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0118431U - 一种伸缩缸 - Google Patents

一种伸缩缸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20118431U
CN220118431U CN202321667019.2U CN202321667019U CN220118431U CN 220118431 U CN220118431 U CN 220118431U CN 202321667019 U CN202321667019 U CN 202321667019U CN 220118431 U CN220118431 U CN 22011843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ylinder
cylinder rod
oil
rod
telescopic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1667019.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张博
薛德森
王仁宾
宣宁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Lingong Heavy Machiner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Lingong Heavy Machiner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Lingong Heavy Machinery Co Ltd filed Critical Lingong Heavy Machiner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1667019.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2011843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2011843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20118431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Actuator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属于伸缩缸设备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伸缩缸,伸缩缸包括多级缸部,每级缸部均包括缸杆和缸筒,且缸筒滑动套设于缸杆上,所述缸部中的多个缸杆沿第一方向依次设置,且多个缸杆的轴向相平行,每级缸部均设置有油腔,相邻两级缸部的油腔相连通,向缸部的油腔内充入液压油能控制缸筒相对缸杆伸缩。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伸缩缸,结构简单,可靠性和稳定性强。

Description

一种伸缩缸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伸缩缸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伸缩缸。
背景技术
伸缩缸作为工程机械伸缩臂架的伸缩驱动件,在工程机械领域中被广泛使用。具体而言,伸缩缸内置于臂架内,通过伸缩缸的多级缸筒来对应控制伸缩臂的多节伸缩臂节伸缩。现有技术中,伸缩缸设置为多级缸筒依次嵌套的结构,伸缩缸的多级缸筒的直径尺寸由外至内一定是依次减小的,位于内部的缸筒由于直径尺寸较小,因此与直径较大的缸筒相比,在承受相同负载时受力面积较小,所受的压强较大,影响伸缩缸承受负载伸缩工作的可靠性和稳定性。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伸缩缸,结构简单,能够更加可靠稳定的承受负载。
为达此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伸缩缸,包括多级缸部,每级所述缸部均包括缸杆和缸筒,且所述缸筒滑动套设于所述缸杆上,多级所述缸部中的多个所述缸杆沿第一方向依次设置,且多个所述缸杆的轴向相平行,每级所述缸部均设置有油腔,相邻两级所述缸部的油腔相连通,向所述缸部的所述油腔内充入液压油能控制所述缸筒相对所述缸杆伸缩。
作为优选地,多级所述缸部包括一级缸部、二级缸部和三级缸部;其中,
所述一级缸部包括第一缸杆和第一缸筒,所述第一缸筒可滑动套设于所述第一缸杆上并能够与所述第一缸杆共同形成第一油腔,所述第一缸杆开设有能够与所述第一油腔连通的第二油腔;
