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5762065U - 一种水泵及清洗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水泵及清洗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5762065U
CN215762065U CN202121505314.9U CN202121505314U CN215762065U CN 215762065 U CN215762065 U CN 215762065U CN 202121505314 U CN202121505314 U CN 202121505314U CN 215762065 U CN215762065 U CN 21576206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riving gear
water pump
water
driving
drive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1505314.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帅
陈志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Dongguan Geluo Electronic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oldenyan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oldenyan Co ltd filed Critical Goldenyan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1505314.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576206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576206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5762065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Reciprocating Pump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液体变容式机械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水泵及清洗装置。水泵包括驱动装置、传动装置、抽排水装置及两柱塞,抽排水装置设有两排水通道和与两排水通道分别对应连通的两活动腔,每一柱塞与一活动腔对应并在活动腔内活动。驱动装置与传动装置传动连接,传动装置与两柱塞传动连接。水泵运转时,驱动装置通过传动装置带动两柱塞交替释放和挤压对应的活动腔,以使两排水通道分别进行抽水和排水。由于水泵仅设置了一处驱动装置,因此水泵的整体结构更加小巧紧凑,便于安装拆卸。且,通过传动装置带动两柱塞的运转,能够确保两柱塞运转时的同步性,确保水泵有序运转的同时实现高效快速的抽水及排水。

Description

一种水泵及清洗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液体变容式机械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水泵及清洗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采用水泵的清洗装置成为了人们日常生活中经常用到的清洁辅助工具。常见的水泵通常会采用电机驱动水泵来实现水泵的抽水及排水,而为了使水泵能够不间断的排水,通常采用两个电机分别驱动两个不同的水泵,当一水泵进行抽水时另一水泵进行排水,进而实现水泵不间断的排水。由于设置了两组电机,这就造成了水泵的整体体积偏大,不便于安装在小型的清洗装置当中。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水泵的整体体积偏大不便于安装在小型的清洗装置当中的问题,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水泵及清洗装置。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水泵,所述水泵包括驱动装置、传动装置、抽排水装置及两柱塞;所述抽排水装置设有两排水通道和与两所述排水通道分别对应连通的两活动腔,每一柱塞与一活动腔对应并在所述活动腔内活动,所述驱动装置与所述传动装置传动连接,所述传动装置与两所述柱塞传动连接;所述水泵运转时,所述驱动装置通过所述传动装置带动两所述柱塞交替释放和挤压对应的所述活动腔,以使两所述排水通道分别进行抽水和排水。
