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0080967U - 一种安全型地下智能立体停车库 - Google Patents

一种安全型地下智能立体停车库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20080967U
CN220080967U CN202320010183.XU CN202320010183U CN220080967U CN 220080967 U CN220080967 U CN 220080967U CN 202320010183 U CN202320010183 U CN 202320010183U CN 220080967 U CN220080967 U CN 22008096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garage
sides
vehicle
guide plate
garage floo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0010183.X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周强
赵健
崔旭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izhou Xinzhao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izhou Xinzhao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izhou Xinzhao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Guizhou Xinzhao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0010183.X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2008096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2008096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20080967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Tents Or Canopi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安全型地下智能立体停车库,解决了限制带的高度较为固定,不便于对车辆的倒入停放的问题,包括车库地板,还包括固定安装在所述车库地板底端两侧的卡板,所述卡板前方配合开设有滑轨,两组所述滑轨底端向后倾斜度角开设,所述滑轨内底端内侧壁固定连接液压弹簧杆底端,通过将设置的车库地板底端两侧安装卡板,并在卡板前端适配车辆车轮的尺寸位置开设滑轨,在滑轨内通过液压弹簧杆连接限位带,能够便于在车辆向后导入车库时,通过车轮将限位带在滑轨内向底端滑动,在车辆后轮底端靠近卡板表面并失去对限位带的限制后,从而通过限位带和卡板配合对车辆后轮进行限制,从而便于对车辆的停靠进行限制固定。

Description

一种安全型地下智能立体停车库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立体停车库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安全型地下智能立体停车库。
背景技术
机械式立体车库是利用空间,将车辆停放至车库内,然后通过移动车库,将停车的车库移动至上方的空间,将空的车库移动至底层,机械式立体车库合理地利用了立体空间,具有突出的节地优势,相对于普通的底面停车位或地下车库,具有更大的停车容量的同时,占用的地面面积小,在越来越多的公共场所都开始普及这种机械式立体车库。
传统的,现有的立体车库在使用过程中,通常在将车辆向向后倒入停车位时,在停车位后轮位置设置有一条鼓起的限制带,从而对车辆后轮进行限制,防止在车辆向上移动举起时,车辆移动脱落而摔下,使用不方便;
但是,现有的限制带较高,车辆在向车库内倒入时速度较为缓慢,而限制带较高,因此需要驾驶人员加大一定量的油门从而将车辆碾轧过限制带而停放,容易油门踩踏过度而导致车辆无法及时刹住而撞击到车库末端防护栏,实用性较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便于对限制带进行上下调节的便于车辆停放的安全型地下智能立体停车库,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安全型地下智能立体停车库,包括车库地板,还包括固定安装在所述车库地板底端两侧的卡板,所述卡板前方配合开设有滑轨,两组所述滑轨底端向后倾斜度角开设,所述滑轨内底端内侧壁固定连接液压弹簧杆底端,所述液压弹簧杆顶端与所述滑轨平行倾斜并固定连接限位带底端中部,所述限位带滑动连接在滑轨内,所述限位带面向所述车库地板顶端位置一侧设置呈度角倾斜状,所述限位带另一侧和卡板表面设置成与车轮形状配合的圆弧形。
