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0064138U - 一种新能源汽车蓄电池箱监控探测设备 - Google Patents

一种新能源汽车蓄电池箱监控探测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20064138U
CN220064138U CN202321121994.3U CN202321121994U CN220064138U CN 220064138 U CN220064138 U CN 220064138U CN 202321121994 U CN202321121994 U CN 202321121994U CN 220064138 U CN220064138 U CN 22006413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hell
monitoring
battery box
winding
circuit boar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1121994.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邓伟利
郝艳春
孙鹏
李振江
李博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ianjin Fosser Intelligent Fire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Tianjin Fosser Intelligent Fire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ianjin Fosser Intelligent Fire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Tianjin Fosser Intelligent Fire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1121994.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2006413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2006413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20064138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Secondary Cell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新能源汽车蓄电池箱监控探测设备,涉及电动汽车检测技术领域,包括壳体,壳体内部固定设置有散热板,在散热板的顶部固定设置有监测电路板,监测电路板上具有电路导线,电路导线通过壳体顶部的通孔结构向外穿出,壳体顶部还设置有绕线杆,穿出壳体顶部的电路导线缠绕在绕线杆上,在壳体顶面上绕线杆的前侧设置有长度自动调节组件,通过长度自动调节组件使电路导线与汽车蓄电池箱的连接关系为柔性连接。本实用新型在壳体顶面绕线杆的前侧设置长度自动调节组件,长度自动调节组件可以根据车辆震动时产生的拉力大小自动调节长度自动调节组件与蓄电池箱之间电路导线的长度,从而防止电路导线与蓄电池箱的连接点产生断裂的问题。

Description

一种新能源汽车蓄电池箱监控探测设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动汽车检测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新能源汽车蓄电池箱监控探测设备。
背景技术
新能源电动汽车不需要使用汽油,减少了对空气的污染,具有环保的作用,而且车内不会有汽油味道和发动机的轰鸣和震动,提高了乘客的舒适度。但是在使用新能源电动汽车时需要通过监测电路板对汽车蓄电池箱监控探测,但是车辆在行驶过程中容易产生震动,当震动力较大时将会对监测电路板造成损坏。
一种电动汽车用动力电池安全监控设备的实用新型专利,公告号为CN212436186U,通过在固定壳的内壁固定安装监测电路板,通过U形支撑板上的卡板将安装有监测电路板的固定壳固定在U形支撑板上,在U形支撑板与安装板之间固定连接有多个缓冲弹簧,通过螺栓将安装板固定在汽车上。当电动汽车行驶过程中产生震动时,缓冲弹簧产生形变的回弹力能够对监测电路板进行有效的缓冲减震,避免车辆震动造成监测电路板损坏的问题。