优选地,所述驱动装置带动所述传动装置绕一中轴线转动,两所述柱塞分别设置在所述中轴线的两相对侧;所述传动装置转动时,两所述柱塞分别往相反的方向移动。
优选地,所述传动装置进一步包括主动装置及与所述主动装置连接的从动装置,两所述柱塞分别与所述主动装置和所述从动装置连接,所述驱动装置与所述主动装置连接并通过所述主动装置带动一所述柱塞往复运动,所述主动装置通过所述从动装置带动另一所述柱塞往复运动。
优选地,所述驱动装置进一步包括动力元件及与所述动力元件连接的驱动齿轮,所述主动装置进一步包括第一偏心轴及与所述驱动齿轮相啮合的主动齿轮,所述第一偏心轴设置在所述主动齿轮上,一所述柱塞通过所述第一偏心轴与所述主动齿轮可拆卸连接;所述动力元件通过所述驱动齿轮带动所述主动齿轮转动,所述主动齿轮通过所述第一偏心轴带动所述柱塞往复运动。
优选地,所述驱动齿轮为直齿轮,所述主动齿轮为端面齿轮。
优选地,所述从动装置进一步包括第二偏心轴及与所述主动齿轮连接的从动盘,所述第二偏心轴设置在所述从动盘上,另一所述柱塞通过所述第二偏心轴与所述从动盘可拆卸连接;所述主动齿轮带动所述从动盘转动,所述从动盘通过所述第二偏心轴带动所述柱塞往复运动。
优选地,所述主动齿轮与所述从动盘绕同一轴线转动,所述第一偏心轴与所述第二偏心轴分别设置在所述轴线的两相对侧。
优选地,所述抽排水装置进一步包括安装板及轴承,所述安装板设有轴承安装孔,所述轴承通过所述轴承安装孔与所述安装板连接,所述主动齿轮与所述从动盘分别设置在所述安装板的两相对侧并与所述轴承可拆卸连接。
优选地,所述主动齿轮的轮齿设于所述主动齿轮靠近所述从动盘一侧,所述驱动齿轮设置在所述从动盘与所述主动齿轮之间并与所述主动齿轮相啮合。
本实用新型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提供的又一技术方案如下:一种清洗装置,所述清洗装置包括水泵,所述水泵用于输出水流。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水泵及清洗装置具有以下优点:
1、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传动装置与两柱塞传动连接,仅需设置一处驱动装置即可通过传动装置带动两柱塞交替释放和挤压对应的活动腔,进而实现水泵不间断的抽水及排水。由于水泵仅设置了一处驱动装置,因此水泵的整体结构更加小巧紧凑,同时较少零部件的水泵也便于安装拆卸。且,通过传动装置带动两柱塞的运转,能够确保两柱塞运转时的同步性,确保水泵有序运转的同时实现高效快速的抽水及排水。
2、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驱动齿轮为直齿轮,主动齿轮为端面齿轮,采用端面齿轮能够大大缩小齿轮的轴向尺寸,进而使得驱动齿轮与主动齿轮之间的结构更加紧凑可靠。同时,端面齿轮传动较为平稳,能够实现大功率的运转并能输出较大的扭矩,进而实现水泵水流的输出。且,端面齿轮具有较高的齿面强度和齿根强度,不易损坏,进一步延长了水泵的使用寿命。
3、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从动盘与主动齿轮相连接,当驱动齿轮带动主动齿轮转动时,通过主动齿轮即可带动从动盘同步转动,避免了主动齿轮与从动盘之间运动偏差的产生,进一步提高了从动盘与主动齿轮之间的同步性。同时,从动盘无需设置复杂的轮齿,结构较为简单,更便于加工制作。且驱动齿轮仅与主动齿轮相啮合,无需同时与从动盘及主动齿轮相啮合,进一步避免了啮合误差的产生,确保了驱动齿轮与主动齿轮及从动盘之间传动的稳定性。
4、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主动齿轮与从动盘绕同一轴线转动,能够提高主动齿轮与从动盘之间转动时的同步性,确保水泵能够有序顺畅的运转。同时,第一偏心轴与第二偏心轴分别设置在轴线的两相对侧,在从动盘与主动齿轮转动时,第一偏心轴的移动方向与第二偏心轴的移动方向相反,相反的移动方向能够确保两柱塞交替挤压两活动腔,进而实现水泵在喷出水的同时也在进行抽水。
5、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主动齿轮与从动盘通过轴承安装在安装板上,主动齿轮及从动盘的安装方式简单,便于安装更换。同时,轴承具有较高的结构强度,能够确保安装板与主动齿轮及从动盘之间连接的可靠性。且,通过轴承能够避免主动齿轮与安装板之间的相对滑动,在主动齿轮及从动盘转动时,能够进一步减小转动的摩擦力。而将主动齿轮与从动盘设置在安装板的两相对侧,能够使得水泵的整体结构更加紧凑。
6、本实用新型实施例通过将驱动齿轮设置在从动盘与主动齿轮之间,使得从动盘、主动齿轮及驱动齿轮之间的结构更加紧凑,能够进一步缩小水泵的整体体积,较小体积的水泵能够运用于更多的场景,进一步提高了水泵的实用性。
