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0265271U - 液体加注及卸载装置 - Google Patents

液体加注及卸载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20265271U
CN220265271U CN202321433625.8U CN202321433625U CN220265271U CN 220265271 U CN220265271 U CN 220265271U CN 202321433625 U CN202321433625 U CN 202321433625U CN 220265271 U CN220265271 U CN 22026527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iquid
branch pipe
pipe
target object
fill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1433625.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刘晓靓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F Friedrichshafen AG
Original Assignee
ZF Friedrichshafen AG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F Friedrichshafen AG filed Critical ZF Friedrichshafen AG
Priority to CN202321433625.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2026527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2026527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20265271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Loading And Unloading Of Fuel Tanks Or Ship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液体加注及卸载装置,包括进液部、回液部和排液部,其中进液部具有第一端和第二端,第一端用于抽取液体,第二端用于连接目标对象的进液口;回液部具有第三端和第四端,其中第三端用于连接目标对象的出液口,回液部具有液体泵,液体泵为液体的流动提供动力;排液部包括空气泵,其中空气泵的出气端连接目标对象的出液口。本实用新型装置能够实现液体的加注和卸载,液体能够充分排出,降低了目标对象中液体残留,还可以达到环境保护和液体充分回收利用的目的。

Description

液体加注及卸载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主要涉及液体控制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液体加注及卸载装置。
背景技术
有些设备、装置或系统的运行及保养需要进行相关液体(如防冻液、水、玻璃水等)的加注。液体的加注方式各种各样,如人工进行加注,或者采用加注设备进行加注等。例如,一种液体加注方式是将待加注的液体盛放在一个容器内,给容器施加压力,液体在压力作用下流向加注管道从而进入待加注设备。
在汽车领域,汽车总装过程中的一个工序需要向整车中加注制动液、冷却液、动力转向液、发动机液及汽油等多种油液,通常使用液体加注设备来完成这些加注操作。在一些设备的生产测试、标定及研发测试等场合,如电机逆变器、OBC(On board charger,车载充电器)、变频器和电池包等,它们需要加注防冻液到其冷却腔体中。
另一方面,除了对设备、装置或系统加注液体外,还需要卸载所加注的液体。例如,电机逆变器、OBC(On board charger,车载充电器)、变频器和电池包等,在测试时,需要加注防冻液到其冷却腔体中,在完成任务后,又需要卸载其内部防冻液。然而现有技术中缺乏相应的液体卸载装置,少数用于液体卸载的装置,结构较为复杂。此外,当前液体卸载与液体加注需要采用不同的装置来实现,投入成本较高,操作不便。现有的液体卸载装置对液体的卸载效果并不理想,加注和卸载的目标对象中常常残留液体,影响产品的性能和使用寿命。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液体加注及卸载装置,能够实现液体的加注和卸载,液体能够充分排出,降低目标对象中液体残留,还可以达到环境保护和液体充分回收利用的目的。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液体加注及卸载装置,包括:进液部,所述进液部具有第一端和第二端,其中所述第一端用于抽取所述液体,所述第二端用于连接目标对象的进液口;回液部,所述回液部具有第三端和第四端,其中所述第三端用于连接所述目标对象的出液口;所述回液部具有液体泵,所述液体泵为所述液体的流动提供动力;排液部,所述排液部包括空气泵,其中所述空气泵的出气端连接所述目标对象的出液口。
可选地,所述进液部包括第二支管和第二主管,其中所述第二支管的第一端用于抽取所述液体,第二端连接所述第二主管的第一端,所述第二主管的第二端用于连接所述目标对象的进液口。
可选地,所述进液部还包括第三支管,其中所述第三支管的第一端置空,第二端连接到所述第二主管的第一端。
可选地,所述第二支管、所述第三支管和所述第二主管相连接处通过第二转接阀连接。
可选地,所述回液部包括第一主管和第一支管,其中所述第一主管的第一端用于连接所述目标对象的出液口,第二端连接所述第一支管的第一端;所述第一支管上设置有所述液体泵。
