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0130320U - 一种轻型固定翼测绘飞机的减震起落架 - Google Patents

一种轻型固定翼测绘飞机的减震起落架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20130320U
CN220130320U CN202321448562.3U CN202321448562U CN220130320U CN 220130320 U CN220130320 U CN 220130320U CN 202321448562 U CN202321448562 U CN 202321448562U CN 220130320 U CN220130320 U CN 22013032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ixed
rotary
shock absorber
longitudinal
landing gea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1448562.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花超群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2321448562.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2013032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2013032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20130320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Vibration Dampe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测绘飞机起落架技术领域,尤其为一种轻型固定翼测绘飞机的减震起落架,包括固定连接板,所述固定连接板的底部连接有滚动轮,所述固定连接板的端面上连接有多组固定连接座,所述固定连接座上连接有纵向减震器,所述纵向减震器的另一端连接有转动连接座,本实用新型通过在轻型固定翼测绘飞机的减震起落架中设置多组纵向减震器和多组横向减震器,从而利用多组纵向减震器和多组横向减震器并且经过传动结构,使得达到充分减震的设计,从而使得在轻型固定翼测绘飞机的减震起落架使用的过程中,可以减少各个方向上的冲击力,进而使得轻型固定翼测绘飞机在落地的时候更加的稳定,从而解决了不可以减少各个方向上的冲击力的问题。

