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0209392U - 电连接器 - Google Patents
电连接器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20209392U CN220209392U CN202321038366.9U CN202321038366U CN220209392U CN 220209392 U CN220209392 U CN 220209392U CN 202321038366 U CN202321038366 U CN 202321038366U CN 220209392 U CN220209392 U CN 220209392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lug
- accommodating space
- side wall
- circuit board
- groove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 230000004308 accommodation Effects 0.000 claims abstract 2
- 230000000903 blocking effect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53
- 238000009434 installa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8
- 210000001503 joint Anatomy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8
- 238000002347 injec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7
- 239000007924 injection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7
- 230000001174 ascending effect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
- 239000000463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8
- 238000001746 injection moulding Method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5
- 238000004080 punching Methods 0.000 abstract 1
- 239000012212 insulator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6
- 230000013011 mating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6
- 239000007788 liquid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03032 molecular dock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9286 benefici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13459 approach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11248 coating agent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0576 coating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516 enginee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3780 inser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37431 inser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12778 molding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0465 mould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Landscapes
- Connector Housings Or Holding Contact Membe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电连接器,其包括壳体、盖体、内模、和收容在壳体内的电路板;壳体具有左右相对的侧壁和位于两侧壁之间的收容空间,盖体包括基部以及自基部延伸形成的挡止部,挡止部位于电路板后方并挡止电路板向后移动,可以防止在注塑成型所述内模时,所述电路板受到振动或模料冲压的影响向后移动发生错位,挡止部上凹设有凹槽,所述凹槽可以卡住内模,避免内模松动。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连接器,尤其是涉及一种盖体既能挡止电路板又能让内模结合更紧密的电连接器。
【背景技术】
现有的一种电连接器,如中国专利CN202120789852.9,所述电连接器包括绝缘体、设置于绝缘体内的PCB、绝缘体包括绝缘座体以及固定于绝缘座体的盖体,绝缘体的内部开设有空腔,空腔内部设有用于包覆PCB的内模。然而PCB在组装进所述绝缘体后,其后端没有被内模以外的结构挡止,在注塑成型所述内模时,PCB会受到如绝缘体的振动、液态模料对电路板的压力等影响往后移动,导致PCB错位。另外,常见的成型内模的材质(如PP、PC、PE)无法流进一些小的空间中,从而内模与壳体之间常常会存在缝隙,这将导致内模与壳体结合不紧密,并且因为内模与壳体的材质不同,受环境影响后它们产生的变化也会不同,在使用一段时间后,内模与壳体之间的缝隙会变大,进而内模容易发生松动。
因此,有必要设计一种电连接器,以克服上述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创作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连接器,盖体上设有挡止部,该挡止部能挡止PCB,避免其向后移动,从而避免PCB在注塑内模时发生错位。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包括:一壳体,具有沿左右方向相对的两侧壁以及位于两所述侧壁之间的收容空间;一盖体,设于所述壳体后部,所述盖体具有一基部及自所述基部向前延伸的一挡止部,所述挡止部收容于所述收容空间,所述挡止部具有靠近相邻所述侧壁的第一表面、远离相邻所述侧壁的第二表面以及连接所述第一表面和所述第二表面的第三表面,所述第一表面至少部分抵接所述侧壁,自所述第二表面向所述第一表面凹设有一凹槽;一导电模组,所述导电模组收容于所述收容空间,所述导电模组前部用于与一对接连接器对接,所述第三表面位于所述导电模组后方并挡止所述导电模组向后移动;一内模,注塑成型于所述收容空间,所述内模抵接所述第二表面且部分进入所述凹槽。
进一步,所述基部一侧向前延伸有第一锁扣臂和第二锁扣臂,所述第一锁扣臂卡扣于所述侧壁内侧并收容于所述收容空间,所述第二锁扣臂卡扣于所述侧壁外侧。
进一步,两所述侧壁分别为第一侧壁和第二侧壁;所述第一侧壁设有第一安装槽,所述第二侧壁设有第二安装槽,所述第一安装槽内设有第一凸块,所述第二安装槽内设有第二凸块,所述导电模组在左右方向上的两侧分别具有第一凸部和第二凸部,所述第一凸块挡止所述第一凸部往所述第一侧壁移动,所述第二凸块挡止所述第二凸部往所述第二侧壁移动,所述第二凸部向靠近所述第二侧壁方向凸设有第三凸部,所述第二凸块挡止所述第三凸部向前移动,沿前后方向所述第二凸块的长度小于所述第一凸块的长度。
进一步,所述第一凸块表面设有第一弧面,所述第二凸块表面设有第二弧面,所述第一弧面挡止所述第一凸部,所述第二弧面挡止所述第二凸部。
进一步,所述侧壁设有安装槽,所述安装槽具有上挡面和下挡面,所述上挡面挡止所述导电模组向上移动,所述下挡面挡止所述导电模组向下移动,所述下挡面向下凹设有一渠道,所述渠道向后与所述收容空间连通。
一种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包括:一壳体,具有上壁、下壁、以及连接所述上壁和所述下壁的侧壁;一盖体,设于所述壳体后部,所述盖体具有基部和沿所述基部的左右两侧向下延伸的侧板,所述侧板向内延伸有侧栏和挡止部,所述基部抵接所述上壁,所述基部与所述上壁、所述下壁、所述侧壁共同围成一收容空间,所述挡止部收容于所述收容空间且抵接所述侧壁;一电路板,所述电路板收容于所述收容空间,所述电路板前部用于与一对接连接器对接,所述挡止部位于所述电路板后方,所述挡止部挡止所述电路板向后移动;一内模,注塑成型于所述收容空间且与所述挡止部相抵,所述内模的至少一部分向前被所述挡止部挡止,向后被所述侧栏挡止,所述内模包覆所述电路板的至少一部分。