所述二级缸部包括第二缸杆和第二缸筒,所述第二缸杆平行固定于所述第一缸筒的一侧,所述第二缸筒可滑动套设于所述第二缸杆上并能够与所述第二缸杆共同形成第三油腔,所述第二缸杆开设有能够与所述第三油腔连通的第四油腔,所述第一油腔与所述第四油腔连通;
所述三级缸部包括第三缸杆和第三缸筒,所述第三缸筒平行固定于所述第二缸筒的一侧,所述第三缸筒可滑动套设于所述第三缸杆上并能够与所述第三缸杆共同形成第五油腔,所述第三油腔与所述第五油腔连通。
作为优选地,所述第一缸筒上设有第一固定头,所述第二缸筒上设有第二固定头,所述第三缸杆上设有第三固定头;其中,
所述第一固定头能够与伸缩臂的第一伸缩节连接,所述第二固定头能够与所述伸缩臂的第二伸缩节连接,所述第三固定头能够与所述伸缩臂的第三伸缩节连接。
作为优选地,所述一级缸部包括第一缓冲部,所述第一缓冲部能够对所述第一缸杆与所述第一缸筒端部之间的接触提供缓冲;
所述二级缸部包括第二缓冲部,所述第二缓冲部能够对所述第二缸杆与所述第二缸筒端部之间的接触提供缓冲;
所述三级缸部包括第三缓冲部,所述第三缓冲部能够对所述第三缸杆与所述第三缸筒端部之间的接触提供缓冲。
作为优选地,所述第一缓冲部包括第一固定套、第一活动套、第一缓冲弹簧和第二缓冲弹簧,所述第一固定套固定套设于所述第一缸杆的上端,所述第一缸杆于所述第一固定套的下方设有第一限位部,所述第一活动套套设于所述第一缸杆上并能够于所述第一固定套与所述第一限位部之间滑动,所述第一缓冲弹簧两端分别抵接所述第一固定套与所述第一活动套,所述第二缓冲弹簧支撑于所述第一固定套上;
所述第一活动套适于在所述第一缸筒相对所述第一缸杆外伸的过程中受到所述第一缸筒内腔下端面的抵压而相对所述第一缸杆滑动,以对所述第一缓冲弹簧进行压缩;所述第二缓冲弹簧适于在所述第一缸筒相对所述第一缸杆回缩的过程中受到所述第一缸筒内腔上端面的抵压而产生压缩。
作为优选地,所述第二缓冲部包括第二固定套、第二活动套、第三缓冲弹簧和第四缓冲弹簧,所述第二固定套固定套设于所述第二缸杆的上端,所述第二缸杆于所述第二固定套的下方设有第二限位部,所述第二活动套套设于所述第二缸杆上并能够于所述第二固定套与所述第二限位部之间滑动,所述第三缓冲弹簧两端分别抵接所述第二固定套与所述第二活动套,所述第四缓冲弹簧支撑于所述第二固定套上;
所述第二活动套适于在所述第二缸筒相对所述第二缸杆外伸的过程中受到所述第二缸筒内腔下端面的抵压而相对所述第二缸杆滑动,以对所述第三缓冲弹簧进行压缩;所述第四缓冲弹簧适于在所述第二缸筒相对所述第二缸杆回缩的过程中受到所述第二缸筒内腔上端面的抵压而产生压缩。
作为优选地,所述第三缓冲部包括第三固定套、第三活动套、第五缓冲弹簧和第六缓冲弹簧,所述第三缸杆于所述第三固定套的上方设有第三限位部,所述第三活动套套设于所述第三缸杆上并能够于所述第三固定套与所述第三限位部之间滑动,所述第五缓冲弹簧两端分别抵接所述第三固定套和所述第三活动套,所述第六缓冲弹簧支撑于所述第三缸筒内腔的下端面上;
所述第三活动套适于在所述第三缸筒相对所述第三缸杆外伸的过程中受到所述第三缸筒内腔上端面的抵压而相对所述第三缸杆滑动,以对所述第五缓冲弹簧进行压缩;所述第六缓冲弹簧适于在所述第三缸筒相对所述第三缸杆回缩的过程中受到所述第三固定套下端面的抵压而产生压缩。
作为优选地,所述第一缸筒与所述第二缸杆之间设置有连接板,所述第一缸筒的侧壁开设有与所述第一油腔连通的第一过油孔,所述第二缸杆的侧壁开设有与所述第四油腔连通的第二过油孔,所述连接板上开设有连通孔,所述第一过油孔与所述第二过油孔通过所述连通孔相连通。
作为优选地,还包括连接块,所述第一缸杆与换向阀均能够安装于所述连接块上,所述连接块内开设有输油通道,所述第二油腔能够通过所述输油通道与所述换向阀的工作油口相连通。
作为优选地,所述第一缸杆侧壁开设有能够连通所述第一油腔与所述第二油腔的第一过孔;所述第二缸杆侧壁开设有能够连通所述第三油腔与所述第四油腔的第二过孔。
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伸缩缸,每级缸部均包括缸杆和缸筒,缸筒滑动套设于对应的缸杆上,多级缸部中的多个缸杆沿第一方向依次设置,且多个缸杆的轴向相平行,如此设置,使得每级缸部的缸筒和缸杆的直径尺寸不会再像传统的依次嵌套的结构一样,再受到相邻缸筒和缸杆的尺寸限制。进而能够根据实际要求调整各级缸筒和缸杆的直径尺寸,从而对应调整各级缸部承受负载时的受力面积,使伸缩缸整体能够更加可靠稳定的承受负载,结构简单,可靠性和稳定性强。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伸缩缸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伸缩缸的剖面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伸缩缸与臂架配合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伸缩缸与臂架连接部位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
