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0057317U - 浆纱机循环节水装置 - Google Patents

浆纱机循环节水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20057317U
CN220057317U CN202321695449.5U CN202321695449U CN220057317U CN 220057317 U CN220057317 U CN 220057317U CN 202321695449 U CN202321695449 U CN 202321695449U CN 220057317 U CN220057317 U CN 22005731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ipe
water
storage barrel
cooling
water storag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1695449.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陈素娟
张爱虎
李鸿海
孔慧苗
雷少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EBEI NINGFANG GROUP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EBEI NINGFANG GROUP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EBEI NINGFANG GROUP CO Ltd filed Critical HEBEI NINGFANG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1695449.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2005731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2005731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20057317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Treatment Of Fiber Material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浆纱机循环节水装置,属于水循环技术领域,包括收集组件、冷却分流管和储水桶;收集组件用于收集浆纱机的蒸汽;冷却分流管的一端与收集组件的出流端连通,冷却分流管的另一端设有排气口和回液口;冷却分流管用于使初始蒸汽初步液化后分流;储水桶置于回液口下方;储水桶的顶部与回液口连通,且储水桶底部连接有出水管,出水管用于将储水桶收集的冷凝水循环至浆纱工序中。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浆纱机循环节水装置用于回收车间内浆纱机的蒸汽,以实现水资源的循环利用,并排除车间内由于蒸汽弥漫而导致的能见度低的安全隐患。

Description

浆纱机循环节水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水循环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是涉及一种浆纱机循环节水装置。
背景技术
浆纱机在工作时,其烘筒加热后会排出大量蒸汽,并产生一定数量的乏汽和冷凝水,温度高达60-80度;需要说明的是,烘桶、浆锅等处产生的蒸汽冷凝水水质纯净且有较高余温,通常情况下,这些蒸汽会直接排出车间外部,烘桶内的冷凝水则直接无压排放至下水管道内。
因此,在浆纱机工作时,车间内会弥漫大量蒸汽,造成车间能见度低,给工人正常工作带来安全隐患,并且造成车间湿度大;并且水质较高的冷凝水直接排除至下水通道内,也会造成冷凝水和热量的浪费。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浆纱机循环节水装置,旨在解决现有的浆纱车间内蒸汽和冷凝水直接排放,造成车间安全隐患和能源浪费的技术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浆纱机循环节水装置,包括:
收集组件,用于收集浆纱机的蒸汽;
冷却分流管,一端与所述收集组件的出流端连通,所述冷却分流管的另一端设有排气口和回液口;所述冷却分流管用于使初始蒸汽初步液化后分流;以及
储水桶,置于所述回液口下方;所述储水桶的顶部与所述回液口连通,且所述储水桶底部连接有出水管,所述出水管用于将所述储水桶收集的冷凝水循环至浆纱工序中。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冷却分流管包括:
冷却管,进流端与所述收集组件的出流端连通;
回液管,一端与所述冷却管的出流端连通,另一端设有所述回液口;以及
排气管,置于所述回液管上方;所述排气管的一端与所述冷却管的出流端连通,另一端设有所述排气口。
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冷却管的出流端置于所述冷却管的进流端的上方,且所述回液口置于所述冷却管的出流端的下方,所述排气口置于所述冷却管的出流端的上方。
示例性的,所述浆纱机循环节水装置还包括循环分流管,所述循环分流管的一端与所述储水桶连通,所述循环分流管的另一端置于所述回液口上方,且与所述回液管或所述排气管连通。
