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0141567U - 一种表面清洁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表面清洁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20141567U
CN220141567U CN202321569525.8U CN202321569525U CN220141567U CN 220141567 U CN220141567 U CN 220141567U CN 202321569525 U CN202321569525 U CN 202321569525U CN 220141567 U CN220141567 U CN 22014156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vent
sewage
opening
machine body
ventila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1569525.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朱泽春
程凌军
王丽军
刘敦国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Joyou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Joyou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Joyou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Joyou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1569525.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2014156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2014156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20141567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表面清洁装置,属于清洁设备技术领域,包括地刷、机身、供液组件和集污组件,集污组件包括集污风机、污水桶、吸污通道,污水桶设有进污口和通风口,机身具有直立的第一工作状态和向后躺倒的第二工作状态,污水桶内设有根据机身的工作状态调整通风口通风面积的调节结构,通风口在机身处于第一工作状态时的通风面积大于在机身处于第二工作状态时的通风面积。机身自第一工作状态切换至第二工作状态时,通过调节结构缩小通风口的通风面积使集污气流的吸力强度有所降低,可以合理减小污液在污水桶随机身向后躺倒时自进污口流入污水桶内时的喷溅范围,从而可以降低污液溅入通风口内并跟随气流流向集污风机的几率。

Description

一种表面清洁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清洁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表面清洁装置。
背景技术
近年来,一些清洁设备越来越广泛的被应用于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各类清洁设备为人们的生活带来了很大的便利,提高了人们的居住体验。现有的手持式表面清洁机一般包括机身、地刷、供液组件和集污组件,地刷设置由电机驱动的清洁件,供液组件用于向清洁件供液使清洁件可以吸液润湿后对待清洁面进行湿擦,集污组件用于将地刷底部的脏污和清洁件被刮板刮落的脏污吸入污水桶中。机身和地刷枢接在一起,机身可相对于地刷前后转动,机身相对于地刷向后转动躺倒时,由于污液随气流流入污水桶内的运动高度大大减小,流入污水桶内的污液的喷溅范围增大,污液容易溅入污水桶的通风口内,不利于保障集污组件的性能稳定性。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和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表面清洁装置,调节结构可以根据机身的工作状态调整通风口的通风面积,合理减小污液在机身处于第二工作状态时流入污水桶内的喷溅范围,降低污液溅入通风口内并跟随气流流向集污风机的几率,保证集污风机的工作性能稳定性。
