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0178030U - 一种扁管与翅片一体成型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扁管与翅片一体成型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20178030U
CN220178030U CN202321370508.1U CN202321370508U CN220178030U CN 220178030 U CN220178030 U CN 220178030U CN 202321370508 U CN202321370508 U CN 202321370508U CN 220178030 U CN220178030 U CN 22017803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ie
cavity
dies
die holder
hold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1370508.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陈小平
唐清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Foshan Viomi Electrical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Foshan Viomi Electrica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Foshan Viomi Electrical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Foshan Viomi Electrica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1370508.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2017803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2017803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20178030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Moulds For Moulding Plastics Or The Like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扁管与翅片一体成型装置,包括,第一模座,第一模座内设有第一模腔,第一模腔内设有第一模片组,第一模片组包括多个第一模片,多个第一模片在第一方向上间隔分布;第二模座,第二模座内设有第二模腔,第二模腔内设有第二模片组,第二模片组包括多个第二模片,多个第二模片在第一方向上间隔分布;第一模座用于靠近或者远离第二模座,第一模座用于在靠近第二模座运动后合模并形成用于放置型材的型腔;第一模座用于在远离第二模座运动后开模;第一模片以及第二模片用于在合模时伸入型材,并于型材上成型翅片。本实用新型通过第一模片组和第二模片组在型材上加工形成多个翅片以及扁管。

Description

一种扁管与翅片一体成型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扁管生产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扁管与翅片一体成型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空调换热是利用低温低压的液态制冷剂蒸发时需吸收大量的热量的原理,通过把它周围的空气中的热量带走,从而达到冷却除湿的目的。常见的空调换热器如扁管翅片式换热器由扁管、翅片、集液腔所构成,它的换热效率主要与翅片有关,表面通过增加导热性较强的翅片,增大换热装置的换热表面积,从而实现较高的换热效率。
现有的扁管与翅片加工的方式,主要是将加工扁管,然后再加工翅片,此后将翅片与扁管以焊接的进行焊接,如此,加工效率低。且现有的焊接加工方式中,焊接产生的钎料都附着于翅片上,加工完成后翅片上还会残留钎剂,造成表面粗糙,结霜时易变为凝结核。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扁管与翅片一体成型装置,其可以通过第一模座和第二模座合模,通过第一模片组和第二模片组在型材上加工形成翅片以及扁管。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采用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扁管与翅片一体成型装置,包括,
第一模座,所述第一模座内设有第一模腔,所述第一模腔内设有第一模片组,第一模片组包括多个第一模片,多个所述第一模片在一第一方向上间隔分布;
第二模座,所述第二模座内设有第二模腔,所述第二模腔内设有第二模片组,第二模片组包括多个第二模片,多个所述第二模片在一第一方向上间隔分布;
所述第一模座用于靠近或者远离所述第二模座,所述第一模座用于在靠近所述第二模座运动后合模并形成用于放置型材的型腔;所述第一模座用于在远离所述第二模座运动后开模;所述第一模片以及所述第二模片用于在合模时伸入所述型材,并于所述型材上成型翅片。
