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0129111U - 一种水泥粉末与矿粉的混合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水泥粉末与矿粉的混合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20129111U
CN220129111U CN202321584093.8U CN202321584093U CN220129111U CN 220129111 U CN220129111 U CN 220129111U CN 202321584093 U CN202321584093 U CN 202321584093U CN 220129111 U CN220129111 U CN 22012911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ixing
chamber
powder
mineral powder
drying chamb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1584093.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小民
张建忠
吴建忠
沈利明
俞永军
张敏超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aiyan Southern Ce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aiyan Southern Ce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aiyan Southern Ce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Haiyan Southern Cement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1584093.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2012911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2012911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20129111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Mixers Of The Rotary Stirring Type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一种水泥粉末与矿粉的混合装置,涉及水泥生产领域,包括烘干室和混合室,在使用时,将矿粉从第一进料管加入烘干室,启动第一启动电机带动搅拌框和搅拌杆转动,对矿粉进行上下翻动搅拌,同时热风管将外部产生的热风输送至烘干室内,对矿粉进行烘干,可避免因水份较多导致设备粘壁的情况,蒸发水分后的矿粉从连接管加入混合室,同时将水泥粉末从第二进料管加入混合室,启动第二驱动电机带动打散板转动,将下落的水泥粉末与矿粉进行打散,有利于提升混合效果,启动第三驱动电机带动绞龙转动,对水泥粉末与矿粉进行混合搅拌,混合完毕的物料从出料管排出,装置混合效果较佳,混合效率较高。

