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0083909U - 一种角度检测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角度检测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20083909U
CN220083909U CN202321592507.1U CN202321592507U CN220083909U CN 220083909 U CN220083909 U CN 220083909U CN 202321592507 U CN202321592507 U CN 202321592507U CN 220083909 U CN220083909 U CN 22008390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etection
column
angle
detection column
bas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1592507.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曹华成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uzhou Jincheng Precision Die Cast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uzhou Jincheng Precision Die Cast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uzhou Jincheng Precision Die Cast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Suzhou Jincheng Precision Die Cast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1592507.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2008390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2008390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20083909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的角度检测装置,汽车零件上装配有第一弯管和第二弯管,检测装置包括底座、分别设置在底座上的靠栅和检测部件,其中靠栅的一侧形成定位面,汽车零件放置在底座上并自一侧抵靠在定位面上;检测部件包括固定模块、分别设置在固定模块上的第一检测柱和第二检测柱,其中第一检测柱和第二检测柱与第一弯管和第二弯管的管腔对应匹配,且在定位面上的正投影中,第一检测柱和第二检测柱之间构成设计角度,第一弯管和第二弯管之间构成装配角度。本实用新型无需使用传统检具检测出弯管之间角度的具体数值,极大降低了检测难度和对检测人员的技术水平要求,并有效提高检测结果的准确度;同时,操作简单、速度快,有效提升检测效率。

Description

一种角度检测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检测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角度检测装置。
背景技术
在一些汽车零件中设置有两根金属弯管以实现液体或气体的传输,为了后续组装过程中能够与其它零件精准对位,在汽车零件上的弯管装配完成之后,一般还需要对两根弯管之间的实际装配角度进行检测。
目前,由于弯管本身属于圆形非规则件,因此,一般由检测人员使用常规的卡尺、角度尺等检具进行手动检测。
然而,在实际检测过程中,角度参数测量难度大,很容易出现差错,导致测量结果的准确率低,因此对于检测人员的技术水平要求高;同时,采用常规检具进行手动检测,操作复杂,耗时久,检测效率低。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全新的角度检测装置。
为解决以上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角度检测装置,汽车零件上装配有第一弯管和第二弯管,检测装置包括底座、分别设置在底座上的靠栅和检测部件,其中靠栅的一侧形成定位面,汽车零件放置在底座上并自一侧抵靠在定位面上;检测部件包括固定模块、分别设置在固定模块上的第一检测柱和第二检测柱,其中第一检测柱和第二检测柱与第一弯管和第二弯管的管腔对应匹配,且在定位面上的正投影中,第一检测柱和第二检测柱之间构成设计角度,第一弯管和第二弯管之间构成装配角度,装配角度与设计角度相等时,第一检测柱和第二检测柱能够对应插入第一弯管和第二弯管的管腔中,装配角度与设计角度不相等时,第一检测柱和第二检测柱与第一弯管和第二弯管的端口或内壁相抵触。
优选地,靠栅上还设有锁定件,汽车零件抵靠在定位面上时,锁定件用于将汽车零件与靠栅相对锁定。在此,避免在第一、二检测柱插入第一、二弯管中汽车零件产生晃动,从而提高检测结果的精准度。
具体的,汽车零件上具有连接孔;锁定件包括固定连接在靠栅上的连接柱、与连接柱相螺纹配合的连接螺母,其中连接柱的一端部穿出连接孔,连接螺母连接在连接柱的一端部并将汽车零件压紧在定位面上。
优选地,汽车零件上还具有多个定位孔,靠栅上还设有与多个定位孔一一对应匹配的多根定位柱。
具体的,多个定位孔绕着连接孔的周向间隔分布。在此,汽车零件抵靠在靠栅上时确保其定位精准。
优选地,固定模块在竖直方向和水平方向上分别垂直于底座的顶面和定位面;固定模块、底座、靠栅之间构成汽车零件的检测区。在此,不仅便于进行汽车零件的定位操作,而且能够有效隔绝外界因素对检测过程的干扰。
优选地,固定模块上设有具有第一插装通道的第一连接部、具有第二插装通道的第二连接部,在定位面上的正投影中,第一插装通道和第二插装通道之间构成设计角度,检测时,第一检测柱和第二检测柱对应穿过第一插装通道和第二插装通道。在此,检测时只需将第一、二检测柱对应插装在第一、二插装通道中,无需调节角度,操作简单、方便。
具体的,第一弯管和第二弯管的端口均朝上;第一检测柱和第二检测柱分别自上而下穿过第一插装通道和第二插装通道。
进一步的,第一检测柱和第二检测柱的上部均形成有向外凸起的凸起部,检测时,第一检测柱和第二检测柱分别自凸起部对应挂设在第一连接部和第二连接部上。在此,第一、二检测柱取放操作简单、方便。
此外,底座与固定模块和靠栅之间分别连接有加强筋。
由于以上技术方案的实施,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优点:
现有技术的两根弯管之间角度的检测方式存在检测难度大、操作复杂、检测效率低、准确度差的缺陷,而本实用新型将汽车零件抵靠于靠栅的定位面上,且巧妙利用第一、二检测柱构成设计角度并插入汽车零件上的第一、二弯管进行检测,以此检验第一、二弯管之间的装配角度是否符合设计要求,因此,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无需使用传统检具检测出弯管之间角度的具体数值,极大降低了检测难度和对检测人员的技术水平要求,并有效提高检测结果的准确度;同时,操作简单、速度快,有效提升检测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角度检测装置立体结构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角度检测装置的结构分解示意图(局部省略);