可选地,所述第一支管上还设置有压力传感器。
可选地,所述第一支管上还设置有液体流量计。
可选地,所述排液部包括气管,所述气管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空气泵的出气口,第二端用于连接所述目标对象的出液口或连接所述第一主管。
可选地,所述气管、所述第一支管和所述第一主管相连接处通过第一转接阀连接。
可选地,在所述第一支管、所述气管、所述第二支管和所述第三支管四个管道中,其中至少一个管道设置有阀门。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通过设置进液部、回液部和排液部,其中进液部具有第一端和第二端,第一端用于抽取液体,第二端用于连接目标对象的进液口;回液部具有第三端和第四端,第三端用于连接目标对象的出液口,且回液部具有液体泵,液体泵为液体的流动提供动力;排液部包括空气泵,其中空气泵的出气端连接目标对象的出液口,进而能够实现液体的加注和卸载,液体能够充分排出,降低了目标对象中液体残留,还可以达到环境保护和液体充分回收利用的目的。
附图说明
包括附图是为提供对本申请进一步的理解,它们被收录并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附图示出了本申请的实施例,并与本说明书一起起到解释本申请原理的作用。附图中: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液体加注及卸载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液体加注及卸载装置的加注过程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液体加注及卸载装置的卸载过程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液体加注及卸载装置的排液过程示意图。
图中各标识分别表示为:
101-目标对象、102-第一主管、103-第一转接阀、104-第一阀门、105-第一支管、106-液体泵、107-第二阀门、108-气管、109-空气泵、110-压力传感器、111-液体流量计、112-液位传感器、113-容器、114-第二支管、115-第三支管、116-第三阀门、117-第四阀门、118-第二转接阀、119-第二主管。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的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的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一些示例或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将本申请应用于其他类似情景。除非从语言环境中显而易见或另做说明,图中相同标号代表相同结构或操作。
如本申请和权利要求书中所示,除非上下文明确提示例外情形,“一”、“一个”、“一种”和/或“该”等词并非特指单数,也可包括复数。一般说来,术语“包括”与“包含”仅提示包括已明确标识的步骤和元素,而这些步骤和元素不构成一个排它性的罗列,方法或者设备也可能包含其他的步骤或元素。
除非另外具体说明,否则在这些实施例中阐述的部件和步骤的相对布置、数字表达式和数值不限制本申请的范围。同时,应当明白,为了便于描述,附图中所示出的各个部分的尺寸并不是按照实际的比例关系绘制的。对于相关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已知的技术、方法和设备可能不作详细讨论,但在适当情况下,所述技术、方法和设备应当被视为授权说明书的一部分。在这里示出和讨论的所有示例中,任何具体值应被解释为仅仅是示例性的,而不是作为限制。因此,示例性实施例的其它示例可以具有不同的值。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讨论。
此外,需要说明的是,使用“第一”、“第二”等词语来限定零部件,仅仅是为了便于对相应零部件进行区别,如没有另行声明,上述词语并没有特殊含义,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保护范围的限制。此外,尽管本申请中所使用的术语是从公知公用的术语中选择的,但是本申请说明书中所提及的一些术语可能是申请人按他或她的判断来选择的,其详细含义在本文的描述的相关部分中说明。此外,要求不仅仅通过所使用的实际术语,而是还要通过每个术语所蕴含的意义来理解本申请。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液体加注及卸载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参考图1,所示装置100包括进液部、回液部和排液部,进液部具有第一端和第二端,其中第一端用于抽取液体,第二端用于连接目标对象101的进液口。回液部具有第三端和第四端,其中第三端用于连接目标对象101的出液口,回液部还具有液体泵106,液体泵106能够为液体的流动提供动力。排液部包括空气泵109,其中空气泵109的出气端连接目标对象101的出液口。
在本实施例中,进液部属于被动单元,其抽取容器113中液体进行加注的过程受回液部控制,具体来说,加注过程是受回液部中液体泵106的控制。进液部在排液过程中排出液体则受排液部控制,具体来说,排液过程是受排液部中空气泵109的控制。
示例性的,以电机逆变器的防冻液加注和卸载为例,电机逆变器自带防冻液的进液口和出液口。在加注防冻液时,启动液体泵106,待加注液体通过相应管道流入电机逆变器,在电机逆变器注入防冻液后进行相关研究和实验。在完成相关研究和实验后,使进液部不能够抽取到防冻液,此时,启动液体泵106,抽出电机逆变器中已存在的防冻液,即将电机逆变器中已加注的防冻液排出,回收入系统,以保护环境和避免浪费防冻液。
