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3841119U - 一种空调室内机 - Google Patents
一种空调室内机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13841119U CN213841119U CN202021766225.5U CN202021766225U CN213841119U CN 213841119 U CN213841119 U CN 213841119U CN 202021766225 U CN202021766225 U CN 202021766225U CN 213841119 U CN213841119 U CN 213841119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air
- heat exchanger
- indoor unit
- water receiving
- receiving plate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 XLYOFNOQVPJJNP-UHFFFAOYSA-N water Substances O XLYOFNOQVPJJNP-UHFFFAOYSA-N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99
- 238000009423 ventila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1
- 238000004891 communica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2
- 238000005452 bending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
- 238000004378 air conditioning Method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11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8
- 238000005057 refrigeration Method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8
- 238000005516 enginee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2
- 238000005457 optimization Method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2
- 239000003507 refrigerant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2
- 238000010438 heat treatment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6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5
- 230000008569 proces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5
- 238000001816 cool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4
- 238000007599 discharg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9000007791 liquid phas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9471 a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9833 condens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5494 condens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1704 evapor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8020 evapor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12986 modif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4048 modifi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10000003205 muscle Anatomy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2791 soak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9825 accumul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8859 change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6835 compress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7906 compress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1143 conditioned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9434 install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0463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Images
Landscapes
