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0226237U - 一种花篮式悬挑工字钢支撑体系 - Google Patents

一种花篮式悬挑工字钢支撑体系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20226237U
CN220226237U CN202320498828.9U CN202320498828U CN220226237U CN 220226237 U CN220226237 U CN 220226237U CN 202320498828 U CN202320498828 U CN 202320498828U CN 220226237 U CN220226237 U CN 22022623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teel
overhanging
cantilever
basket
reinforced concret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0498828.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张跟柱
邓红亮
杨劲
施旭光
许�鹏
刘明
邓捷
胡国平
王朱江
邹红光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ina Construction Fifth Engineering Bureau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ina Construction Fifth Engineering Bureau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ina Construction Fifth Engineering Bureau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ina Construction Fifth Engineering Bureau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0498828.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2022623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2022623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20226237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Joining Of Building Structures In Genera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花篮式悬挑工字钢支撑体系,包括悬挑工字钢、设置在悬挑工字钢底部的斜撑工字钢、设置在悬挑工字钢上部的工字钢联梁;所述悬挑工字钢的一端焊接有带有螺栓孔的第一连接钢板,第一连接钢板通过螺栓与预埋在钢筋混凝土梁内部的螺纹套筒相连接。该花篮式悬挑工字钢支撑体系,在钢筋混凝土梁内部预设预埋钢板和螺纹套筒,将第三连接钢板与预埋钢板焊接,再将第一连接钢板与预埋套筒连接,将第二连接钢板与悬挑工字钢进行连接再将工字钢联梁焊接在悬挑工字钢的表面,形成花篮式悬挑工字钢支撑架体系,承重载荷大,由于该结构不会对高层结构的混凝土立柱的受力结构造成破坏,从而能够确保建筑的结构安全。

Description

一种花篮式悬挑工字钢支撑体系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悬挑工字钢支撑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花篮式悬挑工字钢支撑体系。
背景技术
随着建筑行业的不断发展,钢筋混凝土悬挑结构也越来越多,当悬挑结构标高相对较低时支模架可以采用落地式满堂支撑架体系;当标高较高时落地式满堂支撑架体系将不在适用。此时可以采用悬挑工字钢支撑架体系。
传统的悬挑工字钢支撑架体系分为花篮式悬挑工字钢支撑架体系和预埋U型环悬挑工字钢支撑架体系,当悬挑工字钢支撑架体系位于建筑物角部范围时,一般存在结构柱等关键构件,若在柱内留设工字钢孔洞对结构安全影响较大,此时可以选择花篮式悬挑支撑架,传统的悬挑支撑架用于脚手架,承受荷载相对较小,很难满足支撑架要求。