优选的,所述限位带两侧两端固定安装有T型滑杆,所述T型滑杆顶端滑动连接在限位槽内,所述限位槽对应开设在所述滑轨内两侧两端,所述限位槽与所述滑轨倾斜角度平行开设,限位带两侧两端安装T型滑杆并滑动连接在滑轨内两侧两端开设的限位槽内,以便于对限位带在滑轨内的滑动提供限制,便于将限位带的折叠和固定限制使用。
优选的,所述车库地板顶端两侧的一组立柱内侧中部通过轴承连接折叠杆一端,所述折叠杆设置有两节并连接轴承,所述折叠杆中端的轴承可拆卸插接在收纳槽内,所述收纳槽开设在对应一侧所述立柱外侧底部所述折叠杆另一端通过轴承固定连接导板对应一侧顶端,所述导板底端顶部通过铰链活动连接在所述车库地板顶端,车库地板顶端两侧设置两组立柱,将一侧的立柱内侧中部通过轴承连接两节的折叠杆,将折叠杆另一端连接导板顶端一侧,能够便于在使用过程中通过折叠杆的限制,从而对导板的竖起和放下提供限制,便于通过导板对车辆倒入车库内进行疏导。
优选的,所述车库地板顶端两侧安装的另一组所述立柱内中部固定安装有伺服电机,所述伺服电机顶端动力输出端固定连接卷辊中心位置动力输入端,所述卷辊表面缠绕有拉绳顶端,所述拉绳底端固定连接所述导板另一侧顶端,所述导板设置呈三角形,车库地板顶端另一侧安装的立柱内中部安装伺服电机并连接卷辊,将卷辊表面缠绕拉绳一端,将拉绳另一端固定连接导板顶端另一侧,从而便于对导板的竖起和放下使用。
优选的,所述导板底端底部固定粘连有垫片,导板底端底部连接垫片,能够便于在将导板放平后对车辆进行疏导过程中,将垫片接触车库地板顶端位置,从而对导板在对车辆进行疏导过程中提供一定的缓冲保护。
优选的,所述卡板、所述限位带和所述导板表面皆粘连有耐磨垫,卡板、限位带和导板表面皆粘连耐磨垫,能够便于增加与车轮之间的摩擦力,便于对车辆的限位停车使用。
优选的,所述车库地板底端两侧安装的所述立柱内侧顶端向下倾斜安装有反光镜,车库地板底端两侧安装立柱内侧顶端位置向下倾斜安装反光镜能够便于在倒车使用过程中,通过反光镜对车辆倒入车库内的情况进行直观查看。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通过将设置的车库地板底端两侧安装卡板,并在卡板前端适配车辆车轮的尺寸位置开设滑轨,在滑轨内通过液压弹簧杆连接限位带,将限位带通过T型滑杆滑动连接在滑轨内两侧两端开设的限位槽内进行限制,将滑轨向车库地板顶端方向呈45度角开设,能够便于在车辆向后导入车库时,通过车轮将限位带在滑轨内向底端滑动,从而在车辆后轮底端靠近卡板表面并失去对限位带的限制后,从而通过限位带和卡板配合对车辆后轮进行限制,从而便于对车辆的停靠进行限制固定。
本实用新型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实用新型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滑轨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限位带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立柱结构示意图;
图中:1-车库地板;2-限位带;3-滑轨;4-反光镜;5-卡板;6-耐磨垫;7-收纳槽;8-折叠杆;9-轴承;10-导板;11-拉绳;12-卷辊;13-立柱;14-警示灯;15-T型滑杆;16-液压弹簧杆;17-限位槽;18-伺服电机;19-垫片。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涉及到方位描述,例如上、下、前、后、左、右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若干的含义是一个或者多个,多个的含义是两个以上,大于、小于、超过等理解为不包括本数,以上、以下、以内等理解为包括本数。如果有描述到第一、第二只是用于区分技术特征为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先后关系。
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设置、安装、连接等词语应做广义理解,所属技术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结合技术方案的具体内容合理确定上述词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实施例1
请参阅图1、图2、图3和图4,图示中的一种安全型地下智能立体停车库,包括车库地板1,还包括固定安装在所述车库地板1底端两侧的卡板5,所述卡板5前方配合开设有滑轨3,两组所述滑轨3底端向后倾斜45度角开设,所述滑轨3内底端内侧壁固定连接液压弹簧杆16底端,所述液压弹簧杆16顶端与所述滑轨3平行倾斜并固定连接限位带2底端中部,所述限位带2滑动连接在滑轨3内,所述限位带2面向所述车库地板1顶端位置一侧设置呈45度角倾斜状,所述限位带2另一侧和卡板5表面设置成与车轮形状配合的圆弧形。
需要说明的是:本方案中,设计的车库地板1底端两侧安装卡板5,在卡板5前端适配车辆车轮的尺寸位置开设滑轨3,在滑轨3内通过液压弹簧杆16连接限位带2,将滑轨3向车库地板1顶端方向呈45度角开设,能够便于在车辆向后导入车库时,在车辆后轮底端靠近卡板5表面后,从而通过限位带2和卡板5配合对车辆后轮进行限制,从而便于对车辆的停靠进行限制固定。