为了实现上述技术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表面清洁装置,包括设有清洁件和吸污口的地刷、与地刷枢接的机身、用于向清洁件供液的供液组件和用于收集脏污的集污组件,集污组件包括用于提供吸力的集污风机、可拆卸设于机身上的污水桶、用于连通吸污口与污水桶的吸污通道,污水桶设有与吸污通道连通的进污口和与集污风机连通的通风口,所述机身具有直立的第一工作状态和向后躺倒的第二工作状态,污水桶内设有根据机身的工作状态调整通风口通风面积的调节结构,通风口在机身处于第一工作状态时的通风面积大于在机身处于第二工作状态时的通风面积。
优选的,所述调节结构包括可上下摆动的设于污水桶内的挡板,挡板在机身处于第一工作状态下打开通风口,挡板在机身处于第二工作状态下关闭通风口的局部。
优选的,所述挡板设有与通风口对应的避让缺口,避让缺口的面积小于通风口的面积。
优选的,所述调节结构包括可上下摆动的设于污水桶内的挡板,污水桶设有相较于通风口靠前设置且高于通风口的辅风口,挡板在机身处于第一工作状态下至少打开通风口,挡板在机身处于第二工作状态下关闭通风口且打开辅风口。
优选的,所述辅风口的面积小于通风口的面积;和/或,所述挡板在机身处于第一工作状态下打开通风口和辅风口。
优选的,所述挡板具有用于开闭通风口的遮挡部,遮挡部悬空设置且挡板的重心位于遮挡部。
优选的,所述遮挡部设有使挡板在机身处于第一工作状态下保持竖直的重锤部,竖直的挡板使遮挡部在机身处于第一工作状态下打开通风口。
优选的,所述重锤部为内嵌于遮挡部内的重锤块;和/或,所述重锤部为自遮挡部凸出的凸块。
优选的,所述污水桶内设有通风管,通风口设于通风管的下端,辅风口设于通风管的前侧,挡板铰接于通风管上。
优选的,所述通风管的底面自前向后倾斜下倾斜设置,挡板在机身处于第一工作状态下脱离通风管的底面以打开通风口,挡板在机身处于第二工作状态下贴合于通风管的底面以关闭通风口。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后,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优点:
1、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表面清洁装置,机身具有第一工作状态和第二工作状态,机身处于直立的第一工作状态时,通风口的通风面积较大,有利于提高集污风机提供吸力形成的集污气流的吸力强度,且由于机身直立时吸污口与进污口之间的高度差较大,通过提高集污气流的吸力强度使吸污口处的脏污可以在集污气流的吸力作用下经过进污口流入污水桶内,顺利实现集污目的。
机身处于向后躺倒的第二工作状态时,调节结构调节通风口的面积,使通风口的通风面积减小,从而使集污风机提供吸力形成的集污气流的吸力强度有所降低,且由于机身向后躺倒时吸污口与进污口之间的高度差减小,吸污口处的脏污在集污气流的吸力强度有所降低的情况下仍可以经过进污口流入污水桶内,顺利实现集污目的。
机身自第一工作状态切换至第二工作状态时,通过调节结构缩小通风口的通风面积使集污气流的吸力强度有所降低,可以合理减小污液在污水桶随机身向后躺倒时自进污口流入污水桶内时的喷溅范围,从而可以降低污液溅入通风口内并跟随气流流向集污风机的几率,有利于保证集污风机的工作性能稳定性。机身向后躺倒处于第二工作状态时,机身的高度大大减小,用户可以通过推拉机身使地刷进入床底、柜底、沙发底等低矮区域内进行清洁,合理扩大装置的适用清洁范围,有利于提高用户的使用体验。
2、挡板可上下摆动设于污水桶内,挡板可以根据机身所处的工作状态适应性调整通风口的通风面积。机身处于第一工作状态时,挡板打开通风口,通风口的通风面积较大。机身处于第二工作状态时,挡板关闭通风口的局部,通风口的通风面积减小。合理设置调节结构的具体结构,使其满足根据机身的工作状态调整通风口的通风面积的要求。
3、挡板设置避让缺口,由于避让缺口的面积小于通风口的面积,使挡板在机身处于第二工作状态时可以关闭通风口的局部。合理设置挡板的具体结构,使其满足在机身处于第二工作状态时使通风口的通风面积有所减小的要求。
4、挡板可上下摆动设于污水桶内,污水桶设置辅风口。机身处于第一工作状态时,挡板打开通风口或同时打开通风口和辅风口,通风口的通风面积较大。机身处于第二工作状态时,挡板关闭通风口且打开辅风口,通风口的通风面积减小。合理设置污水桶的通风结构和调节结构,使调节结构满足根据机身的工作状态调整通风口的通风面积的要求。由于辅风口相对于通风口靠前设置且高于通风口,在集污气流的吸力作用下流入污水桶内的污液不易溅入辅风口内,污水桶内的污液在机身处于第二工作状态时也不会自辅风口溢出,使污水桶满足机身处于不同两种工作状态时的集污要求。