但是在实际使用时,该实用新型中的电连接线与蓄电池箱的连接部位为刚性连接,当车辆震动时,监测电路板在缓冲弹簧的作用下上下移动,监测电路板在移动过程中会给电连接线施加一个拉力,在电连接线上的拉力作用下,容易使电连接线与蓄电池箱的连接点发生断裂。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电连接线与蓄电池箱的连接点容易断裂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新能源汽车蓄电池箱监控探测设备;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新能源汽车蓄电池箱监控探测设备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新能源汽车蓄电池箱监控探测设备,包括壳体,壳体内部具有容纳腔体,该容纳腔体内部固定设置有散热板,在散热板的顶部固定设置有监测电路板,监测电路板上具有用来连接汽车蓄电池箱的电路导线,壳体顶部具有通孔结构,电路导线通过壳体顶部的通孔结构向外穿出,壳体顶部还设置有绕线杆,穿出壳体顶部的电路导线缠绕在绕线杆上,其特征在于,在壳体顶面上绕线杆的前侧设置有长度自动调节组件,将绕线杆上的电路导线穿过长度自动调节组件后在与汽车蓄电池箱连接,使电路导线与汽车蓄电池箱的连接关系为柔性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长度自动调节组件包括设置在壳体顶部的定位台,定位台中心位置具有滑槽,该滑槽内滑动设置有第一绕线桩,在壳体顶部定位台的一侧固定设置有第二绕线桩,第一绕线桩与定位台滑槽一顶壁之间设置有弹簧,通过弹簧使第一绕线桩与定位台以及第二绕线桩之间形成弹性配合,所述第一绕线桩和第二绕线桩顶部均设置有带有通孔的限位凸块,将伸出绕线杆的电路导线穿过限位凸块上的通孔围绕在第一绕线桩和第二绕线桩的外壁上。
进一步的,所述绕线杆上部缠绕电路导线的位置具有两个防脱挡板,绕线杆上两个防脱挡板外边缘连接有阻挡片。
进一步的,所述壳体底部具有与壳体中容纳腔体贯通的开口,散热板穿过壳体底部的开口固定在壳体的中空容纳腔体内,壳体中一侧壁具有与壳体中容纳腔体贯通的开口,监测电路板穿过壳体侧壁开口固定在壳体中容纳腔体内的散热板顶部。
进一步的,还包括L形L形固定板,所述散热板穿过壳体底部的开口使上半部分进入到壳体中空容纳腔体内,将所述L形固定板一侧壁与壳体侧壁通过螺栓固定设置,使L形固定板底部对散热板底部进行固定。
进一步的,所述监测电路板穿过壳体侧壁开口安装在壳体中容纳腔体内散热板的顶部,壳体容纳腔体侧壁上设置弹性部件弹性压板,在弹性压板的弹力作用下将监测电路板固定在壳体中空容纳腔体内散热板的顶部。
进一步的,所述弹性压板底部还设置有橡胶垫,在弹性压板对监测电路板进行向下压紧固定时,通过橡胶垫与监测电路板顶部接触。
进一步的,所述弹性压板上还设置有将弹性压板从监测电路板顶部向上移开的拉板,拉板底部与弹性压板固定设置,其顶部穿过壳体上表面向外延伸。
进一步的,所述壳体左右两侧外壁上部均设置有连接板,连接板底部设置有减震球,所述减震球外部设置有橡胶外层,减震球上下表面分别设置有延伸到橡胶层内部的螺纹孔,且减震球上下表面的螺纹孔之间通过橡胶层进行分隔,连接板和连接端与减震球上螺纹孔相对位置设置有安装孔,通过螺栓将减震球固定在连接板与连接端之间,使连接板与连接端形成弹性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连接端底部设置有将本监控探测设备固定在汽车上的定位孔。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本实用新型通过在壳体顶面绕线杆的前侧设置长度自动调节组件,当车辆发生震动从而导致监测电路板上下移动时,长度自动调节组件可以根据震动时产生的拉力大小自动调节长度自动调节组件与蓄电池箱之间电路导线的长度,从而防止由于电路导线受到的拉力过大,导致电路导线与蓄电池箱的连接点产生断裂的问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立体图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主视图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俯视图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图3中B部位放大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图3中A-A部位剖视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图5中C部位放大图。