7、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清洗装置通过水泵输出水流,而水泵仅需设置一处驱动组件即可实现主动水泵与从动水泵的往复移动,进而实现水泵的抽水及排水,整体结构简单,便于安装拆卸。同时,水泵通过主动水泵来带动从动水泵能够确保从动水泵与主动水泵运转的同步性,进而在水泵有序运转的同时实现高效快速的抽水及排水,进一步提高了用户体验。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提供的水泵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提供的水泵的爆炸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提供的水泵的剖视图。
图4是图3中A的放大示意图。
图5是图4中B的放大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提供的清洗装置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识说明:
1、水泵;2、清洗装置;
11、驱动装置;12、传动装置;13、抽排水装置;14、柱塞;21、壳体;
111、动力元件;112、驱动齿轮;121、主动装置;122、从动装置;123、螺钉组件;131、排水通道;132、活动腔;133、安装板;134、轴承;135、空腔;141、容置槽;
1211、第一偏心轴;1212、主动齿轮;1221、第二偏心轴;1222、从动盘;1231、螺钉;1232、螺母;1311、抽水管道;1312、排水管道;1331、轴承安装孔;1313、单向阀;
12111、转轴;12112、滚动轴承;12221、通孔;12121、沉头孔;12122、挡肩。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实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
在本实用新型中,术语“上”、“下”、“左”、“右”、“前”、“后”、“顶”、“底”、“内”、“外”、“中”、“竖直”、“水平”、“横向”、“纵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这些术语主要是为了更好地描述本实用新型及其实施例,并非用于限定所指示的装置、元件或组成部分必须具有特定方位,或以特定方位进行构造和操作。
并且,上述部分术语除了可以用于表示方位或位置关系以外,还可能用于表示其他含义,例如术语“上”在某些情况下也可能用于表示某种依附关系或连接关系。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这些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此外,术语“安装”、“设置”、“设有”、“连接”、“相连”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可拆卸连接,或整体式构造;可以是机械连接,或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或者是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又或者是两个装置、元件或组成部分之间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请结合图1及图2,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提供一种水泵1,用以进行抽水及排水。水泵1包括驱动装置11、传动装置12、抽排水装置13及两柱塞14,其中,驱动装置11与传动装置12传动连接,传动装置12与两柱塞14传动连接,通过驱动柱塞14并与抽排水装置13相配合实现水泵1的抽排水。
请结合图2及图3,进一步的,抽排水装置13包括两排水通道131和与两排水通道131分别对应连通的两活动腔132。每一柱塞14与一活动腔132、一排水通道131对应,活动腔132与对应的排水通道131连通,并且该柱塞14可在对应的活动腔132内往复运动。水泵1运转时,驱动装置11通过传动装置12带动两柱塞14交替释放和挤压对应的活动腔132,以使两排水通道131分别进行抽水和排水。
具体的,驱动装置11带动传动装置12绕一中轴线(如图3中a所示的轴线)转动,两柱塞14分别设置在中轴线的两相对侧。传动装置12转动时,两柱塞14分别往相反的方向移动,进而实现交替释放和挤压对应的活动腔132。
可以理解的,活动腔132为具有一定容纳空间的空腔,因此当传动装置12带动柱塞14在活动腔132内移动时能够挤压或者释放活动腔132内的空间。在柱塞14挤压活动腔132内的空间时,能够将活动腔132内的水或空气沿着对应排水通道131排出,以在活动腔132内形成真空;而当传动装置12带动柱塞14释放活动腔132内的空间时,在外界大气压力的作用下,水会沿着排水通道131吸入至活动腔132内。可以理解的,柱塞14在挤压活动腔132空间时的移动方向与柱塞14在释放活动腔132空间时的移动方向是相反的,因此当两柱塞14交替挤压和释放活动腔132内的空间时,两排水通道131能够分别进行排水及抽水,进而实现水泵1不间断的抽水和排水。本实用新型实施例驱动装置11与传动装置12传动连接并通过传动装置12与两柱塞14传动连接,因此仅需设置一处驱动装置11即可实现两柱塞14的往复运动,进而实现水泵1不间断的抽水及排水。由于水泵1无需设置两处驱动装置11,因此水泵1的整体结构更加小巧紧凑,同时较少零部件的水泵1也便于安装拆卸。且,通过传动装置12带动两柱塞14的运转,能够确保两柱塞14运转时的同步性,确保水泵1有序运转的同时实现高效快速的抽水及排水。
