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0166916U - 钢管桩拼接装置 - Google Patents

钢管桩拼接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20166916U
CN220166916U CN202321352012.1U CN202321352012U CN220166916U CN 220166916 U CN220166916 U CN 220166916U CN 202321352012 U CN202321352012 U CN 202321352012U CN 220166916 U CN220166916 U CN 22016691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teel pipe
splicing
pipe pile
platform
splicing opera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1352012.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方升
刘钊
龚鹏鑫
权宝安
郎海洋
樊志程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Road and Bridge International Co Ltd
Road and Bridge East China Engineer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Road and Bridge International Co Ltd
Road and Bridge East China Engineer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Road and Bridge International Co Ltd, Road and Bridge East China Engineer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Road and Bridge International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1352012.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2016691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2016691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20166916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Placing Or Removing Of Piles Or Sheet Piles, Or Accessories Thereof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钢管桩拼接装置,钢管桩拼接装置包括钢管桩组件、至少两个爬梯及至少一个拼接操作平台。钢管桩组件延其长度方向划分为至少两个钢管桩,相邻两个钢管桩之间拼接连接,钢管桩包括相对设置的组装拼接端和连接拼接端,钢管桩的中部至组装拼接端之间的区域上设有至少一个起吊部。爬梯与钢管桩一一对应,爬梯连接在钢管桩上,并爬梯沿连接拼接端至组装拼接端的方向延伸。当设有一个拼接操作平台,拼接操作平台与钢管桩可拆卸连接,并靠近组装拼接端设置。或者,当设有至少两个拼接操作平台。有助于操作人员可以安全、便捷的进行各个钢管桩之间的拼接连接,避免了起重吊装设备吊人的违规作业,降低了高空拼接作业的风险。

Description

钢管桩拼接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施工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钢管桩拼接装置。
背景技术
在斜拉桥和悬索桥下横梁施工中,常采用大落地钢管支架结构形式,具有支架整体结构高度较高的特点,需要大量落地钢管作为主要受力构件,且钢管基本定尺长度为12m,单根钢管无法满足大型桥梁索塔横梁支架结构设计要求,所以需要对钢管桩进行空中接长作业。
在相关技术中,采用登高车载人施工或塔吊直接吊用专用吊篮施工。
然而登高车中属直臂式登高车可达高度最高为58m,但需要来回移动登高车位置。当钢管桩密布,作业空间小,或接长部位更高时,登高车载人施工几乎难以实现。塔吊吊专用吊篮施工作业更为灵活,但存在较大作业风险,既受塔吊设备、钢丝绳等部件的安全状态影响,又受到来自施工环境和人为操作因素的影响。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钢管桩拼接装置,避免了起重吊装设备吊人的违规作业,大大降低了高空拼接作业的风险。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提出了一种钢管桩拼接施工方法。
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一方面实施例的钢管桩拼接装置,包括:
钢管桩组件,所述钢管桩组件延其长度方向划分为至少两个钢管桩,相邻两个所述钢管桩之间拼接连接,所述钢管桩包括相对设置的组装拼接端和连接拼接端,所述钢管桩的中部至所述组装拼接端之间的区域上设有至少一个起吊部;
至少两个爬梯,所述爬梯与所述钢管桩一一对应,所述爬梯连接在所述钢管桩上,并所述爬梯沿所述连接拼接端至所述组装拼接端的方向延伸,
至少一个拼接操作平台,当设有一个所述拼接操作平台,所述拼接操作平台与所述钢管桩可拆卸连接,并靠近所述组装拼接端设置,或者,
当设有至少两个所述拼接操作平台,所述拼接操作平台数量小于所述钢管桩数量,所述至少两个所述拼接操作平台中一者与所述钢管桩可拆卸连接,并靠近所述组装拼接设置;所述至少两个所述拼接操作平台中剩余者与所述钢管桩上固定连接,并靠近所述组装拼接设置,或者,所述拼接操作平台与所述钢管桩数量相等,所述拼接操作平台与所述钢管桩上固定连接,并靠近所述组装拼接设置。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有助于操作人员可以安全、便捷的进行各个钢管桩之间的拼接连接,避免了起重吊装设备吊人的违规作业,大大降低了高空拼接作业的风险;有助于提高钢管桩之间的焊接质量,保证整个钢管桩组件的施工质量;拼接操作平台可以重复使用,有助于降低整个钢管桩拼接装置的生产成本。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拼接操作平台与所述钢管桩搭接配合,所述钢管桩靠近所述组装拼接端的区域设有支撑部,所述拼接操作平台搭接在所述支撑部上。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钢管桩包括管体,所述支撑部构造为牛腿,所述管体与所述牛腿一体成型连接。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管体与所述牛腿之间设有过渡板,所述过渡板包括焊接曲面,所述焊接曲面与所述管体相贴合。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拼接操作平台包括平台,所述牛腿在所述平台上正投影,所述牛腿投影的边缘与所述平台边缘平齐,或者,所述牛腿投影的边缘凸出于所述平台边缘。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平台至少部分环绕所述钢管桩。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平台上设有缺口。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缺口的边缘至所述平台的边缘之间的距离至少0.5m;所述缺口与所述钢管桩之间存在预设间隙d,5cm≤d≤10cm;所述拼接操作平台还包括围栏,所述围栏环绕所述平台。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爬梯包括本体和防护栏,所述防护栏围绕于所述本体。
本实用新型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实用新型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
图1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第一种钢管桩拼接装置;
图2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第二种钢管桩拼接装置;
图3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钢管桩与爬梯的连接结构示意图;
图4是图3的俯视图;
图5是图4中A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6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拼接操作平台的俯视图;
图7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拼接操作平台的轴测图;
图8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钢管桩拼接施工方法示意图一;
图9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钢管桩拼接施工方法示意图二;
图10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钢管桩拼接施工方法示意图三;
图11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钢管桩拼接施工方法示意图四;
图12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钢管桩拼接施工方法示意图五;
图13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钢管桩拼接施工方法示意图六;
图14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钢管桩拼接施工方法示意图七;
图15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钢管桩拼接施工方法示意图八;
附图标记:
钢管桩组件10、钢管桩11、连接拼接端111、组装拼接端112、管体113、起吊部114、支撑部115、过渡板116;