如图:1-壳体;4-散热板;5-减震球;6-电路导线;7-长度自动调节组件;8-绕线杆;9-监测电路板;101-连接板;201-连接端;301-弹性压板;302-橡胶垫;303-拉板;401-L形固定板;701-定位台;702-第一绕线桩;703-第二绕线桩;704-弹簧;705-限位凸块。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在此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以及说明用来解释本实用新型,但并不作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
实施例:如图1、图2、图3、图4、图5、图6所示的一种新能源汽车蓄电池箱监控探测设备。
如图1和图2所示,一种新能源汽车蓄电池箱监控探测设备,包括壳体1,壳体1为内部具有容纳腔体的方形结构,该容纳腔体内部固定设置有散热板4,在散热板4的顶部固定设置有监测电路板9。监测电路板9上具有用来连接汽车蓄电池箱的电路导线6,壳体1顶部具有通孔结构,电路导线6通过壳体1顶部的通孔结构向外穿出,壳体1顶部还设置有绕线杆8,绕线杆8上部具有两个防脱挡板,绕线杆8上两个防脱挡板外边缘连接有阻挡片。在使用本实用新型时,将电路导线6从壳体1顶部的通孔结构向外传出,将多余的电路导线6围绕绕线杆8外壁缠绕在绕线杆8中两个防脱挡板之间,并通过绕线杆8上防脱挡板外边缘的阻挡片进行阻挡,防止绕线杆8上的电路导线6从绕线杆8上两个防脱挡板之间脱落。壳体1底部具有与壳体1中容纳腔体贯通的开口,散热板4穿过壳体1底部的开口固定在壳体1的中空容纳腔体内。壳体1中一侧壁具有与壳体1中容纳腔体贯通的开口,监测电路板9穿过壳体1侧壁开口固定在壳体1中容纳腔体内的散热板4顶部。
为了解决进一步解决电路导线6与汽车蓄电池箱之间为硬性连接,当汽车蓄电池箱产生晃动时,电路导线6与汽车蓄电池箱之间的连接点容易断裂的问题,如图1所示,在壳体1顶面上绕线杆8的前侧设置有长度自动调节组件7。在使用时,将绕线杆8上的电路导线6穿过长度自动调节组件7后在与汽车蓄电池箱连接,使电路导线6与汽车蓄电池箱的连接关系变为柔性连接,当汽车蓄电池箱产生晃动时,通过长度自动调节组件7调解电路导线6与汽车蓄电池箱的连接长度,进而防止电路导线6与汽车蓄电池箱之间的连接点断裂。
长度自动调节组件7的具体结构如图2-图4所示,包括设置在壳体1顶部的定位台701,定位台701中心位置具有滑槽,该滑槽内滑动设置有第一绕线桩702,在壳体1顶部定位台701的一侧固定设置有第二绕线桩703,第一绕线桩702与定位台701滑槽一顶壁之间设置有弹簧704,通过弹簧704使第一绕线桩702与定位台701以及第二绕线桩703形成弹性配合,第一绕线桩702和第二绕线桩703顶部均设置有带有通孔的限位凸块705,将伸出绕线杆8的电路导线6穿过限位凸块705上的通孔围绕在第一绕线桩702和第二绕线桩703的外壁上。使用时,当汽车蓄电池箱发生震动时,通过汽车蓄电池箱与电路导线6的连接点对电路导线6施加一个向外的拉力,进而使缠绕在第一绕线桩702和第二绕线桩703上的电路导线6产生大小不同的拉力,通过第一绕线桩702对第一绕线桩702与定位台701之间的弹簧704的挤压从而调整缠绕在第一绕线桩702与第二绕线桩703之间电路导线6的长短,进而将汽车蓄电池箱与电路导线6之间的拉力进行减小或消除,防止汽车蓄电池箱与电路导线6的连接点由于受到过强的拉力导致连接点断裂的问题。
散热板4和监测电路板9的固定方式如图2、图5和图6所示,固定的部件包括L形L形固定板401,散热板4穿过壳体1底部的开口使上半部分进入到壳体1中空容纳腔体内,将L形固定板401一侧壁与壳体1侧壁通过螺栓固定设置,使L形固定板401底部对散热板4底部进行固定。将监测电路板9穿过壳体1侧壁开口安装在壳体1中容纳腔体内散热板4的顶部,壳体1容纳腔体侧壁上设置弹性部件弹性压板301,在弹性压板301的弹力作用下将监测电路板9固定在壳体1中空容纳腔体内散热板4的顶部。弹性压板301底部还设置有橡胶垫302,在弹性压板301对监测电路板9进行向下压紧固定时,通过橡胶垫302与监测电路板9顶部接触,防止在固定监测电路板9时对监测电路板9的固定位置造成磨损。弹性压板301上还设置有将弹性压板301从监测电路板9顶部向上移开的拉板303,拉板303底部与弹性压板301固定设置,其顶部穿过壳体1上表面向外延伸。使用时,向外拉动拉板303,使弹性压板301与散热板4顶部之间的距离变大,从而将监测电路板9安装到散热板4的上表面上;松开拉板303,弹性压板301在自身的弹力作用下向下移动将监测电路板9的位置进行向下压紧固定。
如图2、图5所示,壳体1左右两侧外壁上部均设置有连接板101,连接板101底部设置有减震球5,减震球5的具体结构如图6所示,减震球5外部设置有橡胶外层,减震球5上下表面分别设置有延伸到橡胶层内部的螺纹孔,且减震球5上下表面的螺纹孔之间通过橡胶层进行分隔。连接板101和连接端201与减震球5上螺纹孔相对位置设置有安装孔,通过螺栓将减震球5固定在连接板101与连接端201之间,使连接板101与连接端201形成弹性连接。连接端201底部设置有将本监控探测设备固定在汽车上的定位孔。在使用时,通过连接端201底部的定位孔将本监控探测设备固定在汽车上,当汽车产生震动时,通过连接端201与连接板101之间的减震球5对震动力进行减弱,防止由于震动力多大影响本监控探测设备的使用。