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循环分流管上还连接有第一排液管,所述第一排液管的排液端置于所述循环分流管的下方。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冷却分流管靠近所述收集组件的出流端处还设有第二排液管,所述第二排液管上设有开关控制阀。
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冷却分流管上靠近所述排气口的一端还设有至少一条第三排液管。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出水管上设有加压组件。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储水桶底部设有支撑组件,所述支撑组件用于向上支撑所述储水桶,以抬高所述出水管的进流端。
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支撑组件包括:
水平撑架,设于所述储水桶底部;
多组支撑杆,沿所述储水桶的周向间隔设置,且与所述水平撑架连接;
其中,所述支撑杆的上端向上高出所述水平撑架,并围设在所述储水桶的外周壁上,以对所述储水桶的底部进行限位。
本申请实施例所示的方案,与现有技术相比,可通过收集组件将浆纱机烘筒产生的蒸汽收集起来,并通过冷却分流管进行冷却分流,使得在冷却分流管内流通的初始蒸汽初步液化后通过回液口回落至储水桶中,并将未降温液化的蒸汽通过排气口排出;通过储水桶收集冷凝水,使收集到的冷凝水再次输送至浆纱工序中,实现冷凝水的循环利用,避免资源浪费,同时避免蒸气聚集在车间内影响车间的能见度,消除车间的安全隐患。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浆纱机循环节水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支撑组件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中:1、收集组件,2、冷却分流管;21、冷却管;22、回液管;221、回液口;23、排气管;231、排气口;3、储水桶;31、出水管;32、加压组件;33、出水口;4、循环分流管;5、第一排液管;6、第二排液管;7、开关控制阀;8、第三排液管;9、支撑组件;91、水平撑架;92、支撑杆。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及有益效果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设置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间接在该另一个元件上。需要理解的是,术语“长度”、“宽度”、“上”、“下”、“前”、“后”、“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若干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若干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请一并参阅图1及图2,现对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浆纱机循环节水装置进行说明。所述浆纱机循环节水装置包括收集组件1、冷却分流管2和储水桶3;收集组件1用于收集浆纱机的蒸汽;冷却分流管2的一端与收集组件1的出流端连通,冷却分流管2的另一端设有排气口231和回液口221;冷却分流管2用于使初始蒸汽初步液化后分流;储水桶3置于回液口221下方;储水桶3的顶部与回液口221连通,且储水桶3底部连接有出水管31,出水管31用于将储水桶3收集的冷凝水循环至浆纱工序中。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中采用的收集组件1为蒸汽收集装置,该蒸汽收集装置的进流端用于与浆纱机的烘筒连接,以接收烘桶内产生的初始蒸汽,通过冷却分流管2对整齐进行冷却降温和分流处理。具体地,该蒸汽收集装置的结构和工作原理均属于现有技术,在此不再赘述。
需要理解的是,该储水桶3的顶部设有进流口,进流口与回液口221相连通;储水桶3的底部设有出流口,出流口处连接有出水管31,具体地,该出流口设于储水桶3靠近底壁的侧壁上,或者,该出流口还可以设于储水桶3的底壁上以便将储水桶3内水流排出。
具体的,储水桶3靠近底部的侧壁上还设有单独的出水口33,以便在桶内水量较多时,通过出水口33将储水桶3内的水排出至预设容器中。
另外,进入冷却分流管2的初始蒸汽中,不能使全部的蒸汽完全液化,而会有部分蒸汽在冷却分流管2的管路中流动时,与冷却分流管2的管壁之间发生热量交换,进而逐渐液化形成冷凝水,也有部分初始蒸汽仍将以气体的形式,通过排气口231排出。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浆纱机循环节水装置,与现有技术相比,可通过收集组件1将浆纱机烘筒产生的蒸汽收集起来,并通过冷却分流管2进行冷却分流,使得在冷却分流管2内流通的初始蒸汽初步液化后通过回液口221回落至储水桶3中,并将未降温液化的蒸汽通过排气口231排出;以便通过储水桶3收集冷凝水,使收集到的冷凝水再次输送至浆纱工序中,实现冷凝水的循环利用,避免资源浪费,同时避免蒸气聚集在车间内影响车间的能见度,消除车间的安全隐患。
可选的,储水桶3内的冷凝水可用于调浆和浆锅清洗的工序中,实现了水资源的节约。
请参阅图1,在一些可能的实施例中,冷却分流管2包括冷却管21、回液管22和排气管23;冷却管21的进流端与收集组件1的出流端连通;回液管22的一端与冷却管21的出流端连通,另一端设有回液口221;排气管23置于回液管22上方;排气管23的一端与冷却管21的出流端连通,另一端设有排气口231。
