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0178028U - 一种预冲孔防跳屑的下模入子及模具结构 - Google Patents

一种预冲孔防跳屑的下模入子及模具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20178028U
CN220178028U CN202321590814.6U CN202321590814U CN220178028U CN 220178028 U CN220178028 U CN 220178028U CN 202321590814 U CN202321590814 U CN 202321590814U CN 220178028 U CN220178028 U CN 22017802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ower die
die
plate
scrap
blank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1590814.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阳滔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Wanshengxing Precision Technology Huizhou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Wanshengxing Precision Technology Huizhou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Wanshengxing Precision Technology Huizhou Co ltd filed Critical Wanshengxing Precision Technology Huizhou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1590814.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2017802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2017802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20178028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Punching Or Piercing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冲压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预冲孔防跳屑的下模入子及模具结构,所述下模入子包括上表面和下表面;所述下模入子的内部上端形成有下模刀口,所述下模刀口贯穿至上表面;所述下模入子的内部下端形成有落料通孔,所述落料通孔贯穿至下表面;所述下模刀口与落料通孔为相互连通关系;所述下模刀口沿上表面至落料通孔的方向形成有防跳屑凹槽,所述防跳屑凹槽为倾斜设置;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预冲孔防跳屑的下模入子,通过倾斜设置的防跳屑凹槽,在冲头冲压完成上升过程中,冲头底部粘着的废料会被防跳屑凹槽挂住,使废料与冲头分离,分离后的废料受自身重力作用,会沿着落料通孔往下掉,实现防跳屑的效果,提高产品质量。

Description

一种预冲孔防跳屑的下模入子及模具结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冲压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预冲孔防跳屑的下模入子及模具结构。
背景技术
跳屑形成的主要原因是在高速连续冲压过程中,由于冲压速度高以及冲压过程中由于切削油等因素的影响,使冲头与废屑之间形成瞬间局部真空,当材料很薄,废屑自身的重量与凹模刃口对其摩擦力之和小于冲头对其的吸附力时,在冲头上升过程中,废屑便会吸附在冲头表面,并随之上升,从而形成跳屑。
如跳屑弹跳到产品表面,容易导致产品表面被压伤,影响产品的外观质量,降低了产品的良率。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上述存在的跳屑容易导致产品表面被压伤,影响产品的外观质量,降低产品良率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预冲孔防跳屑的下模入子及模具结构,通过倾斜设置的防跳屑凹槽,在冲头冲压完成上升过程中,冲头底部粘着的废料会被防跳屑凹槽挂住,使废料与冲头分离,分离后的废料受自身重力作用,会沿着落料通孔往下掉,实现防跳屑的效果,提高产品质量。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具体方案如下:
一种预冲孔防跳屑的下模入子,所述下模入子包括上表面和下表面;
所述下模入子的内部上端形成有下模刀口,所述下模刀口贯穿至上表面;
