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1690817U - 一种梁柱连接件及梁柱框架 - Google Patents
一种梁柱连接件及梁柱框架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11690817U CN211690817U CN202020176423.XU CN202020176423U CN211690817U CN 211690817 U CN211690817 U CN 211690817U CN 202020176423 U CN202020176423 U CN 202020176423U CN 211690817 U CN211690817 U CN 211690817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column
- plate body
- stud
- flange
- dog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 229910000831 Steel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56
- 239000010959 steel Substance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56
- 210000002435 tendon Anatomy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0
- 230000003014 reinforcing effect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6
- 230000000452 restraining effect Effects 0.000 abstract 1
- 230000035939 shock Effects 0.000 abstract 1
- 238000010276 constru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8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8
- 238000009415 formwork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4
- 238000009434 install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13461 desig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4048 modifi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12986 modif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8569 proces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8439 repair proces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15572 biosynthetic proces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10000000988 bone and bone Anatomy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4891 commun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2131 composite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516 enginee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2349 favourable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6872 improvemen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2787 reinforcemen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1160 research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Images
Landscapes
- Joining Of Building Structures In Genera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梁柱连接件及梁柱框架,涉及建筑技术领域。该梁柱连接件包括第一板体、第二板体和狗骨式型钢。第一板体上连接有用于与立柱连接的第一螺柱,第二板体上连接有用于与横梁连接的第二螺柱。第一板体和第二板体分别焊接于狗骨式型钢的两端。狗骨式型钢的翼缘设置有削弱部位。该梁柱框架包括横梁、立柱和上述的梁柱连接件,第一螺柱与立柱连接,第二螺柱与横梁连接。梁柱连接件主体为狗骨式型钢,可以有效将梁端塑性铰截面外移,改善节点抗震性能;在翼缘削弱部位外设屈曲约束板,对削弱翼缘进行防屈曲保护,能够充分消耗地震能量,提升结构抗震能力。该梁柱框架采用了上述的梁柱连接件,具有较好地抗震能力。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建筑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梁柱连接件及梁柱框架。