具体的,排水通道131包括两抽水管道1311及两排水管道1312,两抽水管道1311均与外部水源连通并分别与对应的两排水管道1312及两活动腔132相互连通。活动腔132通过抽水管道1311抽取外部水源,并通过排水管道1312将水排出。
进一步的,由于抽水管道1311与对应的排水管道1312及活动腔132相互连通,为了避免水泵1在进行排水时活动腔132内的水从抽水管道1311内排出,排水通道131进一步设有两单向阀1313,两单向阀1313分别靠近两抽水管道1311的抽水口设置。可以理解的,单向阀1313能够限制水流的流动方向,使得通过单向阀1313的水流只能单向流动。通过在抽水管道1311的抽水口设置单向阀1313,能够使外部水源的水通过单向阀1313流入抽水管道1311内,而抽水管道1311内的水不能通过单向阀1313流出抽水管道1311。因此,通过单向阀1313能够避免活动腔132内的水回流,确保活动腔132内的水仅能够通过排水管道1312排出,从而确保了排水管道1312的排水量,进一步提高了水泵1的工作效率。
请结合图2至图4,进一步的,传动装置12进一步包括主动装置121及与主动装置121连接的从动装置122,两柱塞14分别与主动装置121和从动装置122连接。驱动装置11与主动装置121连接并通过主动装置121带动一柱塞14往复运动,主动装置121通过从动装置122带动另一柱塞14往复运动。
具体的,驱动装置11进一步包括动力元件111及与动力元件111连接的驱动齿轮112,动力元件111为驱动齿轮112提供动力以使驱动齿轮112转动。主动装置121进一步包括第一偏心轴1211及与驱动齿轮112相啮合的主动齿轮1212,驱动齿轮112转动时能够带动主动齿轮1212绕其中心轴线(如图4中a所示的轴线)自转。第一偏心轴1211设置在主动齿轮1212上,并设置在主动齿轮1212非中心轴线的位置,一柱塞14通过第一偏心轴1211与主动齿轮1212可拆卸连接。主动齿轮1212转动时,第一偏心轴1211绕着主动齿轮1212的中心轴线转动。当水泵1运转时,动力元件111通过驱动齿轮112带动主动齿轮1212转动,主动齿轮1212通过第一偏心轴1211带动柱塞14往复运动。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对动力元件111的类型不做具体限定,只要满足能够带动驱动齿轮112转动即可,作为一种优选,动力元件111为转动电机。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对驱动齿轮112及主动齿轮1212的类型不做具体限定,只要满足能够实现驱动齿轮112与主动齿轮1212之间的传动即可。可选的齿轮类型有直齿轮、锥齿轮、端面齿轮、螺旋齿轮等。具体的,本实用新型实施例驱动齿轮112为直齿轮,主动齿轮1212为端面齿轮。可以理解的,端面齿轮的中轴线与其轮齿所在的平面是相垂直的,因此主动齿轮1212采用端面齿轮能够大大缩小主动齿轮1212的轴向尺寸。而端面齿轮与直齿轮相配合时,端面齿轮的中轴线与直齿轮的中轴线相互垂直,这样能够使得驱动齿轮112与主动齿轮1212之间的结构更加紧凑可靠。同时,端面齿轮传动较为平稳,能够实现大功率的运转并能输出较大的扭矩,能够实现水泵1高压水流的输出。且,端面齿轮具有较高的齿面强度和齿根强度,不易损坏,进一步延长了水泵1的使用寿命。
请继续参阅图4,更具体地,柱塞14进一步设有容置槽141,容置槽141设置在靠近主动齿轮1212的一端,第一偏心轴1211进一步设有转轴12111,转轴12111部分置于容置槽141内。当主动齿轮1212转动时,转轴12111绕着主动齿轮1212的中心轴线转动,由于转轴12111部分置于容置槽141内,因此转轴12111能够带动柱塞14同步运动。但由于柱塞14部分设置在活动腔132内,活动腔132能够限制柱塞14的转动,因此柱塞14仅能在活动腔132内移动。当转轴12111往远离活动腔132的位置转动时,能够同时带动柱塞14往远离活动腔132的位置移动,进而释放活动腔132内的空间;当转轴12111往靠近活动腔132的位置转动时,能够同时带动柱塞14往靠近活动腔132的位置移动,进而挤压活动腔132内的空间。由于转轴12111绕着主动齿轮1212的中心轴线转动,因此转轴12111能够在远离活动腔132的位置与靠近活动腔132的位置之间往复运动,进而能够带动柱塞14在活动腔132内往复运动。