进一步,所述侧板外侧凸设有卡扣,所述侧壁内侧凹设有沟槽,所述卡扣卡设于所述沟槽,所述下壁设有一通孔,所述沟槽向下贯穿所述下壁与所述通孔相连。
进一步,所述侧板设于所述收容空间,所述侧板底部设有一开口,所述开口与所述收容空间、所述沟槽和所述通孔相连,所述内模至少一部分穿过所述开口进入所述沟槽。
进一步,所述侧壁有两个,分别为第一侧壁和第二侧壁;所述第一侧壁往所述收容空间凸设有第一突出部,所述第一突出部往远离所述收容空间方向凹设有第一安装槽,所述第一突出部向后抵接所述挡止部,所述第一安装槽与所述收容空间连通;所述第二侧壁往所述收容空间凸设有第二突出部,所述第二突出部往远离所述收容空间方向凹设有第二安装槽,所述第二突出部向后抵接所述挡止部,所述第二安装槽与所述收容空间连通,所述电路板在左右方向上的两侧分别具有第一侧部和第二侧部,所述第一侧部安装于所述第一安装槽,所述第二侧部安装于所述第二安装槽。
进一步,所述第一侧部设有第一凸部,所述第一安装槽内设有第一凸块,所述第一凸块挡止所述第一凸部往所述第一侧壁移动,所述第二侧部设有第二凸部和第三凸部,所述第三凸部位于所述第二凸部后方且凸出于所述第二凸部,所述第二安装槽内设有第二凸块,所述第二凸块挡止所述第二凸部往所述第二侧壁移动,所述第二凸块挡止所述第三凸部向前移动,沿前后方向所述第二凸块的长度小于所述第一凸块的长度
进一步,所述第一侧部设有第一凸部,所述第一安装槽内设有第一凸块,所述第一凸块表面设有第一弧面,所述第一弧面用以在电路板插入时与所述第一凸部接触。
进一步,所述第一安装槽具有上挡面和下挡面,所述上挡面挡止所述电路板向上移动,所述下挡面挡止所述电路板向下移动,所述下挡面向下凹设有一渠道,所述渠道向后与所述收容空间连通。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设计的电连接器有以下有益效果:
1.盖体具有挡止部,所述挡止部挡止所述电路板,可以防止在注塑成型所述内模时,所述电路板受到振动或模料冲压的影响向后移动发生错位;
2.所述内模向前被所述挡止部挡止,向后被所述侧栏挡止,从而所述内模在前后方向被所述盖体挡止,可以更好的固定在所述壳体和所述盖体内,不容易松动;
3.所述挡止部上凹设有凹槽,所述凹槽可以卡住内模,避免内模松动,同时,相较于所述内模仅仅抵接所述第二表面,所述内模至少一部分进入所述凹槽可以让所述内模对所述第二表面的压力更大,可以让所述第一表面与所述侧壁抵接更紧,所述挡止部在挡止所述电路板时不会轻易移动,进一步提升所述电路板前部与对接连接器对接时的稳定性。
【附图说明】
图1为第一实施例电连接器的立体示意图;
图2为第一实施例电连接器的立体分解图;
图3为图1沿A-A线的剖视图;
图4为图3在B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5为图3在C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6为第一实施例壳体的立体示意图;
图7为第一实施例壳体另一视角的立体示意图;
图8为第二实施例电连接器的立体示意图;
图9为第二实施例电连接器的立体分解图;
图10为图8沿D-D线的剖视图
图11为图8沿E-E线的剖视图
图12为图11在F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13为图11在G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14为第二实施例壳体的立体示意图
图15为第二实施例壳体另一视角的立体示意图
图16为第二实施例盖体的立体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的附图标号说明:
电连接器100,壳体1,第一侧壁11,第一突出部111,第一安装槽112,第一凸块1121,第一弧面1122,上挡面113,下挡面114,渠道1141,第二侧壁12,第二突出部121,第二安装槽122,第二凸块1221,第二弧面1222,上壁13,下壁14,通孔141,收容空间15,沟槽16,盖体2,基部21,侧板22,挡止部221,侧栏222,第一表面2211,第二表面2212,第三表面2213,凹槽2214,第一锁扣臂223,第二锁扣臂224,卡扣225,开口23,电路板(导电模组)3,第一侧部31,第一凸部311,第二侧部32,第二凸部321,第三凸部322,内模4
【具体实施方式】
为便于更好的理解本实用新型的目的、结构、特征以及功效等,现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本实用新型的电连接器100定义左右方向为X轴,向左的方向为X轴正方向,前后方向为Y轴,往前的方向为Y轴正方向,上下方向为Z轴,往上的方向为Z轴正方向。
