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0229086U - 一种循环式余热锅炉 - Google Patents

一种循环式余热锅炉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20229086U
CN220229086U CN202321208544.8U CN202321208544U CN220229086U CN 220229086 U CN220229086 U CN 220229086U CN 202321208544 U CN202321208544 U CN 202321208544U CN 220229086 U CN220229086 U CN 22022908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eat boiler
waste heat
heat exchange
water
boiler bod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1208544.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郑世华
安秋林
徐宪生
张秀云
程鹏飞
袁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Xinzhou Xinyu Coal Gasification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Xinzhou Xinyu Coal Gasification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Xinzhou Xinyu Coal Gasification Co ltd filed Critical Xinzhou Xinyu Coal Gasification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1208544.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2022908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2022908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20229086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20/00Combustion technologies with mitigation potential
    • Y02E20/30Technologies for a more efficient combustion or heat usage

Landscapes

  • Heat-Pump Type And Storage Water Heate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余热锅炉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循环式余热锅炉,包括底板,所述底板上方设有余热锅炉本体,所述余热锅炉本体顶面上设有通过若干个螺钉与其固定的炉盖,所述炉盖顶面上固定有两个吊耳,所述余热锅炉本体右侧表面靠近底端处固定有与其内腔相连通的通烟管,还包括:循环换热机构,设置在底板顶面靠近右端处,用于吸收从通烟管排出的废气的热量,所述循环换热机构包括位于底板上方的换热箱,所述通烟管依次贯穿换热箱的左右两侧外壁并延伸至换热箱的右侧;本实用新型将两个出水管通过外部连通管连通在一起,通过设置循环换热机构可以使水进行循环,从而可以持续地吸收从通烟管排出的废气的热量,使整个余热锅炉的余热回收效果更好。