进一步的,为了提高转轴12111转动时的流畅性,第一偏心轴1211进一步设有滚动轴承12112,滚动轴承12112设置在转轴12111靠近容置槽141的一端并容纳在容置槽141内,滚动轴承12112与转轴12111过盈配合并与容置槽141的内壁相接触。可以理解的,由于转轴12111绕着主动齿轮1212的中心轴线转动,而柱塞14在活动腔132内移动,因此在转轴12111转动时,转轴12111与柱塞14之间会发生一定的相对移动。若转轴12111与容置槽141的内壁直接接触,则转轴12111与容置槽141之间会产生较大的滑动摩擦,滑动摩擦会影响转轴12111转动时的顺畅性,同时也会加速转轴12111与容置槽141之间的磨损,进而影响转轴12111及柱塞14的使用寿命。而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在转轴12111靠近容置槽141的一端设置滚动轴承12112,通过滚动轴承12112与容置槽141接触,当滚动轴承12112在容置槽141内移动时滚动轴承12112能够相对容置槽141转动,进而产生较小的滚动摩擦力,使得转轴12111的转动更加顺畅,同时也进一步减少了容置槽141的磨损量。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对转轴12111与主动齿轮1212之间的连接方式不做具体限定,转轴12111与主动齿轮1212之间可以通过紧固件实现可拆卸连接,转轴12111与主动齿轮1212之间还可以通过一体成型实现固定连接。
进一步的,从动装置122进一步包括第二偏心轴1221及与主动齿轮1212连接的从动盘1222,第二偏心轴1221设置在从动盘1222上,另一柱塞14通过第二偏心轴1221与从动盘1222可拆卸连接。水泵1运转时,主动齿轮1212带动从动盘1222转动,从动盘1222通过第二偏心轴1221带动柱塞14往复运动。
更具体的,第二偏心轴1221进一步包括转轴12111及滚动轴承12112,转轴12111设置在从动盘1222上,滚动轴承12112设置在转轴12111靠近容置槽141的一端并容纳在柱塞14的容置槽141内。转轴12111及滚动轴承12112的结构及功能与第一偏心轴1211中的转轴12111及滚动轴承12112相同,此处不在赘述。
可以理解的,从动盘1222与主动齿轮1212相连接,当驱动齿轮112带动主动齿轮1212转动时,通过主动齿轮1212即可带动从动盘1222同步转动,避免了主动齿轮1212与从动盘1222之间运动偏差的产生,进一步提高了从动盘1222与主动齿轮1212之间的同步性。同时,从动盘1222无需设置复杂的轮齿,结构较为简单,更便于加工制作。且驱动齿轮112仅与主动齿轮1212相啮合,无需同时与从动盘1222及主动齿轮1212相啮合,进一步避免了啮合误差的产生,确保了驱动齿轮112与主动齿轮1212之间传动的稳定性。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对驱动齿轮112、从动盘1222及主动齿轮1212之间的相对位置不做具体限定,只要满足通过驱动齿轮112能够带动主动齿轮1212转动即可。具体的,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主动齿轮1212的轮齿设于主动齿轮1212靠近从动盘1222一侧,驱动齿轮112设置在从动盘1222与主动齿轮1212之间并与主动齿轮1212相啮合。可以理解的,通过将驱动齿轮112设置在从动盘1222与主动齿轮1212之间,能够使得从动盘1222、主动齿轮1212及驱动齿轮112之间的结构更加紧凑,进一步缩小了水泵1的整体体积,较小体积的水泵1能够运用于更多的场景,进一步提高了水泵1的实用性。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对从动盘1222与主动齿轮1212之间的连接方式不做具体限定,从动盘1222与主动齿轮1212之间可以通过紧固件实现可拆卸连接,从动盘1222与主动齿轮1212之间也可以通过一体成型实现固定连接。具体的,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从动盘1222与主动齿轮1212之间通过紧固件可拆卸连接。
请结合图4及图5,具体的,传动装置12进一步包括螺钉组件123,螺钉组件123至少包括螺钉1231及与螺钉1231相配合的螺母1232。从动盘1222进一步设有通孔12221,主动齿轮1212进一步设有与通孔12221相对应的沉头孔12121及挡肩12122。主动齿轮1212与从动盘1222连接时,主动齿轮1212通过挡肩12122与从动盘1222相抵接,螺钉1231穿过通孔12221及沉头孔12121,螺母1232在沉头孔12121内与螺钉1231连接以实现从动盘1222与主动齿轮1212之间的可拆卸连接。