如图1-图7所示电连接器100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一实施例。
如图1和图2所示,电连接器100包括壳体1、盖在所述壳体1后方的盖体2、收容在所述壳体1的导电模组3(本实施例中导电模组为电路板3,在其他实施例中,导电模组可以为包括绝缘块和端子的端子组件)、包覆所述电路板3后部的内模4,所述电路板3的前端往前伸出所述壳体1,用于与对接连接器对接。
如图3、图6和图7所示,所述壳体1具有上壁13、下壁14、以及连接所述上壁13和所述下壁14的侧壁,所述盖体2与所述上壁13、所述下壁14、所述侧壁共同围成一收容空间15,所述侧壁具体为位于右边的第一侧壁11和位于左边的第二侧壁12,在其他实施例中,所述上壁13和下壁14可以由盖体2代替。
所述第一侧壁11设有第一安装槽112,所述第一安装槽112内设有第一凸块1121,所述第一凸块1121表面设有第一弧面1122,所述第二侧壁12设有第二安装槽122,所述第二安装槽122内设有第二凸块1221,所述第二凸块1221表面设有第二弧面1222,沿前后方向所述第二凸块1221的长度小于所述第一凸块1121的长度。
所述第一安装槽112和所述第二安装槽122均具有上挡面113和下挡面114,所述上挡面113挡止所述电路板3向上移动,所述下挡面114挡止所述电路板3向下移动,所述下挡面114向下凹设有一渠道1141,所述渠道1141向后与所述收容空间15连通,所述上档面也向上凹设有一渠道1141,所述渠道1141向后与所述收容空间15连通。
如图3、图4和图5所示,所述电路板3具有位于右侧的第一侧部31和位于左侧的第二侧部32,所述第一侧部31设有第一凸部311,所述第二侧部32设有第二凸部321,所述第二凸部321向靠近所述第二侧壁12方向凸设有第三凸部322,所述第一弧面1122挡止所述第一凸部311往所述第一侧壁11移动,所述第二弧面1222挡止所述第二凸部321往所述第二侧壁12移动,所述第二凸块1221挡止所述第三凸部322向前移动,在便于安装所述电路板3同时还可以防止所述电路板3插反。
如图2和图3所示,所述盖体2具有一基部21及自所述基部21向前延伸的两个挡止部221,所述挡止部221收容于所述收容空间15,每一所述挡止部221具有靠近相邻所述侧壁的第一表面2211、远离相邻所述侧壁的第二表面2212以及连接所述第一表面2211和所述第二表面2212的第三表面2213,所述第一表面2211至少部分抵接所述侧壁,所述第三表面2213位于所述电路板3后方并挡止所述电路板3向后移动,自所述第二表面2212向所述第一表面2211凹设有一凹槽2214,所述内模4抵接所述第二表面2212且部分进入所述凹槽2214;
所述基部21左右两侧中的每一侧都设有一第一锁扣臂223和一第二锁扣臂224,所述第一锁扣臂223卡扣于所述侧壁内侧并收容于所述收容空间15,所述第二锁扣臂224卡扣于所述侧壁外侧,所述挡止部221位于所述第一锁扣臂223与第二锁扣臂224之间,三者对所述侧壁内外夹持,以将所述盖体2更好的固定于所述壳体1。
如图8-图16所示电连接器100为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
如图1和图2所示,电连接器100包括壳体1、盖在所述壳体1后方的盖体2、收容在所述壳体1的电路板3、包覆所述电路板3后部的内模4,所述电路板3的前端往前伸出所述收容空间15,用于与对接连接器对接。
如图11、图14和图15所示,所述壳体1具有上壁13、下壁14、以及连接所述上壁13和所述下壁14的侧壁,所述盖体2与所述上壁13、所述下壁14、所述侧壁共同围成一收容空间15,所述侧壁具体为位于右边的第一侧壁11和位于左边的第二侧壁12。
所述第一侧壁11往所述收容空间15凸设有第一突出部111,所述第一突出部111往远离所述收容空间15方向凹设有第一安装槽112,所述第一安装槽112内设有第一凸块1121,所述第一凸块1121表面设有第一弧面1122,所述第二侧壁12往所述收容空间15凸设有第二突出部121,所述第二突出部121往远离所述收容空间15方向凹设有第二安装槽122,所述第二安装槽122内设有第二凸块1221,所述第二凸块1221表面设有第二弧面1222,沿前后方向所述第二凸块1221的长度小于所述第一凸块1121的长度。
所述第一安装槽112和所述第二安装槽122均具有上挡面113和下挡面114,所述上挡面113挡止所述电路板3向上移动,所述下挡面114挡止所述电路板3向下移动,所述下挡面114向下凹设有一渠道1141,所述渠道1141向后与所述收容空间15连通,所述上档面也向上凹设有一渠道1141,所述渠道1141向后与所述收容空间15连通。
所述侧壁内侧凹设有沟槽16,所述下壁14设有一通孔141,所述沟槽16沿着所述侧壁向下延伸至贯穿所述下壁14并与所述通孔141相连。