Description

一种轻型固定翼测绘飞机的减震起落架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测绘飞机起落架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轻型固定翼测绘飞机的减震起落架。
背景技术
轻型固定翼测绘飞机的减震起落架是飞机飞行起落的设备,目前的减震起落架,只能缓解垂直方向上的冲击力,使得缓冲效果不是很好,容易造成零件的损坏,如以对比文件一种减震起落架及多旋翼无人机(公开号CN 112607007A)为代表的现有技术,该专利技术减震起落架包括上机架和下机架;上机架上设置有上滑套,下机架上设置有下滑套,且上滑套与下滑套相互套接且使上机架与下机架可轴向相对活动;还包括压缩弹簧,压缩弹簧配置于上滑套或者下滑套的内部,且压缩弹簧连接在上机架与下机架之间。多旋翼无人机包括机身、机臂、电机和桨叶,以及连接在机身或者机臂上的减震起落架。本发明结构精简、设计合理,能够有效缓冲降落时地面给予的冲击力,有效保护机载设备的安全,从而有效的解决现有技术问题,但是其结构任然需要完善之处,具体如下:
该方案中,减震起落架是飞机飞行起落时,减震器只能垂直减震,使得减震效果不是非常的理想,因此需要一种可多方向减震的轻型固定翼测绘飞机的减震起落架对上述问题做出改善。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轻型固定翼测绘飞机的减震起落架,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轻型固定翼测绘飞机的减震起落架,包括固定连接板,所述固定连接板的底部连接有滚动轮,所述固定连接板的端面上连接有多组固定连接座,所述固定连接座上连接有纵向减震器,所述纵向减震器的另一端连接有转动连接座,所述转动连接座上对称连接有转动衔接板,所述转动衔接板的另一端连接有横向减震器,所述横向减震器的另一端连接有固定衔接块,所述固定衔接块的端面上连接有十字连接板。
作为本实用新型优选的方案,所述固定连接座与纵向减震器之间通过转动轴相连接,其中纵向减震器与转动轴的连接方式为转动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优选的方案,所述纵向减震器由固定套筒、移动套筒和弹簧组成,其中固定套筒与移动套筒的连接方式为滑动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优选的方案,所述纵向减震器设置为四组,其中四组纵向减震器为两两对称设置并且对称纵向减震器之间的夹角为30度。
作为本实用新型优选的方案,所述纵向减震器与转动连接座之间通过转动轴相连接,其中纵向减震器与转动轴之间的连接方式为转动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优选的方案,所述转动连接座与转动衔接板之间通过转动轴相连接,其中转动衔接板与转动轴的连接方式为转动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优选的方案,所述转动衔接板对称设置为两组,其中两组转动衔接板之间的角度为120度。
作为本实用新型优选的方案,所述转动衔接板与横向减震器之间通过转动轴相连接,其中转动衔接板与转动轴的连接方式为转动连接,所述横向减震器由固定套筒、移动套筒和弹簧组成,其中固定套筒与移动套筒的连接方式为滑动连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中,通过在轻型固定翼测绘飞机的减震起落架中设置多组纵向减震器和多组横向减震器,从而利用多组纵向减震器和多组横向减震器并且经过传动结构,使得达到充分减震的设计,从而使得在轻型固定翼测绘飞机的减震起落架使用的过程中,可以减少各个方向上的冲击力,进而使得轻型固定翼测绘飞机在落地的时候更加的稳定,从而解决了不可以减少各个方向上的冲击力的问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正等侧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图1部分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图2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中:1、固定连接板;2、滚动轮;3、固定连接座;4、纵向减震器;5、转动连接座;6、转动衔接板;7、横向减震器;8、固定衔接块;9、十字连接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为了便于理解本实用新型,下面将参照相关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更全面的描述,给出了本实用新型的若干实施例,但是,本实用新型可以以许多不同的形式来实现,并不限于本文所描述的实施例,相反地,提供这些实施例的目的是使对本实用新型的公开内容更加透彻全面。
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设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
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及/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
实施例,请参照图1-3,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
一种轻型固定翼测绘飞机的减震起落架,包括固定连接板1,固定连接板1的底部连接有滚动轮2,固定连接板1的端面上连接有多组固定连接座3,固定连接座3上连接有纵向减震器4,纵向减震器4的另一端连接有转动连接座5,转动连接座5上对称连接有转动衔接板6,转动衔接板6的另一端连接有横向减震器7,横向减震器7的另一端连接有固定衔接块8,固定衔接块8的端面上连接有十字连接板9;
在该实施例中,参考图1、图2和图3,在固定连接座3与纵向减震器4之间通过转动轴相连接,其中纵向减震器4与转动轴的连接方式为转动连接,纵向减震器4由固定套筒、移动套筒和弹簧组成,其中固定套筒与移动套筒的连接方式为滑动连接,纵向减震器4设置为四组,其中四组纵向减震器4为两两对称设置并且对称纵向减震器4之间的夹角为30度的条件下将力传动到四组纵向减震器4上,从而减小一部分的缓冲力,之后在其特征在于:纵向减震器4与转动连接座5之间通过转动轴相连接,其中纵向减震器4与转动轴之间的连接方式为转动连接,转动连接座5与转动衔接板6之间通过转动轴相连接,其中转动衔接板6与转动轴的连接方式为转动连接,转动衔接板6对称设置为两组,其中两组转动衔接板6之间的角度为120度,转动衔接板6与横向减震器7之间通过转动轴相连接,其中转动衔接板6与转动轴的连接方式为转动连接,横向减震器7由固定套筒、移动套筒和弹簧组成,其中固定套筒与移动套筒的连接方式为滑动连接的条件下从而将部分力传递到横向减震器7上,在横向减震器7的作用下,从而缓解部分的缓冲力,继而达到进一步的缓冲效果
其中,通过固定连接座3与纵向减震器4之间通过转动轴相连接,其中纵向减震器4与转动轴的连接方式为转动连接,纵向减震器4由固定套筒、移动套筒和弹簧组成,其中固定套筒与移动套筒的连接方式为滑动连接,纵向减震器4设置为四组,其中四组纵向减震器4为两两对称设置并且对称纵向减震器4之间的夹角为30度,纵向减震器4与转动连接座5之间通过转动轴相连接,其中纵向减震器4与转动轴之间的连接方式为转动连接,转动连接座5与转动衔接板6之间通过转动轴相连接,其中转动衔接板6与转动轴的连接方式为转动连接,转动衔接板6对称设置为两组,其中两组转动衔接板6之间的角度为120度,转动衔接板6与横向减震器7之间通过转动轴相连接,其中转动衔接板6与转动轴的连接方式为转动连接,横向减震器7由固定套筒、移动套筒和弹簧组成,其中固定套筒与移动套筒的连接方式为滑动连接的设计,使得装置在使用的时候效果更好。
本实用新型工作流程:在使用轻型固定翼测绘飞机的减震起落架时,首先在滚动轮2接触底面时,在固定连接座3与纵向减震器4之间通过转动轴相连接,其中纵向减震器4与转动轴的连接方式为转动连接,纵向减震器4由固定套筒、移动套筒和弹簧组成,其中固定套筒与移动套筒的连接方式为滑动连接,纵向减震器4设置为四组,其中四组纵向减震器4为两两对称设置并且对称纵向减震器4之间的夹角为30度的条件下将力传动到四组纵向减震器4上,从而减小一部分的缓冲力,之后在其特征在于:纵向减震器4与转动连接座5之间通过转动轴相连接,其中纵向减震器4与转动轴之间的连接方式为转动连接,转动连接座5与转动衔接板6之间通过转动轴相连接,其中转动衔接板6与转动轴的连接方式为转动连接,转动衔接板6对称设置为两组,其中两组转动衔接板6之间的角度为120度,转动衔接板6与横向减震器7之间通过转动轴相连接,其中转动衔接板6与转动轴的连接方式为转动连接,横向减震器7由固定套筒、移动套筒和弹簧组成,其中固定套筒与移动套筒的连接方式为滑动连接的条件下从而将部分力传递到横向减震器7上,在横向减震器7的作用下,从而缓解部分的缓冲力,继而达到进一步的缓冲效果。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Claims (8)