请继续结合图4及图5,进一步的,为了确保两柱塞14移动时的平稳性,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主动齿轮1212与从动盘1222绕同一轴线转动,即从动盘1222亦绕着主动齿轮1212的中轴线转动。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对第一偏心轴1211与第二偏心轴1221之间的相对位置不做具体限定,只要满足第一偏心轴1211带动柱塞14挤压活动腔132时第二偏心轴1221能够带动柱塞14释放活动腔132,和/或第一偏心轴1211带动柱塞14释放活动腔132时第二偏心轴1221能够带动柱塞14挤压活动腔132即可。具体的,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第一偏心轴1211与第二偏心轴1221分别设置在轴线的两相对侧,即分别设置在主动齿轮1212中轴线的两相对侧。可以理解的,由于主动齿轮1212与从动盘1222均绕着轴线转动,而第一偏心轴1211与第二偏心轴1221分别设置在轴线的两相对侧,因此在主动齿轮1212带动从动盘1222转动时,第一偏心轴1211与第二偏心轴1221中任一向靠近活动腔132的方向转动时,另一则向远离活动腔132的方向转动,进而确保任一柱塞14在挤压活动腔132时另一柱塞14释放活动腔132,进而实现水泵1在喷水的同时也在进行抽水。
请结合图2、图4及图5,进一步的,为了便于传动装置12的安装拆卸,抽排水装置13进一步包括安装板133、轴承134及容纳传动装置12的空腔135,传动装置12设置在空腔135内并通过安装板133与抽排水装置13可拆卸连接。具体的,安装板133进一步设有轴承安装孔1331,轴承134通过轴承安装孔1331与安装板133连接。主动齿轮1212与从动盘1222分别设置在安装板133的两相对侧并与轴承134可拆卸连接。可以理解的,由于主动齿轮1212与从动盘1222通过轴承134安装在安装板133上,其安装方式简单,便于安装更换。同时,轴承134具有较高的结构强度,能够确保安装板133与主动齿轮1212及从动盘1222之间连接的可靠性。且,通过轴承134能够避免主动齿轮1212与安装板133之间的相对滑动,在主动齿轮1212及从动盘1222转动时,能够进一步减小转动的摩擦力。而将主动齿轮1212与从动盘1222设置在安装板133的两相对侧,能够使得水泵1的整体结构更加紧凑。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实施例通过水泵1进行抽水及排水时,首先通过动力元件111驱动驱动齿轮112转动,驱动齿轮112带动主动齿轮1212转动并带动从动盘1222同步转动,此时主动齿轮1212上的第一偏心轴1211带动柱塞14挤压相应的活动腔132,并将活动腔132内的水从相应的排水通道131内排出;从动盘1222上的第二偏心轴1221带动柱塞14释放相应的活动腔132,在外界大气压力的作用下水会沿着相应的排水通道131吸入至相应的活动腔132内。当活动腔132内的水从相应的排水通道131内排出后,主动齿轮1212上的第一偏心轴1211带动柱塞14释放相应的活动腔132,在外界大气压力的作用下水会沿着相应的排水通道131吸入至活动腔132内,此时从动盘1222上的第二偏心轴1221带动柱塞14挤压相应的活动腔132,并将活动腔132内的水从相应的排水通道131内排出。
请参阅图6,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提供一种清洗装置2,清洗装置2包括水泵1及壳体21,水泵1与壳体21连接并用于输出水流。关于水泵1的结构及功能已在第一实施例说明,此处不在赘述。可以理解的,由于清洗装置2中的水泵1仅需设置一处驱动装置11即可实现水流不间断的输出,整体结构简单,便于安装拆卸。同时,通过传动装置12带动两柱塞14的运转,能够确保两柱塞14运转时的同步性,确保水泵1有序运转的同时实现高效快速的抽水及排水,进一步提高了用户体验。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水泵及清洗装置具有以下优点:
1、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传动装置与两柱塞传动连接,仅需设置一处驱动装置即可通过传动装置带动两柱塞交替释放和挤压对应的活动腔,进而实现水泵不间断的抽水及排水。由于水泵仅设置了一处驱动装置,因此水泵的整体结构更加小巧紧凑,同时较少零部件的水泵也便于安装拆卸。且,通过传动装置带动两柱塞的运转,能够确保两柱塞运转时的同步性,确保水泵有序运转的同时实现高效快速的抽水及排水。
2、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驱动齿轮为直齿轮,主动齿轮为端面齿轮,采用端面齿轮能够大大缩小齿轮的轴向尺寸,进而使得驱动齿轮与主动齿轮之间的结构更加紧凑可靠。同时,端面齿轮传动较为平稳,能够实现大功率的运转并能输出较大的扭矩,进而实现水泵高压水流的输出。且,端面齿轮具有较高的齿面强度和齿根强度,不易损坏,进一步延长了水泵的使用寿命。
3、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从动盘与主动齿轮相连接,当驱动齿轮带动主动齿轮转动时,通过主动齿轮即可带动从动盘同步转动,避免了主动齿轮与从动盘之间运动偏差的产生,进一步提高了从动盘与主动齿轮之间的同步性。同时,从动盘无需设置复杂的轮齿,结构较为简单,更便于加工制作。且驱动齿轮仅与主动齿轮相啮合,无需同时与从动盘及主动齿轮相啮合,进一步避免了啮合误差的产生,确保了驱动齿轮与主动齿轮及从动盘之间传动的稳定性。