所述下模入子的内部下端形成有落料通孔,所述落料通孔贯穿至下表面;
所述下模刀口与落料通孔为相互连通关系;
所述下模刀口沿上表面至落料通孔的方向形成有防跳屑凹槽,所述防跳屑凹槽为倾斜设置。
在一些实施方案中,所述防跳屑凹槽包括第一端部和第二端部,所述第一端部和第二端部为错位设置,确保防跳屑凹槽能够挂住废料,使废料受自身重力作用,沿着落料通孔往下掉落,避免影响产品质量。
在一些实施方案中,设所述第一端部的中心点为A点,设所述第二端部的中心点为B点;
设所述A点所在竖直线为M,所述A点与所述B点之间的连线为N,所述M与N之间的夹角为10-15°,确保在冲头高速上升的过程中,防跳屑凹槽能够挂住废料。
在一些实施方案中,所述下模刀口为圆形口,所述落料通孔为圆形孔,所述落料通孔的直径大于下模刀口的直径,使废料能够沿着落料通孔掉落,而不会在落料通孔内出现堵料现象。
本申请还提供了一种模具结构,包括上模单元、下模单元和冲头,所述上模单元位于下模单元的上方,还包括上述任一项所述的下模入子;
所述冲头的上端嵌入安装于上模单元中,所述下模入子嵌入安装于下模单元中,所述冲头位于下模入子的上方,下模入子内的防跳屑凹槽能够对冲头上升过程粘着的废料产生挂料效果,使得废料能够沿着落料通孔往下掉,实现防跳屑的效果。
在一些实施方案中,所述冲头的外径大小与下模刀口的内径大小相匹配,确保冲头能够进行正常的冲压作业,以及下模刀口形成的防跳屑凹槽能够挂住废料,起到防跳屑的效果。
在一些实施方案中,所述下模单元包括由下至上依次设置的下模座、下垫板和下模板;
所述下模入子嵌入安装于下模板中,所述下垫板和下模座对应下模入子的位置开设有落废料通孔,对下模入子进行嵌入安装能够提高作业的稳定性,落废料通孔能够使废料排出到模具外,避免影响正常冲压作业。
在一些实施方案中,所述上模单元包括由上至下依次设置的上模座、上模板、上夹板、止挡板和脱料板;
所述上模座、上模板和上夹板依次连接,所述止挡板连接脱料板,所述冲头依次穿设于上夹板、止挡板和脱料板;
在开模状态下,所述上夹板与止挡板之间存在有间隙;在合模状态下,所述上夹板贴紧止挡板,利用脱料板先压住产品后再进行冲压,防止出现位置移动情况,提高冲压作业的稳定性及精准性。
在一些实施方案中,所述上模单元还包括缓冲弹簧,所述缓冲弹簧依次穿过上模板和上夹板,缓冲弹簧的上端连接上模板,缓冲弹簧的下端连接止挡板,起到弹性接触和弹性复位的效果,提高冲压作业质量以及作业效率。
在一些实施方案中,还包括导向单元,所述导向单元位于上模单元和下模单元之间,导向单元对上模单元、下模单元之间的合模进行导向,确保上模单元和下模单元的对位准确性,提高冲压作业质量。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预冲孔防跳屑的下模入子,通过倾斜设置的防跳屑凹槽,在冲头冲压完成上升过程中,冲头底部粘着的废料会被防跳屑凹槽挂住,使废料与冲头分离,分离后的废料受自身重力作用,会沿着落料通孔往下掉,实现防跳屑的效果,将该下模入子应用于模具结构中,能够提高模具冲压的作业效果,以及提高产品质量。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提供的一种预冲孔防跳屑的下模入子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提供的一种预冲孔防跳屑的下模入子的剖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提供的一种预冲孔防跳屑的下模入子的俯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提供的M与N的夹角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提供的模具结构的合模状态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提供的模具结构的开模状态示意图;
图7为图5中B部分的结构放大图;
1-下模入子;11-下模刀口;12-落料通孔;13-防跳屑凹槽;
2-上模单元;21-上模座;22-上模板;23-上夹板;24-止挡板;25-脱料板;26-缓冲弹簧;
3-下模单元;31-下模座;32-下垫板;33-下模板;34-落废料通孔;
4-冲头;
5-导向单元。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所描述的实施方式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方式,而不是全部的实施方式。
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实用新型的选定实施方式。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方式,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例如,一种预冲孔防跳屑的下模入子,所述下模入子包括上表面和下表面;所述下模入子的内部上端形成有下模刀口,所述下模刀口贯穿至上表面;所述下模入子的内部下端形成有落料通孔,所述落料通孔贯穿至下表面;所述下模刀口与落料通孔为相互连通关系;所述下模刀口沿上表面至落料通孔的方向形成有防跳屑凹槽,所述防跳屑凹槽为倾斜设置。
