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0205920U - 一种侧出风室外机及空调 - Google Patents

一种侧出风室外机及空调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20205920U
CN220205920U CN202321630439.3U CN202321630439U CN220205920U CN 220205920 U CN220205920 U CN 220205920U CN 202321630439 U CN202321630439 U CN 202321630439U CN 220205920 U CN220205920 U CN 22020592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ndenser
shell
air
outdoor unit
fan assembl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1630439.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岳庆慈
王鹏杰
康香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dong Zhongguang HVAC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dong Zhongguang HVAC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dong Zhongguang HVAC Co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dong Zhongguang HVAC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1630439.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2020592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2020592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20205920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属于空调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侧出风室外机及空调,侧出风室外机包括壳体、风扇组件、压缩机、控制器及冷凝器,风扇组件、压缩机、控制器及冷凝器均设置在壳体内,冷凝器包括第一冷凝器及第二冷凝器;第一冷凝器为“L”形,“L”形的第一冷凝器分别面向壳体的后侧壁开设的第一进风口及壳体的左侧壁开设的第二进风口;第二冷凝器位于第一冷凝器的上方,并面向壳体的顶侧壁开设的第三进风口;风扇组件位于第一冷凝器与第二冷凝器之间,并面向壳体的前侧壁开设的出风口。本实用新型的侧出风室外机及空调通过将冷凝器设计为第一冷凝器及第二冷凝器,增大了冷凝器的换热面积,从而使得侧出风室外机的换热效率可以得到提高。