背景技术
近年来,在世界范围内灾难性地震频发,给人民带来巨大的损失。相关技术中的梁柱框架抗震能力较差,在地震中损坏比较严重。
实用新型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梁柱连接件,其旨在改善传统现浇混凝土框架结构抗震能力较差的问题。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梁柱连接件,该梁柱连接件包括第一板体、第二板体和狗骨式型钢。第一板体上连接有用于与立柱连接的第一螺柱,第二板体上连接有用于与横梁连接的第二螺柱。第一板体和第二板体分别焊接于狗骨式型钢的两端。狗骨式型钢的翼缘设置有削弱部位。
通过设置第一板体和第二板体,在第一板体和第二板体上分别连接第一螺柱和第二螺柱,便于通过第一螺柱和第二螺柱与立柱和横梁连接。该梁柱连接件主体为狗骨式型钢,可以有效将梁端塑性铰截面外移,改善节点抗震性能。
作为本申请实施例的一种可选技术方案,狗骨式型钢包括第一翼缘、第二翼缘和腹板。第一翼缘远离腹板的一侧连接有第一加强板,第二翼缘远离腹板的一侧连接有第二加强板。通过设置第一加强板和第二加强板,加强狗骨式型钢的结构强度。
作为本申请实施例的一种可选技术方案,腹板上连接有第一角钢和第二角钢。第一角钢的两个相互垂直的部分分别连接于腹板和第一翼缘。第二角钢的两个相互垂直的部分分别连接于腹板和第二翼缘。通过设置第一角钢和第二角钢,加强狗骨式型钢的结构强度,提升抗震能力。
作为本申请实施例的一种可选技术方案,削弱部位的形状为圆弧形、锥形或直线形。将削弱部位设置为圆弧形、锥形或者直线型,可以有效将梁端塑性铰截面外移。
作为本申请实施例的一种可选技术方案,第一板体上开设有第一通孔,第二板体上开设有第二通孔,第一通孔与第二通孔位置相对应,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被用于穿设预应力筋。通过在第一板体和第二板体上分别开设相对应的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被用于穿设预应力筋,预应力筋能够增强梁柱框架的抗弯承载能力。地震发生时,预应力筋始终处于弹性阶段,提供稳定的抗弯承载能力,抗震能力较好。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梁柱框架,该梁柱框架包括横梁、立柱和上述任一项中的梁柱连接件,第一螺柱与立柱连接,第二螺柱与横梁连接。该梁柱框架采用了上述的梁柱连接件,具有较好的抗震能力。
作为本申请实施例的一种可选技术方案,梁柱框架包括预应力筋和锚具。预应力筋穿过横梁、立柱、梁柱连接件上的第一板体和第二板体,预应力筋的两端被锚具锚固。通过设置预应力筋,增强了梁柱框架的抗弯承载能力。地震发生时,预应力筋始终处于弹性阶段,提供稳定的抗弯承载能力,抗震能力较好。
作为本申请实施例的一种可选技术方案,横梁和立柱内均预埋有波纹管,预应力筋从波纹管内穿过。通过预埋波纹管,便于穿设预应力筋,施工较为方便。
作为本申请实施例的一种可选技术方案,横梁包括横梁本体和第三板体,横梁本体与第三板体连接。第三板体通过第二螺柱与第二板体螺栓连接。通过设置第三板体,便于横梁与梁柱连接件连接。
作为本申请实施例的一种可选技术方案,立柱内预埋有PVC管,第一螺柱穿过PVC管。第一螺柱的一端锁紧于第一板体,第一螺柱的另一端锁紧于立柱。通过预埋PVC管,便于穿过第一螺柱,便于连接梁柱连接件和立柱。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申请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梁柱连接件(削弱结构为圆弧形)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梁柱连接件(削弱结构为锥形)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梁柱连接件(削弱结构为直线形)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梁柱连接件(增设第一加强板、第二加强板、第一角钢和第二角钢)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梁柱框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梁柱框架的立柱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梁柱框架的横梁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梁柱框架的连接示意图。
图标:1-立柱;2-方钢套;3-波纹管;4-PVC管;5-钢筋笼;8-梁柱连接件;9-第一板体;10-第一螺柱;11-第一通孔;12-狗骨式型钢;13-连接孔;14-第二板体;15-第二螺柱;16-第二通孔;17-第一加强板;18-第一角钢;19-连接螺栓;20-横梁;21-第三板体;22-第三通孔;28-横梁本体。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申请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通常在此处附图中描述和示出的本申请实施例的组件可以以各种不同的配置来布置和设计。
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申请的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申请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申请的选定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定义和解释。
