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0151514U - 一种连续传输挤压蠕动泵 - Google Patents

一种连续传输挤压蠕动泵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20151514U
CN220151514U CN202321481776.0U CN202321481776U CN220151514U CN 220151514 U CN220151514 U CN 220151514U CN 202321481776 U CN202321481776 U CN 202321481776U CN 220151514 U CN220151514 U CN 22015151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am
hose
block
peristaltic pump
work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1481776.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瑞鹏
汪强
孙金福
张斌
陈明帅
张彦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aoding Lead Fluid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aoding Lead Fluid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aoding Lead Fluid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Baoding Lead Fluid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1481776.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2015151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2015151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20151514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Reciprocating Pump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连续传输挤压蠕动泵。所述连续传输挤压蠕动泵包括:壳体、传动部件、按压单元和限位板,所述限位板与所述壳体固定连接,所述按压单元和所述限位板之间用于放置软管,所述按压单元在所述传动部件的驱动下做往复运动,用于按压所述软管;其中,所述按压单元包括沿所述软管内的流体输出方向依次设置的挤压装置和补偿装置,工作时,所述传动部件带动所述挤压装置和所述补偿装置交替挤压所述软管。本实用新型中,通过在挤压蠕动泵中增设补偿装置,利用补偿装置来补偿仅利用挤压装置挤压软管进行流体泵送时的流体断流问题。通过补偿装置与挤压装置的配合,可连续地、不间断地泵送流体。

Description

一种连续传输挤压蠕动泵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蠕动泵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连续传输挤压蠕动泵。
背景技术
挤压蠕动泵是用于流体泵送的装置,其工作原理是:驱动系统带动挤压装置对软管进行挤压,软管产生弹性形变并在软管的流体吸入口形成负压从而吸入流体,经由软管和挤压装置的配合,在软管内对流体形成压力输送,进而在软管的流体输出口将流体泵出。
在现有技术中,挤压装置一般仅包括进液截止阀、挤压工作块和排液截止阀。在泵送流体时,不仅需要挤压工作块放松以在软管内积蓄流体,还需要挤压工作块挤压软管以将流体泵出软管。由于挤压工作块的放松和挤压软管的过程是间歇性的,因此会导致不能连续泵送流体。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连续传输挤压蠕动泵。本实用新型在挤压蠕动泵中设置补偿装置,在挤压装置未连续挤压软管使得不能连续泵送流体时,利用补偿装置对软管进行挤压补偿,通过合理设置挤压装置和补偿装置的工作时机,有效解决只利用挤压装置进行挤压时存在的流体断流问题,保证挤压蠕动泵连续不间断地泵送流体。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具体技术方案如下:
本说明书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连续传输挤压蠕动泵,包括:壳体、传动部件、按压单元和限位板,所述限位板与所述壳体固定连接,所述按压单元和所述限位板之间用于放置软管,所述按压单元在所述传动部件的驱动下做往复运动,用于按压所述软管;其中,所述按压单元包括沿所述软管内的流体输出方向依次设置的挤压装置和补偿装置,工作时,所述传动部件带动所述挤压装置和所述补偿装置交替挤压所述软管。
可选的,所述传动部件为偏心传动机构或者直线传动机构。
可选的,所述传动部件依次包括同轴的进液截止凸轮、排液截止凸轮、工作凸轮和补偿凸轮,所述进液截止凸轮和所述排液截止凸轮的高位停止段对应的圆心角之和为360°。
可选的,所述按压单元包括块体或杆件。
可选的,所述按压单元包括进液截止块、排液截止块、挤压工作块和补偿压块,工作时,所述进液截止凸轮用于驱动所述进液截止块,所述排液截止凸轮用于驱动所述排液截止块、所述工作凸轮用于驱动所述挤压工作块,所述补偿凸轮用于驱动所述补偿压块。
可选的,在所述传动部件转动时,所述排液截止凸轮的回程段起始点、所述工作凸轮的推程段起始点和所述补偿凸轮的回程段起始点均相同。
可选的,在所述传动部件转动时,所述排液截止凸轮的推程段和回程段在所述工作凸轮的推程段内完成切换,所述排液截止凸轮的回程段起始点与所述补偿凸轮的回程段起始点相同。
可选的,在所述传动部件转动时,所述排液截止凸轮的推程段起始点早于所述工作凸轮的推程段终止点,所述排液截止凸轮的推程段终止点晚于所述工作凸轮的推程段终止点,所述排液截止凸轮的推程终止点早于所述补偿凸轮的推程段起始点。
可选的,所述壳体包括前安装板、后安装板和两个侧安装板,两个所述侧安装板相对设置,所述前安装板与所述后安装板相对设置,所述前安装板的顶端和所述后安装板的顶端均设置有用于安装所述软管的槽口,所述限位板安装在所述槽口远离所述挤压单元的一侧。
可选的,所述软管、所述传动部件、所述挤压装置和所述补偿装置可拆卸地安装在所述壳体内。
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连续传输挤压蠕动泵,在挤压蠕动泵中增设补偿装置,利用补偿装置来补偿仅利用挤压装置挤压软管进行流体泵送时的流体断流问题。通过补偿装置与挤压装置的配合,可连续不间断地泵送流体。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的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挤压蠕动泵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挤压蠕动泵的整体结构爆炸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挤压蠕动泵的整体结构剖面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挤压装置和补偿装置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挤压装置和补偿装置的侧视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挤压单元和补偿压块与滑动座的装配形式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轴承的位置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1、进液截止块;2、挤压工作块;3、排液截止块;4、补偿压块;5、进液截止凸轮;6、工作凸轮;7、排液截止凸轮;8、补偿凸轮;9、主轴;10、压块轴承;11、壳体;12、槽口;13、电机;14、限位板;15、左侧板;16、右侧板;17、前安装板;18、后安装板;19、滑动座;20、隔热件;21、轴承孔;23、滑槽座;24、滑槽;25、软管。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的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发明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的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如背景技术中所述,现有的挤压蠕动泵一般包括进液截止阀、挤压工作块和排液截止阀等结构。进液截止阀、挤压工作块和排液截止阀沿软管内的流体输出方向依次布置。在流体泵送前,进液截止阀处于关闭状态,挤压工作块处于放松状态(未挤压软管),排液截止阀处于打开状态。在工作时,挤压工作块先开始动作并挤压所在位置处的软管,使得软管受力变形并容积减小。在挤压工作块到达挤压极限位置后,排液截止阀开始动作并关闭(挤压软管并将对应位置的软管闭合)。此时,由于进液截止阀和排液截止阀都是闭合的,且挤压工作块挤压着软管,使得软管内形成了负压,若进液截止阀打开,则可利用负压将流体从软管的进液口沿软管的流体输出方向吸入到软管内。在排液截止阀关闭后,进液截止阀打开,且挤压工作块回复到未挤压软管的状态。此时,随着软管形状的恢复,流体会从软管的进液口沿流体输出方向被吸入到软管内。