本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预冲孔防跳屑的下模入子,通过倾斜设置的防跳屑凹槽,在冲头冲压完成上升过程中,冲头底部粘着的废料会被防跳屑凹槽挂住,使废料与冲头分离,分离后的废料受自身重力作用,会沿着落料通孔往下掉,实现防跳屑的效果,将该下模入子应用于模具结构中,能够提高模具冲压的作业效果,以及提高产品质量。
实施例一:
如图1-图3所示,一种预冲孔防跳屑的下模入子,用于嵌入安装在模具结构的下模单元3中,配合冲头4进行冲压作业,该下模入子1包括上表面和下表面,在下模入子1的内部上端形成有下模刀口11,该下模刀口11贯穿至上表面,在下模入子1的内部下端形成有落料通孔12,落料通孔12贯穿至下表面,其中,下模刀口11与落料通孔12为相互连通关系。
可以理解的,下模入子1的上表面自下表面为贯穿状态,其上端为下模刀口11,下端为落料通孔12,下模刀口11用于配合冲头4进行冲压作业,落料通孔12则用于废料的掉落。
由于冲头4的冲压速度高,以及冲压过程中由于切削油等因素的影响,使冲头4与废屑之间形成瞬间局部真空,当材料很薄,废屑自身的重量与凹模刃口对其摩擦力之和小于冲头4对其的吸附力时,在冲头4上升过程中,废屑便会吸附在冲头4表面,并随之上升,从而形成跳屑,跳屑容易导致产品表面被压伤,影响产品的外观质量,降低产品的良率,因此,针对该问题,本示例通过在下模刀口11沿上表面至落料通孔12的方向形成有防跳屑凹槽13,且防跳屑凹槽13为倾斜设置。
在冲头4完成冲压上升过程中,可能存在部分废料粘着在冲头4上,并随着冲头4上升,由于废料位于冲头4的位置状态多样化,并且在多数情况下,废料并非完全对齐于冲头4的冲压端,而是会有部分废料的边缘突出于冲头4的冲压端,基于此,在冲头4上升过程中,废料突出于冲头端的边缘部分会进入到防跳屑凹槽13内,但由于防跳屑凹槽13为倾斜设置,而废料并不能够随着倾斜移动,因此,在冲头4继续上升过程中,废料会被防跳屑凹槽13挂住,从而与冲头端脱离,并在其自身重力作用下,沿着落料通孔12掉落,实现防跳屑效果。
本示例中提供的一种预冲孔防跳屑的下模入子1,通过倾斜设置的防跳屑凹槽13,在冲头4冲压完成上升过程中,冲头4底部粘着的废料会被防跳屑凹槽13挂住,使废料与冲头4分离,分离后的废料受自身重力作用,会沿着落料通孔12往下掉,实现防跳屑的效果,将该下模入子1应用于模具结构中,能够提高模具冲压的作业效果,以及提高产品质量。
实施例二:
防跳屑凹槽13包括第一端部和第二端部,第一端部和第二端部为错位设置,确保防跳屑凹槽13能够挂住废料,使废料受自身重力作用,沿着落料通孔12往下掉落,避免影响产品质量。
由于防跳屑凹槽13是形成于下模刀口11的内壁,且为沿下模入子1的上表面至落料通孔12的方向进行倾斜设置,因此,此处设定防跳屑凹槽13的上端为其第一端部,防跳屑凹槽13的下端为其第二端部,由于防跳屑凹槽13为倾斜设置,因此,第一端部和第二端部并不在同一竖直线上,确保当废料进入到防跳屑凹槽13后,由于废料不能够发生倾斜移动,因此,在冲头4继续上升过程中,废料会被防跳屑凹槽13挂住,从而在其自身重力的作用下,沿着落料通孔12往下掉落。
参考图4,为确保在冲头4高速上升的过程中,防跳屑凹槽13能够挂住废料,此处设定第一端部的中心点为A点,设定第二端部的中心点为B点;设A点所在竖直线为M,A点与B点之间的连线为N,M与N之间的夹角为10-15°。
在一个示例中,竖直线M与连线N之间的夹角为10°,如该夹角相对较大,容易在冲头4上升过程中,导致防跳屑凹槽13对废屑的阻碍力度不够,无法较好的实现防跳屑效果,因此,通过实际测试验证,当竖直线M与连线N之间的夹角为10°时,能够起到较好的挂料效果。
下模刀口11为圆形口,落料通孔12为圆形孔,落料通孔12的直径大于下模刀口11的直径,使废料能够沿着落料通孔12掉落,而不会在落料通孔12内出现堵料现象。
需要说明的是,此处设定下模刀口11为圆形口,落料通孔12为圆形孔,只是为了便于理解落料通孔12的口径要大于下模刀口11的口径,而并不对下模刀口11和落料通孔12的具体形状进行限制,根据不同的冲孔需求,对应调整下模刀口11的形状即可,并使落料通孔12的口径大于下模刀口11的口径,实现废料的顺利掉落。
实施例三:
如图5-图7所示,本申请还提供了一种模具结构,包括上模单元2、下模单元3、冲头4和下模入子1,上模单元2位于下模单元3的上方,冲头4的上端嵌入安装于上模单元2中,下模入子1嵌入安装于下模单元3中,冲头4位于下模入子1的上方,下模入子1内的防跳屑凹槽13能够对冲头4上升过程粘着的废料产生挂料效果,使得废料能够沿着落料通孔12往下掉,实现防跳屑的效果。
在实际应用过程中,将产品放置在下模单元3上方,并使产品的待冲压处对准下模入子1的位置,在固定好产品的位置之后,在外力的驱动作业下,使上模单元2和下模单元3呈现为合模状态,此时,冲头4已完成产品的冲压作业;在外力的再次驱动作业下,使上模单元2与下模单元3脱离,即冲头4呈现为上升状态,此时,如冲头4的冲压端粘着有废料,在废料进入到防跳屑凹槽13后,废料并不能够随着倾斜移动,因此,在冲头4继续上升过程中,废料会被防跳屑凹槽13挂住,从而与冲头端脱离,并在其自身重力作用下,沿着落料通孔12掉落,实现防跳屑效果。
在该示例中,冲头4的外径大小与下模刀口11的内径大小相匹配,确保冲头4能够进行正常的冲压作业,以及下模刀口11形成的防跳屑凹槽13能够挂住废料,起到防跳屑的效果。
实施例四:
参考图5和图6,下模单元3包括由下至上依次设置的下模座31、下垫板32和下模板33;下模入子1嵌入安装于下模板33中,下垫板32和下模座31对应下模入子1的位置开设有落废料通孔34,对下模入子1进行嵌入安装能够提高作业的稳定性,落废料通孔34能够使废料排出到模具外,避免影响正常冲压作业。