- Devices For Blowing Cold Air, Devices For Blowing Warm Air, And Means For Preventing Water Condensation In Air Conditioning Unit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空调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空调室内机,所述空调室内机包括:壳体,所述壳体内形成有风通道,所述壳体上设置连通部和出风部,所述风道内设置风扇和热交换器;接水盘位于所述热交换器的底部,所述接水盘包括:接水板,所述接水板上开设连通部,所述接水板的引导端由弯折部向所述壳体内部延伸,限位板连接到所述接水板,以在所述接水板、所述引导端和所述限位板之间形成储水腔,实现连通部尺寸的调节以及进风均匀性的优化,提高了换热器表面风速均匀,从而提高了空调的制冷制热效果。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空调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空调室内机。
背景技术
目前,行业现状中,空调室内机存在一种问题:下部进风、左右侧两向出风的吊顶空调较少。由于下部进风,因为接水盘尺寸较大,导致下部进风口尺寸受限,从而导致整机风量不足。同时,下进风方式,接水盘充当进风风道,对整机进风均匀性影响较大。为了改善上述状况,本实用新型产生。
发明内容
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空调室内机,所述空调器包括壳体和接水盘,用于提高空调的制冷制热效果。
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改良了接水盘,所述接水盘位于所述热交换器的底部,用于优化接水盘进风侧倾斜角度,通过在大于90°并小于等于150°的范围内改变第一引导板或第二引导板与所述接水板之间的夹角角度,来改变第一通风面的面积,使其大于第二通风面的面积,第一通风面的面积变大,单位时间内吸入气流增加,第二通风面的面积不变的情况下,单位时间内通过第二通风面的气流增加,提高了换热器表面风速均匀,从而提高了空调的制冷制热效果。
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优化了接水板,在接水板上设置支持筋,用于支撑热交换器,防止热交换器接触到接水盘的底部,浸泡于冷凝水中,造成热交换器故障。
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接水盘包括接水板和限位板,所述接水板上设置有连通部,所述接水板的引导端由弯折部向所述壳体内部延伸,以限定气流由所述连通部流向所述热交换器。
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限位板连接到所述接水板,以在所述接水板、所述引导端和所述限位板之间形成有储水腔,由所述储水腔承接所述热交换器流下的冷凝水。
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空调室内机,所述热交换器扣合到所述连通部,以对所述风道内的气流进行热量交换,且所述热交换器呈倒V形,以引导所述热交换器上附着的冷凝水向所述热交换器的两端流入到所述储水腔。
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接水盘还包括支持筋,所述支持筋连接到所述接水板,且所述支持筋的自由端向所述热交换器的两端延伸,以限制所述热交换器接触到所述接水盘底部。
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空调室内机,所述接水板的弯折部之间限定有第一通风面,且所述第一通风面位于所述连通部内,所述接水板的引导端之间限定有第二通风面,且所述第二通风面位于所述连通部内,所述第一通风面和所述第二通风面均平行于所述接水板。
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引导端包括第一引导板和第二引导板,且所述第一引导板和所述第二引导板首尾相连。
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空调室内机,所述第一引导板或第二引导板与所述接水板之间的夹角A为90°,所述第一通风面的面积B 与所述第二通风面的面积C之间的关系为:A=B。
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空调室内机,所述第一引导板或第二引导板与所述接水板之间的夹角A的范围为90°<A≤150,所述第一通风面的面积B与所述第二通风面的面积C之间的关系为:B>C。
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出风部包括第一出风口和第二出风口,所述第一出风口和第二出风口分别位于所述壳体的任意对立面上。
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空调室内机,所述风道的数量为两个,且两个所述风道均连通于所述连通部,且任一所述风道连通于所述第一出风口,另一所述导风连通于所述第二连通部。
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空调室内机,所述风扇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所述风扇分别位于两个所述风道内,以引导气流由所述连通部进入到两个所述风道内并分别由所述第一出风口和所述第二出风口排出所述壳体。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空调室内机的剖面正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空调室内机的剖面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空调室内机的正视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空调室内机接水盘的剖面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空调室内机引导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空调室内机接水板的剖面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空调室内机气流流向示意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图1“A”处放大图;
图9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图1“B”处放大图;