1、一级缸部;101、第一油腔;11、第一缸杆;111、第二油腔;112、第一限位部;113、第一过孔;12、第一缸筒;121、第一固定头;122、第一过油孔;13、第一固定套;14、第一活动套;15、第一缓冲弹簧;16、第二缓冲弹簧;
2、二级缸部;201、第三油腔;21、第二缸杆;211、第四油腔;212、第二限位部;213、第二过油孔;214、第二过孔;22、第二缸筒;221、第二固定头;23、第二固定套;24、第二活动套;25、第三缓冲弹簧;26、第四缓冲弹簧;
3、三级缸部;301、第五油腔;31、第三缸杆;311、第三固定头;312、第三限位部;32、第三缸筒;33、第三固定套;34、第三活动套;35、第五缓冲弹簧;36、第六缓冲弹簧;
4、连接板;41、连通孔;
5、输油管道;
6、连接块;601、输油通道;61、插接孔;62、安装孔;
7、导向板;
8、伸缩臂;80、基节;81、第一伸缩节;811、第一连接部;82、第二伸缩节;821、第二连接部;83、第三伸缩节;831、第三连接部;
91、第一固定件;92、第二固定件;93、第三固定件。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可以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非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另外还需要说明的是,为了便于描述,附图中仅示出了与本实用新型相关的部分而非全部结构。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相连”、“连接”、“固定”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或之“下”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也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不是直接接触而是通过它们之间的另外的特征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和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和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在本实施例的描述中,术语“上”、“下”、“右”、等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和简化操作,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仅用于在描述上加以区分,并没有特殊的含义。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伸缩缸。参照图1至图2所示,伸缩缸包括多级缸部,每级所述缸部均包括缸杆和缸筒,且所述缸筒滑动套设于所述缸杆上,多级所述缸部中的多个所述缸杆沿第一方向依次设置,且多个所述缸杆的轴向相平行,每级所述缸部均设置有油腔,相邻两级所述缸部的油腔相连通,向所述缸部的所述油腔内充入液压油能控制所述缸筒相对所述缸杆伸缩。
于本实施例中,每级缸部均包括缸杆和缸筒,缸筒滑动套设于对应的缸杆上,多级缸部中的多个缸杆沿第一方向依次设置,且多个缸杆的轴向相平行,如此设置,使得每级缸部的缸筒和缸杆的直径尺寸不会再像传统的依次嵌套的结构一样,再受到相邻缸筒和缸杆的尺寸限制。进而能够根据实际要求调整各级缸筒和缸杆的直径尺寸,从而对应调整各级缸部承受负载时的受力面积,使伸缩缸整体能够更加可靠稳定的承受负载,结构简单,可靠性和稳定性强。
在本实施例中,多级缸部包括一级缸部1、二级缸部2和三级缸部3,其中一级缸部1包括第一缸杆11和第一缸筒12,第一缸筒12可滑动套设于第一缸杆11上并能够与第一缸杆11共同形成第一油腔101,第一缸杆11开设有能够与第一油腔101连通的第二油腔111,二级缸部2包括第二缸杆21和第二缸筒22,第二缸杆21平行固定于第一缸筒12的一侧,第二缸筒22可滑动套设于第二缸杆21上并能够与第二缸杆21共同形成第三油腔201,第二缸杆21开设有能够与第三油腔201连通的第四油腔211,第一油腔101与第四油腔211连通,三级缸部3包括第三缸杆31和第三缸筒32,第三缸筒32平行固定于第二缸筒22的一侧,第三缸筒32可滑动套设于第三缸杆31上并能够与第三缸杆31共同形成第五油腔301,第三油腔201与第五油腔301连通。