利用软管内的负压将流体从软管的进液口沿流体输出方向吸入到软管内,并且在软管内积蓄。之后,进液截止阀挤压软管直至闭合,排液截止阀随后动作并打开,则流体可以沿流体输出方向被泵送出软管。
在上述过程中,由于既需要挤压工作块挤压软管以排出流体,又需要挤压工作块放松以在软管内积蓄流体,使得软管泵送流体的过程是间断的,由此必然会导致泵送时流体的断流。
为了解决泵送的流体断流的问题,本方案考虑到在排液截止阀关闭之后,在软管的流体输出方向继续挤压软管。为了实现这一功能,本方案沿软管的流体输出方向在挤压装置之后设置补偿装置。在排液截止阀关闭之后,利用补偿装置继续对软管进行挤压,从而继续保持软管中流体的流出,从而实现软管内流体的连续流出,避免流体的断流。
连续传输挤压泵的工作结构:为了实现进液截止阀、排液截止阀、挤压工作块和补偿压块按上述规律运动,本方案采用的是凸轮组作为驱动结构,设置有进液截止凸轮、排液截止凸轮、工作凸轮和补偿凸轮分别与进液截止阀、排液截止阀、挤压工作块和补偿压块一一对应,进液截止凸轮、排液截止凸轮、工作凸轮和补偿凸轮沿主轴依次布置并固定在主轴上。进液截止阀、排液截止阀、挤压工作块和补偿压块为块体。
另外,为了进一步提高挤压工作块和补偿装置的衔接效果,以提高流体连续排出效果,因此需要将补偿装置的动作时机提前。优选地,补偿装置可以在排液截止阀完全关闭之前开始挤压软管,可实现的效果是:在排液截止阀关闭以将所在位置的流体沿流体输出方向挤压之前,补偿装置就已经对这些流体产生了挤压排出作用。这样做会使得排液截止阀的关闭和补偿装置对软管的挤压之间不存在断流时间差。
而且,存在这样一个问题:由于现有的挤压蠕动泵中的排液截止阀十分靠近软管沿流体输出方向的出口方向,使得排液截止阀的开闭会对流体的排出产生直接影响。在此基础上,在进液截止阀闭合且排液截止阀打开时,会因软管内的压力将靠近排液截止阀的一部分流体回吸到软管内,从而形成回流,更不利于流体的泵送。
为了解决回流的问题,本方案考虑到是否可以通过延后排液截止阀的打开时机来解决。也就是说,在挤压工作块对软管产生挤压动作之后,再打开排液截止阀。若如此操作,则挤压工作块挤压软管排出的流体会补充由于排液截止阀打开而导致的流体回流,从而可以减弱软管对流体的回吸,而且可以保证流体均沿软管的流体输出方向输出。优选地,在打开排液截止阀时,最好尽可能降低排液截止阀的打开速度,以避免排液截止阀迅速复位造成流体波动等异常情况。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并达到上述效果,本说明书提供一种连续传输挤压蠕动泵和流体连续传输方法,将参考图1-图7对本方案中的挤压蠕动泵的具体结构、结构间的连接关系以及各结构的功能做详细说明。
本方案中的挤压蠕动泵可以包括以下结构:挤压单元、传动部件、壳体11、电机13、限位板14和至少一个软管25。其中,挤压单元包括挤压装置、补偿装置,挤压装置包括进液截止块1、挤压工作块2和排液截止块3,补偿装置包括补偿压块4。其中,进液截止块1与限位板14组成进液截止阀,排液截止块3与限位板14组成排液截止阀。传动部件为偏心传动机构或者直线传动机构,当传动部件为凸轮组时,可以包括主轴9、进液截止凸轮5、工作凸轮6、排液截止凸轮7和补偿凸轮8,进液截止凸轮5、工作凸轮6、排液截止凸轮7和补偿凸轮8依次布置并固定在主轴9上。
为了安装凸轮组及各阀和压块,本方案还包括壳体,壳体主体为空壳结构,壳体中部的中空空间用于安装传动部件和挤压单元等。如图2所示,壳体11包括左侧板15、右侧板16、前安装板17和后安装板18,左侧板15和右侧板16相对设置,且前安装板17和后安装板18相对设置。需要注意的是,这里的“左、右、前、后”只表示对立关系,不代表实际的方向关系。另外,将图2、图3和图5相结合可看出,主轴9贯穿前安装板17和后安装板18,且设置在壳体11内部。在前安装板17和后安装板18对应的位置上设置有轴承孔21,以便主轴9与壳体11的连接。
为了固定软管,本方案还包括限位板14,限位板14作为阀块挤压软管的基础面,可拆卸的固定在壳体11的上。在前安装板17和后安装板18上方对应的位置设置有用于安装软管的槽口12。槽口12的作用是放置软管25,将限位板14安装在壳体11沿水平面的上部,配合槽口12的设置,可以使得位于壳体11内部的挤压装置和补偿装置在对软管25进行挤压时,能够将软管25抵靠在限位板14朝向壳体11内部的一侧。
另外,由图2可看出,在电机13和前安装板17之间设置有隔热件20,其作用是避免电机13过热从而对壳体11中挤压装置和补偿装置的工作产生不利影响。
电机13作为动力源,安装在壳体11的一侧,电机13的输出轴与主轴9固定连接,为凸轮转动提供动力。
另外,由挤压装置和补偿装置沿左侧板15和右侧板16之间的方向的形状可看出,在左侧板15和右侧板16面向壳体11的内部均安装有滑槽座19,且挤压装置的两端以及补偿装置中补偿压块的两端均设置有可用于在滑槽座19中滑动的凸起结构。
