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0507004U - 立式空调室内机 - Google Patents
立式空调室内机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20507004U CN220507004U CN202322266591.4U CN202322266591U CN220507004U CN 220507004 U CN220507004 U CN 220507004U CN 202322266591 U CN202322266591 U CN 202322266591U CN 220507004 U CN220507004 U CN 220507004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air
- heat exchanger
- air outlet
- indoor unit
- heat exchange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 XLYOFNOQVPJJNP-UHFFFAOYSA-N water Substances O XLYOFNOQVPJJNP-UHFFFAOYSA-N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5
- 238000010257 thawing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
- 230000005484 gravity Effect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8
- 239000003507 refrigerant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7
- 230000006835 compress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7
- 238000007906 compress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7
- 238000005057 refriger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7
- 238000004378 air condition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5
- 238000004891 commun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5
- 238000009434 install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4
- 238000001704 evapor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8020 evapor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10521 absorption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10438 heat treatment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12986 modif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4048 modifi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8569 proces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3213 activat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7664 blow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5494 condens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9833 condens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1816 cool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7791 dehumidif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7599 discharg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516 enginee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2708 enhanc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6872 improvemen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3993 intera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7788 liquid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2093 peripher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2265 preven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4904 shorten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7787 solid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3466 weld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Landscapes