相比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由于合模时,第一模座上的多个第一模片和多个第二模片是同时伸入型材,实现翅片与扁管的一体成型,加工效率更高,无需另外焊接就可以实现翅片与扁管的成型。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一体成型装置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一体成型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一模座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二模座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抽拉模座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成型后的产品结构示意图。
图中:10、第一模座;11、第一模片;20、第二模座;21、第二模片;30、抽拉模座;31、第三模片;40、型材;41、扁管;411、流道;42、翅片。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以及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描述: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限制本实用新型。
实施例1,
如图1-6所示的一种扁管与翅片一体成型装置,包括第一模座10以及第二模座20,在第一模座10内设有第一模腔,第一模腔内设有第一模片组,该第一模片组包括多个第一模片11,多个第一模片11可以在第一方向上间隔分布。另外,第二模座20内设有第二模腔,第二模腔内设有第二模片组,第二模片组包括多个第二模片21,同样的,多个第二模片21也可以第一方向上间隔分布。
具体的是,上述第一模座10可以在外部驱动结构的作用靠近或者远离第二模座20运动,在第一模座10靠近第二模座20运动后可以合模,第一模座10的第一模腔和第二模座20的第二模腔可以在合模状态时形成型腔,型腔内可以放置型材40。
而第一模座10可以在远离第二模座20运动后开模,且第一模片11以及第二模片21可以在合模时伸入型材40,并于型材40上成型翅片42。
在上述结构基础上,使用本实用新型的扁管与翅片一体成型装置时,具体成型方式可以有两种:
第一种成型方式是,
将型材40放置在第二模座20内,可以通过第一模座10以及第二模座20内设置的加热结构,对型材40进行加热软化,然后通过外部驱动结构带动第一模座10向下运动,实现合模,且合模过程中,第一模腔内的多个第一模片11可以由型材40的顶端伸入型材40,由于第一模片组的多个第一模片11是间隔分布的,因而在第一模片11插入型材40时,可以将对应位置的型材40料挤出,而相邻两个第一模片11之间的间隔可以成型为翅片42。
同样的,第二模腔内的多个第二模片21可以由型材40的顶端伸入型材40,由于第二模片组的多个第二模片21是间隔分布的,因而在第二模片21插入型材40时,可以将对应位置的型材40料挤出,而相邻两个第二模片21之间的间隔可以成型为翅片42。
在上述成型过程中,由于合模时,第一模座10上的多个第一模片11和多个第二模片21是同时伸入型材40,实现翅片42与扁管41的一体成型,加工效率更高,无需另外焊接就可以实现翅片42与扁管41的成型。
需要说明的是,在这一种成型方式的结构基础上,可以在第一模座10以及第二模座20上设置加热丝或者加热电阻等电热结构,在成型过程中对型材40进行加热,以方便第一模片11和第二模片21挤压成型翅片42。
而在加工成型后,可以通过外部驱动结构(如现有技术中的气缸或者油缸等结构)持续施加压力在第一模座10上,使第一模座10和第二模座20在一段时间内保压成型。
此后,通过外部驱动结构带动第一模座10远离第二模座20运动,实现开模,待成型的产品冷却后将产品取出即可。
第二种成型方式是,
可以通过外部驱动结构带动第一模座10向下运动,实现合模,且合模过程中,第一模腔内的多个第一模片11伸入型腔顶端,且第二模腔内的多个第二模片21伸入型腔底端,与第一种方式不同的是,可以第一模座10和第二模座20上设置浇注口,将加工型材40熔融后呈液体状之后经浇注口导入模具内,此时可以在相邻第一模片11之间的间隔形成翅片42,相邻的第二模片21之间的间隔形成翅片42,如此也可以成型翅片42与扁管41。
需要说明的是,在采用第一种成型方式时,放入型腔内可以是中空型材40,因而合模时,第一模片11和第二模片21直接挤压后成型翅片42,便可以实现翅片42与扁管41一体成型即可。
而在采用第二成型方式以及第一成型方式时放入型腔的型材40不是中空状时:
上述扁管与翅片一体成型装置还需要设置抽拉模座30,可以在抽拉模座30上设有第三模片31,该第三模片31沿第一方向延伸的第三模片31,且将抽拉模座30设于型腔位于第一方向的端部,同样的,该抽拉模座30可以沿第一方向靠近或者远离所述型腔运动,且第三模片31可以在合模时伸入型腔并于型材40上成型流道411。
当然,需要说明的是,第三模片31在伸入型腔后可以位于第一模片11以及第二模片21之间。
在此结构基础上,若是采用第二种成型方式时,实现合模时,抽拉模座30可以朝向靠近型腔运动,第三模片31可以伸入到型腔内,此时,再通过第一模座10或者第二模座20上的浇注口注入成型流体至型腔内,在成型时,成型流体可以填充至相邻的第一模片11之间的间隔、相邻的第二模片21之间的间隔、以及上下第一模片11和第二模片21之间的间隔。
相邻两个第一模片11之间和相邻两个第二模片21之间的间隔可以成型翅片42,而上下第一模片组和第二模片组之间的间隔可以成型扁管41主体,此外,第三模片31可以伸入第一模片组和第二模片21之间组的间隔,因而第三模片31可以伸入成型的扁管41主体成型流道411。
