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0175323U - 一种棘突间固定融合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棘突间固定融合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20175323U
CN220175323U CN202321745364.3U CN202321745364U CN220175323U CN 220175323 U CN220175323 U CN 220175323U CN 202321745364 U CN202321745364 U CN 202321745364U CN 220175323 U CN220175323 U CN 22017532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interspinous process
wing
movable wing
fixing
bol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1745364.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阎爱鹏
刘坤梅
纪植
陈聪聪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IANJIN XINZHONG MEDICAL DEVICE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TIANJIN XINZHONG MEDICAL DEVICE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IANJIN XINZHONG MEDICAL DEVICES CO Ltd filed Critical TIANJIN XINZHONG MEDICAL DEVICE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1745364.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2017532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2017532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20175323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Prosthes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棘突间固定融合装置,涉及棘突间固定融合技术领域。该一种棘突间固定融合装置包括固定翼,所述固定翼内部滑动连接有挡片,所述挡片内部螺纹连接有螺栓,所述螺栓外侧转动连接有第一活动翼和第二活动翼。该一种棘突间固定融合装置,推动挡片沿着直槽上进行滑动,以此来达到撑开棘突间隙,扩大椎间隙,减少椎间盘压力,扩大椎管容积,最终给病患减轻或治愈病症,将棘突间固定融合系统插入棘突间隙,使用X光透视确认装置的最终位置,将棘突间固定融合系统固定到棘突上,用扭力手术器械拧紧锁螺栓,此时可以使螺栓卡在固定翼上,达到锁紧限位的作用,棘突间固定融合系统是微创植入,手术时间短、出血少。