5、机身处于第二工作状态时,挡板关闭通风口且打开辅风口,由于辅风口的面积小于通风口的面积,可以合理降低集污风机提供吸力形成的集污气流的吸力强度,从而合理减小污液自进污口流入污水桶内时的喷溅范围。
机身处于第一工作状态时,挡板同时打开通风口和辅风口,通风面积大,可以适当提高集污风机提供吸力形成的集污气流的吸力强度,从而可以适当提高机身处于第一工作状态时的集污效果。
6、挡板设置悬空设置的遮挡部,由于挡板的重心位于遮挡部的范围内,遮挡部在重力作用下始终下垂。机身处于第一工作状态时,下垂的遮挡部打开通风口。机身处于向后躺倒的第二工作状态时,下垂的遮挡部可以遮盖住通风口。合理设置挡板的具体结构,使其满足根据机身的工作状态调整通风口的通风面积的要求。
7、遮挡部设置重锤部,通过重锤部使挡板的重心可以位于遮挡部的范围内,从而使遮挡部在重力作用下可以始终稳定的处于下垂状态。机身处于第一工作状态时,挡板保持竖直使遮挡部可以打开通风口。机身处于第二工作状态时,挡板使遮挡部关闭局部通风口或整个通风口,通过重锤部可以适当增大遮挡部关闭通风口时的作用力,有利于提高遮挡部关闭通风口时的稳定性。
8、重锤部可以是内嵌在遮挡部内的重锤块,也可以是自遮挡部凸出的凸块,合理设置重锤部的具体结构,使挡板的重心位于遮挡部范围内的同时合理降低挡板的结构难度。
9、通风口设于通风管的下端,辅风口设于通风管的前侧,挡板铰接于通风管上,合理设置通风口、辅风口、挡板相对于通风管的设置位置,使挡板在机身处于第一工作状态时可以打开通风口且在机身处于第二工作状态时可以关闭通风口。
10、通风管的底面倾斜设置,机身处于第一工作状态时,在重力作用下下垂的遮挡部脱离通风管的底面,使遮挡部可以打开通风口。机身处于第二工作状态时,遮挡部贴合于通风管的底面,使遮挡部可以关闭通风口。合理设置通风管与遮挡部之间在机身处于不同工作状态时的相对情况,使挡板满足根据机身的工作状态调整通风口的通风面积的要求。
附图说明
图1为实施例一中表面清洁装置的整机图;
图2为实施例一中表面清洁装置在第一工作状态下转动至不同角度时的示意图;;
图3为实施例一中表面清洁装置在第二工作状态下转动至不同角度时的示意图;
图4为实施例一中表面清洁装置的局部结构图;
图5为图4中A处的放大图;
图6为实施例一中挡板在机身向后转动至第一工作状态与第二工作状态的分界位置时与通风管配合的示意图;
图7为实施例一中挡板关闭通风口时的侧视图;
图8为实施例一中挡板在机身处于第二工作状态时与通风管配合的示意图;
图9为实施例一中地刷的结构示意图;
图10为实施例一中供液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11为实施例二中挡板在机身处于第一工作状态时与通风管脱离的示意图;
图12为实施例二中挡板在机身处于第二工作状态时与通风管配合的示意图;
图中,100-地刷,110-清洁件,120-吸污口,130-地刷主体,140-前盖,150-辊刷腔,160-刮板,170-地刮,200-机身,300-供液组件,310-净水箱,320-供液管路,330-水泵,340-分水件,341-出水孔,410-集污风机,420-污水桶,421-进污口,422-通风口,423-桶体,424-桶盖,425-进污管,426-过滤腔,427-海帕网,428-通风管,4281-斜面,429-辅风口,430-吸污通道,500-挡板,510-遮挡部,520-重锤部,530-避让缺口,600-把手杆。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需要理解的是,下述的“上”、“下”、“左”、“右”、“纵向”、“横向”、“内”、“外”、“竖直”、“水平”、“顶”、“底”等指示方位或位置关系的词语仅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或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实施例一
结合图1至图10,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提供的一种表面清洁装置,包括设有清洁件110和吸污口120的地刷100、与地刷100枢接的机身200、用于向清洁件110供液的供液组件300和用于收集脏污的集污组件,集污组件包括用于提供吸力的集污风机410、可拆卸设于机身200上的污水桶420、用于连通吸污口120与污水桶420的吸污通道430,污水桶420设有与吸污通道430连通的进污口421和与集污风机410连通的通风口422。机身200具有直立的第一工作状态和向后躺倒的第二工作状态,污水桶420内设有根据机身200的工作状态调整通风口422通风面积的调节结构,通风口422在机身200处于第一工作状态时的通风面积大于在机身200处于第二工作状态时的通风面积。