如此,便可以一体成型带有流体的扁管41以及翅片42。
若是采用第一种成型方式时,放入型腔内的型材40采用实心结构,在合模时,第一模片11、第二模片21可以在型材40的顶端、底端,将形成的顶端和底端的型材40挤出形成为翅片42,而第三模片31则可以伸入第一模片组合第二模片组之间型材40,在型材40内部形成中空的流道411结构。
当然,在上述产品保压成型后,实现开模,开模过程中,第一模座10可以远离第二模座20,而抽拉模座30则可以是由型腔的侧部退出型材40,实现退模。
实施例2,
与上述实施例1不同的是,
可以在第一模座10上设置多组第一模片组,多组第一模片组可以在第二方向上间隔分布,在成型时,型材40顶端第一方向上可以成型间隔分布的多个翅片42,且第二方向上也可以成型多个翅片42,如此,可以在扁管41主体上成型更多的翅片42,成型后的扁管41散热效果更好。
更具体的是,上述在第二方向上相邻的第一模片11的高度不同,在这一结构基础上,第三模片31可以在伸入型腔后与高度小的第一模片11对应。由于扁管41主体上需要成型多组翅片42,为了不让第一模片11贯穿扁管41主体,可以在扁管41主体需要成型流道411的位置设置高度较小的第一模片11,在该位置成型的翅片42高度较短,而错开流道411的位置经第一模片11成型的翅片42则高度较长,具有更大的散热面。
同样的是,可以在第二模座20上设置多组第二模片组,多组第二模片组可以在第二方向上间隔分布,在成型时,型材40顶端第一方向上可以成型间隔分布的多个翅片42,且第二方向上也可以成型多个翅片42,如此,可以在扁管41主体上成型更多的翅片42,成型后的扁管41散热效果更好。
更具体的是,上述在第二方向上相邻的第二模片21的高度不同,在这一结构基础上,第三模片31可以在伸入型腔后与高度小的第二模片21对应。由于扁管41主体上需要成型多组翅片42,为了不让第二模片21贯穿扁管41主体,可以在扁管41主体需要成型流道411的位置设置高度较小的第二模片21,在该位置成型的翅片42高度较短,而错开流道411的位置经第二模片21成型的翅片42则高度较长,具有更大的散热面。
进一步地,还可以在抽拉模座30上设有第三模片组,具体第三模片组包括多个第三模片31;多个第三模片31在抽拉模座30的高度方向上间隔分布。如此,在抽拉模座30伸入到型腔时,抽拉模座30上的多个第三模片31可以在扁管41主体对应位置的高度方向上一次成型多个流道411,也即同一扁管41主体上可以一次成型多个流道411。
进一步地,上述第三模片组设有多组,多组第三模片组在第二方向上间隔分布。也即抽拉模座30上设有多组第三模片组,因而在抽拉模座30在靠近型腔伸入型腔内,多组第三模片组可以同时在扁管41主体上成型多组流道411组,且每组流道411组均包括多个流道411,因而成型的扁管41主体上第二方向上均分布有多个流道411,且高度方向还是那个也分布有多个流道411,成型的扁管41可以导入更多的冷媒介质。
进一步地,抽拉模座30设有两个,两个抽拉模座30分别设于型腔在第一方向的两端。也即,在成型流道411时,可以同时通过两端的抽拉模座30同时伸入至型腔内,在型材40的两端同时成型流道411。
具体的是,在抽拉模座30设有两个的结构基础上,两个抽拉模座30上第三模片组可以是错开的,也可以是一一对应设置。
在两端的抽拉模座30上的第三模片组一一对应设置的情况下,两端的第三模片31可以同时伸入到型材40内,在第一方向上相邻的两个第三模片31可以衔接的长度可以刚好在型材40的第一方向贯通型材40,如此,在退模时,只需要在两端抽离第三模片组即可,两端抽拉模座30单独的行程较短。
且通过两个第三模片31共同成型同一流道411,因而在退模时,第三模片31在流道411内抽拉路径短,减少抽拉时对流道411内部造成损坏。
在两端的抽拉模座30上的第三模片组错开设置的情况下,两端的抽拉模座30的第三模片组在第二方向上错开,因而可以是通过两端的抽拉模座30可以在扁管41主体第二方向上同时成型多组扁管41组,也即单独的第三模片31可以贯通扁管41主体。
对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可根据以上描述的技术方案以及构思,做出其它各种相应的改变以及形变,而所有的这些改变以及形变都应该属于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扁管与翅片一体成型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模座,所述第一模座内设有第一模腔,所述第一模腔内设有第一模片组,第一模片组包括多个第一模片,多个所述第一模片在第一方向上间隔分布;
第二模座,所述第二模座内设有第二模腔,所述第二模腔内设有第二模片组,第二模片组包括多个第二模片,多个所述第二模片在第一方向上间隔分布;
所述第一模座用于靠近或者远离所述第二模座,所述第一模座用于在靠近所述第二模座运动后合模并形成用于放置型材的型腔;所述第一模座用于在远离所述第二模座运动后开模;所述第一模片以及所述第二模片用于在合模时伸入所述型材,并于所述型材上成型翅片。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扁管与翅片一体成型装置,其特征在于,该扁管与翅片一体成型装置还包括抽拉模座,所述抽拉模座上设有沿所述第一方向延伸的第三模片,所述抽拉模座设于型腔位于第一方向的端部,所述抽拉模座用于沿所述第一方向靠近或者远离所述型腔运动,所述第三模片用于在所述合模时伸入所述型腔并于所述型材上成型流道。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扁管与翅片一体成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模座上设有多组所述第一模片组,多组所述第一模片组在第二方向上间隔分布。