图10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空调室内机连通部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10、壳体;113、出风部;114、第一出风口;115、第二出风口;120、风扇;130、热交换器;140、接水盘;141、支持筋;150、接水板;151、连通部;152、弯折部;153、引导端;154、第一通风面;155、第二通风面;156、第一引导板;157、第二引导板;160、储水腔;170、限位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但不用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申请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
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
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申请中的具体含义。
如图1所示,根据本申请实施例中空调室内机100,本申请中空调器通过使用压缩机、冷凝器、膨胀阀和蒸发器来执行空调器的制冷循环。制冷循环包括一系列过程,涉及压缩、冷凝、膨胀和蒸发,并向已被调节和热交换的空气供应制冷剂。
压缩机压缩处于高温高压状态的制冷剂气体并排出压缩后的制冷剂气体。所排出的制冷剂气体流入冷凝器。冷凝器将压缩后的制冷剂冷凝成液相,并且热量通过冷凝过程释放到周围环境。
膨胀阀使在冷凝器中冷凝的高温高压状态的液相制冷剂膨胀为低压的液相制冷剂。蒸发器蒸发在膨胀阀中膨胀的制冷剂,并使处于低温低压状态的制冷剂气体返回到压缩机。蒸发器可以通过利用制冷剂的蒸发的潜热与待冷却的材料进行热交换来实现制冷效果。在整个循环中,空调器可以调节室内空间的温度。
空调器的室外单元是指制冷循环的包括压缩机和室外热交换器 130的部分,空调器的室内单元包括室内热交换器130,并且膨胀阀可以提供在室内单元或室外单元中。
室内热交换器130和室外热交换器130用作冷凝器或蒸发器。当室内热交换器130用作冷凝器时,空调器用作制热模式的加热器,当室内热交换器130用作蒸发器时,空调器用作制冷模式的冷却器。
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室内热交换器130呈倒V形,由两个矩形交换器的顶端相连接形成,热交换器130包括供制冷剂流过的制冷剂管和热交换鳍片。
热交换器130放置在壳体110的内部,扣合到连通部151,并设置为围绕风扇120的吸入侧。
热交换器130用于对风道内的气流进行热量交换,热交换器130 呈倒V形,以引导热交换器130上附着的冷凝水向热交换器130的两端流入到储水腔160,其中热交换鳍片用于增加热交换面积,提高空调室内机100的工作效率。
根据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空调室内机,包括壳体110,壳体 110中安装有构成制冷循环的多个部件。壳体110包括至少部分打开的前表面、安装在室内空间的壁上且设有安装板的后表面、限定底部构造的底表面、设置在底表面的两侧的侧表面、以及限定顶部外观的顶表面。
前表面的打开部分的前方处设有前面板,前面板限定室内单元的前外观。
安装板联接到后表面。安装板中可限定联接到壁的安装孔。例如,安装板可以联接到壁上,且壳体110可设置为安装在安装板上。
壳体110可以是在分离式空调的情况下设置室内空间中的室内单元壳体,也可以是一体式空调的情况下的空调的自身壳体。而且,在广义上,前面板可被理解为壳体110的一个部件。
根据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壳体110内形成有风道,且壳体110 上设置有连通部151和出风部113,出风部113包括第一出风口114 和第二出风口115。
风道内设置有风扇120和热交换器130。
风道为两个,两个风道设置在壳体110内,且两个风道均连通于连通部151,且任一风道连通于第一出风口114,另一风道连通于第二出风口115。
两个风道用于将连通部151和出风部113贯通,用于为吸入的气流提供通道,到达热交换器130,经热交换器130处理后,通过第一出风口114和第二出风口115排出。
壳体110中安装有风扇120,例如,风扇120可以包括将沿周向吸入的空气径向排放的横流风扇120。
风扇120可呈沿圆周方向排布的多个叶片的形状。而且,风扇120 在壳体110中沿左右方向延伸。此处,风扇120的轴向可以是左右方向。
风扇电机联接到风扇120的一侧。风扇电机被驱动以便向风扇120 提供旋转力。而且,风扇120的另一侧可以被支撑在壳体110内部,风扇120用于引导处理后的气流由连通部151进入到两个风道内并分别由第一出风口114和第二出风口115排出壳体110,避免气流的堆积,出现乱流,影响制冷或制热效果。
根据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接水盘140整体为长方形,在接水盘140形成中部挖空结构,且在接水盘上形成有储水腔160于挖空结构周围。
接水盘140设置在热交换器130的下部,接水盘140的底部与壳体110连接。
接水盘140用于承接由热交换器130流下的冷凝水,以实现接水功能。
根据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接水盘140包括接水板150,接水板 150为一板状结构,且挖空结构于接水板150上为连通部151,且接水板150上设置有引导端,接水板150的引导端153由弯折部152向第一方向延伸。
接水板150的弯折部152用于限定连通部151的孔径大小,接水板150的引导端153用于限定气流由所述连通部流向所述热交换器。且通过连通部151的设置加快了气流向热交换器130流动的流速。
另外,第一方向具体为接水板150的引导端向壳体110内部延伸的方向。
根据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接水盘140还包括限位板170,限位板170向第二方向延伸,形成能够贴合于壳体110侧壁的固定部,且限位板170与接水板150和引导端153共同形成储水腔160。
限位板170位于壳体110的底部,并连接到接水板150。
限位板170、接水板150和引导端153共同形成的储水腔160用于承接热交换器130流下的冷凝水。
另外,第二方向具体为由壳体110的底部向壳体110的顶部竖直延伸的方向。
根据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接水盘140还包括支持筋141,接水盘140向上延伸的凸起形成支持筋141。