为解决钢筋混凝土悬挑结构支撑架问题,本实用新型给出一种花篮式悬挑工字钢支撑体系,悬挑支撑架体系包括水平悬挑工字钢及预埋螺栓体系、斜撑工字钢及斜撑工字钢预埋钢板结构,此做法可以为类似悬挑结构支撑架提供参考和借鉴。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一种花篮式悬挑工字钢支撑体系,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花篮式悬挑工字钢支撑体系,包括悬挑工字钢、设置在悬挑工字钢底部的斜撑工字钢、设置在悬挑工字钢上部的工字钢联梁;
所述悬挑工字钢的一端焊接有带有螺栓孔的第一连接钢板,第一连接钢板通过螺栓与预埋在钢筋混凝土梁内部的螺纹套筒相连接;
所述斜撑工字钢的顶部焊接有第二连接钢板,第二连接钢板与悬挑工字钢的底端相固定,斜撑工字钢的底部焊接有第三连接钢板,第三连接钢板与预埋在钢筋混凝土梁内部的预埋钢板焊接固定;
所述工字钢联梁焊接在悬挑工字钢的表面,悬挑工字钢的表面焊接有定位钢筋。
优选的,所述悬挑工字钢包括第一悬挑工字钢、第二悬挑工字钢、第三悬挑工字钢、第四悬挑工字钢、第五悬挑工字钢、第六悬挑工字钢和第七悬挑工字钢。
优选的,所述第一悬挑工字钢、第二悬挑工字钢、第六悬挑工字钢和第七悬挑工字钢均与钢筋混凝土梁相垂直,第三悬挑工字钢和第五悬挑工字钢与钢筋混凝土梁的夹角为58°,第四悬挑工字钢与钢筋混凝土梁的夹角为45°。
优选的,所述第一悬挑工字钢、第二悬挑工字钢、第六悬挑工字钢和第七悬挑工字钢的竖向夹角均为27.54°。
优选的,所述第三悬挑工字钢和第五悬挑工字钢的正立面投影与竖向夹角为18.23°,且其两者的左立面投影与竖直方向的夹角均为27.79°,第四悬挑工字钢与钢筋混凝土梁之间的夹角为45°。
优选的,所述斜撑工字钢的制作材料均为16#工字钢,斜撑工字钢水平面投影与钢筋混凝土梁的夹角为90°。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效果和优点:
1、与现有技术相比,该花篮式悬挑工字钢支撑体系在使用时,通过在钢筋混凝土梁内部预设预埋钢板和螺纹套筒,然后采用悬吊的方式,将第三连接钢板与预埋钢板焊接,再使用高强度螺栓将第一连接钢板与预埋套筒连接,再通过焊接的方式将第二连接钢板与悬挑工字钢进行连接,最后再将工字钢联梁焊接在悬挑工字钢的表面,形成花篮式悬挑工字钢支撑架体系,承重载荷大,供后续建筑结构建设使用,由于该结构不需在外部混凝土立柱的表面预埋承重件及开设孔洞,不会对高层结构的混凝土立柱的受力结构造成破坏,从而能够确保建筑的结构安全。
2、与现有技术相比,该花篮式悬挑工字钢支撑体系,通过在工字钢联梁的表面焊接定位钢筋,利用定位钢筋能够便于后续搭设支模架时对支撑钢管定位使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安装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A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侧视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为:1、悬挑工字钢;2、斜撑工字钢;3、工字钢联梁;4、第一连接钢板;5、第二连接钢板;6、第三连接钢板;7、定位钢筋;101、第一悬挑工字钢;102、第二悬挑工字钢;103、第三悬挑工字钢;104、第四悬挑工字钢;105、第五悬挑工字钢;106、第六悬挑工字钢;107、第七悬挑工字钢。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如附图1-图4所示的一种花篮式悬挑工字钢支撑体系,包括悬挑工字钢1、设置在悬挑工字钢1底部的斜撑工字钢2、设置在悬挑工字钢1上部的工字钢联梁3。
悬挑工字钢1的一端焊接有带有螺栓孔的第一连接钢板4,第一连接钢板4通过螺栓与预埋在钢筋混凝土梁内部的螺纹套筒相连接。
斜撑工字钢2的顶部焊接有第二连接钢板5,第二连接钢板5与悬挑工字钢1的底端相固定,斜撑工字钢2的底部焊接有第三连接钢板6,第三连接钢板6与预埋在钢筋混凝土梁内部的预埋钢板焊接固定。
悬挑工字钢1包括第一悬挑工字钢101、第二悬挑工字钢102、第三悬挑工字钢103、第四悬挑工字钢104、第五悬挑工字钢105、第六悬挑工字钢106和第七悬挑工字钢107,第一悬挑工字钢101、第二悬挑工字钢102、第六悬挑工字钢106和第七悬挑工字钢107均与钢筋混凝土梁相垂直,第三悬挑工字钢103和第五悬挑工字钢105与钢筋混凝土梁的夹角为58°,第四悬挑工字钢104与钢筋混凝土梁的夹角为45°,第一悬挑工字钢101、第二悬挑工字钢102、第六悬挑工字钢106和第七悬挑工字钢107的竖向夹角均为27.54°。