Description

一种棘突间固定融合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棘突间固定融合装置,具体为一种棘突间固定融合装置,属于棘突间固定融合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我们知道,在下腰椎后路手术中,腰椎间盘摘除、植骨融合辅以内固定已成为治疗下腰椎退行性疾病的常用方法。彻底的减压和可靠的骨性融合是手术成功的关键,而辅以内固定是获得牢固骨性融合的重要手段。棘突间融合是通过棘突间植骨辅以棘突间内固定,以恢复相应节段稳定性的一项融合技术。1971年Cobey设计了第一个棘突间融合器Wilsonplate,并成功地用于治疗腰椎结核、颈椎骨折等脊柱疾患。文献表明,棘突间融合不仅可以增加腰椎的融合面积,进而增加了融合节段的稳定性,且手术操作简单,出血少等优点。所采用的内固定器是多样的,由于各种内固定器的形态不同,结构不同,又都具有很高的特异性,在临床应用中都有一定的局限性。
根据专利号CN 202376213 U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棘突间融合装置,包括主固定板、副固定板、顶丝,所述主固定板位于两个相邻棘突的一侧,其上设有凸起的连接融合体,所述连接融合体插入棘突间的部分是中空的网笼,网笼中装有骨植入物,副固定板位于两个相邻棘突的另一侧,其上设有一与连接融合体相匹配的安装孔和一与顶丝配合的固定孔,副固定板通过顶丝与连接融合体锁紧固定;所述主固定板及副固定板与贴合的棘突与椎板相吻合。本实用新型使用时,在病变棘突间打孔,把主固定板上的连接融合体从棘突一侧插入棘突间,再把副固定板从棘突另一侧装到连接融合体上。本实用新型结构合理,安装方便,使用可靠、安全,对机体的创伤小,能有效地实现棘突间固定并促进融。
我国正逐步进入老龄化社会,腰椎疾病逐年增加,腰椎间盘突出、腰椎管狭窄及腰椎滑脱,造成下肢麻木疼痛、行走困难等症状,传统手术为腰椎后路减压、融合器融合等,但这些手术技术要求高,手术时间长,手术创伤大。
实用新型内容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在于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提供一种棘突间固定融合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中腰椎疾病逐年增加,腰椎间盘突出、腰椎管狭窄及腰椎滑脱,造成下肢麻木疼痛、行走困难等症状,传统手术为腰椎后路减压、融合器融合等,但这些手术技术要求高,手术时间长,手术创伤大的问题。
(二)技术方案
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棘突间固定融合装置,包括固定翼,所述固定翼内部滑动连接有挡片,所述挡片内部螺纹连接有螺栓,所述螺栓外侧转动连接有第一活动翼和第二活动翼,所述第二活动翼设置于第一活动翼一侧,推动挡片沿着直槽上进行滑动,以此来达到撑开棘突间隙,扩大椎间隙,减少椎间盘压力,扩大椎管容积,最终给病患减轻或治愈病症。
优选地,所述固定翼内部开设有直槽,所述固定翼与挡片之间通过直槽滑动连接,通过设置直槽,以此使挡片可以在直槽内部移动,使锁紧翼植入位置准确后可推动挡片进行加压撑开。
优选地,所述挡片内部开设有圆孔,所述圆孔用于固定手术器械,通过设置圆孔,用于对手术器械进行固定。
优选地,所述固定翼一侧固定连接有定位轴销,所述螺栓下端位置与挡片底部距离大于4mm,通过设置定位轴销,保证可以刺入棘突部位,定位牢固。
优选地,所述第一活动翼和第二活动翼一侧均设置有防滑槽,所述防滑槽用于防止棘突间固定融合装置滑动造成固定失效。
优选地,所述第一活动翼和第二活动翼设置于固定翼顶部,所述固定翼内部开设有螺纹孔,通过设置螺纹孔用于对第一款的手术器械进行安装。
优选地,所述挡片、第一活动翼、螺栓和第二活动翼之间组成锁紧翼。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棘突间固定融合装置,其具备的有益效果如下:
1、该一种棘突间固定融合装置,把挡片插入到固定翼上的直槽上,然后把第二款手术器械通过挡片上的圆孔进行安装定位,当把第二款手术器械安装定位之后,在植入的位置准确之后,此时通过加压撑开第一活动翼和第二活动翼,当第一活动翼和第二活动翼被撑开之后,此时可以推动挡片沿着直槽上进行滑动,以此来达到撑开棘突间隙,扩大椎间隙,减少椎间盘压力,扩大椎管容积,最终给病患减轻或治愈病症,将棘突间固定融合系统插入棘突间隙,使用X光透视确认装置的最终位置,将棘突间固定融合系统固定到棘突上,用扭力手术器械拧紧锁螺栓,此时可以使螺栓卡在固定翼上,达到锁紧限位的作用,棘突间固定融合系统是微创植入,手术时间短、出血少,植入风险低。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挡片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第一活动翼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固定翼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固定翼;2、挡片;3、第一活动翼;4、螺栓;5、第二活动翼。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棘突间固定融合装置。
请参阅图1、图2、图3和图4,包括固定翼1,固定翼1内部滑动连接有挡片2,挡片2内部螺纹连接有螺栓4,螺栓4外侧转动连接有第一活动翼3和第二活动翼5,第二活动翼5设置于第一活动翼3一侧,固定翼1内部开设有直槽,固定翼1与挡片2之间通过直槽滑动连接,通过设置直槽,以此使挡片2可以在直槽内部移动,使锁紧翼植入位置准确后可推动挡片2进行加压撑开。
挡片2内部开设有圆孔,圆孔用于固定手术器械,通过设置圆孔,用于对手术器械进行固定,固定翼1一侧固定连接有定位轴销,螺栓4下端位置与挡片2底部距离大于4mm,通过设置定位轴销,保证可以刺入棘突部位,定位牢固,第一活动翼3和第二活动翼5一侧均设置有防滑槽,防滑槽用于防止棘突间固定融合装置滑动造成固定失效,第一活动翼3和第二活动翼5设置于固定翼1顶部,固定翼1内部开设有螺纹孔,通过设置螺纹孔用于对第一款的手术器械进行安装,挡片2、第一活动翼3、螺栓4和第二活动翼5之间组成锁紧翼。
具体的,将患者以俯卧位置于可透射线的术床上,用X光射线确定正确手术节段,并确定中央切口的位置,将手术节段任意一侧的软组织去除,固定翼1通过螺纹孔与第一款手术器械组装在一起,由于固定翼1一侧设置有定位轴销,保证可以刺入棘突部位,定位牢固,然后对挡片2、第一活动翼3、螺栓4和第二活动翼5之间进行组装成锁紧翼,保证锁紧翼螺栓4下端与挡片2距离大于4mm,此时可以把挡片2插入到固定翼1上的直槽上,然后把第二款手术器械通过挡片2上的圆孔进行安装定位,当把第二款手术器械安装定位之后,在植入的位置准确之后,此时通过加压撑开第一活动翼3和第二活动翼5,当第一活动翼3和第二活动翼5被撑开之后,此时可以推动挡片2沿着直槽上进行滑动,以此来达到撑开棘突间隙,扩大椎间隙,减少椎间盘压力,扩大椎管容积,最终给病患减轻或治愈病症,将棘突间固定融合系统插入棘突间隙,使用X光透视确认装置的最终位置,将棘突间固定融合系统固定到棘突上,用扭力手术器械拧紧锁螺栓4,此时可以使螺栓4卡在固定翼1上,达到锁紧限位的作用,棘突间固定融合系统是微创植入,手术时间短、出血少,植入风险低。
工作原理:固定翼1通过螺纹孔与第一款手术器械组装在一起,由于固定翼1一侧设置有定位轴销,保证可以刺入棘突部位,定位牢固,然后对挡片2、第一活动翼3、螺栓4和第二活动翼5之间进行组装成锁紧翼,保证锁紧翼螺栓4下端与挡片2距离大于4mm,此时可以把挡片2插入到固定翼1上的直槽上,然后把第二款手术器械通过挡片2上的圆孔进行安装定位,当把第二款手术器械安装定位之后,在植入的位置准确之后,此时通过加压撑开第一活动翼3和第二活动翼5,当第一活动翼3和第二活动翼5被撑开之后,此时可以推动挡片2沿着直槽上进行滑动。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范围内。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Claims (7)

