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0221265U - 一种钢筋打捆机可移动底座 - Google Patents

一种钢筋打捆机可移动底座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20221265U
CN220221265U CN202321798563.0U CN202321798563U CN220221265U CN 220221265 U CN220221265 U CN 220221265U CN 202321798563 U CN202321798563 U CN 202321798563U CN 220221265 U CN220221265 U CN 22022126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ifting
steel bar
supporting
bar bundling
bundling machin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1798563.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何满潮
何晓黎
朱国龙
赵建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enghuan Sanmenxia International New Material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Nenghuan Sanmenxia International New Material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enghuan Sanmenxia International New Materials Co ltd filed Critical Nenghuan Sanmenxia International New Material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1798563.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2022126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2022126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20221265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Basic Packing Technique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钢筋打捆机可移动底座,涉及钢筋打捆机技术领域,而本实用新型包括钢筋打捆机本体,钢筋打捆机本体包括机座,机座的底面安装有支撑组件,支撑组件包括支撑架,支撑架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支撑架对称安装在机座的底面,两个支撑架内安装有升降架,机座的底面中间安装有升降组件,将本钢筋打捆机本体通过升降架底面安装的四个滑轮转移至指定区域对钢筋进行打捆工作,移动完成后,打开升降组件内电机的开关,通过升降组件控制升降架底面安装的滑轮进行上升,将滑轮收至两个支撑架的一侧内,对滑轮进行保护,防止钢筋打捆机本体的体积较大,造成滑轮受损。