于本实施例中,第二缸杆21平行固定于第一缸筒12的一侧,第三缸筒32平行固定于第二缸筒22的一侧,即一级缸部1、二级缸部2、三级缸部3彼此错位设置,每级缸部的缸筒和缸杆的直径尺寸不会再像传统的依次嵌套的结构一样,再受到相邻缸筒和缸杆的尺寸限制。
进一步地,参照图1、图3、图4所示,本实施例提供的伸缩缸所适配的伸缩臂8包括基节80、第一伸缩节81、第二伸缩节82和第三伸缩节83,第三伸缩节83可伸缩地套设于第二伸缩节82上,第二伸缩节82可伸缩地套设于第一伸缩节81上,第一伸缩节81可伸缩地套设于基节80上。于本实施例中,第一缸筒12上设有第一固定头121,第二缸筒22上设有第二固定头221,第三缸杆31上设有第三固定头311。其中第一固定头121能够与伸缩臂8的第一伸缩节81连接,第二固定头221能够与伸缩臂8的第二伸缩节82连接,第三固定头311能够与伸缩臂8的第三伸缩节83连接。
具体地,当伸缩缸进行外伸动作时,液压油能够从第一缸杆11上的第二油腔111进入,依次经第二油腔111、第一油腔101、第四油腔211、第三油腔201进入至第五油腔301内。由于一级缸部1、二级缸部2、三级缸部3连通在一起,所以油液将优先驱动负载小的部件。在本实施例中,三级油缸3为负载小的部件,随着油液不断进入至第五油腔301,首先推动第三缸杆31相对第三缸筒32外伸以扩大第五油腔301的容积,过程中第三缸杆31通过第三固定头311将带动第三伸缩节83相对第二伸缩节82外伸。当第三缸杆31相对第三缸筒外32伸至极限位置时,第五油腔301容积增至最大,也即第三伸缩节83相对第二伸缩节82外伸至最长长度。随后油液再推动第二缸筒22相对第二缸杆21外伸以扩大第三油腔201的容积,过程中第二缸筒22通过第二固定头221将带动第二伸缩节82相对第一伸缩节81外伸。当第二缸筒22相对第二缸杆21外伸至极限位置时,第三油腔201容积增至最大,也即第二伸缩节82相对第一伸缩节81外伸至最长长度。接下来油液再推动第一缸筒12相对第一缸杆11外伸以扩大第一油腔101的容积,过程中第一缸筒12通过第一固定头121将带动第一伸缩节81相对基节80外伸。当第一缸筒12相对第一缸杆11外伸至极限位置时,第一油腔101容积增至最大,也即第一伸缩节81相对基节80外伸至最长长度。
在现有技术中,多级套筒类的伸缩缸结构驱动伸缩臂外伸的过程中,一般是使用正常的差动油缸推动多级套筒中的某一级外伸,再通过链条及滑轮组成的传动装置,带动其他套筒运动。在本实施例中,通过设置第一固定头121、第二固定头221和第三固定头311,使得一级缸部1、二级缸部2和三级缸部3均能够对应地与第一伸缩节81、第二伸缩节82、第三伸缩节83连接,无需再像现有技术中一样再设置链条滑轮等传动装置进行伸缩驱动,结构简单,实用性强。
具体地,第一固定头121设置于第一缸筒12的上端面,第二固定头221设置于第二缸筒22的上端面,第三固定头311设置于第三缸杆31的上端面。在本实施例中,第一缸筒12、第二缸筒22、第三缸筒32的直径尺寸设置为相等;第一缸杆11、第二缸杆12和第三缸杆31的直径尺寸设置为相等。如此设置,相较于多级套筒逐级依次嵌套的伸缩缸结构,可使第一缸部1、第二缸部2、第三缸部3之间的内部压力相差较小,从而可近似看做压力不随每个缸部的伸出而逐渐增大,进而使伸缩缸整体能够更加可靠稳定的承受负载。
具体地,第一伸缩节81上固定设有第一连接部811,第一固定头121开设有第一固定孔,第一连接部811对应开设有第二固定孔,第一固定孔与第二固定孔通过第一固定件91进行固定。第二伸缩节82上固定设有第二连接部821,第二固定头221开设有第三固定孔,第二连接部821对应开设有第四固定孔,第三固定孔与第四固定孔通过第二固定件92进行固定。第三伸缩节83上固定设有第三连接部831,第三固定头311开设有第五固定孔,第三连接部831对应开设有第六固定孔,第五固定孔与第六固定孔通过第三固定件93进行固定。
可选地,第一固定孔、第二固定孔和第三固定孔均设置为螺孔,第一固定件91、第二固定件92和第三固定件93均设置为螺接件。第一固定件91穿设第二固定孔与第一固定孔螺接;第二固定件92穿设第四固定孔与第三固定孔螺接;第三固定件93穿设第六固定孔与第五固定孔螺接。第一固定件91、第二固定件92和第三固定件93均设置为螺钉。
进一步地,一级缸部1包括第一缓冲部,第一缓冲部能够对第一缸杆11与第一缸筒12端部之间的接触提供缓冲,避免第一缸筒12相对第一缸杆11外伸至极限位置时产生较大冲击。
具体地,参照图2所示,第一缓冲部包括第一固定套13、第一活动套14、第一缓冲弹簧15和第二缓冲弹簧16,第一固定套13固定套设于第一缸杆11的上端,第一缸杆11于第一固定套13的下方设有第一限位部112,第一活动套14套设于第一缸杆11上并能够于第一固定套13与第一限位部112之间滑动,第一缓冲弹簧15两端分别抵接第一固定套13与第一活动套14,第二缓冲弹簧16支撑于第一固定套13上。第一活动套14适于在第一缸筒12相对第一缸杆11外伸的过程中受到第一缸筒12内腔下端面的抵压而相对第一缸杆11滑动,以对第一缓冲弹簧15进行压缩;第二缓冲弹簧16适于在第一缸筒12相对第一缸杆11回缩的过程中受到第一缸筒12内腔上端面的抵压而产生压缩。
