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0091358U - 一种可自动实现后续反应的实验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可自动实现后续反应的实验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20091358U
CN220091358U CN202321506753.0U CN202321506753U CN220091358U CN 220091358 U CN220091358 U CN 220091358U CN 202321506753 U CN202321506753 U CN 202321506753U CN 220091358 U CN220091358 U CN 22009135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eation kettle
tail gas
kettle
reaction
pip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1506753.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璐瑶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Jiamusi University
Original Assignee
Jiamusi Universit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Jiamusi University filed Critical Jiamusi University
Priority to CN202321506753.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2009135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2009135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20091358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Physical Or Chemical Processes And Apparatu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可自动实现后续反应的实验装置,属于实验设备领域。一种可自动实现后续反应的实验装置,包括反应釜,反应釜的数量为两个且分别为反应釜一和反应釜二,反应釜一的出料口安装有出料电动阀a,出料电动阀a的出料端安装有进料管,反应釜二的进料口安装有与进料管下端连接的进料电动阀b,反应釜二的上表面还贯穿安装有与反应釜一一侧连接的排气管,排气管的外侧装配有电动气阀,排气管的一侧设置有尾气处理机构,反应釜二的一侧安装有控制器,它可以实现,能够在两个反应釜间形成双通道,分流输送气体和溶液,可自动实现后续反应,降低两个反应釜溶液混合时刻出现的偏差。