机身200自第一工作状态切换至第二工作状态时,通过调节结构缩小通风口422的通风面积使集污气流的吸力强度有所降低,且由于机身200向后躺倒时吸污口120与进污口421之间的高度差减小,不仅使吸污口120处的脏污在集污气流的吸力强度有所降低的情况下仍可以经过进污口421流入污水桶内,还可以合理减小污液在污水桶420随机身200向后躺倒时自进污口421流入污水桶420内时的喷溅范围,从而可以降低污液溅入通风口422内并跟随气流流向集污风机410的几率,有利于保证集污风机410的工作性能稳定性。机身200向后躺倒处于第二工作状态时,机身200的高度大大减小,用户可以通过推拉机身200使地刷100进入床底、柜底、沙发底等低矮区域内进行清洁,合理扩大装置的适用清洁范围,有利于提高用户的使用体验。
结合图4,本实施例中,污水桶420包括桶体423和用于盖合桶体423的桶盖424,桶体423设有自底壁朝向桶盖424延伸的进污管425,进污口421设于进污管425的顶端,进污管425的底端设有可与吸污通道430对接连通的连通口。桶盖424设有朝向桶体423底壁延伸且两端中空的通风管428,通风口422设于通风管428的底端。桶盖424设有与通风口422连通的过滤腔426,过滤腔426内设有可更换的海帕网427。可以理解的是,也可以采用其他满足过滤要求的过滤件代替海帕网427,当然,过滤件也可以设置在机身内等其他合适的位置处。可以理解的是,污水桶420与机身200之间设有用于固定污水桶420的卡扣结构,卡扣结构的具体结构可以参考现有技术,此处不再赘述。
为了合理增大污水桶420在随机身200向后躺倒时的最大容量,桶体423内的进污管425尽量靠前设置,桶盖424上的通风管428也尽量靠前设置,优选的,通风管428优选位于进污管425的前方。可以理解的是,为了避免自进污口421流入污水桶420内的污液溅入通风口422内,可以在桶盖424上设置向下延伸用于分隔进污口421与通风口422的隔板,进污口421与通风口422分别位于隔板的前后两侧或左右两侧。可以理解的是,污水桶420内设有用于检测水位的检测电极,检测电极的设置可以参考现有技术,此处不再赘述。
结合图4、图5,调节结构包括可上下摆动的设于污水桶420内的挡板500,挡板500在机身200处于第一工作状态下打开通风口422,挡板500在机身200处于第二工作状态下关闭通风口422的局部。本实施例中,污水桶420可拆卸安装于机身200的前侧,挡板500铰接于通风管428下端的前侧,挡板500具有用于开闭通风口422的遮挡部510,遮挡部510的面积小于通风口422的面积,遮挡部510悬空设置且挡板500的重心位于遮挡部510。为了使遮挡部510在机身200处于第二工作状态时能顺利关闭通风口422的局部,通风管4280的底面为自前向后倾斜下倾斜设置的斜面4281,图5中的直线L表示斜面4281的最高点所在的高度位置,挡板500位于直线L以下的部位均为遮挡部510。机身200处于第一工作状态时,遮挡部510脱离通风管428底端的斜面4281,实现打开通风口422。机身200处于第二工作状态时,遮挡部510贴合于通风管428底端的斜面4281,实现关闭通风口422的局部。
结合图7,为了使遮挡部510在与通风管428底端的斜面4281时贴合时仍有局部通风口422打开,本实施例中,遮挡部510设有与通风口422对应的避让缺口530,同时,避让缺口530的面积小于通风口422的面积,遮挡部510贴合于通风管底端的斜面4281时,避让缺口530打开局部通风口422,使通风口422的有效通风面积减小。可以理解的是,避让缺口430可以设置成L形缺口、弧形缺口、三角形缺口、凹形缺口等合理的形状,当然,也可以使遮挡部510的面积小于通风口422的面积。
为了使挡板500的重心始终位于遮挡部510的范围内,遮挡部510设有重锤部520,通过重锤部520使挡板500在机身200处于第一工作状态时保持竖直的状态,从而使遮挡部510保持下垂状态,下垂的遮挡部510在机身200处于第一工作状态时打开通风口422。本实施例中,重锤部520为自遮挡部510背向通风管428凸出的凸块,凸块优选设于遮挡部510的下部。