在本实施例中,液体泵106可以选用可干转运行的泵。液体泵106的主要功能包括:在液体加注时,将容器113中的液体抽取上来,通过相应管道,将液体加注到目标对象101中;在液体卸载时,将目标对象101中的液体抽回容器113。空气泵109可以通过高压气体,将目标对象101中残留的液体吹回容器113中。
在一示例中,进液部具有以下结构,包括第二支管114和第二主管119,其中第二支管114的第一端(图示下端)用于抽取液体,第二端(图示上端)连接第二主管119的第一端(图示左端),第二主管119的第二端(图示右端)用于连接目标对象101的进液口。
进一步地,进液部还可以包括第三支管115,第三支管115的第一端(图示下端)置空,第二端(图示上端)连接到第二主管119的第一端(图示左端)。在本实施例中,若介入其他操作,仅采用第二支管114也能完成液体加注和卸载功能。例如,当需要加注液体时,将第二支管114的下端置于容器113的液体中,而当需要卸载液体时,将第二支管114的下端抽离容器113中液体,通过运行液体泵106,完成液体的卸载工作。可见,若采用上述方式,势必会经常性挪动第二支管114。一方面,经常性挪动第二支管114需要介入额外的操作,增加了操作者负担;另一方面,经常性挪动第二支管114会使第二支管114的质量变差,影响其使用寿命,同时第二支管114与第二主管119连接处存在脱落的风险。本示例中改进后的结构可以克服上述不足。
如图1所示,本示例的改进之处在于增加第三支管115。在抽取液体并进行加注时,第三支管115置于关闭状态,当需要卸载液体时,将第二支管114置于关闭状态,第三支管115置于打开状态,再加上第三支管115置空,当液体泵106运行时,第三支管115只能吸入空气,进而排出目标对象101中的液体。可见,通过上述结构,不用挪动第二支管114,只需要对第二支管114以及第三支管115在不同的工作状态时进行打开或关闭的调整即可。
在一示例中,第二支管114、第三支管115和第二主管119相连接处通过第二转接阀118连接。第二转接阀118采用三通转接,第二支管114和第二主管119可以组成液体通路,第三支管115与第二主管119也可以组成液体通路。
在一示例中,回液部可以包括第一主管102和第一支管105,其中第一主管102的第一端(图示左端)用于连接目标对象101的出液口,第二端(图示右端)连接第一支管105的第一端(图示上端),第一支管105上设置有液体泵106。
在本实施例中,为保证加注和卸载的液体能够循环利用,可以将液体储存在容器113中,第二支管114抽取的液体从此容器113抽取,而从第一支管105中回流的液体也流入到此容器113。进一步地,为了观测容器113中液体容量情况,可以在容器113中设置液位传感器112,以检测液体容器113中液体容量,在液体容量不足时,提醒补充液体。
在一示例中,第一支管105上还设置有压力传感器110。压力传感器110是工业实践中较为常用的一种传感器,通常使用的压力传感器主要是利用压电效应制造而成的。本实施例中通过设置压力传感器110,以判断液体压力情况,结合本装置各部件的承压特性,保证装置能够安全运行。
在一示例中,第一支管105上还设置有液体流量计111。通过对液体流量的监测,判断液体是否加注到目标对象101中,也可以监测本装置是否发生了堵塞,监测装置安全情况。
在一示例中,排液部可以包括气管108,气管108的第一端(图示左端)连接空气泵109的出气口,第二端(图示右端)用于连接目标对象101的出液口或连接所述第一主管102。
在本实施例中,气管108的第二端用于连接至目标对象101的出液口,当需要排出目标对象101中的剩余液体时,运行空气泵109,充入气体至目标对象101,则气体会将目标对象101中剩余的液体排出。另一种情况,气管108的第二端用于连接至第一主管102,或者可以通过其他可实现的方式将气体输入至目标对象101的出液口。示例性的,可以是将气管108的第二端连接到第一主管102的一端,而第一主管102的另一端连接到目标对象101的出液口,因此气管108中气体也可以通过第一主管102充入到目标对象101,实现排出液体的效果。
在一示例中,气管108、第一支管105和第一主管102相连接处通过第一转接阀103连接。所示第一转接阀103采用三通转接,第一支管105和第一主管102可以组成液体通路,气管108和第一主管102可以组成气体通路。
在一示例中,在第一支管105、气管108、第二支管114和第三支管115四个管道中,其中至少一个管道设置有阀门。示例性,可以在第一支管105上设置第一阀门104,可以在气管108上设置第二阀门107,可以在第二支管114上设置第四阀门117,也可以在第三支管115上设置第三阀门116。当然,在不设置阀门的情况下,可以采取其他的方式对管道的开闭进行控制,但阀门的控制效果更好。在一种实现方式中,阀门可以采用电磁阀,电磁阀还能够通过逻辑组合,控制相应管道打开和关闭,配合液体泵106和气体泵109,实现液体的加注和卸载回收。
进一步地,本实施例还可以设置有透明管。例如,将第一主管102、第二主管119、第一支管105、第二支管114和/或第三支管115设置为透明管,以便更清楚地观测到管中的液体流动情况。
下面通过对本实施例装置的工作状态或工作方式进行详细描述,以更好地展示本实施例装置的结构以及能够实现的技术效果。
工作状态一:加注液体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液体加注及卸载装置的加注过程示意图,参考图2,液体加注时,第三阀门116和第二阀门107关闭,第四阀门117和第一阀门104打开,液体泵106启动运行,液体在液体泵106的作用下,其流通路径为第二支管114、第二转接阀118、第二主管119、目标对象101、第一主管102、第一转接阀103、液体泵106以及第一支管105。在装置运行过程中,可以通过液体流量计111监测液体流速,判断管道是否堵塞和液体是否加注充分等情况。
工作状态二:卸载液体
