控制组件驱动限位块带动第二夹持板相对第一夹持板往复位移,实现对链带的夹持或松开。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用于输送链带的传输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组件包括驱动块、驱动杆以及复位弹簧,所述限位块上相对第一夹持板的一侧开设有底面呈斜面的导向槽,所述驱动块位于导向槽内且其底面开设有与导向槽相配合的导向面,所述驱动杆穿过旋转臂与驱动块相连,所述复位弹簧套设于驱动杆上,一端与驱动杆外端相抵,另一端与旋转臂相抵,所述传输装置还包括操控组件,所述操控组件控制驱动杆带动驱动块相对导向槽轴向位移,实现限位块带动第二夹持板相对第一夹持板反向位移。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用于输送链带的传输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操控组件包括控制器以及与控制器相传动连接的驱动件,所述控制器驱动控制件朝向驱动杆往复位移,所述旋转臂一侧设有固定架,所述旋转臂倾斜设置,其一端位于导链板下方,另一端与夹持机构相对应,所述操控组件设置有两组,两组所述操控组件的驱动件与两组夹持装置相对应设置。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输送链带的传输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组件包括固定于支撑架上的连接板、固定于连接板一端的驱动电机、固定于连接板另一端的固定轴套、传动连接于固定轴套内的传动轴以及连接驱动电机与传动轴的皮带轮组,所述旋转臂固定于传动轴相对皮带轮组的一端。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用于输送链带的传输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夹持板与第二夹持板均设有延伸段,所述延伸段上开设有贯通的且用于链牙输送通过的传输槽。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用于输送链带的传输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转臂包括摆臂以及固定于摆臂端部的连接块,所述连接块位于限位块上方,所述连接块上与导向槽相对应的位置处开设有滑槽,所述滑槽与导向槽相配合形成用于安装驱动块的容置腔,所述连接块通过所述固定件与第一夹持板相连固定。
8.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用于输送链带的传输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件与固定件均采用半牙螺栓。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用于输送链带的传输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件与固定件上均套设有套筒。
CN202321551202.6U 2023-06-16 2023-06-16 一种用于输送链带的传输装置 Active CN22027506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551202.6U CN220275062U (zh) 2023-06-16 2023-06-16 一种用于输送链带的传输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551202.6U CN220275062U (zh) 2023-06-16 2023-06-16 一种用于输送链带的传输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20275062U true CN220275062U (zh) 2024-01-02

Family

ID=8933042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1551202.6U Active CN220275062U (zh) 2023-06-16 2023-06-16 一种用于输送链带的传输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20275062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3394773B2 (ja) 固定用ツール及びそのためのテープ
CN108991658B (zh) 尼龙拉链切割穿头上止设备
CN104353995A (zh) 一种安全带带扣装配线
CN220275062U (zh) 一种用于输送链带的传输装置
CN109599735B (zh) 一种连接器凸轮组装机构
CN220275063U (zh) 一种尼龙闭口拉链切断、穿头、上止一体机
US4715774A (en) Workpiece advancing apparatus
JPH1118613A (ja) 被吊下物の吊り下げ装置及びそれを用いた帆立貝の穿孔、吊り下げ機
CN110039280B (zh) 一种拉紧器轴销自动装配装置及装配方法
CN115626459A (zh) 一种联动装弹式卡扣机器人
CN214506837U (zh) 一种电机线架总成组装机
CN111168386B (zh) 门盖弹片自动组装机
CN108789588B (zh) 全自动机械手切断机
CN208166016U (zh) 一种磁芯制造流水线中的上料机构
CN217618125U (zh) 一种双头锯的输料装置
CN217791734U (zh) 一种拉链穿头位固定结构
CN217943523U (zh) 一种裁切物料夹送机构及使用其的裁切机
CN219845329U (zh) 一种尼龙拉链切断、穿头、成型上止三合一设备
CN210849059U (zh) 一种窗帘卡扣组件组装装置
CN109845796A (zh) 一种新型一体式穿串机
CN213754262U (zh) 一种电机输出轴上压横销设备
CN216648269U (zh) 一种并线插片焊接生产线自动夹芯片装置
CN219094053U (zh) 一种具有离合功能的选择送料装置
CN220144660U (zh) 一种用于管棒材产品的自动镦头设备
CN219408247U (zh) 一种可准确送片的金片送片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