- Air Filters, Heat-Exchange Apparatuses, And Housings Of Air-Conditioning Unit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立式空调室内机,包括机壳、第一换热器以及送风风机,机壳内具有换热腔,其上开设有进风口和出风口,且进风口位于出风口的下方,第一换热器设置于换热腔,且正对于进风口,送风风机设置于换热腔,位于第一换热器背离进风口的一侧,促使由进风口进入换热腔的空气与第一换热器换热,以形成换热气流,并促使换热气流向上排至出风口。本实用新型的立式空调室内机中第一换热器处于机壳的下方,使得整个立式空调室内机的重心下移,提升该立式空调室内机的稳定性。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空气调节技术,特别是涉及一种立式空调室内机。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的立式空调室内机中,由于出风口设计在机壳的顶部位置,因此,为了便于缩短换热气流排出路径,换热器也设计在出风口的附近,也即换热器设计在机壳靠上的位置,以便与换热器换热之后的换热气流更快地由出风口排入室内。
发明人意识到:由于换热器的重量较大,这种将换热器设置在室内机的上侧的方式可能会导致整机的重心过高,引起整个室内机不稳,因此有必要对此作进一步的改进。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目的旨在克服现有技术中的至少一个缺陷,提供一种立式空调室内机。
本实用新型一个进一步的目的是要降低立式空调室内机的重心。
本实用新型另一个进一步的目的是要对换热气流进行二次换热。
本实用新型另一个更进一步的目的是要通过倾斜设置的第二换热器提高换热效率,并且改变气流方向的作用,以使换热气流的流向至少具备向前的分量,以便朝向出风口排入室内环境。
特别地,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立式空调室内机,包括:
机壳,其内具有换热腔,其上开设有进风口和出风口,且进风口位于出风口的下方;
第一换热器,设置于换热腔,且正对于进风口;
送风风机,设置于换热腔,位于第一换热器背离进风口的一侧,配置成促使由进风口进入换热腔的空气与第一换热器换热,以形成换热气流,并促使换热气流向上排至出风口。
可选地,该立式空调室内机还包括:
第二换热器,设置于换热腔,且位于送风风机的出风侧至出风口的气流路径上,以使与第一换热器换热之后的换热空气再次与第二换热器换热。
可选地,第一换热器比第二换热器更加靠前。
可选地,进风口和出风口均设置于机壳的前侧。
可选地,第二换热器整体呈扁平的方形;且第二换热器设置成使其面积最大的一面朝向出风口,且设置成自下而上且自前向后倾斜的姿态。
可选地,送风风机为离心风机,其包括蜗壳,蜗壳具有向上敞开且具有前后宽度的出风风道;
立式空调室内机还包括接水盘,接水盘设置于出风风道的前缘;且
第二换热器的底端固定于接水盘的上方,以便利用接水盘承接第二换热器上的化霜水。
可选地,进风口比出风口更加靠前。
可选地,机壳包括:
主体壳,呈竖立的柱状,其前侧上方开设有向前敞开的第一开口,其前侧下方开设有向前敞开的第二开口;
出风壳,具有出风面板以及形成于出风面板周缘上的第一侧围板,出风面板设置出风口,第一侧围板与第一开口的周缘相连;
进风壳,具有进风面板以及形成于进风面板周缘上的第二侧围板,进风面板设置进风口,第二侧围板与第二开口的周缘相连。
可选地,进风面板的内侧凸起形成有上安装板以及下安装座,以便固定第一换热器。
可选地,进风口向第一换热器的正投影处于第一换热器的内部。
本实用新型的立式空调室内机,由于进风口设置于出风口的下方,第一换热器正对于进风口,那么出风口可设置于机壳的下方,第一换热器也可处于机壳的下方,由于第一换热器质量较大,对整机的中心影响较大,将其设置于机壳的底部可以使得整个立式空调室内机的重心下移,这样能够提升该立式空调室内机的稳定性。
进一步地,本实用新型的立式空调室内机,由于与第一换热器换热之后的换热气流需要向上流动至出风口处,第二换热器处于送风风机的出风侧与出风口的气流路径上,因此与第一换热器换热之后的换热气流能够与第二换热器进行二次换热,进一步提高换热效率。
进一步地,本实用新型的立式空调室内机,第二换热器整体呈扁平的方形,第二换热器设置成使其面积最大的一面朝向所述出风口,且设置成自下而上且自前向后倾斜的姿态,至少具备以下优点:一是第二换热器封挡在换热气流流向出风口的必经之路上,提高换热效率;二是使获取更大的换热面积,进一步提高换热效率;三是可起到改变气流方向的作用,以使换热气流的流向至少具备向前的分量,以便朝向出风口排入室内环境。
根据下文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的详细描述,本领域技术人员将会更加明了本实用新型的上述以及其他目的、优点和特征。
附图说明
后文将参照附图以示例性而非限制性的方式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具体实施例。附图中相同的附图标记标示了相同或类似的部件或部分。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理解,这些附图未必是按比例绘制的。附图中:
图1是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立式空调室内机的示意图一;