拼接操作平台20、平台21、缺口211、踏板22、第一护栏23;
爬梯30、本体31、第二护栏32、连接板40。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下文的公开提供了许多不同的实施例或例子用来实现本实用新型的不同结构。为了简化本实用新型的公开,下文中对特定例子的部件和设置进行描述。当然,它们仅仅为示例,并且目的不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此外,本实用新型可以在不同例子中重复参考数字和/或字母。这种重复是为了简化和清楚的目的,其本身不指示所讨论各种实施例和/或设置之间的关系。此外,本实用新型提供了的各种特定的工艺和材料的例子,但是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意识到其他工艺的可应用于性和/或其他材料的使用。
下面参考附图描述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钢管桩拼接装置。
如图1-图7所示,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一方面的实施例的钢管桩拼接装置,包括钢管桩组件10、至少两个爬梯30及至少一个拼接操作平台20。
钢管桩组件10延其长度方向划分为至少两个钢管桩11,相邻两个钢管桩11之间拼接连接。钢管桩11包括相对设置的组装拼接端112和连接拼接端111,钢管桩11的中部至组装拼接端112之间的区域上设有至少一个起吊部114。
爬梯30与钢管桩11一一对应,爬梯30连接在钢管桩11上,并爬梯30沿连接拼接端111至组装拼接端112的方向延伸。
当设有一个拼接操作平台20,拼接操作平台20与钢管桩11可拆卸连接,并靠近组装拼接端112设置,或者,
当设有至少两个拼接操作平台20,拼接操作平台20与钢管桩11数量相等,拼接操作平台20与钢管桩11上固定连接,并靠近组装拼接设置,或者,
拼接操作平台20数量小于钢管桩11数量,至少两个拼接操作平台20中一者与钢管桩11可拆卸连接,并靠近组装拼接设置;至少两个拼接操作平台20中剩余者与钢管桩11固定连接,并靠近组装拼接设置。
需要说明的是,在实际应用中,钢管桩11之间拼接时,各个钢管桩11沿竖直方向设置。故此处的“组装拼接端112”可以理解为钢管桩11的上端,如图1或图2所示;此处的“连接拼接端111”可以理解为钢管桩11的下端,如图1或图2所示。
爬梯30连接在钢管桩11上,爬梯30可以固定连接在钢管桩11上,爬梯30也可以活动连接在钢管桩11上。
拼接操作平台20与钢管桩11可拆卸连接,可以理解为拼接操作平台20可以安装在钢管桩11上,拼接操作平台20也可以自钢管桩11上拆卸下来。此处的“可拆卸连接”可以为搭接配合、插接配合、销连接等等,本实施例对此不作限制。
当设有一个拼接操作平台20,该拼接操作平台20与钢管桩11可拆卸连接,并靠近钢管桩11的组装拼接端112设置。也就是说拼接操作平台20可以与各个钢管桩11可拆卸连接,且拼接操作平台20靠近各个钢管桩11的组装拼接端112设置。
例如,参考图1,钢管桩组件10包括自下至上排列的第一钢管桩11a、第二钢管桩11b及第三钢管桩11c,其中,第一、二、三钢管桩上均连接爬梯30。拼接操作平台20可以连接在第一钢管桩11a上,且靠近第一钢管桩11a的组装拼接端112;同时,该拼接操作平台20可以自第一钢管桩11a上拆卸下来,拼接操作平台20连接在第二钢管桩11b上,当前时刻下,拼接操作平台20靠近第一钢管桩11a的组装拼接端112设置。同理地,该拼接操作平台20可以自第二钢管桩11b上拆卸下来,拼接操作平台20连接在第三钢管桩11c上,当前时刻下,拼接操作平台20靠近第三钢管桩11c的组装拼接端112设置。需要说明的是,拼接操作平台20可以借助工具(例如吊车)搬移,以使拼接操作平台20可以与任一钢管桩11可拆卸连接。
拼接操作过程:拼接操作平台20安装在第一钢管桩11a上,当时时刻下,拼接操作平台20靠近第一钢管桩11a的组装拼接端112设置。操作人员经第一钢管桩11a对应的爬梯30至该拼接操作平台20完成第一、二钢管桩11之间的拼接;然后,拼接操作平台20自第一钢管桩11a上拆卸下来安装在第二钢管桩11b上,当时时刻下,拼接操作平台20靠近第二钢管桩11b的组装拼接端112设置。操作人员经第二钢管桩11b对应的爬梯30至该拼接操作平台20完成第二、三钢管桩11之间的拼接。需要说明的是,第一、二钢管桩之间的拼接连接,或者,第二、三钢管桩之间的拼接连接,可以为焊接,螺纹连接等,本实施例对此不作具体限制。
上述方式,有助于操作人员可以安全、便捷地进行各个钢管桩11之间的拼接连接,避免了起重吊装设备吊人的违规作业,大大降低了高空拼接作业的风险;有助于提高钢管桩11之间的焊接质量,保证整个钢管桩组件10的施工质量;拼接操作平台20可以重复使用,有助于降低整个钢管桩拼接装置的生产成本。
当设有至少两个拼接操作平台20,拼接操作平台20与钢管桩11数量相等,即拼接操作平台20、爬梯30与钢管桩11一一对应设置。每一个拼接操作平台20与钢管桩11固定连接,并靠近钢管桩11的组装拼接端112设置。
例如,参考图2,钢管桩组件10包括自下至上排列的第一钢管桩11a、第二钢管桩11b及第三钢管桩11c,其中,第一、二、三钢管桩上均连接爬梯30,第一、二、三钢管桩上均固定连接拼接操作平台20。
拼接操作过程:操作人员经第一钢管桩11a对应的爬梯30至该拼接操作平台20完成第一、二钢管桩之间的拼接连接;然后,操作人员经第二钢管桩11b对应的爬梯30至该拼接操作平台20完成第二、三钢管桩之间的拼接连接。