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扁管与翅片一体成型装置,其特征在于,在第二方向上相邻的第一模片的高度不同;所述第三模片用于在伸入所述型腔后与高度小的第一模片对应。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扁管与翅片一体成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模座上设有多组第二模片组,多组所述第二模片组在所述第二方向上间隔分布。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扁管与翅片一体成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方向上相邻的第二模片的高度不同;所述第三模片用于在伸入所述型腔后与高度小的第二模片对应。
7.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扁管与翅片一体成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抽拉模座上设有第三模片组,第三模片组包括多个所述第三模片;多个所述第三模片在所述抽拉模座的高度方向上间隔分布。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扁管与翅片一体成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模片组设有多组,多组所述第三模片组在第二方向上间隔分布。
9.如权利要求2-8任一项所述的扁管与翅片一体成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抽拉模座设有两个,两个所述抽拉模座分别设于所述型腔在所述第一方向的两端。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扁管与翅片一体成型装置,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抽拉模座第三模片一一对应设置。
CN202321370508.1U 2023-05-31 2023-05-31 一种扁管与翅片一体成型装置 Active CN22017803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370508.1U CN220178030U (zh) 2023-05-31 2023-05-31 一种扁管与翅片一体成型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370508.1U CN220178030U (zh) 2023-05-31 2023-05-31 一种扁管与翅片一体成型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20178030U true CN220178030U (zh) 2023-12-15

Family

ID=8910062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1370508.1U Active CN220178030U (zh) 2023-05-31 2023-05-31 一种扁管与翅片一体成型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20178030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20140110091A1 (en) Method for producing a heat exchanger for a motor vehicle and a heat exchanger for a motor vehicle
CN220178030U (zh) 一种扁管与翅片一体成型装置
CN114643701A (zh) 一种带有降温功能的手套加工用吹塑模具
CN210999829U (zh) 一种高效冷却的注塑模具
CN203249530U (zh) 一种微通道扁管及具有该扁管的换热器
CN211917681U (zh) 一种生产塑料瓶的吹塑机用冷却装置
CN213701468U (zh) 一种成型快速的打印机散热器冲压模具
CN208437651U (zh) 模具冷却结构
CN217165977U (zh) 一种铝扁管在线生产防粘连装置
CN102601974A (zh) 一种工程塑料异型材成形方法及专用工装
CN209393815U (zh) 一种汽车过滤网生产用的具有自冷功能的模具
CN208263320U (zh) 具有冷却管道的注塑模具
CN100528512C (zh) 模具冷却装置
CN220216447U (zh) 一种冰箱配件生产用模具的冷却装置
CN220681449U (zh) 可快速成型的塑胶模具
CN219055315U (zh) 一种吹膜膜泡内气体冷却装置
CN219817522U (zh) 一种铝扁管挤压模具结构
CN220992503U (zh) 一种预成型焊片的加工模具
CN220946552U (zh) 一种拉杆箱成型装置
CN219055005U (zh) 一种带有冷却结构的塑胶模具
CN214773934U (zh) 一种医疗吸管吹塑模具装置
CN220426538U (zh) 一种具有水冷结构的汽车配件模具
CN220879957U (zh) 一种锡条挤压机
CN117644606B (zh) 一种eps泡沫箱生产用压合装置
CN214735362U (zh) 一种玻璃钢化成型模具及玻璃钢化成型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