需要理解的是,冷却管21用于对收集组件1收集的蒸汽进行冷却处理,且冷却管21的出流端为分流端,经冷却管21冷却后的初始蒸汽形成液体状的冷凝水和未凝气体状的蒸汽,回液管22用于将冷却后形成的冷凝水通过回液口221输送至储水桶3内,排气管23用于将未凝蒸汽通过排气口231排出。
请参阅图1,一些实施例中,冷却管21的出流端置于冷却管21的进流端的上方,且回液口221置于冷却管21的出流端的下方,排气口231置于冷却管21的出流端的上方。
其中,进入冷却管21的初始蒸汽用于在冷却管21内流通时降温液化,以分流出部分冷却后的第一冷却液体和第一蒸汽,并使第一冷却液体自回液口221回流至储水桶3中,使第一蒸汽从排气口231排出。
通过使冷却管21的出流端置于冷却管21的进流端的上方,使得冷却管21内的初始蒸汽沿冷却管21的路径向上流通,在此过程中,初始蒸汽与冷却管21的管壁进行热量交换,导致气液分离,形成冷凝水和未凝蒸汽,以便通过回液管22和排气管23进行分流。
通过使回液口221置于冷却管21的出流端的下方,便于冷凝成液体的冷凝水在重力作用下通过回液口221流入储水桶3;由于气体的质量较小,通过使排气口231置于冷却管21的出流端的上方,可使未凝蒸汽从上方的排气口231排出。
示例性的,作为上述冷却管21的另一种具体实施方式,冷却管21上还可以设置冷凝器,用于将收集组件1收集的初始蒸汽液化成冷凝水。
请参阅图1,示例性的,浆纱机循环节水装置还包括循环分流管4,循环分流管4的一端与储水桶3连通,循环分流管4的另一端置于回液口221上方,且与回液管22或排气管23连通。
通过设置循环分流管4,可使进入储水桶3的蒸汽通过循环分流管4进行再次冷却和分流,使部分蒸汽通过冷却形成冷凝水经回液管22回流至储水桶3中,剩余未凝气体经排气管23排出。
请参阅图1,一些实施例中,循环分流管4上还连接有第一排液管5,第一排液管5的排液端置于循环分流管4的下方。
通过设置第一排液管5,一方面使在循环分流管4内冷却的冷凝水通过第一排液管5或回液管22排出,增加冷凝水的排出路径;另一方面,可在储水桶3内液体较多时,通过循环分流管4溢出,并经第一排液管5引流出储水桶3。
请参阅图1,在一些可能的实施例中,冷却分流管2靠近收集组件1的出流端处还设有第二排液管6,第二排液管6上设有开关控制阀7。
具体的,第二排液管6与冷却管21靠近收集组件1的出流端的一端连通,通过设置第二排液管6,一方面使在冷却管21内冷却的冷凝水通过第二排液管6或回液管22排出,增加冷凝水的排出路径;另一方面,可在进行管路测试时,通过关闭开关控制阀7,使蒸汽或水流从第二排液管6排出,以便完成测试过程。
请参阅图1,一些实施例中,冷却分流管2上靠近排气口231的一端还设有至少一条第三排液管8。
通过设置第三排液管8,用于使冷凝水回流或排出。
需要理解的是,未凝蒸汽在排气管23内向上流通时,会有部分未凝蒸汽再次冷却,形成气液二次分流,并使二次冷凝水向下回流至回液管22内,而二次未凝蒸汽排出。通过设置多条第三排液管8,引导冷凝水通过多路径回流或排出,提高蒸汽液化总量,降低蒸汽排放总量,从而提高水资源循环利用率。
请参阅图1,在一些可能的实施例中,出水管31上设有加压组件32。
通过设置加压组件32,以便将储水桶3内的水流输送至下一循环工序中。具体的,该加压组件32可以是加压泵,加压泵的工作原理和结构均属于现有技术。
请参阅图1,在一些可能的实施例中,储水桶3底部设有支撑组件9,支撑组件9用于向上支撑储水桶3,以抬高出水管31的进流端。
通过设置支撑组件9,一方面用于支撑在储水桶3的底部,实现储水桶3的稳定支撑;另一方面,还用于抬高出水管31的进流端,以使储水桶3内的冷凝水在重力作用下输送至下一工序中,以节约输送加压装置的能源。
请参阅图2,一些实施例中,支撑组件9包括水平撑架91和多组支撑杆92;水平撑架91设于储水桶3底部;多组支撑杆92沿储水桶3的周向间隔设置,且与水平撑架91连接;其中,支撑杆92的上端向上高出水平撑架91,并围设在储水桶3的外周壁上,以对储水桶3的底部进行限位。
水平撑架91用于架设在储水桶3底部,保证储水桶3底部平稳;支撑杆92用于抬高出水管31的进流端,并限位储水桶3底部。可选的,在多组支撑杆92的下端设置横撑杆,用于实现支撑杆92的稳定支撑。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浆纱机循环节水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收集组件,用于收集浆纱机的蒸汽;
冷却分流管,一端与所述收集组件的出流端连通,所述冷却分流管的另一端设有排气口和回液口;所述冷却分流管用于使初始蒸汽初步液化后分流;以及
储水桶,置于所述回液口下方;所述储水桶的顶部与所述回液口连通,且所述储水桶底部连接有出水管,所述出水管用于将所述储水桶收集的冷凝水循环至浆纱工序中。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浆纱机循环节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却分流管包括:
冷却管,进流端与所述收集组件的出流端连通;
回液管,一端与所述冷却管的出流端连通,另一端设有所述回液口;以及
排气管,置于所述回液管上方;所述排气管的一端与所述冷却管的出流端连通,另一端设有所述排气口。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浆纱机循环节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却管的出流端置于所述冷却管的进流端的上方,且所述回液口置于所述冷却管的出流端的下方,所述排气口置于所述冷却管的出流端的上方。