Description

一种水泥粉末与矿粉的混合装置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水泥生产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水泥粉末与矿粉的混合装置。
背景技术
水泥是一种粉状水硬性无机胶凝材料,加水搅拌后成浆体,能在空气中硬化或者在水中硬化,并能把砂、石等材料牢固地胶结在一起,长期以来,它作为一种重要的胶凝材料,广泛应用于土木建筑、水利、国防等工程。矿渣微粉又称为矿粉、粒化高炉矿渣粉,是用水淬高炉矿渣,经干燥,粉磨等工艺处理后得到的高细度,高活性粉料,是优质的混凝土掺合料和水泥混合材,但在进行水泥粉末与矿粉的混合时,因矿粉水分较多经常出现设备粘壁的情况,影响使用,同时还存在混合效果不佳和混合效率较低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水泥粉末与矿粉的混合装置,其能够解决水泥粉末与矿粉混合时因矿粉水分较多经常出现设备粘壁以及混合效果不佳和混合效率较低的技术问题。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水泥粉末与矿粉的混合装置,包括烘干室和混合室,所述烘干室顶部连通设置有第一进料管,所述烘干室上连通设置有热风管,所述热风管用于输送外部产生的热风,所述混合室设置于所述烘干室下方,所述烘干室与所述混合室之间连通设置有连接管,所述混合室顶部连通设置有第二进料管,所述混合室底部连通设置有出料管,所述烘干室内设置有翻搅机构,所述烘干室内设置有打散机构和混搅机构;
所述翻搅机构包括第一驱动电机、第一转动轴、搅拌框和多个搅拌杆,所述搅拌框设置于所述混合室内,所述第一驱动电机通过所述第一转动轴驱动所述搅拌框转动,多个所述搅拌杆均匀分布于所述搅拌框上;
所述打散机构包括第二驱动电机、第二转动轴和多个打散板,所述混合室内设置有安装室,所述第二驱动电机设置于所述安装室内,所述打散板固定设置于所述第二转动轴上,所述第二驱动电机通过所述第二转动轴驱动所述打散板转动;
所述混搅机构包括第三驱动电机和绞龙,所述绞龙转动设置于所述安装室下方,所述第三驱动电机驱动所述绞龙转动。
其中,所述热风管至少设置有两个,两个所述热风管在所述烘干室两侧对称分布。
其中,所述第二进料管至少设置有两个,两个所述第二进料管在所述混合室两侧对称分布。
其中,所述烘干室内壁上固定设置有支撑座,所述第一转动轴与所述支撑座转动连接。
其中,所述连接管上设置有第一闸板阀,所述出料管上设置有第二闸板阀。
其中,所述烘干室与所述混合室之间固定设置有第一支撑柱,所述混合室下端固定设置有第二支撑柱。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水泥粉末与矿粉的混合装置,在使用时,将矿粉从第一进料管加入烘干室,启动第一启动电机带动搅拌框和搅拌杆转动,对矿粉进行上下翻动搅拌,同时热风管将外部产生的热风输送至烘干室内,对矿粉进行烘干,可避免因水份较多导致设备粘壁的情况,蒸发水分后的矿粉从连接管加入混合室,同时将水泥粉末从第二进料管加入混合室,启动第二驱动电机带动打散板转动,将下落的水泥粉末与矿粉进行打散,有利于提升混合效果,启动第三驱动电机带动绞龙转动,对水泥粉末与矿粉进行混合搅拌,混合完毕的物料从出料管排出,装置混合效果较佳,混合效率较高。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申请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
图1为本申请一些实施例中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分别为:
100、烘干室;101、第一进料管;102、热风管;103、连接管;104、支撑座;105、第一闸板阀;106、第一支撑柱;
200、混合室;201、第二进料管;202、出料管;203、安装室;204、第二闸板阀;205、第二支撑柱;
300、翻搅机构;301、第一驱动电机;302、第一转动轴;303、搅拌框;304、搅拌杆;
400、打散机构;401、第二驱动电机;402、第二转动轴;403、打散板;
500、混搅机构;501、第三驱动电机;502、绞龙。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申请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通常在此处附图中描述和示出的本申请实施例的组件可以以各种不同的配置来布置和设计。
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申请的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申请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申请的选定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定义和解释。
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或者是该申请产品使用时惯常摆放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申请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等仅用于区分描述,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此外,术语“水平”、“竖直”、“悬垂”等术语并不表示要求部件绝对水平或悬垂,而是可以稍微倾斜。如“水平”仅仅是指其方向相对“竖直”而言更加水平,并不是表示该结构一定要完全水平,而是可以稍微倾斜。
在本申请的描述中,还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设置”、“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申请中的具体含义。
如图1所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水泥粉末与矿粉的混合装置,包括烘干室100和混合室200,所述烘干室100顶部连通设置有第一进料管101,所述烘干室100上连通设置有热风管102,所述热风管102用于输送外部产生的热风,所述混合室200设置于所述烘干室100下方,所述烘干室100与所述混合室200之间连通设置有连接管103,所述混合室200顶部连通设置有第二进料管201,所述混合室200底部连通设置有出料管202,所述烘干室100内设置有翻搅机构300,所述烘干室100内设置有打散机构400和混搅机构500;
所述翻搅机构300包括第一驱动电机301、第一转动轴302、搅拌框303和多个搅拌杆304,所述搅拌框303设置于所述混合室200内,所述第一驱动电机301通过所述第一转动轴302驱动所述搅拌框303转动,多个所述搅拌杆304均匀分布于所述搅拌框303上;
所述打散机构400包括第二驱动电机401、第二转动轴402和多个打散板403,所述混合室200内设置有安装室203,所述第二驱动电机401设置于所述安装室203内,所述打散板403固定设置于所述第二转动轴402上,所述第二驱动电机401通过所述第二转动轴402驱动所述打散板403转动;
所述混搅机构500包括第三驱动电机501和绞龙502,所述绞龙502转动设置于所述安装室203下方,所述第三驱动电机501驱动所述绞龙502转动。
在使用时,将矿粉从第一进料管101加入烘干室100,启动第一启动电机带动搅拌框303和搅拌杆304转动,对矿粉进行上下翻动搅拌,同时热风管将外部产生的热风输送至烘干室100内,对矿粉进行烘干,可避免因水份较多导致设备粘壁的情况,蒸发水分后的矿粉从连接管103加入混合室200,同时将水泥粉末从第二进料管201加入混合室200,启动第二驱动电机401带动打散板403转动,将下落的水泥粉末与矿粉进行打散,有利于提升混合效果,启动第三驱动电机501带动绞龙502转动,对水泥粉末与矿粉进行混合搅拌,混合完毕的物料从出料管202排出,装置混合效果较佳,混合效率较高。
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中,所述热风管102设置有两个,两个所述热风管102在所述烘干室100两侧对称分布,两个热风管102可加大热风输送量,提高烘干效率。
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二进料管201设置有两个,两个所述第二进料管201在所述混合室200两侧对称分布,两个对称设置的第二进料管201,可加大水泥粉末进料量,同时可避免单侧进料影响混合效果。
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中,所述烘干室100内壁上固定设置有支撑座104,所述第一转动轴302与所述支撑座104转动连接,支撑座104可对第一转动轴302提供稳定的支撑,使得第一转动轴302可以稳定转动,提高使用稳定性。
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中,所述连接管103上设置有第一闸板阀105,所述出料管202上设置有第二闸板阀204。第一闸板阀105便于工作人员控制烘干室100内矿粉的排出,第二闸板阀204便于工作人员控制混合室200内混合物料的排出,提高装置实用性。
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中,所述烘干室100与所述混合室200之间固定设置有第一支撑柱106,所述混合室200下端固定设置有第二支撑柱205,第一支撑柱106对烘干室100起支撑和保护作用,第二支撑柱205对混合室200起支撑和保护作用,提高使用稳定性。
工作原理:本申请提供的水泥粉末与矿粉的混合装置在使用时,将矿粉从第一进料管101加入烘干室100,启动第一启动电机带动第一转动轴302转动,第一转动轴302带动搅拌框303转动,搅拌框303带动搅拌杆304转动,搅拌框303和搅拌杆304对矿粉进行上下翻动搅拌,同时热风管102将外部产生的热风输送至烘干室100内,对矿粉进行烘干,可避免因水份较多导致设备粘壁的情况,蒸发水分后的矿粉从连接管103加入混合室200,同时将水泥粉末从第二进料管201加入混合室200,启动第二驱动电机401带动第二转动轴402转动,第二转动轴402带动打散板403转动,将下落的水泥粉末与矿粉进行打散,有利于提升混合效果,启动第三驱动电机501带动绞龙502转动,对水泥粉末与矿粉进行混合搅拌,混合完毕的物料从出料管202排出。
以上仅为本申请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申请,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申请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申请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6)