如图11、图12和图13所示,所述电路板3具有位于右侧的第一侧部31和位于左侧的第二侧部32,所述第一侧部31设有第一凸部311,所述第二侧部32设有第二凸部321,所述第二凸部321向靠近所述第二侧壁12方向凸设有第三凸部322,所述第一弧面1122挡止所述第一凸部311往所述第一侧壁11移动,所述第二弧面1222挡止所述第二凸部321往所述第二侧壁12移动,所述第二凸块1221挡止所述第三凸部322向前移动,在便于安装所述电路板3同时还可以防止所述电路板3插反。所述电路板3的前端往前伸出所述收容空间15,用于与对接连接器对接。
如图16所示,所述盖体2具有基部21和沿所述基部21的左右两侧向下延伸的侧板22,所述基部21抵接所述上壁13,所述侧板22向内延伸有侧栏222和挡止部221,所述内模4的至少一部分向前被所述挡止部221挡止,向后被所述侧栏222挡止。所述挡止部221收容于所述收容空间15且向前抵接所述第一突出部111和所述第二突出部121,使得所述挡止部221无法太过向前,从而限制盖体2往前过度移动,另外,所述电路板3通过所述安装槽安装于所述壳体1,因为安装槽由所述突出部凹设形成,使得挡止部221既可以抵接所述突出部的同时挡止所述电路板3。
如图10和图11所示,所述侧板22设于所述收容空间15,所述侧板22十分靠近所述侧壁且所述侧板22的一部分与所述侧壁贴合,所述侧板22外侧凸设有卡扣225,所述卡扣225卡设于所述沟槽16,所述侧板22底部设有一开口23,所述开口23与所述收容空间15、所述沟槽16和所述通孔141相连,所述内模4至少一部分穿过所述开口23进入所述沟槽16。
具体的,先安装好所述电路板3并将所述盖体2通过所述卡扣225固定于所述壳体1后,再通过注塑机器自后向前往所述收容空间15内注塑液态内模4。液态内模4可以通过所述开口23进入所述沟槽16,在所述侧板22与所述侧壁之间存在大的缝隙时,所述内模4可以通过所述沟槽16进填补该缝隙,从而避免所述盖体2左右松动。另外所述内模4还会有部分流进所述渠道1141,若所述第一侧部31与所述侧壁之间存在缝隙,所述内模4还可以通过所述渠道1141流入所述第一侧部31与所述侧壁的缝隙中,避免所述电路板3松动,在所述内模4成型后,所述内模4有部分卡设于所述开口23,还有部分卡设于所述渠道1141,从而与所述壳体1的结合十分紧密,不易松动。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所述挡止部221位于所述电路板3后方挡止所述电路板3,使得所述电路板3不会向后移动,从而所述电路板3前端在与对接连接器对接时会比较稳定。另外,所述挡止部221与所述内模4和所述侧壁相抵,使得所述挡止部221能较为稳定地待在收容空间15中,在挡止所述电路板3时不会轻易晃动,进一步提升所述电路板3前部与对接连接器对接时的稳定性。
2.所述内模4向前被所述挡止部221挡止,向后被所述侧栏222挡止,从而所述内模4在前后方向被所述盖体2挡止,可以更好的固定在所述壳体1和所述盖体2内,不容易松动。
3.在注塑成型所述内模4时,部分模料会进入所述凹槽2214,待所述内模4成型后,所述凹槽2214可以卡住所述内模4,避免所述内模4在所述收容空间15内移动。同时,模料会进入所述凹槽2214会让模料有往挡止部221流动的趋势,使得模料在流动时对于所述第二表面2212的压力更大,相较于所述内模4仅仅抵接所述第二表面2212,所述内模4至少一部分进入所述凹槽2214,还会增大内模4与所述挡止部221的接触面积,从而内模4与所述挡止部221的接触压力变大,最终让所述第一表面2211与所述侧壁抵接更紧,所述挡止部221在挡止所述电路板3时不会轻易移动,进一步提升所述电路板3前部与对接连接器对接时的稳定性。
4.所述电路板3沿所述安装槽安装于所述壳体1时,因为所述第二凸块1221沿前后方向的长度小于所述第一凸块1121,可以先让所述第三凸部322尽可能靠近或者抵接所述侧壁,在所述第三凸部322进入所述第二安装槽122后,因为所述第三凸部322凸出于所述第二凸部321,所述第二凸部321可以不被所述第二凸块1221挡止,与所述第二凸块1221表面抵接,同时因为所述第三凸部322往所述侧壁靠近的缘故,所述第一凸部311可以不被所述第一凸块1121挡止,甚至于还可以减少所述第一凸部311与所述第一凸块1121表面的接触,使得所述电路板3的插入更加顺利。
所述第一凸块1121和所述第二凸块1221的表面为弧面,相较于表面为平面的情况,所述电路板3插入时,弧面与所述电路板3抵接面积小,对所述电路板3造成的刮擦很少,组装更为顺畅。
5.所述安装槽通过所述上挡面113和所述下挡面114可以限位所述电路板3,避免所述电路板3上下移动,另外,在注塑成型所述内模4时,所述内模4的一部分流进并卡设于所述渠道1141,可以更好的将内模4固定于壳体1内,若所述电路板3与所述侧壁之间存在缝隙,所述内模4还可以通过所述渠道1141流入所述第一侧部31与所述侧壁的缝隙中,避免所述电路板3松动。
