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778647B - 一种减震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减震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0778647B
CN110778647B CN201911070761.3A CN201911070761A CN110778647B CN 110778647 B CN110778647 B CN 110778647B CN 201911070761 A CN201911070761 A CN 201911070761A CN 110778647 B CN110778647 B CN 110778647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ixing plate
connecting rod
damping
connecting rods
mechanism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1070761.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0778647A (zh
Inventor
徐政
李鑫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dong Bozhilin Robo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dong Bozhilin Robo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dong Bozhilin Robot Co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dong Bozhilin Robot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11070761.3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0778647B/zh
Publication of CN11077864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77864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077864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778647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FSPRINGS; SHOCK-ABSORBERS; MEANS FOR DAMPING VIBRATION
    • F16F15/00Suppression of vibrations in systems; Means or arrangements for avoiding or reducing out-of-balance forces, e.g. due to motion
    • F16F15/02Suppression of vibrations of non-rotating, e.g. reciprocating systems; Suppression of vibrations of rotating systems by use of members not moving with the rotating systems
    • F16F15/04Suppression of vibrations of non-rotating, e.g. reciprocating systems; Suppression of vibrations of rotating systems by use of members not moving with the rotating systems using elastic mean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Acoustics & Sound (AREA)
  • Aviation & Aerospace Engineering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Vibration Prevention Device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减震装置,包括:第一固定板、第二固定板以及设置于第一固定板以及第二固定板之间的减震机构;减震机构包括至少两倾斜设置且呈对称分布的连杆以及与连杆一一对应的两弹性件;两连杆一端与第一固定板的底面转动连接,另一端沿水平方向与第二固定板滑动连接;弹性件与连杆的另一端耦合连接。这样的结构布局,能够将将竖直方向的震动转换为水平方向的震动,再通过弹性件吸收,进而降低减震装置整体的高度,安装重心低,使用稳定。

Description

一种减震装置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减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减震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逐渐成熟,工业水平的提高,AGV在智能化、无人化的方向快速发展,目前AGV小车慢慢成为大多数机器人的运动机构,用来实现自动导航。AGV小车一般布置舵轮作为驱动轮实现具有转向的运动,运动过程中由于工作环境的复杂性以及小车的加减速过程,容易出现颠簸等震动情况。
现有的AGV小车减震器通常采用弹簧竖直或者较大角度的倾斜布置的结构,以实现减震效果;减震器的整体高度大,安装重心高,容易使得整车重心偏高,使得小车上坡和越障时容易倾倒。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申请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减震装置,整体高度小,安装重心低,使用稳定。
为达到上述技术目的,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减震装置,包括:第一固定板、第二固定板以及设置于所述第一固定板以及所述第二固定板之间的减震机构;
所述减震机构包括至少两倾斜设置且呈对称分布的连杆以及与所述连杆一一对应的两弹性件;