具体地,当第一缸筒12相对第一缸杆11外伸并即将到达极限位置时,第一活动套14首先与第一缸筒12内腔下端面相接触。随后第一缸筒12继续相对第一缸杆11外伸,在这个过程中,第一缸筒12内腔下端面将抵压第一活动套14,使第一活动套14相对第一缸杆11朝靠近第一固定套13的方向滑动,并对第一缓冲弹簧15进行压缩。在第一缓冲弹簧15的作用下,第一缸筒12与第一缸杆11之间的相对速度将逐渐减小,直至停止,即第一缸筒12外伸至极限位置,从而能够给第一缸筒12相对第一缸杆11的外伸动作提供可靠缓冲。当第一缸筒12相对第一缸杆11回缩并即将到达极限位置时,第二缓冲弹簧16首先与第一缸筒12内腔上端面相接触。随后第一缸筒12继续相对第一缸杆11回缩,在这个过程中第一缸筒12内腔上端面对第二缓冲弹簧16进行压缩。在第二缓冲弹簧16的缓冲作用下,第一缸筒12与第一缸杆11之间的相对速度逐渐减小,直至停止,即第一缸筒12回缩到位,从而能够给第一缸筒12相对第一缸杆11的回缩动作提供可靠缓冲。
进一步地,二级缸部2包括第二缓冲部,第二缓冲部能够对第二缸杆21与第二缸筒22端部之间的接触提供缓冲,避免第二缸筒22相对第二缸杆21外伸至极限位置时产生较大冲击。
具体地,参照图2所示,第二缓冲部包括第二固定套23、第二活动套24、第三缓冲弹簧25和第四缓冲弹簧26,第二固定套23固定套设于第二缸杆21的上端,第二缸杆21于第二固定套23的下方设有第二限位部212,第二活动套24套设于第二缸杆21上并能够于第二固定套23与第二限位部211之间滑动,第三缓冲弹簧25两端分别抵接第二固定套23与第二活动套24,第四缓冲弹簧26支撑于第二固定套23上。第二活动套24适于在第二缸筒22相对第二缸杆21外伸的过程中受到第二缸筒22内腔下端面的抵压而相对第二缸杆21滑动,以对第三缓冲弹簧25进行压缩,第四缓冲弹簧26适于在第二缸筒22相对第二缸杆21回缩的过程中受到第二缸筒22内腔上端面的抵压而产生压缩。
具体地,当第二缸筒22相对第二缸杆21外伸并即将到达极限位置时,第二活动套24首先与第二缸筒22内腔下端面相接触。随后第二缸筒22继续相对第二缸杆21外伸,在这个过程中,第二缸筒22内腔下端面将抵压第二活动套24,使第二活动套24相对第二缸杆21朝靠近第二固定套23的方向滑动,并对第三缓冲弹簧25进行压缩。在第三缓冲弹簧25的作用下,第二缸筒22与第二缸杆21之间的相对速度将逐渐减小,直至停止,即第二缸筒22外伸至极限位置,从而能够给第二缸筒22相对第二缸杆21的外伸动作提供可靠缓冲。当第二缸筒22相对第二缸杆21回缩并即将到达极限位置时,第四缓冲弹簧26首先与第二缸筒22内腔上端面相接触。随后第二缸筒22继续相对第二缸杆21回缩,在这个过程中第二缸筒22内腔上端面对第四缓冲弹簧26进行压缩。在第四缓冲弹簧26的缓冲作用下,第二缸筒22与第二缸杆21之间的相对速度逐渐减小,直至停止,即第二缸筒22回缩到位,从而能够给第二缸筒22相对第二缸杆21的回缩动作提供可靠缓冲。
进一步地,三级缸部3包括第三缓冲部,第三缓冲部能够对第三缸杆31与第三缸筒32端部之间的接触提供缓冲,避免第三缸杆31相对第三缸筒32外伸至极限位置时产生较大冲击。
具体地,参照图2所示,第三缓冲部包括第三固定套33、第三活动套34、第五缓冲弹簧35和第六缓冲弹簧36,第三缸杆31于第三固定套33的上方设有第三限位部312,第三活动套34套设于第三缸杆31上并能够于第三固定套33与第三限位部312之间滑动,第五缓冲弹簧35两端分别抵接第三固定套33和第三活动套34,第六缓冲弹簧36支撑于第三缸筒32内腔的下端面上。第三活动套34适于在第三缸筒32相对第三缸杆31外伸的过程中受到第三缸筒32内腔上端面的抵压而相对第三缸杆31滑动,以对第五缓冲弹簧35进行压缩;第六缓冲弹簧36适于在第三缸筒32相对第三缸杆31回缩的过程中受到第三固定套33下端面的抵压而产生压缩。
具体地,当第三缸杆31相对第三缸筒32外伸并即将到达极限位置时,第三活动套34首先与第三缸筒32内腔上端面相接触。随后第三缸杆31继续相对第三缸筒32外伸,在这个过程中,第三缸筒32内腔上端面将抵压第三活动套34,使第三活动套34相对第三缸杆31朝靠近第三固定套33的方向滑动,并对第五缓冲弹簧35进行压缩。在第五缓冲弹簧35的作用下,第三缸筒32与第三缸杆31之间的相对速度将逐渐减小,直至停止,即第三缸杆31外伸至极限位置,从而能够给第三缸杆31相对第三缸筒32的外伸动作提供可靠缓冲。当第三缸杆31相对第三缸筒32回缩并即将到达极限位置时,第六缓冲弹簧36首先与第三固定套33下端面相接触。随后第三缸杆31继续相对第三缸筒32回缩,在这个过程中第三固定套33下端面对第六缓冲弹簧36进行压缩。在第六缓冲弹簧36的缓冲作用下,第三缸筒32与第三缸杆31之间的相对速度逐渐减小,直至停止,即第三缸杆31回缩到位,从而能够给第三缸杆31相对第三缸筒32的回缩动作提供可靠缓冲。