其中:Q、汽车零件;k 1、连接孔;k2、定位孔;G1、第一弯管;G2、第二弯管;
1、底座;j、加强筋;
2、靠栅;m、定位面;20、锁定件;200、连接柱;201、连接螺母;21、定位柱;
3、检测部件;30、固定模块;301、第一连接部;t 1、第一插装通道;302、第二连接部;t 2、第二插装通道;31、第一检测柱;32、第二检测柱;b、凸起部。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申请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对本申请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详细的说明。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申请。但是本申请能够以很多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它方式来实施,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不违背本申请内涵的情况下做类似改进,因此本申请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
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申请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在本申请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至少两个,例如两个,三个等,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申请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申请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申请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上”或“下”可以是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或第一和第二特征通过中间媒介间接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可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或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可以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或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或“设置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上”、“下”、“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并不表示是唯一的实施方式。
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施例的汽车零件Q上装配有第一弯管G1和第二弯管G2;本实施例的角度检测装置,其包括底座1、分别设置在底座1上的靠栅2和检测部件3。
具体的,底座1为水平设置的底板,检测时,汽车零件Q放置于底座1上。
本例中,靠栅2为垂直于底座1顶面的矩形板,且靠栅2的一侧形成定位面m,汽车零件Q放置在底座1上并自一侧抵靠在定位面m上。
为了方便实施,靠栅2上还设有锁定件20,汽车零件Q抵靠在定位面m上时,锁定件20用于将汽车零件Q与靠栅2相对锁定,具体的,汽车零件Q上具有连接孔k 1,锁定件20包括固定连接在靠栅2上的连接柱200、与连接柱200相螺纹配合的连接螺母201,其中连接柱200的一端部穿出连接孔k 1,连接螺母201连接在连接柱200的一端部并将汽车零件Q压紧在定位面m上。
同时,汽车零件Q上还具有多个定位孔k2,靠栅2上还设有与多个定位孔k2一一对应匹配的多根定位柱21,具体的,多个定位孔k2绕着连接孔k 1的周向间隔分布。
本例中,检测部件3包括固定模块30、分别设置在固定模块30上的第一检测柱31和第二检测柱32,其中第一检测柱31和第二检测柱32与第一弯管G1和第二弯管G2的管腔对应匹配,且在定位面m上的正投影中,第一检测柱31和第二检测柱32之间构成设计角度,第一弯管G1和第二弯管G2之间构成装配角度,装配角度与设计角度相等时,第一检测柱31和第二检测柱32能够对应插入第一弯管G1和第二弯管G2的管腔中,反之,装配角度与设计角度出现偏差时,第一检测柱31和第二检测柱32无法插入第一弯管G1和第二弯管G2的管腔中(第一检测柱31和第二检测柱32与第一弯管G1和第二弯管G2的端口或内壁形成抵触或者卡死)。
具体的,固定模块30在竖直方向和水平方向上分别垂直于底座1的顶面和定位面m;固定模块30、底座1、靠栅2之间构成汽车零件Q的检测区;固定模块30上设有具有第一插装通道t 1的第一连接部301、具有第二插装通道t 2的第二连接部302,在定位面m上的正投影中,第一插装通道t 1和第二插装通道t 2之间构成设计角度,检测时,第一检测柱31和第二检测柱32对应穿过第一插装通道t 1和第二插装通道t 2;第一弯管G1和第二弯管G2的端口均朝上;第一检测柱31和第二检测柱32分别自上而下穿过第一插装通道t 1和第二插装通道t 2;第一检测柱31和第二检测柱32的上部均形成有向外凸起的凸起部b,检测时,第一检测柱31和第二检测柱32分别自凸起部b对应挂设在第一连接部301和第二连接部302上。
此外,底座1与固定模块30和靠栅2之间分别连接有加强筋j。
因此,本实施例具有以下优势:
1、无需使用传统检具检测出弯管之间角度的具体数值,极大降低了检测难度和对检测人员的技术水平要求,并有效提高检测结果的准确度;同时,操作简单、速度快,有效提升检测效率;
2、通过设置锁定件,避免在第一、二检测柱插入第一、二弯管中汽车零件产生晃动,从而提高检测结果的精准度;
3、通过底板、固定模块、靠栅之间的布局,不仅便于进行汽车零件的定位操作,而且能够有效隔绝外界因素对检测过程的干扰;
4、通过设置第一、二连接部,检测时只需将第一、二检测柱对应插装在第一、二插装通道中,无需调节角度,操作简单、方便。