1.一种棘突间固定融合装置,包括固定翼(1),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翼(1)内部滑动连接有挡片(2),所述挡片(2)内部螺纹连接有螺栓(4),所述螺栓(4)外侧转动连接有第一活动翼(3)和第二活动翼(5),所述第二活动翼(5)设置于第一活动翼(3)一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棘突间固定融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翼(1)内部开设有直槽,所述固定翼(1)与挡片(2)之间通过直槽滑动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棘突间固定融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挡片(2)内部开设有圆孔,所述圆孔用于固定手术器械。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棘突间固定融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翼(1)一侧固定连接有定位轴销,所述螺栓(4)下端位置与挡片(2)底部距离大于4mm。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棘突间固定融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活动翼(3)和第二活动翼(5)一侧均设置有防滑槽,所述防滑槽用于防止棘突间固定融合装置滑动造成固定失效。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棘突间固定融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活动翼(3)和第二活动翼(5)设置于固定翼(1)顶部,所述固定翼(1)内部开设有螺纹孔。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棘突间固定融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挡片(2)、第一活动翼(3)、螺栓(4)和第二活动翼(5)之间组成锁紧翼。
CN202321745364.3U 2023-06-29 2023-06-29 一种棘突间固定融合装置 Active CN22017532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745364.3U CN220175323U (zh) 2023-06-29 2023-06-29 一种棘突间固定融合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745364.3U CN220175323U (zh) 2023-06-29 2023-06-29 一种棘突间固定融合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20175323U true CN220175323U (zh) 2023-12-15

Family

ID=8910863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1745364.3U Active CN220175323U (zh) 2023-06-29 2023-06-29 一种棘突间固定融合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20175323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7524323B2 (en) Subcutaneous support
US7789899B2 (en) Bone anchorage screw with built-in hinged plate
US7618418B2 (en) Plate system for minimally invasive support of the spine
CN110290756B (zh) 外科系统
EP1778110B1 (en) Apparatus for the correction of skeletal deformities
US11103289B2 (en) Interspinous process fusion device and method of use
WO2002007624A1 (en) Spinal implants, insertion instruments, and methods of use
WO2007018114A1 (ja) 棘突起間の開大を目的とした低侵襲インプラントとそれを用いて棘突起間を経皮的に拡大する方法
EP3280339A1 (en) Spinal stabilization device, system, and method of use
CN220175323U (zh) 一种棘突间固定融合装置
CN111248989A (zh) 一种股骨颈骨折固定装置
CN212326542U (zh) 一种股骨颈骨折固定装置
CN212234641U (zh) 椎体骨折经皮微创体外复位一体化装置
CN111529146A (zh) 一种零切迹可调式人工椎体
CN209984282U (zh) 组件式胸腰椎前路内固定系统
CN209996459U (zh) 股骨近端接骨板
CN208274609U (zh) 一种变径棘突融合钢板固定系统
CN111493990A (zh) 椎体骨折经皮微创体外复位一体化装置
CN219661872U (zh) 一种前内侧股骨颈解剖骨板
CN216455242U (zh) 一种脊柱内固定系统
RU146982U1 (ru) Транспедикулярный винт
CN210121167U (zh) 一种可撑开棘突融合钢板固定系统
CN212281786U (zh) 一种零切迹可调式人工椎体
CN216021553U (zh) 一种胸腰椎前路锁定加压融合器
CN213641138U (zh) 一种胸腰椎侧方可调固定板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