具体地,继续参照图2所示,第一缸杆11侧壁开设有能够连通第一油腔101与第二油腔111的第一过孔113。第一过孔的设置,能够进一步保证第一油腔101与第二油腔111之间的可靠连通。第二缸杆21侧壁开设有能够连通第三油腔201与第四油腔211的第二过孔214。第二过孔的设置,能够进一步保证第三油腔201与第四油腔211之间的可靠连通。
进一步具体地,第二缸筒22的侧壁开设有与第三油腔201连通的第三过油孔,第三缸筒32的侧壁开设有与第五油腔301连通的第四过油孔,第三过油孔与第四过油孔通过输油管道5连通。输油管道5的设置,能够实现第三油腔201与第五油腔301之间的可靠连通。
进一步具体地,第一缸筒12与第二缸杆21之间设置有连接板4,第一缸筒12的侧壁开设有与第一油腔101连通的第一过油孔122,第二缸杆21的侧壁开设有与第四油腔211连通的第二过油孔213,连接板4上开设有连通孔41,第一过油孔122与第二过油孔213通过连通孔41相连通。连接板4的设置,既实现了第一缸筒12与第二缸杆21之间的可靠固定,又给第一过油孔122与第二过油孔213之间提供了可靠连通媒介。
可选地,第一缸筒12与第二缸杆21均通过焊接方式与连接板4进行连接。第二缸筒22通过焊接方式与第三缸筒32进行连接。
继续参照图1、图2所示,伸缩缸还包括连接块6,第一缸杆11与换向阀均能够安装于连接块6上,连接块6内开设有输油通道601,第二油腔111能够通过输油通道601与换向阀的工作油口相连通。具体地,通过设置连接块6,能够给第二油腔111与换向阀之间提供可靠的连通媒介。油液经换向阀的工作油口进入后能通过输油通道601直接进入至第二油腔111内。
具体地,连接块开设有插接孔61,插接孔61与输油通道601连通,第二油腔111贯穿于第一缸杆11的上下两端,第一缸杆11的下端固定插接于插接孔61内,第二油腔111通过插接孔61与输油通道601连通。优选地,第一缸杆11下端外周壁设有外螺纹,插接孔61内周壁对应设有内螺纹,第一缸杆11的下端与插接孔61螺纹连接,进一步保证第一缸杆11与连接块6之间的可靠连接。
进一步具体地,连接块开设有安装孔62,连接块6通过安装孔62能够直接与工程机械底盘连接,进而能够通过连接块6直接将一级缸部1安装在工程机械的底盘上。
进一步地,伸缩缸还包括导向板7,导向板7的内侧与第一缸筒12和/或第二缸杆21进行固定,导向板7的外侧可滑动的抵接于伸缩臂8的内部,从而能够对第一缸部1和伸缩进行导向,避免伸缩缸的伸缩方向偏离于伸缩臂8的伸缩方向。
具体地,导向板7的外侧可滑动抵接于基节80的内侧壁。
值得一提的是,本实施例提供的伸缩缸,除了设置为三个缸部外,也可以设置成两个缸部,还可以设置为四个、五个或多个缸部。其所适配的伸缩臂8,除了设为三个伸缩节外,也可以设置成两个伸缩节,还可以设置为四个、五个或多个伸缩节,在此不做过多限定。
显然,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实施例仅仅是为了清楚说明本实用新型所作的举例,而并非是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的限定。对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能够进行各种明显的变化、重新调整和替代而不会脱离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这里无需也无法对所有的实施方式予以穷举。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伸缩缸,其特征在于,包括多级缸部,每级所述缸部均包括缸杆和缸筒,且所述缸筒滑动套设于所述缸杆上,多级所述缸部中的多个所述缸杆沿第一方向依次设置,且多个所述缸杆的轴向相平行,每级所述缸部均设置有油腔,相邻两级所述缸部的油腔相连通,向所述缸部的所述油腔内充入液压油能控制所述缸筒相对所述缸杆伸缩。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伸缩缸,其特征在于,多级所述缸部包括一级缸部(1)、二级缸部(2)和三级缸部(3);其中,
所述一级缸部(1)包括第一缸杆(11)和第一缸筒(12),所述第一缸筒(12)可滑动套设于所述第一缸杆(11)上并能够与所述第一缸杆(11)共同形成第一油腔(101),所述第一缸杆(11)开设有能够与所述第一油腔(101)连通的第二油腔(111);
所述二级缸部(2)包括第二缸杆(21)和第二缸筒(22),所述第二缸杆(21)平行固定于所述第一缸筒(12)的一侧,所述第二缸筒(22)可滑动套设于所述第二缸杆(21)上并能够与所述第二缸杆(21)共同形成第三油腔(201),所述第二缸杆(21)开设有能够与所述第三油腔(201)连通的第四油腔(211),所述第一油腔(101)与所述第四油腔(211)连通;