两所述连杆一端与所述第一固定板的底面转动连接,另一端沿水平方向与所述第二固定板滑动连接;
所述弹性件与所述连杆的另一端耦合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减震机构还包括与所述连杆一一对应的两滑块;
所述第二固定板顶面设有与所述减震机构对应的导轨槽;
两所述滑块均安装于所述导轨槽上,且与所述导轨槽滑动配合;
两所述连杆的另一端分别与所述滑块转动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减震机构还包括与所述滑块一一对应的两限位块;
两所述限位块分别安装于所述第二固定板顶面于所述导轨槽两端位置;
两所述弹性件分别设置于所述滑块与所述限位块之间,且一端与所述滑块接触相抵,另一端与所述限位块接触相抵。
进一步地,所述减震机构数量为多个。
进一步地,多个所述减震机构的所述连杆的一端均与所述第一固定板的底面铰接,另一端均与所述滑块铰接。
进一步地,多个所述减震结构的所述连杆的一端均与所述第一固定板的底面球接,另一端均与所述滑块球接。
进一步地,多个所述减震机构分成至少两组;
至少一组所述减震机构的所述连杆的一端均与所述第一固定板的底面铰接,另一端均与所述滑块铰接;
至少一组所述减震结构的所述连杆的一端均与所述第一固定板的底面球接,另一端均与所述滑块球接。
进一步地,所述减震机构具体为四个且两两对称分布形成两组;
两组所述减震机构呈相互垂直的两个方向分布;
四个所述减震机构呈方形分布,且相邻所述滑块之间分别与同一所述限位块配合。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固定板底面设有与所述连杆一一对应的凸起块;
所述凸起块上设有与所述连杆一端转动连接的连接孔。
进一步地,所述滑块上设有沿所述导轨槽长度方向设置的导柱;
所述限位块上设有供所述导柱活动伸入的导孔;
所述弹性件活动套设于所述导柱上。
从以上技术方案可以看出,本申请通过在第一固定板以及第二固定板之间设置减震机构,减震机构包括至少两连杆以及与连杆一一对应的弹性件;连杆一端与第一固定板转动连接,另一端沿水平方向与第二固定板滑动连接;弹性件与连杆的另一端耦合连接;这样的结构布局,能够将将竖直方向的震动转换为水平方向的震动,再通过弹性件吸收,进而降低减震装置整体的高度,安装重心低,使用稳定。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它的附图。
图1为本申请中提供的一种减震装置安装在舵轮安装板上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中提供的一种减震装置安装在舵轮安装板上的爆炸示意图;
图3为本申请中提供的一种减震装置的第二固定板板带有减震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申请中提供的一种减震装置安装在舵轮上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中:1、第一固定板;11、凸起块;111、连接孔;2、第二固定板;21、导轨槽;22、限位块;3、安装板;31、安装槽;41、连杆;42、滑块;421、导柱;43、弹性件;5、舵轮。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申请实施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实施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实施例保护的范围。
在本申请实施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申请实施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实施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在本申请实施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更换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申请实施例中的具体含义。
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了一种减震装置。
请参阅图1、图2以及图4,本申请实施例中提供的一种减震装置的一个实施例包括:
第一固定板1、第二固定板2以及设置于第一固定板1以及第二固定板2之间的减震机构;减震机构包括至少两倾斜设置且呈对称分布的连杆41以及与连杆41一一对应的两弹性件43;两连杆41一端与第一固定板1的底面转动连接,另一端与第二固定板2滑动连接;弹性件43与连杆41的另一端耦合连接。
具体来说,连杆41的一端与第一固定板1转动连接,而另一端与第二固定板2水平滑动连接并与弹性件43相互作用耦合连接,这样能够将第一固定板1和/或第二固定板2在竖直方向的振动转通过连杆41传递给弹性件41,转换为水平方向的减震。另外,连杆41数量为两个时可以呈相对立对称分布,而连杆41数量为三个或三个以上时可以呈圆周均匀对称分布,具体不做限制。
从以上技术方案可以看出,本申请通过在第一固定板1以及第二固定板2之间设置减震机构,减震机构包括至少两连杆41以及与连杆41一一对应的弹性件43;连杆41一端与第一固定板1转动连接,另一端沿水平方向与第二固定板2滑动连接;弹性件43与连杆41的另一端耦合连接;这样的结构布局,能够将将竖直方向的震动转换为水平方向的震动,再通过弹性件43吸收,进而降低减震装置整体的高度,安装重心低,使用稳定。
以上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减震装置的实施例一,以下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减震装置的实施例二,具体请参阅图1至图4。
一种减震装置,包括:第一固定板1、第二固定板2以及设置于第一固定板1以及第二固定板2之间的减震机构;减震机构包括至少两倾斜设置且呈对称分布的连杆41以及与连杆41一一对应的两弹性件43;两连杆41一端与第一固定板1的底面转动连接,另一端与第二固定板2滑动连接;弹性件43与连杆41的另一端耦合连接。
进一步地,以连杆41数量为两个为例,减震机构还包括与连杆41一一对应的两滑块42;第二固定板2顶面设有与减震机构对应的导轨槽31;两滑块42均安装于导轨槽31上,且与导轨槽31滑动配合;两连杆41的另一端分别与滑块42转动连接。另外,减震机构还可以包括与滑块42一一对应的两限位块22;两限位块22分别安装于第二固定板2顶面于导轨槽31两端位置;两弹性件43分别设置于滑块42与限位块之间,且一端与滑块42接触相抵,另一端与限位块22接触相抵。