图2是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立式空调室内机的示意图二;
图3是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立式空调室内机的截面图;
图4是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压缩式制冷系统的管路连接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在本实施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进深”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立式空调室内机1正常使用状态下的方位作为参考,并参考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可以确定,例如指示方位的“前”指的是朝向用户的一侧。这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也即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至少两个,例如两个,三个等,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当某个特征“包括或者包含”某个或某些其涵盖的特征时,除非另外特别地描述,这指示不排除其它特征和可以进一步包括其它特征。
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耦合”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该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此外,在本实施例的描述中,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或“之下”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也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不是直接接触而是通过它们之间的另外的特征接触。也即在本实施例的描述中,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和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或“下面”可以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或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除非另有限定,本实施例的描述中所使用的全部术语(包含技术术语与科学术语)具有与本申请所属的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所通常理解的相同含义。
下面结合图1至图3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图1是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立式空调室内机1的示意图一,图2是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立式空调室内机1的示意图二,其隐去了后背板,图3是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立式空调室内机1的截面图,图3中的带实心箭头的虚线表示换热气流,图4是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压缩式制冷系统60的管路连接示意图。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立式空调室内机1,该立式空调室内机1可包括机壳10、第一换热器20以及送风风机30。
机壳10整体可大致呈柱状,其内具有换热腔102,其上开设有分别与换热腔102相连通的出风口122a以及进风口132a。
出风口122a可设置于机壳10的上部,这样从换热腔102排出的换热气流具有较高的出风位置,不仅能够实现远距离送风,而且便于实现防直吹等功能。
出风口122a还可设置摆叶、导风板,以开闭出风口122a,或者在横向和高度方向对换热气流的方向进行引导。
通常而言,出风口122a设置于机壳10的前侧,以便直接向室内通风。但是,在一些特别的实施例中,出风口122a也可设置于机壳10的侧部、或者前侧与侧部的交汇处,本实施例中对出风口122a的具体方位不作特别限定。
与出风口122a类似,进风口132a的方位也可根据实际情况灵活设置。例如,进风口132a可设置于机壳10的前侧、侧部、或者前侧与侧部的交汇处。甚至,在一些更加特别的实施例中,当该立式空调室内机1被悬空设置时,进风口132a也可以设置于机壳10的底面和/或顶面上,也即自下而上地吸入室内空气,和/或自上而下地吸入室内空气。
第一换热器20的具体形式不限,例如其可为翅片式换热器等。第一换热器20可串接于压缩式制冷系统60的冷媒流路中,以便向室内提供冷量或者热量。
该压缩式制冷系统60一般性地可包括通过冷媒管路连接起来的压缩机610、流路切换阀620、第一换热器20、室外机换热器630以及节流元件640。
压缩机610作为该压缩式制冷系统60的动力,其具有排气口612以及回气口614,压缩机610通过压缩作用提高制冷剂蒸气的压力和温度,将低温低压制冷剂蒸气压缩至高温高压状态,以创造将制冷剂蒸气的热量向外界环境介质转移的条件,并从排气口612排出。
流路换热阀620用于切换冷媒的流向,其可为四通阀,具有进口622、第一出口624、第二出口626和第三出口628。进口622与压缩机610的排气口612相连,第一出口624与第一换热器20连接,第二出口626与室外机换热器630连接,第三出口628与压缩机610的回气口614连接。