所述三级缸部(3)包括第三缸杆(31)和第三缸筒(32),所述第三缸筒(32)平行固定于所述第二缸筒(22)的一侧,所述第三缸筒(32)可滑动套设于所述第三缸杆(31)上并能够与所述第三缸杆(31)共同形成第五油腔(301),所述第三油腔(201)与所述第五油腔(301)连通。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伸缩缸,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缸筒(12)上设有第一固定头(121),所述第二缸筒(22)上设有第二固定头(221),所述第三缸杆(31)上设有第三固定头(311);其中,
所述第一固定头(121)能够与伸缩臂(8)的第一伸缩节(81)连接,所述第二固定头(221)能够与所述伸缩臂(8)的第二伸缩节(82)连接,所述第三固定头(311)能够与所述伸缩臂(8)的第三伸缩节(83)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伸缩缸,其特征在于,所述一级缸部(1)包括第一缓冲部,所述第一缓冲部能够对所述第一缸杆(11)与所述第一缸筒(12)端部之间的接触提供缓冲;
所述二级缸部(2)包括第二缓冲部,所述第二缓冲部能够对所述第二缸杆(21)与所述第二缸筒(22)端部之间的接触提供缓冲;
所述三级缸部(3)包括第三缓冲部,所述第三缓冲部能够对所述第三缸杆(31)与所述第三缸筒(32)端部之间的接触提供缓冲。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伸缩缸,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缓冲部包括第一固定套(13)、第一活动套(14)、第一缓冲弹簧(15)和第二缓冲弹簧(16),所述第一固定套(13)固定套设于所述第一缸杆(11)的上端,所述第一缸杆(11)于所述第一固定套(13)的下方设有第一限位部(112),所述第一活动套(14)套设于所述第一缸杆(11)上并能够于所述第一固定套(13)与所述第一限位部(112)之间滑动,所述第一缓冲弹簧(15)两端分别抵接所述第一固定套(13)与所述第一活动套(14),所述第二缓冲弹簧(16)支撑于所述第一固定套(13)上;
所述第一活动套(14)适于在所述第一缸筒(12)相对所述第一缸杆(11)外伸的过程中受到所述第一缸筒(12)内腔下端面的抵压而相对所述第一缸杆(11)滑动,以对所述第一缓冲弹簧(15)进行压缩;所述第二缓冲弹簧(16)适于在所述第一缸筒(12)相对所述第一缸杆(11)回缩的过程中受到所述第一缸筒(12)内腔上端面的抵压而产生压缩。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伸缩缸,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缓冲部包括第二固定套(23)、第二活动套(24)、第三缓冲弹簧(25)和第四缓冲弹簧(26),所述第二固定套(23)固定套设于所述第二缸杆(21)的上端,所述第二缸杆(21)于所述第二固定套(23)的下方设有第二限位部(212),所述第二活动套(24)套设于所述第二缸杆(21)上并能够于所述第二固定套(23)与所述第二限位部(212)之间滑动,所述第三缓冲弹簧(25)两端分别抵接所述第二固定套(23)与所述第二活动套(24),所述第四缓冲弹簧(26)支撑于所述第二固定套(23)上;
所述第二活动套(24)适于在所述第二缸筒(22)相对所述第二缸杆(21)外伸的过程中受到所述第二缸筒(22)内腔下端面的抵压而相对所述第二缸杆(21)滑动,以对所述第三缓冲弹簧(25)进行压缩;所述第四缓冲弹簧(26)适于在所述第二缸筒(22)相对所述第二缸杆(21)回缩的过程中受到所述第二缸筒(22)内腔上端面的抵压而产生压缩。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伸缩缸,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缓冲部包括第三固定套(33)、第三活动套(34)、第五缓冲弹簧(35)和第六缓冲弹簧(36),所述第三缸杆(31)于所述第三固定套(33)的上方设有第三限位部(312),所述第三活动套(34)套设于所述第三缸杆(31)上并能够于所述第三固定套(33)与所述第三限位部(312)之间滑动,所述第五缓冲弹簧(35)两端分别抵接所述第三固定套(33)和所述第三活动套(34),所述第六缓冲弹簧(36)支撑于所述第三缸筒(32)内腔的下端面上;
所述第三活动套(34)适于在所述第三缸筒(32)相对所述第三缸杆(31)外伸的过程中受到所述第三缸筒(32)内腔上端面的抵压而相对所述第三缸杆(31)滑动,以对所述第五缓冲弹簧(35)进行压缩;所述第六缓冲弹簧(36)适于在所述第三缸筒(32)相对所述第三缸杆(31)回缩的过程中受到所述第三固定套(33)下端面的抵压而产生压缩。