在本申请实施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或者是该申请产品使用时惯常摆放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或者是本领域技术人员惯常理解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申请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设备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等仅用于区分描述,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在本申请实施例的描述中,还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设置”、“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申请中的具体含义。
近年来,在世界范围内灾难性地震频发,给人民带来巨大的损失。相关技术中的梁柱框架抗震能力较差,在地震中损坏比较严重。针对上述情况,申请人在经过大量的理论研究和实际操作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梁柱连接件及梁柱框架。该梁柱连接件主体为狗骨式型钢,可以有效将梁端塑性铰截面外移,改善节点抗震性能;在翼缘削弱部位外设屈曲约束板,对削弱翼缘进行防屈曲保护,能够充分消耗地震能量,提升结构抗震能力。该梁柱框架采用了上述的梁柱连接件,具有较好地抗震能力。
实施例
请参照图1,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梁柱连接件8,该梁柱连接件8包括第一板体9、第二板体14和狗骨式型钢12。第一板体9上连接有用于与立柱1连接的第一螺柱10,第二板体14上连接有用于与横梁20连接的第二螺柱15。第一板体9和第二板体14分别焊接于狗骨式型钢12的两端。狗骨式型钢12的翼缘设置有削弱部位。
通过设置第一板体9和第二板体14,在第一板体9和第二板体14上分别连接第一螺柱10和第二螺柱15,便于通过第一螺柱10和第二螺柱15与立柱1和横梁20连接。梁柱连接件8主体为狗骨式型钢12,可以有效将梁端塑性铰截面外移,改善节点抗震性能。
请参照图1、图2和图3,削弱部位的形状为圆弧形、锥形或直线形。将削弱部位设置为圆弧形、锥形或者直线型,可以有效将梁端塑性铰截面外移,改善节点抗震性能。
请参照图1,狗骨式型钢12包括第一翼缘、第二翼缘和腹板。其中,腹板连接第一翼缘和第二翼缘。在本实施例中,削弱部位的形状为圆弧形。第一翼缘和第二翼缘位于腹板两侧的部分分别开设有圆弧状的缺口,即削弱部位的形状为圆弧形。请参照图2,在一种可选地实施方式中,第一翼缘和第二翼缘位于腹板两侧的部分分别开设有缺口,该缺口的深度从靠近第二板体14的方向向着靠近第一板体9的方向逐渐加深,即削弱部位的形状为锥形。请参照图3,在一种可选地实施方式中,第一翼缘和第二翼缘位于腹板两侧的部分分别开设有缺口,该缺口的深度在靠近第二板体14的方向向着靠近第一板体9的方向相同,即削弱部位的形状为直线形。将削弱部位设置为圆弧形、锥形或者直线型,可以有效将梁端塑性铰截面外移,改善节点抗震性能。
请参照图4,在本实施例中,第一翼缘远离腹板的一侧连接有第一加强板17,第二翼缘远离腹板的一侧连接有第二加强板。通过设置第一加强板17和第二加强板,加强狗骨式型钢12的结构强度。腹板上连接有第一角钢18和第二角钢。第一角钢18的两个相互垂直的部分分别连接于腹板和第一翼缘。第二角钢的两个相互垂直的部分分别连接于腹板和第二翼缘。通过设置第一角钢18和第二角钢,加强狗骨式型钢12的结构强度,提升抗震能力。
请参照图1,配合参照图4,为了便于在狗骨式型钢12上安装第一加强板17、第二加强板、第一角钢18和第二角钢,在狗骨式型钢12的第一翼缘、第二翼缘和腹板上分别开设有连接孔13。连接螺栓19通过连接孔13将第一加强板17螺栓连接于第一翼缘远离腹板的一侧,连接螺栓19通过连接孔13将第二加强板螺栓连接于第二翼缘远离腹板的一侧。连接螺栓19通过连接孔13将第一角钢18的两个相互垂直的部分分别连接于腹板和第一翼缘。连接螺栓19通过连接孔13将第二角钢的两个相互垂直的部分分别连接于腹板和第二翼缘。
请参照图4,在本实施例中,第一板体9上开设有第一通孔11,第二板体14上开设有第二通孔16,第一通孔11与第二通孔16位置相对应,第一通孔11和第二通孔16被用于穿设预应力筋。通过在第一板体9和第二板体14上分别开设相对应的第一通孔11和第二通孔16,第一通孔11和第二通孔16被用于穿设预应力筋,预应力筋能够增强梁柱框架的抗弯承载能力。地震发生时,预应力筋始终处于弹性阶段,提供稳定的抗弯承载能力,抗震能力较好。
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梁柱连接件8,该梁柱连接件8包括第一板体9、第二板体14和狗骨式型钢12。第一板体9上连接有用于与立柱1连接的第一螺柱10,第二板体14上连接有用于与横梁20连接的第二螺柱15。第一板体9和第二板体14分别焊接于狗骨式型钢12的两端。狗骨式型钢12的翼缘设置有削弱部位。通过设置第一板体9和第二板体14,在第一板体9和第二板体14上分别连接第一螺柱10和第二螺柱15,便于通过第一螺柱10和第二螺柱15与立柱1和横梁20连接。梁柱连接件8主体为狗骨式型钢12,可以有效将梁端塑性铰截面外移,改善节点抗震性能。
请参照图5,本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梁柱框架,该梁柱框架包括横梁20、立柱1和上述的梁柱连接件8,第一螺柱10与立柱1连接,第二螺柱15与横梁20连接。该梁柱框架采用了上述的梁柱连接件8,具有较好的抗震能力。