图3是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液体加注及卸载装置的卸载过程示意图,参考图3,待加注完液体的目标对象101完成对应的目标任务后,需将目标对象101中液体排出,液体泵106抽液体回容器113。此时各阀门的状态为:第三阀门116和第一阀门104打开,第四阀门117和第二阀门107关闭,液体泵106启动运行。此时液体的流路为第三支管115(接空气,未插入液体中)、第二转接阀118、第二主管119、目标对象101、第一主管102、第一转接阀103、第一支管105。
工作状态三:排出液体
图4是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液体加注及卸载装置的排液过程示意图,参考图4,空气泵109将目标对象101内残留的液体通过期产生的高压空气吹回容器113中,达到将目标对象101中液体充分排出的目的,大大减少环境伤害和提高液体的回收利用率。此时各阀门的状态为:第三阀门116和第二阀门107打开,第四阀门117和第一阀门104关闭,空气泵109启动运行。流体流通路径为空气泵109、第一转接阀103、第一主管102、目标对象101、第二主管119、第二转接阀118和第三支管。
能够理解的是,在一些情况下,本实施例中关于液体卸载,其狭义理解仅表示上述工作状态二所示过程,广义理解可以表示工作状态二和工作状态三两个过程。
本实施例的液体加注及卸载装置,包括进液部、回液部和排液部,进液部具有第一端和第二端,第一端用于抽取液体,第二端用于连接目标对象101的进液口;回液部具有第三端和第四端,第三端用于连接目标对象101的出液口;回液部具有液体泵106,液体泵106为液体的流动提供动力;排液部包括空气泵109,空气泵109的出气端连接目标对象101的出液口,进而实现液体的加注和卸载,液体能够充分排出,降低了目标对象101中液体残留,提高液体加注和排出卸载过程的效率、可靠性及安全性,节省操作时间,提液体的回收利用率,降低目标系统中液体的残留浪费。
本实施例液体加注及卸载装置可用于汽车、工业等应用领域,比如电机逆变器、OBC、变频器和电池包的生产测试、标定及研发测试等场合,需要加注防冻液到其冷却腔体,在完成相应任务后,再卸载其内部的防冻液。
上文已对基本概念做了描述,显然,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上述实用新型披露仅仅作为示例,而并不构成对本申请的限定。虽然此处并没有明确说明,本领域技术人员可能会对本申请进行各种修改、改进和修正。该类修改、改进和修正在本申请中被建议,所以该类修改、改进、修正仍属于本申请示范实施例的精神和范围。
同时,本申请使用了特定词语来描述本申请的实施例。如“一个实施例”、“一实施例”、和/或“一些实施例”意指与本申请至少一个实施例相关的某一特征、结构或特点。因此,应强调并注意的是,本说明书中在不同位置两次或多次提及的“一实施例”或“一个实施例”或“一替代性实施例”并不一定是指同一实施例。此外,本申请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中的某些特征、结构或特点可以进行适当的组合。
同理,应当注意的是,为了简化本申请披露的表述,从而帮助对一个或多个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理解,前文对本申请实施例的描述中,有时会将多种特征归并至一个实施例、附图或对其的描述中。但是,这种披露方法并不意味着本申请对象所需要的特征比权利要求中提及的特征多。实际上,实施例的特征要少于上述披露的单个实施例的全部特征。
一些实施例中使用了描述成分、属性数量的数字,应当理解的是,此类用于实施例描述的数字,在一些示例中使用了修饰词“大约”、“近似”或“大体上”来修饰。除非另外说明,“大约”、“近似”或“大体上”表明所述数字允许有±20%的变化。相应地,在一些实施例中,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中使用的数值参数均为近似值,该近似值根据个别实施例所需特点可以发生改变。在一些实施例中,数值参数应考虑规定的有效数位并采用一般位数保留的方法。尽管本申请一些实施例中用于确认其范围广度的数值域和参数为近似值,在具体实施例中,此类数值的设定在可行范围内尽可能精确。
虽然本申请已参照当前的具体实施例来描述,但是本技术领域中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认识到,以上的实施例仅是用来说明本申请,在没有脱离本申请精神的情况下还可作出各种等效的变化或替换,因此,只要在本申请的实质精神范围内对上述实施例的变化、变型都将落在本申请的权利要求书的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液体加注及卸载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进液部,所述进液部具有第一端和第二端,其中所述第一端用于抽取所述液体,所述第二端用于连接目标对象的进液口;
回液部,所述回液部具有第三端和第四端,其中所述第三端用于连接所述目标对象的出液口;所述回液部具有液体泵,所述液体泵为所述液体的流动提供动力;
排液部,所述排液部包括空气泵,其中所述空气泵的出气端连接所述目标对象的出液口。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体加注及卸载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液部包括第二支管和第二主管,其中所述第二支管的第一端用于抽取所述液体,第二端连接所述第二主管的第一端,所述第二主管的第二端用于连接所述目标对象的进液口。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液体加注及卸载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液部还包括第三支管,其中所述第三支管的第一端置空,第二端连接到所述第二主管的第一端。