以上详细说明仅为本实用新型之较佳实施例的说明,非因此局限本实用新型之专利范围,所以,凡运用本创作说明书及图示内容所为之等效技术变化,均包含于本创作之专利范围内。
Claims (12)
1.一种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包括:
一壳体,具有沿左右方向相对的两侧壁以及位于两所述侧壁之间的收容空间;
一盖体,设于所述壳体后部,所述盖体具有一基部及自所述基部向前延伸的一挡止部,所述挡止部收容于所述收容空间,所述挡止部具有靠近相邻所述侧壁的第一表面、远离相邻所述侧壁的第二表面以及连接所述第一表面和所述第二表面的第三表面,所述第一表面至少部分抵接所述侧壁,自所述第二表面向所述第一表面凹设有一凹槽;
一导电模组,所述导电模组收容于所述收容空间,所述导电模组前部用于与一对接连接器对接,所述第三表面位于所述导电模组后方并挡止所述导电模组向后移动;
一内模,注塑成型于所述收容空间,所述内模抵接所述第二表面且部分进入所述凹槽。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基部一侧向前延伸有第一锁扣臂和第二锁扣臂,所述第一锁扣臂卡扣于所述侧壁内侧并收容于所述收容空间,所述第二锁扣臂卡扣于所述侧壁外侧。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两所述侧壁分别为第一侧壁和第二侧壁;所述第一侧壁设有第一安装槽,所述第二侧壁设有第二安装槽,所述第一安装槽内设有第一凸块,所述第二安装槽内设有第二凸块,所述导电模组在左右方向上的两侧分别具有第一凸部和第二凸部,所述第一凸块挡止所述第一凸部往所述第一侧壁移动,所述第二凸块挡止所述第二凸部往所述第二侧壁移动,所述第二凸部向靠近所述第二侧壁方向凸设有第三凸部,所述第二凸块挡止所述第三凸部向前移动,沿前后方向所述第二凸块的长度小于所述第一凸块的长度。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凸块表面设有第一弧面,所述第二凸块表面设有第二弧面,所述第一弧面挡止所述第一凸部,所述第二弧面挡止所述第二凸部。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侧壁设有安装槽,所述安装槽具有上挡面和下挡面,所述上挡面挡止所述导电模组向上移动,所述下挡面挡止所述导电模组向下移动,所述下挡面向下凹设有一渠道,所述渠道向后与所述收容空间连通。
6.一种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包括:
一壳体,具有上壁、下壁、以及连接所述上壁和所述下壁的侧壁;
一盖体,设于所述壳体后部,所述盖体具有基部和沿所述基部的左右两侧向下延伸的侧板,所述侧板向内延伸有侧栏和挡止部,所述基部抵接所述上壁,所述基部与所述上壁、所述下壁、所述侧壁共同围成一收容空间,所述挡止部收容于所述收容空间且抵接所述侧壁;
一电路板,所述电路板收容于所述收容空间,所述电路板前部用于与一对接连接器对接,所述挡止部位于所述电路板后方,所述挡止部挡止所述电路板向后移动;
一内模,注塑成型于所述收容空间且与所述挡止部相抵,所述内模的至少一部分向前被所述挡止部挡止,向后被所述侧栏挡止,所述内模包覆所述电路板的至少一部分。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侧板外侧凸设有卡扣,所述侧壁内侧凹设有沟槽,所述卡扣卡设于所述沟槽,所述下壁设有一通孔,所述沟槽向下贯穿所述下壁与所述通孔相连。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侧板设于所述收容空间,所述侧板底部设有一开口,所述开口与所述收容空间、所述沟槽和所述通孔相连,所述内模至少一部分穿过所述开口进入所述沟槽。
9.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侧壁有两个,分别为第一侧壁和第二侧壁;所述第一侧壁往所述收容空间凸设有第一突出部,所述第一突出部往远离所述收容空间方向凹设有第一安装槽,所述第一突出部向后抵接所述挡止部,所述第一安装槽与所述收容空间连通;所述第二侧壁往所述收容空间凸设有第二突出部,所述第二突出部往远离所述收容空间方向凹设有第二安装槽,所述第二突出部向后抵接所述挡止部,所述第二安装槽与所述收容空间连通,所述电路板在左右方向上的两侧分别具有第一侧部和第二侧部,所述第一侧部安装于所述第一安装槽,所述第二侧部安装于所述第二安装槽。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侧部设有第一凸部,所述第一安装槽内设有第一凸块,所述第一凸块挡止所述第一凸部往所述第一侧壁移动,所述第二侧部设有第二凸部和第三凸部,所述第三凸部位于所述第二凸部后方且凸出于所述第二凸部,所述第二安装槽内设有第二凸块,所述第二凸块挡止所述第二凸部往所述第二侧壁移动,所述第二凸块挡止所述第三凸部向前移动,沿前后方向所述第二凸块的长度小于所述第一凸块的长度。