其中,请参阅图1、图2、图3和图4,图示中的限位带2两侧两端固定安装有T型滑杆15,所述T型滑杆15顶端滑动连接在限位槽17内,所述限位槽17对应开设在所述滑轨3内两侧两端,所述限位槽17与所述滑轨3倾斜角度平行开设。
需要说明的是:设计的限位带2两侧两端安装T型滑杆15并滑动连接在滑轨3内两侧两端开设的限位槽17内,以便于对限位带2在滑轨3内的滑动提供限制,便于将限位带2的折叠和固定限制使用;
值得注意的是:在使用过程中,在车辆需要对车库内倒入时,将顶端一侧立柱13内的伺服电机18启动带动卷辊12逆时针转动,从而将卷辊12表面缠绕的拉绳11放开,从而将导板10在铰链的作用下放平,将导板10底端底部的垫片19紧贴在车库地板1顶端底部位置,同时导板10的放平能够通过折叠杆8和轴承9转动作用下拉直,从而对导板10的放平幅度进行限制,车辆通过放平的导板10倒入车库地板1表面后,车辆后轮碾压到限位带2表面后,将限位带2向后挤压,从而将限位带2向下挤压液压弹簧杆16,能够将限位带2受到两侧两端底部的T型滑杆15在限位槽17内的限制作用下向下沿滑轨3滑动,从而将限位带2收纳在滑轨3内,车辆继续向后倒入并将后轮接触到卡板5表面后,车辆停止,此时车轮失去对限位带2的限制,液压弹簧杆16回弹,从而将限位带2向外顶出,将限位带2靠近卡板5一侧靠近车后轮前端,从而对车辆后轮进行限制后,伺服电机18启动顺时针转动,将拉绳11卷覆在卷辊12表面,从而将导板10提起,对车库地板1顶端进行限制,此时折叠杆8折叠并向立柱13内侧收纳,从而将折叠杆8中端的轴承9收纳在收纳槽7内,通过卡板5配合限位带2对车辆前轮进行限制,便可对车辆进行限制固定后提升或移动,在需要将车辆开出时,将导板10放平,从而将车辆向前开出,车辆后轮向前碾压限位带2,由于滑轨3底端是向后倾斜45度角开设,因此后轮在碾压限位带2时,限位带2不会向后滑动,从而对车辆进行限制,便于对车辆进行限制的同时,也不会影响车辆的开出。
实施例2
请参阅图1、图2、图3和图4,本实施方式对于实施例1进一步说明,图示中的车库地板1顶端两侧的一组所述立柱13内侧中部通过轴承9连接折叠杆8一端,所述折叠杆8设置有两节并连接轴承9,所述折叠杆8中端的轴承9可拆卸插接在收纳槽7内,所述收纳槽7开设在对应一侧所述立柱13外侧底部所述折叠杆8另一端通过轴承9固定连接导板10对应一侧顶端,所述导板10底端顶部通过铰链活动连接在所述车库地板1顶端。
需要说明的是:设计的车库地板1顶端两侧设置两组立柱13,将一侧的立柱13内侧中部通过轴承9连接两节的折叠杆8,将折叠杆8另一端连接导板10顶端一侧,能够便于在使用过程中通过折叠杆8的限制,从而对导板10的竖起和放下提供限制,便于通过导板10对车辆倒入车库内进行疏导。
另外,请参阅图1、图2、图3和图4,图示中的车库地板1顶端两侧安装的另一组所述立柱13内中部固定安装有伺服电机18,所述伺服电机18顶端动力输出端固定连接卷辊12中心位置动力输入端,所述卷辊12表面缠绕有拉绳11顶端,所述拉绳11底端固定连接所述导板10另一侧顶端,所述导板10设置呈三角形。
需要说明的是:设计的车库地板1顶端另一侧安装的立柱13内中部安装伺服电机18并连接卷辊12,将卷辊12表面缠绕拉绳11一端,将拉绳11另一端固定连接导板10顶端另一侧,从而便于对导板10的竖起和放下使用。
实施例3
请参阅图1、图2、图3和图4,本实施方式对于其它实施例进一步说明,图示中的导板10底端底部固定粘连有垫片19,所述卡板5、所述限位带2和所述导板10表面皆粘连有耐磨垫6,所述车库地板1底端两侧安装的所述立柱13内侧顶端向下倾斜安装有反光镜4。
需要说明的是:通过设计的导板10底端底部连接垫片19,能够便于在将导板10放平后对车辆进行疏导过程中,将垫片19接触车库地板1顶端位置,从而对导板10在对车辆进行疏导过程中提供一定的缓冲保护,设计的卡板5、限位带2和导板10表面皆粘连耐磨垫6,能够便于增加与车轮之间的摩擦力,便于对车辆的限位停车使用,设计的车库地板1底端两侧安装立柱13内侧顶端位置向下倾斜安装反光镜4能够便于在倒车使用过程中,通过反光镜4对车辆倒入车库内的情况进行直观查看。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Claims (7)

1.一种安全型地下智能立体停车库,包括:
车库地板(1);
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固定安装在所述车库地板(1)底端两侧的卡板(5),所述卡板(5)前方配合开设有滑轨(3),两组所述滑轨(3)底端向后倾斜45度角开设,所述滑轨(3)内底端内侧壁固定连接液压弹簧杆(16)底端,所述液压弹簧杆(16)顶端与所述滑轨(3)平行倾斜并固定连接限位带(2)底端中部,所述限位带(2)滑动连接在滑轨(3)内,所述限位带(2)面向所述车库地板(1)顶端位置一侧设置呈45度角倾斜状,所述限位带(2)另一侧和卡板(5)表面设置成与车轮形状配合的圆弧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安全型地下智能立体停车库,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带(2)两侧两端固定安装有T型滑杆(15),所述T型滑杆(15)顶端滑动连接在限位槽(17)内,所述限位槽(17)对应开设在所述滑轨(3)内两侧两端,所述限位槽(17)与所述滑轨(3)倾斜角度平行开设。