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液体加注及卸载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支管、所述第三支管和所述第二主管相连接处通过第二转接阀连接。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液体加注及卸载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回液部包括第一主管和第一支管,其中所述第一主管的第一端用于连接所述目标对象的出液口,第二端连接所述第一支管的第一端;所述第一支管上设置有所述液体泵。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液体加注及卸载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管上还设置有压力传感器。
7.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液体加注及卸载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管上还设置有液体流量计。
8.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液体加注及卸载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液部包括气管,所述气管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空气泵的出气口,第二端用于连接所述目标对象的出液口或连接所述第一主管。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液体加注及卸载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气管、所述第一支管和所述第一主管相连接处通过第一转接阀连接。
10.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液体加注及卸载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一支管、所述气管、所述第二支管和所述第三支管四个管道中,其中至少一个管道设置有阀门。
CN202321433625.8U 2023-06-06 2023-06-06 液体加注及卸载装置 Active CN22026527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433625.8U CN220265271U (zh) 2023-06-06 2023-06-06 液体加注及卸载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433625.8U CN220265271U (zh) 2023-06-06 2023-06-06 液体加注及卸载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20265271U true CN220265271U (zh) 2023-12-29

Family

ID=8930522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1433625.8U Active CN220265271U (zh) 2023-06-06 2023-06-06 液体加注及卸载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20265271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0719584U (zh) 车载氢系统检测及加注装置
CN103115458B (zh) 全自动的气体回收充注装置及方法
CN104591070B (zh) 车辆油液加注装置和方法
CN106525358B (zh) 阀门压力测试系统及方法
CN105606355A (zh) 一种大型综合水气电磁阀检测系统
CN110220109A (zh) 一种车载安全供氢系统
CN106269727B (zh) 一种对液压管路进行循环冲洗的工艺方法
CN220265271U (zh) 液体加注及卸载装置
EP2056045A1 (en) refrigerant accumulation and oil recovery device for refrigerant fluid recovery/regeneration/recharging systems
CN107859661B (zh) 一种液货船的控制系统和方法
CN104858186B (zh) 一种液压管内表面清洁装置及方法
CN209014219U (zh) 一种汽车冷却系统检漏装置
CN210739982U (zh) 一种带余油回收功能的卸油装置
CN102305346A (zh) 基于自动控制的低温液体回收设备
CN111828332B (zh) 用于航天发动机试验的灌泵系统
CN110439881B (zh) 一种循环加载控制装置及方法
JP3542086B2 (ja) 天然ガスの充填方法
CN205779375U (zh) 一种燃油泵总成及具有其的油箱总成和车辆
KR102637547B1 (ko) 차량용 연료계통의 리크진단시스템 및 리크진단방법
CN110559746A (zh) 一种废气回收实验系统及实现方法
CN206930415U (zh) 阀门压力测试设备
CN215862806U (zh) 润滑系统和工程机械
CN110514433A (zh) 一种检测阀门全性能的自动控制试验台设备
CN217237123U (zh) 管路渗漏检测装置
CN112879805B (zh) 自带增压系统的车载移动式过氧化氢供应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