图3是本方案中一些实施例的挤压蠕动泵的整体结构剖面图。从图中可看出,沿软管25的流体输出方向、在主轴9的外表面上依次设置有进液截止凸轮5、工作凸轮6、排液截止凸轮7和补偿凸轮8。对应地,在进液截止凸轮5所在位置安装有进液截止块1,在工作凸轮6所在位置安装有挤压工作块2,在排液截止凸轮7所在位置安装有排液截止块3,在补偿凸轮8所在位置安装有补偿压块4。电机13沿流体输出方向安装在补偿压块4和补偿凸轮8之后,为主轴9提供动力,进而带动进液截止凸轮5、工作凸轮6、排液截止凸轮7和补偿凸轮8转动,然后带动分别与这些凸轮对应的进液截止块1、挤压工作块2、排液截止块阀3和补偿压块4对软管25做挤压动作。
图4和图5对挤压单元、凸轮组、补偿压块4、补偿凸轮8与主轴9的位置关系做了更具体地展示。从这些图可看出,沿软管25的流体输出方向(图5中的A和箭头所标示方向)在主轴9的外表面依次设置有进液截止凸轮5、工作凸轮6、排液截止凸轮7和补偿凸轮8。在进液截止凸轮5的外表面上设置有进液截止块1、在工作凸轮6的外表面上设置有挤压工作块2,在排液截止凸轮7的外表面上设置有排液截止块3,在补偿凸轮8的外表面上设置有补偿压块4。另外参考图6可看出,进液截止块1、挤压工作块2、排液截止块3和补偿压块4并不是直接放置在壳体11内而不与壳体11的内侧接触,而是在壳体11的左侧板15和右侧板16朝向壳体11内部的一侧设置有包括滑槽座23和滑槽24的滑动座19,其作用是提高阀和压块在凸轮外表面的运动稳定性。其中,进液截止块1、挤压工作块2、排液截止块3和补偿压块4两端的凸起结构与滑槽24的形状适配,可滑动连接在左侧板15和右侧板16的滑槽24之内,以沿竖直方向做滑动运动,从而可在进液截止凸轮5、工作凸轮6、排液截止凸轮7和补偿凸轮8的带动下对软管25产生挤压作用。滑槽座23的作用是将滑槽24间隔开,避免相邻滑槽24太近影响进液截止块1、挤压工作块2、排液截止块3和补偿压块4沿竖直方向的滑动效果。优选地,采用耐磨或自润滑材料制作滑槽24以提高滑槽24的耐磨性和滑动效果。
如图7可看出,为降低凸轮与阀和压块之间的摩擦力,本说明书实施例在每个阀块的下方设置压块轴承10,即在凸轮和阀块的接触位置设置压块轴承10。工作过程中,将压块轴承10作为凸轮的从动件,在工作过程中,凸轮外缘接触并带动压块轴承10转动,通过压块轴承传递阀块上下运动的动力。利用压块轴承10减小凸轮与阀和压块的接触面积,同时由于凸轮传动本身的特点,从动件使用点或线与凸轮接触,能够与凸轮外缘保持接触,使得阀和压块的动作更接近凸轮的运动规律,从而避免阀和压块的运动失真。使用压块轴承作为从动件的接触点与凸轮接触就是为了降低从动件与凸轮的接触面积,使阀块更接近真实的凸轮运动规律。
在本方案考虑了以上挤压蠕动泵结构的基础上,还考虑了为有效避免流体断流所需的截止块和压块的工作时机。在此,由于进液截止块1、挤压工作块2、排液截止块3和补偿压块4的运动需要对应凸轮的带动,且对应凸轮的运动状态与阀和压块的运动状态相一致。因此,为了方便说明,接下来从凸轮的运动状态的角度来分析如何配置各凸轮间的运动关系,以实现软管25内流体的连续泵出。
凸轮的外缘结构根据不同的功能可分为推程段、高位停止段、回程段和低位停止段。高位停止段指的是在凸轮的最大直径位置的圆弧段,低位停止段指的是在凸轮的最小直径位置的圆弧段,则推程段指的是低位停止段到高位停止段之间的圆弧段,回程段指的是高位停止段到低位停止段之间的圆弧段。在本方案中,凸轮的推程段、高位停止段、回程段和低位停止段对应的是凸轮从转动并带动阀或压块压紧闭合软管25直到转动并带动阀或压块放松并回到起始位置的各个阶段。
另外,还必须保证进液截止块1和排液截止块3交替工作,且必须保证在任意时刻进液截止块1和排液截止块3中的任意一个保持关闭状态,以保证软管25所在的泵体区域是断路的。由此得出,进液截止凸轮5和排液截止凸轮7的高位停止段所组成的圆心角之和应为360°。另外,工作凸轮6、补偿凸轮8和排液截止凸轮7的推程段的非重合部分组成的圆心角之和为360°。
在排出流体的角度,要想利用挤压工作块2沿软管25内的流体输出方向排出流体,则应当将挤压工作块2的挤压开始时间点设置为晚于进液截止块1挤压软管25并闭合。此时,在进液截止块1闭合的前提下,利用挤压工作块2挤压软管25必然使软管25内的流体沿流体输出方向排出。另外,要想利用补偿压块4沿软管25内的流体输出方向排出流体,则应当将补偿压块4的挤压开始时间点设置为晚于排液截止块3挤压软管25并闭合。此时,在排液截止块3闭合的前提下,利用补偿压块4挤压软管25必然使软管25内的流体沿流体输出方向排出。
为了避免补偿压块对软管的回吸作用,补偿压块的回程段应该在挤压工作块的推程段开始后,滞后进入工作状态。
另外,由于补偿凸轮对应的工作位置直接与软管出口方向连通,所以补偿凸轮的动作能够直接影响软管输出的液量,当补偿压块复位时,由于软管恢复形状,必然会产生回吸,形成反向的流量。为了避免这种回吸情况,可以将补偿凸轮8的回程段的开始时间点设置为晚于工作凸轮6的推程段的开始时间点。这样的话,挤压工作块2先挤压软管25并沿软管25的流体输出方向排出流体,再开始放松补偿压块4,以利用挤压工作块2挤压产生的流体抵消因放松补偿压块4所引起的流体回吸,从而有效避免仅存在流体回吸时流体的断流。