下模座31用于起到固定安装作用以及对下垫板32进行承载,下垫板32用于下模板33的安装,以及便于对下模板33进行更换,下模板33用于下模入子1的嵌入安装,以提高对下模入子1的定位稳定性,进而提高作业的稳定性。
上模单元2包括由上至下依次设置的上模座21、上模板22、上夹板23、止挡板24和脱料板25;其中,上模座21、上模板22和上夹板23依次连接,止挡板24连接脱料板25,冲头4依次穿设于上夹板23、止挡板24和脱料板25。
在开模状态下,上夹板23与止挡板24之间存在有间隙;在合模状态下,上夹板23贴紧止挡板24,该设计能够利用脱料板25先压住产品后再进行冲压,防止出现位置移动情况,提高冲压作业的稳定性及精准性。
在该示例中,上模单元2还包括缓冲弹簧26,缓冲弹簧26依次穿过上模板22和上夹板23,缓冲弹簧26的上端连接上模板22,缓冲弹簧26的下端连接止挡板24,起到弹性接触和弹性复位的效果,提高冲压作业质量以及作业效率。
当上模单元2受外力驱动作用下,向下移动过程中,脱料板25先接触到产品表面,在上模单元2继续向下移动过程中,逐渐缩小上夹板23与止挡板24之间的间隙,此时也逐步对缓冲弹簧26起到压缩作用,直至上模单元2与下模单元3合模状态下,上夹板23贴紧止挡板24;当冲压作业完成后,上模单元2在外力驱动下上升过程中,对缓冲弹簧26的挤压作用逐渐消失,缓冲弹簧26能够恢复原状,上夹板23与止挡板24之间恢复原有间隙大小。
在一个应用场景中,该模具结构还包括导向单元5,导向单元5位于上模单元2和下模单元3之间,导向单元5对上模单元2、下模单元3之间的合模进行导向,确保上模单元2和下模单元3的对位准确性,提高冲压作业质量。
具体的,导向单元5可以包括导向柱和导向槽,将导向柱安装于上模单元2上,并使导向槽形成于下模单元3中,通过导向柱与导向槽的配合导向作用,能够提高上模单元2和下模单元3的对位准确性,提高冲压作业质量。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预冲孔防跳屑的下模入子,通过倾斜设置的防跳屑凹槽,在冲头冲压完成上升过程中,冲头底部粘着的废料会被防跳屑凹槽挂住,使废料与冲头分离,分离后的废料受自身重力作用,会沿着落料通孔往下掉,实现防跳屑的效果,将该下模入子应用于模具结构中,能够提高模具冲压的作业效果,以及提高产品质量。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或者是该实用新型产品使用时惯常摆放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等仅用于区分描述,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此外,术语“水平”、“竖直”、“悬垂”等术语并不表示要求部件绝对水平或悬垂,而是可以稍微倾斜。如“水平”仅仅是指其方向相对“竖直”而言更加水平,并不是表示该结构一定要完全水平,而是可以稍微倾斜。

Claims (10)

1.一种预冲孔防跳屑的下模入子,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模入子(1)包括上表面和下表面;
所述下模入子(1)的内部上端形成有下模刀口(11),所述下模刀口(11)贯穿至上表面;
所述下模入子(1)的内部下端形成有落料通孔(12),所述落料通孔(12)贯穿至下表面;
所述下模刀口(11)与落料通孔(12)为相互连通关系;
所述下模刀口(11)沿上表面至落料通孔(12)的方向形成有防跳屑凹槽(13),所述防跳屑凹槽(13)为倾斜设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预冲孔防跳屑的下模入子,其特征在于,所述防跳屑凹槽(13)包括第一端部和第二端部,所述第一端部和第二端部为错位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预冲孔防跳屑的下模入子,其特征在于,设所述第一端部的中心点为A点,设所述第二端部的中心点为B点;
设所述A点所在竖直线为M,所述A点与所述B点之间的连线为N,所述M与N之间的夹角为10-15°。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预冲孔防跳屑的下模入子,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模刀口(11)为圆形口,所述落料通孔(12)为圆形孔,所述落料通孔(12)的直径大于下模刀口(11)的直径。
5.一种模具结构,包括上模单元(2)、下模单元(3)和冲头(4),所述上模单元(2)位于下模单元(3)的上方,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下模入子(1);
所述冲头(4)的上端嵌入安装于上模单元(2)中,所述下模入子(1)嵌入安装于下模单元(3)中,所述冲头(4)位于下模入子(1)的上方。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模具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冲头(4)的外径大小与下模刀口(11)的内径大小相匹配。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模具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模单元(3)包括由下至上依次设置的下模座(31)、下垫板(32)和下模板(33);