结合图1,机身200的顶部设有把手杆600,把手杆600可以固定于机身200的顶部,也可以可前后转动的设于机身200的顶部。结合图9,本实施例中,机身200的下端与地刷100的后侧枢接,地刷100包括地刷主体130和前盖140,前盖140可拆卸安装于地刷主体130的前侧。前盖140安装于地刷主体130的前侧时两者配合形成有辊刷腔150,清洁件110可拆卸安装于辊刷腔150内。地刷主体130内设有用于驱动清洁件110的驱动组件,驱动组件包括电机和减速结构,电机通过减速结构驱动清洁件110转动,转动的清洁件110可以擦拭待清洁面。吸污口120设于地刷主体130上,吸污口120位于辊刷腔150的后方且与辊刷腔150连通。可以理解的是,清洁件110可以采用现有的单辊刷结构或双辊刷结构或履带式拖布结构,此处不再赘述。
结合图10,供液组件300包括净水箱310、供液管路320、水泵330和分水件340,净水箱310可拆卸安装于机身200上,分水件340设于地刷主体130的前侧且位于辊刷腔150的后方,分水件340的前壁上设有多个沿左右方向间隔分布的出水孔341,供液管路320的一端与净水箱310可拆卸对接配合,供液管路320的另一端与分水件340的进水孔对接连通,水泵330设于供液管路320上。净水箱310内的液体可以在水泵330的抽送作用下通过供液管路320流向分水件340,流入分水件340的液体自出水孔341流出并被清洁件110吸收,使清洁件110可以吸液润湿。本实施例中,净水箱310可拆卸安装于机身200的后侧且位于污水桶420的上方。可以理解的是,分水件340的具体结构可以参考现有技术,此处不再赘述。可以理解的是,净水箱310也可以可拆卸安装于机身200的前侧。
结合图9,为了提高清洁效果,地刷主体130的前侧设有位于分水件340底部且位于吸污口120上方的刮板160,刮板160的前端伸入辊刷腔150内且与清洁件110过盈接触。装置工作时,刮板160对转动的清洁件110进行刮擦,清洁件110被刮板160刮落的脏污向下落在吸污口120处。地刷主体130的前侧还设有位于吸污口120下方的地刮170,地刮170具有弹性且底侧与待清洁面过盈接触。地刷100移动时,地刮170对待清洁面进行刮扫且脏污堆积在吸污口120处。
结合图2,机身200在第一工作状态下向前转动至前极限位置时大致垂直于待清洁面,机身200在第一工作状态下向后转动至后极限位置时与待清洁面之间具有夹角α1,夹角α1可以设置为45°、40°、35°、30°等合理的大小。结合图5,此时,挡板500处于竖直状态,挡板500的遮挡部510脱离通风管428底端的斜面4281,遮挡部510打开通风口422。装置工作时,供液组件300向清洁件110供液使清洁件110吸液润湿,驱动组件驱动清洁件110转动并擦拭待清洁面,集污风机410提供吸力形成自吸污口120流入且经过吸污通道430和进污管425流入污水桶420内的集污气流,吸污口120处的脏污跟随集污气流流入污水桶420内。流经污水桶420的集污气流自通风口422流出污水桶420,然后流向集污风机410,流经集污风机410的集污气流最后排出机身200。挡板500的遮挡部510打开通风口422,可以提高集污风机410提供吸力形成的集污气流的吸力强度,且由于机身200直立时吸污口120与进污口421之间的高度差较大,通过提高集污气流的吸力强度使吸污口120处的脏污可以在集污气流的作用下经过进污口421流入污水桶内,顺利实现集污目的。即使有极少部分污液溅入通风口422,污液的动能在上升过程中也会被耗尽且不会流入集污风机410内。可以理解的是,机身200在第一工作状态下向前转动至前极限位置时也可以相对于竖直方向向前倾斜一定角度,提高机身200在装置处于放置状态时的稳定性。
结合图6,当机身200在第一工作状态下向后转动至后极限位置时,斜面4281处于竖直状态,此时,遮挡部510与通风管428底端的斜面4281贴合,机身200的此位置即为第一工作状态与第二工作状态之间的分界位置,机身200自此位置继续向后转动躺倒的状态即为第二工作状态。结合图3,机身200向后躺倒处于第二工作状态时,机身200与待清洁面之间具有夹角α2,α2可以设置为45°、40°、35°、30°、25°、20°、15°、10°、5°、0°等合理的大小。结合图8,机身200处于第二工作状态时,由于遮挡部510与斜面4281接触,遮挡部510受力向前翘转。此时,挡板500的遮挡部510关闭通风口422的局部使通风口422的通风面积有所减小,集污风机410提供吸力形成的集污气流的吸力强度有所降低,且由于机身200向后躺倒时吸污口120与进污口421之间的高度差减小,吸污口120处的脏污在集污气流的吸力强度有所降低的情况下仍可以经过进污口421流入污水桶内,顺利实现集污目的。