Description

一种侧出风室外机及空调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空调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侧出风室外机及空调。
背景技术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空调逐渐成为家庭必备的电器之一。空调通常包括室内机及室外机,室外机又分为侧出风室外机及顶出风室外机,室外机主要由压缩机、冷凝器、风扇组件及控制器几大部分组成,现有侧出风室外机一般采用冷凝器左置,压缩机及控制器右置的结构,为了提高侧出风室外机的换热效率,通常将冷凝器设计为“L”形以增大冷凝器的换热面积,但是,“L”形的冷凝器换热面积仍然较小,导致侧出风室外机的换热效率仍然较低。
因此,现有技术有待改进和发展。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了一种侧出风室外机及空调,能够使得侧出风室外机的换热效率得到提高
第一方面,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侧出风室外机,包括壳体、风扇组件、压缩机、控制器及冷凝器,所述风扇组件、所述压缩机、所述控制器及所述冷凝器均设置在所述壳体内,所述冷凝器包括第一冷凝器及第二冷凝器;所述第一冷凝器为“L”形,“L”形的所述第一冷凝器分别面向所述壳体的后侧壁开设的第一进风口及所述壳体的左侧壁开设的第二进风口;所述第二冷凝器位于所述第一冷凝器的上方,并面向所述壳体的顶侧壁开设的第三进风口;所述风扇组件位于所述第一冷凝器与所述第二冷凝器之间,并面向所述壳体的前侧壁开设的出风口。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侧出风室外机及空调通过将冷凝器设计为第一冷凝器及第二冷凝器,增大了冷凝器的换热面积,从而使得侧出风室外机的换热效率可以得到提高。
进一步地,上述出风口的边缘向后延伸形成导风圈,所述风扇组件的扇叶位于所述导风圈内。
本实用新型通过将出风口的边缘向后延伸形成导风圈,并将风扇组件的扇叶设置在导风圈内,使得导风圈在扇叶转动时能够起到导风作用,防止空气气流向四周发散,从而使得风扇组件的送风效率得到提高,进而提高侧出风室外机的换热效率。
进一步地,上述导风圈后端的口径由前向后逐渐增大。
本实用新型通过将导风圈后端的口径设计为由前向后逐渐增大,使得导风圈能够对空气气流起到聚拢作用,进一步提高了风扇组件的送风效率。
进一步地,上述壳体内设有隔板,所述隔板将所述壳体内部分为第一腔及第二腔,所述压缩机及所述控制器均位于所述第一腔内,所述风扇组件、第一冷凝器及第二冷凝器均位于所述第二腔内。
进一步地,上述风扇组件包括支架、电机及扇叶;所述支架设置在所述壳体内,并位于所述第一冷凝器的前方;所述电机设置在所述支架上;所述扇叶连接所述电机的输出轴。
进一步地,上述支架上设有多个供空气气流穿过的通孔。
进一步地,上述支架的顶部设有固定板,所述固定板具有与所述第二冷凝器形状相适配的安装卡位,所述第二冷凝器卡设在所述安装卡位。
进一步地,上述固定板的一端具有固定夹,所述固定夹包括两个相对设置的夹片,两个所述夹片相对的一面分别与所述第一冷凝器的两面抵接。
进一步地,上述壳体的前侧壁设有格栅网罩,所述格栅网罩与所述出风口对应。
第二方面,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空调,包括上述第一方面所述的侧出风室外机。
由上可知,本实用新型的侧出风室外机及空调通过将冷凝器设计为第一冷凝器及第二冷凝器,相比只将冷凝器设计“L”形而言,冷凝器的换热面积更大,从而使得侧出风室外机的换热效率可以得到提高。
本实用新型的其他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说明书阐述,并且,部分地从说明书中变得显而易见,或者通过实施本实用新型了解。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和其他优点可通过在所写的说明书以及附图中所特别指出的结构来实现和获得。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侧出风室外机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侧出风室外机去除部分壳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侧出风室外机的分解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风扇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标号说明:1、壳体;11、第一进风口;12、第二进风口;13、第三进风口;14、出风口;141、导风圈;2、风扇组件;21、支架;211、通孔;22、电机;23、扇叶;24、固定板;241、安装卡位;25、固定夹;251、夹片;3、压缩机;4、控制器;5、第一冷凝器;6、第二冷凝器;7、隔板;8、格栅网罩。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所述实施方式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方式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所述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或可以相互通讯;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或之“下”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也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不是直接接触而是通过它们之间的另外的特征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和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和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下文的公开提供了许多不同的实施方式或例子用来实现本实用新型的不同结构。为了简化本实用新型的公开,下文中对特定例子的部件和设置进行描述。当然,它们仅仅为示例,并且目的不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此外,本实用新型可以在不同例子中重复参考数字和/或参考字母,这种重复是为了简化和清楚的目的,其本身不指示所讨论各种实施方式和/或设置之间的关系。
第一方面,如图1、图2及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侧出风室外机,包括壳体1、风扇组件2、压缩机3、控制器4及冷凝器。风扇组件2、压缩机3、控制器4及冷凝器均设置在壳体1内。冷凝器包括第一冷凝器5及第二冷凝器6。第一冷凝器5为“L”形,“L”形的第一冷凝器5分别面向壳体1的后侧壁开设的第一进风口11及壳体1的左侧壁开设的第二进风口12。第二冷凝器6位于第一冷凝器5的上方,并面向壳体1的顶侧壁开设的第三进风口13。风扇组件2位于第一冷凝器5与第二冷凝器6之间,并面向壳体1的前侧壁开设的出风口14。
具体应用中,第一冷凝器5、第二冷凝器6及室内机的蒸发器均与压缩机3连通,当空调制冷时,压缩机3将气态的制冷剂(俗称氟利昂)压缩为高温高压的气态,并送至第一冷凝器5及第二冷凝器6,风扇组件2使得外界空气气流进入壳体1内对第一冷凝器5及第二冷凝器6进行冷却,使得高温高压的气态制冷剂冷却变成中温高压的液态制冷剂,液态制冷剂再经膨胀阀(节流部件)节流降压,变成低温低压的气液混合体(液体多),然后再经过蒸发器(室内机)吸收室内空气中的热量而汽化变成气态,最后再回到压缩机3继续压缩,重复上述动作进行持续制冷。
通过该技术方案,相比只将冷凝器设计“L”形而言,冷凝器的换热面积得到进一步增大,从而使得侧出风室外机的换热效率可以得到提高。
如图3所示,在一些优选的实施方式中,上述出风口14的边缘向后延伸形成导风圈141,风扇组件2的扇叶23位于导风圈141内。具体应用中,通过将出风口14的边缘向后延伸形成导风圈141,并将风扇组件2的扇叶23设置在导风圈141内,使得导风圈141在扇叶23转动时能够起到导风作用,防止空气气流向四周发散,从而使得风扇组件2的送风效率得到提高,进而提高侧出风室外机的换热效率。具体地,导风圈141与壳体1的前侧壁可以为一体成型而成。
在一些优选的实施方式中,上述导风圈141后端的口径由前向后逐渐增大。具体应用中,通过将导风圈141后端的口径设计为由前向后逐渐增大,使得导风圈141能够对空气气流起到聚拢作用,进一步提高了风扇组件2的送风效率。
如图2及图3所示,在一些优选的实施方式中,上述壳体1内设有隔板7,隔板7将壳体1内部分为第一腔及第二腔,压缩机3及控制器4均位于第一腔内,风扇组件2、第一冷凝器5及第二冷凝器6均位于第二腔内。具体应用中,通过隔板7将壳体1内部分为第一腔及第二腔,使得风扇组件2、第一冷凝器5及第二冷凝器6能够与压缩机3及控制器4分隔开,从而使得第一冷凝器5及第二冷凝器6工作时产生的冷凝水不会迸溅到第一腔内对压缩机3及控制器4造成影响。
如图3及图4所示,在一些优选的实施方式中,上述风扇组件2包括支架21、电机22及扇叶23。支架21设置在壳体1内,并位于第一冷凝器5的前方。电机22设置在支架21上。扇叶23连接电机22的输出轴。具体应用中,电机22产生驱动力驱动扇叶23转动,使得外界空气进入壳体1的速度得到提高,从而实现对第一冷凝器5及第二冷凝器6的快速冷却。
如图3及图4所示,在一些优选的实施方式中,上述支架21上设有多个供空气气流穿过的通孔211。具体应用中,通过在支架21上开设多个供空气气流穿过的通孔211,能够减小支架21对空气气流的阻碍作用,从而使得风扇组件2的送风效率可以得到提高。
如图3及图4所示,在一些优选的实施方式中,上述支架21的顶部设有固定板24,固定板24具有与第二冷凝器6形状相适配的安装卡位241,第二冷凝器6卡设在安装卡位241。具体应用中,通过在固定板24上设置与第二冷凝器6形状相适配的安装卡位241,便于快速安装第二冷凝器6至预定位置。
如图3及图4所示,在一些优选的实施方式中,上述固定板24的一端具有固定夹25,固定夹25包括两个相对设置的夹片251,两个夹片251相对的一面分别与第一冷凝器5的两面抵接。具体应用中,第一冷凝器5通常由多排铜管组成,通过两个夹片251夹紧第一冷凝器5的两面,可以对多排铜管起到固定作用。
如图1所示,在一些优选的实施方式中,上述壳体1的前侧壁设有格栅网罩8,格栅网罩8与出风口14对应。具体应用中,通过在壳体1前侧壁的出风口14处设置格栅网罩8,能够起到导风整流和安全防护的作用。
第二方面,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空调,包括上述第一方面的侧出风室外机。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侧出风室外机及空调通过将冷凝器设计为第一冷凝器5及第二冷凝器6,相比只将冷凝器设计“L”形而言,冷凝器的换热面积更大,从而使得侧出风室外机的换热效率可以得到提高。
以上所述的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创造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Claims (10)