1.一种水泥粉末与矿粉的混合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烘干室和混合室,所述烘干室顶部连通设置有第一进料管,所述烘干室上连通设置有热风管,所述混合室设置于所述烘干室下方,所述烘干室与所述混合室之间连通设置有连接管,所述混合室顶部连通设置有第二进料管,所述混合室底部连通设置有出料管,所述烘干室内设置有翻搅机构,所述烘干室内设置有打散机构和混搅机构;
所述翻搅机构包括第一驱动电机、第一转动轴、搅拌框和多个搅拌杆,所述搅拌框设置于所述混合室内,所述第一驱动电机通过所述第一转动轴驱动所述搅拌框转动,多个所述搅拌杆均匀分布于所述搅拌框上;
所述打散机构包括第二驱动电机、第二转动轴和多个打散板,所述混合室内设置有安装室,所述第二驱动电机设置于所述安装室内,所述打散板固定设置于所述第二转动轴上,所述第二驱动电机通过所述第二转动轴驱动所述打散板转动;
所述混搅机构包括第三驱动电机和绞龙,所述绞龙转动设置于所述安装室下方,所述第三驱动电机驱动所述绞龙转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水泥粉末与矿粉的混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热风管至少设置有两个,两个所述热风管在所述烘干室两侧对称分布。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水泥粉末与矿粉的混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进料管至少设置有两个,两个所述第二进料管在所述混合室两侧对称分布。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水泥粉末与矿粉的混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烘干室内壁上固定设置有支撑座,所述第一转动轴与所述支撑座转动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水泥粉末与矿粉的混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管上设置有第一闸板阀,所述出料管上设置有第二闸板阀。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水泥粉末与矿粉的混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烘干室与所述混合室之间固定设置有第一支撑柱,所述混合室下端固定设置有第二支撑柱。
CN202321584093.8U 2023-06-20 2023-06-20 一种水泥粉末与矿粉的混合装置 Active CN22012911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584093.8U CN220129111U (zh) 2023-06-20 2023-06-20 一种水泥粉末与矿粉的混合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584093.8U CN220129111U (zh) 2023-06-20 2023-06-20 一种水泥粉末与矿粉的混合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20129111U true CN220129111U (zh) 2023-12-05

Family

ID=8895440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1584093.8U Active CN220129111U (zh) 2023-06-20 2023-06-20 一种水泥粉末与矿粉的混合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20129111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5058306U (zh) 一种自动进料的混凝土搅拌机
CN109265034B (zh) 一种湿喷混凝土纳米级掺合料及其使用方法
JP4985233B2 (ja) 水硬性モルタル(スラリー)の施工方法
JP7145171B2 (ja) 混合物生成システム
CN206661383U (zh) 一种细胞磨
CN108748685A (zh) 一种预拌混凝土生产系统
CN216499038U (zh) 一种磷渣微粉基层混合物料快速混合设备
CN220129111U (zh) 一种水泥粉末与矿粉的混合装置
CN107877707A (zh) 一种泵送混凝土缓凝减水剂与水泥的干粉预混装置
CN106622600A (zh) 一种粉磨装置
EP1136627B1 (en) Lime-improved soil mortar and method for production thereof and fluidization treatment method using the same
JP2007015184A (ja) 大粗粒含有不定形耐火物の連続混練方法と連続混練機
CN102775112A (zh) 一种非泵送钢渣高比重混凝土及其制备方法
JP3706670B2 (ja) 気泡モルタル組成物
CN108327075A (zh) 一种高效率建筑用搅拌机械
CN109129920A (zh) 一种混凝土均匀搅拌装置
CN220129121U (zh) 一种水泥混合装置
CN211514696U (zh) 一种混凝土原料破碎搅拌装置
CN208183746U (zh) 一种用于盖挖车站基坑混凝土浇筑的卸料装置
JPS5991190A (ja) 深層混合処理用地盤改良材
CN216465355U (zh) 一种具备增强水泥强度的原材料配比装置
CN220719800U (zh) 一种建筑砂浆搅拌机
CN112174555B (zh) 一种高流动度水泥的生产工艺
CN105014788A (zh) 一种多用途建材生产工艺与装置
CN220219096U (zh) 一种用于混合废弃硅微粉和混凝土的搅拌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