上述方式,有助于操作人员可以安全、便捷的进行各个钢管桩11之间的拼接作业,避免了起重吊装设备吊人的违规作业,大大降低了高空拼接作业的风险;有助于提高钢管桩11之间的焊接质量,保证整个钢管桩组件10的施工质量。
当设有至少两个拼接操作平台20,拼接操作平台20数量小于钢管桩11数量。参照上述两种方式的描述,故不再赘述。
可以理解的是,优选地,当设有一个拼接操作平台20,该拼接操作平台20与钢管桩11可拆卸连接,并靠近钢管桩11的组装拼接端112设置。也就是说拼接操作平台20可以与各个钢管桩11可拆卸连接,且拼接操作平台20靠近各个钢管桩11的组装拼接端112设置。以下实施例以此举例说明: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拼接操作平台20与所述钢管桩11搭接配合,所述钢管桩11靠近所述组装拼接端112的区域上设有支撑部115,所述拼接操作平台20搭接在所述支撑部115上。如此设置,有助于拼接操作平台20可以方便安装于钢管桩11上,也可以方便自钢管桩11上拆卸下来,有助于降低操作人员的劳动强度,提高钢管桩11之间的拼接效率。
具体地,如图3所示,钢管桩11包括管体113,在管体113靠近组装拼接端112的区域设有支撑部115。该支撑部115可以构造为牛腿,牛腿与管体113一体成型连接。也就是说牛腿与管体113可以预先焊接在一起,或者,可以预先通过紧固件连接在一起。
拼接操作平台20可以借助吊装设备安装在钢管桩11的牛腿,牛腿对拼接操作平台20起支撑作用;或者,拼接操作平台20可以借助吊装设备自钢管桩11的牛腿拆离。
需要说明的是,牛腿可以为角钢、方管、H型钢、型钢的组合焊接件等等,本实施例对牛腿的具体结构不作限制。
优选地,牛腿为角钢。角钢焊接在管体113上,角钢可以保证对拼接操作平台20的支撑稳定性。例如,可以选用∠75×8mm。
进一步地,在管体113和牛腿之间设有过渡板116,过渡板116包括焊接曲面,焊接曲面与管体113相贴合。
如图4和图5所示,通过过渡板116连接管体113和牛腿。过渡板116包括焊接曲面,焊接曲面与管体113相贴合,增大了管体113和牛腿之间的焊接面,有助于提高管体113和牛腿之间的连接强度,进而提高牛腿对拼接操作平台20的支撑稳定性。
如图6和图7所示,在一些实施例中,拼接操作平台20包括平台21,平台21用于承载操作人员。平台21可以选用型钢组装、焊接成型,或者,平台21可以选用型钢组装、螺纹连接成型。
在一些实施例中,牛腿在钢管桩11的径向方向上尺寸可以与平台21在钢管桩11的径向方向上最大尺寸相等,也就是说牛腿在平台21上正投影,牛腿投影的边缘与平台21边缘平齐。这样设置,可以提高牛腿对拼接操作平台20的支撑稳定性
当然,在一些实施例中,牛腿在钢管桩11的径向方向上尺寸大于平台21在钢管桩11的径向方向上最大尺寸,也就是说牛腿在平台21上正投影,牛腿投影的边缘凸出于平台21边缘。凸出平台21边缘的部分牛腿可以用于与平台21焊接,例如,在出现紧急情况时,可以将拼接操作平台20临时固定连接在钢管桩11上。
其中,凸出平台21边缘的部分牛腿投影长度可以为5cm,8cm,10cm,15cm,20cm等等,本实施例不一一列举。其中,优选地,10cm-20cm。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平台21至少部分环绕所述钢管桩11。如此设置,可以方便操作人员进行钢管桩11之间的焊接,对钢管桩11之间的拼接缝每一个区域尽可能焊接到,提高钢管桩11之间的连接强度。
具体地,如图6或7所示,平台21可以设置缺口211,缺口211可以呈U形、半圆形、矩形等等。通过缺口211平台21可以环绕钢管桩11设置,操作人员可以360°全方位对钢管桩11之间的拼接缝进行焊接。其中,该平台21可以自钢管桩11径向插入或脱离钢管桩11。如此设置,平台21进出钢管桩11方便,避免平台21与钢管桩11之间刚性碰撞。
当然,可以理解的是,平台21也可以设置开孔,卡孔可以为圆形。平台21可以自钢管桩11的组装拼接端112插入或脱离钢管桩11。
需要说明的是,缺口211至钢管桩11之间存在预设间隙d,5cm≤d≤10cm,如此设置,可以进一步避免平台21与钢管桩11之间刚性碰撞。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6或7所示,缺口211的边缘至平台21的边缘之间的距离L至少为0.5m,如此设置,使得操作人员可以自如地进行焊接作业。
在一些实施例中,拼接操作平台20还包括第一护栏23和踏板22,踏板22的形状与平台21的形状相适配,踏板22铺设于平台21上,踏板22可以采用波纹板。第一护栏23围绕所述平台21设置,第一护栏23高度可以为1.2m。如此设置,可以保证操作人员安全、方便的进行焊接作用。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爬梯30包括本体31和第二护栏32,所述第二护栏32围绕于所述本体31。
可以理解的是,操作人员可以借助第二护栏32的设置,提高操作人员攀爬的安全系数,避免意外情况的发生。
在一些实施例中,在钢管桩11的组装拼接端112上设有多个吊耳,吊耳呈环形阵列布置。
需要说明的是,起吊部114构造为吊耳,吊耳焊接在钢管桩11的组装拼接端112上。吊耳呈环形阵列布置,如此设置,通过各个吊耳起吊钢管桩11,钢管桩11可以沿竖直方向上升。
如图8-图15所示,本实用新型第二方面实施例提成一种基于上述钢管桩拼接装置的钢管桩拼接方法,具体步骤如下,以三个钢管桩11之间的拼接距离说明:
S1、吊装第一钢管桩11a,并竖直设置第一钢管桩11a于预设地基上;