第三悬挑工字钢103和第五悬挑工字钢105的正立面投影与竖向夹角为18.23°,且其两者的左立面投影与竖直方向的夹角均为27.79°,第四悬挑工字钢104与钢筋混凝土梁之间的夹角为45°。
斜撑工字钢2的制作材料均为16#工字钢,斜撑工字钢2水平面投影与钢筋混凝土梁的夹角为90°。
通过在钢筋混凝土梁内部预设预埋钢板和螺纹套筒,然后采用悬吊的方式,将第三连接钢板6与预埋钢板焊接,再使用高强度螺栓将第一连接钢板4与预埋套筒连接,再通过焊接的方式将第二连接钢板5与悬挑工字钢1进行连接,最后再将工字钢联梁3焊接在悬挑工字钢1的表面,形成花篮式悬挑工字钢支撑架体系,该体系具有承重载荷大的优点,能够供后续建筑结构建设时承重使用。
在使用该花篮式悬挑工字钢支撑体系时,由于该结构不需在外部混凝土立柱的表面预埋承重件及开设孔洞,不会对高层结构的混凝土立柱的受力结构造成破坏,从而能够确保建筑的结构安全。
工字钢联梁3焊接在悬挑工字钢1的表面,悬挑工字钢1的表面焊接有定位钢筋7。
进一步的,在使用该花篮式悬挑工字钢支撑体系时,通过在工字钢联梁3的表面焊接定位钢筋7,利用定位钢筋7能够便于后续搭设支模架时对支撑钢管定位使用。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过程如下:
首先,该花篮式悬挑工字钢支撑体系在后期使用时,通过在钢筋混凝土梁内部预设预埋钢板和螺纹套筒,然后采用悬吊的方式,将第三连接钢板6与预埋钢板焊接,再使用高强度螺栓将第一连接钢板4与预埋套筒连接,再通过焊接的方式将第二连接钢板5与悬挑工字钢1进行连接,最后再将工字钢联梁3焊接在悬挑工字钢1的表面,形成花篮式悬挑工字钢支撑架体系,该体系具有承重载荷大的优点,能够供后续建筑结构建设时承重使用,且由于该结构不需在外部混凝土立柱的表面预埋承重件及开设孔洞,不会对高层结构的混凝土立柱的受力结构造成破坏,从而能够确保建筑的结构安全,最后再通过在工字钢联梁3的表面焊接定位钢筋7,利用定位钢筋7能够便于后续搭设支模架时对支撑钢管定位使用。
这就是该花篮式悬挑工字钢支撑体系的工作原理。
最后应说明的几点是:首先,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可以是机械连接或电连接,也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可以是直接相连,“上”、“下”、“左”、“右”等仅用于表示相对位置关系,当被描述对象的绝对位置改变,则相对位置关系可能发生改变;
其次:本实用新型公开实施例附图中,只涉及到与本公开实施例涉及到的结构,其他结构可参考通常设计,在不冲突情况下,本实用新型同一实施例及不同实施例可以相互组合;
最后: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6)

1.一种花篮式悬挑工字钢支撑体系,其特征在于,包括悬挑工字钢(1)、设置在悬挑工字钢(1)底部的斜撑工字钢(2)、设置在悬挑工字钢(1)上部的工字钢联梁(3);
所述悬挑工字钢(1)的一端焊接有带有螺栓孔的第一连接钢板(4),第一连接钢板(4)通过螺栓与预埋在钢筋混凝土梁内部的螺纹套筒相连接;
所述斜撑工字钢(2)的顶部焊接有第二连接钢板(5),第二连接钢板(5)与悬挑工字钢(1)的底端相固定,斜撑工字钢(2)的底部焊接有第三连接钢板(6),第三连接钢板(6)与预埋在钢筋混凝土梁内部的预埋钢板焊接固定;
所述工字钢联梁(3)焊接在悬挑工字钢(1)的表面,悬挑工字钢(1)的表面焊接有定位钢筋(7)。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花篮式悬挑工字钢支撑体系,其特征在于:所述悬挑工字钢(1)包括第一悬挑工字钢(101)、第二悬挑工字钢(102)、第三悬挑工字钢(103)、第四悬挑工字钢(104)、第五悬挑工字钢(105)、第六悬挑工字钢(106)和第七悬挑工字钢(107)。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花篮式悬挑工字钢支撑体系,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悬挑工字钢(101)、第二悬挑工字钢(102)、第六悬挑工字钢(106)和第七悬挑工字钢(107)均与钢筋混凝土梁相垂直,第三悬挑工字钢(103)和第五悬挑工字钢(105)与钢筋混凝土梁的夹角为58°,第四悬挑工字钢(104)与钢筋混凝土梁的夹角为45°。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花篮式悬挑工字钢支撑体系,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悬挑工字钢(101)、第二悬挑工字钢(102)、第六悬挑工字钢(106)和第七悬挑工字钢(107)的竖向夹角均为27.54°。