另外,还可以利用工作凸轮6、排液截止凸轮7和补偿凸轮8之间的配合有效实现流体的连续输出。具体实现方式为:以排液截止凸轮7的动作为基准进行凸轮动作时机的设计。将排液截止凸轮7的回程段的开始时间点设置为与工作凸轮6的推程段的开始时间点相同,并与补偿凸轮8的回程段的开始时间点相同;同时,为避免回吸流体,将排液截止凸轮7的推程段时长和回程段时长均设置为小于工作凸轮6的推程段时长,且排液截止凸轮7的推程段和回程段应在工作凸轮6的推程段之内完成切换,而且本方案中将排液截止凸轮7的回程段的开始时间点设置为与补偿凸轮8的回程段的开始时间点相同,以利用挤压工作块2挤压软管25时产生的沿流体输出方向的流体抵消利用补偿压块4放松软管25时回吸的流体。另外,本方案中将排液截止凸轮7的推程段的开始时间点设置为早于工作凸轮6的推程段的结束时间点,将排液截止凸轮7的推程段的结束时间点设置为晚于工作凸轮6的推程段的结束时间点,将排液截止凸轮7的推程段的结束时间点设置为早于补偿凸轮8的推程段的开始时间点。另外,为实现流体沿软管25的流体输出方向的排出,将补偿凸轮8的推程段的开始时间点设置为与排液截止凸轮7的推程段的结束时间点相同,并将排液截止凸轮7的推程段的结束时间点设置为与工作凸轮6的回程段的开始时间点相同。
通过以上对挤压蠕动泵结构的设计以及对挤压蠕动泵中各凸轮的配合时机的设计,可有效解决现有仅利用挤压装置挤压软管25泵送流体时存在的流体断流的问题,通过上述结构的相互配合,可连续地、不间断地泵送流体。
基于上述连续传输挤压蠕动泵,本说明书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流体传输方法,其中,所述挤压装置包括进液截止阀、排液截止阀和挤压工作块,包括:
当确定所述进液截止阀关闭后,控制所述挤压工作块按压所述软管;
当所述挤压工作块停止挤压所述软管后,控制所述排液截止阀关闭;
在所述排液截止阀完全关闭之前,控制所述补偿装置挤压所述软管;
在所述排液截止阀完全关闭之后,控制所述进液截止阀和所述挤压工作块打开。
在一个或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方法还可以包括:当所述挤压工作块开始按压所述软管后,控制所述排液截止阀打开。
在一个或一些实施例中,在任意时刻,所述进液截止阀和所述排液截止阀至少有一个保持关闭状态。
在一个或一些实施例中,通过调整所述传动部件的凸轮形状从而实现所述流体传输方法。
本说明书中各个实施例采用递进的方式描述,每个实施例重点说明的都是与其他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各个实施例之间相同或相似的部分互相参见即可。
本文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发明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发明的装置及其核心思想;同时,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依据本发明的思想,在具体实施方式及应用范围上均会有改变之处。综上所述,本说明书内容不应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Claims (10)

1.一种连续传输挤压蠕动泵,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传动部件、按压单元和限位板,所述限位板与所述壳体固定连接,所述按压单元和所述限位板之间用于放置软管,所述按压单元在所述传动部件的驱动下做往复运动,用于按压所述软管;其中,所述按压单元包括沿所述软管内的流体输出方向依次设置的挤压装置和补偿装置,工作时,所述传动部件带动所述挤压装置和所述补偿装置交替挤压所述软管。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续传输挤压蠕动泵,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部件为偏心传动机构或者直线传动机构。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续传输挤压蠕动泵,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部件依次包括同轴的进液截止凸轮、排液截止凸轮、工作凸轮和补偿凸轮,所述进液截止凸轮和所述排液截止凸轮的高位停止段对应的圆心角之和为360°。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连续传输挤压蠕动泵,其特征在于,所述按压单元包括块体或杆件。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连续传输挤压蠕动泵,其特征在于,所述按压单元包括进液截止块、排液截止块、挤压工作块和补偿压块,工作时,所述进液截止凸轮用于驱动所述进液截止块,所述排液截止凸轮用于驱动所述排液截止块、所述工作凸轮用于驱动所述挤压工作块,所述补偿凸轮用于驱动所述补偿压块。