请参照图6,在本实施例中,立柱1包括钢筋笼5和套设于钢筋笼5外的方钢套2,在混凝土浇筑时,钢筋笼5被混凝土浇筑在方钢套2内。立柱1内还预埋有波纹管3和PVC管4,其中,波纹管3被用于穿设预应力筋,通过预埋波纹管3,便于穿设预应力筋,施工较为方便。PVC管4被用于容纳第一螺柱10,第一螺柱10的一端锁紧于第一板体9,第一螺柱10的另一端锁紧于立柱1。通过预埋PVC管4,便于穿过第一螺柱10,便于连接梁柱连接件8和立柱1。
请参照图7,在本实施例中,横梁20包括横梁本体28和第三板体21,横梁本体28与第三板体21连接。第三板体21通过第二螺柱15与第二板体14螺栓连接。在本实施例中,第三板体21上开设有第三通孔22,第二螺柱15的一端与第二板体14连接,第二螺柱15的另一端穿过第三通孔22与第三板体21连接。通过设置第三板体21,便于横梁20与梁柱连接件8连接。
请参照图8,在本实施例中,梁柱框架包括预应力筋和锚具。预应力筋穿过横梁20、立柱1、梁柱连接件8上的第一板体9和第二板体14,预应力筋的两端被锚具锚固。通过设置预应力筋,增强了梁柱框架的抗弯承载能力。地震发生时,预应力筋始终处于弹性阶段,提供稳定的抗弯承载能力,抗震能力较好。
本申请提供的梁柱框架,包括立柱1、狗骨式连接件和横梁20。后张预应力筋实现节点的震后可恢复性能。主要结构构件均在工厂规模化精细化生产,在现场拼接和整体附加预应力即可完成施工,施工简便,安全高效,现场工作量少。与传统结构施工安装相比,现场不用绑扎钢筋、支模、拆模和设置大量临时支撑,施工质量可控性强。若楼板采用压型钢板-混凝土组合板或叠合楼板,则整个楼盖施工过程中均无需支模、拆模和临时支撑,现场施工工序简单、施工材料少和施工工时大为减小,施工性能将大为提高。
本申请提供的梁柱框架是一种基于性能设计的可恢复节点形式,可以引导地震损伤集中发生梁柱连接件8上,便于形成抗震设计中有利的破坏模式。整个结构的变形过程中预应力筋始终处于弹性阶段,提供稳定的抗弯承载能力,震后不需修理或简单修理后快速投入使用或生产。
以上所述仅为本申请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申请,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申请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申请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梁柱连接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梁柱连接件包括第一板体、第二板体和狗骨式型钢,所述第一板体上连接有用于与立柱连接的第一螺柱,所述第二板体上连接有用于与横梁连接的第二螺柱,所述第一板体和所述第二板体分别焊接于所述狗骨式型钢的两端,所述狗骨式型钢的翼缘设置有削弱部位。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梁柱连接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狗骨式型钢包括第一翼缘、第二翼缘和腹板,所述第一翼缘远离所述腹板的一侧连接有第一加强板,所述第二翼缘远离所述腹板的一侧连接有第二加强板。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梁柱连接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腹板上连接有第一角钢和第二角钢,所述第一角钢的两个相互垂直的部分分别连接于所述腹板和所述第一翼缘,所述第二角钢的两个相互垂直的部分分别连接于所述腹板和所述第二翼缘。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梁柱连接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削弱部位的形状为圆弧形、锥形或直线形。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梁柱连接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板体上开设有第一通孔,所述第二板体上开设有第二通孔,所述第一通孔与所述第二通孔位置相对应,所述第一通孔和所述第二通孔被用于穿设预应力筋。
6.一种梁柱框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梁柱框架包括横梁、立柱和根据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梁柱连接件,所述第一螺柱与所述立柱连接,所述第二螺柱与所述横梁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梁柱框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梁柱框架包括预应力筋和锚具,所述预应力筋穿过所述横梁、所述立柱、所述梁柱连接件上的所述第一板体和所述第二板体,所述预应力筋的两端被所述锚具锚固。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梁柱框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横梁和所述立柱内均预埋有波纹管,所述预应力筋从所述波纹管内穿过。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梁柱框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横梁包括横梁本体和第三板体,所述横梁本体与所述第三板体连接,所述第三板体通过所述第二螺柱与所述第二板体螺栓连接。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梁柱框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立柱内预埋有PVC管,所述第一螺柱穿过所述PVC管,所述第一螺柱的一端锁紧于所述第一板体,所述第一螺柱的另一端锁紧于所述立柱。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020176423.XU CN211690817U (zh) | 2020-02-17 | 2020-02-17 | 一种梁柱连接件及梁柱框架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020176423.XU CN211690817U (zh) | 2020-02-17 | 2020-02-17 | 一种梁柱连接件及梁柱框架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11690817U true CN211690817U (zh) | 2020-10-16 |