11.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侧部设有第一凸部,所述第一安装槽内设有第一凸块,所述第一凸块表面设有第一弧面,所述第一弧面用以在电路板插入时与所述第一凸部接触。
12.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安装槽具有上挡面和下挡面,所述上挡面挡止所述电路板向上移动,所述下挡面挡止所述电路板向下移动,所述下挡面向下凹设有一渠道,所述渠道向后与所述收容空间连通。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321038366.9U CN220209392U (zh) | 2023-05-04 | 2023-05-04 | 电连接器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321038366.9U CN220209392U (zh) | 2023-05-04 | 2023-05-04 | 电连接器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20209392U true CN220209392U (zh) | 2023-12-19 |
Family
ID=8915341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321038366.9U Active CN220209392U (zh) | 2023-05-04 | 2023-05-04 | 电连接器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20209392U (zh) |
-
2023
- 2023-05-04 CN CN202321038366.9U patent/CN220209392U/zh active Active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US9893468B2 (en) | Electrical connector assembly having improved shielding shell | |
US20210066860A1 (en) | Electrical connector | |
CN108155511B (zh) | 电连接器 | |
CN216121010U (zh) | 插头连接器及与之对接的插座连接器 | |
CN210224367U (zh) | 电连接器 | |
JP3080186U (ja) | コネクタ | |
CN108321591B (zh) | 电连接器 | |
CN110364870A (zh) | 电子部件模块,电连接盒,以及线束 | |
JP2002124329A (ja) | 基板実装型コネクタ | |
CN220209392U (zh) | 电连接器 | |
CN209860238U (zh) | 电连接器 | |
CN110797689A (zh) | 结构稳定的高速插座电连接器组件 | |
KR102239718B1 (ko) | 커넥터용 접속핀 및 커넥터 및 커넥터용 접속핀 제조방법 | |
CN212784067U (zh) | 电连接器及其组合结构 | |
CN210723504U (zh) | 电连接器组件 | |
US9413111B2 (en) | Electrical connector assembly having foolproof structure | |
CN210806140U (zh) | 插座连接器 | |
CN210576646U (zh) | 正反插usb插座 | |
CN220510330U (zh) | 电连接器 | |
CN210006975U (zh) | 电连接器 | |
CN210182665U (zh) | 电连接器 | |
CN210006977U (zh) | Usb插座 | |
JP7376311B2 (ja) | パネル取付け型コネクタ | |
CN211655218U (zh) | 一种车载线端连接器及车载存储结构 | |
CN216161983U (zh) | Type C连接器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