Description

一种循环式余热锅炉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余热锅炉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循环式余热锅炉。
背景技术
垃圾是人类日常生活和生产中产生的固体废弃物,由于排出量大,成分复杂多样,且具有污染性、资源性和社会性,需要无害化、资源化、减量化和社会化处理,如不能妥善处理,就会污染环境,垃圾在处理过程中需要进行焚烧,焚烧需要用到余热锅炉。
公开号为CN217978815U的专利公开了一种废料焚烧装置,包括焚烧炉,焚烧炉的一端连接有二次燃烧室,二次燃烧室的外侧连接有余热锅炉,余热锅炉的外侧下部安装有进水泵,余热锅炉的外侧上部安装有出水泵。
虽然该装置通过其中设置的余热锅炉和循环水管能够将燃烧产生的热量进行吸收和利用,用于日常热水的使用,且通过二次燃烧室能够将焚烧后的烟气进一步燃烧,保证烟气中的颗粒物充分燃烧,从而保证排出外界的烟气有害物质下降,避免造成空气污染,但是该装置没有设置冷水与热水的循环结构,从而不能对余热进行充分吸收。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循环式余热锅炉,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该装置没有设置冷水与热水的循环结构,从而不能对余热进行充分吸收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循环式余热锅炉,包括底板,所述底板上方设有余热锅炉本体,所述余热锅炉本体顶面上设有通过若干个螺钉与其固定的炉盖,所述炉盖顶面上固定有两个吊耳,所述余热锅炉本体右侧表面靠近底端处固定有与其内腔相连通的通烟管,还包括:
循环换热机构,设置在底板顶面靠近右端处,用于吸收从通烟管排出的废气的热量,所述循环换热机构包括位于底板上方的换热箱,所述通烟管依次贯穿换热箱的左右两侧外壁并延伸至换热箱的右侧,所述循环换热机构还包括两个分别位于换热箱前后两侧的储水组件,所述储水组件包括固定在底板顶面上且顶面设有进水孔的储水箱、位于储水箱顶面上且与其顶面进水孔紧密贴合的橡胶塞、安装在储水箱内底面上的水泵、固定在储水箱外壁上且与其内部相连通的出水管、安装在出水管外壁上的出水阀门,其中一个所述水泵的出水端紧密套接有贯穿同侧储水箱靠近换热箱一侧外壁且与换热箱相连通的通水管,另一个所述水泵的进水端紧密套接有贯穿同侧储水箱靠近换热箱一侧外壁且与换热箱相连通的通水管,两个所述通水管的外壁上均安装有单向阀。
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循环换热机构还包括固定在换热箱与底板之间的若干个固定柱,且所述换热箱底端的若干个固定柱呈矩阵式排布。
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余热锅炉本体与底板之间固定有若干个呈环形等间距分布的支撑腿,所述余热锅炉本体底端固定有与其内腔相连通的出料管,所述出料管的外壁上安装有出料阀门。
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余热锅炉本体底端呈四周向中间凹陷的结构,且凹陷程度为15-30°。
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余热锅炉本体顶面上设有若干个插槽,所述炉盖底端固定有若干个与余热锅炉本体顶面同侧插槽滑动插接的插条。
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余热锅炉本体与出料管、通烟管接触的部位均设有密封圈,所述换热箱与两个通水管、通烟管接触的部位也均设有密封圈,所述出水管与同侧储水箱接触的部位设有密封圈。
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余热锅炉本体顶面上插槽的横向剖面形状呈工字型,且所述插条的形状呈与余热锅炉本体顶面插槽形状相适配的工字型。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将两个出水管通过外部连通管连通在一起,通过设置循环换热机构可以使水进行循环,从而可以持续地吸收从通烟管排出的废气的热量,使整个余热锅炉的余热回收效果更好;
2、本实用新型中余热锅炉本体顶面上设有若干个插槽,炉盖底端固定有若干个与余热锅炉本体顶面同侧插槽滑动插接的插条,可以对炉盖的安装进行导向。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的局部爆炸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循环换热机构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中换热箱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中储水组件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中储水箱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中各个标号的意义为:
1、底板;2、余热锅炉本体;21、支撑腿;22、出料管;23、出料阀门;3、炉盖;4、通烟管;5、循环换热机构;51、换热箱;52、储水组件;521、储水箱;522、水泵;523、通水管;524、单向阀;525、橡胶塞;526、出水管;527、出水阀门;53、固定柱;6、吊耳;7、插条。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的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图6,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循环式余热锅炉,包括底板1,所述底板1上方设有余热锅炉本体2,所述余热锅炉本体2顶面上设有通过若干个螺钉与其固定的炉盖3,所述炉盖3顶面上固定有两个吊耳6,所述余热锅炉本体2右侧表面靠近底端处固定有与其内腔相连通的通烟管4,还包括:
循环换热机构5,设置在底板1顶面靠近右端处,用于吸收从通烟管4排出的废气的热量,所述循环换热机构5包括位于底板1上方的换热箱51,所述通烟管4依次贯穿换热箱51的左右两侧外壁并延伸至换热箱51的右侧,所述循环换热机构5还包括两个分别位于换热箱51前后两侧的储水组件52,所述储水组件52包括固定在底板1顶面上且顶面设有进水孔的储水箱521、位于储水箱521顶面上且与其顶面进水孔紧密贴合的橡胶塞525、安装在储水箱521内底面上的水泵522、固定在储水箱521外壁上且与其内部相连通的出水管526、安装在出水管526外壁上的出水阀门527,其中一个所述水泵522的出水端紧密套接有贯穿同侧储水箱521靠近换热箱51一侧外壁且与换热箱51相连通的通水管523,另一个所述水泵522的进水端紧密套接有贯穿同侧储水箱521靠近换热箱51一侧外壁且与换热箱51相连通的通水管523,两个所述通水管523的外壁上均安装有单向阀524,将两个出水管526通过外部连通管连通在一起,通过设置循环换热机构5可以使水进行循环,从而可以持续地吸收从通烟管4排出的废气的热量,使整个余热锅炉的余热回收效果更好。
本实施例中,循环换热机构5还包括固定在换热箱51与底板1之间的若干个固定柱53,且所述换热箱51底端的若干个固定柱53呈矩阵式排布,可以对换热箱51进行固定。
除此之外,余热锅炉本体2与底板1之间固定有若干个呈环形等间距分布的支撑腿21,所述余热锅炉本体2底端固定有与其内腔相连通的出料管22,所述出料管22的外壁上安装有出料阀门23,可以对余热锅炉本体2进行支撑,也便于废料的卸出。
进一步地,余热锅炉本体2底端呈四周向中间凹陷的结构,且凹陷程度为15-30°,本文优选为19°,可以使余热锅炉本体2内部的废料更顺利地卸出。
具体地,余热锅炉本体2顶面上设有若干个插槽,所述炉盖3底端固定有若干个与余热锅炉本体2顶面同侧插槽滑动插接的插条7,可以对炉盖3的安装进行导向。
值得注意的是,余热锅炉本体2与出料管22、通烟管4接触的部位均设有密封圈,所述换热箱51与两个通水管523、通烟管4接触的部位也均设有密封圈,所述出水管526与同侧储水箱521接触的部位设有密封圈,可以提高整个锅炉的密封性,防止漏液、漏气以及漏料现象的发生。
值得说明的是,余热锅炉本体2顶面上插槽的横向剖面形状呈工字型,且所述插条7的形状呈与余热锅炉本体2顶面插槽形状相适配的工字型,可以使插条7与余热锅炉本体2顶面同侧插槽之间的连接更加紧密,进而使炉盖3与余热锅炉本体2之间的连接更加紧密。
最后,需要说明的是,本实用新型中的余热锅炉本体2、水泵522等部件均为通用标准件或本领域技术人员知晓的部件,其结构和原理都为本技术人员均可通过技术手册得知或通过常规实验方法获知的,在本装置的空闲处,将上述中所有电器件,其指代动力元件、电器件以及适配的控制器和电源通过导线进行连接,具体连接手段应参考本实用新型中的工作原理,各电器件之间按照先后工作顺序完成电性连接,其详细连接手段均为本领域公知技术。
本实施例在具体使用过程中,在余热锅炉本体2工作前,首先将通烟管4右端与外部集气装置的集气管紧密套接,随后将两个出水管526通过外部连通管连通在一起,紧接着打开两个出水阀门527并启动两个水泵522,当余热锅炉本体2启动后,余热锅炉本体2产生的废气从通烟管4进入外部集气装置内部;
在此过程中,其中一个水泵522将同侧储水箱521内部的水抽入同侧通水管523内部,进入通水管523内部的水随后进入换热箱51内部,与此同时另一个水泵522将换热箱51内部的水由同侧通水管523抽入同侧储水箱521内部,进入该储水箱521内部的水随后进入同侧出水管526并由外部连通管进入另一个储水箱521内部,从而可以使水进行循环,水在循环流动的过程中也可以吸收废气的热量。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例,并不用来限制本实用新型,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范围内。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Claims (7)