可以理解的是,为了提高遮挡部510对通风口422的关闭效果可以在通风管428底端的斜面4281上或遮挡部510面向通风管428的表面上设置弹性垫片。
可以理解的是,净水箱310可以可拆卸安装于机身200的后侧,也可以可拆卸安装于机身200的前侧且位于污水桶420的上方。
可以理解的是,机身200处于第二工作状态下,遮挡部510关闭通风口422的面积占比可以设置为30%、40%、50%、60%、70%等合理的大小。
实施例二
结合图11,本实施例中,通风管428的前侧设有相较于通风口422靠前设置且高于通风口422设置的辅风口429。机身200处于第一工作状态时,挡板500打开通风口422和辅风口429,通风面积大,集污风机410提供吸力形成的集污气流的吸力强度高。
结合图12,机身200处于第二工作状态时,挡板500关闭通风口422且打开辅风口429,通风面积减小,集污风机410提供吸力形成的集污气流的吸力强度有所降低。
本实施例中,辅风口429的面积优选的小于通风口422的面积,具体的,辅风口429的面积可以设置为通风口422面积的0.2、0.3、0.4、0.5、0.6、0.7、0.8等合理的大小。
可以理解的是,本实施例中,当机身200处于第一工作状态时,挡板500也可以关闭辅风口429。
实施例二的其他结构与实施例一相同,此处不再一一赘述。
实施例三
本实施例中,挡板500中遮挡部510上的重锤部520为内嵌在遮挡部510内的重锤块,重锤块可以采用铁块等由密度较大的材料制成的块状体。
可以理解的是,重锤部520也可以采用实施例一中的凸块与实施例三中的重锤块相结合的结构。
实施例三的其他结构与实施例一相同,此处不再一一赘述。
可以理解的是,实施例三可以与实施例二结合。
除上述优选实施例外,本实用新型还有其他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根据本实用新型作出各种改变和变形,只要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均应属于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书中所定义的范围。

Claims (10)

1.一种表面清洁装置,包括设有清洁件和吸污口的地刷、与地刷枢接的机身、用于向清洁件供液的供液组件和用于收集脏污的集污组件,集污组件包括用于提供吸力的集污风机、可拆卸设于机身上的污水桶、用于连通吸污口与污水桶的吸污通道,污水桶设有与吸污通道连通的进污口和与集污风机连通的通风口,其特征在于,所述机身具有直立的第一工作状态和向后躺倒的第二工作状态,污水桶内设有根据机身的工作状态调整通风口通风面积的调节结构,通风口在机身处于第一工作状态时的通风面积大于在机身处于第二工作状态时的通风面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表面清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结构包括可上下摆动的设于污水桶内的挡板,挡板在机身处于第一工作状态下打开通风口,挡板在机身处于第二工作状态下关闭通风口的局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表面清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挡板设有与通风口对应的避让缺口,避让缺口的面积小于通风口的面积。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表面清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结构包括可上下摆动的设于污水桶内的挡板,污水桶设有相较于通风口靠前设置且高于通风口的辅风口,挡板在机身处于第一工作状态下至少打开通风口,挡板在机身处于第二工作状态下关闭通风口且打开辅风口。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表面清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辅风口的面积小于通风口的面积;和/或,所述挡板在机身处于第一工作状态下打开通风口和辅风口。