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连续传输挤压蠕动泵,其特征在于,在所述传动部件转动时,所述排液截止凸轮的回程段起始点、所述工作凸轮的推程段起始点和所述补偿凸轮的回程段起始点均相同。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连续传输挤压蠕动泵,其特征在于,在所述传动部件转动时,所述排液截止凸轮的推程段和回程段在所述工作凸轮的推程段内完成切换,所述排液截止凸轮的回程段起始点与所述补偿凸轮的回程段起始点相同。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连续传输挤压蠕动泵,其特征在于,在所述传动部件转动时,所述排液截止凸轮的推程段起始点早于所述工作凸轮的推程段终止点,所述排液截止凸轮的推程段终止点晚于所述工作凸轮的推程段终止点,所述排液截止凸轮的推程终止点早于所述补偿凸轮的推程段起始点。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续传输挤压蠕动泵,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包括前安装板、后安装板和两个侧安装板,两个所述侧安装板相对设置,所述前安装板与所述后安装板相对设置,所述前安装板的顶端和所述后安装板的顶端均设置有用于安装所述软管的槽口,所述限位板安装在所述槽口远离所述按压单元的一侧。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续传输挤压蠕动泵,其特征在于,所述软管、所述传动部件、所述挤压装置和所述补偿装置可拆卸地安装在所述壳体内。
CN202321481776.0U 2023-06-12 2023-06-12 一种连续传输挤压蠕动泵 Active CN22015151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481776.0U CN220151514U (zh) 2023-06-12 2023-06-12 一种连续传输挤压蠕动泵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481776.0U CN220151514U (zh) 2023-06-12 2023-06-12 一种连续传输挤压蠕动泵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20151514U true CN220151514U (zh) 2023-12-08

Family

ID=8901083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1481776.0U Active CN220151514U (zh) 2023-06-12 2023-06-12 一种连续传输挤压蠕动泵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20151514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AU2018204390B2 (en) Axial piston pump
RU2488715C2 (ru) Насос-дозатор и его приводное устройство
US20150211509A1 (en) Multiple diaphragm pump
CN220151514U (zh) 一种连续传输挤压蠕动泵
CN116733727A (zh) 一种连续传输挤压蠕动泵和流体传输方法
CN101666308B (zh) 往复式橡胶隔膜液压泵
CN203548173U (zh) 一种液压变量柱塞泵补油和冲洗装置
CN114673652A (zh) 一种挤压式蠕动泵
CN211145369U (zh) 电液一体式控制阀
CN209196062U (zh) 正反转丝杠滑台及其连续压油柱塞泵系统
CN220151515U (zh) 一种夹持式挤压蠕动泵
CN113931819A (zh) 一种大行程柱塞泵
CN101592138A (zh) 液力增压泵
WO2012129986A1 (zh) 柱塞泵
CN220354036U (zh) 一种微型齿轮泵
CN219281926U (zh) 一种挤压式蠕动泵
CN216477773U (zh) 一种挤压式蠕动泵
CN110925176B (zh) 一种双滚轮旋转式高精度蠕动泵
CN218467760U (zh) 柱塞泵动力传递组件
CN219774343U (zh) 一种双轴机械密封型双螺杆泵
CN220395994U (zh) 一种新型的农用灌溉水泵
CN116591939A (zh) 一种夹持式挤压蠕动泵
KR20200037609A (ko) 유량제어형 유체펌프
CN216008867U (zh) 一种水泵流量控制装置
CN215762065U (zh) 一种水泵及清洗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