Description

一种钢筋打捆机可移动底座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钢筋打捆机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钢筋打捆机可移动底座。
背景技术
钢筋捆扎机,又名全自动钢筋捆扎机,是一种钢筋快速捆扎工具,它是一种智能化工具,能自动完成钢筋捆扎所有步骤,可广泛应用于建筑工程领域,以代替人工捆扎钢筋,钢筋捆扎机最大的特点为快速,方便,其效率为人工效率的3-4倍,可节省大量的人力,大大降低工人的劳动强度。
由于钢筋打捆机体积较大不便于移动,大多数钢筋打捆机都安装可移动底座,通过移动底座对钢筋打捆机进行转移,然而,钢筋打捆机安装完移动底座后,仅靠移动底座的几个滑轮进行支撑,时间久了,由于钢筋打捆机的体积较大,容易造成滑轮受损,针对上述问题,发明人提出一种钢筋打捆机可移动底座用于解决上述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钢筋打捆机安装完移动底座后,仅靠移动底座的几个滑轮进行支撑,时间久了,由于钢筋打捆机的体积较大,容易造成滑轮受损的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钢筋打捆机可移动底座。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钢筋打捆机可移动底座,包括钢筋打捆机本体,钢筋打捆机本体包括机座,机座的底面安装有支撑组件,支撑组件包括支撑架,支撑架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支撑架对称安装在机座的底面,两个支撑架内安装有升降架,机座的底面中间安装有升降组件,升降组件包括电机,电机固定安装在机座的底面中间,电机的输出端固定安装有螺纹杆,螺纹杆的表面螺纹套设有螺纹件,螺纹件固定安装在升降架的中间内,升降架的底面安装有均匀分布的滑轮,升降组件与升降架相互配合,将本钢筋打捆机本体通过升降架底面安装的四个滑轮转移至指定区域对钢筋进行打捆工作,移动完成后,打开升降组件内电机的开关,通过电机的输出端带动螺纹杆进行转动,螺纹杆转动时,带动螺纹件和升降架进行上升,从而控制升降架底面安装的滑轮进行上升,将滑轮收至两个支撑架的一侧内,对滑轮进行保护,无需通过滑轮对本装置进行支撑,防止钢筋打捆机本体的体积较大,造成滑轮受损。
优选地,升降架的两侧对称安装有升降扣,两个支撑架的一侧内均对称安装有升降杆,升降扣滑动安装在升降杆的表面,升降扣与升降杆相互配合,当升降组件控制升降架进行升降时,升降架两侧安装的升降扣在升降杆表面进行滑动,增加升降架升降时的稳定性。
优选地,两个支撑架的一侧均固定安装有支撑板,支撑板的底面固定安装有均匀排列的支撑盘,支撑盘与支撑架相互配合,当通过升降组件将升降架的滑轮进行收起时,通过两个支撑架配合两个支撑板底面安装的多个支撑盘对本装置进行支撑固定,支撑架的一侧对称开设有滑槽,升降杆固定安装在滑槽内,升降扣和滑轮通过升降杆滑动安装在滑槽内,通过滑槽对升降杆进行安装固定,当升降扣辅助升降架对滑轮进行升降时,升降扣通过升降杆在滑槽内进行滑动。
优选地,两个支撑架内固定连接有连接板,螺纹杆的表面端部套设有转动件,转动件固定安装在连接板内,转动件与螺纹杆相互配合,通过连接板对两个支撑架进行连接固定,通过转动件辅助螺纹杆进行转动,支撑架的一侧内固定安装有固定板,固定板的一侧固定安装有推把,推把的表面套设有防滑套,通过一个支撑架对固定板进行安装固定,通过固定板对推把进行安装固定,通过防滑套配合推把便于对本装置进行转移。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1、本实用新型中,将本钢筋打捆机本体通过升降架底面安装的四个滑轮转移至指定区域对钢筋进行打捆工作,移动完成后,打开升降组件内电机的开关,通过升降组件控制升降架底面安装的滑轮进行上升,将滑轮收至两个支撑架的一侧内,对滑轮进行保护,防止钢筋打捆机本体的体积较大,造成滑轮受损;
2、本实用新型中,通过两个支撑架配合两个支撑板底面安装的多个支撑盘对本装置进行支撑固定,无需通过滑轮对本装置进行支撑,当升降组件控制升降架进行升降时,升降架两侧安装的升降扣在升降杆表面进行滑动,增加升降架升降时的稳定性。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整体结构主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支撑组件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升降组件配合升降架结构示意图。
图中:1、钢筋打捆机本体;11、机座;2、支撑组件;21、支撑架;211、滑槽;22、连接板;23、固定板;3、升降组件;31、电机;32、螺纹杆;33、螺纹件;34、转动件;4、升降架;41、滑轮;42、升降扣;43、升降杆;5、支撑板;51、支撑盘;6、推把;61、防滑套。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如图1-4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钢筋打捆机可移动底座,包括钢筋打捆机本体1,钢筋打捆机本体1包括机座11,机座11的底面安装有支撑组件2,支撑组件2包括支撑架21,支撑架21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支撑架21对称安装在机座11的底面,两个支撑架21内安装有升降架4,机座11的底面中间安装有升降组件3,升降组件3包括电机31,电机31固定安装在机座11的底面中间,电机31的输出端固定安装有螺纹杆32,螺纹杆32的表面螺纹套设有螺纹件33,螺纹件33固定安装在升降架4的中间内,升降架4的底面安装有均匀分布的滑轮41,升降组件3与升降架4相互配合,将本钢筋打捆机本体1通过升降架4底面安装的四个滑轮41转移至指定区域对钢筋进行打捆工作,移动完成后,打开升降组件3内电机31的开关,通过电机31的输出端带动螺纹杆32进行转动,螺纹杆32转动时,带动螺纹件33和升降架4进行上升,从而控制升降架4底面安装的滑轮41进行上升,将滑轮41收至两个支撑架21的一侧内,对滑轮41进行保护,无需通过滑轮41对本装置进行支撑,防止钢筋打捆机本体1的体积较大,造成滑轮41受损。
升降架4的两侧对称安装有升降扣42,两个支撑架21的一侧内均对称安装有升降杆43,升降扣42滑动安装在升降杆43的表面,升降扣42与升降杆43相互配合;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升降组件3控制升降架4进行升降时,升降架4两侧安装的升降扣42在升降杆43表面进行滑动,增加升降架4升降时的稳定性。
两个支撑架21的一侧均固定安装有支撑板5,支撑板5的底面固定安装有均匀排列的支撑盘51,支撑盘51与支撑架21相互配合;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通过升降组件3将升降架4的滑轮41进行收起时,通过两个支撑架21配合两个支撑板5底面安装的多个支撑盘51对本装置进行支撑固定。
支撑架21的一侧对称开设有滑槽211,升降杆43固定安装在滑槽211内,升降扣42和滑轮41通过升降杆43滑动安装在滑槽211内;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滑槽211对升降杆43进行安装固定,当升降扣42辅助升降架4对滑轮41进行升降时,升降扣42通过升降杆43在滑槽211内进行滑动。
两个支撑架21内固定连接有连接板22,螺纹杆32的表面端部套设有转动件34,转动件34固定安装在连接板22内,转动件34与螺纹杆32相互配合;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连接板22对两个支撑架21进行连接固定,通过转动件34辅助螺纹杆32进行转动。
支撑架21的一侧内固定安装有固定板23,固定板23的一侧固定安装有推把6,推把6的表面套设有防滑套61;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一个支撑架21对固定板23进行安装固定,通过固定板23对推把6进行安装固定,通过防滑套61配合推把6便于对本装置进行转移。
工作原理:将本钢筋打捆机本体1通过升降架4底面安装的四个滑轮41转移至指定区域对钢筋进行打捆工作,移动完成后,打开升降组件3内电机31的开关,通过电机31的输出端带动螺纹杆32进行转动,螺纹杆32转动时,带动螺纹件33和升降架4进行上升,从而控制升降架4底面安装的滑轮41进行上升,将滑轮41收至两个支撑架21的一侧内,对滑轮41进行保护,通过两个支撑架21配合两个支撑板5底面安装的多个支撑盘51对本装置进行支撑固定,无需通过滑轮41对本装置进行支撑,防止钢筋打捆机本体1的体积较大,造成滑轮41受损。
显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本实用新型进行各种改动和变型而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这样,倘若本实用新型的这些修改和变型属于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及其等同技术的范围之内,则本实用新型也意图包含这些改动和变型在内。