6.根据权利要求2或4所述的一种表面清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挡板具有用于开闭通风口的遮挡部,遮挡部悬空设置且挡板的重心位于遮挡部。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表面清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遮挡部设有使挡板在机身处于第一工作状态下保持竖直的重锤部,竖直的挡板使遮挡部在机身处于第一工作状态下打开通风口。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表面清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重锤部为内嵌于遮挡部内的重锤块;和/或,所述重锤部为自遮挡部凸出的凸块。
9.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表面清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污水桶内设有通风管,通风口设于通风管的下端,辅风口设于通风管的前侧,挡板铰接于通风管上。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一种表面清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通风管的底面自前向后倾斜下倾斜设置,挡板在机身处于第一工作状态下脱离通风管的底面以打开通风口,挡板在机身处于第二工作状态下贴合于通风管的底面以关闭通风口。
CN202321569525.8U 2023-06-19 2023-06-19 一种表面清洁装置 Active CN22014156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569525.8U CN220141567U (zh) 2023-06-19 2023-06-19 一种表面清洁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569525.8U CN220141567U (zh) 2023-06-19 2023-06-19 一种表面清洁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20141567U true CN220141567U (zh) 2023-12-08

Family

ID=8901141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1569525.8U Active CN220141567U (zh) 2023-06-19 2023-06-19 一种表面清洁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20141567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2401762A (zh) 一种集成站及其清洁机器人系统
CN214804489U (zh) 一种收集箱及其基站
CN112545394A (zh) 一种清洁机器人系统的控制方法
CN111973072A (zh) 一种扫拖清洁机器人的集成站
CN112006615A (zh) 一种清洁机器人的集成站
CN215128132U (zh) 一种清洁机器人系统
CN111973073A (zh) 一种智能扫拖清洁机器人的集成站
CN112006614A (zh) 一种智能清洁机器人的集成站
CN114129100A (zh) 一种拖扫一体清洁设备
CN220141567U (zh) 一种表面清洁装置
CN214804488U (zh) 一种集尘箱及其基站
CN212591932U (zh) 一种清洁机器人的集成站
CN111973090A (zh) 一种拖吸清洁机器人的集成站
CN114532908B (zh) 智能清洁系统
CN214433997U (zh) 一种集成站及其清洁机器人系统
CN216135793U (zh) 一种拖扫一体清洁设备
CN220141566U (zh) 一种表面清洁装置
CN212591927U (zh) 一种扫拖清洁机器人的集成站
CN212591928U (zh) 一种智能扫拖清洁机器人的集成站
CN220459287U (zh) 一种具有平躺状态的表面清洁装置
CN114668336A (zh) 一种双清洁辊扫拖一体机器人及冲洗基座
CN113679304A (zh) 一种清洁机系统
CN219846366U (zh) 一种表面清洁装置
CN220141568U (zh) 一种表面清洁装置
CN220141569U (zh) 一种表面清洁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