本实用新型通过在壳体1顶面上绕线杆8的前侧设置长度自动调节组件7,当车辆发生震动从而导致监测电路板上下移动时,长度自动调节组件7可以根据震动时产生的拉力大小自动调节长度自动调节组件7与蓄电池箱之间电路导线6的长度,从而防止由于电路导线6受到的拉力过大,导致电路导线6与蓄电池箱的连接点产生断裂的问题,延长了蓄电池箱监控探测设备的使用寿命。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本实用新型提到的各个部件为现有领域常见技术,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范围内。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Claims (10)

1.一种新能源汽车蓄电池箱监控探测设备,包括壳体(1),壳体(1)内部具有容纳腔体,该容纳腔体内部固定设置有散热板(4),在散热板(4)的顶部固定设置有监测电路板(9),监测电路板(9)上具有用来连接汽车蓄电池箱的电路导线(6),壳体(1)顶部具有通孔结构,电路导线(6)通过壳体(1)顶部的通孔结构向外穿出,壳体(1)顶部还设置有绕线杆(8),穿出壳体(1)顶部的电路导线(6)缠绕在绕线杆(8)上,其特征在于,在壳体(1)顶面上绕线杆(8)的前侧设置有长度自动调节组件(7),将绕线杆(8)上的电路导线(6)穿过长度自动调节组件(7)后在与汽车蓄电池箱连接,使电路导线(6)与汽车蓄电池箱的连接关系为柔性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能源汽车蓄电池箱监控探测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长度自动调节组件(7)包括设置在壳体(1)顶部的定位台(701),定位台(701)中心位置具有滑槽,该滑槽内滑动设置有第一绕线桩(702),在壳体(1)顶部定位台(701)的一侧固定设置有第二绕线桩(703),第一绕线桩(702)与定位台(701)滑槽一顶壁之间设置有弹簧(704),通过弹簧(704)使第一绕线桩(702)与定位台(701)以及第二绕线桩(703)之间形成弹性配合,所述第一绕线桩(702)和第二绕线桩(703)顶部均设置有带有通孔的限位凸块(705),将伸出绕线杆(8)的电路导线(6)穿过限位凸块(705)上的通孔围绕在第一绕线桩(702)和第二绕线桩(703)的外壁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新能源汽车蓄电池箱监控探测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绕线杆(8)上部缠绕电路导线(6)的位置具有两个防脱挡板,绕线杆(8)上两个防脱挡板外边缘连接有阻挡片。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能源汽车蓄电池箱监控探测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底部具有与壳体(1)中容纳腔体贯通的开口,散热板(4)穿过壳体(1)底部的开口固定在壳体(1)的中空容纳腔体内,壳体(1)中一侧壁具有与壳体(1)中容纳腔体贯通的开口,监测电路板(9)穿过壳体(1)侧壁开口固定在壳体(1)中容纳腔体内的散热板(4)顶部。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新能源汽车蓄电池箱监控探测设备,其特征在于,还包括L形固定板(401),所述散热板(4)穿过壳体(1)底部的开口使上半部分进入到壳体(1)中空容纳腔体内,将所述L形固定板(401)一侧壁与壳体(1)侧壁通过螺栓固定设置,使L形固定板(401)底部对散热板(4)底部进行固定。
6.根据权利要求4或5所述的一种新能源汽车蓄电池箱监控探测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监测电路板(9)穿过壳体(1)侧壁开口安装在壳体(1)中容纳腔体内散热板(4)的顶部,壳体(1)容纳腔体侧壁上设置弹性部件弹性压板(301),在弹性压板(301)的弹力作用下将监测电路板(9)固定在壳体(1)中空容纳腔体内散热板(4)的顶部。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新能源汽车蓄电池箱监控探测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压板(301)底部还设置有橡胶垫(302),在弹性压板(301)对监测电路板(9)进行向下压紧固定时,通过橡胶垫(302)与监测电路板(9)顶部接触。