Family
ID=7277559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020176423.XU Active CN211690817U (zh) | 2020-02-17 | 2020-02-17 | 一种梁柱连接件及梁柱框架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11690817U (zh) |
Cited B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3529946A (zh) * | 2021-08-24 | 2021-10-22 |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 一种基于u型板的梁柱耗能连接件及其施工方法 |
CN113529945A (zh) * | 2021-08-24 | 2021-10-22 |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 一种自复位梁柱耗能连接件及其施工方法 |
-
2020
- 2020-02-17 CN CN202020176423.XU patent/CN211690817U/zh active Active
Cited By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3529946A (zh) * | 2021-08-24 | 2021-10-22 |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 一种基于u型板的梁柱耗能连接件及其施工方法 |
CN113529945A (zh) * | 2021-08-24 | 2021-10-22 |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 一种自复位梁柱耗能连接件及其施工方法 |
CN113529946B (zh) * | 2021-08-24 | 2022-06-07 |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 一种基于u型板的梁柱耗能连接件及其施工方法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8532760B (zh) | 半贯通组合柱—贯通双钢梁连接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 |
CN212224234U (zh) | 一种预制混凝土梁柱连接结构 | |
CN110258786B (zh) | 一种全装配式混凝土梁-混凝土柱-钢支撑组合连接节点 | |
CN207553289U (zh) | 一种装配式型钢砼框架空间模块结构及体系 | |
CN211690817U (zh) | 一种梁柱连接件及梁柱框架 | |
CN109457840A (zh) | 预制装配式耗能剪力墙-柱水平连接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 |
CN105951991A (zh) | 一种装配式钢结构框架体系 | |
CN108331258B (zh) | 装配式双耗能可复位圆钢管混凝土组合柱及其安装方法 | |
CN110106985A (zh) | 一种预制装配式src柱-钢梁十字形组合节点 | |
CN108532829B (zh) | 可主次受力的钢板耗能复合型组合柱及安装方法 | |
CN217840299U (zh) | 一种装配式可更换耗能混合连接节点 | |
CN210396247U (zh) | 一种模块化集装箱建筑连接节点 | |
CN205804602U (zh) | 一种装配式钢结构框架体系 | |
CN209941890U (zh) | 一种装配式干法施工中预制梁和预制节点之间的连接结构 | |
CN212129458U (zh) | 一种预制混凝土梁柱连接结构的连接组件 | |
CN218622790U (zh) | 一种抗震叠合墙 | |
CN216921284U (zh) | 大跨度悬挑板型钢支撑体系 | |
CN106013428B (zh) | 装配式支撑钢框架柱端拼接节点结构 | |
CN109537724A (zh) | 一种单边螺栓连接梁柱抗连续倒塌加固节点及其施工方法 | |
CN103967111A (zh) | 装配式多、高层钢结构十字自复位预应力偏心支撑体系 | |
CN214062433U (zh) | 一种装配式钢结构临时支撑结构 | |
CN211396107U (zh) | 一种具有钢板栓钉组合式斜撑的装配式剪力墙 | |
KR102554408B1 (ko) | 접합용 수직부재를 이용한 프리캐스트 콘크리트 합성기둥의 매입형 접합부 구조 | |
CN113719179B (zh) | 可拆卸式冷弯型钢与轻质填充料剪力墙及制造方法 | |
CN216920694U (zh) | 一种三段梁与柱钢混结构和三段梁与柱组合框架钢混结构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