1.一种侧出风室外机,包括壳体、风扇组件、压缩机、控制器及冷凝器,所述风扇组件、所述压缩机、所述控制器及所述冷凝器均设置在所述壳体内,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凝器包括第一冷凝器及第二冷凝器;所述第一冷凝器为“L”形,“L”形的所述第一冷凝器分别面向所述壳体的后侧壁开设的第一进风口及所述壳体的左侧壁开设的第二进风口;所述第二冷凝器位于所述第一冷凝器的上方,并面向所述壳体的顶侧壁开设的第三进风口;所述风扇组件位于所述第一冷凝器与所述第二冷凝器之间,并面向所述壳体的前侧壁开设的出风口。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侧出风室外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出风口的边缘向后延伸形成导风圈,所述风扇组件的扇叶位于所述导风圈内。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侧出风室外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导风圈后端的口径由前向后逐渐增大。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侧出风室外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内设有隔板,所述隔板将所述壳体内部分为第一腔及第二腔,所述压缩机及所述控制器均位于所述第一腔内,所述风扇组件、第一冷凝器及第二冷凝器均位于所述第二腔内。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侧出风室外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风扇组件包括支架、电机及扇叶;所述支架设置在所述壳体内,并位于所述第一冷凝器的前方;所述电机设置在所述支架上;所述扇叶连接所述电机的输出轴。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侧出风室外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上设有多个供空气气流穿过的通孔。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侧出风室外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的顶部设有固定板,所述固定板具有与所述第二冷凝器形状相适配的安装卡位,所述第二冷凝器卡设在所述安装卡位。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侧出风室外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板的一端具有固定夹,所述固定夹包括两个相对设置的夹片,两个所述夹片相对的一面分别与所述第一冷凝器的两面抵接。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侧出风室外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的前侧壁设有格栅网罩,所述格栅网罩与所述出风口对应。
10.一种空调,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的侧出风室外机。
CN202321630439.3U 2023-06-26 2023-06-26 一种侧出风室外机及空调 Active CN22020592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630439.3U CN220205920U (zh) 2023-06-26 2023-06-26 一种侧出风室外机及空调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630439.3U CN220205920U (zh) 2023-06-26 2023-06-26 一种侧出风室外机及空调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20205920U true CN220205920U (zh) 2023-12-19

Family

ID=8913838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1630439.3U Active CN220205920U (zh) 2023-06-26 2023-06-26 一种侧出风室外机及空调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20205920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KR101123315B1 (ko) 일체형 공기조화기
CN220205920U (zh) 一种侧出风室外机及空调
CN215412223U (zh) 电控盒、空调室外机和空调器
CN214094729U (zh) 空调室外机
CN212179029U (zh) 空调室内机
CN112413732A (zh) 非冷媒空调机组及其降温方法
CN218544638U (zh) 空调器室外机
CN220021312U (zh) 空调
CN219476819U (zh) 空调
CN219457760U (zh) 空调
CN220209067U (zh) 空调
CN214949438U (zh) 空调室外机
CN219350380U (zh) 空调
CN220065786U (zh) 空调
CN220065844U (zh) 空调
CN220507004U (zh) 立式空调室内机
CN218993528U (zh) 空调室外机
CN219435970U (zh) 空调
CN220042032U (zh) 空调
CN219624176U (zh) 空调室外机
CN219913258U (zh) 窗式空调器
CN219550701U (zh) 空调室外机
CN215637652U (zh) 空调室外机
CN219913243U (zh) 空调室内机
CN215062439U (zh) 空调器室内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