8.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伸缩缸,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缸筒(12)与所述第二缸杆(21)之间设置有连接板(4),所述第一缸筒(12)的侧壁开设有与所述第一油腔(101)连通的第一过油孔(122),所述第二缸杆(21)的侧壁开设有与所述第四油腔(211)连通的第二过油孔(213),所述连接板(4)上开设有连通孔(41),所述第一过油孔(122)与所述第二过油孔(213)通过所述连通孔(41)相连通。
9.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伸缩缸,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连接块(6),所述第一缸杆(11)与换向阀均能够安装于所述连接块(6)上,所述连接块(6)内开设有输油通道(601),所述第二油腔(111)能够通过所述输油通道(601)与所述换向阀的工作油口相连通。
10.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伸缩缸,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缸杆(11)侧壁开设有能够连通所述第一油腔(101)与所述第二油腔(111)的第一过孔(113);所述第二缸杆(21)侧壁开设有能够连通所述第三油腔(201)与所述第四油腔(211)的第二过孔(214)。
CN202321667019.2U 2023-06-28 2023-06-28 一种伸缩缸 Active CN22011843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667019.2U CN220118431U (zh) 2023-06-28 2023-06-28 一种伸缩缸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667019.2U CN220118431U (zh) 2023-06-28 2023-06-28 一种伸缩缸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20118431U true CN220118431U (zh) 2023-12-01

Family

ID=8891605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1667019.2U Active CN220118431U (zh) 2023-06-28 2023-06-28 一种伸缩缸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20118431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963239B (zh) 用于伸缩机构的油缸组
CN215980241U (zh) 一种新型多节长行程升降液压油缸
CN204512056U (zh) 一种旋挖钻机液压油缸
CN104405723A (zh) 伸缩式液压油缸
CN220118431U (zh) 一种伸缩缸
CN112065312B (zh) 一种致密气作业用液压伸缩式连续油管牵引器及使用方法
CN203926223U (zh) 一种液压缸用弹性卡爪闭式自动锁止机构
CN203794516U (zh) 汽车起重机的伸缩式组合支腿
CN103244507A (zh) 一种设置在油缸活塞杆上的活塞气室缓冲缓释容腔
CN211852373U (zh) 一种两级独立控制油缸结构
JP2000337309A (ja) 多段伸びシリンダ
CN112814968B (zh) 一种双活塞杆液压油缸
CN211501168U (zh) 一种纯台阶液压多级举升式油缸
CN209528335U (zh) 一种可控式升降机构及其高度可控的升降家具
CN218000030U (zh) 多节缓冲液压缸
CN218509858U (zh) 三级等推力液压缸
CN111720374A (zh) 具有多级伸缩支腿油缸的泵车
CN221646876U (zh) 一种井下变径活塞
CN218971542U (zh) 一种可调行程油压缸
CN202955061U (zh) 钻机夹持油缸的压力补偿结构
CN217502166U (zh) 一种顺序伸缩油缸的试验装置
CN204175693U (zh) 一体式非同心活塞杆油缸移动大负荷工作台的装置
CN216077166U (zh) 带芯杆内导向的双伸缩千斤顶
CN214092534U (zh) 一种导向套上有半圆弧槽的二级油缸
CN216666086U (zh) 防增压的多级液压油缸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