具体来说,如图1所示,以该装置安装于AGV小车的舵轮5上为例,具体的可以安装在舵轮5的安装板3上,其中安装板3上可以开设供第二固定板2活动嵌入的安装槽31,方便第二固定板2与安装板3之间的拆卸安装配合,其安装固定的方式可以是在轨道槽底面设置安装孔(图中未示),同样的在安装槽31上设置与之配合的安装孔,实现配合安装。另外本实施例中,减震机构的数量可以是一个或者多个,具体不做限制;其减震原理是:当第一固定板1和/或第二固定板2受到震动冲击时,所受的振动冲击能够通过连杆41传递给滑块42,再通过滑块42传递给弹性件43,最终利用弹性件43实现减震效果。弹性件43可以是弹簧、弹性片等具有缓冲作用的弹性部件,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以此为基础做适当的变换。
进一步地,减震机构数量可以是多个,这样能够形成的减震效果也就更好,其中减震机构的分布方式可以是矩形阵列式分布,三角形分布等等,只要满足相互之间不会干涉即可,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以此为基础做适当的变换,具体不做限制。
进一步地,多个减震机构的连杆41的一端均与第一固定板1的底面铰接,另一端均与滑块42铰接。以减震机构多为为例,具体的,减震机构中的连杆41两端可以都是铰接方式进行固定,这样减震机构能够实现上下方向的减震缓冲。
进一步地,多个减震结构的连杆41的一端均与第一固定板1的底面球接,另一端均与滑块42球接。当然,也可以使得减震机构中的连杆41两端都是球接方式进行固定,这样不仅能够实现上下方向的减震缓冲,利用球接的多角度方向转动特性,也能够实现水平方向的减震缓冲,实现更进一步的缓冲效果。
进一步地,减震机构分成至少两组;至少一组减震机构的连杆41的一端均与第一固定板1的底面铰接,另一端均与滑块42铰接;至少一组减震结构的连杆41的一端均与第一固定板1的底面球接,另一端均与滑块42球接。以分成两组为例,可以使得其中的一组的减震机构的连杆41采用铰接方式进行固定连接,而另一组则采用球接的方式进行固定连接,在分布时,两组减震机构可以沿水平方向呈相互垂直的两个方向分布,这样的结构布局较于全都是铰接来说,其能够实现的减震缓冲方向更多,不仅可以实现上下方向的减震缓冲,也可以实现左右方向的减震,例如图3所示。而较于全是球接的方式来说,其一组限位铰接的方式能够对另一组球接的方式起到一定的限位作用,使得整体的缓冲减震更加稳定,如图3所示。以上三种实施情况,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根据需要进行选用,具体不做限制。
进一步地,减震机构具体可以为四个;具体的,如图1至图3所示,减震机构可以是四个,并且两两对称分布形成两组,两组减震机构可以如上述提及情况呈相互垂直的两个方向分布。减震结构的数量如果过多,安装工序复杂,维护也困难。本实施例中以四个为例,做进行一步的说明,四个减震机构可以是呈方形分布,且相邻滑块42之间分别与同一限位块22配合。这样的分布方式可以解决限位块22的布置问题,节约限位块22数量,使得加工更加方便,安装维护也更加简单。当然,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以此为基础做适当的变换,具体不做限制。
进一步地,减震机构的两连杆41之间沿第二固定板2向第一固定板1方向逐渐收窄。如图1至图3所示,连杆41之间沿第二固定板2向第一固定板1方向逐渐收窄,这样的结构配合更加稳定,减震时,滑块42是朝外方向滑动,其能够滑动的距离空间也更大,安装布置也更加合理。
进一步地,第一固定板1底面设有与连杆41一一对应的凸起块11;凸起块11上设有与连杆41一端转动连接的连接孔111。凸起块11可以是通过螺丝、螺钉等紧固件进行固定,这样也方便对减震机构的拆卸更换。
另外,本申请中,对于限位块22来说,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结构,这样也方便导轨槽21与滑块42之间的配合安装。
进一步地,以弹性件43为弹簧为例,滑块42上设有沿导轨槽21长度方向设置的导柱421;限位块22上设有供导柱421活动伸入的导孔(图中未示);弹性件43活动套设于导柱421上。在滑块42上设置导柱421,并使得导柱421与限位块22上的导孔配合,这样能够对弹性件43进行更好的限位,使得弹性件43的减震缓冲作用更加稳定。
从以上技术方案可以看出,本申请通过在第一固定板1以及第二固定板2之间设置减震机构,减震机构包括至少两连杆41以及与连杆41一一对应的弹性件43;连杆41一端与第一固定板1转动连接,另一端沿水平方向与第二固定板2滑动连接;弹性件43与连杆41的另一端耦合连接;这样的结构布局,能够将将竖直方向的震动转换为水平方向的震动,再通过弹性件43吸收,进而降低减震装置整体的高度,安装重心低,使用稳定。
以上对本申请所提供的一种减震装置进行了详细介绍,对于本领域的一般技术人员,依据本申请实施例的思想,在具体实施方式及应用范围上均会有改变之处,综上,本说明书内容不应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

Claims (5)

1.一种减震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固定板、第二固定板以及设置于所述第一固定板以及所述第二固定板之间的减震机构;
所述减震机构包括:
至少两倾斜设置且呈对称分布的连杆以及与所述连杆一一对应的两弹性件;
所述减震机构的两所述连杆之间沿所述第二固定板向所述第一固定板方向逐渐收窄;
两所述连杆一端与所述第一固定板的底面转动连接,另一端沿水平方向与所述第二固定板滑动连接;
所述弹性件与所述连杆的另一端耦合连接;
所述减震机构还包括与所述连杆一一对应的两滑块;
所述第二固定板顶面设有与所述减震机构对应的导轨槽;
两所述滑块均安装于所述导轨槽上,且与所述导轨槽滑动配合;两所述连杆的另一端分别与所述滑块转动连接;
所述减震机构数量为多个,其中;
多个所述减震机构的所述连杆的一端均与所述第一固定板的底面球接,另一端均与所述滑块球接;或者,多个所述减震机构分成至少两组;至少一组所述减震机构的所述连杆的一端均与所述第一固定板的底面铰接,另一端均与所述滑块铰接;至少一组所述的减震机构的所述连杆的一端均与所述第一固定板的底面球接,另一端均与所述滑块球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减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减震机构还包括与所述滑块一一对应的两限位块;
两所述限位块分别安装于所述第二固定板顶面于所述导轨槽两端位置;