支持筋141连接到接水板150,且支持筋141的自由端向热交换器 130的两端延伸。
支持筋141用于支撑热交换器130,并限制热交换器130接触到接水盘140的底部,避免热交换器130受到冷凝水的浸泡,出现故障。
根据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两端接水板150的弯折部之间所夹的平面为第一通风面154,两端接水板150的引导端之间所夹的平面为第二通风面155。
第一通风面154和第二通风面155上下设置,并且均平行于接水板150。
根据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引导端153包括第一引导板156和第二引导板157,第一引导板156和第二引导板157均呈L形。
第一引导板156和第二引导板157首尾相连,且第一引导板156 和第二引导板157设置在连通部151的壁上形成第一通风面154和第二通风面155。
第一引导板156或第二引导板157与接水板150的之间的夹角为 90°时,第一通风面154的面积等于第二通风面155的面积,此时无法改变由引导端153自连通部151流向热交换器130的气流的流速;第一引导板156或第二引导板157与接水板150的之间的夹角为90°<A≤150°时,第一通风面154的面积大于第二通风面155的面积,此时第一通风面154的通风量增大,以增大连通部151的进风面积,增加连通部151的进风量,而第二通风面155的面积减小,由引导端 153自连通部151流向热交换器130的气流的流速会加快,实现了连通部151尺寸的调节以及进风速率的增加,进而保证了由连通部151吹向换热器表面的气流的均匀性,从而提高了空调的制冷及制热效果。
根据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根据空调设置位置,将空调一侧设置在墙边,此时,两面墙体在空调的一侧形成夹角,将靠近夹角一侧的引导板与接水板150之间的夹角设置为90°,以防止墙体和连通部 151形成气流旋涡,避免空调室内机100在工作过程中,产生过大噪音。
根据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出风部113包括第一出风口114和第二出风口115。
第一出风口114和第二出风口115分别位于壳体110的任意对立面上。
用于将经热交换器130处理后的风,排出空调室内机100,协调空调室内机100的工作,两侧出风,互不干涉,提高了出风效率。
根据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气流通过连通部151,在第一通风面 154和第二通风面155的作用下均匀的分布于热交换器130,经过热交换器130处理后,再借助风扇120的旋转力,沿第一出风口114和第二出风口115排出,整个过程在风道内进行。
根据本申请的第一构思,优化了接水盘进风侧倾斜角度,第一引导板或第二引导板与接水板的之间的夹角为90°<A≤150°时,第一通风面的面积大于第二通风面的面积,此时第一通风面的通风量增大,第二通风面的面积不变的情况下,由引导端自连通部流向热交换器的气流的流速会加快,实现连通部尺寸的调节以及进风均匀性的优化,提高了连通部151吹向换热器表面的气流的均匀性,从而提高了空调的制冷制热效果。
根据本申请的第二构思,改良了接水盘,在接水盘上设置了支持筋,用于支撑热交换器,避免热交换器接触到接水盘的底部,防止热交换器浸泡在冷凝水中出现故障,保护了热交换器的工作过程。
根据本申请的第三构思,设置两条互不干扰的两条风道,避免两侧热交换器工作时互相作用,减少空调室内机工作时产生的噪音。
根据本申请的第四构思,在两个热交换器和出风部之间设置两个风扇,引导处理后的气流由连通部进入到两个风道内并分别由第一出风口和第二出风口排出壳体,避免气流的堆积,出现乱流,影响制冷或制热效果。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替换,这些改进和替换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Claims (10)
1.一种空调室内机,其特征在于,包括:
壳体,所述壳体内形成有风道,且所述壳体上设置有出风部,且所述壳体内设置有风扇和热交换器;
接水盘,位于所述热交换器的底部,所述接水盘包括:
接水板,所述接水板上设置有连通部;
引导端,位于所述接水板上,且所述引导端相邻于所述连通部设置,所述引导端由弯折部向所述壳体内部延伸,以限定气流由所述连通部流向所述热交换器。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室内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接水盘还包括:
支持筋,连接到所述接水板,且所述支持筋的自由端向所述热交换器的两端延伸,以限制所述热交换器接触到所述接水盘底部;
限位板,连接到所述接水板,以在所述接水板、所述引导端和所述限位板之间形成有储水腔,由所述储水腔承接所述热交换器流下的冷凝水。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空调室内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热交换器扣合到所述连通部,以对所述风道内的气流进行热量交换,且所述热交换器的两端向所述支持筋延伸,以引导所述热交换器上附着的冷凝水向所述热交换器的两端流入到所述储水腔。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空调室内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接水板的弯折部之间限定有第一通风面,且所述第一通风面位于所述连通部内,所述接水板的引导端之间限定有第二通风面,且所述第二通风面位于所述连通部内,所述第一通风面和所述第二通风面均平行于所述接水板。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空调室内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引导端包括:
第一引导板;
第二引导板,且所述第一引导板和所述第二引导板首尾相连。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空调室内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引导板或第二引导板与所述接水板之间的夹角A为90°,所述第一通风面的面积B与所述第二通风面的面积C之间的关系为:B=C。