1.一种循环式余热锅炉,包括底板(1),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1)上方设有余热锅炉本体(2),所述余热锅炉本体(2)顶面上设有通过若干个螺钉与其固定的炉盖(3),所述炉盖(3)顶面上固定有两个吊耳(6),所述余热锅炉本体(2)右侧表面靠近底端处固定有与其内腔相连通的通烟管(4),还包括:
循环换热机构(5),设置在底板(1)顶面靠近右端处,用于吸收从通烟管(4)排出的废气的热量,所述循环换热机构(5)包括位于底板(1)上方的换热箱(51),所述通烟管(4)依次贯穿换热箱(51)的左右两侧外壁并延伸至换热箱(51)的右侧,所述循环换热机构(5)还包括两个分别位于换热箱(51)前后两侧的储水组件(52),所述储水组件(52)包括固定在底板(1)顶面上且顶面设有进水孔的储水箱(521)、位于储水箱(521)顶面上且与其顶面进水孔紧密贴合的橡胶塞(525)、安装在储水箱(521)内底面上的水泵(522)、固定在储水箱(521)外壁上且与其内部相连通的出水管(526)、安装在出水管(526)外壁上的出水阀门(527),其中一个所述水泵(522)的出水端紧密套接有贯穿同侧储水箱(521)靠近换热箱(51)一侧外壁且与换热箱(51)相连通的通水管(523),另一个所述水泵(522)的进水端紧密套接有贯穿同侧储水箱(521)靠近换热箱(51)一侧外壁且与换热箱(51)相连通的通水管(523),两个所述通水管(523)的外壁上均安装有单向阀(52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循环式余热锅炉,其特征在于:所述循环换热机构(5)还包括固定在换热箱(51)与底板(1)之间的若干个固定柱(53),且所述换热箱(51)底端的若干个固定柱(53)呈矩阵式排布。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循环式余热锅炉,其特征在于:所述余热锅炉本体(2)与底板(1)之间固定有若干个呈环形等间距分布的支撑腿(21),所述余热锅炉本体(2)底端固定有与其内腔相连通的出料管(22),所述出料管(22)的外壁上安装有出料阀门(23)。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循环式余热锅炉,其特征在于:所述余热锅炉本体(2)底端呈四周向中间凹陷的结构,且凹陷程度为15-30°。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循环式余热锅炉,其特征在于:所述余热锅炉本体(2)顶面上设有若干个插槽,所述炉盖(3)底端固定有若干个与余热锅炉本体(2)顶面同侧插槽滑动插接的插条(7)。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循环式余热锅炉,其特征在于:所述余热锅炉本体(2)与出料管(22)、通烟管(4)接触的部位均设有密封圈,所述换热箱(51)与两个通水管(523)、通烟管(4)接触的部位也均设有密封圈,所述出水管(526)与同侧储水箱(521)接触的部位设有密封圈。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循环式余热锅炉,其特征在于:所述余热锅炉本体(2)顶面上插槽的横向剖面形状呈工字型,且所述插条(7)的形状呈与余热锅炉本体(2)顶面插槽形状相适配的工字型。
CN202321208544.8U 2023-05-18 2023-05-18 一种循环式余热锅炉 Active CN22022908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208544.8U CN220229086U (zh) 2023-05-18 2023-05-18 一种循环式余热锅炉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208544.8U CN220229086U (zh) 2023-05-18 2023-05-18 一种循环式余热锅炉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20229086U true CN220229086U (zh) 2023-12-22