4、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主动齿轮与从动盘绕同一轴线转动,能够提高主动齿轮与从动盘之间转动时的同步性,确保水泵能够有序顺畅的运转。同时,第一偏心轴与第二偏心轴分别设置在轴线的两相对侧,在从动盘与主动齿轮转动时,第一偏心轴的移动方向与第二偏心轴的移动方向相反,相反的移动方向能够确保两柱塞交替挤压两活动腔,进而实现水泵在喷出水的同时也在进行抽水。
5、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主动齿轮与从动盘通过轴承安装在安装板上,主动齿轮及从动盘的安装方式简单,便于安装更换。同时,轴承具有较高的结构强度,能够确保安装板与主动齿轮及从动盘之间连接的可靠性。且,通过轴承能够避免主动齿轮与安装板之间的相对滑动,在主动齿轮及从动盘转动时,能够进一步减小转动的摩擦力。而将主动齿轮与从动盘设置在安装板的两相对侧,能够使得水泵的整体结构更加紧凑。
6、本实用新型实施例通过将驱动齿轮设置在从动盘与主动齿轮之间,使得从动盘、主动齿轮及驱动齿轮之间的结构更加紧凑,能够进一步缩小水泵的整体体积,较小体积的水泵能够运用于更多的场景,进一步提高了水泵的实用性。
7、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清洗装置通过水泵输出水流,而水泵仅需设置一处驱动组件即可实现主动水泵与从动水泵的往复移动,进而实现水泵的抽水及排水,整体结构简单,便于安装拆卸。同时,水泵通过主动水泵来带动从动水泵能够确保从动水泵与主动水泵运转的同步性,进而在水泵有序运转的同时实现高效快速的抽水及排水,进一步提高了用户体验。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水泵,其特征在于:所述水泵包括驱动装置、传动装置、抽排水装置及两柱塞;所述抽排水装置设有两排水通道和与两所述排水通道分别对应连通的两活动腔,每一柱塞与一活动腔对应并在所述活动腔内活动,所述驱动装置与所述传动装置传动连接,所述传动装置与两所述柱塞传动连接;
所述水泵运转时,所述驱动装置通过所述传动装置带动两所述柱塞交替释放和挤压对应的所述活动腔,以使两所述排水通道分别进行抽水和排水。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泵,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装置带动所述传动装置绕一中轴线转动,两所述柱塞分别设置在所述中轴线的两相对侧;所述传动装置转动时,两所述柱塞分别往相反的方向移动。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泵,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装置进一步包括主动装置及与所述主动装置连接的从动装置,两所述柱塞分别与所述主动装置和所述从动装置连接,所述驱动装置与所述主动装置连接并通过所述主动装置带动一所述柱塞往复运动,所述主动装置通过所述从动装置带动另一所述柱塞往复运动。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水泵,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装置进一步包括动力元件及与所述动力元件连接的驱动齿轮,所述主动装置进一步包括第一偏心轴及与所述驱动齿轮相啮合的主动齿轮,所述第一偏心轴设置在所述主动齿轮上,一所述柱塞通过所述第一偏心轴与所述主动齿轮可拆卸连接;所述动力元件通过所述驱动齿轮带动所述主动齿轮转动,所述主动齿轮通过所述第一偏心轴带动所述柱塞往复运动。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水泵,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齿轮为直齿轮,所述主动齿轮为端面齿轮。
6.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水泵,其特征在于:所述从动装置进一步包括第二偏心轴及与所述主动齿轮连接的从动盘,所述第二偏心轴设置在所述从动盘上,另一所述柱塞通过所述第二偏心轴与所述从动盘可拆卸连接;所述主动齿轮带动所述从动盘转动,所述从动盘通过所述第二偏心轴带动所述柱塞往复运动。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水泵,其特征在于:所述主动齿轮与所述从动盘绕同一轴线转动,所述第一偏心轴与所述第二偏心轴分别设置在所述轴线的两相对侧。
8.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水泵,其特征在于:所述抽排水装置进一步包括安装板及轴承,所述安装板设有轴承安装孔,所述轴承通过所述轴承安装孔与所述安装板连接,所述主动齿轮与所述从动盘分别设置在所述安装板的两相对侧并与所述轴承可拆卸连接。