7.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空调室内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引导板或第二引导板与所述接水板之间的夹角A的范围为90°<A≤150°,所述第一通风面的面积B与所述第二通风面的面积C之间的关系为:B>C。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室内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出风部包括:
第一出风口;
第二出风口,所述第一出风口和第二出风口分别位于所述壳体的任意对立面上。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空调室内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风道的数量为两个,且两个所述风道均连通于所述连通部,且任一所述风道连通于所述第一出风口,另一所述风道连通于所述第二出风口。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空调室内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风扇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所述风扇分别位于两个所述风道内,以引导气流由所述连通部进入到两个所述风道内并分别由所述第一出风口和所述第二出风口排出所述壳体。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021766225.5U CN213841119U (zh) | 2020-08-21 | 2020-08-21 | 一种空调室内机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021766225.5U CN213841119U (zh) | 2020-08-21 | 2020-08-21 | 一种空调室内机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13841119U true CN213841119U (zh) | 2021-07-30 |
Family
ID=7700301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021766225.5U Active CN213841119U (zh) | 2020-08-21 | 2020-08-21 | 一种空调室内机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13841119U (zh) |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3803874A (zh) * | 2021-10-12 | 2021-12-17 |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 接水结构和机载冷却单元 |
-
2020
- 2020-08-21 CN CN202021766225.5U patent/CN213841119U/zh active Active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3803874A (zh) * | 2021-10-12 | 2021-12-17 |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 接水结构和机载冷却单元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EP1628081B1 (en) | Indoor unit of air conditioner | |
CN213841119U (zh) | 一种空调室内机 | |
CN213272854U (zh) | 一种室内空调器 | |
CN215570832U (zh) | 一种室内空调器 | |
CN214949408U (zh) | 吊顶空调器 | |
CN216346604U (zh) | 空调室内机 | |
CN214275976U (zh) | 窗式空调器 | |
CN214148148U (zh) | 空调室内机 | |
CN212179024U (zh) | 空调室内机 | |
CN212179030U (zh) | 空调室内机 | |
CN112212408A (zh) | 空调室内机 | |
CN217928992U (zh) | 空调室内机 | |
CN215808849U (zh) | 空调器室内机 | |
CN219350380U (zh) | 空调 | |
CN220507004U (zh) | 立式空调室内机 | |
CN220065844U (zh) | 空调 | |
CN220021312U (zh) | 空调 | |
CN212179028U (zh) | 空调室内机 | |
CN220209067U (zh) | 空调 | |
CN220541221U (zh) | 风管机 | |
CN220065786U (zh) | 空调 | |
CN216814367U (zh) | 空调室内机 | |
CN219476819U (zh) | 空调 | |
CN215909215U (zh) | 空调室内机 | |
CN218846291U (zh) | 空调室内机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P03 |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 | ||
CP03 |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 |
Address after: No.1 Haixin Road, Nancun Town, Pingdu City, Qingdao City, Shandong Province Patentee after: Hisense Air Conditioning Co.,Ltd. Country or region after: China Address before: No. 151, Zhuzhou Road, Laoshan District, Qingdao, Shandong Patentee before: HISENSE (SHANDONG) AIR-CONDITIONING Co.,Ltd. Country or region before: China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