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安全型地下智能立体停车库,其特征在于:所述车库地板(1)顶端两侧的一组立柱(13)内侧中部通过轴承(9)连接折叠杆(8)一端,所述折叠杆(8)设置有两节并连接轴承(9),所述折叠杆(8)中端的轴承(9)可拆卸插接在收纳槽(7)内,所述收纳槽(7)开设在对应一侧所述立柱(13)外侧底部所述折叠杆(8)另一端通过轴承(9)固定连接导板(10)对应一侧顶端,所述导板(10)底端顶部通过铰链活动连接在所述车库地板(1)顶端。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安全型地下智能立体停车库,其特征在于:所述车库地板(1)顶端两侧安装的另一组所述立柱(13)内中部固定安装有伺服电机(18),所述伺服电机(18)顶端动力输出端固定连接卷辊(12)中心位置动力输入端,所述卷辊(12)表面缠绕有拉绳(11)顶端,所述拉绳(11)底端固定连接所述导板(10)另一侧顶端,所述导板(10)设置呈三角形。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安全型地下智能立体停车库,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板(10)底端底部固定粘连有垫片(19)。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安全型地下智能立体停车库,其特征在于:所述卡板(5)、所述限位带(2)和所述导板(10)表面皆粘连有耐磨垫(6)。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安全型地下智能立体停车库,其特征在于:所述车库地板(1)底端两侧安装的所述立柱(13)内侧顶端向下倾斜安装有反光镜(4)。
CN202320010183.XU 2023-01-04 2023-01-04 一种安全型地下智能立体停车库 Active CN22008096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010183.XU CN220080967U (zh) 2023-01-04 2023-01-04 一种安全型地下智能立体停车库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010183.XU CN220080967U (zh) 2023-01-04 2023-01-04 一种安全型地下智能立体停车库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20080967U true CN220080967U (zh) 2023-11-24

Family

ID=8881973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0010183.XU Active CN220080967U (zh) 2023-01-04 2023-01-04 一种安全型地下智能立体停车库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20080967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995938B (zh) 平板式双向存储立体车库
CN114165089B (zh) 一种立体车库用带有充电装置的载车板
CN208669043U (zh) 一种立体车库
CN205990805U (zh) 一种路边立体停车装置
CN220080967U (zh) 一种安全型地下智能立体停车库
CN113216723A (zh) 基于弹性收缩立体车库车辆升降用限位机构
CN108590260B (zh) 一种多层混合式停车装置
CN209457454U (zh) 两轮车立体停车库
CN111561197A (zh) 一种潜伏式简易双层车库
CN109057476A (zh) 双层停车装置
CN215443355U (zh) 一种二层简易式公交车立体车库机构
CN108533018A (zh) 自行车立体停取系统
CN110871861B (zh) 一种双层导轨式自行车停放装置
CN210858171U (zh) 一种道路地下车库
CN108590268B (zh) 立体停车库张开机构
CN207660338U (zh) 一种悬吊式二层智能侧方停车装置
CN210370088U (zh) 一种立体停车塔中的升降机构
CN109057437A (zh) 一种双层停车方法
CN210000454U (zh) 一种自行车立体存放架
CN210947937U (zh) 斜置自动避让式前后关联停车架
CN109050717A (zh) 一种旋转式自行车停车装置
CN209817540U (zh) 一种立体停车塔中的载板对接装置
CN209837823U (zh) 一种路边单体多层立体停车塔
CN217461644U (zh) 一种地下立式存放自行车结构
CN210127685U (zh) 一种自行车立体车架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