Description

一种可自动实现后续反应的实验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化工合成实验设备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可自动实现后续反应的实验装置。
背景技术
反应釜的广义理解即有物理或化学反应的容器,通过对容器的结构设计与参数配置,实现工艺要求的加热、蒸发、冷却及低高速的混配功能,是一种应用广泛的化工合成实验设备,为了提高实验的连续性,实验时常把两个反应釜连通,其中物料进行混合,无需移液,提高反应效率;
经专利检索发现,公开号为CN218945061U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反应釜装置,包括第一反应釜,还包括第一反应釜内反应腔和第一反应釜外循环液腔;第一反应釜内反应腔上设有第一反应釜出料口;第一反应釜外循环液腔上设有第一反应釜进液口和第一反应釜出液口;设于第一反应釜下方的第二反应釜:与第一反应釜安装在同一支架上;包括第二反应釜内反应腔和第二反应釜外循环液腔;第二反应釜内反应腔上设有第二反应釜进料口;第二反应釜外循环液腔上设有第二反应釜进液口和第二反应釜出液口;用于连接第一反应釜出料口和第二反应釜进料口的一个或多个进料管;所述进料管上设有第二反应釜液体进料阀,其虽然通过第一反应釜反应完毕直接通过管道加入第二反应釜中进行淬灭或后续反应,避免了人工操作转料存在的健康损害和环境污染,同时减少物料暴露,减少安全隐患;
但上述专利混合两个反应釜中溶液时,将第一个反应釜中溶液沿其出料口、进料管流入第二反应釜的进料口,而第二反应釜中溶液反应常常产生大量气体,第一反应釜出料口中溶液被该气体顶升,难以落下,需要等待该气体排空,导致两个反应釜溶液混合时刻出现偏差的问题,为此我们提出一种可自动实现后续反应的实验装置。
实用新型内容
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自动实现后续反应的实验装置,它可以实现,能够在两个反应釜间形成双通道,分流输送气体和溶液,可自动实现后续反应,降低两个反应釜溶液混合时刻出现的偏差。
技术方案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可自动实现后续反应的实验装置,包括反应釜,所述反应釜的数量为两个且分别为反应釜一和反应釜二,所述反应釜一的出料口安装有出料电动阀a,所述出料电动阀a的出料端安装有进料管,所述反应釜二的进料口安装有与进料管下端连接的进料电动阀b,所述反应釜二的上表面还贯穿安装有与反应釜一的一侧连接的排气管,所述排气管的外侧装配有电动气阀,所述排气管的一侧设置有尾气处理机构,所述反应釜二的一侧安装有控制器。
进一步的,所述尾气处理机构包括贯穿安装在排气管一侧的尾气管,所述尾气管的外侧装配有尾气电动阀,所述尾气管远离排气管的一端设置有处理箱。
进一步的,所述处理箱的内部开设有清水腔,所述清水腔的液面没过尾气管的一端,所述处理箱远离清水腔的一端开设有石灰石腔,所述石灰石腔的上壁和清水腔的上壁连通。
进一步的,所述尾气电动阀位于电动气阀上方的位置,所述处理箱的上壁向上凸起。
进一步的,所述反应釜一的外侧和反应釜二的外侧均缠绕安装有螺旋管,两个所述螺旋管的一端均装配有风机。
进一步的,所述反应釜一的下表面和反应釜二的上表面之间焊接有多个支撑杆。
有益效果
相比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
(1)本方案进行实验时,反应釜一和反应釜二内的物料分别进行两个反应,用控制器在指定时间段后打开出料电动阀a1、进料电动阀b3和电动气阀,反应釜二内气体沿排气管和电动气阀流入反应釜一,而反应釜一内溶液流入反应釜二,能够在两个反应釜间形成双通道,分流输送气体和溶液,方便上方反应釜一的溶液流下并进入反应釜二,可自动实现后续反应,无需等待该气体排空,降低两个反应釜溶液混合时刻出现的偏差。
(2)本方案混合溶液反应结束时,由控制器打开电动气阀和尾气电动阀,使得反应釜一和反应釜二均与处理箱连通,在内部压强作用下,反应釜一和反应釜二的尾气均流入处理箱中,进行尾气处理,吸收尾气中的碱性和酸性气体,再排放到外界,减少尾气产生的污染。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主视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剖视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图1中A处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图1中B处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中标号说明:
1、出料电动阀a;2、进料管;3、进料电动阀b;4、排气管;5、电动气阀;6、控制器;7、尾气管;8、尾气电动阀;9、处理箱;10、清水腔;11、石灰石腔;12、螺旋管;13、风机。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
请参阅图1-4,一种可自动实现后续反应的实验装置,包括反应釜,反应釜的数量为两个且分别为反应釜一和反应釜二,反应釜一的出料口通过接头安装有出料电动阀a1,出料电动阀a1的出料端通过接头安装有进料管2,反应釜二的进料口通过接头安装有与进料管2下端通过接头连接的进料电动阀b3,反应釜一的上表面和反应釜二的上表面均一体化安装有加料管以及装配在加料管上的加料阀,此技术方案为现有技术,图中未画出,反应釜二的上表面还通过耐腐蚀密封贯穿安装有与反应釜一一侧通过耐腐蚀密封连接的排气管4,排气管4的外侧通过接头装配有电动气阀5,排气管4的一侧设置有尾气处理机构,反应釜二的一侧通过螺钉安装有控制器6,分别沿加料管向反应釜一和反应釜二内加入定量物料,加料完毕后封闭两个加料管,进行实验时,用常规的搅拌手段分别搅拌反应釜一和反应釜二内的物料,反应釜一和反应釜二内的物料分别进行两个反应,用控制器6在指定时间段后打开出料电动阀a1、进料电动阀b3和电动气阀5,由于排气管4上端的高度大于进料管2的高度,反应釜二内气体沿排气管4和电动气阀5流入反应釜一,而反应釜一内溶液沿出料电动阀a1、进料管2和进料电动阀b3流入反应釜二,能够在两个反应釜间形成双通道,分流输送气体和溶液,方便上方反应釜一的溶液流下并进入反应釜二,可自动实现后续反应,无需等待该气体排空,降低两个反应釜溶液混合时刻出现的偏差,再由控制器6控制出料电动阀a1、进料电动阀b3和电动气阀5关闭。
参阅图4,尾气处理机构包括通过接头贯穿安装在排气管4一侧的尾气管7,尾气管7的外侧通过接头装配有尾气电动阀8,尾气管7远离排气管4的一端设置有处理箱9,混合溶液反应结束时,由控制器6打开电动气阀5和尾气电动阀8,使得反应釜一和反应釜二均与处理箱9连通,在内部压强作用下,反应釜一和反应釜二的尾气均流入处理箱9中,进行尾气处理,吸收尾气中的碱性和酸性气体,再排放到外界,减少尾气产生的污染。
参阅图2和图4,处理箱9的内部开设有清水腔10,清水腔10的液面没过尾气管7的一端,处理箱9远离清水腔10的一端开设有石灰石腔11,石灰石腔11远离清水腔10的一侧开设有出气口,石灰石腔11的上壁和清水腔10的上壁连通,尾气处理机构工作时,尾气向进入清水腔10中,通过清水吸收尾气中存在的氨气,剩余气体进入石灰石腔11,由石灰石腔11中的石灰石吸收酸性气体,再将洁净的气体沿处理箱9的出气口排出。
参阅图1和图2,尾气电动阀8位于电动气阀5上方的位置,尾气电动阀8处于较高的位置,方便反应釜一中尾气流入打开状态的尾气电动阀8,处理箱9的上壁向上凸起,使石灰石腔11和清水腔10中间的隔层高高隆起,方便阻拦清水腔10中波澜起伏的液面。
参阅图1,反应釜一的外侧和反应釜二的外侧均缠绕安装有螺旋管12,两个螺旋管12的一端均通过接头装配有风机13,工作时,启动风机13,抽吸空气,分别沿对应螺旋管12流动,在两个反应釜的外部形成冷却气流,进行散热。
参阅图1和图3,反应釜一的下表面和反应釜二的上表面之间焊接有多个支撑杆,用支撑杆加强两个反应釜之间的联系,分担反应釜一作用在进料管2上的载荷。
工作原理:进行实验时,反应釜一和反应釜二内的物料分别进行两个反应,用控制器6在指定时间段后打开出料电动阀a1、进料电动阀b3和电动气阀5,由于排气管4上端的高度大于进料管2的高度,反应釜二内气体沿排气管4和电动气阀5流入反应釜一,而反应釜一内溶液沿出料电动阀a1、进料管2和进料电动阀b3流入反应釜二,能够在两个反应釜间形成双通道,分流输送气体和溶液,方便上方反应釜一的溶液流下并进入反应釜二,可自动实现后续反应,无需等待该气体排空,降低两个反应釜溶液混合时刻出现的偏差,再由控制器6控制出料电动阀a1、进料电动阀b3和电动气阀5关闭。
混合溶液反应结束时,由控制器6打开电动气阀5和尾气电动阀8,使得反应釜一和反应釜二均与处理箱9连通,在内部压强作用下,反应釜一和反应釜二的尾气均流入处理箱9中,进行尾气处理,吸收尾气中的碱性和酸性气体,再排放到外界,减少尾气产生的污染。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其改进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Claims (6)