所述下模入子(1)嵌入安装于下模板(33)中,所述下垫板(32)和下模座(31)对应下模入子(1)的位置开设有落废料通孔(34)。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模具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模单元(2)包括由上至下依次设置的上模座(21)、上模板(22)、上夹板(23)、止挡板(24)和脱料板(25);
所述上模座(21)、上模板(22)和上夹板(23)依次连接,所述止挡板(24)连接脱料板(25),所述冲头(4)依次穿设于上夹板(23)、止挡板(24)和脱料板(25);
在开模状态下,所述上夹板(23)与止挡板(24)之间存在有间隙;在合模状态下,所述上夹板(23)贴紧止挡板(24)。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模具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模单元(2)还包括缓冲弹簧(26),所述缓冲弹簧(26)依次穿过上模板(22)和上夹板(23),缓冲弹簧(26)的上端连接上模板(22),缓冲弹簧(26)的下端连接止挡板(24)。
10.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模具结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导向单元(5),所述导向单元(5)位于上模单元(2)和下模单元(3)之间。
CN202321590814.6U 2023-06-20 2023-06-20 一种预冲孔防跳屑的下模入子及模具结构 Active CN22017802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590814.6U CN220178028U (zh) 2023-06-20 2023-06-20 一种预冲孔防跳屑的下模入子及模具结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590814.6U CN220178028U (zh) 2023-06-20 2023-06-20 一种预冲孔防跳屑的下模入子及模具结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20178028U true CN220178028U (zh) 2023-12-15

Family

ID=8910947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1590814.6U Active CN220178028U (zh) 2023-06-20 2023-06-20 一种预冲孔防跳屑的下模入子及模具结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20178028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EP0633826A1 (en) Modular punch press station and method of operation
US20120312068A1 (en) Stamping tool
CN110125237A (zh) 快换凸模的冲裁间隙实验用冲压模具
CN109261804A (zh) 一种冲压模具的斜冲孔机构
CN220178028U (zh) 一种预冲孔防跳屑的下模入子及模具结构
KR100808455B1 (ko) 프레스 금형
CN113909374A (zh) 一种端盖侧冲孔模具
CN211614031U (zh) 一种用以加工窗帘安装座的模具
CN209867109U (zh) 冲压模具侧冲孔废料下落控制机构
CN219027772U (zh) 模架
CN107377747B (zh) 一种斜向上冲孔模具
CN114192660B (zh) 一种侧冲顶废料模具结构
JPS58202926A (ja) プレス型におけるスクラツプ等の搬出装置
CN110497472B (zh) 一种二次裁切模组
CN211707858U (zh) 一种钣金件冲压机集废装置
CN212598470U (zh) 一种废料自动清理装置
CN210705142U (zh) 一种二次裁切模组
CN110756656B (zh) 连续模冲裁组件及模内出料结构和连续模
CN214977029U (zh) 冲废料模具
CN219443136U (zh) 具有新型插刀防掉落结构的模具
CN212822125U (zh) 冲孔模具
JPH064176B2 (ja) プレス装置
CN221211996U (zh) 一种料带切断模具
CN214866734U (zh) 十字交叉进料冲压铆合装置
CN219401922U (zh) 一种用于汽车尾门外板下缘冲孔的模具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