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花篮式悬挑工字钢支撑体系,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悬挑工字钢(103)和第五悬挑工字钢(105)的正立面投影与竖向夹角为18.23°,且其两者的左立面投影与竖直方向的夹角均为27.79°,第四悬挑工字钢(104)与钢筋混凝土梁之间的夹角为45°。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花篮式悬挑工字钢支撑体系,其特征在于:所述斜撑工字钢(2)的制作材料均为16#工字钢,斜撑工字钢(2)水平面投影与钢筋混凝土梁的夹角为90°。
CN202320498828.9U 2023-03-15 2023-03-15 一种花篮式悬挑工字钢支撑体系 Active CN22022623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498828.9U CN220226237U (zh) 2023-03-15 2023-03-15 一种花篮式悬挑工字钢支撑体系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498828.9U CN220226237U (zh) 2023-03-15 2023-03-15 一种花篮式悬挑工字钢支撑体系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20226237U true CN220226237U (zh) 2023-12-22

Family

ID=8919487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0498828.9U Active CN220226237U (zh) 2023-03-15 2023-03-15 一种花篮式悬挑工字钢支撑体系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20226237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389419A (zh) 悬挑支模平台安装结构及施工方法
KR20170027235A (ko) Pc기둥에 설치된 임시브래킷을 활용한 pc기둥 및 pc보의 강접합 결합구조, 이를 이용한 모듈러 시스템
CN112696012A (zh) 一种可拼接墙柱模板装置
CN111173249B (zh) 一种附着于矩形梁、柱上的悬挑支撑体系
CN113202185B (zh) 一种节能建筑钢结构体系及其安装工艺
CN204282803U (zh) 悬挑支模平台安装结构
CN211775609U (zh) 一种独立柱梁外框架高层构筑物集成式模脚手架
CN212582721U (zh) 一种基础车库顶板立塔塔吊承载平台
CN103866692A (zh) 新型盖梁承重架拼装方法
CN211690817U (zh) 一种梁柱连接件及梁柱框架
CN210857253U (zh) 永久性箱式房屋的基础固定节点
CN220226237U (zh) 一种花篮式悬挑工字钢支撑体系
JPH08284439A (ja) 重荷重形型枠支保工ならびにその部材
CN111561071A (zh) 一种装配式剪力墙连接装置及安装方法
CN215802266U (zh) 一种封闭腔体柱子与钢梁的直插式免螺栓连接节点
CN214658863U (zh) 倾角大于45°的长斜面清水混凝土模板支撑体系
CN212249280U (zh) 埋件支撑装置
CN212376021U (zh) 一种钢牛腿及包含该钢牛腿的免支撑安装连接节点
CN211257757U (zh) 一种型钢悬挑的钢桁架斜撑体系结构
CN212507295U (zh) 悬挑钢平台
CN209907886U (zh) 一种可调节的装配式楼梯施工平台
CN110700543A (zh) 一种型钢悬挑的钢桁架斜撑体系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CN218375234U (zh) 一种悬挑节点可拆卸模板支架
CN114508169B (zh) 一种基于砼独悬梁的装配式平台及其施工方法
CN220365287U (zh) 一种附着式升降脚手架附墙支座固定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