1.一种可自动实现后续反应的实验装置,包括反应釜,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应釜的数量为两个且分别为反应釜一和反应釜二,所述反应釜一的出料口安装有出料电动阀a(1),所述出料电动阀a(1)的出料端安装有进料管(2),所述反应釜二的进料口安装有与进料管(2)下端连接的进料电动阀b(3),所述反应釜二的上表面还贯穿安装有与反应釜一的一侧连接的排气管(4),所述排气管(4)的外侧装配有电动气阀(5),所述排气管(4)的一侧设置有尾气处理机构,所述反应釜二的一侧安装有控制器(6)。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自动实现后续反应的实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尾气处理机构包括贯穿安装在排气管(4)一侧的尾气管(7),所述尾气管(7)的外侧装配有尾气电动阀(8),所述尾气管(7)远离排气管(4)的一端设置有处理箱(9)。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可自动实现后续反应的实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箱(9)的内部开设有清水腔(10),所述清水腔(10)的液面没过尾气管(7)的一端,所述处理箱(9)远离清水腔(10)的一端开设有石灰石腔(11),所述石灰石腔(11)的上壁和清水腔(10)的上壁连通。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可自动实现后续反应的实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尾气电动阀(8)位于电动气阀(5)上方的位置,所述处理箱(9)的上壁向上凸起。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自动实现后续反应的实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应釜一的外侧和反应釜二的外侧均缠绕安装有螺旋管(12),两个所述螺旋管(12)的一端均装配有风机(13)。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自动实现后续反应的实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应釜一的下表面和反应釜二的上表面之间焊接有多个支撑杆。
CN202321506753.0U 2023-06-13 2023-06-13 一种可自动实现后续反应的实验装置 Active CN22009135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506753.0U CN220091358U (zh) 2023-06-13 2023-06-13 一种可自动实现后续反应的实验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506753.0U CN220091358U (zh) 2023-06-13 2023-06-13 一种可自动实现后续反应的实验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20091358U true CN220091358U (zh) 2023-11-28

Family

ID=8887053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1506753.0U Active CN220091358U (zh) 2023-06-13 2023-06-13 一种可自动实现后续反应的实验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20091358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6008688U (zh) 一种循环反应釜
CN220091358U (zh) 一种可自动实现后续反应的实验装置
CN207108584U (zh) 一种高效混合的中和池
CN207430244U (zh) 一种高压分批投料装置
CN106190811B (zh) 一种两相厌氧发酵自搅拌反应装置
CN210357147U (zh) 恒温加热反应釜
CN210675154U (zh) 一种用于反应釜的物料自动投料装置
CN206199263U (zh) 一种生产水性胶粘剂的反应装置
CN111204789A (zh) 一种碳酸钙碳化装置
CN206069873U (zh) 一种两相厌氧发酵自搅拌反应装置
CN208980736U (zh) 一种柠檬酸复合酶加工用反应罐
CN211734193U (zh) 一种无机防火液生产灌装系统
CN113913279A (zh) 一种发酵工程用具备精细消泡功能的节能发酵罐
CN207680610U (zh) 植物甾醇合成釜
CN217221095U (zh) 一种浆料预处理设备
CN215389147U (zh) 一种反应釜液体原料负压上料装置
CN206355964U (zh) 一种用于工业规模生产纳米材料的反应釜
CN219186652U (zh) 一种高效率搅拌机
CN218281770U (zh) 一种三层反应釜
CN109529746A (zh) 一种对流式反应釜
CN218307829U (zh) 一种减水剂生产用输送装置
CN216171905U (zh) 一种柴油尾气处理液气动搅拌装置
CN207056546U (zh) 新型耙式搅拌反应器
CN218688437U (zh) 一种清洗剂生产用高效混料设备
CN218232258U (zh) 一种橡胶回收脱硫废气处理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