4.如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浆纱机循环节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浆纱机循环节水装置还包括循环分流管,所述循环分流管的一端与所述储水桶连通,所述循环分流管的另一端置于所述回液口上方,且与所述回液管或所述排气管连通。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浆纱机循环节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循环分流管上还连接有第一排液管,所述第一排液管的排液端置于所述循环分流管的下方。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浆纱机循环节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却分流管靠近所述收集组件的出流端处还设有第二排液管,所述第二排液管上设有开关控制阀。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浆纱机循环节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却分流管上靠近所述排气口的一端还设有至少一条第三排液管。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浆纱机循环节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出水管上设有加压组件。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浆纱机循环节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储水桶底部设有支撑组件,所述支撑组件用于向上支撑所述储水桶,以抬高所述出水管的进流端。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浆纱机循环节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组件包括:
水平撑架,设于所述储水桶底部;
多组支撑杆,沿所述储水桶的周向间隔设置,且与所述水平撑架连接;
其中,所述支撑杆的上端向上高出所述水平撑架,并围设在所述储水桶的外周壁上,以对所述储水桶的底部进行限位。
CN202321695449.5U 2023-06-30 2023-06-30 浆纱机循环节水装置 Active CN22005731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695449.5U CN220057317U (zh) 2023-06-30 2023-06-30 浆纱机循环节水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695449.5U CN220057317U (zh) 2023-06-30 2023-06-30 浆纱机循环节水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20057317U true CN220057317U (zh) 2023-11-21

Family

ID=8876476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1695449.5U Active CN220057317U (zh) 2023-06-30 2023-06-30 浆纱机循环节水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20057317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0124740U (zh) 一种热回收型洗碗机
CN220057317U (zh) 浆纱机循环节水装置
CN107318254A (zh) 机柜水降温系统
CN207963536U (zh) 一种冷却塔消雾收水装置
CN211863915U (zh) 一种蒸汽冷凝用冷凝水收集装置
CN201785378U (zh) 糖化系统热量回收装置
CN110935189A (zh) 一种蒸汽冷凝用冷凝水收集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CN211084874U (zh) 一种造纸用木片磨浆蒸汽回收装置
CN211346477U (zh) 一种循环式母液换热装置
CN210705965U (zh) 一种pe实壁管生产用冷却装置
CN109631470B (zh) 一种冷却水循环设备
CN209166176U (zh) 一种化学助剂生产用换热装置
CN209726850U (zh) 一种乏汽回收凝水系统双波s形管
CN207147630U (zh) 一种光谱仪散热装置
CN201614294U (zh) 利用稀释槽二次乏汽加热赤泥滤液装置
CN206919726U (zh) 一种新型换热器结构
CN205537198U (zh) 一种乏汽回收装置
CN211724730U (zh) 蒸馏冷凝器
CN211357786U (zh) 一种乙醇燃料加工用蒸馏装置
CN209910274U (zh) 一种电石节能生产的循环式冷却装置
CN206062894U (zh) 一种蒸饭柜
CN213995344U (zh) 钕铁硼清洗线废气回收处理系统
CN208787208U (zh) 一种可逆式轧钢机冷却装置
CN220425311U (zh) 一种加热冷却节能反应釜
CN217465417U (zh) 一种甘油酯制备过程中的冷凝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