节流元件150设置于室外机换热器630与第一换热器20之间,以将来自其中一个换热器的高压制冷剂液体降压成低压低温制冷剂,并通入另外一个换热器组中。节流元件的形式有多种,例如毛细管、节流短管、热力膨胀阀、电子膨胀阀、浮球阀等。
在一些应用场景中,四通阀可切换成:使进口622与第一出口624相连通,且第二出口626与第三出口628相连通。
如此,压缩机610排出的高温高压冷媒依次通过进口622、第一出口624排向第一换热器20。高温高压冷媒可在流经第一换热器20时换热降温,以形成低温高压冷媒。从第一换热器20排出后,低温高压冷媒再流经节流元件640,被节流元件640节流降压,以形成低温低压冷媒。低温低压冷媒最终排入室外机换热器630,在室外机换热器630内进行蒸发吸热。最终,从室外机换热器630排出后,经过第二出口626、第三出口628以及压缩机610的回气口614回到压缩机610内被重新被压缩,形成循环。
也即,此时第一换热器20内被通入高温高压的冷媒,以便与空气换热的过程中进行凝结放热,实现对制热功能。
在另外一些应用场景中,该四通阀还可切换成:使进口622与第二出口626相连通,且第一出口624与第三出口628相连通。
如此,压缩机610排出的高温高压冷媒先通过进口622、第二出口626排向室外机换热器630。高温高压冷媒在流经室外机换热器630时换热降温,以形成低温高压冷媒。从室外机换热器630排出后,低温高压冷媒再流经节流元件640,被节流元件640节流降压,以形成低温低压冷媒。低温低压冷媒排入第一换热器20,在第一换热器20内进行蒸发吸热,以降低周围空气的温度。
也即,此时第一换热器20内被通入低温低压的冷媒,以便与空气换热的过程中进行蒸发吸热,实现对制冷功能。
送风风机30设置于换热腔102内,其形式可根据换热气流的走向选择,例如设置为离心风机、贯流风机、轴流风机等。送风风机30作为气流促动的动力来源,当其启动时,可将室内空气强制从进风口132a吸入换热腔102,以与第一换热器20换热,形成换热气流,进而促使换热气流由出风口122a排入室内。
通常而言,送风风机30可设置于第一换热器20的气流流动的下游位置,这样能够引导空气充分地与第一换热器20进行换热。
在一些进一步的实施例中,进风口132a设置于出风口122a的下方,且第一换热器20正对于进风口132a,送风风机30设置于第一换热器20背离进风口132a的一侧。
当送风风机30启动后,促使空气由进风口132a进入换热腔102并与第一换热器20换热,并形成换热气流,然后促使换热气流向上排至出风口122a,从而使其由出风口122a排至室内环境中。
在本实施例中,由于进风口132a设置于出风口122a的下方,第一换热器20正对于进风口132a,那么出风口122a可设置于机壳10靠下的位置,第一换热器20也可处于机壳10的下方。由于第一换热器20质量较大,对整机的中心影响较大,将其设置于机壳10的底部可以使得整个立式空调室内机1的重心下移,这样能够提升该立式空调室内机1的稳定性。
进一步地,进风口132a向第一换热器20的正投影处于第一换热器20的内部。
由于第一换热器20正对于进风口132a,因此,当进风口132a向第一换热器20的正投影处于第一换热器20的内部时,从进风口132a进入的气流能够全部吹向第一换热器20,尽量降低气流从第一换热器20与机壳10之间的间隙漏过,提高第一换热器20的换热效率。
进一步地,该立式空调室内机1还可包括第二换热器40,第二换热器40设置于换热腔102,且位于送风风机30的出风侧至出风口122a的气流路径上,以使与第一换热器20换热之后的换热空气再次与第二换热器40换热。
第二换热器40的具体形式不限,例如其可为翅片式换热器等。参见图4,第二换热器40可也串接于压缩式制冷系统的冷媒流路中,并且可与第一换热器20设置成并联关系,这样第一换热器20、第二换热器40可同时作为蒸发器或者同时作为冷凝器,提高换热效果。
此外,第一换热器20、第二换热器40各自所在的支路上还可设置有截止,650,以便将其从冷媒流路中隔离出来,或者实现如除湿等其他功能。由于此处不是本实用新型的发明点,在此不作过于详细的介绍。
当然,在另外一可替换的实施例中,第一换热器20与第二换热器40也可以设置成串联关系。第一换热器20和第二换热器40分别并联一个旁路管,这样也能够实现将其从冷媒流路中隔离出来。
由于与第一换热器20换热之后的换热气流需要向上流动至出风口122a处,第二换热器40处于送风风机30的出风侧与出风口122a的气流路径上,因此与第一换热器20换热之后的换热气流能够与第二换热器40进行二次换热,进一步提高换热效率。
需要说明的是,由于第二换热器40位于送风风机30的出风侧至出风口122a的气流路径上,因此,第二换热器40高于第一换热器20,尽管在一定程度上又拉高整机的重心,但是,由于第二换热器40的下方存在第一换热器20,因此,相对于仅具有一个处于机壳上方的换热器的方案而言,本实施例的立式空调室内机1还是具有重心更低、稳定性更佳的优势。
进一步地,第一换热器20比第二换热器40更加靠前,这样能够便于该立式空调室内机1在前后方向上获得平衡。
进一步地,进风口132a和出风口122a均设置于机壳10的前侧。也即,送风风机30启动后,自前向后地吸入室内空气,以使空气先与第一换热器20换热,形成换热气流,然后向上送风,以使换热气流再次与第二换热器40换热,然后引导换热气流向前送风(或者使换热气流的流向至少具备向前的分量),最终从出风口122a排至室内环境中。
第二换热器40整体呈扁平的方形,且第二换热器40设置成使其面积最大的一面朝向出风口122a,且设置成自下而上且自前向后倾斜的姿态。
由于出风口122a设置于机壳10的前侧,因此,当第二换热器40的面积最大的一面朝向出风口122a,且自下而上并自前向后倾斜时,至少具备以下优点:一是第二换热器40封挡在换热气流流向出风口122a的必经之路上,提高换热效率;二是使获取更大的换热面积,进一步提高换热效率;三是可起到改变气流方向的作用,以使换热气流的流向至少具备向前的分量,以便朝向出风口122a排入室内环境。
在一些具体的实施例中,第二换热器40与水平面之间的夹角可设置成110°至150°之间,例如110°、120°、150°等。