1.一种轻型固定翼测绘飞机的减震起落架,包括固定连接板(1),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连接板(1)的底部连接有滚动轮(2),所述固定连接板(1)的端面上连接有多组固定连接座(3),所述固定连接座(3)上连接有纵向减震器(4),所述纵向减震器(4)的另一端连接有转动连接座(5),所述转动连接座(5)上对称连接有转动衔接板(6),所述转动衔接板(6)的另一端连接有横向减震器(7),所述横向减震器(7)的另一端连接有固定衔接块(8),所述固定衔接块(8)的端面上连接有十字连接板(9)。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轻型固定翼测绘飞机的减震起落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连接座(3)与纵向减震器(4)之间通过转动轴相连接,其中纵向减震器(4)与转动轴的连接方式为转动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轻型固定翼测绘飞机的减震起落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纵向减震器(4)由固定套筒、移动套筒和弹簧组成,其中固定套筒与移动套筒的连接方式为滑动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轻型固定翼测绘飞机的减震起落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纵向减震器(4)设置为四组,其中四组纵向减震器(4)为两两对称设置并且对称纵向减震器(4)之间的夹角为30度。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轻型固定翼测绘飞机的减震起落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纵向减震器(4)与转动连接座(5)之间通过转动轴相连接,其中纵向减震器(4)与转动轴之间的连接方式为转动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轻型固定翼测绘飞机的减震起落架,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连接座(5)与转动衔接板(6)之间通过转动轴相连接,其中转动衔接板(6)与转动轴的连接方式为转动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轻型固定翼测绘飞机的减震起落架,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衔接板(6)对称设置为两组,其中两组转动衔接板(6)之间的角度为120度。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轻型固定翼测绘飞机的减震起落架,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衔接板(6)与横向减震器(7)之间通过转动轴相连接,其中转动衔接板(6)与转动轴的连接方式为转动连接,所述横向减震器(7)由固定套筒、移动套筒和弹簧组成,其中固定套筒与移动套筒的连接方式为滑动连接。
CN202321448562.3U 2023-06-07 2023-06-07 一种轻型固定翼测绘飞机的减震起落架 Active CN22013032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448562.3U CN220130320U (zh) 2023-06-07 2023-06-07 一种轻型固定翼测绘飞机的减震起落架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448562.3U CN220130320U (zh) 2023-06-07 2023-06-07 一种轻型固定翼测绘飞机的减震起落架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20130320U true CN220130320U (zh) 2023-12-05

Family

ID=8895489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1448562.3U Active CN220130320U (zh) 2023-06-07 2023-06-07 一种轻型固定翼测绘飞机的减震起落架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20130320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3395769A (en) Vehicle suspension devices
CN110425243B (zh) 一种多向承载的蜂窝构型
CN104229160A (zh) 一种四轮载人月球车移动系统
CN112549890A (zh) 一种轮式月球车的悬架机构
CN220130320U (zh) 一种轻型固定翼测绘飞机的减震起落架
CN109681576B (zh) 一种用于高频与低频减震的无人机偏转装置
CN110778647B (zh) 一种减震装置
CN112607007A (zh) 一种减震起落架及多旋翼无人机
CN210761274U (zh) 一种无人机用起落架
CN209667380U (zh) 一种农用无人机防撞装置
US2060604A (en) Resilient support for engines
CN212951127U (zh) 一种测绘无人机升降用减震支架
CN113716028A (zh) 一种减震起落架及无人机
CN111924091B (zh) 一种适用于起伏路面停靠的可装卸式飞机起落架
CN215098234U (zh) 一种航测遥感用无人机支架减震装置
CN210363534U (zh) 一种插接式车载方舱减震装置
CN110588466B (zh) 一种车载安全座椅
CN113415414B (zh) 瓢虫鞘翅耦合机制仿生减震装置、无人机起落架及无人机
CN216035098U (zh) 一种减震起落架及无人机
CN211253001U (zh) 一种无人机起落架
CN110963026A (zh) 一种无人机用旋翼防护结构
CN216424734U (zh) 一种具有减震起落架结构的多旋翼无人机
CN218431717U (zh) 一种航空器起落架及航空器
CN210162244U (zh) 一种具有减震防摔结构的遥控飞机
CN218055639U (zh) 一种设有防撞保护功能的无人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