需要说明的是,通过第一钢管桩11a上的吊耳起吊第一钢管桩11a,第一钢管桩11a可以呈竖直方向设置。第一钢管桩11a的连接拼接端111(下端)通过地脚螺栓或者膨胀螺栓紧固连接在预设地基上。
S2、吊装拼接操作平台20至第一钢管桩11a的牛腿处,拼接操作平台20安装在第一钢管桩11a的牛腿上;
需要说明的是,拼接操作平台20通过平台21的缺口211插入第一钢管桩11a,使得拼接操作平台20安装在第一钢管桩11a的的牛腿上。也就是说拼接操作平台20安装在第一钢管桩11a的预设位置处。
S3、吊装第二钢管桩11b,使得第二钢管桩11b的连接拼接端111至第一钢管桩11a的组装拼接端112;
需要说明的是,吊装第二钢管桩11b,使得第二钢管桩11b的连接拼接端111(下端)与第一钢管桩11a的组装拼接端112(上端)正对设置。
S4、经第一钢管桩11a对应的爬梯30至拼接操作平台20,对第一、二管桩进行拼接连接;
需要说明的是,操作人员经第一钢管桩11a对应的爬梯30至位于第一钢管桩11a上的拼接操作平台20,对第二钢管桩11b与第一钢管桩11a进行拼接连接。第二钢管桩11b与第一钢管桩11a之间的拼接连接可以为焊接,焊接采用贴板的方式焊接,即通过连接板40将第一钢管桩11a和第二钢管桩11b连接在一起,多个连接板40环绕拼接缝设置。
S5、拆卸位于第一钢管桩11a上的拼接操作平台20,起吊该拼接操作平台20,并安装至第二钢管桩11b的牛腿上;
需要说明的是,因拼接操作平台20与第一钢管桩11a可拆卸连接(搭接配合),吊装设备可以自如将拼接操作平台20安装在钢管桩11上,也可以自如将拼接操作平台20自钢管桩11拆卸下来。可以理解的是,拆卸拼接操作平台20时,操作人员爬离拼接操作平台20。
S6、吊装第三钢管桩11c,使得第三钢管桩11c的连接拼接端111至第二钢管桩11b的组装拼接端112;
S7、经第二钢管桩11b对应的爬梯30至拼接操作平台20,对第二、三管桩进行拼接连接。
本申请的钢管桩拼接方法,有助于操作人员可以安全、便捷的进行各个钢管桩11之间的拼接连接,避免了起重吊装设备吊人的违规作业,大大降低了高空拼接作业的风险;有助于提高钢管桩11之间的焊接质量,保证整个钢管桩组件10的施工质量;拼接操作平台20可以重复使用,有助于降低整个钢管桩拼接装置的生产成本。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第一特征”、“第二特征”可以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或“之下”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也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不是直接接触而是通过它们之间的另外的特征接触。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和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意性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宗旨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Claims (9)

1.一种钢管桩拼接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钢管桩组件(10),所述钢管桩组件(10)沿其长度方向划分为至少两个钢管桩(11),相邻两个所述钢管桩(11)之间拼接连接,所述钢管桩(11)包括相对设置的组装拼接端(112)和连接拼接端(111),所述钢管桩(11)中部至所述组装拼接端(112)之间的区域上设有至少一个起吊部(114);
至少两个爬梯(30),所述爬梯(30)与所述钢管桩(11)一一对应,所述爬梯(30)连接在所述钢管桩(11)上,并所述爬梯(30)沿所述连接拼接端(111)至所述组装拼接端(112)的方向延伸,
至少一个拼接操作平台(20),当设有一个所述拼接操作平台(20),所述拼接操作平台(20)与所述钢管桩(11)可拆卸连接,并靠近所述组装拼接端(112)设置,或者,
当设有至少两个所述拼接操作平台(20),所述拼接操作平台(20)与所述钢管桩(11)数量相等,所述拼接操作平台(20)与所述钢管桩(11)上固定连接,并靠近所述组装拼接设置,或者,所述拼接操作平台(20)数量小于所述钢管桩(11)数量,所述至少两个所述拼接操作平台(20)中一者与所述钢管桩(11)可拆卸连接,并靠近所述组装拼接设置;所述至少两个所述拼接操作平台(20)中剩余者与所述钢管桩(11)上固定连接,并靠近所述组装拼接设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钢管桩拼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拼接操作平台(20)与所述钢管桩(11)搭接配合,所述钢管桩(11)靠近所述组装拼接端(112)的区域设有支撑部(115),所述拼接操作平台(20)搭接在所述支撑部(115)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钢管桩拼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钢管桩(11)包括管体(113),所述支撑部(115)构造为牛腿,所述管体(113)与所述牛腿一体成型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钢管桩拼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管体(113)与所述牛腿之间设有过渡板(116),所述过渡板(116)包括焊接曲面,所述焊接曲面与所述管体(113)相贴合。