进一步地,送风风机30为离心风机,其包括蜗壳310和设置于蜗壳310内的叶片320,蜗壳310具有朝轴向敞开的进口312以及径向敞开的出风风道314,出风风道314具有出口314a。当叶片320转动时,可以促使换热气流由进口312轴向进风,并且由出口314a径向出风。
具体地,蜗壳310设置成使其进口312朝向第一换热器20,且使其出风风道314向上敞开,这样以便于自前向后地进风,且向上出风。
蜗壳310的出风风道314具有前后宽度,并且该立式空调室内机1还包括接水盘50,接水盘50设置于出风风道314的前缘,第二换热器40的底端固定于接水盘50的上方,以便利用接水盘50承接第二换热器40上的化霜水。
进一步地,进风口132a比出风口122a更加靠前。也就是说,进风口132a与出风口122a不再处于同一竖直平面内,这样可以尽量避免由于二者处于同侧时,进风气流与出风气流之间的干扰,提高气流流动的顺畅性。
在一些具体的实施例中,机壳10的前壁上可以设置成前后设置的两段,且下段比上端更加靠前,进风口132a可设置于下段,且出风口122a可设置于上段。
在一些实施例中,机壳10还可包括主体壳110、出风壳120和进风壳130。
主体壳110呈竖立的柱状,其前侧上方开设有向前敞开的第一开口112,其前侧下方开设有向前敞开的第二开口114。
出风壳120具有出风面板122以及形成于出风面板122周缘上的第一侧围板124,出风面板122设置出风口122a,第一侧围板124与第一开口112的周缘相连。
进风壳130具有进风面板132以及形成于进风面板132周缘上的第二侧围板134,进风面板132设置进风口132a,第二侧围板134与第二开口114的周缘相连。
此外,当进风口132a设置得要比出风口122a更加靠前时,进风壳130的第二侧围板134的厚度设置成比出风壳120的第一侧围板124更厚,这样设置于进风面板132上的进风口132a比设置于出风面板122上的出风口122a更加靠前。
也即,机壳10可由主体壳110、出风壳120和进风壳130装配而成,这便于机壳10进行拆卸和安装。
此外,主体壳110还可包括框架以及后背板,框架用于形成其周壁和部分前壁,后背板安装于框架的后侧,以作为主体壳110的后壁。
此外,进风面板132的内侧凸起形成有上安装板136以及下安装座138,以便固定第一换热器20。
第一换热器20的横向宽度可适配于进风面板132横向宽度,这样不仅能够使得第一换热器20能够与横向两侧的第一侧围板124结合,而且能够使得处于进风面板132上的进风口132a向第一换热器20的正投影处于第一换热器20的内部。
在安装时,可以通过卡接、紧固件连接、焊接等方式将第一换热器20先固定于上安装板136以及下安装座138,使得第一换热器20与进风壳130形成安装总成,然后将该安装总成安装于第二开口114处,简单方便,且便于拆卸。
此外,下安装座138还可设置成凹槽状,第一换热器20的底部固定于凹槽的内部,以便收集第一换热器20上流下的化霜水。
本实用新型的立式空调室内机1,由于进风口132a设置于出风口122a的下方,第一换热器20正对于进风口132a,那么出风口122a可设置于机壳10的下方,第一换热器20也可处于机壳20的下方,由于第一换热器20质量较大,对整机的中心影响较大,将其设置于机壳10的底部可以使得整个立式空调室内机1的重心下移,这样能够提升该立式空调室内机1的稳定性。
进一步地,本实用新型的立式空调室内机1,由于与第一换热器20换热之后的换热气流需要向上流动至出风口122a处,第二换热器40处于送风风机30的出风侧与出风口122a的气流路径上,因此与第一换热器20换热之后的换热气流能够与第二换热器40进行二次换热,进一步提高换热效率。
进一步地,本实用新型的立式空调室内机1,第二换热器40整体呈扁平的方形,第二换热器40设置成使其面积最大的一面朝向出风口122a,且设置成自下而上且自前向后倾斜的姿态,至少具备以下优点:一是第二换热器40封挡在换热气流流向出风口122a的必经之路上,提高换热效率;二是使获取更大的换热面积,进一步提高换热效率;三是可起到改变气流方向的作用,以使换热气流的流向至少具备向前的分量,以便朝向出风口122a排入室内环境。
至此,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认识到,虽然本文已详尽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多个示例性实施例,但是,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仍可根据本实用新型公开的内容直接确定或推导出符合本实用新型原理的许多其他变型或修改。因此,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应被理解和认定为覆盖了所有这些其他变型或修改。
Claims (10)
1.一种立式空调室内机,其特征在于包括:
机壳,其内具有换热腔,其上开设有进风口和出风口,且所述进风口位于所述出风口的下方;
第一换热器,设置于所述换热腔,且正对于所述进风口;
送风风机,设置于所述换热腔,位于所述第一换热器背离所述进风口的一侧,配置成促使由所述进风口进入所述换热腔的空气与所述第一换热器换热,以形成换热气流,并促使换热气流向上排至所述出风口。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立式空调室内机,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第二换热器,设置于所述换热腔,且位于所述送风风机的出风侧至所述出风口的气流路径上,以使与所述第一换热器换热之后的换热空气再次与所述第二换热器换热。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立式空调室内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换热器比所述第二换热器更加靠前。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立式空调室内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进风口和所述出风口均设置于所述机壳的前侧。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立式空调室内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换热器整体呈扁平的方形;且