Family

ID=8918364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1208544.8U Active CN220229086U (zh) 2023-05-18 2023-05-18 一种循环式余热锅炉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20229086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20229086U (zh) 一种循环式余热锅炉
CN210570052U (zh) 一种封头生产的天然气加热炉余热回收利用装置
CN210021722U (zh) 一种VOCs废气处理装置
CN214891221U (zh) 一种具有余热回收结构的燃烧室
CN212901540U (zh) 一种污水处理废渣高温焚烧装置
CN212319720U (zh) 一种环保型的脱硫焚烧炉
CN212273954U (zh) 一种立式环保节能锅炉
CN220624080U (zh) 一种燃煤锅炉高温烟气排放装置
CN215892382U (zh) 一种多级换热废气余热回收装置
CN116447607B (zh) 一种工业废气治理用无害化处理装置
CN215337059U (zh) 一种节能环保型锅炉
CN216704451U (zh) 一种脱硝催化剂的温控型烟气脱硝实验平台
CN217635666U (zh) 一种利用烟气余热回收装置rto焚烧炉
CN210107358U (zh) 一种具有余热回收功能的锅炉
CN215411943U (zh) 一种高温蓄热节能锅炉
CN214243843U (zh) 一种高温催化污水处理装置
CN210867541U (zh) 一种烟气燃烧热能发电装置
CN210717558U (zh) 一种垃圾回收节能设备
CN218626782U (zh) 一种节能减排型蒸汽锅炉
CN109595566B (zh) 一种工业voc处理系统
CN213983639U (zh) 一种焚烧锅炉烟气回收装置
CN212594848U (zh) 一种垃圾焚烧用尾气处理装置
CN220506735U (zh) 一种用于废气处理的燃烧净化炉
CN220541385U (zh) 一种沼气入炉高效燃烧装置
CN212030305U (zh) 一种涂装环保机械设备的余热回收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