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钢管桩拼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拼接操作平台(20)包括平台(21),所述牛腿在所述平台(21)上正投影,所述牛腿投影的边缘与所述平台(21)边缘平齐,或者,所述牛腿投影的边缘凸出于所述平台(21)边缘。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钢管桩拼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平台(21)至少部分环绕所述钢管桩(11)。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钢管桩拼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平台(21)上设有缺口(211)。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钢管桩拼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缺口(211)的边缘至所述平台(21)的边缘之间的距离至少0.5m;所述缺口(211)与所述钢管桩(11)之间存在预设间隙d,5cm≤d≤10cm;所述拼接操作平台(20)还包括第一护栏(23),所述第一护栏(23)环绕所述平台(21)。
9.根据权利要求1-8中任一项所述的钢管桩拼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爬梯(30)包括本体(31)和第二护栏(32),所述第二护栏(32)围绕于所述本体(31)。
CN202321352012.1U 2023-05-30 2023-05-30 钢管桩拼接装置 Active CN22016691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352012.1U CN220166916U (zh) 2023-05-30 2023-05-30 钢管桩拼接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352012.1U CN220166916U (zh) 2023-05-30 2023-05-30 钢管桩拼接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20166916U true CN220166916U (zh) 2023-12-12

Family

ID=8905890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1352012.1U Active CN220166916U (zh) 2023-05-30 2023-05-30 钢管桩拼接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20166916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4701047B2 (ja) 風力発電タワーの構築方法
JP2010065378A (ja) 吊り足場及びその架設方法
CN220166916U (zh) 钢管桩拼接装置
CN210944613U (zh) 一种塔吊附墙操作平台
CN113404281A (zh) 爬式脚手架及其爬升和安装方法、装配式建筑的施工方法
CN116516962A (zh) 钢管桩拼接装置及施工方法
US20080250579A1 (en) Modular Support Catch System
CN113756503B (zh) 一种z字形飘带大厅的施工方法
CN214034706U (zh) 一种用于附着式升降脚手架上的塔吊人行安全通道
CN216662305U (zh) 超高层塔吊底部附着式液压自爬升硬防护平台
CN112983031A (zh) 一种可移动式电梯井防护水平防护装置
CN209924407U (zh) 钢结构高空安装的组合工作平台
CN114541354A (zh) 一种导管架侧片体的组装定位方法
CN212771896U (zh) 用于公路桥梁的应急避险装置
CN114016540A (zh) 一种风电导管架过渡段及组装工艺
CN112647701A (zh) 水电站发电机检修组合平台
CN215595036U (zh) 一种可移动式电梯井防护水平防护装置
CN219794604U (zh) 一种安全防护吊篮
CN216939082U (zh) 导管架合拢焊接工作平台
CN213806506U (zh) 一种操作架及高空安全操作平台
CN216072819U (zh) 一种附着于钢壳混凝土索塔塔侧的塔吊底座
CN212399552U (zh) 一种拱桥拱肋焊缝焊接辅助操作平台
CN219219743U (zh) 便携升降的附着式脚手架
CN216640293U (zh) 一种装配式高空管柱操作平台
CN212224575U (zh) 一种建筑施工安全作业平台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