所述第二换热器设置成使其面积最大的一面朝向所述出风口,且设置成自下而上且自前向后倾斜的姿态。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立式空调室内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送风风机为离心风机,其包括蜗壳,所述蜗壳具有向上敞开且具有前后宽度的出风风道;
所述立式空调室内机还包括接水盘,所述接水盘设置于所述出风风道的前缘;且
所述第二换热器的底端固定于所述接水盘的上方,以便利用所述接水盘承接所述第二换热器上的化霜水。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立式空调室内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进风口比所述出风口更加靠前。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立式空调室内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机壳包括:
主体壳,呈竖立的柱状,其前侧上方开设有向前敞开的第一开口,其前侧下方开设有向前敞开的第二开口;
出风壳,具有出风面板以及形成于所述出风面板周缘上的第一侧围板,所述出风面板设置所述出风口,所述第一侧围板与所述第一开口的周缘相连;
进风壳,具有进风面板以及形成于所述进风面板周缘上的第二侧围板,所述进风面板设置所述进风口,所述第二侧围板与所述第二开口的周缘相连。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立式空调室内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进风面板的内侧凸起形成有上安装板以及下安装座,以便固定所述第一换热器。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立式空调室内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进风口向所述第一换热器的正投影处于所述第一换热器的内部。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322266591.4U CN220507004U (zh) | 2023-08-22 | 2023-08-22 | 立式空调室内机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322266591.4U CN220507004U (zh) | 2023-08-22 | 2023-08-22 | 立式空调室内机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20507004U true CN220507004U (zh) | 2024-02-20 |
Family
ID=8987553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322266591.4U Active CN220507004U (zh) | 2023-08-22 | 2023-08-22 | 立式空调室内机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20507004U (zh) |
-
2023
- 2023-08-22 CN CN202322266591.4U patent/CN220507004U/zh active Active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US8286445B2 (en) | Water-cooled air conditioner | |
KR101096412B1 (ko) | 버스용 천정형 에어컨 장치 | |
CN220507004U (zh) | 立式空调室内机 | |
KR20180101781A (ko) | 공기조화기의 실외기 | |
CN213841119U (zh) | 一种空调室内机 | |
CN213395588U (zh) | 一种室内空调器 | |
CN111735115A (zh) | 空调器 | |
CN220506994U (zh) | 立式空调室内机 | |
CN216814367U (zh) | 空调室内机 | |
CN220205920U (zh) | 一种侧出风室外机及空调 | |
CN215909215U (zh) | 空调室内机 | |
CN216522004U (zh) | 空调室内机 | |
CN215765415U (zh) | 空调室内机 | |
CN216281702U (zh) | 空调室内机 | |
CN220065786U (zh) | 空调 | |
CN215062439U (zh) | 空调器室内机 | |
CN220065844U (zh) | 空调 | |
CN214949401U (zh) | 空调器室内机 | |
CN218154535U (zh) | 空调室外机 | |
CN219476819U (zh) | 空调 | |
CN215723670U (zh) | 空调室内机 | |
CN221839791U (zh) | 空调器 | |
CN213395576U (zh) | 一种室内空调器 | |
CN215597447U (zh) | 一种室内空调器 | |
CN220209067U (zh) | 空调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