9.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水泵,其特征在于:所述主动齿轮的轮齿设于所述主动齿轮靠近所述从动盘一侧,所述驱动齿轮设置在所述从动盘与所述主动齿轮之间并与所述主动齿轮相啮合。
10.一种清洗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清洗装置包括如权利要求1至9中任一项所述的水泵,所述水泵用于输出水流。
CN202121505314.9U 2021-07-01 2021-07-01 一种水泵及清洗装置 Active CN21576206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1505314.9U CN215762065U (zh) 2021-07-01 2021-07-01 一种水泵及清洗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1505314.9U CN215762065U (zh) 2021-07-01 2021-07-01 一种水泵及清洗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5762065U true CN215762065U (zh) 2022-02-08

Family

ID=8010374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1505314.9U Active CN215762065U (zh) 2021-07-01 2021-07-01 一种水泵及清洗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5762065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WO2024093343A1 (zh) 往复动力组件及泵机构
CN113669318B (zh) 转轴控制的液控单向阀配流径向柱塞液压装置
CN215762065U (zh) 一种水泵及清洗装置
CN201925133U (zh) 一种电动隔膜泵
CN214836937U (zh) 一种高效往复式高压水泵
CN110630461A (zh) 一种变量径向柱塞泵
US20210190054A1 (en) Pump
WO2022062012A1 (zh) 双层气泵
WO2012129986A1 (zh) 柱塞泵
CN210799253U (zh) 一种垂直分布式柱塞泵总成及清洗机
CN215633578U (zh) 微型双联柱塞泵泵体
CN216617872U (zh) 一种活塞泵
CN217761233U (zh) 微型双联柱塞泵
CN215370184U (zh) 一种双泵腔往复泵
CN201206544Y (zh) 行星周转轮系式多角形转子泵
CN218467760U (zh) 柱塞泵动力传递组件
CN212429182U (zh) 一种微型齿轮泵
CN219176551U (zh) 出液系统的一体式管腔结构、出液系统及冲牙器
CN115163448A (zh) 柱塞泵及液压系统
CN216842075U (zh) 微型双联柱塞泵
CN205025701U (zh) 一种旋转曲面变量四柱塞高压无油水泵
CN216842093U (zh) 微型双联柱塞泵泵体
CN217481529U (zh) 液压泵
CN212337627U (zh) 一种密封良好的齿轮泵
CN220354036U (zh) 一种微型齿轮泵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40222

Address after: Room 302, Building 2, No. 8 Shabu Street, Zhuweitian, Fenggang Town, Dongguan City, Guangdong Province, 523000

Patentee after: Dongguan Geluo Electronic Technology Co.,Ltd.

Country or region after: China

Address before: 518000 room 01, 5fa District, Shenzhou computer building, Madame Curie Avenue, wankecheng community, Bantian street, Longgang District, Shenzhen City, Guangdong Province

Patentee before: GOLDENYAN Co.,Ltd.

Country or region before: Chin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