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新能源汽车蓄电池箱监控探测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压板(301)上还设置有将弹性压板(301)从监测电路板(9)顶部向上移开的拉板(303),拉板(303)底部与弹性压板(301)固定设置,其顶部穿过壳体(1)上表面向外延伸。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能源汽车蓄电池箱监控探测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左右两侧外壁上部均设置有连接板(101),连接板(101)底部设置有减震球(5),所述减震球(5)外部设置有橡胶外层,减震球(5)上下表面分别设置有延伸到橡胶层内部的螺纹孔,且减震球(5)上下表面的螺纹孔之间通过橡胶层进行分隔,连接板(101)和连接端(201)与减震球(5)上螺纹孔相对位置设置有安装孔,通过螺栓将减震球(5)固定在连接板(101)与连接端(201)之间,使连接板(101)与连接端(201)形成弹性连接。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一种新能源汽车蓄电池箱监控探测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端(201)底部设置有将本监控探测设备固定在汽车上的定位孔。
CN202321121994.3U 2023-05-11 2023-05-11 一种新能源汽车蓄电池箱监控探测设备 Active CN22006413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121994.3U CN220064138U (zh) 2023-05-11 2023-05-11 一种新能源汽车蓄电池箱监控探测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121994.3U CN220064138U (zh) 2023-05-11 2023-05-11 一种新能源汽车蓄电池箱监控探测设备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20064138U true CN220064138U (zh) 2023-11-21

Family

ID=8876351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1121994.3U Active CN220064138U (zh) 2023-05-11 2023-05-11 一种新能源汽车蓄电池箱监控探测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20064138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9148778B (zh) 一种基于电池减震与安全防护的装置
CN110212127B (zh) 新能源电动车的锂电池固定安装装置
CN108506415B (zh) 一种用于车载电路板的减震机构
CN215322320U (zh) 一种汽车智能监控终端设备
CN220064138U (zh) 一种新能源汽车蓄电池箱监控探测设备
CN219655652U (zh) 一种受电弓的摄像机安装装置
CN211880049U (zh) 一种新型高压架空输电线路导线挂线装置
CN214648584U (zh) 一种改进型仪表板横梁总成
CN213083067U (zh) 汽车专用小角度疲劳监控镜头
CN212555723U (zh) 一种汽车板簧
CN211252408U (zh) 一种带有减震装置的汽车用电动踏板
CN216357638U (zh) 一种专用车双联联动控制器
CN220435319U (zh) 封闭式接触器装入装置
CN211923721U (zh) 一种机械式停车设备的机械式防坠装置
CN113352845A (zh) 一种驻车空调的安装结构及其控制方法
CN106985625A (zh) 一种用于板簧悬架的减震缓冲装置
CN216922992U (zh) 金属橡胶复合减振器
CN212413596U (zh) 一种电子通信柜内电器保护装置
CN217823874U (zh) 一种配电盒盒体
CN213565401U (zh) 一种带有减震的后置蓄电池箱体
CN113241891B (zh) 一种电机减震装置
CN210554634U (zh) 一种汽车安全防撞底盘
CN216161852U (zh) 一种电动车电池减震安装结构
CN220452588U (zh) 一种安装稳定的减震器
CN113471605B (zh) 新能源汽车用安装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