两所述弹性件分别设置于所述滑块与所述限位块之间,且一端与所述滑块接触相抵,另一端与所述限位块接触相抵。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减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减震机构具体为四个且两两对称分布形成两组;
两组所述减震机构呈相互垂直的两个方向分布;
四个所述减震机构呈方形分布,且相邻所述滑块之间分别与同一所述限位块配合。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减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固定板底面设有与所述连杆一一对应的凸起块;
所述凸起块上设有与所述连杆一端转动连接的连接孔。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减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块上设有沿所述导轨槽长度方向设置的导柱;
所述限位块上设有供所述导柱活动伸入的导孔;
所述弹性件活动套设于所述导柱上。
CN201911070761.3A 2019-11-05 2019-11-05 一种减震装置 Active CN110778647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1070761.3A CN110778647B (zh) 2019-11-05 2019-11-05 一种减震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1070761.3A CN110778647B (zh) 2019-11-05 2019-11-05 一种减震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778647A CN110778647A (zh) 2020-02-11
CN110778647B true CN110778647B (zh) 2021-09-07

Family

ID=6938903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1070761.3A Active CN110778647B (zh) 2019-11-05 2019-11-05 一种减震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0778647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324852B (zh) * 2020-11-06 2022-05-20 张阿钊 一种减隔震平台
CN114198454A (zh) * 2021-11-09 2022-03-18 南方电网数字电网研究院有限公司 云台缓冲结构、云台装置及四足机器人系统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6466051U (zh) * 2017-02-07 2017-09-05 河南森源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Agv运输车
CN108163481A (zh) * 2017-12-30 2018-06-15 芜湖哈特机器人产业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种减震式自动导引运输车
CN110370872A (zh) * 2018-07-27 2019-10-25 北京京东尚科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车轮减震装置和车轮减震系统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6466051U (zh) * 2017-02-07 2017-09-05 河南森源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Agv运输车
CN108163481A (zh) * 2017-12-30 2018-06-15 芜湖哈特机器人产业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种减震式自动导引运输车
CN110370872A (zh) * 2018-07-27 2019-10-25 北京京东尚科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车轮减震装置和车轮减震系统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778647A (zh) 2020-02-1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0778647B (zh) 一种减震装置
CN111576203B (zh) 一种具有缓冲性能的桥梁减震装置
CN109944899B (zh) 一种单连杆十字滑块式线性可调刚度无角位移减振平台
CN101520364B (zh) 扣杯式落震试验台吊篮
CN213716232U (zh) 一种过程控制实训装置
CN210680308U (zh) 一种悬挂系统及其组成的机器人
CN112248733A (zh) 底盘悬挂机构、底盘及机器人
CN210062595U (zh) 悬挂系统及机器人
CN111016562A (zh) 一种非载人小车独立悬架装置
CN115140317A (zh) 一种被动柔顺式全地形星球探测车
CN207047687U (zh) 自复位摩擦阻尼减震支座及减震桥梁
CN110656626B (zh) 一种多变式阻尼消能防撞系统
CN210149243U (zh) 一种车辆定位监控装置
CN210592220U (zh) 一种具有双桥悬挂的机器人
CN111424475B (zh) 空中轨道结构的减震装置
CN210191071U (zh) 移动底盘和机器人
CN215793595U (zh) 一种辅助人工智能无人驾驶的核心控制器
CN215552396U (zh) 驱动轮总成及仓储机器人
CN217109017U (zh) 一种减震底座
CN114696240B (zh) 一种具有防护机构的电力建设用配电箱
CN220475331U (zh) 一种电缆桥架
CN216530499U (zh) 一种电力施工用电缆连接装置
CN217918187U (zh) 一种室内轮式巡检机器人驱动装置
CN216545542U (zh) 一种机器人万向轮减震结构
CN218661147U (zh) 脚轮支架组件及机器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