以上对本实用新型做了详尽的描述,其目的在于让熟悉此领域技术的人士能够了解本实用新型的内容并加以实施,并不能以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凡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实质所作的等效变化或修饰,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角度检测装置,汽车零件上装配有第一弯管和第二弯管,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装置包括底座、分别设置在所述底座上的靠栅和检测部件,其中所述靠栅的一侧形成定位面,所述汽车零件放置在所述底座上并自一侧抵靠在所述定位面上;所述检测部件包括固定模块、分别设置在所述固定模块上的第一检测柱和第二检测柱,其中所述第一检测柱和所述第二检测柱与所述第一弯管和所述第二弯管的管腔对应匹配,且在所述定位面上的正投影中,所述第一检测柱和所述第二检测柱之间构成设计角度,所述第一弯管和所述第二弯管之间构成装配角度,装配角度与设计角度相等时,所述第一检测柱和所述第二检测柱能够对应插入所述第一弯管和所述第二弯管的管腔中,装配角度与设计角度不相等时,所述第一检测柱和所述第二检测柱与所述第一弯管和所述第二弯管的端口或内壁相抵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角度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靠栅上还设有锁定件,所述汽车零件抵靠在所述定位面上时,所述锁定件用于将所述汽车零件与所述靠栅相对锁定。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角度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汽车零件上具有连接孔;所述锁定件包括固定连接在所述靠栅上的连接柱、与所述连接柱相螺纹配合的连接螺母,其中所述连接柱的一端部穿出所述连接孔,所述连接螺母连接在所述连接柱的一端部并将所述汽车零件压紧在所述定位面上。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角度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汽车零件上还具有多个定位孔,所述靠栅上还设有与所述多个定位孔一一对应匹配的多根定位柱。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角度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多个定位孔绕着所述连接孔的周向间隔分布。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角度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模块在竖直方向和水平方向上分别垂直于所述底座的顶面和所述定位面;所述固定模块、所述底座、所述靠栅之间构成所述汽车零件的检测区。
7.根据权利要求1或6所述的角度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模块上设有具有第一插装通道的第一连接部、具有第二插装通道的第二连接部,在所述定位面上的正投影中,所述第一插装通道和所述第二插装通道之间构成设计角度,检测时,所述第一检测柱和所述第二检测柱对应穿过所述第一插装通道和所述第二插装通道。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角度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弯管和所述第二弯管的端口均朝上;所述第一检测柱和所述第二检测柱分别自上而下穿过所述第一插装通道和所述第二插装通道。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角度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检测柱和所述第二检测柱的上部均形成有向外凸起的凸起部,检测时,所述第一检测柱和所述第二检测柱分别自所述凸起部对应挂设在所述第一连接部和所述第二连接部上。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角度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与所述固定模块和所述靠栅之间分别连接有加强筋。
CN202321592507.1U 2023-06-21 2023-06-21 一种角度检测装置 Active CN22008390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592507.1U CN220083909U (zh) 2023-06-21 2023-06-21 一种角度检测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592507.1U CN220083909U (zh) 2023-06-21 2023-06-21 一种角度检测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20083909U true CN220083909U (zh) 2023-11-24

Family

ID=8881410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1592507.1U Active CN220083909U (zh) 2023-06-21 2023-06-21 一种角度检测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20083909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4621600U (zh) 一种用于管道气密性检测的设备
CN220083909U (zh) 一种角度检测装置
CN210802335U (zh) 一种管路角度检具
CN210570403U (zh) 一种节气门体连接管检具
CN210570355U (zh) 一种波纹管检具
CN219161152U (zh) 用于检测阀门连接孔位置度的检具
CN212363016U (zh) 一种电动转向管柱总成的检具
CN204831057U (zh) 一种真空筒检具
CN219607999U (zh) 一种管件内外径检测设备
CN218067814U (zh) 一种氧传感器整流组件及氧浓度分析装置
CN217483409U (zh) 检测设备
CN219657652U (zh) 一种检测用的试剂盒
CN215374395U (zh) 用于消防阀体的气密性检测装置
CN212228134U (zh) 一种高精度平衡流量计
CN209820328U (zh) 一种汽车仪表盘孔位检具
CN220516150U (zh) 一种阀板夹具零点定位器
CN220083849U (zh) 一种非标弯管尺寸测量检具
CN217424350U (zh) 一种压气机壳端面角度检测装置
CN219657090U (zh) 轴承阀座气密性检测工装
CN220473468U (zh) 一种气体传感器的检测装置
CN210570379U (zh) 一种涡轮增压器出气管检具
CN219977260U (zh) 五金件安装精度检测装置
CN217275880U (zh) 油位计导管组件位置检具
CN213397489U (zh) 一种仪器仪表用压力校验装置
CN219996246U (zh) 塔式防堵型流量计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