Claims (6)

1.一种钢筋打捆机可移动底座,包括钢筋打捆机本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钢筋打捆机本体(1)包括机座(11),所述机座(11)的底面安装有支撑组件(2),所述支撑组件(2)包括支撑架(21),所述支撑架(21)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所述支撑架(21)对称安装在机座(11)的底面,两个所述支撑架(21)内安装有升降架(4),所述机座(11)的底面中间安装有升降组件(3);
所述升降组件(3)包括电机(31),所述电机(31)固定安装在机座(11)的底面中间,所述电机(31)的输出端固定安装有螺纹杆(32),所述螺纹杆(32)的表面螺纹套设有螺纹件(33),所述螺纹件(33)固定安装在升降架(4)的中间内,所述升降架(4)的底面安装有均匀分布的滑轮(41),所述升降组件(3)与升降架(4)相互配合。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钢筋打捆机可移动底座,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架(4)的两侧对称安装有升降扣(42),两个所述支撑架(21)的一侧内均对称安装有升降杆(43),所述升降扣(42)滑动安装在升降杆(43)的表面,所述升降扣(42)与升降杆(43)相互配合。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钢筋打捆机可移动底座,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支撑架(21)的一侧均固定安装有支撑板(5),所述支撑板(5)的底面固定安装有均匀排列的支撑盘(51),所述支撑盘(51)与支撑架(21)相互配合。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钢筋打捆机可移动底座,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架(21)的一侧对称开设有滑槽(211),所述升降杆(43)固定安装在滑槽(211)内,所述升降扣(42)和滑轮(41)通过升降杆(43)滑动安装在滑槽(211)内。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钢筋打捆机可移动底座,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支撑架(21)内固定连接有连接板(22),所述螺纹杆(32)的表面端部套设有转动件(34),所述转动件(34)固定安装在连接板(22)内,所述转动件(34)与螺纹杆(32)相互配合。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钢筋打捆机可移动底座,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架(21)的一侧内固定安装有固定板(23),所述固定板(23)的一侧固定安装有推把(6),所述推把(6)的表面套设有防滑套(61)。
CN202321798563.0U 2023-07-10 2023-07-10 一种钢筋打捆机可移动底座 Active CN22022126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798563.0U CN220221265U (zh) 2023-07-10 2023-07-10 一种钢筋打捆机可移动底座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798563.0U CN220221265U (zh) 2023-07-10 2023-07-10 一种钢筋打捆机可移动底座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20221265U true CN220221265U (zh) 2023-12-22

Family

ID=8918345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1798563.0U Active CN220221265U (zh) 2023-07-10 2023-07-10 一种钢筋打捆机可移动底座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20221265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9919303U (zh) 配电工程用带有修整功能的管路切断装置
CN201056851Y (zh) 砖夹具
CN112918732A (zh) 一种纸箱包装封口机器人
CN112093497A (zh) 一种化工桶倒料装置
CN220221265U (zh) 一种钢筋打捆机可移动底座
CN104410217A (zh) 电机转子专用立式取件机
CN211073643U (zh) 一种开盖机械手开盖提升装置
CN219544840U (zh) 一种大型涂料罐辅助倾倒转移车
CN218058271U (zh) 一种水利水电工程施工用物料抬升装置
CN213054046U (zh) 一种汽车零件加工模具的磨边装置
CN214220621U (zh) 一种建筑模具转运装置
CN201784064U (zh) 一种上下料车载治具
CN205771857U (zh) 一种机器人的搬运装置
CN211151303U (zh) 一种低压配电柜组装工作台
CN209337618U (zh) 一种化肥成品输送抓取装置
CN216727424U (zh) 一种挂钩压粉机
CN214055278U (zh) 一种自动化工业机械手
CN219058481U (zh) 一种水渠盖板吊装装置
CN220000626U (zh) 高效茶叶炒制机
CN210820962U (zh) 一种新型的全自动热熔焊机控制箱
CN220392926U (zh) 一种扫雪机用启动器拉盘的自动绕绳机
CN213738183U (zh) 一种路基施工预制件用吊装夹持结构
CN220946874U (zh) 一种便于上料的核桃榨油机
CN211673205U (zh) 一种生物样本库样本摆放架
CN215557134U (zh) 一种智能制造用自动上料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